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腹水全解析:症狀、成因、治療與照護實用指南
癌症晚期腹水全解析:症狀、成因、治療與照護實用指南
1. 什麼是癌症晚期腹水?
腹水(Ascites)是指腹腔內液體異常積聚的病理狀態。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僅有50-100毫升的液體,用於潤滑腸道蠕動。而癌症晚期腹水(又稱「惡性腹水」,Malignant Ascites)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因腫瘤直接侵犯或間接影響腹腔內液體的生成與吸收平衡所致。據統計,約10%-20%的晚期癌症患者會出現惡性腹水,其中以肝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及結直腸癌最為常見[^1][^3]。
惡性腹水不同於肝硬化等良性病因引起的腹水,其特點是進展迅速、反覆發作,且常伴隨嚴重的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晚期癌症患者而言,腹水的出現往往標誌著腫瘤已進入終末期階段,治療重點以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質量為主。
2. 癌症晚期腹水的常見症狀
癌症晚期腹水的癥狀輕重與腹水量、積聚速度及患者個體差異有關。早期可能僅有輕微腹脹,隨著液體量增加(超過1000毫升),癥狀會逐漸加重,主要包括:
2.1 腹部不適與腫脹
腹脹是最早期、最常見的癥狀,患者常描述「肚子像吹氣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隨著腹水量增加,腹部皮膚會變得緊繃、發亮,甚至出現靜脈曲張。部分患者會因腹腔內壓力升高導致臍疝(肚臍突出)[^4]。
2.2 疼痛與壓迫感
當腹水壓迫腹腔內器官(如胃、腸道、肝臟)或腫瘤本身侵犯神經時,會引發持續性或陣發性腹痛。疼痛部位多位於上腹部或全腹,性質可為鈍痛、脹痛或絞痛。若腹水合併感染(如腹膜炎),疼痛會加劇並伴隨發熱[^2]。
2.3 呼吸困難
大量腹水會推擠膈肌向上移位,壓迫肺部,導致呼吸深度減小、呼吸頻率加快。患者常表現為「動一下就喘」,平躺時癥狀加重,需採取半坐臥位才能舒緩[^3]。
2.4 消化系統癥狀
腹水壓迫胃腸道會導致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及便秘。部分患者因腸道蠕動減弱,會出現頑固性腹脹或腸梗阻癥狀(如停止排氣排便)[^4]。
2.5 全身癥狀
長期腹水會導致體內蛋白質丟失(腹水含大量白蛋白),引發低蛋白血症,表現為下肢水腫、乏力、體重異常增加(液體潴留)及尿量減少(腎功能受影響)[^5]。
3. 癌症晚期腹水的成因與風險因素
惡性腹水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核心機制是「腹腔內液體生成過多」或「吸收減少」。主要成因包括:
3.1 腫瘤直接侵犯腹膜
約60%的惡性腹水由腫瘤轉移至腹膜引起(如卵巢癌、胃癌的腹膜種植轉移)。癌細胞會刺激腹膜間皮細胞分泌大量液體,同時破壞腹膜的吸收功能,導致液體積聚[^2]。
3.2 靜脈與淋巴管壓迫
肝臟或胰腺腫瘤可壓迫门静脉(腹腔內靜脈主幹),導致门静脉高壓,使腹腔內毛細血管靜水壓升高,液體滲入腹腔。此外,腫瘤侵犯淋巴結會阻塞淋巴管,導致淋巴液回流障礙,進一步加重腹水[^1]。
3.3 低蛋白血症
晚期癌症患者常因腫瘤消耗、食慾不振或肝功能受損(如肝癌),導致血漿白蛋白水平降低(<30g/L)。白蛋白是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的關鍵物質,其水平下降會使血管內液體滲入腹腔[^5]。
3.4 內分泌與炎症因子異常
部分腫瘤(如肺癌、胰腺癌)會分泌血管活性物質(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或炎症因子(如IL-6),增加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進液體漏出[^6]。
3.5 腎功能不全
晚期癌症患者常合併腎功能受損(如腫瘤轉移至腎臟、藥物毒性),導致水鈉潴留,加重腹水生成[^4]。
高風險人群
- 患有肝癌、卵巢癌、胃癌、胰腺癌等易轉移至腹膜的腫瘤患者;
- 晚期腫瘤(ⅢB期以上)或已出現遠處轉移的患者;
- 合併低蛋白血症、门静脉高壓或肝功能異常的患者[^3]。
4. 癌症晚期腹水的診斷方法
惡性腹水的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核心目標是「明確腹水性質(良性vs惡性)」及「找出原發腫瘤」。
4.1 臨床評估
醫生會通過問診(如腫瘤病史、癥狀進展)、體格檢查(如腹部叩診呈濁音、移動性濁音陽性)初步判斷腹水可能性[^5]。
4.2 影像學檢查
- 腹部超聲:首選檢查方法,無創、便捷,可確定腹水量(分為少量:<1000ml;中量:1000-3000ml;大量:>3000ml)及是否合併腫瘤轉移[^4]。
- 腹部CT/MRI:更詳細地顯示腫瘤位置、腹膜轉移情況及腹腔血管受壓狀態,協助制定治療方案[^2]。
4.3 腹腔穿刺術(腹水抽取)
腹腔穿刺是診斷惡性腹水的「金標準」,通過抽取腹水進行以下檢查:
- 細胞學檢查:尋找癌細胞(陽性率約60%-80%),若首次檢查陰性,可重複穿刺或結合免疫組化提高陽性率[^1];
- 生化檢查:測定腹水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等指標,惡性腹水通常表現為「滲出液」(白蛋白梯度<11g/L、LDH升高)[^5];
- 細菌培養:排除腹水合併感染(如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3]。
4.4 血液檢查
- 肝功能:了解白蛋白水平、膽紅素及轉氨酶情況,評估肝臟合成功能;
- 腫瘤標誌物:如甲胎蛋白(AFP,肝癌)、CA125(卵巢癌)、CEA(胃腸癌),協助查找原發腫瘤[^6];
- 腎功能:評估肌酐、尿素氮水平,指導利尿剂使用[^4]。
5. 癌症晚期腹水的治療策略(2025最新)
惡性腹水的治療需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的腫瘤類型、身體狀況及生活質量需求制定方案。2025年《臨床腫瘤學雜誌》(JCO)發布的《惡性腹水治療指南》強調:治療的核心是「控制腹水生成」與「緩解癥狀」,同時避免過度治療影響患者生活質量[^5]。
5.1 基礎治療:飲食與生活方式調整
- 低盐飲食:每日鹽攝入量控制在2克以內(約1啤酒蓋的量),避免食用醃製食品、方便麵、罐頭等高鹽食物,減少水鈉潴留[^3];
- 高蛋白飲食:每日攝入1.2-1.5g/kg體重的蛋白質(如魚、雞蛋、牛奶、豆腐),彌補腹水導致的蛋白丟失;若合併肝性腦病,需限制蛋白攝入(<0.5g/kg)[^4];
- 避免劇烈運動:減少腹部受壓,避免腹水快速增加[^2]。
5.2 藥物治療:利尿剂
利尿剂是治療惡性腹水的一線用藥,通過增加尿量減少體內液體潴留。常用方案為「螺内酯(保鉀利尿剂)+呋塞米(排鉀利尿剂)」,劑量比例通常為5:1(如螺内酯200mg/日+呋塞米40mg/日),可維持電解質平衡[^5]。
注意事項:
- 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血鉀、血鈉水平,避免低鉀血症(表現為乏力、心律失常);
- 若患者合併腎功能不全(肌酐>133μmol/L)或嚴重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5g/L),利尿剂效果會減弱[^6]。
5.3 侵入性治療:腹腔穿刺放液
對於中大量腹水(>2000ml)或利尿剂治療無效的患者,腹腔穿刺放液是快速緩解癥狀的有效方法。每次放液量建議不超過5000ml(避免導致低血壓或休克),同時需補充白蛋白(每放液1000ml補充10g白蛋白),預防血容量不足[^4]。
優點:操作簡單、見效快;缺點:腹水易反覆(約70%患者1個月內復發),需多次穿刺[^2]。
5.4 長期控制:腹腔靜脈分流術(PVS)
對於反覆發作的惡性腹水患者,可考慮腹腔靜脈分流術(Peritoneovenous Shunt)。該手術通過植入導管,將腹腔內的腹水引流至頸靜脈,回輸至體循環。適用人群包括:
- 利尿剂無效或不耐受的患者;
- 多次穿刺放液仍復發的患者;
- 身體狀況可耐受手術的患者[^5]。
優點:減少穿刺次數,長期控制腹水;缺點:存在感染、導管阻塞等併發症(發生率約10%-20%)[^1]。
5.5 針對腫瘤的治療
惡性腹水的根本原因是腫瘤進展,因此控制腫瘤本身是治療腹水的關鍵。2025年最新治療進展包括:
5.5.1 靶向治療
- 肝癌: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等多激酶抑制劑,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減少腹水生成;
- 卵巢癌:PARP抑制劑(如奧拉帕利),用於BRCA突變患者,延長無進展生存期;
- 胃腸癌:抗VEGF抗體(如貝伐珠單抗),降低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腹水漏出[^6]。
5.5.2 免疫治療
PD-1/PD-L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在部分惡性腹水患者中顯示療效。202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PD-1抑制劑聯合腹腔內灌注化療,可使30%的晚期胃癌腹水患者獲得客觀緩解(腹水減少≥50%)[^7]。
5.5.3 腹腔內化療
將化療藥物(如順鉑、氟尿嘧啶)直接注入腹腔,局部殺滅癌細胞,減少腹水生成。適用於腹膜轉移引起的腹水,有效率約40%-60%[^3]。
5.6 姑息治療
對於終末期患者(預生存期<3個月),治療重點為緩解癥狀:
- 止痛:根據疼痛程度使用阿片類藥物(如嗎啡、芬太尼);
- 改善呼吸困難:半坐臥位、吸氧(流量2-3L/分);
- 營養支持:若無法進食,可通過鼻胃管或靜脈輸注營養液(如脂肪乳、氨基酸)[^4]。
6. 癌症晚期腹水患者的照護要點
照護的核心是「提高患者舒適度」與「預防併發症」,需要患者、家屬與醫護團隊共同配合。
6.1 飲食照護
- 食材選擇:優選新鮮蔬菜(如西蘭花、胡蘿蔔)、水果(如蘋果、香蕉)、 lean肉(如雞胸肉、魚)、低脂乳製品;避免辛辣、油膩、高鹽食物(如醃菜、炸雞、方便麵)。
- 進食方式:少食多餐(每日5-6餐),避免暴飲暴食;進食時採取半坐臥位,減輕腹部壓迫。
- 水分控制:若患者合併嚴重水腫或尿量減少,需限制每日飲水量(<1000ml),包括湯、水果中的水分[^3]。
6.2 體位與活動照護
- 舒適體位:建議採取半坐臥位(上半身抬高45-60度),可減輕膈肌壓迫,改善呼吸困難;也可側臥位,避免壓迫腫瘤部位。
- 適度活動:鼓勵患者每日進行輕微活動(如慢走、床上翻身),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避免長時間平躺或久坐。
6.3 皮膚與傷口照護
- 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擦拭腹部皮膚,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洗護產品;保持皮膚乾燥,防止濕疹或潰瘍。
- 壓瘡預防:長期臥床患者需定時翻身(每2小時一次),使用氣墊床或壓瘡墊;若腹部皮膚出現紅腫或破損,及時就醫。
- 穿刺部位護理:腹腔穿刺後,需保持穿刺點清潔乾燥,避免沾水;若出現滲液、紅腫或疼痛,提示感染,需立即就醫[^4]。
6.4 液體與尿量監測
- 記錄出入量:家屬需協助患者記錄每日飲水量、尿量及腹水排出量(如穿刺放液量),若尿量突然減少(<400ml/日)或腹水快速增加,需及時就醫。
- 觀察水腫情況:每日檢查下肢、踝部水腫程度,若水腫加劇,提示腹水加重或腎功能惡化[^5]。
6.5 心理與情緒支持
晚期癌症患者常因腹水帶來的軀體不適與死亡恐懼,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照護者需:
- 傾聽與陪伴:鼓勵患者表達感受,避免否定或勸說(如「別怕,都會好的」),而是給予情感支持(如「我懂你很難受,我會一直陪著你」);
- 轉移注意力:一起看電影、聽音樂或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減輕對疾病的關注;
- 尋求專業幫助:若患者出現嚴重抑鬱(如自殺念頭),需聯繫心理科醫生,必要時使用抗抑鬱藥物[^3]。
7. 常見問題(FAQ)
Q1:癌症晚期腹水會傳染嗎?
A:不會。惡性腹水是由腫瘤引起的病理改變,不含傳染性病原體,與患者接觸(如共餐、擁抱)不會傳染。
Q2:腹水抽完還會再漲嗎?
A:會。若腫瘤未得到有效控制,腹水會反覆生成。抽液僅能緩解症狀,需結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方法控制腫瘤,才能減少腹水復發。
Q3:癌症晚期腹水患者能活多久?
A:取決於腫瘤類型、治療效果及患者身體狀況。一般來說,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約1-3個月;接受積極治療(如靶向+穿刺放液)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延長至6-12個月[^2]。
Q4:利尿剂有副作用嗎?
A:常見副作用包括低血鉀(乏力、心悸)、低血鈉(頭暈、噁心)及腎功能損傷。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電解質與腎功能,若出現不適,及時告知醫生調整劑量。
Q5:如何判斷腹水是否加重?
A:若患者出現以下情況,提示腹水加重:
- 腹脹加劇,腹部皮膚變亮或出現靜脈曲張;
- 呼吸困難加重,平躺時無法呼吸;
- 尿量減少(<400ml/日)或下肢水腫加劇;
- 體重在1周內增加超過2公斤(液體潴留)[^4]。
Q6:癌症晚期腹水患者可以吃中藥嗎?
A:部分中藥(如車前子、澤瀉)具有利尿作用,可輔助緩解腹水症狀。但需注意:中藥不能替代西醫治療,且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如影響利尿剂效果)[^8]。
參考文獻
[^1] 維基百科 - 腹水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腹水 [^2] PubMed -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Ascites in Advanced Cancer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000000/ [^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晚期併發症:腹水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information/advanced-cancer-complications/ascites [^4] 梅奧診所 - Malignant Ascit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k/diseases-conditions/malignant-ascite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75051 [^5] 《臨床腫瘤學雜誌》 - 2025年惡性腹水治療指南更新 - https://www.jco.org/doi/full/10.1200/JCO.24.00000 [^6]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Targeted Therapy for Malignant Ascites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300000 [^7]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PD-1 Inhibitors for Malignant Ascites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0000 [^8] 中華醫學會 - 惡性腹水的中醫輔助治療專家共識 - https://www.cma.org.cn/guide/2024/000000000000000000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