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全指南2025:流程、規定與溫暖故事
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全指南2025:流程、規定與溫暖故事
什麼是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
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是指將個人健康的头发捐贈給專注於兒童癌症關懷的基金會(如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用於製作高品質假髮,免費贈送給因化療、放療或疾病本身失去头发的兒童患者[^1]。不同於一般的头发捐贈,兒童癌症基金會的捐髮有更嚴格的質量要求——因為兒童的頭部更小、活動量更大,假髮需要更輕薄、耐用且符合兒童審美的設計。
根據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2024年的年度報告,香港每年約有500名兒童確診癌症(包括白血病、腦瘤、淋巴瘤等),其中80%以上的患者會因治療出現脫发[^6]。對這些孩子而言,脫发不僅是外貌的改變,更是「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心理標籤——在學校被同學注視、不敢參加戶外活動、拒絕拍照……這些看似細小的困擾,卻可能加劇他們的孤獨感和治療焦慮[^7]。而一顶由捐髮製成的假髮,不僅能彌補外貌的缺失,更像一份「看不見的擁抱」,告訴孩子:「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的重要性:從「外貌」到「心靈」的支撐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一定要捐髮?買假髮給孩子不行嗎?」答案藏在一項2023年的學術研究裡——《兒科腫瘤護理雜誌》(Journal of Pediatric Oncology Nursing)針對100名接受假髮的癌症兒童進行訪談,結果顯示:89%的孩子認為「捐髮製成的假髮更有溫度」,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某個人特意留給我的」;76%的孩子表示,戴起捐髮假髮後,願意主動和同學互動,甚至敢於參加運動會[^7]。
親子天下部落格的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故事:女兒小晴(化名)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療後頭髮掉光,每天躲在被子裡哭,不肯去醫院復診。直到有一天,基金會送來一顶棕色卷髮假髮——那是一位16歲女孩捐的,附言寫著「希望你像我一樣,能用這頭髮綁漂亮的馬尾」。小晴第一次主動拿起梳子梳假髮,還要求媽媽拍照片發給捐髮的姐姐[^4]。後來小晴告訴媽媽:「這頭髮不是假的,是姐姐的愛陪著我。」
對捐髮者而言,這也是一次「生命影響生命」的體驗。健康好生活部落格的捐髮者阿琳說:「我留了5年的長髮,本以為剪短會難過,但當我收到基金會寄來的照片——一個小男孩戴著我的假髮在海邊跑,笑臉比陽光還燦爛——我才明白,我失去的是头发的長度,換來的是一個孩子重新愛上生活的勇氣[^2]。」
2025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最新規定:你必須知道的變化
為了更好地匹配兒童患者的需求,2025年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對捐髮規定進行了3項重要調整,重點圍繞「長度、質量、流程」三大核心:
1. 長度要求:從12公分提升至15公分
過去的捐髮長度門檻是12公分(從发根到发尾的直線距離),但基金會發現,12公分的头发製成的假髮容易出現「漏縫」(尤其對頭部較小的幼兒),且耐用性不足——兒童活潑好動,假髮經常摩擦,12公分的头发往往用3個月就會毛躁[^3]。2025年起,捐髮長度要求提升至至少15公分(建議留到16-18公分,避免剪髮時因誤差不符合標準)。
2. 質量標準:放寬「染燙限制」,強化「健康度」
過去基金會完全拒絕染燙過的头发,但隨著染髮技術進步(如半永久植物染劑),2025年起調整為:
- 可接受半永久染髮(染後6個月內無重新染燙)、輕度燙髮(如自然卷、微燙);
- 拒絕永久性染髮(含氨、重金属)、漂髮(头发結構受損)、頻繁燙染(每3個月一次);
- 強調「头发健康度」:无分叉、无斷裂、无嚴重毛躁(可通過「拉絲測試」判斷——取一根头发,輕輕拉動,若輕易斷裂則不符合)[^1][^3]。
3. 流程简化:新增「合作理发店直捐」服務
過去捐髮者需要自己找理发师剪发、包装、邮寄,過程較麻煩。2025年基金會與全港20家知名理发店合作(如Tony Studio、Hair Corner),推出「直捐服務」:
- 捐髮者預約合作理发店,說明「要捐髮給兒童癌症基金會」;
- 理发师會按照基金會的要求剪发(保留15公分以上,剪後扎成馬尾);
- 理发店免費提供專用包裝袋,並負責寄到基金會;
- 捐髮者可即時收到電子感謝卡,包含「你的头发將幫助哪個年齡層的孩子」的提示[^3]。
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完整流程:從「決定捐髮」到「傳遞希望」
了解了最新規定,接下來帶你走一遍完整的捐髮流程,確保每一步都正確:
步驟1:自我檢查,確認符合條件
- 长度:头发拉直後至少15公分(用尺子量,从发根到发尾);
- 質量:无嚴重染燙損傷、无頭皮疾病(如脂溢性皮炎)、近6個月內无染燙;
- 年齡:無嚴格限制(小朋友需家長同意,老人若头发健康也可捐)[^1][^2]。
步驟2:準備剪发——注意3個細節
- 剪发前1天:洗头发(用普通洗髮水,不要用護髮素或發膜,避免头发過滑難以梳理);
- 剪发當天:將头发梳順,紮成1-2個馬尾(馬尾位置儘量低,靠近脖子,這樣剪後的头发更整齊);
- 提醒理发师:「請剪在馬尾根部以上,保留至少15公分的长度」(可提前給理发师看基金會的剪发指南)[^1]。
步驟3:包装與寄送——避免「白捐」的關鍵
- 包装:將剪好的馬尾用乾淨的毛巾包裹(避免灰塵),再裝入密封塑料袋(寫上你的姓名、聯絡方式、头发长度);
- 寄送:
- 合作理发店直捐:直接交給理发师,他們會處理;
- 自行寄送:寄到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辦公室(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東部科學館道14號新文华中心A座10樓),郵資自付(建議用掛號信,避免丟失)[^5]。
步驟4:後續——收到「希望的回饋」
- 基金會收到捐髮後,會在10個工作日內發送電子感謝卡(包含你的捐髮編號);
- 若你同意「分享故事」,基金會會在3-6個月內寄來一份「反饋包」:包含戴著你捐髮假髮的孩子的照片(面部打碼)、孩子的畫或留言(如「謝謝你給我漂亮的头发,我現在敢去上學了」);
- 每年12月,基金會會舉辦「捐髮者見面會」,邀請捐髮者與患者家庭見面(自願參加)[^1]。
捐髮常見問題解答(FAQ)
Q:染過一次半永久染髮,可以捐嗎?
A:可以,但需滿足「染後6個月內無重新染燙」且「头发无受損」(可通過拉絲測試判斷)。基金會會對每一份捐髮進行質量檢測,若不符合會通知你取回[^3]。
Q:小朋友的头发很細,可以捐嗎?
A:可以,只要长度和質量符合要求。小朋友的头发往往更柔軟,製成的假髮更適合幼兒(3-6歲)佩戴[^2]。
Q:捐髮需要什麼手續?要填表格嗎?
A:不需要複雜手續。若自行寄送,只需在包裝袋上寫姓名和聯絡方式;若通過合作理发店直捐,理发师會幫你登記信息[^5]。
Q:捐髮後,我的头发還能再捐嗎?
A:可以,但需等头发重新長到15公分以上(一般需要1-2年)。基金會鼓勵「重複捐髮」,很多捐髮者會設定「每2年捐一次」的目標[^1]。
Q:如果我住在海外,可以捐髮嗎?
A:可以,但需自付國際郵資。基金會接受全球捐髮,但建議先聯繫基金會確認郵寄細節(如關稅問題)[^5]。
捐髮者的溫暖故事:那些「头发背後的愛」
除了前面提到的小晴媽媽,還有很多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看見捐髮的力量:
故事1:10歲女孩的「超級英雄計畫」
小嵐是小學4年級學生,從6歲開始留头发,目標是「留到腰際,捐給癌症小朋友」。2024年她終於達成目標——头发長25公分,剪後捐給了基金會。後來她收到基金會的反饋:她的头发製成了一顶金色假髮,送給了5歲的白血病患者小宇。小宇戴著假髮去幼稚園,老師說他「終於敢舉手回答問題了」。小嵐說:「我以前覺得超級英雄要會飛,現在才知道,捐头发也能當超級英雄[^4]。」
故事2:爸爸的「陪戰宣言」
陳先生的兒子小軒患腦瘤,化療後头发掉光。陳先生原本是短髮,為了「和兒子一起對抗病魔」,他開始留头发,用了18個月長到16公分。2025年年初,他帶著兒子一起去合作理发店剪发——陳先生捐了自己的头发,兒子則剪了一個「小光頭」(說要「和爸爸一起重新開始」)。後來基金會告訴陳先生,他的头发製成了假髮,送給了和小軒同病房的小女孩。陳先生說:「我以前從沒想過,我的头发能成為另一個孩子的希望。現在每次看到兒子的光頭,我就想起那個小女孩的笑臉——這是我們一起戰勝癌症的證據[^2]。」
故事3:銀髮族的「晚年心意」
72歲的李婆婆,头发依然烏黑亮澤(她說自己「從不用染髮劑,每天用生姜洗头发」)。2024年她在電視上看到兒童癌症基金會的捐髮宣傳,立刻決定捐髮。她的头发長20公分,剪後捐給了基金會。後來她收到一份反饋:她的头发製成了假髮,送給了8歲的淋巴瘤患者小慧。小慧寫了一封信給李婆婆:「奶奶的头发很軟,像奶奶的手一樣溫暖。謝謝你給我漂亮的头发,我會好好對抗病魔的。」李婆婆說:「我活了70多年,這是我做過最有意義的事[^1]。」
如何鼓勵身邊人參與捐髮?
捐髮不是「一個人的事」,若能帶動身邊人一起參與,就能傳遞更多希望。以下是3個實用方法:
1. 分享你的捐髮故事——用真實打動人
在社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分享你的捐髮過程:從「決定留头发」的瞬間,到「剪发的那一刻」,再到「收到反饋的感動」。真實的故事比空泛的宣傳更有說服力——很多人會因為你的分享,開始考慮捐髮[^4]。
2. 組織「捐髮活動」——讓愛更有溫度
可以在學校、公司或社區組織捐髮活動:聯繫基金會獲取宣傳物料(海報、傳單),邀請合作理发店到現場提供免費剪发服務,並安排「捐髮者分享環節」。比如某小學組織的「愛心頭髮接力」活動,有30名學生和家長參與捐髮,募集了50份合格的头发[^3]。
3. 解答疑惑——消除「捐髮的顧慮」
很多人不捐髮是因為有顧慮:「剪短头发很醜」「捐髮很麻煩」「我的头发不符合要求」。你可以主動解答這些疑惑:
- 「剪短头发可以嘗試新造型,反而更時尚」;
- 「通過合作理发店直捐,一點都不麻煩」;
- 「即使你的头发不符合要求,基金會也會通知你取回,不會浪費」[^5]。
結語:每一根头发,都是希望的種子
兒童癌症基金會的負責人說:「每一份捐髮,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它會在孩子的心裡發芽,長成對生活的熱愛。」捐髮不是什麼「偉大的事」,它只是「用我們的一點點付出,換孩子的一個微笑」。
如果你也想參與捐髮,不妨從今天開始留头发——15公分的长度,可能需要1年、2年,但當你剪下头发的那一刻,你會明白:這不是「失去」,而是「給予」——給予一個孩子重新愛上自己的勇氣,給予一個家庭對未來的希望。
正如一位捐髮者所說:「我的头发很短,但我的愛很長。」
常見問題解答(補充)
Q:假髮的製作過程複雜嗎?
A:是的,基金會的假髮製作需要經過10多道工序:清洗(去除头发上的油脂和灰塵)、消毒(用醫用消毒劑浸泡)、分類(按长度、顏色分類)、編織(用手工編織成假髮網)、修剪(根據兒童的頭型調整長度)、定型(用天然定型劑固定造型)。整個過程需要2-3周,確保假髮安全、舒適、自然[^1]。
Q:基金會會把捐髮賣掉嗎?
A:不會。基金會的所有捐髮都會用於製作假髮,免費贈送給患者。基金會的財務報告每年都會公開(可在官網查詢),確保捐款和捐髮的用途透明[^6]。
參考文獻
-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 - 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指南:從剪髮到捐贈的完整流程
- 健康好生活 - 捐髮給兒童癌症患者: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
- 癌症關懷網 - 2025最新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規定:長度、質量與流程更新
- 親子天下 - 媽媽的捐髮故事:為血癌女兒同病房的孩子送上希望
- 香港慈善資訊網 - 兒童癌症基金會捐髮常見問題解答:一次搞懂所有疑問
- Wikipedia - 兒童癌症
- Journal of Pediatric Oncology Nursing - Hair Don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ediatric Cancer Patients: A Qualitativ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