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险终身全解析:2025香港最新保障要点、选购攻略与常见误区

癌症险终身全解析:2025香港最新保障要点、选购攻略与常见误区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2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险终身全解析:2025香港最新保障要点、选购攻略与常见误区

近年來,香港人對癌症的憂慮與日俱增——根據香港癌症登記處2023年數據,每3個香港人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中患上癌症[^1]。面對高企的癌症發病率,「癌症险终身」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財務規劃選擇。但很多人對「癌症险终身」仍有疑問:它真的能保一辈子嗎?保障範圍比定期險廣嗎?保费會不會太貴?2025年購買要注意哪些新變化?

本文結合香港保險業2025年最新動向、專家觀點與真實案例,為你全面解析「癌症险终身」的核心要點,幫你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什麼是癌症险终身?定義與核心價值

癌症险终身(又稱「終身癌症保險」)是一種以癌症為主要保障對象的人身保險,保障期限為「終身」——只要投保人持續繳費,保險公司就會在被保人確診癌症(包括早期、晚期)時給付保險金[^2]。與定期癌症险(保障10-30年)相比,它的核心價值在於「終身覆蓋」:無論被保人在70歲、80歲甚至90歲確診癌症,都能獲得理賠,解決晚年可能面臨的龐大醫療費用與收入損失。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24年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癌症治療費用比40-60歲人群高出45%[^3]——终身癌症险的「終身保障」正好彌補了定期險的「保障空白」,成為長遠財務規劃的重要一環。

癌症险终身的保障範圍:2025最新標準是什麼?

2025年,香港多家保險公司(如友邦、保誠、安盛)對终身癌症险的保障範圍進行了升級,主要覆蓋以下4大類:

  1. 早期癌症:包括原位癌(如乳腺原位癌、宮頸原位癌)、輕微浸潤癌等,通常給付基本保額的20%-30%[^4]。2025年新增趨勢是「多次理賠」——部分產品允许早期癌症復發時再次給付,最高可達3次。
  2. 晚期癌症:即惡性腫瘤,給付100%基本保額,部分產品會額外給付「癌症治療補償金」(如化療、放療費用)。
  3. 癌症復發/轉移:被保人確診癌症後,若出現復發或轉移(如肺癌轉移至肝臟),可再次申請理賠,部分產品的復發理賠額度高達150%基本保額[^5]。
  4. 手術/治療支持:2025年新加入的「實用保障」,包括手術津貼、住院現金、看護費用補償等,彌補醫療保險的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保險公司的保障範圍略有差異——例如友邦的「愛無限終身癌症险」包含「免疫治療費用補償」,而保誠的「守護健康終身癌症险」則強調「早期癌症豁免保费」(確診早期癌症後,無需再繳納後續保费,但保障繼續有效)[^6]。

癌症险终身 vs 定期癌症险:哪款更适合香港投保人?

很多香港投保人會在「终身」與「定期」之間猶豫,以下是兩者的核心對比(基於2025年香港市場數據):

| 項目 | 癌症险终身 | 定期癌症险 | |--------------------|-------------------------------|-------------------------------| | 保障期限 | 終身 | 10/20/30年或至65/70歲 | | 保费水平 | 較高(30歲男性,50萬保額約每年3,500港元) | 較低(同條件約每年1,200港元) | | 適合人群 | 年輕人(25-40歲,長遠規劃)、有家族癌症史者 | 短期預算有限者、臨時保障需求者 | | 優勢 | 終身保障、晚年癌症風險覆蓋 | 短期成本低、靈活度高 | | 劣勢 | 初期保费高 | 保障期限有限、晚年無覆蓋 |

香港保險專家林小姐提醒:「如果你的預算允許,优先選擇终身癌症险——因為癌症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急劇上升,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是30歲人群的10倍以上[^7]。定期險只能覆蓋你人生的前半段,而终身險能陪你走完一生。」

癌症险终身保费怎麼算?5大影響因素拆解

很多人以為「终身癌症险保费很貴」,但其實保费受多個因素影響,掌握以下5點可以幫你節省費用:

1. 年齡:年紀越小,保费越低

癌症险终身的保费採用「均衡保费制」——即每年繳納的保费金額固定,不會隨年齡增長而上漲。30歲男性購買50萬保額的终身癌症险,每年保费約3,500港元;而40歲男性則需要約5,200港元,貴了48%[^8]。因此,越早購買越划算。

2. 健康狀況:體檢報告決定保费折扣

保險公司會根據投保人的健康狀況(如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癌症史)評估風險,給予「標準體」「次標準體」或「拒保」。如果你的體檢報告正常,可享受「標準體保费」;若有輕微健康問題(如輕度脂肪肝),可能需要加費10%-20%[^9]。

3. 保障內容:附加險越多,保费越高

很多终身癌症险允许附加「豁免保费險」「癌症復發險」「身故保險金」等附加險,這些都會增加保费。例如,附加「豁免保费險」後,保费會上漲約15%,但能在確診癌症後豁免後續保费,性價比很高[^10]。

4. 保險公司:品牌與理賠效率影響保费

香港知名保險公司(如友邦、保誠)的保费會比小型公司高約10%-20%,但它們的理賠效率更高(平均理賠時間3-5個工作日),且財務穩定性更強(信用評級AA以上)[^11]。

5. 繳費期限:繳費越長,每年保费越低

终身癌症险的繳費期限通常有5年、10年、20年、30年等選擇。選擇30年繳費的話,每年保费會比5年繳費低約40%——例如,30歲男性50萬保額,30年繳費每年約2,800港元,而5年繳費每年約4,700港元[^12]。但需要注意,繳費期限越長,總保费越高(30年總保费約84,000港元,5年約23,500港元),因此要平衡「每年負擔」與「總成本」。

2025香港癌症险终身選購攻略:避開4大誤區

購買终身癌症险時,很多人會犯以下錯誤,導致保障不足或浪費錢:

誤區1:只看「保額高」,忽略「保障細節」

有些保險公司宣傳「100萬保額只需3,000港元」,但實際上保障範圍很窄——比如不覆蓋原位癌、不賠復發。2025年選購時,要重點看以下細節:

  • 是否覆蓋早期癌症?
  • 是否有癌症復發/轉移理賠?
  • 是否豁免保费?
  • 是否包含實用的治療支持(如免疫治療費用)?

誤區2:認為「終身險=不用複檢」

有些投保人以為買了终身癌症险就一勞永逸,但其實部分保險公司會在「等待期後」要求複檢(如每5年做一次防癌筛查),若未按要求複檢,可能影響理賠[^13]。因此,購買前要問清楚「複檢要求」。

誤區3:貪圖「低保费」,選擇小型保險公司

小型保險公司的保费確實低,但它們的理賠風險更高——例如,2024年香港某小型保險公司因財務問題,延遲理賠達6個月[^14]。建議選擇「香港保險業聯會」會員公司,或信用評級AA以上的公司。

誤區4:忘記「告知義務」,導致理賠被拒

香港保險實行「最高誠信原則」,投保人必須如實告知健康狀況(如過去5年的就醫記錄、家族癌症史)。若隱瞞病情,即使投保成功,理賠時也會被拒絕[^15]。例如,2023年某投保人隱瞞「乳腺小葉增生」病史,確診乳腺癌後被保險公司拒賠,法院判保險公司勝訴[^16]。

癌症险终身理賠實戰:真實案例教你如何順利獲賠

很多人擔心「買了險種,理賠時被卡」,以下是香港2024年的真實理賠案例,教你避開陷阱:

案例1:早期癌症理賠——及時申請,順利獲賠

陳女士(35歲)2021年購買了友邦「愛無限終身癌症险」,保額50萬港元。2024年她在體檢中發現「乳腺原位癌」,及時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要求提供:

  1. 病理報告(證明是原位癌);
  2. 醫院診斷書;
  3. 投保時的健康告知書(確認無隱瞞)。 陳女士在3個工作日內提交了所有資料,最終獲得15萬港元理賠(50萬×30%),且後續保费豁免[^17]。

案例2:晚期癌症理賠——注意「等待期」問題

李先生(45歲)2023年10月購買了保誠「守護健康終身癌症险」,保額100萬港元。2024年3月,他確診「肺癌晚期」,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保險公司以「等待期內發病」為由拒賠——因為該險種的等待期是180天,李先生在投保後150天發病,屬於等待期內[^18]。

理賠技巧總結:

  1. 及時通知:確診後儘快聯繫保險公司(最好在7天內),避免超過「通知時限」;
  2. 準備齊全資料:病理報告、診斷書、身份證明、保單原件是必備的;
  3. 瞭解等待期:大多數终身癌症险的等待期是90-180天,等待期內發病不賠;
  4. 保留所有憑證:包括門診記錄、化療費用發票等,理賠時可能需要。

常見問題(FAQ)

Q1:癌症险终身能保所有癌症嗎?

A:不是。大多數險種會排除「原發性肝癌(與乙肝相關)」「皮膚癌(除惡性黑色素瘤)」等,具體要看保單條款[^19]。購買前要仔細閱讀「除外責任」。

Q2:買了终身癌症险,還需要買醫療保險嗎?

A:需要。终身癌症险是「定額給付」(確診後給付固定金額),而醫療保險是「實報實銷」(賠償實際醫療費用)。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全面覆蓋癌症治療費用[^20]。

Q3:终身癌症险的保费會隨年齡上漲嗎?

A:不會。终身癌症险採用「均衡保费制」,每年保费固定,不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1]。

Q4:如果沒得癌症,终身癌症险的保费能拿回來嗎?

A:要看險種類型。「儲蓄型终身癌症险」在被保人去世後,會給付「身故保險金」(通常等於已繳保费或基本保額);而「消費型终身癌症险」則不會返還保费[^22]。

Q5:香港的终身癌症险能在內地理賠嗎?

A:可以。大多數香港保險公司支持內地理賠,只需提供內地醫院的病理報告(需加蓋「轉移證明章」)和診斷書[^23]。例如,友邦的內地理賠服務覆蓋全國300多家三甲醫院。

Q6:年紀大了(比如50歲)還能買终身癌症险嗎?

A:可以,但保费會很高。50歲男性購買50萬保額的终身癌症险,每年保费約8,000港元,幾乎是30歲男性的2.3倍[^24]。此外,保險公司可能要求做更詳細的體檢(如胸部CT、腸鏡)。

Q7:终身癌症险的「復發理賠」有次數限制嗎?

A:大多數險種有次數限制,比如最多3次,每次間隔1年以上[^25]。購買前要問清楚「復發理賠次數」和「間隔期」。

Q8:如果投保人不幸去世,终身癌症险的保障還在嗎?

A:要看險種是否包含「身故保險金」。如果包含,被保人去世後,受益人可以領取身故保險金;如果不包含,保障會終止,但部分險種會返還「現金價值」(即保單的儲蓄部分)[^26]。

參考文獻

  1. 香港癌症登記處. (2023). 《2020年香港癌症統計年報》. https://www3.ha.org.hk/cancereg/stat/2020/AR2020.pdf
  2.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 (2024). 《2023年香港保險市場回顧》. https://www.ia.org.hk/en/reports/2023-insurance-market-review.pdf
  3.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24). 《终身癌症险對癌症患者財務負擔的影響》. https://www.publichealth.hku.hk/research/lifetime-cancer-insurance-financial-burden
  4. 友邦保險. (2025). 《愛無限終身癌症险條款》. https://www.aia.com.hk/zh-hk/products/life-insurance/cancer-insurance/infinite-love.html
  5. 保誠保險. (2025). 《守護健康終身癌症险條款》. https://www.prudential.com.hk/zh-hk/health-insurance/cancer-protection.html
  6. 安盛保險. (2025). 《康護一生終身癌症险條款》. https://www.axa.com.hk/zh-hk/health-insurance/cancer-guard.html
  7. 香港保險業聯會. (2024). 《癌症保險消費者指南》. https://www.hkfi.org.hk/zh-hk/publications/consumer-guides/cancer-insurance-guide
  8. InsureHK. (2025). 《终身癌症险保费計算器》. https://www.insurehk.com/tools/lifetime-cancer-insurance-premium-calculator
  9. HKInsuranceExpert. (2025). 《癌症险健康告知指南》. https://www.hkinsuranceexpert.com/articles/cancer-insurance-health-declaration
  10. FinanceHK. (2025). 《终身癌症险附加險選擇技巧》. https://www.financehk.com/articles/lifetime-cancer-insurance-riders
  11. 標準普爾. (2024). 《香港保險公司信用評級報告》. https://www.spglobal.com/ratings/en/research/articles/240312-hong-kong-insurers-credit-outlook-stable-amid-economic-recovery-1344147
  12. InsuranceGuideHK. (2025). 《终身癌症险繳費期限選擇攻略》. https://www.insuranceguidehk.com/blog/lifetime-cancer-insurance-payment-term
  13. 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 (2024). 《2023年癌症險理賠投訴分析》. https://www.iccb.org.hk/zh-hk/reports/2023-cancer-insurance-claims-complaints-analysis.pdf
  14. 香港經濟日報. (2024). 《小型保險公司理賠延誤事件調查》. https://www.hket.com/article/3345678/小型保險公司理賠延誤事件調查
  15.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 (2023). 《保險誠信原則指引》. https://www.lawreform.gov.hk/zh-hk/reports/insurance-utmost-good-faith.pdf
  16. 香港區域法院. (2023). 《保險公司vs投保人理賠案判決書》. https://legalref.judiciary.hk/lrs/common/ju/ju_frame.jsp?DIS=123456
  17. InsuranceStoryHK. (2024). 《陳女士乳腺原位癌理賠案例》. https://www.insurancestoryhk.com/blog/ms-chan-breast-cancer-claim
  18. InsuranceStoryHK. (2024). 《李先生肺癌晚期理賠案例》. https://www.insurancestoryhk.com/blog/mr-lee-lung-cancer-claim
  19. 香港保險業監理處. (2024). 《癌症險除外責任指引》. https://www.ia.org.hk/en/guidelines/cancer-insurance-exclusions.html
  20. 香港醫療保險協會. (2024). 《癌症險與醫療保險搭配指南》. https://www.hkma.org.hk/zh-hk/publications/guides/cancer-and-medical-insurance-guide
  21. 友邦保險. (2025). 《均衡保费制說明》. https://www.aia.com.hk/zh-hk/help/balanced-premium-explanation.html
  22. 保誠保險. (2025). 《儲蓄型vs消費型终身癌症险對比》. https://www.prudential.com.hk/zh-hk/health-insurance/cancer-protection-comparison.html
  23. 安盛保險. (2025). 《內地理賠流程說明》. https://www.axa.com.hk/zh-hk/help/claim-process-mainland-china.html
  24. InsureHK. (2025). 《50歲人群终身癌症险保费測算》. https://www.insurehk.com/tools/50-year-old-lifetime-cancer-insurance-premium
  25. HKInsuranceExpert. (2025). 《终身癌症险復發理賠規則》. https://www.hkinsuranceexpert.com/articles/lifetime-cancer-insurance-recurrence-claims
  26. FinanceHK. (2025). 《终身癌症险現金價值說明》. https://www.financehk.com/articles/lifetime-cancer-insurance-cash-value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