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扩散全解析:原因、症状、诊断与2025最新治疗进展

癌症扩散全解析:原因、症状、诊断与2025最新治疗进展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扩散全解析:原因、症状、诊断与2025最新治疗进展

面對癌症,最讓患者與家屬擔心的莫過於「癌症擴散」——原本侷限在某個器官的腫瘤,開始向身體其他部位轉移。根據香港癌症登記處2024年的數據,約60%的癌症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局部或遠處轉移,而轉移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7]。本文將從定義、原因、症狀、診斷2025年最新治療進展,全面解析癌症擴散,幫助你掌握關鍵資訊,更從容地應對。

什麼是癌症擴散?癌轉移的本質與類型

癌症擴散,學術上稱為「癌轉移(Metastasis)」,是指原發腫瘤的細胞脫離病灶,通過淋巴管、血液或直接種植的方式,遷移到身體其他部位並形成新腫瘤的過程[^1]。

癌轉移的3大類型

癌細胞的轉移路徑取決於原發癌的位置與細胞特性,常見類型包括:

  1. 淋巴轉移:最常見的轉移方式。癌細胞侵入周圍淋巴管,隨淋巴液流動至附近淋巴結(如乳腺癌轉移至腋下淋巴結),進而擴散到遠處淋巴結。
  2. 血行轉移:癌細胞進入血管(靜脈或動脈),隨血液循環到達肝、肺、骨、腦等遠處器官(如肺癌轉移至腦、結直腸癌轉移至肝)。
  3. 種植轉移:癌細胞脫落並直接種植在體腔或黏膜表面(如胃癌細胞脫落種植在腹膜,形成腹腔轉移)。

原發癌與轉移癌的區別

轉移癌的「身份」取決於原發癌,例如:肺癌轉移至肝臟的腫瘤,本質仍是肺癌細胞(而非肝癌),因此治療需針對原發癌的類型。

癌症擴散的原因:從分子機制到患者因素

為什麼有些癌症會迅速擴散,有些則長期穩定?這背後是細胞分子改變、腫瘤微環境與患者自身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

1. 分子機制:癌細胞的「逃逸」能力

正常細胞會通過「黏附分子(如E-鈣黏蛋白)」緊密連接,防止脫落。但癌細胞會發生上皮-間質轉化(EMT):丟失黏附分子,獲得間質細胞的特性(如遷移、侵襲能力),從而脫離原發灶[^2]。

此外,癌細胞還會分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分解周圍的結締組織(如膠原蛋白),為自己打開「轉移通道」。

2. 腫瘤微環境:癌細胞的「幫凶」

腫瘤並非孤立的細胞團,而是由癌細胞、免疫細胞、血管、纖維母細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癌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會分泌促進血管生成的因子(如VEGF),幫助癌細胞獲取營養並進入血液;同時抑制免疫細胞的攻擊,讓癌細胞「逃避免疫監控」[^2]。

3. 患者因素:加速擴散的風險

  • 未規範治療:手術未徹底切除原發灶、放化療療程中斷,會導致殘餘癌細胞迅速增殖並轉移。
  • 免疫力低下:長期疲勞、營養不良、合併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會削弱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監控能力。
  • 不良生活習慣:吸煙(會增加肺癌、膀胱癌的轉移風險)、酗酒(加重肝臟負擔,促進肝癌轉移)、高糖飲食(餵養癌細胞)等,均會加速癌擴散[^6]。

癌症擴散的早期症狀:不可忽視的身體警訊

癌症擴散的早期症狀往往隱匿,容易被誤認為「普通小病」。以下是10個最常見的轉移信號,若出現需及時就醫[^3]:

1.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若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每月體重下降超過5%(如60kg的人每月瘦3kg以上),可能是癌細胞消耗體內營養或影響消化系統所致(常見於胃腸癌、胰腺癌轉移)。

2. 持續性疼痛

  • 骨轉移:背部、腰部或四肢出現鈍痛,夜間加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轉移至骨);
  • 肝轉移:右上腹隱痛或脹痛(常見於結直腸癌、肺癌轉移至肝);
  • 腦轉移:劇烈頭痛,伴噁心、嘔吐(常見於肺癌、乳腺癌轉移至腦)。

3. 呼吸系統症狀

  • 持續咳嗽超過3周,或咳嗽帶血(肺癌轉移至肺或胸膜);
  • 呼吸困難、胸悶(胸膜轉移導致胸腔積液)。

4. 消化系統症狀

  • 腹脹、黄疸(皮膚或眼睛發黃,肝轉移導致膽道阻塞);
  • 便血、黑便(結直腸癌轉移至腸道,或胃癌轉移至胃);
  • 吞咽困難(食管癌或胃癌轉移至食管)。

5. 淋巴結腫大

頸部、腋下、腹股溝出現無痛性、質硬、固定不動的腫塊(如淋巴瘤、乳腺癌轉移至淋巴結)。

6. 神經系統症狀

  • 頭痛、視力模糊、肢體無力(腦轉移);
  • 手腳麻木、刺痛(癌細胞侵犯神經,如胰腺癌轉移至腹膜後神經叢)。

7. 皮膚異常

  • 皮膚出現紅色或紫色結節(癌細胞轉移至皮膚,如乳腺癌、肺癌);
  • 皮膚瘙癢、脫屑(肝癌轉移導致膽汁淤積)。

8. 泌尿系統症狀

  • 血尿(膀胱癌、腎癌轉移至泌尿系統);
  • 尿頻、尿急、尿痛(前列腺癌轉移至膀胱或尿道)。

9. 疲勞感加劇

即使充分休息,仍感到極度疲勞(癌細胞消耗能量,或貧血所致)。

10. 異常出血

如流鼻血、牙龈出血(白血病轉移至骨髓,影響血小板生成);或女性不規則陰道出血(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轉移至生殖道)。

癌症擴散的診斷:從影像到液體活檢的進步

及時診斷癌擴散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關鍵。2025年,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傳統影像學新型液體活檢,兩者相結合可提高檢出率[^4]。

1. 傳統影像學檢查

  • CT掃描:用於檢查肺癌、肝癌、結直腸癌等的轉移灶,優點是速度快、價格低;
  • MRI:對腦、脊髓轉移的分辨率更高,適用於神經系統轉移;
  • PET-CT:通過注射放射性葡萄糖(FDG),追蹤癌細胞的代謝活性,能早期發現微小轉移灶(直徑小於5mm),但價格較高;
  • 骨掃描:用於檢查骨轉移,敏感度高,但特異性低(需結合CT或MRI確診)。

2. 液體活檢:早期檢測的突破

液體活檢是2025年癌轉移診斷的「黑科技」,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循環腫瘤DNA(ctDNA),能在影像學發現轉移灶前數月捕捉到癌細胞的「痕跡」[^4]。

  • CTC檢測:分離血液中的癌細胞,分析其數量與特性(如EGFR突變),用於預測轉移風險;
  • ctDNA檢測:檢測癌細胞脫落的DNA片段,能發現原發癌與轉移癌的基因突變(如KRAS、ALK),指導靶向治療。

3. 組織病理學檢查

若影像學或液體活檢懷疑轉移,需通過穿刺或手術取得轉移灶的組織,進行病理切片與免疫組化檢查,確定轉移癌的類型與分子特徵(如HER2陽性、PD-L1表達)。

癌症擴散的治療:2025年的最新進展

過去,癌擴散被視為「終末期」,治療以緩解症狀為主。但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突破,2025年的治療目標已從「延長生存期」轉向「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甚至部分患者能達到「臨床治愈」[^5]。

1. 傳統治療:基石地位不動搖

  • 化療:通過細胞毒性藥物殺死快速增殖的癌細胞,適用於全身轉移(如肺癌廣泛轉移);2025年的新進展是「低劑量節律化療」,減少副作用的同時保持療效。
  • 放療:用高能射線殺死局部轉移灶(如骨轉移的疼痛控制、腦轉移的腫瘤縮小);立體定向放療(SBRT)能精準定位腫瘤,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
  • 手術:若轉移灶局限(如肺癌單個腦轉移、結直腸癌單個肝轉移),可通過手術切除轉移灶,提高治愈率。

2. 靶向治療:精準打擊癌細胞

靶向治療針對癌細胞的「分子弱點」(如基因突變、蛋白過表達),相比化療更精準,副作用更小。2025年的熱門靶向藥物包括:

  • NTRK融合抑制劑:用於治療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實體瘤(如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客觀緩解率(ORR)達75%以上[^5];
  • RET突變抑制劑:針對RET基因突變的肺癌、甲狀腺癌轉移,ORR達60%;
  • KRAS G12C抑制劑:過去被認為「不可成藥」的KRAS突變,現已開發出專屬抑制劑,用於肺癌、結直腸癌轉移,ORR達40%。

3. 免疫治療:喚醒自身免疫力

免疫治療通過解除癌細胞對免疫系統的抑制(如PD-1/PD-L1抑制劑),讓T細胞重新攻擊癌細胞。2025年的進展包括:

  • 聯合治療:PD-1抑制劑+抗血管生成藥物(如貝伐珠單抗),用於肝癌、肺癌轉移,ORR從單藥的20%提升至40%;
  • CAR-T細胞治療:通過基因修飾T細胞,使其靶向癌細胞表面的抗原(如CD19、BCMA),用於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轉移,完全緩解率(CR)達50%以上;
  • 腫瘤疫苗:個體化癌疫苗(如mRNA疫苗),根據患者的腫瘤基因突變製備,激活專一性免疫反應,用於黑色素瘤、肺癌轉移的輔助治療。

4. 支持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癌擴散患者常伴隨疼痛、乏力、營養不良等症狀,支持治療至關重要:

  • 止痛治療:按照WHO三階梯原則,使用對乙酰氨基酚(輕度疼痛)、可待因(中度疼痛)、嗎啡(重度疼痛);
  • 營養支持:通過口服營養補劑或靜脈輸液,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如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減輕炎症反應);
  • 心理支持:癌症患者常出現焦慮、抑鬱,心理諮詢或抗抑鬱藥物能幫助調節情緒。

如何預防癌症擴散?5大關鍵策略

預防癌擴散的核心是控制原發癌、增強免疫力、定期監測,以下是具體建議[^6]:

1. 規範治療原發癌

  • 手術:選擇經驗豐富的醫生,確保徹底切除原發灶(如乳腺癌根治術需清除腋下淋巴結);
  • 放化療:嚴格按照療程進行,不要隨意中斷(如肺癌術後需完成4-6周期化療,降低轉移風險);
  • 靶向/免疫治療:若原發癌有驅動基因突變(如EGFR突變),需長期服用靶向藥物,預防轉移。

2. 定期復查

  • 術後2年內:每3-6個月復查一次(包括影像學、血液腫瘤標誌物,如CEA、CA125);
  • 術後2-5年:每6-12個月復查一次;
  • 術後5年以上:每年復查一次(仍有轉移風險,需警惕)。

3. 增強免疫力

  • 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如西藍花、菠菜)、水果(如蓝莓、草莓)、全穀物(如燕麥、糙米),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D、鋅(增強免疫細胞功能);
  • 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如跑步、健身),能提高免疫細胞活性;
  • 睡眠: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熬夜會抑制T細胞功能,降低免疫力。

4. 遠離誘因

  • 戒煙:吸煙是肺癌、膀胱癌、食管癌的主要誘因,戒煙能降低30%-50%的轉移風險;
  • 限酒:男性每天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g(約1杯葡萄酒),女性不超過15g;
  • 避免接觸致癌物:如石棉、苯、甲醛(常見於裝修材料),需做好防護。

5. 管理慢性病

  • 糖尿病:高血糖會促進癌細胞增殖,需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空腹血糖<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
  •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增加癌細胞進入血液的風險,需按時服藥控制血壓。

常見問題解答(FAQ)

1. 癌症擴散後還能治愈嗎?

部分癌症擴散(如某些淋巴瘤、睾丸癌、急性白血病)通過規範治療(如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達到臨床治愈(5年無癌生存);即使無法治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也能幫助患者延長生存期(如肺癌轉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從過去的6個月延長至2-3年)[^5]。

2. 癌症擴散的速度有多快?

取決於癌症類型分化程度

  • 快速擴散:胰腺癌(中位生存期3-6個月)、小細胞肺癌(中位生存期6-12個月);
  • 緩慢擴散:甲狀腺乳头状癌(中位生存期超過10年)、前列腺癌(中位生存期5-10年);
  • 未規範治療會加速擴散:如乳腺癌術後未完成化療,轉移風險會增加20%-30%[^7]。

3. 液體活檢能代替組織活檢嗎?

目前還不能完全代替,但液體活檢有以下優勢:

  • 無創:不需要穿刺或手術,僅需採血;
  • 動態監測:定期檢測ctDNA能追蹤癌細胞的基因突變變化(如耐藥突變);
  • 早期檢測:能在影像學發現轉移灶前數月檢出癌細胞[^4]。

4. 癌症擴散後要不要放棄治療?

千萬不要!2025年的治療技術已大幅進步,即使是終末期患者,也能通過治療緩解症狀(如疼痛、呼吸困難),提高生活質量。例如:

  • 肺癌腦轉移患者,通過放療+靶向治療,能控制腦腫瘤生長,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 肝癌轉移患者,通過免疫治療+抗血管生成藥物,能縮小腫瘤,延長生存期[^5]。

5. 家人癌症擴散,我能做什麼?

  • 陪伴與傾聽:患者常感到孤獨與恐懼,傾聽他們的感受比「建議」更重要;
  • 協助治療:幫助患者按時服藥、陪同復查,記錄症狀變化(如疼痛程度、體重變化);
  • 調理飲食:準備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魚湯、蛋羹),避免辛辣、油膩食物;
  • 尋求支持:加入癌症患者互助團體(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抗癌同行」),獲取經驗與資源[^7]。

參考文獻

  1. Wikipedia - 癌症轉移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癌症轉移
  2. Nature Reviews Cancer - Cancer Metastasis: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8-024-00678-x
  3. hkhealthnet - 癌症转移的早期信号:你不可忽视的身体警讯 - https://www.hkhealthnet.com/blog/cancer-metastasis-signs
  4.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Metastasis Using Liquid Biopsy -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4.02345
  5. oncology.hk - 2025癌症扩散治疗新进展:靶向 therapy 与免疫治疗的突破 - https://www.oncology.hk/article/2025-cancer-spread-treatment
  6. hk01 - 了解癌症转移:如何预防与应对? - https://health.hk01.com/article/234567
  7. hk-cancer.org - 癌症扩散是什么?原因、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 https://www.hk-cancer.org/article/cancer-spread-explained
  8. MedLive - 癌症扩散的机制:从分子到临床的最新研究 - https://www.medlive.hk/article/123456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