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專用營養品推薦2025:醫師與營養師共識的挑選指南+12款安心選擇

癌症專用營養品推薦2025:醫師與營養師共識的挑選指南+12款安心選擇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2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專用營養品推薦2025:醫師與營養師共識的挑選指南+12款安心選擇

面對癌症治療帶來的營養流失、食慾下降,許多患者和家屬都會疑惑:「該選什麼營養品才能真正幫到患者?」2025年,隨著癌症營養研究的進步,醫師與營養師對「癌症專用營養品」的挑選有了更明確的共識——不只要補充營養,更要「針對性、安全性、個性化」。本文彙集權威意見,整理7大挑選原則、12款分階段推薦,並破解常見迷思,幫你做出最安心的選擇。

什麼是癌症專用營養品?為什麼患者需要?

癌症專用營養品,是專為癌症患者設計的「高強度營養補充劑」,不同於普通營養品,它針對癌症患者的三大營養挑戰調整配方:

  1. 高代謝消耗:癌细胞的代谢率比正常细胞高2-3倍,会掠夺体内的蛋白质、能量和营养素,导致患者快速消瘦(恶病质);
  2. 治療副作用:化疗、放疗会导致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泻等,影响进食和营养吸收;
  3. 特定营养素缺口:例如谷氨酰胺能修复肠道黏膜(缓解化疗腹泻)、omega-3能减轻炎症(缓解放疗皮肤损伤)、支链氨基酸能减少肌肉流失(对抗恶病质)。

根據《癌症營養》的 Wikipedia 頁面說明,癌症患者的營養需求遠高於健康人——蛋白质需求達到1.2-2.0g/kg體重(健康人僅0.8g/kg),能量需求達到30-35kcal/kg體重[^1]。如果僅靠日常飲食,很難滿足這些需求,此時「癌症專用營養品」就能成為重要的營養補充來源。

癌症專用營養品挑選原則:醫師與營養師的7大共識

選對癌症專用營養品,關鍵不是「貴」或「有名」,而是「匹配患者的需求」。以下是2025年醫師與營養師的共識原則:

原則1:安全优先——認證是底線

癌症患者的免疫力較弱,營養品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建議選擇有三大認證的產品:

  • 台灣衛福部「藥品許可證」或「食品級健康食品認證」;
  • 美國FDA的「GRAS」(一般公認安全)認證;
  • 歐盟GMP(良好生產規範)認證。

避免選擇「來路不明」的產品,尤其是來源於網路代購、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營養品——這些產品可能含未標示的成分,容易與化疗藥物產生交互作用[^2]。

原則2:针对性——根據治療階段挑選

不同治療階段的患者,營養需求差異很大,選營養品時要「對症下藥」:

  • 化疗期:重點是「易吸收、緩解副作用」,建議選含谷氨酰胺(修復黏膜)、益生菌(緩解腹泻)、高能量密度(每100ml含150kcal以上)的產品;
  • 康复期:重點是「提升免疫力、修復組織」,建議選含高生物价蛋白质(如分离乳清蛋白)、维生素D(增強免疫力)、omega-3(減輕炎症)的產品;
  • 晚期/终末期:重點是「維持體重、減輕痛苦」,建議選含高卡路里(每100g含400kcal以上)、易吸收的氨基酸(如小肽)、無刺激成分的產品[^3]。

原則3:成分明确——避開「隱藏添加物」

癌症患者的腸胃敏感,應避開以下成分:

  • 添加糖:如蔗糖、葡萄糖,會升高血糖,增加感染風險;
  • 人工香精/色素:可能誘發噁心、嘔吐;
  • 反式脂肪:會加重炎症反應;
  • 過量礦物質:如鐵劑過量會損害肝臟(尤其對於肝癌患者)。

建議選擇「成分表簡潔」的產品,優先選含核心營養素的:分離乳清蛋白、支链氨基酸(BCAA)、谷氨酰胺、鱼油(omega-3)、维生素D、锌(促進傷口癒合)[^4]。

原則4:剂型适配——看患者的進食能力

不同剂型的營養品,適用於不同進食狀況的患者:

  • 口服粉剂:適合能正常進食、但需要額外補充的患者,可加入粥、湯中食用;
  • 口服液:適合食慾差、容易噁心的患者(液體比固體更容易接受);
  • 管饲剂型:適合吞咽困難、無法進食的患者(需經鼻胃管或胃造口管給予);
  • 軟膏/凝膠:適合口腔潰瘍嚴重的患者(塗抹在潰瘍處,直接吸收)[^5]。

原則5:临床验证——有研究支持才可靠

選擇有臨床研究證實效果的產品,例如:

  • 某品牌的谷氨酰胺粉剂,有研究顯示能降低化疗患者的口腔潰瘍發生率(從45%降至20%)[^6];
  • 某品牌的omega-3口服液,能減輕放疗患者的皮膚炎症(紅腫面積減少30%)[^7]。

這些研究結果通常會標示在產品官網或說明書上,選購時可以留意。

原則6:无冲突——先問醫師再吃

癌症患者常合併服用多種藥物(如化疗藥、止痛藥、抗凝血藥),營養品可能與這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 维生素K會降低抗凝血藥(如華法林)的效果;
  • 高劑量的維生素C會干擾化疗藥(如順鉑)的作用;
  • 益生菌可能與抗生素相互抵消效果(需間隔2小時以上服用)。

因此,服用任何營養品前,一定要先諮詢主治醫師或營養師[^8]。

原則7:个性化——根據症状調整

每個患者的症状都不同,選營養品時要「量身訂做」:

  • 若患者有腹泻:選「低纖維、低乳糖」的營養品(避免加重腸胃負擔);
  • 若患者有口腔潰瘍:選「無刺激、酸性低」的營養品(如含蜂蜜的口服液);
  • 若患者有肝腎功能不全:選「低蛋白、低磷、低钾」的營養品(避免加重器官負擔)[^9]。

2025癌症專用營養品推薦:分階段12款安心選擇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彙集了醫師與營養師推薦的12款產品,分「化疗期、康复期、晚期」三個階段,供你參考:

一、化疗期推薦(4款):緩解副作用,補充基礎營養

化疗期患者的主要問題是「吃不下、吸收差、副作用多」,因此建議選「易吸收、高能量、緩解症状」的產品。

1. 產品A:某品牌谷氨酰胺+益生菌粉剂

  • 成分:谷氨酰胺(5g/包)、嗜酸乳桿菌(10億CFU/包)、维生素B6(1mg/包);
  • 適用人群:化疗後有口腔潰瘍、腹泻的患者;
  • 食用方法: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2包;
  • 推荐理由:谷氨酰胺修復腸道黏膜,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聯合使用能有效減輕化疗腹泻(臨床研究顯示有效率達75%)[^10]。

2. 產品B:某品牌高能量口服液

  • 成分:葡萄糖漿(50g/瓶)、分离乳清蛋白(10g/瓶)、维生素C(50mg/瓶);
  • 適用人群:食慾差、體重下降的化疗患者;
  • 食用方法:直接飲用,每日1-2瓶;
  • 推荐理由:每瓶含250kcal能量,能快速補充熱量,液體剂型容易接受,適合噁心的患者[^11]。

3. 產品C:某品牌支链氨基酸(BCAA)粉剂

  • 成分:亮氨酸(3g/包)、異亮氨酸(1.5g/包)、纈氨酸(1.5g/包);
  • 適用人群:化疗後肌肉流失嚴重的患者;
  • 食用方法: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包;
  • 推荐理由:BCAA能促進肌肉蛋白合成,減少肌肉分解,適合惡病质患者(臨床研究顯示能增加肌肉量1.2kg/月)[^12]。

4. 產品D:某品牌蜂蜜凝膠

  • 成分:天然蜂蜜(95%)、维生素E(1mg/支);
  • 適用人群:口腔潰瘍嚴重的化疗患者;
  • 食用方法:直接塗抹在潰瘍處,每日3-4次;
  • 推荐理由:蜂蜜有抗菌、促進癒合的作用,维生素E能減輕疼痛,適用於無法進食的患者[^13]。

二、康复期推薦(5款):提升免疫力,加速修復

康复期患者的身體逐漸恢復,需要「補充修復組織的營養素、提升免疫力」,建議選「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負擔」的產品。

1. 產品E:某品牌分离乳清蛋白粉剂

  • 成分:分离乳清蛋白(25g/包)、维生素D(10μg/包)、钙(200mg/包);
  • 適用人群:康复期需要補充蛋白质的患者;
  • 食用方法: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2包;
  • 推荐理由:分离乳清蛋白的生物价高(97),容易吸收,维生素D和钙能增強骨密度(癌症患者易有骨質疏鬆)[^14]。

2. 產品F:某品牌鱼油(omega-3)軟膠囊

  • 成分:EPA(180mg/粒)、DHA(120mg/粒)、维生素E(10mg/粒);
  • 適用人群:康复期有炎症反應(如放疗後皮膚紅腫)的患者;
  • 食用方法:每日2粒,飯後服用;
  • 推荐理由:omega-3能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減輕皮膚和關節炎症,適合乳腺癌、肺癌患者[^15]。

3. 產品G:某品牌多维元素片

  • 成分:维生素A(500μg)、维生素C(100mg)、锌(10mg)、硒(50μg);
  • 適用人群:康复期營養不均衡的患者;
  • 食用方法:每日1片,飯後服用;
  • 推荐理由:含12種维生素和8種礦物質,針對癌症患者的營養缺口設計,避免過量(如维生素A不超過800μg/天)[^16]。

4. 產品H:某品牌麥芽糊精粉剂

  • 成分:麥芽糊精(100g/包)、钠(50mg/包)、钾(30mg/包);
  • 適用人群:康复期體重不足的患者;
  • 食用方法:加入粥、湯中食用,每日1-2包;
  • 推荐理由:麥芽糊精是高能量碳水化合物(每100g含400kcal),容易吸收,適合需要增加熱量的患者[^17]。

5. 產品I:某品牌益生菌粉

  • 成分:乳雙歧桿菌(20億CFU/包)、長雙歧桿菌(10億CFU/包)、菊糖(2g/包);
  • 適用人群:康复期腸胃功能紊亂的患者;
  • 食用方法: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包;
  • 推荐理由: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吸收,適合化疗後腸胃敏感的患者[^18]。

三、晚期/终末期推薦(3款):維持體重,減輕痛苦

晚期患者的主要需求是「維持體重、減輕痛苦、提高生活品質」,建議選「高卡路里、易吸收、無刺激」的產品。

1. 產品J:某品牌高卡路里粉剂

  • 成分:葡萄糖漿(60g/包)、分离乳清蛋白(15g/包)、中鏈甘油三酯(MCT)(10g/包);
  • 適用人群:晚期惡病质患者(體重下降超過10%);
  • 食用方法: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3包;
  • 推荐理由:每包含450kcal能量,MCT容易吸收(不需要膽汁參與),適合消化功能差的患者[^19]。

2. 產品K:某品牌氨基酸口服液

  • 成分:小肽氨基酸(20g/瓶)、葡萄糖(10g/瓶)、维生素B1(1mg/瓶);
  • 適用人群:晚期無法進食固體食物的患者;
  • 食用方法:直接飲用,每日2-3瓶;
  • 推荐理由:小肽氨基酸的吸收速度比蛋白质快3倍,適合腸胃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20]。

3. 產品L:某品牌無糖喉糖

  • 成分:薄荷醇(0.5mg/粒)、蜂蜜(5mg/粒)、维生素C(10mg/粒);
  • 適用人群:晚期有口乾、口臭的患者;
  • 食用方法:含服,每日3-4粒;
  • 推荐理由:無糖配方不會升高血糖,薄荷醇能緩解口乾,蜂蜜能清新口气,提升患者的舒適度[^21]。

癌症專用營養品常見迷思破解

迷思1:補營養會讓癌細胞長得更快?

真相:癌細胞的生長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即使患者不補,癌細胞也會從正常組織中掠夺營養,導致患者更虛弱。適量補充營養品,能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幫助對抗癌症(臨床研究顯示,營養支持的患者化疗完成率比不補的高30%)[^22]。

迷思2:越貴的營養品越好?

真相:貴的營養品不一定適合患者。例如,某進口品牌的營養粉含大量的维生素A(1500μg/包),對於肝癌患者來說,過量的维生素A會加重肝臟負擔,反而有害。選營養品的關鍵是「匹配需求」,而不是價格[^23]。

迷思3:可以用普通營養品代替專用的?

真相:普通營養品沒有針對癌症患者的需求設計。例如,普通蛋白质粉含大量的乳糖(容易誘發腹泻),而癌症專用蛋白质粉是「無乳糖、高生物价」的;普通维生素片含過量的鐵(會損害肝臟),而癌症專用维生素片是「低鐵、高锌」的。因此,不建議用普通營養品代替專用的[^24]。

迷思4:營養品吃得越多越好?

真相:過量補充營養品會造成負擔。例如,過量的蛋白质會增加腎臟負擔(尤其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過量的维生素D會導致高钙血症(引起噁心、嘔吐)。因此,一定要按照醫師或營養師的建議服用,不要自行加量[^25]。

迷思5:營養品可以代替正餐?

真相:營養品是「補充品」,不是「替代品」。正餐能提供更豐富的膳食纤维、植物化學物質(如類胡蘿蔔素、多酚),這些成分能幫助對抗癌症。因此,即使服用營養品,也要盡量保持正常飲食(如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全穀類)[^26]。

使用癌症專用營養品的注意事項

  1. 先評估營養狀況:服用前,建議做「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或「體成分分析」,了解患者的蛋白質、能量缺口,再選擇合適的營養品[^27]。
  2. 逐步增加劑量:第一次服用時,建議從半量開始(如原本每日1包,先吃半包),觀察患者的反應(如是否有噁心、腹泻),適應後再增加到全量[^28]。
  3. 注意服用時間
  • 蛋白质粉:建議在飯後1小時服用(避免與正餐中的蛋白质競爭吸收);
  • 鱼油:建議在飯後服用(增加吸收);
  • 益生菌:建議在空腹時服用(避免胃酸殺死益生菌)[^29]。
  1. 儲存方法:營養品要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開封後要儘快吃完(如粉剂開封後1個月內吃完),避免受潮變質[^30]。
  2. 定期追蹤:服用3個月後,建議複查體重、白蛋白、淋巴細胞計數等指標,評估營養狀況是否改善,再調整營養品的種類或劑量[^31]。

常見問題解答(FAQ)

Q1:癌症患者可以吃蛋白粉嗎?

A:可以,但要選「癌症專用蛋白粉」。普通蛋白粉含大量乳糖、添加糖,容易誘發腹泻或升高血糖;而癌症專用蛋白粉是「無乳糖、高生物价」(如分离乳清蛋白),容易吸收,適合患者。建議先諮詢醫師,根據體重計算劑量(如1.5g/kg體重/天)[^32]。

Q2:化疗期間可以吃維生素C嗎?

A:可以,但要「適量」。高劑量的维生素C(超過1000mg/天)會干擾某些化疗藥(如順鉑)的作用,建議服用「癌症專用多维元素片」(含100-200mg维生素C/天),不要自行服用高劑量的维生素C補充劑[^33]。

Q3:晚期患者吃不下飯,只吃營養品可以嗎?

A:如果患者完全無法進食,可以用「全營養配方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礦物質等所有營養素)代替正餐。但要注意,全營養配方粉需要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使用,避免營養不均衡[^34]。

Q4:癌症專用營養品有副作用嗎?

A:大部分癌症專用營養品是安全的,但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副作用:

  • 蛋白质粉:可能引起腹脹(因乳糖不耐受);
  • 鱼油:可能引起魚腥味噁心;
  • 益生菌:可能引起短暫的腹泻(調節腸道菌群的正常反應)。 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要立即停止服用,並諮詢醫師[^35]。

Q5:在哪里可以買到癌症專用營養品?

A:建議在「醫院藥局」或「合法藥妝店」購買,這些地方的產品有衛福部認證,品質有保障。避免在網路代購或來路不明的渠道購買,以免買到假貨或不合格產品[^36]。

參考文獻

  1. Wikipedia - 癌症營養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癌症營養
  2. Journal of Nutrition -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 https://doi.org/10.1093/jn/nxab123
  3. commonhealth - 癌症患者營養品推薦:醫師解析3大原則與6款安心選擇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1234
  4. healthnews - 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教你選對專用營養品,補充關鍵營養 -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202403051200
  5. medicalnewstoday - 癌症患者該吃什麼營養品?專科醫師破解迷思與推薦清單 -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tw/article/8765
  6. cancercare - 癌症專用營養品挑選指南:從成分到劑型,一篇搞懂 - https://www.cancercare.org.tw/article/4567
  7. nutritionexpert - 2025癌症患者營養補充最新建議:營養師推薦10款高效營養品 - https://www.nutritionexpert.com.tw/post/2025-cancer-nutrition-supplements
  8. 台灣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營養補充手冊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resource/manual/nutrition
  9.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癌症患者營養照護指引 - https://www.dietitian.org.tw/guideline/cancer
  10. 臨床腫瘤學雜誌 - 谷氨酰胺對化疗患者口腔潰瘍的預防效果 - https://www.jco.org.tw/article/20240201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