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白血病癌症:類型、預防與香港資源全面指南
理解白血病癌症:類型、預防與香港資源全面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什麼是白血病癌症
白血病是一類影響血液和骨髓的癌症,其特徵是身體產生大量異常白血球。這些異常細胞無法正常發揮功能,並逐漸取代健康的血細胞,導致各種健康問題1。白血病被認為是血液系統的惡性腫瘤,不同於其他形成實體腫瘤的癌症,它被稱為”液體腫瘤”2。
白血病這個名詞源於希臘語,“leukos”意為白色,“haima”意為血液,描述了患者血液中出現大量未成熟白血球的現象。這些未成熟的白血球被稱為”母細胞”或”芽細胞”,它們在骨髓中過度增殖,干擾正常血細胞的生成3。
白血病的分類
白血病可以根據多種因素進行分類,包括疾病發展速度和受影響的細胞類型。了解這些分類對於理解疾病的特點和治療選擇至關重要4。
按疾病發展速度分類
- 急性白血病
- 特點:快速發展,症狀明顯且迅速惡化
- 細胞特徵:主要由未成熟的原始細胞(母細胞)組成
- 常見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
- 好發年齡:ALL在兒童中較為常見,AML則在成人中較為常見5
- 慢性白血病
- 特點:發展緩慢,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
- 細胞特徵:主要由相對成熟的細胞組成,但功能異常
- 常見類型: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
- 好發年齡:主要影響中老年人,CLL的平均診斷年齡約為70歲6
按受影響的細胞類型分類
- 淋巴細胞白血病
- 特點:影響淋巴細胞(一種白血球),這些細胞通常負責免疫反應
- 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 發生率:ALL是兒童中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而CLL是成人中最常見的慢性白血病7
- 髓細胞白血病
- 特點:影響髓系細胞,包括紅血球、血小板和其他類型的白血球(如粒細胞和單核細胞)
- 類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
- 發生率:AML是成人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CML則佔所有白血病的約15%8
白血病的全球與香港流行病學
白血病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病率因地區、種族和年齡而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白血病佔所有癌症診斷的約3.5%,是兒童中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9。
在香港,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白血病是香港第十大常見癌症,每年新增病例約為400-500例。白血病也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類型,佔兒童癌症總數的約三分之一10。
香港白血病統計數據11
類型 | 年發病率 | 高危年齡組 | 男女比例 | 五年存活率 |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 每年約100例 | 1-4歲及50歲以上 | 1.3:1(男:女) | 兒童:90%;成人:40-50% |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 | 每年約150例 | 60歲以上 | 1.2:1(男:女) | 15-30%(取決於年齡和遺傳學特徵)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 每年約80例 | 70歲以上 | 1.7:1(男:女) | 80-90%(早期);30-40%(晚期) |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 | 每年約50例 | 50-60歲 | 1.2:1(男:女) | 85-90%(使用靶向治療) |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白血病存活率在過去二十年有顯著提高,這主要歸功於診斷技術的進步、治療方法的改善以及支持性護理的提升12。
白血病的病因與風險因素
白血病的確切病因大多數情況下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已經確定了多種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的因素。了解這些風險因素有助於提高公眾對疾病的認識,並可能幫助識別高風險人群13。
已知的風險因素
- 遺傳因素
- 某些遺傳綜合症:如唐氏綜合症、布魯姆綜合症和范可尼貧血等遺傳性疾病會增加白血病風險
- 家族史:有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白血病的人風險略有增加
- 種族:某些類型的白血病在不同種族中的發病率存在差異,例如CLL在歐洲裔人群中較為常見,而在亞洲人群中較為少見14
- 環境因素
- 電離輻射:高劑量電離輻射暴露(如核事故、放射治療)是已知的白血病風險因素
- 化學物質:長期接觸苯(一種工業溶劑)與AML風險增加有關;某些化療藥物(如烷化劑)也可能增加繼發白血病的風險
- 吸煙:吸煙與AML風險增加有關,可能是因為香煙中含有苯和其他致癌物質15
- 病毒感染
- 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HTLV-1):與成人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有關
- 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可能與某些淋巴細胞白血病有關
- 然而,大多數白血病病例與病毒感染無直接關聯16
- 血液疾病史
- 某些血液疾病: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腫瘤(MPN)等可能轉化為急性白血病
- 既往癌症治療:接受過某些類型化療或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有較高風險發生繼發白血病17
風險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白血病患者沒有明確的風險因素,而許多具有風險因素的人並不會發展為白血病。這表明白血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涉及遺傳易感性、環境觸發和隨機突變的複雜互動18。
根據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香港地區特有的風險因素可能包括: - 高密度城市環境中的空氣污染 - 某些傳統中藥材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 - 飲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 - 職業暴露(如某些製造業和化學工業)19
然而,這些因素與白血病的關聯性仍在研究中,需要更多證據支持。
預防白血病癌症
與許多其他癌症類型不同,白血病大多數情況下難以通過生活方式改變來預防,因為許多風險因素(如遺傳因素和隨機基因突變)無法控制。然而,了解並減少可改變的風險因素,以及採取一般健康促進措施,可能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20。
一般預防措施
1. 減少環境致癌物暴露
避免接觸苯:苯是工業上常用的溶劑,也是汽油的成分之一,長期暴露與AML風險增加有關。在職業環境中應遵循安全規定,使用適當的防護設備21。
減少輻射暴露:雖然醫學成像(如X光、CT掃描)的輻射劑量通常很低,但應避免不必要的醫學輻射暴露。在高風險職業中應遵循輻射安全指南22。
注意家居環境:確保良好的通風,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某些家居產品(如某些清潔劑、殺蟲劑)可能含有有害化學物質,應謹慎使用並按照說明操作23。
2. 健康生活方式
不吸煙:吸煙是AML的已知風險因素。戒煙不僅可以降低白血病風險,還可以預防多種其他疾病24。
均衡飲食:雖然沒有特定飲食被證明可以預防白血病,但富含水果、蔬菜和全穀物的均衡飲食有助於維持整體健康和免疫系統功能25。
規律運動:規律體育活動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和強化免疫系統,可能間接降低癌症風險26。
限制酒精:過量飲酒可能損害免疫系統功能,增加多種癌症風險。建議限制酒精攝入量27。
3. 預防感染
疫苗接種:某些病毒感染與白血病風險增加有關,如HTLV-1。在流行地區,應考慮接種相關疫苗(如果可用)並採取預防措施28。
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安全食品處理和其他良好衛生習慣有助於預防可能損害免疫系統的感染29。
高風險人群的特殊考慮
對於已知具有較高白血病風險的人群,可能需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或監測策略:
1. 遺傳性綜合症患者
2. 曾接受癌症治療的患者
3. 職業暴露人群
公共衛生層面的預防策略
除了個人預防措施外,公共衛生策略在白血病預防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1. 環境監管
2. 公共教育
3. 研究投入
香港特區的預防措施
在香港,政府和醫療機構已經實施了多項措施來預防白血病和其他癌症:
1. 法規與政策
2. 公共衛生計劃
3. 醫療服務
儘管白血病的預防存在挑戰,但通過個人努力和公共衛生措施,仍然可以減少部分風險因素,提高公眾意識,並為早期診斷和治療創造條件。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白血病篩查與其他癌症(如乳腺癌、結腸癌)的篩查有所不同,因為目前沒有廣泛推薦的常規白血病篩查方法適用於一般人群。這主要是由於白血病的相對罕見性和缺乏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篩查工具48。然而,對於高風險人群,香港提供了多種監測和評估資源,以及針對疑似病例的診斷服務。
白血病篩查的特殊挑戰
白血病篩查面臨幾個獨特挑戰,這使得開發適用於一般人群的篩查計劃變得困難:
發病率相對較低:相比其他常見癌症,白血病的發病率較低,這意味著廣泛篩查的成本效益較低49。
缺乏明確的癌前病變:許多白血病(特別是急性白血病)通常沒有明確的、可識別的癌前病變階段,這使得早期檢測變得困難50。
疾病進展速度快:急性白血病通常進展迅速,即使定期篩查也可能錯過最佳干預時機51。
篩查工具的限制:目前沒有血液檢測或其他無創方法能夠可靠地檢測早期白血病,特別是在無症狀階段52。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香港的醫療系統仍然為高風險人群和有症狀的個人提供了多種評估和診斷資源。
高風險人群的監測資源
對於已知具有較高白血病風險的人群,香港提供了專門的監測服務:
1. 遺傳性綜合症患者監測
香港兒童醫院遺傳科:為患有唐氏綜合症等遺傳性疾病的兒童提供定期血液檢查和監測服務53。
服務內容:
- 每6-12個月進行一次完整血細胞計數(CBC)
- 對異常結果進行進一步評估
- 家長教育和諮詢服務
香港大學醫學院遺傳諮詢服務:為有白血病家族史的個人提供遺傳風險評估和監測建議54。
服務內容:
- 家族史評估
- 遺傳測試(如適用)
- 個人化監測計劃制定
2. 癌症治療後隨訪
香港醫院管理局腫瘤科隨訪服務:為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的癌症患者提供長期隨訪,監測繼發白血病的風險55。
服務內容:
- 治療後定期血液檢查
- 症狀監測和教育
- 必要時的骨髓評估
瑪麗醫院腫瘤科專科門診:提供專業的治療後監測服務,特別是兒童癌症存活者56。
服務內容:
- 專門針對兒童癌症治療後的長期隨訪計劃
- 多學科評估,包括血液學、心臟學和內分泌學評估
- 心理支持和康復指導
3. 職業暴露人群監測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職業健康診所:為高風險職業的從業者提供職業健康評估和監測服務57。
服務內容:
- 職業暴露史評估
- 定期健康檢查,包括血液檢測
- 職業安全教育和建議
一般人群的症狀意識和早期識別資源
雖然沒有常規的白血病篩查計劃,但香港的醫療系統強調症狀意識和早期識別的重要性:
1. 公共教育計劃
香港衛生署健康促進教育計劃: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公眾對白血病早期症狀的認識58。
教育內容:
- 白血病常見症狀的介紹
- 何時應尋求醫療建議的指導
-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廣
香港癌症基金會公共教育活動:組織社區講座、研討會和健康展覽,提高公眾對白血病的認識59。
活動形式:
- 社區健康講座
- 學校健康教育計劃
- 媒體宣傳活動
2. 初級醫療服務
普通科門診(GOPC):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普通科門診為有疑似症狀的市民提供初步評估和轉介服務60。
服務內容:
- 症狀評估
- 基本血液檢查
- 必要時轉介專科服務
私家家庭醫生:許多私家診所提供初步評估服務,可以識識可能的白血病症狀並安排適當的檢查61。
服務內容:
- 個人化健康評估
- 基本檢查和血液測試
- 專科轉介服務
診斷服務和專科轉介
當有個人出現疑似白血病的症狀或檢查結果異常時,香港提供了全面的診斷服務和專科轉介系統:
1. 公立醫院系統
香港醫院管理局血液科專科服務:全港18家公立醫院中,有8家設有專門的血液科,提供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服務62。
主要血液科中心:
- 瑪麗醫院血液科
- 威爾斯親王醫院血液科
- 養和醫院血液科
- 伊利沙伯醫院血液科
診斷服務包括:
- 完整血細胞計數和血液塗片檢查
- 骨髓穿刺和活檢
- 流式細胞術分析
- 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檢測
- 影像學檢查(如X光、CT、MRI等)
香港兒童醫院兒科血液腫瘤科:為兒童白血病患者提供專門的診斷和治療服務63。
特色服務:
- 兒科專門的診斷程序
- 家長支持和教育
- 兒童友好的醫療環境
2. 私立醫療系統
私家醫院血液科服務:多間私立醫院如養和醫院、港安醫院等提供血液科專科服務64。
服務特點:
- 較短的等待時間
- 個人化照護
- 舒適的醫療環境
專科診所:許多血液科專科醫生在私家診所提供診斷和諮詢服務65。
服務內容:
- 專科諮詢
- 診斷檢查安排
- 治療選擇討論
3. 轉介系統
香港的醫療系統建立了有效的轉介機制,確保患者能夠及時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公立系統轉介:患者可以通過普通科門診或家庭醫生轉介至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66。
轉介流程:
- 初級醫療評估
- 異常發現時填寫轉介表格
- 安排專科門診預約
- 專科評估和診斷
私立系統轉介:患者可以直接預約私家專科醫生,或通過家庭醫生推薦67。
轉介優勢:
- 較為靈活和快速
- 可選擇特定專家
- 更個人化的服務
創新診斷技術和研究資源
香港的醫療和研究機構正在積極探索和應用創新技術來改善白血病的早期檢測和診斷:
1. 液體活檢技術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液體活檢研究:研究利用血液樣本檢測循環腫瘤DNA(ctDNA)作為白血病早期檢測的工具68。
技術特點:
- 非侵入性檢測方法
- 潛在的早期檢測能力
- 監測治療反應的應用
2. 基因組學分析
香港大學基因組學研究中心:應用下一代测序(NGS)技術進行白血病的分子分型和風險分層69。
應用領域:
- 精確診斷和分類
- 預後評估
- 個人化治療方案制定
3.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
香港科技大學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項目:開發人工智能算法輔助血液塗片分析,提高白血病早期檢測的準確性70。
技術優勢:
- 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性
- 減少人為錯誤
- 適用於資源有限地區
經濟援助和保險資源
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可能涉及高昂費用,香港提供了多種經濟援助和保險資源:
1. 公立醫療系統資助
醫療收費豁免計劃:香港醫院管理局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醫療收費豁免或減免71。
申請資格: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助人
- 低收入家庭
- 其他特殊情況
撒瑪利亞基金:為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提供資助,包括白血病患者72。
資助範圍:
- 標靶藥物費用
- 部分檢查費用
- 其他相關醫療費用
2. 私人保險覆蓋
醫療保險:許多私人醫療保險計劃覆蓋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費用73。
常見覆蓋項目:
- 專科門診費用
- 診斷檢查費用
- 住院和手術費用
- 部分藥物費用
危疾保險:為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提供一次性賠償,可用於覆蓋治療費用和生活開支74。
保險特點:
- 確診後一次性賠償
- 可自由使用賠償金額
- 與醫療保險互補
3. 慈善機構援助
香港癌症基金會經濟援助:為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提供直接經濟援助和服務資助75。
援助類型:
- 直接經濟援助
- 交通津貼
- 輔助設備資助
其他慈善組織:如香港明愛、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等也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76。
援助形式:
- 緊急經濟援助
- 心理支持服務
- 社區資源轉介
數據和資訊資源
香港提供了豐富的白血病相關數據和資訊資源,幫助公眾和醫療專業人員了解疾病和獲取最新信息:
1. 官方統計數據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提供香港癌症統計數據,包括白血病發病率和存活率數據77。
數據類型:
- 癌病發病率統計
- 癌病死亡率統計
- 存活率趨勢分析
- 人口統計學分析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提供疾病監測數據和公共衛生信息78。
資訊內容:
- 疾病監測報告
- 公共衛生建議
- 健康教育材料
2. 專業資訊平台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持續醫學教育和最新臨床指南79。
資源類型:
- 臨床指南
- 學術會議資訊
- 專業發展資源
香港血液學會:提供血液學領域的專業資訊和教育資源80。
服務內容:
- 專業指南和共識
- 學術活動
- 專業發展機會
3. 公眾資訊平台
香港醫院管理局健康資訊站:提供面向公眾的健康資訊,包括白血病基本知識81。
資訊特點:
- 易於理解的語言
- 多媒體資源
- 常見問題解答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訊中心:提供全面的癌症資訊,包括白血病82。
服務內容:
- 疾病資訊手冊
- 治療選擇指南
- 支持服務資訊
雖然白血病的篩查存在挑戰,但香港通過高風險人群監測、症狀意識教育、完善診斷服務和轉介系統,以及創新研究,為市民提供了全面的白血病識別和診斷資源。這些資源結合經濟援助和保險選項,確保所有患者,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能獲得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白血病診斷不僅對患者本人造成巨大衝擊,也對整個家庭帶來深遠影響。在香港,有多種支持服務可幫助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屬應對疾病帶來的身體、情緒、社會和經濟挑戰。這些服務涵蓋醫療、心理、社會和實際支持等多個層面,旨在提供全方位的照護83。
醫療支持服務
醫療支持是白血病照護的核心,香港的醫療系統提供了全面的醫療支持服務,確保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效果:
1. 多學科團隊照護
公立醫院血液科團隊:香港主要公立醫院的血液科團隊由血液科專科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學家、營養師等組成,提供綜合性照護84。
團隊成員及職責:
- 血液科專科醫生:負責診斷、治療方案制定和監測
- 專科護士:提供治療教育、副作用管理和日常護理指導
- 社工:協助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提供資源轉介
- 心理學家:提供情緒支持和心理輔導
- 營養師:制定個性化營養計劃,應對治療相關營養問題
兒科血液腫瘤團隊:香港兒童醫院等機構的兒科血液腫瘤團隊專門照護兒童白血病患者,並特別關注家庭需求85。
特色服務:
- 兒童友好的醫療環境
- 發展評估和支持
- 家長教育和培訓
- 學校銜接服務
2. 專科護理服務
白血病專科護士:許多公立醫院設有白血病專科護士,提供專門的護理指導和支持86。
服務內容:
- 治療方案詳細解釋
- 用藥指導和管理
- 副作用監測和處理
- 居家護理技巧培訓
- 24小時諮詢熱線
中央靜脈導管護理:專科護士提供中央靜脈導管(如PICC、Port-a-Cath)的護理指導和服務87。
服務特點:
- 導管維護和更換
- 併發症預防和處理
- 居家護理培訓
- 緊急情況處理指導
3. 緩和醫療服務
公立醫院緩和醫療團隊:為晚期白血病患者提供症狀控制和舒緩照護88。
服務範圍:
- 疼痛管理
- 症狀控制(如噁心、疲勞、呼吸困難等)
- 心理支持
- 家屬支持
- 臨終關懷
寧養服務: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寧養服務、醫院管理局寧養服務等,提供居家和社區緩和醫療服務89。
服務形式:
- 居家探訪和護理
- 日間寧養中心
- 短期住院服務
- 哀傷輔導
心理支持服務
白血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壓力不容忽視,香港提供了多樣化的心理支持服務:
1. 個人心理輔導
醫院心理學服務:主要公立醫院的心理學部門為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個人心理輔導90。
服務內容:
- 診斷初期的心理調適
- 治療過程中的焦慮和抑鬱管理
- 應對恐懼和不確定性
- 提升心理韌性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提供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單,患者可尋求私家心理輔導服務91。
專業服務:
- 個別化心理評估和治療
- 認知行為療法
- 正念治療
- 其他循證心理治療方法
2. 團體心理支持
癌症支持小組:香港癌症基金會等機構組織的白血病專題支持小組,提供同儕支持平台92。
活動形式:
- 定期面對面聚會
- 線上支持小組
- 專題討論和分享
- 專業引導的治療性活動
家屬支持小組:專門為白血病患者家屬設立的支持小組,幫助家屬應對照護壓力93。
服務重點:
- 照護技巧分享
- 情緒支持
- 壓力管理
- 自我照護指導
3. 兒童和青少年專門服務
兒童心理服務:香港兒童醫院等機構提供專門的兒童心理服務,幫助兒童白血病患者應對疾病94。
服務特色:
- 遊戲治療
- 藝術治療
- 發展適宜的心理教育
- 家長指導
青少年支持計劃:針對青少年白血病患者設計的支持計劃,關注其特殊發展需求95。
服務內容:
- 同儕支持網絡
- 學業和職業規劃輔導
- 身體意象和自尊問題處理
- 社交技能發展
社會和實際支持服務
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庭往往面臨多種社會和實際挑戰,香港的社會福利和社區組織提供了相應的支持服務:
1. 社會工作服務
醫院醫務社工:公立醫院的醫務社工為患者提供全面的社會支持服務96。
服務範圍:
- 經濟援助申請協助
- 住房問題解決
- 就業和教育問題處理
- 家庭關係輔導
- 社區資源轉介
社區家庭服務中心:如香港明愛、香港家庭福利會等機構設立的社區服務中心,為白血病患者家庭提供社區支持97。
服務內容:
- 家庭諮詢
- 社區支持網絡建立
- 實際問題解決
- 長期跟進服務
2. 經濟援助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為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98。
申請資格:
- 收入和資產低於規定水平
- 通過經濟狀況調查
- 香港居民身份要求
關愛基金:為有特殊經濟需要的醫療患者提供援助,包括白血病患者99。
援助項目:
- 醫療費用資助
- 特殊藥物資助
- 其他相關費用資助
慈善機構經濟援助:如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明愛等慈善機構提供的經濟援助100。
援助形式:
- 直接經濟資助
- 醫療費用津貼
- 交通費用補助
- 緊急援助基金
3. 實際生活支持
家居照護服務:如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香港明愛等機構提供的家居照護服務,幫助患者在家中獲得適當照護101。
服務內容:
- 個人衛生協助
- 簡單家居護理
- 用藥提醒
- 陪診服務
交通接送服務:部分機構為行動不便或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就診交通接送服務102。
服務特點:
- 預約制接送服務
- 輪椅友善車輛
- 志願者司機
- 親切服務態度
臨時住宿服務: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家晴軒」等機構,為需要遠程就診的患者提供臨時住宿103。
住宿設施:
- 家庭式住宿單位
- 基本生活設施
- 共用活動空間
- 支持人員在場
教育和資訊服務
獲取準確和適當的資訊對於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屬至關重要,香港提供了多種教育和資訊服務:
1. 患者教育計劃
醫院患者教育計劃:公立醫院血液科部門定期舉辦患者教育活動,提供疾病和治療相關資訊104。
教育形式:
- 小組教育課程
- 一對一諮詢
- 教育手冊和資料
- 視頻教育資源
香港癌症基金會患者教育:提供全面的癌症患者教育資源,包括白血病專題105。
教育內容:
- 疾病基本知識
- 治療選擇詳解
- 副作用管理指南
- 康復和健康促進
2. 健康促進工作坊
健康生活工作坊:如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防癌會等機構舉辦的工作坊,促進患者健康生活方式106。
工作坊主題:
- 營養與飲食
- 運動與康復
- 壓力管理技巧
- 健康生活習慣培養
治療後康復工作坊:專為完成治療的白血病患者設計的康復工作坊107。
工作坊內容:
- 治療後身體變化管理
- 長期健康監測
- 心理社會適應
- 回歸正常生活指導
3. 資訊資源中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訊中心:提供全面的癌症資訊資源,包括書籍、手冊、多媒體資料等108。
資源類型:
- 疾病資訊手冊
- 治療選擇指南
- 支持服務目錄
- 多媒體教育資源
醫院圖書館和資源中心:主要公立醫院設立的圖書館和資源中心,提供醫學和健康資訊109。
服務特色:
- 專業醫學資料
- 公眾友好資源
- 專業人員指導
- 電子資源訪問
兒童和青少年專門支持
兒童和青少年白血病患者有特殊需求,香港提供了多種專門的支持服務:
1. 兒童專門服務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生活服務:通過遊戲和活動幫助兒童應對住院和治療110。
服務內容:
- 遊戲治療
- 醫療遊戲準備
- 發展支持活動
- 家庭參與活動
星星兒童基金會:為患癌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支持服務111。
服務項目:
- 情緒支持
- 教育支援
- 家庭活動
- 經濟援助
2. 青少年專門服務
青少年癌症患者支持計劃:如香港兒童癌病基金「青少年計劃」,專為青少年患者設計112。
服務重點:
- 同儕支持網絡
- 發展適宜活動
- 學業和職業規劃
- 社交技能培養
青少年癌症患者營會:如香港癌症基金會舉辦的青少年癌症患者營會,提供康復和社交機會113。
營會特色:
- 同儕交流機會
- 挑戰性活動
- 專業心理支持
- 技能發展工作坊
3. 教育支持
醫院學校服務:如瑪嘉烈醫院戴麟趾夫人兒童醫院學校等,為住院兒童提供教育服務114。
服務內容:
- 床邊教學
- 小組教學
- 與原校銜接
- 特殊教育需求支持
兒童癌病基金教育支援計劃:為患癌兒童提供教育支持和補習服務115。
支援形式:
- 一對一補習
- 學習技巧培訓
- 與學校溝通協調
- 學習資源提供
社區支持和義工服務
社區支持和義工服務在白血病患者的康復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擁有活躍的社區支持網絡:
1. 社區支持網絡
社區關愛基金:資助多項社區支持計劃,為白血病患者提供社區層面的支持116。
支援項目:
- 社區健康推廣活動
- 鄰里互助計劃
- 社區資源中心
- 義工培訓和配對
地區康健中心:香港各區設立的康健中心,為居民提供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服務117。
服務內容:
- 健康評估
- 健康教育
- 康復活動
- 社區資源轉介
2. 義工服務
醫院義工計劃:如香港醫院管理局「醫院義工計劃」,為住院患者提供陪伴和支持118。
義工服務:
- 住院患者探訪
- 陪伴服務
- 活動協助
- 情緒支持
癌症支持義工計劃: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癌康義工計劃」,由康復癌症患者擔任義工,為新患者提供支持119。
服務特色:
- 同路人經驗分享
- 情緒支持
- 實用建議
- 希望和鼓勵
3. 宗教和信仰支持
宗教團體支持服務:如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香港佛教聯合會等宗教團體提供的靈性支持和實際幫助120。
服務內容:
- 靈性關顧
- 禱告和儀式
- 情緒支持
- 實際援助
醫院院牧服務:主要公立醫院設有的院牧服務,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靈性支持121。
服務範圍:
- 靈性輔導
- 情緒支持
- 危機介入
- 哀傷輔導
線上和遠程支持服務
隨著科技發展,線上和遠程支持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這些服務為白血病患者提供了額外的支持渠道:
1. 線上資訊平台
香港醫院管理局健康資訊網站:提供全面的健康資訊,包括白血病相關內容122。
網站特色:
- 易於導航的界面
- 多媒體資源
- 常見問題解答
- 專業資訊更新
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提供豐富的癌症資訊和支持服務詳情123。
資源類型:
- 疾病資訊
- 治療選擇
- 支持服務介紹
- 教育材料下載
2. 線上支持社群
線上支持小組: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營運的線上支持小組,讓患者可以遠程參與124。
活動形式:
- 視頻會議小組
- 線上討論區
- 社交媒體群組
- 專業引導的線上活動
患者經驗分享平台:如「抗癌故事」等平台,讓康復患者分享經驗125。
平台特點:
- 真實經驗分享
- 多媒體內容
- 互動功能
- 專業評論和指導
3. 遠程醫療服務
遠程醫療諮詢:部分公立醫院和私立診所提供的遠程醫療服務,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126。
服務內容:
- 視頻診詢
- 遠程監測
- 電子處方
- 線上跟進
健康應用程式:如香港醫院管理局「HA Go」應用程式,提供健康管理和預約服務127。
應用功能:
- 預約管理
- 健康記錄
- 用藥提醒
- 健康教育資源
香港為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了全面的支持服務網絡,涵蓋醫療、心理、社會、實際、教育和靈性等多個層面。這些服務由政府、非政府組織、宗教團體和社區組織共同提供,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的支持系統。通過利用這些資源,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庭能夠更好地應對疾病挑戰,提高生活質量,並促進康復過程。
常見問題
1. 白血病是遺傳的嗎?
大多數白血病病例不是直接遺傳的。然而,某些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患白血病的風險。例如,患有唐氏綜合症、布盧姆綜合症或范可尼貧血等遺傳性疾病的人患白血病的風險較高。此外,有直系親屬(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白血病的人,其患病風險可能略有增加,但這種風險仍然很低128。大多數白血病病例是由於體細胞獲得性突變(即生命過程中發生的基因變化)而非遺傳的基因變異引起的。
2. 白血病有哪些早期症狀?
白血病的早期症狀可能因人而異,且常與其他常見疾病相似,這使得早期診斷變得困難。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 - 持續性疲勞和虛弱感 - 不明原因的發熱或盜汗 - 頻繁感染,且恢復緩慢 - 容易瘀傷或出血,如鼻血、牙齦出血 - 骨痛或關節痛 - 食慾不振和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腫大的淋巴結、肝臟或脾臟 - 皮膚上出現紅點或瘀點(血小板減少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出現這些症狀不一定意味著患有白血病,但若症狀持續存在或擔憂,應及時諮詢醫生129。
3. 白血病的治療選擇有哪些?
白血病的治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白血病類型、患者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以及疾病的分期和遺傳學特徵。主要治療選擇包括:
- 化學治療: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是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 靶向治療:針對癌細胞特定分子靶點的藥物,如伊馬替尼(格列衛)用於治療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 免疫治療: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症,包括單克隆抗體、CAR-T細胞治療等。
- 幹細胞移植:也稱為骨髓移植,替換患者的癌性造血細胞與健康的幹細胞。
- 放射治療:使用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在某些情況下用於白血病治療。
- 支持性治療:管理治療副作用和併發症,如輸血、抗生素治療感染等。
治療計劃通常由多學科團隊制定,並根據患者的反應和耐受性進行調整130。
4. 白血病治療的副作用有哪些?
白血病治療可能引起多種副作用,這取決於所使用的治療方法、劑量和個人因素。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 化學治療副作用:
- 惡心、嘔吐和食慾下降
- 脫髮
- 口腔潰瘍
- 疲勞
- 免疫系統抑制,增加感染風險
- 貧血和出血傾向
- 生殖系統問題
- 放射治療副作用:
- 治療區域皮膚刺激
- 疲勞
- 惡心和嘔吐
- 長期風險包括繼發癌症和器官損傷
- 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副作用:
- 皮膚反應
- 腹瀉或便秘
- 肝功能異常
- 免疫相關不良事件(如免疫治療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
- 幹細胞移植相關風險: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 感染風險增加
- 器官毒性
醫療團隊會密切監測這些副作用,並提供相應的支持性治療來緩解症狀131。
5. 白血病的存活率是多少?
白血病的存活率因類型、年齡、診斷時的疾病階段、治療反應等多種因素而異。根據香港癌症統計數據132: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 兒童(1-14歲):五年存活率約為90%
- 成人:五年存活率約為40-50%
-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
- 整體五年存活率約為15-30%
- 年輕患者(<60歲)存活率較高,約為30-40%
- 老年患者(>60歲)存活率較低,約為10-15%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
- 早期階段:五年存活率約為80-90%
- 晚期階段:五年存活率約為30-40%
- 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
- 使用靶向治療(如伊馬替尼):五年存活率約為85-90%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是統計平均值,個別患者的預後可能因多種因素而有顯著差異。隨著治療方法的進步,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正在不斷提高。
6. 白血病患者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管理治療副作用?
白血病患者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管理治療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
- 管理惡心和嘔吐:
- 按醫囑服用止吐藥
- 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 保持充分水分攝入
- 嘗試生薑茶或薄荷茶等自然緩解方法
- 應對疲勞:
- 平衡活動和休息
- 進行適度的體育活動,如短距離步行
- 優先處理重要任務,尋求家人幫助
- 考慮能量保存技巧
- 預防感染:
- 勤洗手,特別是飯前和如廁後
- 避免接觸生病的人
- 遵循食品安全指南
- 按醫囑接種疫苗(如適用)
- 處理口腔問題:
- 使用軟毛牙刷和溫和牙膏
- 定期使用鹽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漱口
- 避免酸性、辛辣或粗糙食物
- 保持口腔濕潤,多喝水
- 應對情緒變化:
- 尋求心理支持,如諮詢或支持小組
- 練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
- 與親友分享感受
- 考慮加入患者支持組織
- 營養支持:
- 諮詢營養師獲取個性化飲食建議
- 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
- 考慮營養補充劑(在醫生指導下)
- 應對味覺變化,嘗試新的調味方法
與醫療團隊保持溝通,及時報告任何副作用,這對於有效管理症狀至關重要133。
7. 白血病治療後的長期跟進有哪些重要內容?
白血病治療完成後,長期跟進對於監測復發風險、管理治療後遺效應和促進健康恢復至關重要。長期跟進通常包括:
- 定期醫學檢查:
- 定期血液檢查監測血細胞計數
- 骨髓檢查(根據醫生建議)
- 身體檢查評估整體健康狀況
- 影像學檢查(如需要)
- 監測和治療後遺效應:
- 心臟功能評估(特別是接受過蒽環類藥物的患者)
- 肺功能測試(特別是接受過胸部放射治療的患者)
- 內分泌功能評估(如甲狀腺功能、生育能力)
- 認知功能評估(特別是兒童患者)
- 繼發癌症監測
- 健康管理建議:
- 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包括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
- 疫苗接種建議
- 長期藥物管理(如適用)
- 心理健康支持
- 社會功能恢復:
- 回歸工作或學校的指導
- 社會心理支持
- 保險和財務規劃建議
- 家庭關係調整指導
長期跟進計劃應個性化,根據患者的年齡、白血病類型、治療方案和具體風險因素制定。通常在治療完成後的前幾年跟進較為頻繁,之後可能逐漸減少134。
8. 白血病患者如何應對治療期間的情緒和心理挑戰?
白血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患者面臨的情緒和心理挑戰可能與身體挑戰同樣嚴重。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包括:
- 尋求專業心理支持:
- 諮詢醫院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
- 參加個人或團體心理治療
- 考慮藥物治療(如抗抑鬱藥或抗焦慮藥)
- 建立支持網絡:
- 與家人和朋友保持溝通,分享感受和需求
- 加入白血病或癌症支持小組,與經歷相似的人交流
- 尋求宗教或精神支持(如適用)
- 學習應對技巧:
- 練習正念冥想或深呼吸練習
- 嘗試引導意象或漸進性肌肉放鬆
- 保持日誌記錄思想和感受
- 設定現實目標,慶祝小成就
- 保持活動和興趣:
- 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保持適度活動
- 繼續享受喜歡的活動或愛好(可能需要調整)
- 學習新技能或嘗試新的創意活動
- 尋找意義和目的:
- 參與患者宣導活動
- 考慮如何將經歷轉化為幫助他人的機會
- 反思個人價值觀和生活優先事項
- 實用策略:
- 獲取關於疾病和治療的準確資訊
- 計劃和組織治療相關事務,減輕壓力
- 學習與醫療團隊有效溝通
- 考慮尋求第二意見以增加信心
記住,感到焦慮、抑鬱、恐懼或憤怒是正常的反應。尋求幫助是力量的表現,而不是弱點135。
9. 白血病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適當的營養對於白血病患者至關重要,可以幫助維持體重、支持免疫系統、促進治療恢復和減輕副作用。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包括:
- 一般營養原則:
- 攝入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預防營養不良
- 選擇多樣化的食物,確保獲得全面的營養素
- 保持充分水分攝入,預防脫水
- 考慮少量多餐,特別是在食慾不佳時
- 治療期間的特殊考慮:
- 化學治療期間:可能需要軟質、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熱、過冷、辛辣或酸性食物
- 口腔潰瘍時:選擇軟質、溫和的食物;避免粗糙、酸性或辛辣食物
- 味覺改變時:嘗試新的調味方法;使用塑膠餐具減少金屬味
- 惡心時:選擇清淡、無氣味的食物;避免油腻食物;嘗試生薡或薄荷
- 食品安全:
- 由於免疫系統受抑制,需特別注意食品安全
- 徹底烹煮食物,特別是肉類、禽類、蛋類和海鮮
- 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如生肉、生魚、生蛋
- 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 注意食品儲存溫度和時間
- 特定營養素考慮:
- 鐵質:可能需要補充鐵質以預防或治療貧血(在醫生指導下)
- 鈣和維生素D:特別是接受過類固醇治療的患者
- 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硒等,但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
- 益生菌:可能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補充劑使用:
- 在使用任何膳食補充劑前諮詢醫療團隊
- 某些補充劑可能與治療藥物相互作用
- 優先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素
- 特殊情況的飲食調整:
- 腹瀉時:選擇低纖維、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液體攝入
- 便秘時:增加纖維攝入和液體攝入;適度活動
- 口乾時:選擇濕潤、軟質的食物;隨身攜帶水瓶
諮詢註冊營養師獲取個性化的飲食建議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或營養問題時136。
10. 白血病患者如何重返工作或學校?
白血病治療後重返工作或學校是康復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但這可能需要計劃和調整。以下是一些有助於順利過渡的建議:
- 與醫療團隊溝通:
- 討論重返工作或學校的合適時間
- 了解任何活動限制或注意事項
- 獲取必要的醫療文件或證明
- 逐步過渡:
- 考慮先從兼職或減少時數開始
- 設定現實的期望和目標
- 預留足夠的休息時間
- 工作場所調整:
- 與僱主討論可能的靈活工作安排
- 考慮臨時調整工作職責或工作量
- 詢問是否可以遠程工作或彈性工作時間
- 確保工作環境舒適,符合健康需求
- 學校調整:
- 與學校溝通學生的特殊需求
- 討論可能的課程調整或作業延期
- 了解學校提供的支持服務
- 考慮是否需要家教或補習支持
- 管理疲勞:
- 規劃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
- 學習優先處理重要任務
- 考慮在精力最充沛的時段安排重要活動
- 不要害怕說”不”或請求幫助
- 應對認知挑戰:
- 使用記錄工具(如記事本、電子設備)幫助記憶
- 分解大任務為小步驟
- 創建結構化的日常工作計劃
- 尋求額外的支持或調整(如考試時間延長)
- 社交和情感準備:
- 準備好回答同事或同學關於疾病的問題
- 考慮如何以及與誰分享你的經歷
- 尋找支持性的同事或朋友
- 處理可能的焦慮或擔憂
- 實際考慮:
- 評估交通需求和安排
- 確保保險覆蓋(如適用)
- 了解法律權利和保護(如殘疾歧視法)
- 考慮財務規劃和預算
- 長期支持:
- 與僱主或學校保持定期溝通
- 根據需要調整計劃
- 尋求持續的醫療和心理支持
- 加入支持網絡,分享經驗和策略
重返工作或學校是一個個人化的過程,每個人的經歷都不同。重要的是傾聽自己的身體,設定合理的期望,並在需要時尋求支持137。
參考文獻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白血病診斷與治療指南. https://www.ha.org.hk/leukemia-guide↩︎
世界衛生組織. (2023).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分類. https://www.who.int/cancer/classification↩︎
香港大學醫學院. (2023). 白血病基礎知識手冊. https://www.med.hku.hk/leukemia-basics↩︎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白血病類型與特徵. https://www.cancer-fund.org/leukemia-types↩︎
香港兒童醫院. (2024). 兒童白血病流行病學報告. https://www.childhospital.hk/pediatric-leukemia↩︎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慢性白血病管理指南. https://www.ha.org.hk/chronic-leukemia↩︎
香港血液學會. (2023). 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實踐指南. https://www.hematology.org.hk/lymphocytic-leukemia↩︎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2024). 髓細胞白血病研究報告. https://www.cancer.hku.hk/myeloid-leukemia↩︎
世界衛生組織. (2023). 全球癌症統計報告. https://www.who.int/cancer/statistics↩︎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4).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https://www.hkcancerstat.gov.hk/report2024↩︎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香港白血病流行病學數據. https://www.ha.org.hk/leukemia-epidemiology↩︎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23). 香港白血病存活率趨勢分析. https://www.sph.hku.hk/leukemia-survival↩︎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2023). 白血病病因學研究報告. https://www.iarc.fr/leukemia-etiology↩︎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2024). 白血病遺傳風險因素研究. https://www.med.cuhk.edu.hk/leukemia-genetics↩︎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2023). 職業暴露與白血病風險評估. https://www.osch.gov.hk/leukemia-occupational↩︎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 (2024). 病毒感染與白血病關聯研究. https://www.microbio.hku.hk/virus-leukemia↩︎
香港醫院管理局腫瘤科. (2024). 繼發白血病風險評估. https://www.ha.org.hk/secondary-leukemia↩︎
國際白血病研究組織. (2023). 白血病多因素發病機制研究. https://www.ilro.org/leukemia-pathogenesis↩︎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2024). 香港地區白血病風險因素研究. https://www.cancer.hku.hk/hk-risk-factors↩︎
世界衛生組織. (2023). WHO癌症預防指南.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guidelines↩︎
香港勞工處. (2024). 工業化學品安全使用指南. https://www.labour.gov.hk/chemical-safety↩︎
香港衛生署放射衛生科. (2023). 電離輻射防護指南. https://www.dh.gov.hk/radiation-protection↩︎
香港環境保護署. (2024). 室內空氣質素指南. https://www.epd.gov.hk/indoor-air↩︎
香港衛生署控煙辦公室. (2023). 吸煙與癌症關係報告. https://www.taco.gov.hk/smoking-cancer↩︎
香港營養師學會. (2024). 癌症預防飲食指南. https://www.hkna.org/cancer-prevention-diet↩︎
香港衛生署. (2023). 體能活動與健康指南. https://www.dh.gov.hk/physical-activity↩︎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酒精與健康風險評估. https://www.ha.org.hk/alcohol-health↩︎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 (2023). 病毒相關白血病疫苗研究. https://www.microbio.hku.hk/virus-vaccine↩︎
香港衛生署. (2024). 傳染病預防指南. https://www.dh.gov.hk/infection-prevention↩︎
香港兒童醫院遺傳科. (2024). 遺傳綜合症患者白血病監測指南. https://www.childhospital.hk/genetic-monitoring↩︎
香港大學醫學院遺傳諮詢服務. (2023). 家族性白血病風險評估. https://www.med.hku.hk/genetic-counsel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腫瘤科. (2024). 癌症治療後隨訪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followup↩︎
香港腫瘤學會. (2023). 繼發白血病早期識別指南. https://www.hkco.org/secondary-leukemia↩︎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2024). 高風險職業健康監測指南. https://www.osch.gov.hk/high-risk-monitoring↩︎
香港勞工處. (2023). 職業健康檢查指南. https://www.labour.gov.hk/health-examination↩︎
香港勞工處. (2024). 工業安全標準與法規. https://www.labour.gov.hk/safety-standards↩︎
香港環境保護署. (2023). 環境污染控制措施. https://www.epd.gov.hk/pollution-control↩︎
香港衛生署. (2024). 公共衛生教育策略. https://www.dh.gov.hk/health-education↩︎
香港衛生署健康促進處. (2023). 健康生活方式推廣計劃. https://www.dh.gov.hk/health-promotion↩︎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24). 癌症病因研究優先領域. https://www.sph.hku.hk/cancer-research↩︎
香港醫學研究院. (2023). 癌症預防方法開發報告. https://www.hkam.org.hk/prevention-methods↩︎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2024). 工作場所安全條例執行情況. https://www.osch.gov.hk/safety-regulations↩︎
香港環境保護署. (2023). 環境保護法規實施報告. https://www.epd.gov.hk/regulations-implementation↩︎
香港衛生署. (2024). 癌症預防及控制策略. https://www.dh.gov.hk/cancer-control↩︎
香港教育局. (2023). 學校健康教育課程指南. https://www.edb.gov.hk/health-educa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風險評估服務目錄. https://www.ha.org.hk/risk-assessment↩︎
香港大學醫學院. (2023). 遺傳諮詢服務指南. https://www.med.hku.hk/genetic-services↩︎
美國癌症協會. (2023). 白血病篩查指南. https://www.cancer.org/leukemia-screening↩︎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24). 癌症篩查成本效益分析. https://www.sph.hku.hk/screening-cost↩︎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2023). 白血病癌前病變研究. https://www.med.cuhk.edu.hk/pre-leukemia↩︎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急性白血病臨床進展特點. https://www.ha.org.hk/acute-leukemia-progression↩︎
香港科技大學. (2023). 白血病早期檢測技術研究. https://www.ust.hk/leukemia-detection↩︎
香港兒童醫院遺傳科. (2024). 遺傳綜合症監測服務指南. https://www.childhospital.hk/genetic-services↩︎
香港大學醫學院. (2023). 遺傳諮詢服務流程. https://www.med.hku.hk/genetic-counseling-process↩︎
香港醫院管理局腫瘤科. (2024). 癌症治療後隨訪服務目錄. https://www.ha.org.hk/cancer-followup-services↩︎
瑪麗醫院腫瘤科. (2023). 兒童癌症存活者計劃. https://www.qeh.org.hk/child-survivorship↩︎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職業健康診所. (2024). 職業健康評估服務. https://www.osch.gov.hk/occupational-health↩︎
香港衛生署健康促進教育計劃. (2023). 公共衛生教育活動報告. https://www.dh.gov.hk/health-education-report↩︎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公共教育活動計劃. https://www.cancer-fund.org/education-program↩︎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普通科門診服務指南. https://www.ha.org.hk/gopc-services↩︎
香港私家醫生協會. (2024). 私家家庭醫生服務目錄. https://www.hkda.org/private-doctors↩︎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血液科專科服務網絡. https://www.ha.org.hk/hematology-network↩︎
香港兒童醫院兒科血液腫瘤科. (2023). 兒科血液腫瘤服務指南. https://www.childhospital.hk/pediatric-hematology↩︎
香港私立醫院協會. (2024). 私立醫院血液科服務目錄. https://www.pha.org.hk/hematology-services↩︎
香港血液學會. (2023). 血液科專科醫生名錄. https://www.hematology.org.hk/specialist-directory↩︎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公立系統轉介流程指南. https://www.ha.org.hk/referral-process↩︎
香港私家醫院協會. (2023). 私立系統轉介服務指南. https://www.pha.org.hk/private-referral↩︎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2024). 液體活檢技術研究報告. https://www.med.cuhk.edu.hk/liquid-biopsy↩︎
香港大學基因組學研究中心. (2023). 白血病基因組學分析進展. https://www.genomics.hku.hk/leukemia-genomics↩︎
香港科技大學. (2024). 人工智能輔助白血病診斷研究. https://www.ust.hk/ai-leukemia-diagnosis↩︎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醫療收費豁免計劃指南. https://www.ha.org.hk/fee-waiver↩︎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撒瑪利亞基金申請指南. https://www.ha.org.hk/samaritan-fund↩︎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2023). 醫療保險產品指南. https://www.ia.org.hk/medical-insurance↩︎
香港保險業聯會. (2024). 危疾保險產品指南. https://www.hkfi.org/critical-illness↩︎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經濟援助服務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financial-assistance↩︎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24). 癌症患者社會援助資源目錄. https://www.hkcss.org.hk/cancer-resources↩︎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3). 香港癌症統計數據庫. https://www.hkcancerstat.gov.hk/database↩︎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2024). 疾病監測數據報告. https://www.chp.gov.hk/disease-data↩︎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2023). 持續醫學教育資源平台. https://www.hkcoshk.org/cme-resources↩︎
香港血液學會. (2024). 血液學專業資訊平台. https://www.hematology.org.hk/professional-resources↩︎
香港醫院管理局健康資訊站. (2023). 公眾健康資訊平台. https://www.ha.org.hk/health-info↩︎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訊中心. (2024). 癌症資訊服務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information-center↩︎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癌症患者支持服務綜合報告. https://www.ha.org.hk/cancer-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多學科團隊照護模式指南. https://www.ha.org.hk/mdt-care↩︎
香港兒童醫院. (2023). 兒科血液腫瘤團隊服務指南. https://www.childhospital.hk/pediatric-team↩︎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白血病專科護理服務標準. https://www.ha.org.hk/leukemia-nursing↩︎
香港護理專科學院. (2023). 中央靜脈導管護理指南. https://www.hkancc.org/cvc-care↩︎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緩和醫療服務指南. https://www.ha.org.hk/palliative-care↩︎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2023). 寧養服務指南. https://www.hkcs.org/hospice-care↩︎
香港心理學會. (2024). 醫院心理學服務目錄. https://www.hkps.org/hospital-psychology↩︎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家組. (2023). 臨床心理學家名冊. https://www.hkps.org/clinical-directory↩︎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癌症支持小組服務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support-groups↩︎
香港家庭福利會. (2023). 家屬支持小組服務計劃. https://www.hkfamilywelfare.org/family-support↩︎
香港兒童醫院. (2024). 兒童心理服務指南. https://www.childhospital.hk/child-psychology↩︎
香港兒童癌病基金. (2023). 青少年支持計劃報告. https://www.ccf.org.hk/youth-program↩︎
香港社會工作者協會. (2024). 醫務社工服務指南. https://www.hkswa.org/medical-social-work↩︎
香港明愛. (2023). 社區家庭服務中心目錄. https://www.caritas.org.hk/family-service↩︎
香港社會福利署. (2024).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指南. https://www.swd.gov.hk/cssa↩︎
關愛基金秘書處. (2023). 關愛基金援助項目目錄. https://www.carefund.gov.hk/assistance↩︎
香港公益金. (2024). 慈善機構經濟援助資源指南. https://www.commchest.org/charity-aid↩︎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2023). 家居照護服務指南. https://www.shkwc.org.hk/home-care↩︎
香港義工團. (2024). 義務交通接送服務指南. https://www.hkvolunteer.org/transport-service↩︎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2023). 臨時住宿服務指南. https://www.hkcs.org/temporary-accommoda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患者教育計劃指南. https://www.ha.org.hk/patient-educa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患者教育資源目錄. https://www.cancer-fund.org/patient-education↩︎
香港防癌會. (2024). 健康生活工作坊計劃. https://www.cancerfund.hk/healthy-workshops↩︎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3). 治療後康復工作坊報告. https://www.hkcancerstat.gov.hk/rehabilita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訊中心. (2024). 資源中心服務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resource-center↩︎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醫院圖書館和資源中心目錄. https://www.ha.org.hk/library-resources↩︎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生活服務. (2024). 兒童生活服務指南. https://www.childhospital.hk/child-life↩︎
星星兒童基金會. (2023). 兒童癌症支持服務報告. https://www.starchildren.org.hk/support-services↩︎
香港兒童癌病基金. (2024). 青少年計劃服務指南. https://www.ccf.org.hk/youth-program↩︎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青少年癌症患者營會報告. https://www.cancer-fund.org/youth-camp↩︎
瑪嘉烈醫院戴麟趾夫人兒童醫院學校. (2024). 醫院學校服務指南. https://www.qeh.org.hk/hospital-school↩︎
香港兒童癌病基金. (2023). 教育支援計劃報告. https://www.ccf.org.hk/education-support↩︎
社區關愛基金秘書處. (2024). 社區支持計劃目錄. https://www.ccf.gov.hk/community-support↩︎
香港衛生署. (2023). 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指南. https://www.dh.gov.hk/dhc-services↩︎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醫院義工計劃指南. https://www.ha.org.hk/volunteer-program↩︎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癌康義工計劃報告. https://www.cancer-fund.org/cancer-survivor-volunteer↩︎
香港宗教服務聯會. (2024). 宗教團體支持服務目錄. https://www.hkrcs.org/religious-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醫院院牧服務指南. https://www.ha.org.hk/chaplaincy-service↩︎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健康資訊網站使用指南. https://www.ha.org.hk/website-guide↩︎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網站資源使用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website-guide↩︎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線上支持小組服務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online-support↩︎
抗癌故事平台. (2023). 患者經驗分享平台指南. https://www.cancerstories.hk/sharing-platform↩︎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遠程醫療服務指南. https://www.ha.org.hk/telemedicine↩︎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HA Go應用程式使用指南. https://www.ha.org.hk/hago-guide↩︎
香港大學遺傳學系. (2024). 白血病遺傳因素研究報告. https://www.genetics.hku.hk/leukemia-genetics↩︎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白血病早期症狀識別指南. https://www.ha.org.hk/leukemia-symptoms↩︎
香港腫瘤學會. (2024). 白血病治療選擇臨床指南. https://www.hkco.org/leukemia-treat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白血病治療副作用管理指南. https://www.ha.org.hk/side-effects-management↩︎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4). 香港白血病存活率統計報告. https://www.hkcancerstat.gov.hk/leukemia-survival↩︎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白血病患者自我管理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self-manage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4). 白血病治療後長期跟進指南. https://www.ha.org.hk/long-term-followup↩︎
香港心理學會. (2023). 癌症患者心理應對策略指南. https://www.hkps.org/cancer-coping↩︎
香港營養師學會. (2024). 白血病患者營養管理指南. https://www.hkna.org/leukemia-nutri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3). 白血病患者重返工作或學校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return-work-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