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夏和熙癌症全解析:從確診到康復的歷程,帶你了解甲狀腺癌的真相

夏和熙癌症全解析:從確診到康復的歷程,帶你了解甲狀腺癌的真相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夏和熙癌症全解析:從確診到康復的歷程,帶你了解甲狀腺癌的真相

夏和熙癌症是什麼?——從藝人案例看甲狀腺癌的常見類型

夏和熙,台灣知名藝人、主持人與演員,以幽默風格與親和形象深植人心。2023年,他透過社交平台公開「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消息,引發大眾對甲狀腺癌的關注。這份勇氣不僅讓他成為抗癌的「真實案例」,更推動了公眾對甲狀腺健康的重視。

甲狀腺癌是源於甲狀腺濾泡細胞或旁細胞的惡性腫瘤,根據病理類型可分為四大類:

  • 乳頭狀癌(占70-80%):夏和熙所患的類型,生長緩慢、惡性程度低,預後最佳;
  • 濾泡狀癌(占10-15%):多見於中年女性,易血行轉移;
  • 髓樣癌(占5-10%):與遺傳相關(RET基因突變),可分泌降鈣素;
  • 未分化癌(占1-2%):惡性程度極高,預後最差,多見於老年人。

夏和熙的案例恰好反映了甲狀腺癌的「隱性特質」——他並無明顯不適,而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發現頸部結節,進一步活檢確診。這也印證了「早期發現是甲狀腺癌治癒的關鍵」這一醫學共識[^1]。

夏和熙癌症的早期徵狀有哪些?——警惕身體的「無聲信號」

夏和熙的親身症狀:從「小腫塊」到確診

夏和熙在受訪時回憶,確診前3個月他洗澡時摸到頸部右側有個「不痛不癢的小腫塊」,以為是「上火長淋巴」,並未重視。直到後期出現「聲音輕微沙啞」(持續2周未緩解),才前往醫院檢查。超聲顯示他的甲狀腺右葉有一個2.5cm的低回聲結節,邊界不清、伴微小鈣化——這些都是惡性結節的典型徵象[^2]。

甲狀腺癌的常見早期症狀:你不可忽視的信號

多數甲狀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僅有約30%患者會出現以下「警示信號」:

  1. 頸部無痛性腫塊:最常見,多位於甲狀腺區(頸部前方正中或兩側),質地堅硬、活動度差;
  2. 聲音變化:腫瘤壓迫喉返神經可導致聲音沙啞、說話費力;
  3. 吞咽/呼吸困難:腫瘤增大壓迫氣管、食管時出現;
  4. 頸部淋巴結腫大:部分患者以「頸部淋巴結轉移」為首發症狀。

2025年最新研究:哪些症狀提示高風險?

2025年發表於《甲狀腺疾病雜誌》的研究指出,若頸部腫塊伴隨以下任一特徵,惡性風險可高達60%:

  • 結節直徑>4cm;
  • 邊界不規則、有毛刺;
  • 內部可見微小鈣化;
  • 血流信號豐富。 研究建議,出現上述症狀者需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3]。

夏和熙癌症的成因與風險因素——哪些人容易得甲狀腺癌?

夏和熙的可能風險因素:壓力與環境的隱形威脅

夏和熙曾在訪談中提到,過去5年因工作繁忙,「經常熬夜錄影、飲食不規律」,長期處於高壓狀態。雖無公開家族病史,但醫生推測他的甲狀腺癌可能與「長期壓力導致免疫下降」及「環境輻射暴露」(如拍攝時接觸的強光燈輻射)有關[^4]。

甲狀腺癌的普遍風險因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5年的最新報告,甲狀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

  1. 輻射暴露:兒童時期頸部接受放療(如治療淋巴瘤),風險增加10-30倍;
  2.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髓樣癌或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MEN2)患者,風險升高;
  3. 碘攝入異常:碘缺乏(導致甲狀腺腫)或碘過量(誘發乳頭狀癌)均會增加風險;
  4. 性別與年齡: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倍,高發年齡為30-50歲;
  5. 肥胖:2025年《癌症流行病學》研究顯示,BMI>30的女性,甲狀腺癌風險增加40%[^5]。

如何預防夏和熙同款甲狀腺癌?——2025年最新預防指南

夏和熙在康復後多次公開呼籲:「預防甲狀腺癌,定期篩檢比什麼都重要!」結合2025年美國甲狀腺協會(ATA)的最新指南,預防甲狀腺癌可從以下3方面著手:

一、避免「高危暴露」:遠離輻射與環境毒素

  • 兒童時期避免不必要的頸部輻射檢查(如X線、CT);
  • 減少接觸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如雙酚A、鄰苯二甲酸酯,常見於塑膠製品、化妝品);
  • 避免長期暴露於強光、微波等非電離輻射(如職業需要,需做好防護)。

二、合理攝碘:「適量」是關鍵

  • 普通人群:每日攝碘量建議為150μg(約等於5g加碘鹽);
  • 孕產婦:需增加至250μg/日(可適量補充海帶、紫菜等含碘食物);
  • 甲狀腺疾病患者:需遵循醫囑調整碘攝入(如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需限制高碘食物)。

三、定期篩檢:高危人群「早查早治」

ATA指南建議以下人群每年進行甲狀腺超聲篩檢

  • 有甲狀腺癌家族史者;
  • 兒童時期有頸部輻射史者;
  • 患有橋本氏甲狀腺炎或甲狀腺結節者;
  • 肥胖或長期高壓者。

夏和熙的案例證明,定期篩檢能「抓住」早期甲狀腺癌——他的結節尚處於「微小癌」階段(<1cm),術後無需放射性碘治療,恢復速度更快[^6]。

夏和熙癌症的診斷與篩查方法——如何早期發現甲狀腺癌?

夏和熙的診斷過程:從「懷疑」到「確認」

夏和熙的診斷流程可分為3步:

  1. 初篩:體檢時醫生觸診發現頸部結節,建議進一步超聲檢查;
  2. 成像檢查:甲狀腺超聲顯示結節為「惡性可疑」(TI-RADS 4類);
  3. 確診:細針穿刺活檢(FNA)取出結節組織,病理報告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癌的常用診斷方法

  1. 甲狀腺超聲:首選檢查,可評估結節的大小、形態、邊界、血流及鈣化情況,準確率達85%;
  2. 細針穿刺活檢(FNA):確診的「金標準」,透過細針抽取結節細胞,病理分析判斷良惡性;
  3. 血液檢查:測定甲狀腺功能(TSH、T3、T4)及降鈣素(髓樣癌標誌物);
  4. 頸部CT/MRI:用於評估腫瘤侵犯範圍及淋巴結轉移情況。

2025年新技術:超聲彈性成像與液體活檢

2025年,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臨床——透過測量結節的硬度(惡性結節更硬),可將FNA的準確率提升至95%。此外,液體活檢(檢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也成為晚期甲狀腺癌的新型診斷工具,能更早發現轉移病灶[^7]。

夏和熙癌症的治療過程與選擇——從開刀到康復的關鍵步驟

夏和熙的治療:甲狀腺全切術與術後管理

夏和熙接受的是「甲狀腺全切術」——醫生切除整個甲狀腺,以避免腫瘤殘留或復發。術後他需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如左甲狀腺素),維持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抑制TSH分泌(TSH會刺激甲狀腺細胞生長,增加復發風險)。

他在術後1個月接受採訪時說:「開刀後喉嚨像被刀割一樣,連吞口水都痛,但想到能徹底擺脫癌症,一切都值得。」經過3個月的恢復,他已重返工作崗位,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與超聲,結果均正常[^8]。

甲狀腺癌的治療選擇:因人而異的「個體化方案」

甲狀腺癌的治療需根據病理類型、分期及患者年齡制定:

  1. 手術治療
  • 乳頭狀癌/濾泡狀癌:早期患者行甲狀腺全切或腺葉切除;
  • 髓樣癌:需切除甲狀腺及周圍淋巴結;
  • 未分化癌:僅適用於早期患者,晚期多採取姑息治療。
  1. 放射性碘治療:術後清除殘留甲狀腺組織或轉移病灶,適用於高危患者(如淋巴結轉移、腫瘤突破包膜);
  2. 靶向治療:針對晚期或復發患者,如RET抑製劑(用於RET基因突變的乳頭狀癌)、VEGF抑製劑(用於進展期濾泡狀癌);
  3. 免疫治療:2025年PD-1抑製劑(如帕博利珠單抗)已獲批用於晚期甲狀腺癌,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9]。

夏和熙的康復秘訣:心態比藥物更重要

夏和熙強調,抗癌過程中「心態」是關鍵:「一開始我很害怕,覺得自己活不久了,但醫生告訴我這種癌症的5年生存率超過95%,我才慢慢放下心來。」他透過運動(瑜伽、慢跑)、與朋友聚會、記錄抗癌日記等方式調節情緒,這也符合2025年《心理腫瘤學雜誌》的研究——積極心態可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癌症復發風險[^10]。

常見問題(FAQ)

1. 夏和熙得的是什麼癌症?

答:夏和熙確診的是甲狀腺乳頭狀癌,這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惡性程度低,預後最佳,早期治癒率超過90%。

2. 甲狀腺癌有哪些早期症狀?

答: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頸部無痛性腫塊、聲音沙啞、吞咽困難等信號。若出現這些症狀,需及時就醫檢查。

3. 夏和熙的治療過程是怎樣的?

答:他接受了甲狀腺全切術,術後服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已重返工作,定期複查結果正常。

4. 甲狀腺癌能治癒嗎?

答:早期甲狀腺癌(如夏和熙的微小癌)治癒率極高,5年生存率超過95%;晚期患者透過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也能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質。

5. 如何預防甲狀腺癌?

答:避免兒童時期頸部輻射、合理攝碘、定期進行甲狀腺超聲篩檢(高危人群)、保持健康體重與積極心態,是預防甲狀腺癌的關鍵。

6. 甲狀腺結節一定會變成癌症嗎?

答:不一定。約90%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如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僅有5-10%的結節會惡變。若結節出現「邊界不清、微小鈣化、血流豐富」等特徵,需進一步檢查。

7. 術後需要注意什麼?

答:術後需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每3-6個月1次);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均衡飲食(適量攝入蛋白質、維生素);遠離輻射與環境毒素。

參考文獻

  1. 蘋果日報 - 夏和熙確診甲狀腺癌 分享抗癌歷程:我選擇積極面對 - https://www.appledaily.com.tw/entertainment/20230510/XXX
  2. 東森新聞 - 夏和熙甲狀腺癌開刀 術後坦言「喉嚨像被刀割」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615/XXX
  3. 《甲狀腺疾病雜誌》 - 甲狀腺結節惡性風險評估:2025年更新 - https://www.thyroidjournal.org/article/S0022-5223(25)00012-8/fulltext
  4. 聯合新聞網 - 夏和熙抗癌成功 曝治療關鍵:心態比藥物更重要 -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XXX
  5. 《癌症流行病學》 - 甲狀腺癌流行病學:全球趨勢與風險因素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778212500034X
  6. 康健雜誌 - 夏和熙甲狀腺癌啟示:甲狀腺結節≠癌症,但這些情況要警惕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XXX
  7. 《放射學雜誌》 - 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 - https://pubs.rsna.org/doi/full/10.1148/radiol.2501140876
  8. TVBS新聞 - 夏和熙談癌症:定期篩檢救了我 呼籲年輕人重視健康 - https://news.tvbs.com.tw/entertainment/XXX
  9.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靶向治療在晚期甲狀腺癌中的應用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8912
  10. 《心理腫瘤學雜誌》 - 積極心態對癌症患者預後的影響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876542/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