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理解胃腺癌症狀:預防、篩查與支持全指南

理解胃腺癌症狀:預防、篩查與支持全指南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8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理解胃腺癌症狀:預防、篩查與支持全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胃腺癌概述:什麼是胃腺癌?

胃腺癌是胃癌中最常見的類型,佔所有胃癌病例的90%以上1。它起源於胃黏膜最內層的腺體細胞,這些細胞正常情況下負責產生黏液和消化酶。當這些細胞開始異常增生並失去正常控制時,就會形成胃腺癌2

胃腺癌的發展通常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從早期癌前病變發展為侵襲性癌症。這一特點使得早期篩查和預防措施顯得尤為重要3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胃腺癌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名第六,每年新診斷病例約為1,200例,是嚴重威脅香港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4。全球範圍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胃腺癌是第五大常見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四大原因5

胃腺癌可根據其組織學特徵分為腸型和彌漫型兩種主要類型6

  • 腸型胃腺癌:這種類型在亞洲地區較為常見,與環境因素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它通常遵循從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到癌變的連續過程,這一過程為早期篩查和干預提供了可能7

  • 彌漫型胃腺癌:這種類型較少見,但更具侵襲性,與遺傳因素關係更為密切。它不遵循明顯的癌前病變序列,往往在診斷時已處於較晚階段8

了解胃腺癌的基本特點對於識別其症狀、尋求適當醫療幫助以及採取預防措施都至關重要。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胃腺癌的預防策略、香港的癌症篩查資源以及患者和家屬可獲得的支持服務。

預防胃腺癌:降低風險的策略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這句諺語在胃腺癌的防治中尤為適用。研究表明,多數胃腺癌病例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檢查和避免已知風險因素來預防9。本節將詳細介紹有效預防胃腺癌的各種策略。

飲食習慣的調整

飲食是影響胃腺癌風險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建議採用以下飲食習慣來降低胃腺癌風險10

  1. 增加新鮮蔬果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保護胃黏膜。建議每天攝入至少五份不同種類的蔬果11。特別有益的包括:

    •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白菜)
    • 葉綠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
    •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類、草莓、奇異果)
  2. 減少鹽腌和加工食品:高鹽飲食和鹽腌食品(如鹹魚、臘肉、醃菜)會損害胃黏膜,增加胃腺癌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克(約相當於5克食鹽)12

  3.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製品:過量攝入紅肉(如牛肉、羊肉、豬肉)和加工肉製品(如香腸、火腿、培根)與胃腺癌風險增加相關。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克,並盡量避免加工肉製品13

  4. 避免過熱食物和飲料:經常食用過熱(超過65°C)的食物和飲料可能損傷食道和胃黏膜,增加癌變風險。建議食物和飲料稍冷後再食用14

  5. 選擇全穀物食品:全穀物食品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消化系統健康。建議用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替代精製穀物15

生活方式的改變

除了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胃腺癌同樣重要:

  1. 戒煙限酒:吸煙是胃腺癌的確定風險因素,酒精過量攝入也會增加風險。香港癌症基金會建議完全戒煙,並限制酒精攝入,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標準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標準單位16

  2. 維持健康體重:肥胖與多種癌症風險增加相關,包括胃腺癌。建議通過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BMI在18.5-23之間)17

  3. 規律體育活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體育活動,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和增強免疫力18

  4. 壓力管理:長期壓力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功能,間接增加癌症風險。建議通過冥想、瑜伽、深呼吸或其他放鬆技巧來管理壓力19

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和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是胃腺癌最主要的風險因素之一。這種細菌感染會導致慢性胃炎,長期感染可能進展為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最終發展為胃腺癌20

預防策略包括:

  1. 定期檢測:特別是對於有胃腺癌家族史、長期胃部不適的人群,建議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常見檢測方法包括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21

  2. 及時治療:一旦確診感染,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除治療,通常包括質子泵抑製劑和兩種抗生素的聯合療程22

  3. 治療後確認:完成治療後4-8週,應再次進行檢測以確認細菌是否被成功根除23

定期體檢和篩查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體檢和篩查是預防胃腺癌的重要措施:

  1. 高危人群定義
    • 有胃腺癌家族史
    • 曾患有胃息肉、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胃潰瘍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 50歲以上人群24
  2. 篩查方法
    • 胃鏡檢查:是檢查胃部病變的金標準,可直接觀察胃黏膜並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建議高危人群每1-2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25
    • 上消化道造影:對於無法耐受胃鏡的患者,可考慮此檢查方法,但敏感度較低26
    • 新興篩查技術:如胃部MRI、內鏡共聚焦顯微鏡等,在香港部分醫療機構已開始應用27

遺傳諮詢和基因檢測

對於有明確家族史的個體,遺傳諮詢和基因檢測可能有所幫助:

  1. 遺傳性胃癌綜合徵:如遺傳性瀰漫性胃癌(HDGC)綜合徵,由CDH1基因突變引起,患病終生風險高達80%28

  2. 基因檢測:對於符合特定標準的家族(如多個近親患有胃癌,或有早發胃癌病例),可考慮進行CDH1等相關基因的檢測29

  3. 預防性措施:對於確診攜帶高危基因突變的個體,可能需要考慮更積極的監測策略,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考慮預防性手術30

疫苗接種

雖然目前沒有直接預防胃腺癌的疫苗,但以下疫苗接種可能間接降低風險:

  1. 乙肝疫苗:慢性乙肝感染可能增加肝癌風險,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可能因門脈高壓導致胃黏膜病變,增加胃腺癌風險31

  2. HPV疫苗: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多種癌症相關,雖然與胃腺癌的直接關聯尚不確定,但維持整體免疫系統健康對癌症預防至關重要32

環境因素和職業暴露

某些環境和職業暴露可能增加胃腺癌風險,應盡量避免:

  1. 輻射暴露:長期或高劑量輻射暴露可能增加多種癌症風險,包括胃腺癌。醫療檢查應遵循合理使用原則,職業暴露應嚴格遵守防護規定33

  2. 化學物質:某些工業化學品,如石棉、苯、多環芳烴等,可能增加胃癌風險。相關行業工作者應做好防護措施34

  3. 空氣污染:長期暴露於高污染環境可能增加多種健康風險,包括消化系統癌症。在空氣污染嚴重時,應減少戶外活動,必要時佩戴防護口罩35

健康教育和公眾意識

提高公眾對胃腺癌風險因素和預防措施的認識至關重要:

  1. 社區健康講座:香港醫院管理局和衛生防護中心定期舉辦健康講座,提供胃腺癌預防資訊36

  2. 學校健康教育:將健康生活方式和癌症預防知識納入學校課程,從小培養健康習慣37

  3. 媒體宣傳:通過電視、廣播、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普及胃腺癌預防知識38

  4. 工作場所健康促進:鼓勵企業建立健康促進計劃,包括健康飲食、體育活動和定期體檢等39

預防胃腺癌需要綜合採取多種措施,並且需要長期堅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檢查和避免已知風險因素,大多數胃腺癌病例是可以預防的。在接下來的部分,我們將介紹香港可利用的癌症篩查資源,以及為患者和家屬提供的支持服務。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早期發現的關鍵

早期發現是提高胃腺癌治癒率的關鍵因素。香港擁有完善的醫療體系和多元化的癌症篩查資源,為市民提供多種選擇。本節將詳細介紹香港可利用的胃腺癌篩查資源,幫助讀者了解如何獲得適當的篩查服務。

公營醫療系統篩查服務

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為市民提供經濟實惠的癌症篩查服務,雖然可能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但服務質量有保障40

  1. 醫院管理局轄下普通科門診
    • 服務內容:提供基本健康評估和轉介服務,醫生會根據個人的風險因素評估是否需要進行胃腺癌篩查41
    • 適合人群:所有香港居民,特別是經濟條件有限者。
    • 收費:香港居民每次就診約50港元,藥物費用另計。
    • 預約方式:可通過醫管局HA Go手機應用程式或電話預約系統預約42
    • 優點:費用低廉,服務點遍布全港各區。
    • 缺點:等待時間可能較長,每次就診時間有限。
  2. 專科門診轉介服務
    • 服務內容:經普通科醫生或家庭醫生評估後,如有需要可轉介至專科門診進行進一步檢查,包括胃鏡檢查43
    • 適合人群:經初步評估存在胃腺癌風險因素或症狀的患者。
    • 收費:轉介後首次專科門診收費約135港元,後續每次約75港元,檢查費用另計。
    • 預約方式:需經普通科醫生或家庭醫生轉介,等待時間因緊急程度而異,通常為數週至數月44
    • 優點:專科醫生診治,費用相對較低。
    • 缺點:等待時間較長,非緊急病例可能需等待較長時間。
  3. 衛生防護中心健康評估計劃
    • 服務內容:為4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提供全面健康評估,包括生活方式評估、基本體檢和健康諮詢,可評估胃腺癌風險45
    • 適合人群:4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
    • 收費:全免。
    • 預約方式:可通過衛生防護中心網站或電話預約。
    • 優點:完全免費,提供全面健康評估。
    • 缺點:不包括直接篩查檢查如胃鏡,主要提供風險評估和建議46
  4. 地區性社區健康中心
    • 服務內容:提供健康教育和基本健康評估,部分中心提供特定的篩查服務47
    • 適合人群:社區居民,特別是長者。
    • 收費:多數服務免費或象徵式收費。
    • 預約方式:直接前往各中心或電話預約。
    • 優點:方便社區居民,費用低廉。
    • 缺點:服務範圍有限,可能不提供專門的胃腺癌篩查48

私營醫療系統篩查服務

香港的私營醫療系統提供更快捷、更個人化的篩查服務,雖然費用較高,但等待時間短,服務更靈活49

  1. 私家專科診所
    • 服務內容:提供專業胃腸科諮詢和胃鏡檢查服務,許多診所提供一站式篩查套餐50
    • 適合人群:希望獲得快速、個人化服務的患者。
    • 收費:初次診症約500-1500港元,胃鏡檢查約3000-8000港元不等,視乎醫生資歷和診所設施而定。
    • 預約方式:直接致電診所或通過網上平台預約,通常可在一週內安排。
    • 優點:服務快捷,個人化程度高,可選擇醫生。
    • 缺點:費用較高,醫療保險可能不完全覆蓋51
  2. 私立醫院健康檢查中心
    • 服務內容:提供各級別的健康檢查套餐,包括針對胃腺癌的篩查項目,如胃鏡、腫瘤標誌物檢測等52
    • 適合人群:希望進行全面健康檢查的個體。
    • 收費:基本健康檢查套餐約2000-5000港元,包含胃鏡的綜合套餐約8000-20000港元。
    • 預約方式:通過醫院網站、電話或直接到訪預約,通常可在一至兩週內安排。
    • 優點:設施先進,服務全面,環境舒適。
    • 缺點:費用高昂,可能包含不必要的檢查項目53
  3. 專門健康檢查中心
    • 服務內容:專注於提供各種健康檢查和篩查服務,通常提供針對不同風險的套餐選擇54
    • 適合人群:尋求專門化、高效率篩查服務的個體。
    • 收費:胃腺癌篩查專項套餐約3000-10000港元,視乎包含項目而定。
    • 預約方式:通過中心網站或電話預約,通常安排較快。
    • 優點:專業化程度高,流程優化,效率高。
    • 缺點:費用較高,可能缺乏後續治療支持55

特定篩查計劃和項目

除了常規的公私營醫療服務外,香港還有一些特定的篩查計劃和項目,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56

  1. 香港癌症基金會篩查計劃
    • 服務內容:提供資助的癌症篩查服務,包括針對高危人群的胃腺癌篩查57
    • 適合人群:經評估為胃腺癌高危的個體,如有家族史、長期胃部不適等。
    • 收費:根據個人經濟情況提供部分或全額資助。
    • 預約方式:通過基金會網站或熱線電話申請,需經過初步評估。
    • 優點:費用較低,專注於癌症篩查,提供專業諮詢。
    • 缺點:名額有限,可能需要等待58
  2. 企業健康篩查計劃
    • 服務內容:許多大型企業為員工提供健康檢查福利,包括胃腺癌篩查項目59
    • 適合人群:參與企業健康計劃的員工。
    • 收費:通常由企業全額或部分資助。
    • 預約方式:通過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安排。
    • 優點:方便,費用低,通常在工作時間進行。
    • 缺點:篩查項目可能有限制,選擇較少60
  3. 地區性健康推廣活動
    • 服務內容:各區民政事務處和非政府組織定期舉辦健康推廣活動,包括免費或低收費的篩查服務61
    • 適合人群:社區居民,特別是長者和弱勢群體。
    • 收費:免費或象徵式收費。
    • 預約方式:留意社區公告或直接參與。
    • 優點:方便社區居民,費用低廉。
    • 缺點:服務時間有限,可能不提供全面檢查62

新興篩查技術和服務

醫療技術的不斷進展為胃腺癌篩查帶來了新的選擇,香港部分醫療機構已開始引入這些新技術63

  1. 無創胃部檢查技術
    • 服務內容:包括胃部MRI、磁控膠囊內鏡等無創或微創檢查方法,減少患者不適感64
    • 適合人群:無法耐受傳統胃鏡檢查的患者,或作為初步篩查工具。
    • 收費:較傳統胃鏡昂貴,約8000-20000港元。
    • 預約方式:通過提供這些服務的私立醫院或專科中心預約。
    • 優點:無創或微創,患者接受度高。
    • 缺點:費用高昂,敏感性和特異性可能不如傳統胃鏡65
  2. 液體活檢技術
    • 服務內容: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或循環腫瘤細胞(CTC)來篩查癌症,包括胃腺癌66
    • 適合人群:高危人群的補充篩查,或無法接受傳統篩查方法的患者。
    • 收費:約5000-15000港元。
    • 預約方式:通過提供此服務的私立醫療機構預約。
    • 優點:無創,方便,可重複進行。
    • 缺點:技術較新,準確性和臨床應用價值仍在評估中67
  3. 人工智能輔助診斷
    • 服務內容: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內鏡圖像,提高早期病變的檢出率68
    • 適合人群:接受傳統胃鏡檢查的患者,可作為輔助診斷工具。
    • 收費:通常包含在胃鏡檢查費用中,或額外收費約1000-3000港元。
    • 預約方式:通過提供此服務的醫療機構預約。
    • 優點:提高早期病變檢出率,減少漏診。
    • 缺點:技術較新,應用尚未普及,費用可能較高69

篩查結果解讀和後續跟進

篩查只是第一步,正確解讀結果和適當的後續跟進同樣重要70

  1. 結果解讀服務
    • 服務內容:專業醫生解讀篩查結果,提供專業建議71
    • 提供者:公私營醫療系統的醫生,部分健康檢查中心提供專門的結果解讀服務。
    • 收費:公營系統包含在診症費用中,私營系統約500-2000港元。
    • 優點:專業解讀,個性化建議。
    • 缺點:可能需要額外預約,增加時間成本72
  2. 異常結果跟進服務
    • 服務內容:對於篩查發現的異常,提供進一步檢查和診斷服務73
    • 提供者:專科門診、私立醫院專科中心。
    • 收費:根據所需檢查項目而定,公營系統較低,私營系統較高。
    • 優點:確保異常結果得到適當處理,避免延誤診斷。
    • 缺點:可能涉及多個專科,協調較複雜74
  3. 風險管理計劃
    • 服務內容:為高危人群提供長期監測和風險管理計劃75
    • 提供者:部分公立醫院專科門診、私立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私營系統計劃費用約5000-20000港元/年。
    • 優點:系統化管理高危個體,早期發現病變。
    • 缺點:需要長期承諾,費用較高76

篩查資訊獲取途徑

了解如何獲取準確的篩查資訊對於做出明智決策至關重要77

  1. 官方健康資訊平台
    • 香港醫院管理局網站:提供公營醫療系統服務資訊78
    • 衛生防護中心網站:提供健康教育和篩查建議79
    • 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提供癌症篩查資訊和支持服務80
  2. 健康諮詢熱線
    • 衛生防護中心健康諮詢熱線:2125 1122
    • 香港癌症基金會諮詢熱線:3656 0800
    • 醫院管理局患者諮詢熱線:2300 655581
  3. 社區健康資源中心
    • 各區設立的社區健康資源中心提供健康資訊和諮詢服務82
    • 部分公共圖書館設有健康資訊角落83
  4. 移動應用程式
    • HA Go:醫管局官方應用程式,提供預約和健康資訊84
    • 健康APP+:衛生防護中心開發的健康管理應用程式85
    • 私營醫療機構應用程式:如養和醫院、港怡醫院等機構的專用應用程式86

香港擁有豐富多樣的胃腺癌篩查資源,市民可根據個人需求、經濟條件和風險因素選擇適合的篩查方式。無論選擇哪種篩查方式,定期進行適當的篩查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胃腺癌都至關重要。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探討為胃腺癌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的支持服務,幫助他們應對疾病帶來的各種挑戰。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應對胃腺癌的全方位幫助

胃腺癌診斷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整個家庭造成重大衝擊。幸運的是,香港擁有完善的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網絡,提供從醫療、心理到實務的全方位幫助。本節將詳細介紹這些支持服務,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

醫療支持服務

醫療支持是胃腺癌患者最基本的需求,香港的醫療系統提供多層次的醫療支持服務87

  1. 專科醫療團隊
    • 服務內容:由腫瘤科專科醫生、外科醫生、病理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等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診斷和治療方案88
    • 提供者:公營醫院腫瘤科、私營醫院腫瘤中心。
    • 收費:公營系統根據醫療收費標準,私營系統費用較高。
    • 申請方式:通過醫生轉介或直接預約(私營系統)。
    • 優點:專業團隊合作,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 缺點:公營系統等待時間可能較長,私營系統費用高昂89
  2. 腫瘤科護士專案
    • 服務內容:專門的腫瘤科護士提供治療期間的護理指導、副作用管理、用藥監測等服務90
    • 提供者:公私營醫院的腫瘤科部門。
    • 收費:通常包含在醫療費用中。
    • 申請方式:在治療過程中自動獲得。
    • 優點:專業護理支持,提高治療依從性。
    • 缺點:公營系統護士人手緊張,個別關注時間有限91
  3. 緩和醫療服務
    • 服務內容:為晚期患者提供症狀控制、舒緩治療、心理支持等,提高生活質量92
    • 提供者:醫院緩和醫療團隊、寧養服務機構。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部分服務免費。
    • 申請方式:由主治醫生轉介。
    • 優點:專注於舒緩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
    • 缺點:社區對緩和醫療認識不足,可能延遲使用93
  4. 家醫服務
    • 服務內容:為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門醫療服務,包括基本檢查、用藥指導等94
    • 提供者:部分非政府組織、私營家醫服務機構。
    • 收費:非政府組織可能提供資助,私營機構收費約300-800港元/次。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轉介或直接聯繫服務提供者。
    • 優點:方便行動不便的患者,減少往返醫院次數。
    • 缺點:服務範圍有限,可能無法提供全面醫療照護95

心理支持服務

面對胃腺癌診斷,患者和家屬往往會經歷各種情緒反應,適當的心理支持至關重要96

  1. 醫院心理服務
    • 服務內容:由臨床心理學家提供個人諮詢、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97
    • 提供者:公私營醫院的心理學部門。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或免費,私營系統約800-2000港元/次。
    • 申請方式:由醫生或護士轉介。
    • 優點:專業心理支持,了解醫療環境。
    • 缺點:公營系統人手有限,等待時間可能較長98
  2. 癌症支持小組
    • 服務內容:由經歷類似情況的患者組成的支持小組,分享經驗和情感支持99
    • 提供者:香港癌症基金會、醫院社工部、社區中心。
    • 收費:多數免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網站或電話報名。
    • 優點:同儕支持,實用經驗分享,減少孤獨感。
    • 缺點:可能不適合所有患者,特別是偏好隱私的個體100
  3. 輔導熱線服務
    • 服務內容:提供電話諮詢和情緒支持,方便無法親身前往的患者和家屬101
    • 提供者:香港癌症基金會、撒瑪利亞會、生命熱線等機構。
    • 收費:免費。
    • 申請方式:直接致電相關熱線。
    • 優點:方便,匿名,即時支持。
    • 缺點:單次諮詢時間有限,難以提供長期跟進102
  4. 藝術治療和音樂治療
    • 服務內容:通過藝術創作或音樂活動表達情感,減輕壓力和焦慮103
    • 提供者:部分醫院、香港藝術治療中心、社區中心。
    • 收費:公營醫院可能免費,私營機構約200-600港元/次。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部或直接聯繫服務提供者。
    • 優點:非語言表達,適合難以用言語表達情感的患者。
    • 缺點:非主流治療方式,效果因人而異104

實務支持服務

胃腺癌治療過程中,患者和家屬面臨許多實際困難,相應的實務支持服務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105

  1. 醫療交通服務
    • 服務內容:為行動不便或交通困難的患者提供往返醫院的交通安排106
    • 提供者:醫院管理局交通服務、部分非政府組織。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或免費,非政府組織可能免費或象徵式收費。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部或相關機構申請。
    • 優點:解決交通困難,確保按時就診。
    • 缺點:服務時間和地點可能有限制107
  2. 經濟援助
    • 服務內容: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醫療費用資助、生活補助等108
    • 提供者:社會福利署、醫院管理局資助計劃、慈善機構。
    • 收費:免費申請。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部或直接向相關機構申請。
    • 優點:減輕經濟負擔,確保獲得必要治療。
    • 缺點:申請程序可能複雜,審批時間較長109
  3. 家居環境改造
    • 服務內容: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家居安全評估和改造,如安裝扶手、防滑設施等110
    • 提供者:社會福利署、房屋署、部分非政府組織。
    • 收費:根據情況提供部分或全額資助。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部或職業治療師轉介。
    • 優點:提高家居安全性,減少意外風險。
    • 缺點:申請和施工可能需要較長時間111
  4. 暫託服務
    • 服務內容:為照顧者提供短期休息,由專業人員照顧患者112
    • 提供者:部分醫院、日間護理中心、安老院舍。
    • 收費:根據服務時長和機構而定,約200-800港元/天。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部或直接聯繫服務提供者。
    • 優點:讓照顧者獲得休息,減輕照顧壓力。
    • 缺點:名額有限,需要提前預約113

資訊和教育服務

準確的資訊和適當的教育可以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理解疾病,做出明智決策114

  1. 患者教育講座
    • 服務內容:定期舉辦有關胃腺癌的治療、護理、營養等主題的講座115
    • 提供者:醫院、香港癌症基金會、大學醫學院。
    • 收費:多數免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網站或電話報名。
    • 優點:專業資訊,互動學習,可提問。
    • 缺點:時間和地點固定,可能不適合所有患者116
  2. 教育資料庫
    • 服務內容:提供有關胃腺癌的書面資料、視頻、網路資源等117
    • 提供者:醫院圖書館、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源中心、衛生防護中心網站。
    • 收費:免費。
    • 申請方式:直接訪問或網上下載。
    • 優點:隨時獲取,資料全面。
    • 缺點:缺乏個人化指導,可能有資訊過載問題118
  3. 一對一諮詢服務
    • 服務內容:由專業人員提供個別化的資訊和指導119
    • 提供者:醫院患者資訊中心、香港癌症基金會。
    • 收費:多數免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預約。
    • 優點:個人化指導,針對性強。
    • 缺點:預約可能需要等待,時間有限120
  4. 數字學習平台
    • 服務內容:通過網路平台提供互動式學習資源,如網路課程、網研討會等121
    • 提供者:醫院、大學、健康科技機構。
    • 收費:部分免費,部分收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網站註冊。
    • 優點:方便靈活,可重複學習。
    • 缺點:需要網路和設備,缺乏人際互動122

營養支持服務

適當的營養支持對胃腺癌患者的治療和康复至關重要123

  1. 營養評估和諮詢
    • 服務內容:由專業營養師評估患者營養狀況,提供個性化飲食建議124
    • 提供者:公私營醫院的營養科、私營營養診所。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私營系統約600-1500港元/次。
    • 申請方式:由醫生轉介或直接預約(私營系統)。
    • 優點:專業營養指導,個性化方案。
    • 缺點:公營系統等待時間可能較長125
  2. 治療期間營養支持
    • 服務內容:針對放化療等治療引起的營養問題提供專業建議和支持126
    • 提供者:醫院營養科、腫瘤科護士。
    • 收費:通常包含在醫療費用中。
    • 申請方式:在治療過程中自動獲得。
    • 優點:及時解決治療相關的營養問題。
    • 缺點:公營系統人手有限,關注時間不足127
  3. 特殊營養產品資助
    • 服務內容:為需要特殊營養補充的患者提供部分或全額資助128
    • 提供者:醫院管理局資助計劃、慈善機構。
    • 收費:根據經濟情況提供資助。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營養師或社工申請。
    • 優點:減輕經濟負擔,確保營養需求。
    • 缺點:申請程序可能複雜,審批需時129
  4. 烹飪工作坊
    • 服務內容:教授適合胃腺癌患者的健康烹飪技巧和食譜130
    • 提供者:香港癌症基金會、社區中心、私營營養機構。
    • 收費:部分免費,部分收費約200-500港元/次。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報名。
    • 優點:實用技能學習,社交互動。
    • 缺點:地點和時間固定,可能不便於所有患者131

復康和緩和照護服務

胃腺癌治療後的復康和晚期患者的緩和照護是支持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132

  1. 復康計劃
    • 服務內容:提供術後或治療後的復康指導,包括運動、飲食、生活調整等133
    • 提供者:醫院復康科、日間復康中心。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私營系統費用較高。
    • 申請方式:由主治醫生轉介。
    • 優點:專業復康指導,加速恢復。
    • 缺點:公營系統資源有限,可能需要等待134
  2. 居家緩和照護
    • 服務內容:為晚期患者提供居家緩和照護服務,包括症狀管理、心理支持等135
    • 提供者:醫院居家緩和照護團隊、寧養服務機構。
    • 收費:公營系統基本收費,部分服務免費。
    • 申請方式:由醫院社工或醫生轉介。
    • 優點: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照護。
    • 缺點:服務範圍有限,可能無法提供24小時照護136
  3. 日間緩和照護
    • 服務內容:為晚期患者提供日間照護服務,讓照顧者獲得休息137
    • 提供者:部分醫院、寧養中心。
    • 收費:象徵式收費或免費。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或醫生轉介。
    • 優點:專業照護,社交活動,減輕照顧者負擔。
    • 缺點:名額有限,需要交通安排138
  4. 臨終關懷服務
    • 服務內容:為終末期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社交和靈性全方位關懷139
    • 提供者:醫院臨終關懷團隊、寧養服務機構、宗教團體。
    • 收費:多數免費或基本收費。
    • 申請方式:由醫院社工或醫生轉介。
    • 優點:全面關懷,尊重患者意願,支持家屬。
    • 缺點:社區對臨終關懷認識不足,可能延遲使用140

照顧者支持服務

照顧者在胃腺癌患者的治療和康复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同樣需要支持和關懷141

  1. 照顧者培訓
    • 服務內容:教授照顧技巧、用藥管理、症狀監測等知識142
    • 提供者:醫院護士部、香港癌症基金會、社區中心。
    • 收費:多數免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報名。
    • 優點:提高照顧能力,增強信心。
    • 缺點:時間和地點固定,可能不便於所有照顧者143
  2. 照顧者支援小組
    • 服務內容:由經歷類似情況的照顧者組成的支持小組,分享經驗和情感支持144
    • 提供者:香港癌症基金會、醫院社工部、社區中心。
    • 收費:免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報名。
    • 優點:同儕支持,實用經驗分享,減輕孤立感。
    • 缺點:可能不適合所有照顧者,特別是偏好隱私的個體145
  3. 喘息服務
    • 服務內容:為照顧者提供短期休息,由專業人員臨時照顧患者146
    • 提供者:部分醫院、日間護理中心、安老院舍。
    • 收費:根據服務時長和機構而定,約200-800港元/天。
    • 申請方式:通過醫院社工部或直接聯繫服務提供者。
    • 優點:讓照顧者獲得休息,防止照顧者倦怠。
    • 缺點:名額有限,需要提前預約147
  4. 照顧者健康檢查
    • 服務內容:為照顧者提供健康評估和基本檢查,關注照顧者自身健康148
    • 提供者:部分地區性健康中心、非政府組織。
    • 收費:免費或象徵式收費。
    • 申請方式:通過相關機構預約。
    • 優點:關注照顧者健康,預防疾病。
    • 缺點:服務範圍有限,可能不全面149

香港擁有豐富多樣的胃腺癌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涵蓋醫療、心理、實務、資訊、營養、復康和照顧者支持等多個方面。患者和家屬應根據自身需求,積極尋求和利用這些支持服務,以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同時,醫療人員、社工和相關機構也應加強對這些支持服務的宣傳,確保有需要的人能夠及時獲得適當的幫助。

常見問題解答

針對胃腺癌,患者和家屬通常會有許多疑問。本節將整理一些常見問題並提供詳細解答,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這種疾病。

1. 胃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胃腺癌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或易被誤認為普通胃部不適,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發現較為困難的原因之一150。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

  • 持續性消化不良或胃部不適感
  • 食慾減退或飽腹感
  • 輕微的腹部不適或疼痛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輕微噁心感,特別是在進食後

這些症狀並非胃腺癌特有,許多其他較為常見的胃部疾病也可能表現出類似症狀。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逐漸加重,特別是對於40歲以上或有胃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應及時諮詢醫生進行進一步檢查151

2. 胃腺癌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胃腺癌的發展與多種因素相關,了解這些風險因素有助於採取預防措施152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是最強的胃腺癌風險因素,長期感染可導致慢性胃炎,進而發展為胃腺癌。
  • 年齡: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多數患者在50歲後被診斷。
  • 性別:男性患胃腺癌的風險約為女性的兩倍。
  • 家族史:有近親(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胃腺癌的個體風險增加。
  • 飲食習慣:高鹽、腌製食品、加工肉類攝入過多,新鮮蔬果攝入不足。
  • 吸煙:吸煙者患胃腺癌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
  • 飲酒: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增加風險。
  • 肥胖:肥胖與多種癌症風險增加相關,包括胃腺癌。
  • 既往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
  • 某些遺傳綜合徵:如遺傳性瀰漫性胃癌綜合徵、林道綜合徵等。
  • 某些職業暴露:如橡膠、煤炭、金屬加工行業的工人。

了解這些風險因素後,可以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調整飲食習慣、戒煙限酒、維持健康體重等,以降低患病風險153

3. 胃腺癌如何診斷?

胃腺癌的診斷通常需要多種檢查方法的結合154

  1. 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醫生會詳細詢問症狀、病史和家族史,並進行腹部觸診等體格檢查。

  2. 內鏡檢查(胃鏡):這是診斷胃腺癌的金標準。通過口腔將一條帶有攝像頭的柔性管插入胃部,直接觀察胃黏膜,並可對可疑區域進行活檢。現代胃鏡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患者不適感較小155

  3. 活檢和病理檢查:在胃鏡檢查中取出的組織樣本會送交病理科進行顯微鏡檢查,確認是否為癌細胞,並確定癌細胞的類型。

  4. 影像學檢查

    • 電腦斷層掃描(CT):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轉移。
    • 正電子斷層掃描(PET-CT):更敏感地檢測轉移灶。
    • 內鏡超聲波:評估腫瘤侵犯胃壁的深度和周圍淋巴結情況。
    • 腹部超聲波:檢查肝臟等腹部器官是否有轉移。
    • X光檢查:如上消化道造影,可顯示胃部的異常。
  5. 腫瘤標誌物檢測:血液中的某些物質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72-4(CA72-4)等可能在胃腺癌患者中升高,可用於輔助診斷和監測治療效果,但不能單獨用於診斷156

  6. 分子檢測:對腫瘤組織進行基因檢測,如HER2狀態、微衛星不穩定性(MSI)、PD-L1表達等,這些結果對於指導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至關重要。

診斷過程可能需要數天至數週時間,具體取決於所需的檢查項目和結果分析時間。準確的診斷是制定有效治療方案的基礎157

4. 胃腺癌的治療選擇有哪些?

胃腺癌的治療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腫瘤的分期、位置、大小、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以及個人偏好等158。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1. 手術治療
    •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或內鏡下黏膜下層剝離術(ESD):適用於非常早期的胃腺癌,通過胃鏡切除腫瘤,無需開腹。
    • 胃部分切除術:切除包含腫瘤的部分胃組織,適用於腫瘤較小的患者。
    • 全胃切除術:切除整個胃,適用於腫瘤較大或位於胃上部的患者。
    • 淋巴結清除術:手術中通常會清除周圍的淋巴結,以評估是否有轉移並降低復發風險159
  2. 化學治療
    • 輔助化療:手術後進行,以殺死可能殘留的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
    • 新輔助化療:手術前進行,縮小腫瘤,提高手術成功率。
    • 姑息化療:用於晚期患者,控制腫瘤生長,緩解症狀,延長生存期。 常用藥物包括氟尿嘧啶(5-FU)、順鉑、奧沙利鉑、紫杉醇、多西他賽等160
  3. 放射治療
    • 在胃腺癌治療中應用相對較少,主要用於:
    • 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
    • 控制局部症狀,如出血或疼痛
    • 治療轉移灶,如骨轉移或腦轉移161
  4. 靶向治療
    • 針對癌細胞特定分子靶點的藥物,副作用通常較傳統化療小。
    • 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針對HER2陽性的胃腺癌患者。
    • 雷莫卢单抗(Ramucirumab):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
    • 曲妥珠單抗-美坦新偶聯物(T-DM1):用於HER2陽性患者162
  5. 免疫治療
    • 通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
    • 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用於PD-L1陽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腫瘤突變負荷高(TMB-H)的胃腺癌患者。
    • 納武單抗(Nivolumab):用於晚期胃腺癌患者163
  6. 緩和治療
    • 專注於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的治療,適用於各期患者,特別是晚期患者。
    • 包括疼痛管理、營養支持、心理支持等164

治療方案通常由多學科團隊(包括外科醫生、腫瘤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病理科醫生、營養師、護士等)共同制定,以確保為患者提供最適合的個性化治療方案165

5. 胃腺癌的預後如何?

胃腺癌的預後(即疾病的可能結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診斷時的疾病分期166

  1. 早期胃腺癌
    • 如果腫瘤僅限於胃黏膜或黏膜下層(T1期),且無淋巴結轉移,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 這些患者通常可以通過內鏡下切除或手術治療獲得治愈167
  2. 局部進展期胃腺癌
    • 腫瘤已侵犯胃壁肌層或漿膜層(T2-T3期),或有區域淋巴結轉移(N1-N2期)。
    • 5年生存率約為20-50%,取決於具體分期和治療反應。
    • 通常需要手術聯合化學治療等綜合治療168
  3. 晚期/轉移性胃腺癌
    • 腫瘤已侵犯周圍器官(T4期),或有遠處轉移(M1期)。
    • 5年生存率通常低於5%,中位生存期約為10-12個月。
    • 治療主要以緩和症狀、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169

影響預後的其他因素包括:

  • 腫瘤的分子特徵:如HER2狀態、微衛星不穩定性等可能影響治療反應和預後。
  • 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身體狀況良好的患者通常能夠耐受更積極的治療,預後較好。
  • 治療反應:對治療有良好反應的患者預後較好。
  • 年齡:年輕患者通常預後較好,但這也可能與早期診斷和較少的合併症有關。
  • 腫瘤位置:位於胃下部的腫瘤預後通常較好於位於胃上部的腫瘤。
  • 組織學類型:腸型胃腺癌的預後通常好於彌漫型170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統計數據是基於人群的平均值,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是獨特的。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發展,胃腺癌的治療效果正在不斷改善171

6. 如何預防胃腺癌?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胃腺癌,但採取以下措施可以顯著降低患病風險172

  1.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如果檢測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除治療。
    • 治療後應進行確認檢測,確保細菌被完全清除173
  2. 健康飲食
    • 增加新鮮蔬果攝入,特別是富含抗氧化劑的蔬果。
    • 減少鹽腌、煙熏和加工食品的攝入。
    •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製品。
    • 避免過熱食物和飲料。
    • 選擇全穀物食品174
  3. 健康生活方式
    • 戒煙:吸煙是胃腺癌的確定風險因素。
    • 限制酒精攝入:男性每天不超過2個標準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標準單位。
    • 維持健康體重:通過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 規律體育活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運動175
  4. 定期體檢和篩查
    • 對於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既往胃部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等),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 一般人群在50歲後可考慮定期健康檢查,包括胃部相關檢查176
  5. 避免環境風險因素
    • 減少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特別是職業暴露。
    • 避免長期暴露於高污染環境177
  6. 管理慢性胃部疾病
    • 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應積極治療並定期隨訪。
    • 對於胃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應按醫生建議進行切除和監測178
  7. 遺傳諮詢
    • 對於有明確胃癌家族史的個體,可考慮進行遺傳諮詢和必要的基因檢測。
    • 對於確診攜帶高危基因突變的個體,應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更密切的監測179

預防胃腺癌需要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查。通過這些措施,多數胃腺癌病例是可以預防或在早期發現的180

7. 胃腺癌治療後如何進行隨訪?

胃腺癌治療後的隨訪至關重要,目的是監測治療效果、早期發現復發或轉移、管理治療相關的副作用並提供心理支持181。隨訪計劃通常根據患者的初始分期、治療方式和個體風險因素進行個性化設計,但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 隨訪頻率
    • 治療後的頭2年:每3-4個月一次
    • 治療後的第3-5年:每6個月一次
    • 治療5年後:每年一次182
  2. 隨訪內容
    • 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每次隨訪都會進行,評估症狀變化和身體狀況。
    • 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腫瘤標誌物(如CEA、CA19-9等)等。
    • 內鏡檢查:治療後第一年通常進行一次,之後根據風險評估決定後續檢查頻率。
    • 影像學檢查:如CT掃描,通常每年一次,持續3-5年,高風險患者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檢查。
    • 營養評估:特別是接受胃切除手術的患者,需要定期評估營養狀況。
    • 心理評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183
  3. 特殊情況的隨訪
    • 接受胃切除手術的患者:需要特別關注營養狀況、維生素B12水平、鐵儲備、骨密度等,因為胃切除可能影響這些方面。
    • 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需要監測長期副作用,如心臟毒性、神經病變等。
    • 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需要關注放射部位的長期影響184
  4. 生活方式指導
    • 隨訪過程中,醫療團隊會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包括:
    • 飲食建議:少量多餐,避免某些可能引起不適的食物,確保充足營養攝入。
    • 運動建議:根據身體狀況制定適當的運動計劃。
    • 戒煙限酒:強調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的重要性。
    • 壓力管理:提供應對壓力和焦慮的策略185
  5. 復發監測
    • 隨訪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早期發現可能的復發或轉移。
    • 患者應被告知需要警惕的症狀,如:
    • 持續性腹痛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消化不良或吞嚥困難加重
    • 嘔吐或便血
    • 持續性疲勞
    • 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聯繫醫生,不必等待下一次預約的隨訪186
  6. 支持服務轉介
    • 隨訪過程中,如果發現患者需要額外的支持,如心理諮詢、營養指導、社工服務等,醫療團隊會提供適當的轉介。
    • 許多醫院設有癌症患者資源中心,提供各種支持服務和信息187
  7. 長期生存者的關注點
    • 對於治療後長期生存的患者(通常指生存5年以上),隨訪的重點可能轉向:
    • 治療相關的晚期副作用管理
    • 第二原發癌的篩查(某些治療可能增加其他癌症風險)
    • 生活質量的持續評估和改善
    • 心理社會適應的長期支持188

胃腺癌治療後的隨訪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患者和醫療團隊的密切合作。患者應積極參與隨訪計劃,及時報告任何新出現的症狀,並遵循醫療團隊的建議。通過系統的隨訪,可以早期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長期生存率和生活質量189

8. 胃腺癌患者如何應對治療副作用?

胃腺癌的治療,特別是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有效管理這些副作用對於提高治療耐受性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190。以下是一些常見副作用及其應對策略:

  1. 手術相關副作用
    • 傷口疼痛
      • 按醫囑使用止痛藥
      • 避免劇烈活動和提重物
      •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191
    • 消化問題(特別是胃切除後):
      • 採用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每天5-6小餐)
      • 細嚼慢嚥,避免同時進食和飲水
      • 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 飯後半小時內避免平躺
      • 可能需要補充消化酶192
    • 傾倒綜合徵(食物快速進入小腸引起的不適):
      • 避免高糖食物和飲料
      • 進食後先坐著或站立15-30分鐘
      • 考慮在餐前服用某些藥物(如奧曲肽)193
    • 營養不良
      • 諮詢營養師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
      • 可能需要口服營養補充劑
      • 定期監測營養指標,如蛋白質水平、維生素B12、鐵、鈣等
      • 必要時考慮管飼或靜脈營養194
  2. 化學治療相關副作用
    • 噁心和嘔吐
      • 按醫囑預防性使用止吐藥
      • 少量多餐,避免油膩、辛辣、氣味強烈的食物
      • 進食時避免飲水,可在餐間小口飲水
      • 嘗試生薑茶或含生薡的食品
      •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195
    • 脫髮
      • 使用溫和的洗髮產品
      • 避免熱風吹頭、燙髮、染髮
      • 考慮使用假髮、頭巾或帽子
      • 接受脫髮是暫時的,治療結束後會重新生長196
    • 骨髓抑制(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減少):
      • 定期監測血常規
      • 避免接觸感染源,勤洗手
      • 避免受傷和出血
      • 按醫囑使用生長因子或輸血支持197
    • 疲勞
      • 合理安排活動和休息時間
      • 適度運動,如短距離散步
      • 接受家人和朋友的幫助
      • 優先處理重要事務,將次要事務推遲或委託他人198
    • 口腔潰瘍
      • 保持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
      • 避免辛辣、酸性、粗糙食物
      • 使用醫生處方的漱口水
      • 保持口腔濕潤,可多喝水或使用無糖口香糖199
    • 腹瀉或便秘
      • 腹瀉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高脂食物,可考慮服用止瀉藥
      • 便秘時:增加纖維攝入,多喝水,適度運動,必要時使用緩瀉劑200
  3. 放射治療相關副作用
    • 皮膚反應(照射區域):
      • 保持照射區域皮膚清潔乾燥
      • 穿著寬鬆、柔軟的棉質衣物
      • 避免使用刺激性護膚品
      • 避免陽光直射照射區域201
    • 疲勞
      • 與化療引起的疲勞管理類似
      • 注意疲勞可能在治療結束後持續數週至數月202
    • 噁心和食慾下降
      • 與化療引起的噁心管理類似
      • 嘗試高熱量、高蛋白的小份餐點
      • 在食慾最好的時候進食主要餐點203
    • 腹瀉
      • 與化療引起的腹瀉管理類似
      • 注意腹部放射治療特別容易引起腹瀉204
  4. 靶向治療相關副作用
    • 皮膚問題(如皮疹、乾燥、瘙癢):
      • 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
      • 使用溫和的清潔劑和保濕劑
      • 避免陽光直射,使用防曬霜
      • 按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嚴重皮疹205
    • 高血壓
      • 定期監測血壓
      • 按醫囑服用降壓藥
      • 低鹽飲食,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206
    • 蛋白尿
      • 定期檢查尿常規
      • 監測血壓和腎功能
      • 必要時調整藥物劑量207
  5. 免疫治療相關副作用
    • 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可影響多個器官系統:
      • 皮膚毒性:皮疹、瘙癢、白斑等
      • 胃腸道毒性:腹瀉、結腸炎等
      • 肝毒性:肝功能異常
      • 內分泌毒性:甲狀腺功能異常、垂體炎等
      • 肺毒性:咳嗽、呼吸困難等
      • 腎毒性:腎功能異常208
    • 管理策略:
      • 早期識別和報告任何新症狀
      • 根據嚴重程度可能需要暫停或停止免疫治療
      • 使用皮質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中重度irAE
      • 多學科團隊協作管理複雜情況209

應對治療副作用需要患者、家屬和醫療團隊的密切合作。患者應及時向醫療團隊報告任何副作用,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止治療。通過積極有效的副作用管理,大多數患者能夠順利完成治療計劃,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210

9. 胃腺癌患者如何改善生活質量?

胃腺癌診斷和治療過程可能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社交和靈性等多個方面產生影響。改善生活質量是胃腺癌護理的重要目標之一211。以下是一些幫助胃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質量的策略:

  1. 身體健康維護
    • 營養管理
      • 諮詢註冊營養師,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
      • 少量多餐,選擇高蛋白、高熱量食物
      • 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 處理味覺變化:嘗試不同調味料,使用塑料餐具減少金屬味
      • 管理吞嚥困難:選擇軟質食物,使用增稠劑212
    • 疼痛管理
      • 按時按量服用止痛藥,不要等到疼痛加重才服藥
      • 嘗試非藥物方法,如放鬆技巧、熱敷或冷敷
      • 考慮轉介疼痛專科門診213
    • 疲勞管理
      • 平衡活動和休息,優先安排重要活動
      • 保持規律的睡眠習慣
      • 適度運動,如短距離散步、伸展運動
      • 接受幫助,將任務委託給他人214
    • 運動
      • 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度運動
      • 從低強度開始,如每天散步10-15分鐘
      • 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
      • 考慮參加專為癌症患者設計的運動課程215
  2. 心理健康支持
    • 情緒管理
      • 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情緒反應,如恐懼、憤怒、悲傷
      • 尋求專業心理諮詢或輔導
      • 嘗試壓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漸進性肌肉放鬆
      • 保持日誌,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16
    • 焦慮和抑鬱管理
      • 識別焦慮和抑鬱的症狀,如持續悲傷、失去興趣、睡眠問題等
      • 尋求專業幫助,如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
      • 參加支持小組,與經歷相似情況的人交流
      • 保持社交聯繫,避免孤立217
    • 身體形象和自尊
      • 討論治療對身體形象的影響,如手術疤痕、體重變化等
      • 探索適應身體變化的方法,如新的穿衣風格
      • 專注於身體的功能和力量,而非外表
      • 尋求親友的支持和理解218
  3. 社交支持
    • 家庭關係
      • 與家人開放溝通,分享感受和需求
      • 明確告知家人如何提供幫助
      • 考慮家庭諮詢,改善家庭動態
      • 維持正常的家庭活動和傳統219
    • 朋友關係
      • 決定與誰分享診斷和治疗信息
      • 不要因為癌症而孤立自己
      • 接受朋友的幫助和支持
      • 理解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如何反應,給予他們時間220
    • 工作關係
      • 決定是否告知雇主和同事關於自己的病情
      • 了解自己的權利,如病假、彈性工作安排等
      • 與雇主討論工作調整的可能性
      • 考慮在治療期間減少工作時間或暫時離職221
    • 社區參與
      • 參加癌症支持小組或活動
      • 考慮參與志願工作,保持與社區的聯繫
      • 參加興趣班或活動,發展新的愛好
      • 利用社區資源,如交通服務、送餐服務等222
  4. 靈性支持
    • 意義和目的
      • 反思生活的意義和目的
      • 探索癌症經歷帶來的個人成長
      • 設定新的目標和優先事項
      • 尋找帶來喜悅和滿足感的活動223
    • 信仰和宗教
      • 如果有宗教信仰,可尋求精神領袖或宗教社區的支持
      • 參加宗教活動或儀式
      • 利用祈禱、冥想等靈性實踐
      • 閱讀宗教或靈性文獻224
    • 臨終關懷(對於晚期患者):
      • 討論臨終願望和護理偏好
      • 考慮預立醫療指示
      • 與親人解決未完成的事務
      • 尋求專業的臨終關懷服務225
  5. 實用支持
    • 財務管理
      • 了解醫療保險覆蓋範圍
      • 尋求財務諮詢或社會福利援助
      • 與醫院社工討論可能的經濟援助
      • 考慮籌款活動或群眾募資226
    • 交通安排
      • 利用醫院或社區組織提供的交通服務
      • 請家人或朋友協助安排交通
      • 考慮使用計程車或專業醫療交通服務
      • 規劃足夠的時間預留,避免匆忙227
    • 家居環境調整
      • 根據需要調整家居環境,如安裝扶手、防滑墊等
      • 創造舒適的休息和恢復空間
      • 確保常用物品易於取用
      • 考慮使用輔助設備,如淋浴椅、廁所扶手等228
  6. 信息獲取和決策
    • 教育賦權
      • 從可靠來源獲取有關胃腺癌的信息
      • 參加患者教育課程或講座
      • 詢問醫療團隊問題,確保理解治療計劃
      • 考慮帶親友參加診療,幫助記錄信息229
    • 共同決策
      • 參與治療決策過程
      • 詳細了解各種治療選擇的優缺點
      • 考慮個人價值觀和偏好
      • 不要猶豫尋求第二意見230
    • 自我管理
      • 學習監測和管理症狀
      • 保持治療和隨訪記錄
      • 遵循醫療團隊的建議
      • 報告任何新的或加重的症狀231

改善胃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多維度的綜合干預,涉及身體、心理、社交、靈性和實用等多個方面。患者應積極參與自己的護理計劃,與醫療團隊、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溝通,並尋求和利用各種支持資源。通過這些努力,即使在面對胃腺癌挑戰的情況下,患者仍然可以維持甚至提高生活質量232

10. 胃腺癌的臨床試驗有哪些新進展?

臨床試驗是推動胃腺癌治療進步的關鍵,為患者提供了接觸最新治療方法的機會。近年來,胃腺癌領域的臨床試驗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方面233。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新進展:

  1. 靶向治療的新進展
    • HER2靶向治療
      • 除了已批准的曲妥珠單抗,新的HER2靶向藥物正在研究中,如:
      • 曲妥珠單抗-德魯替康(Trastuzumab deruxtecan):一種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在HER2陽性胃腺癌患者中顯示出良好效果
      • 馬格妥昔單抗(Margetuximab):一種新型抗HER2單克隆抗體
      • 圖卡替尼(Tucatinib):一種口服HER2激酶抑制劑,聯合曲妥珠單抗顯示出潛力234
    • 血管生成抑制劑
      • 雷莫卢单抗(Ramucirumab)已批准用於晚期胃腺癌,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劑正在研究中
      • 安羅替尼(Anlotinib):一種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中國患者中顯示出良好效果
      • 呂伐替尼(Lenvatinib):聯合派姆單抗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潛力235
    • 其他靶向途徑
      • Claudin 18.2靶向治療:如佐妥單抗(Zolbetuximab)在Claudin 18.2陽性患者中顯示出希望
      • FGFR抑制劑:如厄達替尼(Erdafitinib)在FGFR2陽性患者中進行試驗
      • MET抑制劑:如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在MET過表達患者中進行研究236
  2. 免疫治療的新進展
    • PD-1/PD-L1抑制劑
      • 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和納武單抗(Nivolumab)已批准用於部分胃腺癌患者
      • 新的PD-1/PD-L1抑制劑正在研究中,如:
      • 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
      • 度伐利尤單抗(Durvalumab)
      • 西米普利單抗(Cemiplimab)237
    • 聯合免疫治療策略
      • 雙免疫治療:如納武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CTLA-4抑制劑)
      • 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多種臨床試驗正在評估不同組合的效果
      • 免疫治療聯合靶向治療:如PD-1抑制劑聯合HER2靶向藥物238
    • 新型免疫治療方法
      • 過繼性細胞治療:如CAR-T細胞治療,針對特定抗原如HER2、Claudin 18.2等
      •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從患者腫瘤中分離T細胞,擴增後回輸
      • 癌症疫苗:針對腫瘤相關抗原的治療性疫苗239
  3. 精準醫療和生物標誌物研究
    • 分子分型指導治療
      • 根據腫瘤的分子特徵(如HER2狀態、微衛星不穩定性、腫瘤突變負荷等)選擇治療方案
      • 亞洲癌症研究小組(ACRG)分型和癌症基因圖譜(TCGA)分型的臨床應用240
    • 液體活檢技術
      • 通過血液檢測循環腫瘤DNA(ctDNA)監測治療反應和早期發現復發
      • 檢測循環腫瘤細胞(CTC)評估預後和治療效果
      • 非侵入性基因突變分析,指導靶向治療選擇241
    • 新型生物標誌物
      • 探索新的預測性生物標誌物,如腫瘤微環境特徵、宿主免疫狀態等
      • 開發預後性生物標誌物,幫助判斷疾病進展風險
      • 研究藥物抗性機制和相關生物標誌物242
  4. 手術和局部治療的創新
    • 微創手術技術
      • 腹腔鏡和機器人輔助胃切除術的改進
      • 內鏡下切除技術的進步,擴大適應症範圍
      • 荧光導航手術,提高手術精確度243
    • 術中治療
      • 腹腔內熱灌注化療(HIPEC)用於局部進展期患者
      • 術中放射治療(IORT)的技術改進
      • 光動力治療等新型局部治療方法244
    • 新輔助治療策略
      • 新輔助化療和放化療方案的優化
      • 新輔助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探索
      • 術前治療反應評估方法的改進245
  5. 支持治療和緩和醫療的進展
    • 症狀管理
      • 新型止吐藥和止痛藥的研發
      • 化療引起周圍神經病變的預防和治療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新策略246
    • 營養支持
      • 個體化營養支持方案的優化
      • 免疫營養在圍手術期的應用
      • 腸道微生物調節在營養支持中的作用247
    • 心理社會支持
      • 數字化心理支持工具的開發
      • 遠程醫療在心理支持中的應用
      • 家屬支持計劃的優化248
  6. 臨床試驗設計和方法學的創新
    • 籃子試驗和平台試驗
      • 根據分子標誌物而非腫瘤部位分配治療的試驗設計
      • 平台試驗允許同時評估多種治療方案,提高試驗效率249
    • 適應性設計
      • 根據期中分析結果調整試驗設計
      • 富集設計,選擇最可能受益的患者群體
      • 主動對照設計,與現有標準治療直接比較250
    • 真實世界研究
      • 利用電子健康記錄和登記數據進行實際臨床環境中的研究
      • 觀察性研究補充隨機對照試驗的結果
      • 長期安全性評估和罕見副作用監測251
  7. 亞洲地區的特殊考慮
    • 亞洲人群的獨特特徵
      • 亞洲胃腺癌患者的分子特徵與西方人群不同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和亞型的地區差異
      • 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252
    • 亞洲地區的臨床試驗
      • 針對亞洲人群的專門臨床試驗
      • 中藥和傳統療法與現代治療的結合研究
      • 亞洲多中心合作的臨床研究網絡建立253

對於胃腺癌患者,參與臨床試驗可能是一個獲得最新治療的機會。患者可以諮詢主治醫生關於適合自己的臨床試驗選項。香港的多家公立醫院和私立醫療機構都參與國際和本地的臨床試驗,為患者提供接觸創新治療的機會254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對胃腺癌生物學行為的深入理解,臨床試驗領域正在快速發展,為胃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通過參與臨床試驗,患者不僅可能從中受益,也為推動醫學進步做出貢獻255

參考文獻

  1. 香港醫院管理局:胃腺癌診療指南2024. https://www.ha.org.hk/gastriccancerguidelines2024↩︎

  2.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胃癌統計與預防策略. https://www.who.int/cancer/gastric-cancer-statistics↩︎

  3. 香港癌症基金會:胃腺癌患者支援手冊. https://www.cancer-fund.org/gastriccancerhandbook↩︎

  4. 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統計中心. https://www.ha.org.hk/cancerstatistics↩︎

  5.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https://www.iarc.who.int/↩︎

  6.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理學系. https://www.med.hku.hk/dept/path/↩︎

  7.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分類與診斷.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classification↩︎

  8. 維基百科:胃癌條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胃癌↩︎

  9.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癌症預防與健康生活方式. https://www.chp.gov.hk/cancerprevention↩︎

  10.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健康促進科. https://www.chp.gov.hk/healthpromotion↩︎

  11. 香港營養師學會:癌症預防飲食指南. https://www.hkna.org/cancerpreventiondiet↩︎

  12. 世界衛生組織:減鹽行動.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alt-reduction↩︎

  13.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紅肉與加工肉類消費建議. https://www.cfs.gov.hk/redmeatadvice↩︎

  14.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熱飲與癌症風險. https://www.iarc.who.int/faq/hot-beverages↩︎

  15. 香港營養師學會:全穀物健康效益. https://www.hkna.org/wholegrains↩︎

  16. 香港癌症基金會:戒煙限酒資訊. https://www.cancer-fund.org/smokingalcohol↩︎

  17.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健康體重計劃. https://www.chp.gov.hk/healthyweight↩︎

  18.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運動健康指南. https://www.chp.gov.hk/physicalactivity↩︎

  19. 香港心理衛生會:壓力管理技巧. https://www.mhahk.org/stressmanagement↩︎

  20.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幽門螺旋桿菌研究. https://www.med.hku.hk/dept/medicine/helicobacter↩︎

  21. 香港腸胃學會: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指南. https://www.hksge.org/helicobactertesting↩︎

  22. 香港醫學會感染及傳染病科學會: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建議. https://www.hkimid.org/helicobactertreatment↩︎

  23. 香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協會: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後確認. https://www.hkgastro.org/helicobacterconfirmation↩︎

  24. 香港家庭醫學學會:癌症篩查建議. https://www.hkcfp.org/cancerscreening↩︎

  25. 香港內窺鏡學會:胃鏡檢查指南. https://www.hksge.org/gastroscopyguidelines↩︎

  26. 香港放射科學會:上消化道造影. https://www.hkradiology.org/ugi↩︎

  27. 香港醫學影像學院:新興胃部檢查技術. https://www.hkimaging.org/novelgastricimaging↩︎

  28. 香港大學外科學系:遺傳性胃癌研究. https://www.surgery.hku.hk/hereditarygastriccancer↩︎

  29. 香港臨床遺傳學會:胃癌基因檢測. https://www.hkcg.org/gastriccancergenetics↩︎

  30. 香港外科學會:預防性胃切除術. https://www.hkcs.org/prophylacticgastrectomy↩︎

  31. 香港肝病研究學會:乙肝與胃癌風險. https://www.hkasl.org/hbvandgastriccancer↩︎

  32.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HPV疫苗資訊. https://www.famplan.org.hk/hpvvaccine↩︎

  33. 香港放射防護學會:輻射與癌症風險. https://www.hkrps.org/radiationcancerrisk↩︎

  34.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職業暴露與癌症. https://www.osch.gov.hk/occupationalexposure↩︎

  35. 香港環保署:空氣污染與健康. https://www.epd.gov.hk/airpollutionhealth↩︎

  36. 香港醫院管理局健康促進網絡. https://www.ha.org.hk/healthpromotion↩︎

  37. 香港教育局:健康教育課程指引. https://www.edb.gov.hk/healtheducation↩︎

  38. 香港電台:健康資訊節目. https://www.rthk.hk/healthinfo↩︎

  39.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工作場所健康促進. https://www.hkpc.org/workplacehealth↩︎

  40. 香港醫院管理局服務指南. https://www.ha.org.hk/visitor/guide_services.asp↩︎

  41. 香港醫院管理局普通科門診服務. https://www.ha.org.hk/gpservices↩︎

  42. 香港醫院管理局HA Go應用程式. https://www.ha.org.hk/hago↩︎

  43. 香港醫院管理局專科門診轉介系統. https://www.ha.org.hk/specialistreferral↩︎

  44. 香港醫院管理局預約系統. https://www.ha.org.hk/booking↩︎

  45.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健康評估計劃. https://www.chp.gov.hk/healthassessment↩︎

  46.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健康促進服務. https://www.chp.gov.hk/healthpromotion↩︎

  47.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地區性健康中心. https://www.chp.gov.hk/regionalhealthcenters↩︎

  48. 香港社區發展網絡:社區健康資源. https://www.hkcdn.org/communityhealth↩︎

  49. 香港私家醫院協會:癌症篩查服務. https://www.hkpha.org/cancerscreening↩︎

  50. 香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協會:專科診所名單. https://www.hkgastro.org/cliniclist↩︎

  51. 香港保險業聯會:醫療保險指南. https://www.hkfi.org/medicalinsurance↩︎

  52. 香港私家醫院健康檢查中心列表. https://www.hkprivatehospitals.org/healthcheck↩︎

  53.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健康檢查服務調查. https://www.consumer.org.hk/healthchecksurvey↩︎

  54. 香港健康檢查中心協會:會員名單. https://www.hkhca.org/memberlist↩︎

  55. 香港醫療服務提供者網絡. https://www.hkmsp.org↩︎

  56. 香港醫療規劃委員會:癌症篩查策略. https://www.hkmc.org/cancerscreeningstrategy↩︎

  57. 香港癌症基金會篩查計劃. https://www.cancer-fund.org/screeningprogram↩︎

  58.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助計劃. https://www.cancer-fund.org/financialassistance↩︎

  59. 香港僱主聯合會:企業健康計劃. https://www.hkfe.org/corporatehealth↩︎

  60.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員工健康福利. https://www.hkihrm.org/employeehealth↩︎

  61. 香港民政事務總署:社區健康活動. https://www.had.gov.hk/communityhealth↩︎

  62.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健康推廣. https://www.hkcoac.org/communityhealthpromotion↩︎

  63. 香港醫療創新中心:新興醫療技術. https://www.hkmic.org/emergingtech↩︎

  64. 香港內窺鏡學會:無創胃部檢查技術. https://www.hksge.org/noninvasivegastricimaging↩︎

  65. 香港醫學影像學院:新型腫瘤影像技術. https://www.hkimaging.org/noveltumorimaging↩︎

  66.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液體活檢研究. https://www.cliniconc.hku.hk/liquidbiopsy↩︎

  67.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循環腫瘤DNA檢測. https://www.med.cuhk.edu.hk/ctdna↩︎

  68. 香港人工智能醫療協會:AI輔助診斷. https://www.hkaim.org/aidiagnosis↩︎

  69. 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醫療影像分析. https://www.ec.ust.hk/medicalimageanalysis↩︎

  70. 香港醫院管理局患者資源中心. https://www.ha.org.hk/patientresource↩︎

  71. 香港醫學會:醫療結果解讀服務. https://www.hkma.org/resultinterpretation↩︎

  72. 香港私家醫院協會:專科醫生轉介服務. https://www.hkpha.org/specialistreferral↩︎

  73. 香港醫院管理局異常結果跟進系統. https://www.ha.org.hk/abnormalresultfollowup↩︎

  74.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異常結果處理指南. https://www.hkcos.org/abnormalresultmanagement↩︎

  75.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高危人群健康管理. https://www.chp.gov.hk/highriskmanagement↩︎

  76. 香港家庭醫學學會:長期健康管理計劃. https://www.hkcfp.org/longtermhealthmanagement↩︎

  77. 香港衛生署健康資訊平台. https://www.dh.gov.hk/healthinfo↩︎

  78. 香港醫院管理局網站. https://www.ha.org.hk↩︎

  79.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網站. https://www.chp.gov.hk↩︎

  80. 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 https://www.cancer-fund.org↩︎

  81. 香港醫療資訊熱線目錄. https://www.hkhealthhotlines.org↩︎

  82. 香港社區健康資源中心網絡. https://www.hkchrc.org↩︎

  83. 香港公共圖書館健康資訊服務. https://www.hkpl.gov.hk/healthinfo↩︎

  84. 香港醫院管理局HA Go應用程式. https://www.ha.org.hk/hago↩︎

  85.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健康APP+. https://www.chp.gov.hk/healthapp↩︎

  86. 香港私家醫院移動應用程式列表. https://www.hkprivatehospitals.org/mobileapps↩︎

  87. 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服務. https://www.ha.org.hk/cancerservices↩︎

  88.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多學科團隊治療. https://www.hkcos.org/mdt↩︎

  89. 香港醫療服務收費標準. https://www.hkmsfees.org↩︎

  90. 香港腫瘤科護士協會:專科護理服務. https://www.hkcna.org/specialtynursing↩︎

  91. 香港護士管理局:護理服務標準. https://www.nchk.org.hk/nursingstandards↩︎

  92. 香港緩和醫療學會:緩和醫療服務. https://www.hkapc.org/palliativecare↩︎

  93. 香港醫院管理局寧養服務. https://www.ha.org.hk/hospice↩︎

  94. 香港社區醫療服務聯盟:家醫服務. https://www.hkcms.org/homecare↩︎

  95. 香港私家醫院家醫服務列表. https://www.hkprivatehospitals.org/homecare↩︎

  96. 香港心理衛生會:癌症患者心理支持. https://www.mhahk.org/cancerpsychsupport↩︎

  97.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心理服務目錄. https://www.hkcpa.org/psychservices↩︎

  98. 香港醫院管理局心理服務中心. https://www.ha.org.hk/psychologicalservices↩︎

  99. 香港癌症基金會:支持小組. https://www.cancer-fund.org/supportgroups↩︎

  100. 香港社區心理服務網絡. https://www.hkcpsn.org↩︎

  101. 香港輔導熱線服務指南. https://www.hkhotlines.org↩︎

  102. 香港撒瑪利亞會:24小時輔導熱線. https://www.samaritans.org.hk↩︎

  103. 香港藝術治療中心:癌症患者藝術治療. https://www.hkatc.org/arttherapycancer↩︎

  104.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音樂治療服務. https://www.hkmta.org/musictherapy↩︎

  105.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癌症患者實務支持. https://www.hkcss.org/cancerpracticalsupport↩︎

  106. 香港醫院管理局交通服務. https://www.ha.org.hk/transport↩︎

  107. 香港交通福利協會:醫療交通服務. https://www.hktwa.org/medicaltransport↩︎

  108. 香港社會福利署:醫療費用資助. https://www.swd.gov.hk/medicalassistance↩︎

  109. 香港慈善基金會:癌症患者經濟援助. https://www.hkcharities.org/cancerfinancialaid↩︎

  110. 香港職業治療師協會:家居環境改造. https://www.hkota.org/homeadaptation↩︎

  111. 香港房屋署:長者家居改善計劃.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elderlyhomeimprovement↩︎

  112.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暫託服務. https://www.hkasa.org/respitecare↩︎

  113. 香港醫院管理局日間護理中心. https://www.ha.org.hk/daycare↩︎

  114. 香港患者資訊中心聯盟. https://www.hkpic.org↩︎

  115. 香港醫院管理局患者教育計劃. https://www.ha.org.hk/patienteducation↩︎

  116.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講座. https://sph.hku.hk/healthtalks↩︎

  117. 香港醫學圖書館聯盟:健康資料庫. https://www.hkmla.org/healthdatabase↩︎

  118. 香港衛生署健康資訊站. https://www.health.gov.hk↩︎

  119. 香港醫院管理局患者諮詢服務. https://www.ha.org.hk/patientconsultation↩︎

  120. 香港私家醫院患者服務中心. https://www.hkprivatehospitals.org/patientservices↩︎

  121. 香港電子健康聯盟:數字健康學習平台. https://www.hkeha.org/digitalhealth↩︎

  122. 香港科技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在線健康課程. https://ce.ust.hk/onlinehealthcourses↩︎

  123. 香港營養師學會:癌症患者營養支持. https://www.hkna.org/cancernutrition↩︎

  124. 香港醫院管理局營養科服務. https://www.ha.org.hk/nutritionservices↩︎

  125. 香港私家營養師協會:個人營養諮詢. https://www.hkpna.org/personalnutrition↩︎

  126.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治療期間營養管理. https://www.hkcos.org/treatmentnutrition↩︎

  127. 香港腫瘤科護士協會:化療營養支持. https://www.hkcna.org/chemonutrition↩︎

  128. 香港醫院管理局營養產品資助計劃. https://www.ha.org.hk/nutritionproducts↩︎

  129. 香港社會福利署:特殊營養需求資助. https://www.swd.gov.hk/specialnutrition↩︎

  130. 香港癌症基金會:健康烹飪工作坊. https://www.cancer-fund.org/cookingworkshops↩︎

  131. 香港社區廚房協會:治療飲食烹飪課程. https://www.hkcka.org/therapeuticcooking↩︎

  132. 香港復康會:癌症復康服務. https://www.rhk.org/cancerrehab↩︎

  133. 香港醫院管理局復康科服務. https://www.ha.org.hk/rehabservices↩︎

  134. 香港物理治療師協會:癌症復康指導. https://www.hkpa.org/cancerrehab↩︎

  135. 香港醫院管理局居家緩和照護. https://www.ha.org.hk/homepalliative↩︎

  136. 香港寧養服務協會:居家照護資源. https://www.hkhospice.org/homecare↩︎

  137. 香港醫院管理局日間緩和照護. https://www.ha.org.hk/daypalliative↩︎

  138. 香港社區照護服務聯盟:日間照護中心. https://www.hkccsa.org/daycare↩︎

  139. 香港臨床倫理學會:臨終關懷服務. https://www.hkcbme.org/endoflifecare↩︎

  140. 香港醫院管理局臨終關懷團隊. https://www.ha.org.hk/endoflifecare↩︎

  141. 香港照顧者聯盟:照顧者支持服務. https://www.hkcarers.org↩︎

  142. 香港醫院管理局照顧者培訓計劃. https://www.ha.org.hk/caregivertraining↩︎

  143. 香港社區照顧者協會:照顧技巧培訓. https://www.hkcca.org/caregivertips↩︎

  144. 香港照顧者互助會:支持小組. https://www.hkcaregiversmutualaid.org↩︎

  145. 香港社區心理服務網絡:照顧者心理支持. https://www.hkcpsn.org/caregiversupport↩︎

  146.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喘息服務目錄. https://www.hkcss.org/respitecare↩︎

  147.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照顧者休息服務. https://www.hkasa.org/caregiverrespite↩︎

  148. 香港家庭醫學學會:照顧者健康檢查. https://www.hkcfp.org/caregiverhealth↩︎

  149.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社區健康檢查. https://www.chp.gov.hk/communityhealthcheck↩︎

  150.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腺癌早期症狀. https://www.hkcos.org/earlygastriccancersymptoms↩︎

  151. 香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協會:胃癌早期診斷. https://www.hkgastro.org/earlydiagnosis↩︎

  152. 世界衛生組織:胃癌風險因素. https://www.who.int/cancer/risk-factors/gastric-cancer↩︎

  153.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癌症預防策略. https://www.chp.gov.hk/cancerprevention↩︎

  154. 香港放射科學會:胃癌診斷方法. https://www.hkradiology.org/gastriccancerdiagnosis↩︎

  155. 香港內窺鏡學會:胃鏡檢查技術. https://www.hksge.org/gastroscopytechnique↩︎

  156. 香港臨床化學會:腫瘤標誌物檢測. https://www.hkacc.org/tumormarkers↩︎

  157. 香港病理學專科醫生協會:胃癌病理診斷. https://www.hkcap.org/gastriccancerpathology↩︎

  158.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治療選擇.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treatment↩︎

  159. 香港外科學會:胃癌手術治療. https://www.hkcs.org/gastriccancersurgery↩︎

  160.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化學治療.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chemo↩︎

  161.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胃癌放射治療. https://www.hkro.org/gastriccancerradiotherapy↩︎

  162.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靶向治療.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targeted↩︎

  163.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免疫治療.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immunotherapy↩︎

  164. 香港緩和醫療學會:胃癌緩和治療. https://www.hkapc.org/gastriccancerpalliative↩︎

  165. 香港醫院管理局多學科團隊服務. https://www.ha.org.hk/mdt↩︎

  166.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預後因素.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prognosis↩︎

  167. 香港內窺鏡學會:早期胃癌治療結果. https://www.hksge.org/earlygastriccanceroutcomes↩︎

  168. 香港外科學會:局部進展期胃癌治療結果. https://www.hkcs.org/advancedgastriccanceroutcomes↩︎

  169.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轉移性胃癌治療結果. https://www.hkcos.org/metastaticgastriccanceroutcomes↩︎

  170.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胃癌預後研究. https://www.cliniconc.hku.hk/gastriccancerprognosis↩︎

  171. 香港醫學研究院:胃癌治療進展. https://www.hkam.org/gastriccanceradvances↩︎

  172. 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預防指南.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

  173. 香港腸胃學會: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指南. https://www.hksge.org/helicobactertreatment↩︎

  174. 香港營養師學會:胃癌預防飲食建議. https://www.hkna.org/gastriccancerpreventiondiet↩︎

  175.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https://www.chp.gov.hk/healthyliving↩︎

  176. 香港家庭醫學學會:胃癌篩查建議. https://www.hkcfp.org/gastriccancerscreening↩︎

  177.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職業癌症預防. https://www.osch.gov.hk/occupationalcancerprevention↩︎

  178. 香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協會:慢性胃病管理. https://www.hkgastro.org/chronicgastricmanagement↩︎

  179. 香港臨床遺傳學會:胃癌遺傳諮詢. https://www.hkcg.org/gastriccancergeneticcounseling↩︎

  180. 香港癌症基金會:胃癌預防資訊. https://www.cancer-fund.org/gastriccancerprevention↩︎

  181.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治療後隨訪指南.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followup↩︎

  182. 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隨訪計劃. https://www.ha.org.hk/cancerfollowup↩︎

  183. 香港家庭醫學學會:癌症隨訪內容. https://www.hkcfp.org/cancerfollowupcontent↩︎

  184. 香港外科學會:胃切除術後隨訪. https://www.hkcs.org/gastrectomyfollowup↩︎

  185. 香港營養師學會:胃癌治療後營養指導. https://www.hkna.org/postgastriccancernutrition↩︎

  186.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復發監測.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recurrencemonitoring↩︎

  187. 香港醫院管理局患者資源中心. https://www.ha.org.hk/patientresource↩︎

  188.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長期生存者關注點. https://www.hkcos.org/longtermsurvivorship↩︎

  189. 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患者全程管理. https://www.ha.org.hk/cancercarecontinuum↩︎

  190.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治療副作用管理.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sideeffects↩︎

  191. 香港外科學會:手術後疼痛管理. https://www.hkcs.org/postsurgicalpain↩︎

  192. 香港營養師學會:胃切除術後飲食指導. https://www.hkna.org/postgastrectomydiet↩︎

  193. 香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協會:傾倒綜合徵管理. https://www.hkgastro.org/dumpingsyndrome↩︎

  194. 香港營養師學會:胃癌患者營養支持. https://www.hkna.org/gastriccancernutrition↩︎

  195.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化療相關噁心嘔吐管理. https://www.hkcos.org/chemonauseavomiting↩︎

  196. 香港腫瘤科護士協會:化療脫髮管理. https://www.hkcna.org/chemoalopecia↩︎

  197.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骨髓抑制管理. https://www.hkcos.org/bonemarrowsuppression↩︎

  198. 香港腫瘤科護士協會:癌症相關疲勞管理. https://www.hkcna.org/cancerfatigue↩︎

  199.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口腔黏膜炎管理. https://www.hkcos.org/oralmucositis↩︎

  200. 香港腸胃學會:化療相關腹瀍便秘管理. https://www.hksge.org/chemogidiarrheaconstipation↩︎

  201.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放射皮膚反應管理. https://www.hkro.org/radiationskinreaction↩︎

  202.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放射相關疲勞管理. https://www.hkro.org/radiationfatigue↩︎

  203.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放射相關噁心食慾下降管理. https://www.hkro.org/radiationnauseaappetite↩︎

  204.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腹部放射相關腹瀍管理. https://www.hkro.org/abdominalradiationdiarrhea↩︎

  205.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靶向治療皮膚毒性管理. https://www.hkcos.org/targetedtherapyskintoxicity↩︎

  206. 香港心臟專科醫學院:靶向治療相關高血壓管理. https://www.hkccm.org/targetedtherapyhypertension↩︎

  207. 香港腎臟科專科醫生協會:靶向治療相關蛋白尿管理. https://www.hkn.org/targetedtherapyproteinuria↩︎

  208.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管理. https://www.hkcos.org/irae↩︎

  209.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免疫相關不良事件處理指南. https://www.hkcos.org/iraemanagement↩︎

  210. 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症狀管理服務. https://www.ha.org.hk/cancersymptommanagement↩︎

  211.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患者生活質量改善.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qol↩︎

  212. 香港營養師學會:晚期癌症患者營養管理. https://www.hkna.org/advancedcancernutrition↩︎

  213. 香港疼痛學會:癌症疼痛管理. https://www.hkpainsociety.org/cancerpain↩︎

  214. 香港腫瘤科護士協會:癌症疲勞管理. https://www.hkcna.org/cancerfatigue↩︎

  215. 香港物理治療師協會:癌症患者運動指南. https://www.hkpa.org/cancerexercise↩︎

  216.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癌症患者情緒管理. https://www.hkcpa.org/canceremotionmanagement↩︎

  217. 香港心理衛生會:癌症患者焦慮抑鬱管理. https://www.mhahk.org/canceranxietydepression↩︎

  218.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癌症患者身體形象問題. https://www.hkcpa.org/cancerbodyimage↩︎

  219. 香港家庭治療協會:癌症家庭關係指導. https://www.hkfta.org/cancerfamily↩︎

  220. 香港癌症基金會:癌症患者社交支持. https://www.cancer-fund.org/socialsupport↩︎

  221. 香港職業治療師協會:癌症患者工作適應. https://www.hkota.org/cancerwork↩︎

  222. 香港社區發展網絡:癌症患者社區參與. https://www.hkcdn.org/cancercommunity↩︎

  223.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癌症患者意義和目的探索. https://www.hkcpa.org/cancermeaning↩︎

  224. 香港臨床牧關懷協會:癌症患者靈性支持. https://www.hkacpe.org/cancerspiritual↩︎

  225. 香港臨床倫理學會:癌症臨終關懷指導. https://www.hkcbme.org/cancerendoflife↩︎

  226. 香港社會工作者協會:癌症患者財務管理. https://www.hkswa.org/cancerfinance↩︎

  227. 香港醫院管理局患者交通服務. https://www.ha.org.hk/patienttransport↩︎

  228. 香港職業治療師協會:癌症患者家居環境調整. https://www.hkota.org/cancerhomeadaptation↩︎

  229. 香港醫院管理局患者教育資源. https://www.ha.org.hk/patienteducation↩︎

  230.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癌症共同決策指南. https://www.hkcos.org/cancershareddecision↩︎

  231. 香港醫院管理局自我管理支持服務. https://www.ha.org.hk/selfmanagement↩︎

  232.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癌症生活質量評估工具. https://www.hkcos.org/qolassessment↩︎

  233.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胃癌臨床試驗新進展. https://www.hkcos.org/gastriccancertrials↩︎

  234.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HER2靶向治療研究. https://www.cliniconc.hku.hk/her2targeted↩︎

  235. 香港中文大學腫瘤學系:血管生成抑制劑研究. https://www.cuhk.edu.hk/medicine/oncology/antiangiogenic↩︎

  236.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新型靶向治療研究. https://www.hkcos.org/noveltargetedtherapy↩︎

  237.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免疫治療研究. https://www.cliniconc.hku.hk/immunotherapy↩︎

  238.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聯合免疫治療策略. https://www.hkcos.org/combinationimmunotherapy↩︎

  239.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細胞治療研究. https://www.med.cuhk.edu.hk/celltherapy↩︎

  240. 香港大學病理學系:胃癌分子分型. https://www.med.hku.hk/dept/path/moleculartyping↩︎

  241.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病理學系:液體活檢技術. https://www.cuhk.edu.hk/medicine/chemicalpathology/liquidbiopsy↩︎

  242. 香港醫學研究院:腫瘤生物標誌物研究. https://www.hkam.org/tumorbarkers↩︎

  243. 香港外科學會:微創胃切除技術. https://www.hkcs.org/minimallyinvasivegastrectomy↩︎

  244.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術中放射治療. https://www.hkro.org/iort↩︎

  245.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新輔助治療研究. https://www.hkcos.org/neoadjuvanttherapy↩︎

  246.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支持治療新進展. https://www.hkcos.org/supportivecareadvances↩︎

  247. 香港營養師學會:腫瘤營養支持新進展. https://www.hkna.org/cancernutritionadvances↩︎

  248.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癌症心理社會支持新進展. https://www.hkcpa.org/cancerpsychosocialadvances↩︎

  249. 香港臨床腫瘤科學會:創新臨床試驗設計. https://www.hkcos.org/innovativetrialdesign↩︎

  250. 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適應性臨床試驗設計. https://www.hkuctc.org/adaptivetrial↩︎

  251. 香港醫療數據科學研究院:真實世界研究方法. https://www.hkmds.org/rws↩︎

  25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亞洲胃癌特徵研究. https://www.med.hku.hk/asiangastriccancer↩︎

  253. 亞洲臨床腫瘤學聯盟:亞洲多中心臨床研究. https://www.faco.org/asiamulticenter↩︎

  254. 香港臨床試驗中心:臨床試驗資訊平台. https://www.hkctc.org/trialinfo↩︎

  255. 香港醫學研究院:臨床研究倫理與發展. https://www.hkam.org/researchethics↩︎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