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飲食:預防、治療與康復的全面營養指南
癌症的飲食:預防、治療與康復的全面營養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癌症的飲食概述
癌症是一類複雜的疾病,其發生與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飲食習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飲食在癌症的預防、治療過程以及康復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約有30-50%的癌症病例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來預防1。在香港,癌症長期位居最常見致命疾病的首位,2020年新診症案例超過34,000宗2,因此了解癌症與飲食的關係對公眾健康至關重要。
飲食與癌症的關係可以從多個角度理解。首先,某些食物和營養素可能具有致癌性,長期攝入會增加患癌風險;其次,許多天然食物中的成分具有抗癌特性,可以幫助預防癌症的發生;再者,對於已經確診的癌症患者,適當的飲食管理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耐受治療,減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最後,在康復期,科學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患者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降低復發風險。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營養學家陳醫生指出:「癌症患者的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良好的營養支持不僅能幫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療,還能促進康復,提高生存率。」3
本文將從預防、治療和康復三個階段,全面探討癌症與飲食的關係,並提供基於最新科學研究和香港本地情況的實用建議,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預防癌症,並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提供營養支持指導。
預防癌症的飲食策略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古老的格言在癌症防治中尤其適用。研究表明,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飲食習慣,可以預防相當比例的癌症發生。世界衛生組織估計,通過改變飲食和增加身體活動,可以預防約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例4。香港衛生署的數據也顯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本地癌症發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5。
抗癌食物與營養素
多種食物和營養素被證實具有潛在的抗癌特性。了解這些食物並將其納入日常飲食,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
植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富含抗氧化劑、纖維素和多種植物化學物質,這些成分被證實具有抗癌特性。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每日應攝入至少五份不同種類的蔬果6。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西蘭花、菜花、卷心菜、芥藍等。這類蔬菜富含硫代葡萄糖苷,在人體內可轉化為具有抗癌活性的異硫氰酸酯。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可降低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7。
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甜菜葉等富含葉黃素、玉米黃質和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從而降低癌症風險8。
大蒜和洋蔥:含有有機硫化物,具有抗菌、抗炎和抗癌特性。研究表明,經常食用大蒜可降低胃癌風險達50%9。
番茄:富含番茄紅素,一種強效抗氧化劑。研究發現,番茄紅素特別有助於預防前列腺癌,也可降低肺癌和胃癌的風險10。
漿果類:如藍莓、草莓、覆盆子等富含花青素和其他多酚類物質,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實驗室研究顯示,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並促進其凋亡11。
全穀物
全穀物如糙米、全麥麵包、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礦物質和多種植物化學物質。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每日攝入足夠的全穀物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約40%12。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縮短致癌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同時可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短鏈脂肪酸,如丁酸鹽,具有抑制腸道癌細胞生長的作用13。
健康脂肪
Omega-3脂肪酸:主要來源包括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鯖魚、沙丁魚)、亞麻籽、奇亞籽和核桃等。研究顯示,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14。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食用2-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可降低肝癌風險達30%15。
單元不飽和脂肪:主要來源包括橄欖油、牛油果和堅果等。地中海飲食富含這類健康脂肪,研究證實其可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16。
香料和草藥
薑黃:含有薑黃素,具有強大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實驗室研究顯示,薑黃素可以抑制多種癌細胞的生長並促進其凋亡17。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薑黃素特別對預防結直腸癌有效18。
綠茶:富含兒茶素,特別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研究顯示,經常飲用綠茶可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和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19。
應限制或避免的食物
與抗癌食物相對,某些食物和飲食習慣可能增加患癌風險,應當限制或避免。
加工肉類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培根、鹹魚等)列為1類致癌物,意味著有充分證據表明其對人類致癌20。研究顯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結直腸癌風險增加約18%21。香港癌症基金會建議,每周加工肉類的攝入量不應超過70克22。
紅肉
雖然紅肉(如牛肉、羊肉、豬肉)是優質蛋白質和鐵質的來源,但過量攝入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將紅肉列為2A類致癌物,意味著可能對人類致癌23。香港衛生署建議,每周紅肉攝入量不應超過500克(烹煮後重量)24。
高鹽食物
高鹽飲食與胃癌風險增加有關。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經常食用鹹魚、鹹菜等高鹽食品的香港居民,胃癌風險比不食用者高出約2倍25。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26。
高糖食物和飲料
高糖飲食可能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些都是癌症的危險因素。研究顯示,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的人患胰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較高27。香港衛生署建議,應限制添加糖的攝入,女性每日不應超過25克,男性不應超過36克28。
酒精飲料
酒精被列為1類致癌物,與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有關29。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約3%的香港癌症死亡病例與酒精有關30。為降低癌症風險,最好避免飲酒,如無法完全避免,應限制攝入量,男性每日不超過2個標準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標準單位(1個標準單位約等於10克純酒精)31。
香港傳統飲食的抗癌潛力
香港傳統飲食結合了中西方飲食文化的精華,其中許多元素具有抗癌潛力。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了傳統粵菜中的常用食材,發現多種食材含有豐富的抗癌成分32。
湯水文化
香港人愛喝湯,傳統湯水往往使用多種藥材和食材,具有健康益處。例如:
冬瓜薏米湯:冬瓜有利尿作用,薏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和多種抗氧化劑,研究顯示薏米提取物可抑制癌細胞生長33。
淮山枸杞湯:淮山含有豐富的多糖和黏液蛋白,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枸杞富含類胡蘿蔔素和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特性34。
蓮子百合湯:蓮子含有生物鹼和多種抗氧化劑,百合含有皂苷和多糖,研究顯示這些成分具有抗癌潛力35。
茶文化
香港的飲茶文化源遠流長,除了前面提到的綠茶,烏龍茶和普洱茶也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和抗癌特性。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經常飲用烏龍茶可降低食道癌風險36。
海鮮食材
香港作為沿海城市,海鮮是傳統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貝類如蠔、蛤蜊等富含鋅和硒,這些礦物質對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功能和抗氧化防禦至關重要37。
豆類製品
豆腐、豆漿、腐竹等豆類製品是香港傳統飲食中常見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大豆富含異黃酮,研究顯示這些植物雌激素可能降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38。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食用3次以上豆類製品的女性,乳腺癌風險降低約25%39。
科學的飲食模式
除了單一食物,整體的飲食模式對癌症預防同樣重要。以下幾種經科學研究證實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的飲食模式值得香港市民參考。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強調攝入大量蔬果、全穀物、豆類、堅果和橄欖油,適量魚類和禽肉,少量紅肉和乳製品,並適量飲用紅酒。研究顯示,堅持地中海飲食可降低整體癌症風險約10-15%40。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可以將傳統粵菜與地中海飲食的原則結合,例如使用橄欖油代替部分植物油,增加魚類攝入,減少紅肉比例等41。
亞洲傳統飲食
傳統亞洲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富含蔬菜、水果、全穀物和豆類,少量動物性食物。研究顯示,這種飲食模式與較低的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風險有關42。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堅持傳統中式飲食(以蔬菜、米飯、豆類為主,少量肉類)的香港居民,癌症發病率比西式飲食模式者低約20%43。
DASH飲食
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飲食最初為降低高血壓而設計,但研究發現其也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這種飲食模式強調攝入大量蔬果、全穀物和低脂乳製品,限制紅肉、鹽分和糖分攝入44。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營養學家建議,高血壓患者或有高血壓風險的人群可考慮採用DASH飲食,同時達到預防癌症的目的45。
彈性素食主義
彈性素食主義是指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偶爾攝入少量動物性食物的飲食模式。研究顯示,這種飲食模式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約15-20%46。香港營養師協會指出,彈性素食主義適合多數香港市民,既可獲得植物性食物的健康益處,又能通過少量動物性食物攝入某些難以從植物中獲得的營養素47。
香港本地實踐建議
基於以上科學研究和香港本地飲食文化,以下是一些適合香港市民的癌症預防飲食實踐建議:
增加蔬果攝入
- 每日至少攝入5份(約400克)不同種類的蔬果48。
- 選擇不同顏色的蔬果,以獲得多樣化的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學物質。
- 在香港的濕墟或超市購買時令蔬果,既新鮮又經濟實惠。
- 將蔬果融入每餐,例如早餐加入水果,午餐和晚餐確保一半餐盤是蔬菜。
選擇全穀物
- 用糙米、紅米或五穀飯代替白米49。
- 選擇全麥麵包代替白麵包。
- 嘗試燕麥、藜麥等其他全穀物,增加飲食多樣性。
- 在煮飯時加入少量雜糧,逐漸適應全穀物的口感。
優化蛋白質來源
- 每周至少吃2次魚類,特別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50。
- 增加豆類製品(如豆腐、豆漿)的攝入,每周至少3-4次。
- 選擇瘦肉,去除可見脂肪,限制加工肉製品攝入。
- 嘗試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如堅果、種子和豆類。
健康烹調方式
- 多採用蒸、煮、燉、快炒等烹調方式,減少油炸和燒烤51。
- 使用不粘鍋減少烹調油用量。
- 烹調時加入大蒜、洋蔥、生薑等香料,增加風味同時獲得健康益處。
- 避免食物燒焦,燒焦部分可能含有致癌物質。
控制鹽、糖和脂肪攝入
- 逐步減少烹調用鹽,可用香草、香料、檸檬汁等調味52。
- 減少醬料(如豉油、蠔油、番茄醬)的使用,這些往往含有高鹽分。
- 選擇新鮮水果代替甜點,減少添加糖攝入。
- 使用健康油脂(如橄欖油、茶籽油)代替動物脂肪和人造奶油。
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 規律進餐,避免暴飲暴食53。
- 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和飽腹感。
- 控制份量,使用小盤子有助於減少食物攝入。
- 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每天飲水6-8杯,以白開水或淡茶為佳。
通過以上飲食策略的實踐,香港市民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風險,同時促進整體健康。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飲食只是癌症預防的一個方面,還應結合規律運動、戒煙限酒、保持健康體重等多種健康生活方式,才能達到最佳的預防效果。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關鍵。香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多種癌症篩查資源和服務,幫市民及早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本節將介紹香港主要的癌症篩查計劃和資源,以及如何透過健康飲食支持篩查效果。
常見癌症篩查建議
不同類型的癌症有不同的篩查方法和建議頻率。香港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根據國際指南和本地情況,制定了以下常見癌症的篩查建議54:
大腸癌篩查
大腸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2020年有超過5,600宗新症,佔所有癌症診斷的16.4%55。大腸癌篩查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 篩查方法:糞便潛血測試(FIT)和大腸鏡檢查
- 建議頻率:
- 50-75歲人士:每1-2年進行一次FIT測試56
- 高風險人士(如有家族史):可能需要更早開始和更頻繁的篩查
- 香港政府資助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為50-75歲合資格香港居民提供資助篩查服務
乳腺癌篩查
乳腺癌是香港女性第三大常見癌症,2020年有超過4,000宗新症57。早期發現的乳腺癌治愈率超過90%58。
- 篩查方法:乳房X光造影(mammography)
- 建議頻率:
- 一般風險女性:50-69歲每2年一次59
- 高風險女性(如有家族史):可能需要從40歲開始,每年一次
- 香港資源:
- 衛生署「女性健康檢查服務」提供資助乳房X光造影檢查
- 醫院管理局轄下多間醫院提供乳房檢查服務
子宮頸癌篩查
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第九大常見癌症,2020年有超過500宗新症60。透過定期篩查,子宮頸癌是唯一可以預防的癌症。
- 篩查方法:子宮頸抹片檢查(或液基細胞學檢查)和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測試
- 建議頻率:
- 25-64歲女性:每3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61
- 30-64歲女性:可考慮每5年一次HPV測試
- 香港資源:
- 衛生署「綜合性服務」提供資助子宮頸癌篩查
- 家庭計劃指導會提供相關檢查服務
肝癌篩查
肝癌是香港男性第三大癌症和女性第五大癌症,2020年有超過1,800宗新症62。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香港肝癌的主要風險因素。
- 篩查方法:腹部超音波檢查和甲胎蛋白(AFP)血液測試
- 建議頻率:
-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每6個月一次63
- 肝硬化患者:每3-6個月一次
- 香港資源:
- 醫院管理局轄下專科門診提供高風險人士篩查服務
- 部分非政府組織提供資助或優惠檢查
肺癌篩查
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致命原因,2020年有超過4,000人死亡64。長期吸煙是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
- 篩查方法: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
- 建議頻率:
- 高風險人士(如重度吸煙者):每年一次65
- 香港資源:
- 部分私立醫院和診所提供自費肺癌篩查服務
- 醫院管理局正研究制定肺癌篩查計劃
香港政府篩查計劃
香港政府通過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提供多項癌症篩查計劃,部分服務獲政府資助,減輕市民負擔。
大腸癌篩查計劃
「大腸癌篩查計劃」是香港政府推出的首個全民癌症篩查計劃,於2016年展開,分階段擴展至全港50-75歲居民66。
- 服務內容:
- 初步篩查:糞便潛血測試(FIT)
- 異常結果跟進:大腸鏡檢查
- 資助安排:
- 參加者每次FIT測試只需支付港幣28元
- 經FIT測試異常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的參加者,政府資助大部分費用,參加者需支付餘款港幣1,000元(經濟困難人士可申請豁免)
- 參加方法:
- 合資格市民可到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處登記
- 亦可透過計劃網站或電話熱線查詢
女性健康檢查服務
衛生署轄下三間女性健康檢查中心提供全面的女性健康檢查服務,包括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篩查67。
- 服務對象:44歲或以上居住香港的女性
- 服務內容:
- 乳房X光造影檢查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健康評估和諮詢
- 收費:
- 一般收費:港幣310元
- 持有「醫療費用減免計劃」證明人士:港幣155元
- 預約方法:
- 可透過電話預約系統預約
- 需提供香港身份證明文件和住址證明
綜合性服務
衛生署「綜合性服務」為25-64歲女性提供子宮頸癌篩查服務68。
- 服務內容: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健康諮詢和教育
- 收費:
- 每次檢查收費港幣200元
- 持有「醫療費用減免計劃」證明人士:港幣100元
- 服務地點:
- 全港多間母嬰健康院和女性健康檢查中心
非政府組織篩查資源
除了政府提供的服務,多個非政府組織也提供癌症篩查資源和支持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多種癌症預防和篩查服務69:
- 「癌症預防及檢查中心」提供多種癌症篩查服務,包括大腸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等
- 「流動健康車」服務,到社區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和諮詢
- 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和工作坊,提高公眾對癌症篩查的認識
- 提供經濟援助,幫助有需要人士負擔篩查費用
香港防癌會
香港防癌會致力於癌症預防和教育工作70:
- 設立「癌症預防及健康中心」,提供專業癌症篩查服務
- 舉辦「健康生活大使」計劃,培訓社區領袖推廣癌症預防知識
- 提供免費諮詢服務,解答公眾對癌症篩查的疑問
- 發放健康教育資料,提高公眾對早期發現重要性的認識
香港乳癌基金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專注於乳腺癌教育和支援71:
- 「粉紅大使」計劃,到社區和企業推廣乳腺癌篩查的重要性
- 設立「乳健中心」,提供乳房檢查和諮詢服務
- 為經濟困難的婦女提供資助乳房X光造影檢查
- 提供乳房健康資訊和支援服務
飲食對篩查效果的影響
適當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助於預防癌症,還可以提高篩查的準確性和效果。以下是針對不同篩查方法的飲食建議:
大腸癌篩查前的飲食注意
進行糞便潛血測試(FIT)或大腸鏡檢查前,需要注意飲食以確保結果準確72:
- FIT測試前3天:
- 避免食用紅肉、動物內臟和血製品
- 避免食用生果、蔬菜(特別是生蘿蔔、西蘭花、菜花等)
- 避免服用維生素C補充劑(超過250毫克/天)
- 可食用白肉、白米麵製品、熟蔬菜(去皮去籽)
- 大腸鏡檢查前3-5天:
- 採用低纖維飲食,避免全穀物、種子、堅果、生果蔬菜
- 檢查前一天只可進食流質食物
- 檢查前6-8小時需禁食
乳腺癌篩查前的飲食建議
雖然乳房X光造影檢查前沒有特別的飲食限制,但以下飲食建議有助於減少不適感73:
- 檢查前1-2天減少咖啡因攝入,可降低乳房敏感度
- 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有助於改善檢查過程中的舒適度
- 避免高鹽食物,減少水腫和乳房脹痛
子宮頸癌篩查前的飲食注意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沒有特別的飲食限制,但以下建議可能有助於提高檢查準確性74:
- 檢查前24小時避免陰道灌洗或使用陰道藥物
- 保持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有助於減少炎症反應
- 檢查前2天避免性行為,以確保樣本質量
肝癌篩查的飲食支持
對於需要定期進行肝癌篩查的高風險人士,以下飲食建議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75:
- 避免酒精飲料,減少肝臟負擔
- 控制脂肪攝入,特別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 增加抗氧化食物攝入,如深色蔬菜、水果和綠茶
- 選擇優質蛋白質,如魚類、豆類和瘦肉
- 避免霉變食物,特別是可能含有黃麴毒素的花生和穀物
提高篩查依從性的策略
儘管香港提供多種癌症篩查資源,但市民的參與率仍有提升空間。根據醫院管理局數據,大腸癌篩查計劃的參與率約為30%,而乳腺癌和子宮頸癌篩查的參與率也類似76。以下是一些提高篩查依從性的策略,其中部分涉及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
教育和認知提升
- 加強公眾教育,提高對癌症篩查重要性的認識77
- 透過媒體宣傳、社區講座和線上平台普及篩查知識
- 分享成功案例,強調早期發現的優勢
- 提供多語言教育材料,照顧不同文化背景的市民
消除篩查障礙
- 提供更多資助和優惠,減輕經濟負擔78
- 增加服務點,特別是在偏遠地區
- 提供彈性服務時間,方便上班人士
- 提供交通支援或上門服務,照顧行動不便人士
飲食和生活方式支持
- 提供篩查前後的飲食指導,減少不適和擔憂79
- 結合健康飲食工作坊,提高參與動機
- 提供個體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建議,包括飲食、運動和壓力管理
- 建立支持小組,分享篩查經驗和健康生活心得
科技應用
- 開發手機應用程序,提供篩查提醒和教育資訊80
- 利用遠程醫療技術,提供初步諮詢和跟進
- 建立電子健康記錄系統,方便追蹤篩查歷史和結果
-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篩查準確性和效率
社區參與
- 培訓社區領袖和「健康大使」,推廣篩查服務81
- 與地區組織合作,舉辦社區篩查活動
- 鼓勵家庭成員互相提醒和支持參與篩查
- 建立企業合作計劃,為員工提供篩查假期或資助
通過以上策略的綜合應用,結合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推廣,有望提高香港市民的癌症篩查參與率,從而實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整個家庭帶來巨大挑戰。在香港,有多項支持服務可幫助癌症患者及其家屬應對治療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包括營養支持、心理輔導、經濟援助等。本節將詳細介紹這些資源,並探討如何透過適當的飲食管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
癌症治療的營養挑戰
癌症及其治療過程可能帶來多種營養相關問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了解這些挑戰並採取適當的飲食策略對患者康復至關重要。
常見治療副作用及其飲食影響
- 噁心和嘔吐:化療和放射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可導致食慾下降和營養攝入不足82
- 飲食策略:少量多餐、選擇清淡食物、避免油膩和強烈氣味食物、室溫食物可能更容易接受
- 推薦食物:乾餅乾、吐司、白米粥、清湯、凍蘋果或果汁冰塊
- 味覺改變:治療可能導致味覺異常,食物嘗起來有金屬味或苦味83
- 飲食策略:使用塑料餐具代替金屬餐具、嘗試不同調味料和香料、增加酸味食物(如檸檬汁)
- 推薦食物:酸味水果、冷食(可能減少異味感覺)、醃製肉類
- 口腔和咽喉疼痛:放射治療(特別是頭頸部)和某些化療藥物可能引起口腔炎和吞嚥困難84
- 飲食策略:選擇軟質食物、避免酸性、辛辣和粗糙食物、使用吸管進食
- 推薦食物:奶昔、燉湯、果泥、蒸蛋、豆腐、燕麥粥
- 腹瀉:某些化療藥物、腹部放射治療和手術可能導致腹瀉85
- 飲食策略:增加液體攝入、選擇低纖維食物、避免高脂和辛辣食物、少量多餐
- 推薦食物:白米、香蕉、蘋果泥、吐司、清湯、優格(含益生菌)
- 便秘:某些止痛藥物、化療藥物和活動減少可能導致便秘86
- 飲食策略:增加液體和纖維攝入、適度運動、建立規律排便習慣
- 推薦食物:全穀物、蔬菜、水果(特別是李子、梨)、豆類、堅果、種子
- 食慾不振:癌症本身、治療副作用、情緒因素等都可能導致食慾下降87
- 飲食策略:少量多餐、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在食慾最好時進食主要餐點、增加食物視覺吸引力
- 推薦食物:堅果黃油、牛油果、奶酪、全脂奶製品、蛋白質補充品
特定癌症類型的營養挑戰
不同類型的癌症及其治療可能帶來特定的營養挑戰,需要個體化的飲食管理。
- 頭頸部癌症:治療可能影響咀嚼和吞嚥功能88
- 挑戰:吞嚥困難、口腔疼痛、味覺改變、唾液分泌減少
- 飲食策略:質地調整食物(如泥狀、糊狀)、高蛋白高熱量流質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推薦食物:營養奶昔、濃湯、布丁、果泥、營養補充品
- 消化道癌症:如食道癌、胃癌、結直腸癌等,治療可能直接影響消化功能89
- 挑戰:吞嚥困難、早期飽腹感、消化不良、吸收不良、腹瀉或便秘
- 飲食策略:少量多餐、易消化食物、質量調整、根據手術或治療方式調整飲食結構
- 推薦食物:根據具體情況定制,可能包括軟質食物、低殘渣飲食、高蛋白飲食等
- 胰腺癌:可能影響消化酶分泌和血糖控制90
- 挑戰:消化不良、脂肪吸收不良、糖尿病或血糖波動
- 飲食策略:低脂飲食、可能需要胰酶替代治療、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規律進餐
- 推薦食物:瘦肉、魚類、低脂乳製品、全穀物(限量)、非澱粉類蔬菜
- 肺癌:治療可能導致食慾下降和疲勞91
- 挑戰:呼吸困難影響進餐、食慾不振、體重下降
- 飲食策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少量多餐、在精力充沛時準備食物、使用輔助進食工具
- 推薦食物:蛋類、奶酪、堅果黃油、蛋白質奶昔、營養密集型食物
香港癌症營養支持服務
香港提供多種癌症營養支持服務,幫助患者應對治療過程中的營養挑戰。這些服務由公立醫院、私立醫療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
公立醫院營養支持服務
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提供全面的癌症營養支持服務92:
- 專業團隊:包括註冊營養師、醫生、護士和言語治療師等
- 服務內容:
- 個體化營養評估和干預
- 治療前後營養諮詢
- 特殊飲食指導(如低纖維、高蛋白、軟質飲食等)
- 營養支持治療(如口服營養補充劑、管餵、靜脈營養等)
- 收費:公立醫院營養諮詢服務通常包含在醫療費用中,符合資格人士可按公立醫院收費標準獲得服務
- 轉介方法:通常需由主治醫生轉介
私立醫療機構營養服務
香港多間私立醫院和診所提供癌症營養支持服務93:
- 服務特點:
- 較短輪候時間
- 較長諮詢時間
- 更個人化的服務
- 可能提供更多元化的營養補充品選擇
- 收費:費用較高,每次諮詢約港幣800-2,000元不等,部分私人保險可能覆蓋
- 知名機構:
-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營養支持服務
- 養和醫院營養學部
- 聖德肋撒醫院營養科
非政府組織營養支持
多個香港非政府組織提供癌症營養支持和教育服務94: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營養諮詢服務」:提供免費一對一營養諮詢
- 「健康煮意」計劃:提供癌症患者適用食譜和烹飪班
- 「營養補充品援助」:為經濟困難患者提供資助
- 香港防癌會:
- 「營養工作坊」:定期舉辦癌症營養管理講座
- 「食得健康」計劃:提供個體化飲食建議和食譜
- 「營養資訊中心」:提供多語言營養教育材料
- 香港乳癌基金會:
- 「乳癌康復營養指南」:專注於乳腺癌患者的營養需求
- 「健康飲食小組」:提供同儕支持和經驗分享
- 「營養諮詢熱線」:提供電話諮詢服務
癌症患者的飲食原則
針對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以下是一些通用的飲食原則,可幫助改善營養狀況和治療耐受性。
治療期間的飲食原則
- 維持適當體重:治療期間體重下降可能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95
- 策略:定期監測體重、增加高熱量高蛋白食物攝入、少量多餐
- 注意:避免過度肥胖,可能增加某些癌症復發風險
- 確保足夠蛋白質攝入:蛋白質對於維持肌肉質量、免疫功能和傷口愈合至關重要96
- 建議攝入量: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蛋白質
- 優質蛋白來源:瘦肉、魚類、蛋類、乳製品、豆類、堅果
- 蛋白質補充品:在食慾不振時可考慮使用蛋白粉或高蛋白營養品
- 優化營養密度:在食慾受限的情況下,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97
- 策略:選擇全脂乳製品、添加堅果黃油或奶酪的食物、選擇營養豐富的濃湯
- 避免:空熱量食物(如糖果、含糖飲料、精製碳水化合物)
- 管理治療副作用:針對特定副作用調整飲食策略98
- 噁心:嘗試生薑茶、薄荷茶、少量多餐
- 口腔疼痛:選擇軟質食物、避免酸性食物、使用吸管
- 腹瀉:增加液體攝入、選擇低纖維食物、考慮益生菌
- 便秘:增加纖維和液體攝入、適度運動
- 保持水分平衡:充足的水分攝入對於預防脫水、緩解便秘和幫助藥物代謝很重要99
- 建議攝入量:每天至少8杯(約2升)液體,根據個人狀況調整
- 液體來源:水、清湯、淡茶、稀釋果汁、冰塊等
- 注意:如有心臟或腎臟問題,需遵醫囑限制液體攝入
康復期的飲食原則
癌症治療結束後的康復期,飲食重點轉向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和預防復發100。
- 回歸均衡飲食:治療結束後,逐漸恢復均衡、多樣化的飲食模式101
- 策略:逐步增加蔬果、全穀物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 注意:根據個人耐受性調整飲食結構,如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需繼續軟質或易消化飲食
- 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體重過輕或過重,兩者都可能影響長期預後102
- 適宜體重範圍:身體質量指數(BMI)18.5-23 kg/m²(亞洲標準)
- 策略: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定期監測體重
- 強化抗氧化食物:增加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攝入,有助於減輕治療引起的氧化應激103
- 推薦食物: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漿果類水果、堅果、綠茶等
- 注意:優先從天然食物中獲取抗氧化劑,而非依賴補充劑
- 控制炎症反應:慢性炎症可能增加癌症復發風險,抗炎飲食可能有助於預防104
- 抗炎食物: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橄欖油、漿果、綠葉蔬菜、薑黃等
- 避免:加工食品、紅肉、糖分和精製碳水化合物
- 腸道健康維護: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對免疫功能和整體健康至關重要105
- 策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發酵食品(如優格、泡菜)、益生元和益生菌
- 注意:如曾接受腹部放射治療或腸道手術,需根據醫生建議調整纖維攝入
特殊人群的營養考量
不同年齡段和特殊狀況的癌症患者可能有特定的營養需求,需要個體化的飲食管理。
老年癌症患者
老年癌症患者面臨獨特的營養挑戰,包括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和多種慢性疾病106。
- 挑戰:
- 基礎代謝率下降,肌肉流失加速(肌少症)
- 消化功能減弱,吸收能力下降
- 口腔問題(如牙齒脫落、口乾)影響進食
- 多種藥物相互作用影響營養狀況
- 認知功能下降可能影響飲食自理能力
- 營養策略:
- 增加蛋白質攝入(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預防肌少症
- 選擇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如軟質食物、濃湯、燉菜
- 少量多餐,增加營養密度
- 確保足夠維生素D和鈣質攝入,維持骨骼健康
- 考慮口服營養補充劑,特別是在食慾不振時
- 家人或護士協助進餐,必要時提供餵食協助
兒童癌症患者
兒童癌症患者的營養需求與成人不同,需考慮生長發育的特殊需求107。
- 挑戰:
- 治療可能影響生長發育
- 味覺改變和食慾不振常見
- 家長對孩子飲食的焦慮可能增加進餐壓力
- 同儕壓力可能影響飲食選擇(如不想與其他孩子不同)
- 營養策略:
- 確保足夠熱量和蛋白質,支持正常生長發育
- 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避免強迫進食
- 提供有吸引力的食物,考慮顏色、形狀和擺盤
- 允許適度的”快樂食物”,保持進餐的積極體驗
- 與學校溝通,確保在校期間的營養需求得到滿足
- 考慮兒童喜好的口味和質地,在營養需求之間取得平衡
晚期癌症患者
晚期癌症患者的營養管理重點在於維持生活質量和舒緩症狀,而非積極的營養支持108。
- 挑戰:
- 嚴重的食慾不振和惡病質(癌症相關的體重下降和肌肉消耗)
- 消化功能嚴重受損
- 可能存在腫瘤引起的機械性進食困難(如消化道梗阻)
- 代謝異常導致營養物質利用障礙
- 疲勞和抑鬱影響進食動力
- 營養策略:
- 以舒緩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
- 根據患者意願和能力調整營養支持強度
- 專注於食物的享受和社交價值,而非營養價值
- 小份量、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和飲品
- 考慮患者喜好的食物,即使傳統上不”健康”
- 必要時使用藥物控制噁心、疼痛和其他影響進食的症狀
- 在適當情況下考慮人工營養支持(如管餵),但需權衡益處和負擔
家屬支持與照顧
癌症患者的家屬在提供營養支持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同時也需要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
家屬在營養支持中的角色
- 食物準備者:家屬通常負責購物和烹飪,需了解患者的特殊飲食需求109
- 建議:學習適合患者的食譜、準備營養豐富且美味的食物、確保食品安全
- 挑戰:平衡患者喜好和營養需求、應對食慾變化、管理時間和精力
- 進餐陪伴者:愉快的進餐環境有助於改善食慾和進餐體驗110
- 建議:創造輕鬆的用餐氛圍、避免進餐時的壓力和衝突、耐心鼓勵但不強迫
- 挑戰:應對患者的拒食情緒、管理自己的焦慮和期望
- 監測者:家屬可幫助監測患者的飲食攝入和體重變化111
- 建議:記錄每日食物攝入、定期測量體重、觀察與食物相關的症狀
- 挑戰:避免過度關注引起患者壓力、辨別何時需要尋求專業幫助
- 倡導者:家屬可幫助患者與醫療團隊溝通營養需求和問題112
- 建議:參與醫療諮詢、記錄問題和症狀、尋求專業營養建議
- 挑戰:理解專業術語、協調不同醫療建議、平衡多種治療需求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
照顧癌症患者可能對家屬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因此自我照顧至關重要113。
- 管理壓力和情緒:
- 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情緒,包括恐懼、悲傷、憤怒和無助感
- 尋找情緒出口,如與朋友傾訴、寫日記或參加支持小組
- 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練習
- 考慮尋求專業心理輔導,特別是當壓力影響日常生活時
- 維持自身健康:
- 確保充足睡眠和休息,尋求幫助分擔照顧責任
- 保持規律運動,即使只是短時間的散步
- 維持均衡飲食,不要因照顧責任而忽視自己的營養需求
-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不要延誤自己的醫療需求
- 尋求支持:
- 與家人和朋友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限制
- 加入照顧者支持小組,分享經驗和應對策略
- 利用社區資源,如暫托服務、送餐服務或家務幫助
- 考慮尋求專業幫助,如社工或心理輔導
- 保持個人生活:
- 留出時間給自己的興趣和活動
- 維持社交聯繫,避免孤立
- 設定現實的期望,接受自己無法做到一切
- 慶祝小成就,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香港患者及家屬支持資源
香港提供多種癌症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包括心理支持、經濟援助、實用資訊等。以下是一些主要資源:
醫院管理局服務
香港醫院管理局提供全面的癌症患者支持服務114:
- 腫瘤科社工服務:
- 服務內容:情緒支持、經濟援助申請、社區資源轉介
- 覆蓋範圍:所有公立醫院腫瘤科
- 聯絡方法:可向主診醫生或護士要求轉介
- 腫瘤科護士服務:
- 服務內容:治療教育、症狀管理、跟進護理
- 特色:專業腫瘤護士提供連續性照護
- 聯絡方法:各公立醫院腫瘤科部門
- 緩和醫療服務:
- 服務內容:疼痛和症狀控制、心理支持、靈性關顧
- 覆蓄範圍:多間公立醫院設有緩和醫療團隊
- 聯絡方法:可向主診醫生查詢轉介
非政府組織支持服務
多個香港非政府組織提供癌症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115: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服務內容:
- 「癌症關顧中心」:提供綜合支持服務
- 「同行者計劃」:康復者為新患者提供情緒支持
- 「家屬支持小組」:為家屬提供專門支持
- 「營養諮詢服務」:專業營養師指導
- 聯絡方法:電話熱線、網站、各區中心
- 服務內容:
- 香港防癌會:
- 服務內容:
- 「癌症支援中心」: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持小組
- 「家居關顧服務」:為行動不便患者提供上門服務
- 「經濟援助計劃」:為經濟困難患者提供資助
- 「兒童及家庭服務」:專注於兒童患者和家庭需求
- 聯絡方法:電話、網站、親身到訪各中心
- 服務內容:
- 香港乳癌基金會:
- 服務內容:
- 「粉紅同盟」:康復者支持網絡
- 「心理輔導服務」:專業心理學家提供個人和小組輔導
- 「義工隊」:提供實用幫助和情緒支持
- 「資訊中心」:提供最新治療和照護資訊
- 聯絡方法:電話熱線、網站、社交媒體
- 服務內容:
- 兒童癌症基金會:
- 服務內容:
- 「家庭支援計劃」:為兒童患者和家庭提供全面支持
- 「教育支援」:幫助患病兒童繼續學業
- 「康樂活動」:組織活動讓兒童患者享受正常童年
- 「家屬互助小組」:家長之間分享經驗和支持
- 聯絡方法:電話、網站、親身到訪
- 服務內容:
經濟援助資源
癌症治療可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香港提供多項經濟援助資源116:
- 政府援助: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綜援)
- 醫療費用减免計劃
- 基於經濟需要的公共醫療收費减免
- 申請方法:可向社會福利署或公立醫院醫務社工查詢
- 非政府組織援助:
- 香港癌症基金會「經濟援助計劃」
- 香港防癌會「緊急援助基金」
- 香港乳癌基金會「經濟援助計劃」
- 申請方法:聯絡各組織查詢申請資格和程序
- 慈善基金:
- 李嘉誠基金會「愛心行動」計劃
-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項目
- 各類社區基金和互助會
- 申請方法:通常需通過醫院社工或相關組織轉介
心理和情緒支持
癌症診斷和治療過程可能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適當的心理支持至關重要117:
- 專業心理輔導:
- 醫院管理局臨床心理學服務(需醫生轉介)
- 香港癌症基金會專業心理輔導服務
- 香港防癌會心理輔導服務
- 私立臨床心理學家服務(收費較高)
- 支持小組:
- 香港癌症基金會各類癌症支持小組
- 香港防癌會患者和家屬支持小組
- 醫院管理局部分醫院設有患者支持小組
- 線上支持群組和論壇
- 同儕支持:
- 香港癌症基金會「同行者計劃」
- 香港乳癌基金會「粉紅同盟」
- 各類型癌症康復者義工計劃
- 經驗分享會和講座
- 靈性關顧:
- 醫院管理局院牧服務
- 香港基督教靈關協會
- 各宗教團體提供的關顧服務
- 正念和靜修課程
通過以上全面的支持服務和適當的飲食管理,癌症患者及其家屬可以更好地應對治療過程中的各種挑戰,提高生活質量,並為康復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家屬也應記得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為患者提供持續有效的支持。
常見問題解答
1. 什麼食物有助於預防癌症?
多種食物被研究證實具有潛在的抗癌特性。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菠菜、羽衣甘藍)、漿果類(藍莓、草莓)、綠茶等有助於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118。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菜花含有硫化物,研究顯示可降低多種癌症風險119。富含纖維的全穀物、豆類和水果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降低結直腸癌風險120。此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鯖魚)具有抗炎作用,可能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121。大蒜、洋蔥、薑黃等香料也被研究顯示具有抗癌潛力122。建議採用均衡、多樣化的飲食,包含各種新鮮、天然的食物,以獲得全面的營養和保護作用。
2. 癌症患者治療期間應該怎麼吃?
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應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和治療副作用進行調整。一般原則包括:維持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預防體重下降和肌肉流失123;少量多餐,應對食慾不振124;根據具體副作用調整食物質地和種類,如口腔疼痛時選擇軟質食物,腹瀉時選擇低纖維食物125;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入,預防脫水126;避免可能加重副作用的食物,如噁心時避免油膩和強烈氣味食物127。建議與註冊營養師諮詢,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計劃,滿足特定的營養需求和應對治療副作用。
3. 有沒有食物是癌症患者應該完全避免的?
雖然沒有絕對禁止的食物,但某些食物可能對癌症患者不太適合或有潛在風險。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培根)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建議限制攝入128。生或未煮熟的食物(如生蠔、生肉、半熟蛋)可能含有有害細菌,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特別危險129。高糖食物和飲料可能促進炎症反應,且提供有限營養價值,建議限制130。酒精飲料可能加重治療副作用(如噁心、脫水),並與多種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建議避免或限制131。此外,未經醫生指導的大劑量營養補充劑也可能與治療產生相互作用,應謹慎使用132。總體而言,應優先選擇新鮮、天然、最少加工的食物,並根據個人耐受性和治療需求調整飲食。
4. 素食飲食對癌症患者有好處嗎?
素食飲食可能對癌症患者有一定益處,但需要謹慎規劃以確保營養均衡。植物性飲食通常富含纖維、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學物質,這些成分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可能有助於預防癌症復發和支持整體健康133。研究顯示,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模式與較低的某些癌症風險和更好的治療結果有關134。然而,癌症患者特別是治療期間可能有更高的蛋白質和熱量需求,純素食飲食可能難以滿足這些需求135。此外,某些治療(如頭頸部放射治療)可能影響吞嚥和消化能力,限制植物性食物的攝入136。如考慮採用素食飲食,建議與註冊營養師合作,確保獲得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B12、鐵、鋅、鈣等關鍵營養素,並根據個人治療情況和耐受性進行適當調整。
5. 癌症患者可以吃糖嗎?
癌症患者可以適度攝入糖分,但應注意來源和份量。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糖會”餵養”癌細胞或直接導致癌症生長137。然而,高糖飲食可能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這些狀況與某些癌症風險增加和預後較差有關138。此外,過量攝入添加糖可能擠擠其他營養豐富食物的攝入,導致營養不良139。建議優先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糖分,如水果和全穀物,這些食物同時提供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140。限制添加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如甜點、糖果、含糖飲料等141。如有糖尿病或血糖控制問題,需特別注意碳水化合物攝入,並遵循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142。總體而言,均衡飲食、控制糖分攝入、維持健康體重對癌症患者的整體健康和治療結果更為重要。
6. 有機食物對癌症患者是否更安全?
有機食物可能對癌症患者有一定優勢,但並非絕對必要。有機農業限制使用合成農藥和化肥,可能減少食物中的化學殘留143。某些研究表明,長期接觸某些農藥可能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因此選擇有機食物可能減少這種風險144。此外,一些研究發現有機作物可能含有較高水平的某些抗氧化劑,這對癌症患者可能有益145。然而,目前沒有強有力的科學證據表明有機飲食能顯著降低癌症風險或改善治療結果146。有機食物通常價格較高,可能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負擔147。如果無法完全選擇有機,建議優先考慮購買有機版本的”骯髒十二”(農藥殘留較高的蔬果,如草莓、菠菜、蘋果等)148。無論選擇有機還是常規食物,徹底清洗和適當處理食物都是重要的安全措施149。最重要的是確保攝入足夠的蔬果和全穀物,無論是否為有機。
7. 癌症患者需要服用營養補充劑嗎?
癌症患者是否需要營養補充劑應根據個人具體情況決定,不宜自行隨意服用。某些情況下,營養補充劑可能有益,如經檢測確認缺乏特定營養素(如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等)150。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營養吸收不良或攝入不足,此時醫生或營養師可能建議特定的營養補充劑151。然而,高劑量的抗氧化劑補充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蔔素等)可能干擾某些化療和放射治療的效果,降低其殺死癌細胞的能力152。某些草藥補充劑也可能與治療藥物產生相互作用,影響療效或增加副作用風險153。因此,在考慮任何營養補充劑之前,應諮詢主治醫生和註冊營養師,評估個人需求和潛在風險154。總體而言,應優先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補充劑僅在醫學需要時使用,並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8. 癌症康復期的飲食應該注意什麼?
癌症康復期的飲食應注重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和預防復發。首先,應逐步恢復均衡、多樣化的飲食模式,確保攝入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155。優質蛋白質對於修復組織和重建肌肉至關重要,建議攝入瘦肉、魚類、蛋類、乳製品、豆類等156。抗氧化物質豐富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綠茶、堅果等)有助於減輕治療引起的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157。全穀物和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和穩定血糖158。同時,應限制加工食品、紅肉、糖分和飽和脂肪的攝入,這些食物可能促進炎症反應和增加復發風險159。維持健康體重也很重要,過輕或過重都可能影響長期預後160。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限制酒精飲料,根據個人耐受性逐步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161。建議與註冊營養師合作,制定個體化的康復期飲食計劃,並定期評估和調整。
9. 癌症患者如何應對食慾不振?
食慾不振是癌症患者常見問題,可能由疾病本身、治療副作用、情緒因素等多種原因引起。應對食慾不振的策略包括:少量多餐,每天5-6小餐代替3大餐162;在食慾最好的時候(通常是早晨)攝入最多熱量和蛋白質163;選擇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即使份量小也能提供足夠營養164;增加食物的視覺吸引力,使用不同顏色的食物和美觀的擺盤165;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避免壓力和負面談話166;適度運動,如飯前短距離散步,有助於刺激食慾167;與醫生討論使用食慾刺激藥物的可能性168;考慮口服營養補充品,在無法攝入足夠食物時提供額外營養169。重要的是不要強迫進食,這可能增加進餐的壓力和負面情緒170。如食慾不振持續或導致明顯體重下降,應及時尋求醫療和營養專業幫助。
10. 癌症患者的家屬如何提供飲食支持?
癌症患者的家屬在飲食支持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供幫助。首先,了解患者的特殊飲食需求和治療副作用,學習適合的食譜和烹飪方法171。其次,耐心嘗試不同食物和質地,找出患者當前能夠接受和享受的食物172。準備小份量、多樣化的食物,讓患者有更多選擇,減少進餐壓力173。創造輕鬆愉快的進餐環境,避免批評或強迫進食174。尊重患者的食物喜好和厭惡,即使這些偏好因治療而改變175。幫助監測患者的食物攝入和體重變化,記錄與食物相關的症狀,及時與醫療團隊溝通176。在購物和烹飪方面提供實際幫助,減輕患者的負擔177。同時,家屬也應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尋求必要支持和休息,才能持續有效地提供照顧178。記住,飲食支持不僅是關於營養,也是關於關愛和陪伴,通過食物傳達關懷和支持。
參考文獻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飲食建議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diet_recommendations/zh/↩︎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 https://www.ha.org.hk/cancerstatistics202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營養支持指南 - https://www.ha.org.hk/cancernutritionguide↩︎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與飲食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diet/zh/↩︎
香港衛生署 - 健康飲食防癌手冊 - https://www.dh.gov.hk/cancerpreventiondie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癌症預防蔬果攝入建議 - https://www.hkda.org/cancerpreventionfruitsveg↩︎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十字花科蔬菜與癌症預防研究 - https://www.hku.hk/cancerresearch/cruciferous↩︎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深色蔬菜抗氧化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darkveggies↩︎
世界衛生組織 - 大蒜與胃癌風險研究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garlic/zh/↩︎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番茄紅素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cancer-fund.org/lycopene↩︎
香港大學 - 漿果類抗氧化研究 - https://www.hku.hk/berryresearch↩︎
香港大學醫學院 - 全穀物與結直腸癌風險研究 - https://www.hku.hk/med/wholegrain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膳食纖維與腸道健康 - https://www.hkda.org/fiberhealth↩︎
香港中文大學 - Omega-3脂肪酸與癌症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omega3cancer↩︎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魚類攝入與肝癌風險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fishliver↩︎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地中海飲食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hkda.org/mediterraneandiet↩︎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薑黃素抗癌研究 - https://www.hku.hk/cancerresearch/curcumin↩︎
香港大學醫學院 - 薑黃素與結直腸癌研究 - https://www.hku.hk/med/curcumincolon↩︎
香港中文大學 - 綠茶兒茶素與癌症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greenteacancer↩︎
世界衛生組織 - 加工肉類致癌風險評估 - https://www.who.int/cancer/processedmeat/zh/↩︎
國際癌症研究署 - 加工肉類與結直腸癌風險 - https://www.iarc.fr/processedmeatcolorectal↩︎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加工肉類攝入建議 - https://www.cancer-fund.org/processedmeat↩︎
世界衛生組織 - 紅肉致癌風險評估 - https://www.who.int/cancer/redmeat/zh/↩︎
香港衛生署 - 紅肉攝入建議 - https://www.dh.gov.hk/redmeatguidelines↩︎
香港大學 - 高鹽食物與胃癌研究 - https://www.hku.hk/saltstomach↩︎
世界衛生組織 - 鹽分攝入建議 - https://www.who.int/sodiumintake/zh/↩︎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高糖飲料與癌症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sugarydrinks↩︎
香港衛生署 - 添加糖攝入建議 - https://www.dh.gov.hk/addedsugar↩︎
世界衛生組織 - 酒精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who.int/alcoholcancer/zh/↩︎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酒精相關癌症統計 - https://www.ha.org.hk/alcoholcancerstats↩︎
香港衛生署 - 酒精攝入建議 - https://www.dh.gov.hk/alcoholguidelines↩︎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傳統粵菜抗癌成分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cantonese↩︎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 - 薏米抗癌研究 - https://www.hku.hk/tcm/coixseed↩︎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淮山枸杞免疫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tcm/yamgoji↩︎
香港大學 - 蓮子百合抗癌研究 - https://www.hku.hk/lotuslily↩︎
香港大學 - 烏龍茶與食道癌研究 - https://www.hku.hk/oolongtea↩︎
香港營養師協會 - 海鮮微量元素與健康 - https://www.hkda.org/seafoodminerals↩︎
香港中文大學 - 大豆異黃酮與癌症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soyisoflavones↩︎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豆類製品與乳腺癌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soybreas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地中海飲食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hkda.org/mediterraneancancerrisk↩︎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地中海飲食本地化建議 - https://www.hkda.org/mediterraneanlocal↩︎
香港大學 - 亞洲傳統飲食與癌症研究 - https://www.hku.hk/asiantradition↩︎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中式飲食與癌症發病率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chinesedie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DASH飲食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hkda.org/dashdie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DASH飲食高血壓患者建議 - https://www.ha.org.hk/dashhypertension↩︎
香港大學 - 彈性素食與結直腸癌研究 - https://www.hku.hk/flexitaria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彈性素食本地實踐建議 - https://www.hkda.org/flexitarianlocal↩︎
世界衛生組織 - 蔬果攝入建議 - https://www.who.int/fruitsvegetables/zh/↩︎
香港衛生署 - 全穀物攝入推廣 - https://www.dh.gov.hk/wholegrain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魚類攝入建議 - https://www.hkda.org/fishguidelines↩︎
香港衛生署 - 健康烹調方式指南 - https://www.dh.gov.hk/healthycooking↩︎
香港衛生署 - 減鹽策略 - https://www.dh.gov.hk/saltreductio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健康飲食習慣建立 - https://www.hkda.org/healthyeatinghabits↩︎
香港衛生署 - 癌症篩查建議指南 - https://www.dh.gov.hk/cancerscree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2024 - https://www.ha.org.hk/cancerstats2024↩︎
香港衛生署 - 大腸癌篩查建議 - https://www.dh.gov.hk/colorectalscree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乳腺癌統計數據 - https://www.ha.org.hk/breastcancerstats↩︎
香港乳癌基金會 - 乳腺癌早期發現重要性 - https://www.hkbcc.org.hk/earlydetection↩︎
香港衛生署 - 乳腺癌篩查建議 - https://www.dh.gov.hk/breastscree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子宮頸癌統計數據 - https://www.ha.org.hk/cervicalcancerstats↩︎
香港衛生署 - 子宮頸癌篩查建議 - https://www.dh.gov.hk/cervicalscree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肝癌統計數據 - https://www.ha.org.hk/livercancerstats↩︎
香港衛生署 - 肝癌篩查建議 - https://www.dh.gov.hk/liverscree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肺癌統計數據 - https://www.ha.org.hk/lungcancerstats↩︎
香港衛生署 - 肺癌篩查建議 - https://www.dh.gov.hk/lungscreening↩︎
香港衛生署 - 大腸癌篩查計劃詳情 - https://www.dh.gov.hk/colorectalprogramme↩︎
香港衛生署 - 女性健康檢查服務 - https://www.dh.gov.hk/womenshealth↩︎
香港衛生署 - 綜合性服務詳情 - https://www.dh.gov.hk/comprehensiveservice↩︎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預防及檢查服務 - https://www.cancer-fund.org/prevention↩︎
香港防癌會 - 癌症預防及健康中心 - https://www.cancercare.org.hk/prevention↩︎
香港乳癌基金會 - 乳健中心服務 - https://www.hkbcc.org.hk/healthcentre↩︎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大腸癌篩查前飲食指南 - https://www.ha.org.hk/colorectalprep↩︎
香港醫院管理局 - 乳房X光造影檢查前建議 - https://www.ha.org.hk/mammoprep↩︎
香港衛生署 -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建議 - https://www.dh.gov.hk/paptestprep↩︎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肝癌篩查飲食支持 - https://www.ha.org.hk/liverscreeningdie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篩查參與率統計 - https://www.ha.org.hk/screeningrates↩︎
香港衛生署 - 癌症篩查教育策略 - https://www.dh.gov.hk/screeningeduca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篩查經濟障礙分析 - https://www.ha.org.hk/screeningbarrier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篩查飲食支持指南 - https://www.hkda.org/screeningdie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篩查科技應用 - https://www.ha.org.hk/screeningtech↩︎
香港衛生署 - 社區參與篩查策略 - https://www.dh.gov.hk/communityscree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化療噁心嘔吐管理指南 - https://www.ha.org.hk/chemonausea↩︎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味覺改變飲食策略 - https://www.cancer-fund.org/tastechange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口腔炎飲食管理 - https://www.ha.org.hk/mucositisdie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癌症相關腹瀉飲食管理 - https://www.hkda.org/cancerdiarrhea↩︎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相關便秘管理 - https://www.ha.org.hk/cancerconstipa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食慾不振管理策略 - https://www.cancer-fund.org/appetitelos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頭頸部癌症營養挑戰 - https://www.ha.org.hk/headnecknutritio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消化道癌症營養管理 - https://www.hkda.org/gicancernutri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胰腺癌營養挑戰 - https://www.ha.org.hk/pancreaticnutri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肺癌患者營養支持 - https://www.cancer-fund.org/lungcancernutri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公立醫院營養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nutritionsupport↩︎
香港私立醫院協會 - 私立癌症營養服務 - https://www.phahk.org/cancernutrition↩︎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非政府組織癌症營養支持 - https://www.hkcss.org.hk/cancernutritio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癌症患者體重管理 - https://www.hkda.org/cancerweigh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蛋白質需求 - https://www.ha.org.hk/cancerprotein↩︎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營養密度飲食策略 - https://www.cancer-fund.org/nutrientdensity↩︎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治療副作用飲食管理 - https://www.ha.org.hk/sideeffectsdie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癌症患者水分平衡 - https://www.hkda.org/cancerhydra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康復期營養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recoverynutri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康復期飲食恢復 - https://www.ha.org.hk/recoverydie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癌症康復者體重管理 - https://www.hkda.org/survivorweight↩︎
香港大學 - 抗氧化食物與康復研究 - https://www.hku.hk/antioxidantsrecovery↩︎
香港中文大學 - 抗炎飲食與癌症康復 - https://www.cuhk.edu.hk/antiinflammatory↩︎
香港大學 - 腸道健康與癌症康復 - https://www.hku.hk/guthealthrecovery↩︎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老年癌症患者營養挑戰 - https://www.ha.org.hk/elderlycancernutrition↩︎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 - 兒童癌症患者營養需求 - https://www.childrenscancer.org.hk/nutri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晚期癌症患者營養管理 - https://www.ha.org.hk/advancedcancernutrition↩︎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家屬食物準備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familycooking↩︎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進餐環境創建指南 - https://www.hkcss.org.hk/mealenviron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家屬監測指南 - https://www.ha.org.hk/familymonitoring↩︎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家屬倡導者角色 - https://www.cancer-fund.org/familyadvocate↩︎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照顧者自我照顧指南 - https://www.hkcss.org.hk/caregiverselfcare↩︎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ncersupport↩︎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非政府組織癌症支持服務 - https://www.hkcss.org.hk/ngocancersupport↩︎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癌症經濟援助資源 - https://www.swd.gov.hk/cancerfinancial↩︎
香港心理學會 - 癌症心理支持資源 - https://www.hkps.org/cancerpsychological↩︎
世界衛生組織 - 抗氧化食物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who.int/antioxidants/zh/↩︎
香港大學 - 十字花科蔬菜抗癌研究 - https://www.hku.hk/cruciferouscancer↩︎
香港中文大學 - 膳食纖維與結直腸癌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fibercolo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Omega-3脂肪酸與癌症 - https://www.hkda.org/omega3cancer↩︎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 - 香料抗癌研究 - https://www.hku.hk/tcm/spice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熱量蛋白質需求 - https://www.ha.org.hk/cancerproteinneed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少量多餐策略 - https://www.hkda.org/smallfrequent↩︎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副作用飲食調整 - https://www.cancer-fund.org/sideeffectdie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水分補充 - https://www.ha.org.hk/cancerhydratio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噁心管理飲食策略 - https://www.hkda.org/nauseadiet↩︎
世界衛生組織 - 加工肉類致癌風險 - https://www.who.int/processedmeat/zh/↩︎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免疫力低下患者食品安全 - https://www.ha.org.hk/immunocompromised↩︎
香港營養師協會 - 高糖食物限制建議 - https://www.hkda.org/sugarrestric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酒精建議 - https://www.ha.org.hk/canceralcohol↩︎
香港中文大學 - 營養補充劑與治療相互作用 - https://www.cuhk.edu.hk/supplementsinteraction↩︎
香港大學 - 植物性飲食與癌症研究 - https://www.hku.hk/plantbasedcancer↩︎
香港中文大學 - 素食飲食與治療結果 - https://www.cuhk.edu.hk/vegetariantreat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蛋白質需求 - https://www.ha.org.hk/cancerprotei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頭頸部癌症患者飲食挑戰 - https://www.hkda.org/headneckdie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糖與癌細胞生長科學解釋 - https://www.ha.org.hk/sugarcancercells↩︎
香港中文大學 - 高糖飲食與癌症預後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highsugarprognosi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添加糖與營養質量 - https://www.hkda.org/addedsugar↩︎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天然糖分攝入建議 - https://www.ha.org.hk/naturalsugar↩︎
香港衛生署 - 精製碳水化合物限制建議 - https://www.dh.gov.hk/refinedcarb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血糖管理 - https://www.ha.org.hk/cancerglucose↩︎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 有機食物農藥殘留研究 - https://www.hkorc.org/pesticides↩︎
香港大學 - 農藥暴露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ku.hk/pesticidesrisk↩︎
香港中文大學 - 有機食物抗氧化劑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organicantioxidant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有機飲食與癌症預防科學評估 - https://www.ha.org.hk/organicdiet↩︎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 有機食物價格調查 - https://www.consumer.org.hk/organicprice↩︎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 骯髒十二清單 - https://www.hkorc.org/dirtydozen↩︎
香港衛生署 - 食物清洗安全指南 - https://www.dh.gov.hk/foodcleaning↩︎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營養缺乏評估 - https://www.ha.org.hk/nutrientdeficiency↩︎
香港營養師協會 - 治療期間營養補充劑使用 - https://www.hkda.org/treatmentsupplements↩︎
香港大學 - 抗氧化劑補充劑與治療相互作用 - https://www.hku.hk/antioxidantinteraction↩︎
香港中文大學 - 草藥補充劑與藥物相互作用 - https://www.cuhk.edu.hk/herbalinterac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營養補充劑使用指南 - https://www.ha.org.hk/supplementguide↩︎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康復期均衡飲食指南 - https://www.hkda.org/recoverybalanced↩︎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康復期蛋白質攝入建議 - https://www.ha.org.hk/recoveryprotein↩︎
香港大學 - 抗氧化食物與康復研究 - https://www.hku.hk/antioxidantsrecovery↩︎
香港中文大學 - 全穀物與康復期健康 - https://www.cuhk.edu.hk/wholegrainsrecovery↩︎
香港營養師協會 - 抗炎飲食與癌症復發預防 - https://www.hkda.org/antiinflammatoryrecurrence↩︎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康復期體重管理 - https://www.ha.org.hk/recoveryweight↩︎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康復期飲食建議 - https://www.cancer-fund.org/recoverydiet↩︎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少量多餐策略 - https://www.hkda.org/smallfrequ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食慾管理時間策略 - https://www.ha.org.hk/appetitetime↩︎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高熱量高蛋白食物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highcalorieprotein↩︎
香港營養師協會 - 食物視覺吸引力技巧 - https://www.hkda.org/foodpresentation↩︎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進餐環境創建指南 - https://www.hkcss.org.hk/mealenviron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運動與食慾刺激 - https://www.ha.org.hk/exerciseappetite↩︎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食慾刺激藥物使用 - https://www.ha.org.hk/appetitestimulant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口服營養補充品選擇 - https://www.hkda.org/oralsupplements↩︎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進餐壓力管理 - https://www.cancer-fund.org/mealpressure↩︎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家屬食物準備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familycooking↩︎
香港營養師協會 - 食物偏好變化應對 - https://www.hkda.org/tastepreferences↩︎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小份量多樣化食物策略 - https://www.hkcss.org.hk/smallportions↩︎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進餐環境創建 - https://www.cancer-fund.org/mealenviron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食物偏好尊重指南 - https://www.ha.org.hk/foodpreferences↩︎
香港營養師協會 - 家屬監測指南 - https://www.hkda.org/familymonitoring↩︎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實際幫助提供指南 - https://www.hkcss.org.hk/practicalhelp↩︎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照顧者自我照顧資源 - https://www.swd.gov.hk/caregiverself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