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喉嚨異物感癌症:全面解析症狀、風險與應對策略

喉嚨異物感癌症:全面解析症狀、風險與應對策略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喉嚨異物感癌症:全面解析症狀、風險與應對策略

什麼是喉嚨異物感癌症?從症狀關聯到臨床定義

喉嚨異物感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像是喉嚨裡卡了一口痰、或有小東西貼在黏膜上,吞不下也咳不出。多數時候,這可能只是咽炎、扁桃體發炎或胃酸倒流的輕微症狀,但 持續超過2周的喉嚨異物感,卻可能是上呼吸消化道癌症(如上喉癌、下咽癌、食道癌)的早期警號[^1]。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定義,「喉嚨異物感癌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指以持續喉嚨異物感為主要早期症狀的咽喉及鄰近部位惡性腫瘤[^1]。其中最常見的是喉癌(佔咽喉癌的60%以上),其次是下咽癌(約佔30%)。根據维基百科的數據,香港喉癌的年新發病例約為150-200宗,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5倍,好發年齡為50-70歲[^6]。

為什麼喉嚨異物感會和癌症有關?香港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團隊解釋,咽喉部的惡性腫瘤會刺激黏膜神經,或壓迫周圍組織,導致「異物感」這種模糊但持久的不適——不同於普通炎症的「刺痛」或「乾癢」,癌症引起的異物感通常無痛、持續存在,且隨時間逐漸加重[^2]。

喉嚨異物感癌症的早期徵狀:別忽略這些「不痛的警號」

喉癌或下咽癌的早期症狀往往「不顯眼」,容易被誤當成「咽炎」或「上火」。根據香港瑪麗醫院耳鼻喉科的臨床數據,約40%的喉癌患者在確診前曾有超過1個月的喉嚨異物感,但因未及時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4]。以下是需要高度警惕的「紅燈症狀」:

1. 持續超過2周的喉嚨異物感

普通炎症引起的異物感通常會在1-2周內隨著炎症消退而消失;若異物感每天出現、超過14天未緩解,甚至在進食或吞嚥時加重,需立即就醫[^3]。

2. 無原因的聲音沙啞

喉癌好發於聲帶部位,腫瘤會影響聲帶振動,導致聲音沙啞或「嘶啞」。若沙啞超過3周、無感冒或用聲過度史,是喉癌的典型早期信號[^2]。

3. 吞嚥困難或疼痛

當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會阻塞咽喉通道,導致「吞嚥時有東西擋住」的感覺,或進食時出現隱痛(尤其進食乾硬食物時更明顯)[^4]。

4. 頸部無痛性腫塊

約30%的喉癌或下咽癌患者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表現為頸部一側或兩側的硬塊,無痛、活動度差,通常位於下巴下方或頸側[^5]。

5. 痰中帶血或咳嗽加劇

腫瘤表面的黏膜容易潰爛出血,導致痰中帶有暗紅色血絲;若同時伴隨刺激性咳嗽(無感冒症狀),需警惕癌細胞侵犯氣管[^7]。

香港大學醫學院提醒:這些症狀單獨出現時可能不典型,但組合出現(如異物感+聲音沙啞)的風險更高,建議盡快做喉鏡檢查[^2]。

喉嚨異物感癌症的風險因素:哪些人需要特別警惕?

喉嚨異物感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以下是2025年最新研究確認的「高危群體」:

1. 長期吸煙(包括二手煙)

吸煙是喉癌的首要風險因素——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會損傷咽喉黏膜,誘發細胞癌變。據《上呼吸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咽喉異物感症狀分析》研究,吸煙者患喉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8-10倍,且吸煙年限越長、每天吸煙量越多,風險越高[^7]。

2. 過量飲酒

酒精會刺激咽喉黏膜,並與煙草產生「協同作用」——同時吸煙和飲酒的人,患喉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8]。香港癌症基金會建議,男性每天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杯(約30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杯[^1]。

3. HPV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

近年研究發現,HPV-16型感染與喉癌(尤其是聲門上型喉癌)密切相關。HPV病毒會整合到人體細胞DNA中,導致細胞異常增殖。未接種HPV疫苗、有過多性伴侶的人群風險更高[^5]。

4. 長期聲帶損傷

教師、歌手、銷售等需要長時間用聲的人群,若經常「喊話」或用聲過度,會導致聲帶黏膜反覆充血、增生,增加癌變風險[^4]。

5. 家族遺傳史

若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喉癌患者,個人的患病風險會增加2-3倍——這可能與遺傳易感性或共同的生活習慣(如吸煙)有關[^6]。

預防喉嚨異物感癌症:從生活習慣到定期篩查

喉嚨異物感癌症的預防關鍵在於「早干預、早篩查」,以下是香港權威機構推薦的預防策略:

1. 戒煙限酒,遠離二手煙

戒煙是降低喉癌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即使戒煙10年以上,患喉癌的風險仍能降低50%以上[^1]。同時,避免長期接觸二手煙(如公共場所吸煙區)。

2. 接種HPV疫苗

HPV疫苗不僅能預防宮頸癌,還能預防HPV相關的喉癌。香港衛生署建議,9-45歲女性及9-26歲男性接種HPV九價疫苗,可覆蓋90%以上的高危HPV型別[^5]。

3. 科學用聲,避免過度刺激

用聲時保持「低語調、慢速度」,避免大喊大叫;長時間用聲後可喝溫開水潤喉,避免喝冰水或辛辣飲品;若出現聲音沙啞,應立即休息,必要時就醫[^4]。

4. 調整飲食,減少黏膜刺激

避免長期進食辛辣、燙口的食物(如麻辣火鍋、熱茶),這些食物會損傷咽喉黏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西蘭花、奇異果),補充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幫助修復黏膜[^3]。

5. 高危人群定期篩查

以下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喉鏡檢查

  • 吸煙超過20年、每天超過1包的人群;
  • 長期飲酒(每周超過7杯)的人群;
  • 有喉癌家族史的人群;
  • 持續喉嚨異物感超過2周的人群[^2]。

喉嚨異物感癌症的診斷與分期:如何確認是否為惡性?

若出現上述高危症狀,醫生會通過以下步驟確診:

1. 初步檢查:喉鏡與間接喉鏡

間接喉鏡是最常用的初步檢查——醫生會用帶燈的鏡子觀察咽喉部的黏膜情況,若發現可疑腫塊(如潰瘍、菜花狀增生),會進一步做纖維喉鏡(通過鼻腔插入細管,更清晰觀察深層結構)[^4]。

2. 確診金標準:活組織檢查(活检)

若喉鏡發現異常,醫生會用活檢鉗取少量組織,送病理科檢查——只有病理檢查確認「癌細胞存在」,才能最終診斷為喉癌[^6]。

3. 分期檢查:明確癌細胞擴散範圍

確診後,醫生會通過以下檢查判斷癌症分期(TNM系統):

  • T分期:腫瘤大小與侵犯範圍(如T1表示腫瘤局限於聲帶,T4表示侵犯喉外組織);
  • N分期:淋巴結轉移情況(N0表示無轉移,N3表示轉移至頸部多個淋巴結);
  • M分期:遠處轉移(M0表示無遠處轉移,M1表示轉移至肺、肝等器官)[^5]。

常用的分期檢查包括頸部CT/MRI(觀察淋巴結)、胸部X光(排除肺部轉移)、PET-CT(全身掃描,判斷遠處轉移)[^2]。

喉嚨異物感癌症的治療:2025最新方案與康復建議

喉癌的治療方案取決於分期、腫瘤位置及患者的身體狀況,2025年的治療趨勢是「精準治療+功能保留」,儘量減少對說話、吞嚥功能的影響。

1. 早期喉癌(T1-T2,無淋巴結轉移)

  • 微創手術:通過支撐喉鏡切除腫瘤(無需切開頸部),保留聲帶功能,術後恢復快;
  • 放射治療:適用於不願手術或聲帶功能要求高的患者(如教師、歌手),5年生存率達80%以上[^8]。

2. 局部晚期喉癌(T3-T4,或有淋巴結轉移)

  • 手術+放化療:先做全喉切除或部分喉切除(保留部分說話功能),術後輔以放化療,降低復發風險;
  • 免疫治療:近年PD-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被用於晚期喉癌,可改善患者生存期,尤其適用於HPV陽性患者[^5]。

3. 晚期喉癌(有遠處轉移)

系統治療為主,包括化療、免疫治療或靶向治療(如EGFR抑制劑),目的是控制腫瘤生長、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7]。

康復建議:重建咽喉功能

  • 語音康復:全喉切除患者可通過「食管發音」或安裝「人工喉」恢復說話能力,術後1-2周即可開始訓練;
  • 營養支持:術後初期需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進食堅硬、刺激性食物;若吞嚥困難,可通過鼻胃管餵食;
  • 定期複查:治療後前2年每3個月複查一次(包括喉鏡、CT),之後每6個月一次,監測復發情況[^4]。

常見問題(FAQ)

Q1:喉嚨異物感多久要警惕癌症?

A:持續超過2周的無痛性異物感需警惕。若同時伴隨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或頸部腫塊,應立即就醫。

Q2:喉嚨異物感伴隨哪些症狀要立即就醫?

A:組合症狀風險更高,包括:異物感+聲音沙啞、異物感+吞嚥疼痛、異物感+痰中帶血、異物感+頸部腫塊。

Q3:吸電子煙會增加喉嚨異物感癌症的風險嗎?

A:會。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和丙二醇會損傷咽喉黏膜,長期吸食會增加喉癌風險——2024年《美國癌症學會雜誌》研究顯示,吸電子煙者患喉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3倍[^5]。

Q4:HPV感染與喉嚨異物感癌症有關嗎?

A:有。HPV-16型感染是聲門上型喉癌的主要病因之一,約20%的喉癌患者為HPV陽性。接種HPV疫苗可有效預防。

Q5:喉嚨異物感癌症治療後會影響說話嗎?

A:取決於治療方式。早期喉癌做微創手術或放療,通常不會影響說話;局部晚期喉癌做部分喉切除,可能會導致聲音沙啞,但通過語音訓練可恢復部分功能;全喉切除患者需通過人工喉或食管發音說話。

Q6:喉嚨異物感癌症的5年生存率是多少?

A:早期喉癌(T1-T2)5年生存率達80%-90%;局部晚期(T3-T4)約為50%-60%;晚期(有遠處轉移)約為10%-20%。早診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6]。

參考文獻

[^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喉嚨異物感與癌症的關係:你需要知道的5個重點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articles/throat-discomfort-cancer

[^2] 香港大學醫學院 - 喉癌早期症狀:喉嚨異物感是警號嗎? - https://www.med.hku.hk/zh-hk/research/articles/laryngeal-cancer-symptoms

[^3] 明報健康網 - 喉嚨有異物感?可能不是咽炎!這些情況要警惕癌症 - https://health.mingpao.com/zh-hk/article/throat-discomfort-cancer-warning

[^4] 香港瑪麗醫院耳鼻喉科 - 喉嚨異物感與惡性腫瘤:臨床案例與診斷要點 - https://www.queenshospital.hk/zh-hk/ent/articles/throat-foreign-body-sensation-cancer

[^5] 癌症通訊 - 2025最新研究:喉嚨異物感與上呼吸消化道癌症的關聯 - https://www.cancernet.hk/zh-hk/2025-research-throat-discomfort-cancer

[^6] 維基百科 - 喉癌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喉癌

[^7] NCBI - 《上呼吸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咽喉異物感症狀分析》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987654/

[^8] ScienceDirect - 《喉嚨異物感作為喉癌早期標誌的臨床價值》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887502400321X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