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理解癌症險主約:全面指南與香港市場分析

理解癌症險主約:全面指南與香港市場分析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2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理解癌症險主約:全面指南與香港市場分析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什麼是癌症險主約:基礎概念與重要性

癌症險主約是指專門針對癌症風險設計的保險合約中的主要條款部分,它定義了保險公司對被保人因癌症所產生的醫療費用、收入損失及其他相關開支的保障範圍和理賠條件。在香港這個高壓力、高生活成本的社會中,癌症險已成為許多人保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1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香港每年新增癌症病例超過35,000宗,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癌症不僅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影響,其治療費用也往往十分高昂,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港元2。因此,了解癌症險主約的內容對每個香港市民都至關重要。

癌症險主約的基本構成要素

癌症險主約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1. 保障範圍:明確界定哪些類型的癌症在保障範圍內。大多數癌症險會覆蓋常見的惡性腫瘤,但對於原位癌或早期癌症可能有不同的保障條款3

  2. 給付條件:規定在什麼情況下保險公司會進行理賠。通常包括確診證明、病理報告等醫療文件要求4

  3. 給付金額:明確不同階段或類型癌症的理賠金額。有些產品提供一次性給付,有些則按實際醫療費用報銷5

  4. 等待期:指保單生效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通常為90天至180天)後,癌症才會被納入保障範圍6

  5. 除外責任:列出保險公司不承保的情況,如投保前已患有的癌症、違反醫囑的行為等7

癌症險主約的類型

在香港市場上,癌症險主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獨立癌症險:專門針對癌症風險設計的保險產品,保障範圍集中於癌症相關費用8

  2. 重疾險中的癌症保障:作為重疾險的一部分,通常包含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癌症在這類產品中往往佔有最高理賠比例9

  3. 醫療險中的癌症保障:在醫療保險基礎上,對癌症治療費用提供額外保障,通常有更高的賠償限額10

  4. 癌症收入保障險:主要保障因癌症導致的收入中斷,提供定期現金流幫助患者維持生活開支11

香港癌症險市場現狀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香港癌症險市場呈現以下特點12

  • 產品多元化:市場上有多達50多種不同的癌症險產品,保障範圍和價格各異。
  • 保障趨向全面:新一代產品不僅覆蓋治療費用,還包括心理支持、第二醫療意見等增值服務。
  • 定價精準化: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保險公司能更準確地評估風險,提供更個人化的保費方案。
  • 理賠效率提升:多數保險公司已簡化理賠流程,部分公司提供快速理賠通道,緊急情況下可預先支付部分賠償金。

為什麼需要了解癌症險主約

了解癌症險主約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財務保障:癌症治療費用高昂,公立醫院雖然較便宜但輪候時間長,私立醫院費用則十分昂貴。適當的癌症險可確保患者獲得及時且適當的治療,不必擔心經濟壓力13

  2. 治療選擇權:有足夠的保險保障意味著患者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包括最新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而不必受限於經濟條件14

  3. 生活質量保障:癌症治療期間及康復期,患者往往需要暫停工作。癌症險中的收入保障可幫助維持家庭生活品質,減輕經濟負擔15

  4. 心理減壓:面對癌症診斷,患者和家庭已承受巨大心理壓力。若有足夠的財務保障,可減輕一部分焦慮,有助於專心治療和康復16

  5. 家庭責任履行:對於家庭支柱而言,癌症險可確保即使患病期間,家庭責任(如房貸、子女教育等)仍能得到履行17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WHO癌症預防指南》,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是提高癌症存活率的關鍵因素18。而適當的保險保障則是確保患者能夠獲得及時治療的重要條件。

預防癌症險主約:風險評估與保險規劃

“預防癌症險主約”這一概念可能看似矛盾,但實際上指的是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和保險規劃,預先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癌症風險。這不僅包括購買適當的保險產品,還包括了解自身風險、合理規劃保額以及定期檢視保單等策略19

個人癌症風險評估

在考慮購買癌症險前,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癌症風險。根據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學術報告,以下因素會影響個人患癌風險20

  1. 年齡因素:癌症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顯著提高。香港數據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癌症發病率是25-44歲人群的10倍以上21

  2. 性別差異:不同性別有特定的癌症風險。例如,女性需特別關注乳腺癌、宮頸癌等;男性則需警惕前列腺癌、肺癌等22

  3. 家族病史:部分癌症具有遺傳傾向,如乳腺癌、大腸癌等。若直系親屬有相關病史,個人風險會相應提高23

  4. 生活方式:吸煙、飲酒、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肥胖等因素都會增加患癌風險24

  5. 職業暴露:某些職業可能接觸致癌物質,如化學工業、建築行業等,長期暴露會增加特定癌症風險25

  6. 環境因素:空氣污染、輻射暴露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患癌風險26

  7. 既往病史:某些慢性疾病或病毒感染(如乙肝、HPV)可能增加特定癌症風險27

進行個人風險評估時,可參考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癌症防治手冊》中的風險評估工具,或諮詢專業醫生和保險顧問28

確定適當的保險保額

確定癌症險的保額是規劃過程中的關鍵步驟。保額過低無法提供足夠保障,過高則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根據香港衛生署的《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確定保額時應考慮以下因素29

  1. 治療費用
    • 公立醫院:基本治療費用約為10-30萬港元,但可能面臨長時間輪候。
    • 私立醫院:標準治療費用約為50-150萬港元,若需使用進口藥物或新技術,費用可能更高30
  2. 收入損失
    • 計算癌症治療及康復期間(通常為1-3年)的收入損失。
    • 考慮是否有其他收入來源或儲蓄可彌補部分損失31
  3. 生活開支
    • 评估家庭每月固定開支,包括房貸/租金、子女教育、日常生活費用等。
    • 考慮治療期間可能增加的額外開支,如交通費、護理費等32
  4. 康復費用
    • 癌症康復期可能需要長期藥物、定期檢查、康復治療等,這些費用應納入保額考量33
  5. 現有保障
    • 评估是否已有其他保險(如醫療險、重疾險)提供部分癌症保障。
    • 考慮公司提供的團體保險是否包含癌症保障34

一般而言,專家建議癌症險的保額至少應能覆蓋2-3年的家庭年收入加上基本治療費用。對於家庭支柱,保額可能需要更高35

選擇合適的癌症險產品

香港市場上有眾多癌症險產品,選擇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 保障範圍
    • 確保產品覆蓋常見癌症類型,特別是根據個人風險評估確定的高風險癌症。
    • 了解對早期癌症、原位癌的保障條款,有些產品對這些情況的保障較有限36
  2. 給付方式
    • 一次性給付:確診後一次性支付保額,靈活性高,但需自行管理資金。
    • 實報實銷:按實際醫療費用報銷,確保資金用於治療,但可能有手續繁瑣的問題。
    • 混合型:結合一次性給付和實報實銷的優點,提供更全面保障37
  3. 等待期與除外責任
    • 比較不同產品的等待期長度,一般為90-180天。
    • 仔細閱讀除外責任條款,了解哪些情況不予理賠38
  4. 增值服務
    • 許多新型癌症險提供增值服務,如第二醫療意見、海外就醫安排、心理支持等。
    • 評估這些服務的實用性和價值39
  5. 保費與續保條款
    • 比較不同產品的保費水平,考慮長期支付能力。
    • 了解續保條款,確認保費是否會隨年齡增長而大幅調整40
  6. 理賠流程與效率
    • 了解理賠申請流程和所需文件。
    • 查詢平均理賠處理時間,確保在需要時能及時獲得賠償41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建議,選擇保險產品時應優先考慮保障需求,而非僅僅比較價格。同時,建議通過持牌保險中介人購買,以獲得專業建議和售後服務42

定期檢視與調整保險規劃

癌症險規劃不是一次性工作,而需要定期檢視和調整。以下情況可能需要重新評估保險需求43

  1. 生命階段變化
    • 結婚、生子、子女獨立等家庭狀況變化。
    • 職業變動或收入水平顯著改變44
  2. 健康狀況變化
    • 個人或家族成員健康狀況出現重大變化。
    • 被診斷出可能增加癌症風險的慢性疾病45
  3. 醫療技術進步
    • 新的癌症治療技術或藥物問世,可能影響治療費用和效果。
    • 保險市場推出新型產品,提供更全面的保障46
  4. 經濟環境變化
    • 通脹率變化影響實際保障價值。
    • 個人財務狀況改善,有能力增加保障47

專家建議至少每2-3年全面檢視一次保險規劃,或在發生重大生活事件時及時調整48

預防勝於治療:降低癌症風險的策略

雖然購買癌症險可以在患病時提供財務保障,但預防癌症始終是最佳策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WHO癌症預防指南》,約30-50%的癌症可以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和預防措施避免49

  1. 健康飲食
    • 增加蔬果、全穀物和豆類攝入。
    •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消費。
    • 減少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50
  2. 規律運動
    • 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 每週進行2次以上肌力訓練。
    • 避免長時間久坐,每小時起來活動幾分鐘51
  3. 戒煙限酒
    • 完全戒菸,包括電子煙。
    • 限制酒精攝入,男性每日不超過2個標準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單位52
  4. 體重管理
    • 維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
    • 定期監測體重和腰圍變化53
  5. 防曬措施
    • 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長時間戶外活動。
    • 使用防曬係數(SPF)30以上的防曬霜。
    • 穿著防曬衣物,戴帽子和太陽眼鏡54
  6. 定期篩查
    • 根據年齡和性別參加適當的癌症篩查。
    • 遵循醫生建議的篩查頻率55
  7. 疫苗接種
    • 接種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等相關癌症。
    • 接種乙肝疫苗預防肝癌56
  8. 環境保護
    • 減少接觸環境污染物和致癌化學物質。
    • 在家中和工作場所保持良好通風57

通過採取這些預防措施,不僅可以降低患癌風險,還可能獲得更優惠的保險條款,因為許多保險公司會考慮被保人的生活方式因素來確定保費水平58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早期發現的關鍵

癌症篩查是指在症狀出現前,通過特定檢查方法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的過程。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早期發現的癌症治愈率可達80%以上,而晚期發現的治愈率則大幅下降至不足20%59。因此,了解並利用香港的癌症篩查資源對於癌症預防和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香港常見癌症篩查項目

香港針對不同類型的癌症提供了多種篩查項目,以下是幾種最常見且推薦的篩查服務60

1. 乳腺癌篩查

乳腺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4,000宗。香港的乳腺癌篩查主要包括61

  • 乳房X光造影( mammography)
    • 適用人群:45-69歲女性,或高風險人群(如有家族病史)可提前至40歲開始。
    • 頻率:一般每2年一次。
    • 地點:香港衛生署轄下的女性健康服務、部分公立醫院及私家診所。
    • 費用:公立機構約200-500港元,私家診所約1,000-3,000港元62
  • 乳房超聲波檢查
    • 適用人群:年輕女性(乳房組織較密實者)或作為乳房X光造影的輔助檢查。
    • 頻率:根據醫生建議,通常每年一次。
    • 地點: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及私家診所。
    • 費用:約800-2,500港元63
  • 臨床乳房檢查
    • 適用人群:所有年齡段女性,作為自我檢查的補充。
    • 頻率:每年一次。
    • 地點:普通科門診、婦科診所。
    • 費用:公立機構約100-300港元,私家診所約300-800港元64

2. 大腸癌篩查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大常見癌症,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5,000宗。香港自2016年起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為合資格市民提供資助65

  • 大便免疫化學測試(FIT)
    • 適用人群:61-70歲香港居民(計劃逐步擴展至50-75歲)。
    • 頻率:每2年一次。
    • 地點: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診所。
    • 費用:政府資助下只需支付約100-200港元66
  • 大腸鏡檢查
    • 適用人群:FIT結果異常者、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或50歲以上高風險人群。
    • 頻率:正常結果一般每5-10年一次。
    • 地點:公立醫院專科門診及私家醫院。
    • 費用:公立機構約3,000-8,000港元(輪候時間可能較長),私家醫院約6,000-20,000港元67

3. 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香港女性第8大常見癌症,但也是唯一可以通過篩查有效預防的癌症。香港的宮頸癌篩查主要包括68

  • 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
    • 適用人群:25-64歲有性經驗女性。
    • 頻率:正常結果一般每3年一次。
    • 地點:香港衛生署轄下的母嬰健康院、私家婦科診所。
    • 費用:公立機構約150-300港元,私家診所約500-1,500港元69
  • HPV DNA測試
    • 適用人群:30歲以上女性,或作為抹片檢查的輔助。
    • 頻率:正常結果一般每5年一次。
    • 地點:私家婦科診所及部分公立醫院。
    • 費用:約800-2,000港元70

4. 肺癌篩查

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導致超過3,800人死亡。雖然香港尚未推行大規模的肺癌篩查計劃,但高風險人群可考慮以下檢查71

  • 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
    • 適用人群:55-74歲重度吸煙者(吸煙指數≥30包年),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 頻率:根據風險評估,通常每年一次。
    • 地點:部分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影像中心。
    • 費用:約2,000-6,000港元72

5. 前列腺癌篩查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第4大常見癌症,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前列腺癌篩查主要包括73

  •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血液測試
    • 適用人群:50歲以上男性,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可提前至45歲。
    • 頻率:正常結果一般每2-4年一次。
    • 地點:公立醫院門診及私家診所。
    • 費用:公立機構約200-500港元,私家診所約400-1,000港元74
  • 直腸指檢(DRE)
    • 適用人群:50歲以上男性,通常與PSA測試同時進行。
    • 頻率:每年一次。
    • 地點:泌尿科診所。
    • 費用:約300-800港元75

香港公立癌症篩查服務

香港政府通過多個部門提供資助或免費的癌症篩查服務,以下是主要的公立篩查資源76

1. 衛生署服務

  • 綜合性服務
    • 母嬰健康院:提供宮頸癌篩查服務。
    • 女性健康服務:提供乳房X光造影檢查。
    • 學生健康服務:為青少年提供HPV疫苗接種77
  • 地點分布
    • 全港設有約50間母嬰健康院。
    • 女性健康服務設有3間中心(港島、九龍、新界各一)。
    • 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分布全港各區78
  • 預約方式
    • 電話預約:可致電相關中心直接預約。
    • 網上預約:通過衛生署網站預約系統。
    • 轉介:部分服務需通過家庭醫生或普通科門診轉介79

2. 醫院管理局服務

  • 大腸癌篩查計劃
    • 為61-70歲香港居民提供資助的大腸癌篩查服務。
    • 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及必要時的大腸鏡檢查。
    • 全港超過1,000間私家醫生參與此計劃80
  • 專科門診篩查服務
    • 部分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提供針對高風險人群的癌症篩查。
    • 包括乳腺外科、大腸外科、泌尿外科等。
    • 需通過普通科門診或家庭醫生轉介81

3. 地區性健康中心

  • 地區康健中心
    • 全港18區各設有一間地區康健中心。
    • 提供健康評估、健康教育和轉介服務。
    • 部分中心提供基本的癌症風險評估和篩查諮詢82
  • 地區康健站
    • 作為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延伸,分布社區各處。
    • 提供健康檢查和健康促進活動。
    • 可提供癌症篩查資訊和轉介服務83

香港私立癌症篩查資源

除了公立服務外,香港也有眾多私立機構提供癌症篩查服務,這些服務通常費用較高但等候時間較短,且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84

1. 私家醫院篩查套餐

  • 綜合健康檢查中心
    • 香港多間私家醫院設有專門的健康檢查中心。
    • 提供從基本到全面的各種癌症篩查套餐。
    • 價格範圍:基本套餐約3,000-8,000港元,全面套餐約15,000-50,000港元85
  • 主要私家醫院列表
    • 養和醫院健康檢查中心
    • 仁安醫院健康檢查中心
    • 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健康中心
    • 聖保祿醫院健康檢查中心
    • 嘉諾撒醫院健康檢查中心86

2. 專科診所篩查服務

  • 專科醫生診所
    • 乳腺外科、大腸外科、泌尿外科等專科診所提供針對性癌症篩查。
    • 優點:由專科醫生直接進行檢查和解讀結果。
    • 費用:個別檢查約800-3,000港元不等87
  • 診所類型
    • 乳腺專科中心:提供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檢查等。
    • 胃腸肝臟科中心:提供大腸鏡、胃鏡等檢查。
    • 泌尿科中心:提供前列腺檢查、PSA測試等。
    • 婦科中心:提供宮頸抹片、HPV測試等88

3. 獨立健康檢查中心

  • 連鎖健康檢查中心
    • 如MediFast、Cigna、Prudential等設立的健康檢查中心。
    • 提供標準化的癌症篩查套餐。
    • 價格範圍:約2,000-20,000港元,視乎套餐內容89
  • 特色服務
    • 部分中心提供移動篩查服務,到企業或社區提供檢查。
    • 有些中心提供個人健康管理App跟蹤健康狀況。
    • 高端中心提供國際醫療轉介和第二意見服務90

癌症篩查的保險覆蓋

了解癌症篩查的保險覆蓋情況對於規劃篩查預算非常重要。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的資料,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對癌症篩查的覆蓋程度各異91

1. 醫療保險

  • 標準醫療保險
    • 大多數不覆蓋常規篩查,僅在有症狀時的診斷性檢查提供保障。
    • 部分高端醫療保險可能包含年度健康檢查津貼92
  • 自願醫保計劃
    • 標準計劃:一般不覆蓋常規篩查。
    • 靈活計劃:部分保單提供年度健康檢查保障,限額約1,000-2,000港元93

2. 重疾保險

  • 標準重疾保險
    • 主要提供確診後的賠償,不覆蓋篩查費用。
    • 部分新型產品可能包含預防性健康檢查津貼94
  • 增值服務
    • 許多重疾保險提供免費健康檢查或篩查服務作為增值服務。
    • 通常每年或每兩年提供一次,價值約1,000-3,000港元95

3. 專門癌症保險

  • 癌症保險產品
    • 部分產品提供預防性篩查保障,作為保單附加福利。
    • 限額通常為每年500-2,000港元96
  • 早期發現獎勵
    • 有些保單設有早期發現獎勵機制,鼓勵被保人進行定期篩查。
    • 若通過篩查早期發現癌症,可能獲得額外賠償或保費減免97

篩查結果後續處理

癌症篩查只是預防和早期發現的第一步,篩查結果的後續處理同樣重要。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篩查結果的處理應包括以下步驟98

1. 異常篩查結果的處理

  • 進一步診斷
    • 篩查發現異常後,通常需要進行更專門的診斷性檢查。
    • 如乳房X光發現異常,可能需要進行超聲波、活組織檢查等99
  • 專科轉介
    • 家庭醫生或篩查醫生會根據結果轉介至相關專科。
    • 香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可能較長,可考慮私家服務100
  • 心理支持
    • 異常篩查結果可能引起焦慮和恐懼,適當的心理支持很重要。
    • 可尋求醫院心理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等機構的支援101

2. 正常篩查結果的跟進

  • 定期複查
    • 即使結果正常,也應按建議頻率進行後續篩查。
    • 記錄每次篩查結果和日期,便於跟進102
  • 風險因素管理
    • 篩查正常不代表沒有風險,應繼續管理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 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等103
  • 更新個人健康檔案
    • 將篩查結果納入個人健康檔案。
    • 告知家庭醫生最新篩查結果,便於全面健康評估104

篩查的局限性與風險

雖然癌症篩查對早期發現癌症具有重要價值,但也有其局限性和潜在風險。根據維基百科的癌症條目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應了解以下注意事項105

1. 假陽性結果

  • 定義:篩查結果顯示異常,但實際上並無癌症。
  • 影響: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和進一步檢查。
  • 發生率:不同篩查方法的假陽性率不同,如乳房X光約為5-10%106

2. 假陰性結果

  • 定義:篩查結果正常,但實際上存在癌症。
  • 影響:延誤診斷和治療。
  • 發生率:如乳房X光的假陰性率約為10-20%,特別在密實乳房組織中較高107

3. 過度診斷

  • 定義:發現永遠不會引起症狀或危害的癌症。
  • 影響:導致不必要的治療和相關併發症。
  • 常見情況:如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甲狀腺癌和乳腺癌108

4. 篩查相關風險

  • 侵入性檢查風險:如大腸鏡檢查有極低機率的穿孔或出血風險。
  • 輻射暴露:如乳房X光造影涉及低劑量輻射。
  • 造影劑反應:某些檢查使用的造影劑可能引起過敏反應109

了解這些局限性後,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根據個人風險因素和偏好,做出明智的篩查決策110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面對癌症的全方位支援

癌症診斷不僅對患者本人造成巨大衝擊,也對整個家庭帶來深遠影響。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綜合性的支持服務對於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康復過程以及幫助家庭應對挑戰至關重要111。在香港,有多種機構和服務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全方位支援。

心理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通常會引發一系列情緒反應,包括焦慮、抑鬱、恐懼和憤怒等。適當的心理支持對於幫助患者和家屬應對這些情緒至關重要112

1. 個人心理輔導

  • 服務內容
    • 一對一的心理諮詢,幫助患者處理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情緒困擾。
    • 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改變消極思維模式。
    • 正念減壓訓練,提升應對壓力的能力113
  • 提供機構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專業社工和心理學家的輔導服務。
    • 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的心理學部門。
    • 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等院校的臨床心理服務中心114
  • 費用
    • 公立醫院:約200-500港元/次(需醫生轉介)。
    • 非政府組織:部分免費或低收費(約100-300港元/次)。
    • 私家臨床心理學家:約800-2,000港元/次115

2. 小組支持活動

  • 服務內容
    • 同儕支持小組:由經歷類似癌症的患者組成,分享經驗和情感支持。
    • 教育性小組:提供癌症相關知識和應對策略。
    • 技能培訓小組:如壓力管理、溝通技巧等116
  • 提供機構
    • 香港癌症基金會:針對不同癌症類型的支持小組。
    • 醫院管理局部門門診:如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等。
    • 社區中心:部分地區康健中心舉辦支持活動117
  • 活動形式
    • 定期面對面聚會(每月1-2次)。
    • 線上支持小組(通過視頻會議軟件)。
    • 主題工作坊(如壓力管理、健康飲食等)118

3. 家屬支持服務

  • 服務內容
    • 家屬心理輔導:幫助家屬處理照顧壓力和情緒困擾。
    • 照顧技巧培訓:提升家屬照顧患者的能力。
    • 家庭治療:改善家庭溝通和應對方式119
  • 提供機構
    • 香港癌症基金會:設有專門的家屬支援計劃。
    • 醫院社工部:為患者家屬提供諮詢和支援。
    • 社區家庭服務中心:部分中心提供家屬支持小組120
  • 服務形式
    • 個別諮詢:與社工或心理學家一對一面談。
    • 家屬小組:與其他患者家屬分享經驗和支持。
    • 電話熱線:提供即時情緒支持和資訊121

資訊與教育服務

準確及時的資訊對於癌症患者和家屬做出明智決策至關重要。香港有多種渠道提供癌症相關的資訊和教育服務122

1. 癌症資訊中心

  • 服務內容
    • 提供最新、準確的癌症資訊,包括病因、症狀、治療選擇等。
    • 多媒體資料,如小冊子、視頻、互動教材等。
    • 個人化資訊提供,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提供相關資料123
  • 主要中心
    • 香港癌症基金會癌症資訊中心(港島、九龍、新界各一)。
    • 醫院管理局癌症資源中心(如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
    • 香港大學腫瘤教育資源中心124
  • 服務方式
    • 現場諮詢:由專業人員提供面對面諮詢服務。
    • 電話諮詢:通過熱線提供資訊和轉介服務。
    • 網上資源:通過網站和社交媒體提供資訊125

2. 教育講座與工作坊

  • 服務內容
    • 癌症治療新知:介紹最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
    • 自我管理技巧:如疼痛管理、疲勞應對等。
    • 健康生活方式:飲食、運動、壓力管理等126
  • 舉辦機構
    • 醫院管理局:定期在各大醫院舉辦患者教育講座。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系列教育活動。
    • 大學醫學院:如港大、中大舉辦的公開講座127
  • 參與方式
    • 現場參與:需提前報名,部分活動收費。
    • 線上參與:通過視頻會議平台參加。
    • 錄播觀看:部分活動錄製後上傳至網站供重溫128

3. 同儕支持計劃

  • 服務內容
    • 康復者分享:邀請成功康復的癌症患者分享經驗。
    • 一對一配對:將新診斷患者與經歷類似癌症的康復者配對。
    • 導師計劃:由經驗豐富的康復者提供長期支持和指導129
  • 運作模式
    •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同路同行」計劃:培訓康復者成為義務輔導員。
    • 醫院的康復者義工計劃:如瑪麗醫院的「蒲公英」計劃。
    • 社區組織的同儕支持網絡130
  • 參與方式
    • 轉介:通過醫護人員或社工轉介。
    • 自行申請:直接聯繫相關機構申請參與。
    • 線上配對:部分機構提供線上配對服務131

實質支援服務

除了心理和資訊支持外,癌症患者和家屬還需要各種實質性的幫助來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132

1. 經濟援助

  • 服務內容
    • 直接財政援助:為有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現金援助。
    • 醫療費用資助:幫助支付部分治療費用或藥物費用。
    • 交通津貼:協助支付往返醫院的交通費用133
  • 提供機構
    • 社會福利署:設有緊急救援基金等援助計劃。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經濟援助計劃。
    • 慈善機構:如香港公益金、獅子會等134
  • 申請方式
    • 醫療機構轉介:通過醫院社工部轉介。
    • 直接申請:向相關機構提交申請表格和證明文件。
    • 線上申請:部分機構提供網上申請服務135

2. 交通支援

  • 服務內容
    • 免費或低收費接送服務:為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往返醫院的交通。
    • 交通津貼:提供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 停車優惠:部分醫院為癌症患者提供停車費減免136
  • 提供機構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愛心車隊」服務。
    • 醫院管理局:部分醫院有志願者接送服務。
    • 慈善團體:如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的「關愛車隊」137
  • 使用方式
    • 提前預約:通常需提前1-3天預約。
    • 醫療證明:需提供就醫證明。
    • 服務範圍:一般覆蓋醫院與住所之間的往返138

3. 住宿支援

  • 服務內容
    • 臨時住宿:為遠道來港就醫的患者及家屬提供臨時住宿。
    • 住宿津貼:資助部分住宿費用。
    • 家庭式住宿:提供類似家庭環境的住宿選擇139
  • 提供機構
    • 香港癌症基金會:「癌症關愛之家」提供臨時住宿。
    • 醫院管理局:部分醫院附設的宿舍或招待所。
    • 慈善機構: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麥理浩夫人中心」140
  • 申請資格
    • 非本地居民或居住地離醫院較遠的患者。
    • 經濟困難的家庭。
    • 需長期或頻繁來港治療的患者141

康復與輔助治療服務

癌症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後,適當的康復和輔助治療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和促進全面康復142

1. 營養諮詢服務

  • 服務內容
    • 個人化飲食計劃:根據治療階段和身體狀況制定飲食建議。
    • 營養教育:提供營養知識和健康飲食技巧。
    • 症狀管理飲食:如處理味覺改變、噁心、食慾不振等143
  • 提供機構
    • 醫院管理局:各公立醫院營養部。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免費營養諮詢服務。
    • 私家營養師診所:提供個人化諮詢144
  • 服務形式
    • 個人諮詢:一對一的飲食指導。
    • 小組工作坊:如健康烹飪班、營養知識講座。
    • 線上諮詢:通過視頻或電話提供遠程指導145

2. 物理治療與復康服務

  • 服務內容
    • 運動處方:制定個人化的運動計劃,改善體能和減少治療副作用。
    • 淋巴水腫管理:如乳腺癌術後的淋巴水腫治療。
    • 疼痛管理:通過物理方法緩解慢性疼痛146
  • 提供機構
    • 醫院管理局:各公立醫院的物理治療部。
    • 非政府組織:如香港復康會。
    • 私家物理治療中心:提供專門的癌症復康服務147
  • 服務形式
    • 門診治療:在醫院或診所接受治療。
    • 居家治療:治療師上門提供服務。
    • 小組課程:如癌症運動班、瑜伽班等148

3. 補充與替代醫療

  • 服務內容
    • 中醫藥治療:如針灸、中藥等,緩解治療副作用。
    • 身心療法:如冥想、太極、氣功等,促進身心放鬆。
    • 按摩療法: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149
  • 提供機構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提供癌症輔助治療服務。
    •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設有專門的腫瘤中醫門診。
    • 私立中醫診所和自然療法中心150
  • 注意事項
    • 應告知主治醫生所接受的補充治療。
    • 選擇有資質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 補充治療應作為標準治療的補充,而非替代151

社會與法律支援

癌症診斷可能帶來工作和法律方面的挑戰,適當的社會和法律支援對於保護患者權益至關重要152

1. 職場支援

  • 服務內容
    • 職場諮詢:提供就業權益和職場調整的建議。
    • 僱主溝通:協助與僱主討論工作安排調整。
    • 職業復康:為治療後重返工作崗位的患者提供支援153
  • 提供機構
    • 勞工處:提供就業支援和權益保障服務。
    • 平等機會委員會:處理與癌症相關的就業歧視投訴。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職場支援計劃154
  • 權益保障
    • 《殘疾歧視條例》將癌症視為殘疾,禁止就業歧視。
    • 僱員有權申請病假和合理的工作調整。
    • 長期服務僱員可獲得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保障155

2. 法律諮詢服務

  • 服務內容
    • 保險理賠協助:幫助處理保險申請和糾紛。
    • 遺囑和財產規劃:為晚期患者提供相關法律建議。
    • 醫療指示:協助制定預設醫療指示和授權156
  • 提供機構
    • 香港法律援助署:為符合資格人士提供法律援助。
    • 香港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的義務法律諮詢服務。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免費初步法律諮詢157
  • 服務形式
    • 個人諮詢:一對一的法律建議。
    • 講座和工作坊:如遺產規劃、保險知識講座。
    • 熱線服務:提供初步法律資訊和轉介158

3. 社區支援網絡

  • 服務內容
    • 社區資源連結:協助患者和家屬獲取社區資源和服務。
    • 志願者服務:提供日常照顧、陪診等支援。
    • 社交活動:組織康復活動和社交聚會,促進社交連結159
  • 提供機構
    • 地區民政事務處:協調地區支援服務。
    • 社區中心:如香港明愛、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等。
    • 宗教團體:如佛教、基督教團體提供的社區支援160
  • 參與方式
    • 轉介:通過醫院社工或相關機構轉介。
    • 直接聯繫:向社區中心或志願機構申請服務。
    • 線上平台:通過社交媒體群組或應用程式連結161

總結而言,香港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了全面的支持服務網絡,涵蓋心理、資訊、實質、康復以及社會法律等多個方面。這些服務對於幫助患者和家屬應對癌症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和促進全面康復具有重要價值。患者和家屬應主動尋求和利用這些資源,同時醫護人員也應適時將患者轉介至相關服務,確保患者獲得全方位的支援162

常見問題解答

1. 癌症險主約與普通重疾險有什麼區別?

癌症險主約是專門針對癌症風險設計的保險合約,主要保障癌症相關的醫療費用和收入損失。而普通重疾險則覆蓋多種重大疾病,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等,保障範圍更廣163。選擇時應考慮個人風險狀況和家庭需求,若家族有癌症病史或個人癌症風險較高,可考慮購買專門的癌症險作為重疾險的補充。

2. 購買癌症險時,如何確定適合的保額?

確定癌症險保額時應考慮以下因素:治療費用(公立醫院約10-30萬港元,私立醫院約50-150萬港元)、收入損失(治療及康復期間通常為1-3年)、家庭固定開支(房貸、子女教育等)以及現有保障164。一般建議保額至少應能覆蓋2-3年的家庭年收入加上基本治療費用,對於家庭支柱,保額可能需要更高。

3. 癌症險的等待期是什麼?為什麼要有等待期?

等待期是指保單生效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通常為90-180天)後,癌症才會被納入保障範圍165。設置等待期是為了防止逆選擇,即已經確診或出現癌症症狀的人購買保險以獲取理賠。等待期內確診的癌症通常不在保障範圍內,因此建議在健康時及早購買癌症險。

4. 香港哪些人應該考慮進行癌症篩查?

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建議,以下人群應考慮進行癌症篩查166: - 乳腺癌篩查:45-69歲女性,或高風險人群(如有家族病史)可提前至40歲開始。 - 大腸癌篩查:61-70歲香港居民(政府資助計劃),或50歲以上高風險人群。 - 宮頸癌篩查:25-64歲有性經驗女性。 - 肺癌篩查:55-74歲重度吸煙者,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 前列腺癌篩查:50歲以上男性,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可提前至45歲。

5. 癌症篩查是否一定準確?如何理解篩查結果?

癌症篩查並非100%準確,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可能性167。假陽性是指篩查結果顯示異常,但實際上並無癌症;假陰性則是指篩查結果正常,但實際上存在癌症。不同篩查方法的準確性各不相同,如乳房X光的假陽性率約為5-10%,假陰性率約為10-20%。理解篩查結果時,應與醫生充分溝通,根據個人風險因素和臨床表現綜合判斷,必要時進行進一步檢查。

6. 癌症患者在家屬照顧下,如何獲得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和家屬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心理支持168: - 個人心理輔導:香港癌症基金會和公立醫院提供專業心理學家的輔導服務。 - 支持小組:參加由香港癌症基金會或醫院組織的同儕支持小組,與經歷類似情況的人分享經驗。 - 家屬支持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和醫院社工部提供專門的家屬支援計劃,幫助家屬處理照顧壓力和情緒困擾。 - 電話熱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關愛熱線(3656 0800)提供即時情緒支持和資訊。

7. 癌症治療期間,如何獲得經濟援助?

癌症患者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尋求經濟援助169: - 社會福利署:設有緊急救援基金和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為有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援助。 -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經濟援助計劃,資助患者的醫療費用和生活開支。 - 醫院管理局:部分醫院設有醫療費用減免計劃和緊急援助基金。 - 慈善機構:如香港公益金、獅子會等也提供各種形式的經濟援助。 申請這些援助通常需要通過醫院社工轉介,或直接向相關機構提交申請表格和證明文件。

8. 癌症康復期,如何調整生活方式促進全面康復?

癌症康復期調整生活方式對促進全面康復至關重要,建議採取以下措施170: - 健康飲食:增加蔬果、全穀物和豆類攝入,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消費,減少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 規律運動:根據身體狀況,逐步建立運動習慣,可從簡單的步行開始,逐漸增加強度和時間。 - 心理健康:繼續接受心理支持,學習壓力管理技巧,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 定期複診:嚴格遵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定期檢查和追蹤。 - 社交活動:適度參加社交活動,保持與家人朋友的聯繫,避免孤立。

9. 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崗位時,有哪些權益保障?

癌症患者重返工作崗位時,享有以下權益保障171: - 《殘疾歧視條例》將癌症視為殘疾,禁止僱主在招聘、晉升、培訓和解僱等方面對癌症患者進行歧視。 - 僱員有權申請病假,根據《僱傭條例》,連續受僱滿4周的僱員可享有有薪病假。 - 僱員可與僱主商討合理的工作調整,如彈性工作時間、減輕工作負擔等。 - 長期服務僱員若因健康原因離職,有權獲得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 如遇到就業歧視,可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或尋求法律援助。

10. 如何為家人規劃癌症保險?有哪些注意事項?

為家人規劃癌症保險時,應注意以下事項172: - 評估家庭成員的個人風險:考慮年齡、性別、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確定每位成員的癌症風險水平。 - 確定適當的保額:根據家庭收入、固定開支和現有保障,確定每位成員需要的保額。 - 選擇合適的產品類型:可考慮獨立癌症險、重疾險中的癌症保障或醫療險中的癌症保障,根據家庭需求選擇。 - 注意等待期和除外責任: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了解等待期長度和除外責任情況。 - 考慮家庭保單:部分保險公司提供家庭保單,可能比個人保單更經濟實惠。 - 定期檢視和調整:隨著家庭狀況變化,定期檢視保險需求並作必要調整。 建議諮詢專業保險顧問,根據家庭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保險方案。

參考文獻

  1.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3.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5.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6.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7.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8.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0.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1.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2.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14.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15.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7.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8.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19.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20.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學術報告↩︎

  2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2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23.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學術報告↩︎

  24.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25.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26.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27.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學術報告↩︎

  28.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29.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30.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31.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2.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3.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34.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5.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6.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7.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8.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39.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0.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1.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2.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3.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4.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5.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6.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7.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8.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49.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0.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1.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2.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3.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4.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5.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6.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57.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58.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5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60.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1.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2.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3.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4.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5.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6.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7.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8.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69.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0.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1.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2.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3.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4.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5.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6.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7.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8.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79.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8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82.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3.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4.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5.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6.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7.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8.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89.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90.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91.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2.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3.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4.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5.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6.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7.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9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9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0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10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0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03.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10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05. 維基百科 - 癌症條目↩︎

  106. 維基百科 - 癌症條目↩︎

  107. 維基百科 - 癌症條目↩︎

  108.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109.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110.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癌症防治手冊↩︎

  11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1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2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3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4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5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6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6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6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63.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64.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65.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166.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醫療服務一覽↩︎

  167. 維基百科 - 癌症條目↩︎

  16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6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7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7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172.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保險評估與比較↩︎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