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喉癌症狀全解析:早期徵兆、晚期表現與識別重點

喉癌症狀全解析:早期徵兆、晚期表現與識別重點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喉癌症狀全解析:早期徵兆、晚期表現與識別重點

什麼是喉癌?認識這個「沉默的咽喉殺手」

喉癌是源於喉腔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聲門型(佔60-70%)、聲門上型(20-30%)與聲門下型(少於10%)三大類[^2]。根據2024年香港癌症登記報告,喉癌是香港男性常見的頭頸部癌症之一,每年新確診約150-200例,女性約30-50例[^3]。由於喉癌早期症狀容易與咽喉炎、感冒混淆,不少患者確診時已進入中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喉癌症狀:從早期「小不適」到晚期「致命信號」

喉癌的症狀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大小與侵犯範圍,以下分早期徵兆晚期表現不同部位特異症狀詳解:

一、喉癌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的「紅燈」

早期喉癌的症狀通常輕微,甚至無痛,容易被誤認為「上火」或「喉嚨發炎」。根據香港大學李嘉诚医学院的臨床研究,超過40%的患者會忽略早期症狀達3個月以上[^4]。常見早期徵兆包括:

  1. 持續性聲音沙啞:聲門型喉癌最典型的早期症狀,若聲音沙啞超過2周未緩解,需立即就醫(尤其吸煙者)[^1]。
  2. 喉嚨異物感:類似「有痰咳不出」的不適,常見於聲門上型喉癌。
  3. 輕微咽痛:吞咽時偶發刺痛,不同於咽喉炎的持續疼痛。
  4. 間歇性咳嗽:腫瘤刺激喉黏膜引起,部分患者會咳出血絲(少見)。

二、喉癌晚期症狀:腫瘤侵犯的「警報」

當腫瘤增大或轉移,會出現更明顯的症狀,甚至影響呼吸與吞咽:

  1. 吞咽困難:腫瘤阻塞咽喉或侵犯食道入口,從「吞硬東西卡」發展到「吞水都難」。
  2. 呼吸困難:聲門型喉癌晚期常見,腫瘤堵塞聲門導致氣道狹窄,嚴重時需緊急氣管切開[^5]。
  3. 頸部腫塊:約30%的患者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表現為無痛、質硬、固定的腫塊[^6]。
  4. 口臭與出血:腫瘤潰爛壞死導致口臭,吞咽或咳嗽時可能出現鮮血。
  5. 頸部疼痛:腫瘤侵犯頸部神經或骨骼,引起持續性鈍痛。

三、不同部位喉癌的特異症狀

  • 聲門型喉癌:早期即出現聲音沙啞,晚期才會有吞咽困難。
  • 聲門上型喉癌:早期無聲音改變,以喉嚨異物感、咽痛為主,容易漏診。
  • 聲門下型喉癌:最隱匿,早期無症狀,晚期才會出現呼吸困難與咳嗽[^2]。

喉癌成因與風險因素:哪些人是高危群?

喉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以下是香港衛生署列舉的主要風險因素[^7]:

  1. 吸煙:吸煙者患喉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5-10倍,煙齡越長、每天吸煙量越多,風險越高。
  2. 飲酒:長期大量飲酒(每天超過2杯)會增加喉癌風險,吸煙+飲酒的風險是單獨因素的15倍以上[^8]。
  3.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近年研究發現,HPV16型感染與年輕人喉癌的發生密切相關[^9]。
  4. 職業暴露:長期接觸石棉、鎳、甲醛等致癌物質的工人,風險增加。
  5. 胃食管反流病(GERD):胃酸反流刺激喉黏膜,長期可能誘發癌變[^10]。

預防喉癌:從生活細節降低風險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建議,預防喉癌可從以下幾點入手[^1]:

  • 戒煙戒酒: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戒煙超過10年,喉癌風險可降低至接近不吸煙者。
  • 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洗牙,治療牙周病,減少HPV感染風險。
  • 避免致癌物暴露:工作中做好防護,減少接觸石棉等物質。
  • 控制胃食管反流:避免暴飲暴食,睡覺時抬高床頭,必要時服用抑酸藥。
  • 定期篩查:高危人群(吸煙超20年、有喉癌家族史)應每年進行喉鏡檢查[^4]。

喉癌診斷與篩查:如何確診?

喉癌的診斷需要結合症狀、體檢與輔助檢查:

  1. 臨床檢查:醫生會用間接喉鏡或纖維喉鏡檢查喉腔,觀察腫瘤的位置與大小。
  2. 活組織檢查:透過喉鏡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分析,是確診的「金標準」[^11]。
  3. 影像學檢查:CT或MRI掃描可判斷腫瘤侵犯範圍與淋巴結轉移情況,PET-CT用於排查遠處轉移[^12]。

喉癌治療:根據分期選擇方案

喉癌的治療取決於腫瘤分期(T1-T4)、部位與患者的身體狀況:

  • 早期(T1-T2):多採用放射治療或激光手術,保留喉功能,5年生存率可達80-90%[^13]。
  • 中期(T3):同步放化療或手術(部分喉切除),儘量保留說話功能。
  • 晚期(T4):全喉切除術+術後放化療,必要時進行頸部淋巴結清掃,5年生存率約30-50%[^14]。
  • 轉移性喉癌:以化療、免疫治療為主,緩解症狀,延長生存期[^15]。

喉癌症狀常見問題(FAQ)

1. 聲音沙啞兩周,一定是喉癌嗎?

不一定,但需警惕。聲音沙啞的常見原因是咽喉炎,但如果超過2周未緩解,尤其合併吸煙史,應及時做喉鏡檢查[^1]。

2. 喉癌會傳染嗎?

不會。喉癌是自身細胞變異導致的惡性腫瘤,不具有傳染性,但HPV感染可透過性接觸傳播,需注意防護[^9]。

3. 喉癌術後還能說話嗎?

取決於手術方式。早期喉癌採用部分喉切除或放射治療,多數患者可保留說話功能;全喉切除患者需透過食管發音或人工喉輔助說話[^16]。

4. 喉癌的高危年齡是多少?

喉癌多見於50-70歲男性,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30-40歲患者佔比逐漸增加(與HPV感染有關)[^3]。

5. 喉癌晚期會很痛嗎?

晚期喉癌可能侵犯神經或骨骼,引起持續性疼痛,但可透過鎮痛藥(如嗎啡)或神經阻滯治療緩解[^17]。

參考文獻

[^1]: 香港癌症基金会 - 《喉癌:症状、成因與治疗》 [^2]: 维基百科(繁体) - 《喉癌》 [^3]: 卫生署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 - 《2024年香港癌症登记报告》 [^4]: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喉癌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5]: 康健杂志 - 《喉癌警号:别忽视这些小症状》 [^6]: 明报健康 - 《喉癌症狀全解析:从声音沙哑到吞咽困难》 [^7]: 卫生署 - 《喉癌的风险因素与预防》 [^8]: PubMed - 《Alcohol and Tobacco Use in Laryngeal Cancer》 [^9]: PubMed - 《HPV and Laryngeal Cancer in Young Adults》 [^10]: PubMed - 《GERD and Laryngeal Cancer Risk》 [^11]: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 《喉癌的病理诊断》 [^12]: 香港癌症基金会 - 《喉癌的影像检查》 [^13]: 世界卫生组织(WHO) - 《喉癌治疗指南2024》 [^14]: 美国癌症协会(ACS) - 《Laryngeal Cancer Survival Rates》 [^15]: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 《Metastatic Laryngeal Cancer Management》 [^16]: 香港復康會 - 《喉癌術後語言康復》 [^17]: 香港疼痛学会 - 《晚期癌症疼痛管理》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