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肥胖癌症關係:全面解析體重管理對預防癌症的重要性

肥胖癌症關係:全面解析體重管理對預防癌症的重要性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0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肥胖癌症關係:全面解析體重管理對預防癌症的重要性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概述/什麼是肥胖癌症關係

肥胖癌症關係是指體重過重或肥胖與多種癌症風險增加之間的科學關聯。近年來,隨著全球肥胖率持續上升,這一關係已成為公共衛生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有19億成年人超重,其中超過6.5億人屬於肥胖範疇1。這一趨勢與多種癌症發病率的上升呈現顯著相關。

肥胖與癌症之間的關聯並非偶然。科學研究表明,過多體脂肪會通過多種生物學機制增加癌症風險。這些機制包括慢性炎症狀態、激素失調、免疫系統功能改變以及胰島素抵抗等2。香港大學公共卫生學院的研究指出,這些生物學變化可能導致細胞增殖增加、DNA修復能力下降以及細胞凋亡抑制,從而創造有利於腫瘤發展的微環境3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與癌症之間的關係是複雜且多方面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至少有13種癌症被確認與肥胖有直接關聯,包括乳腺癌(絕經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胰腺癌、食道腺癌等4。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報告進一步指出,在香港地區,約20%的癌症死亡病例可歸因於超重和肥胖5

肥胖對癌症風險的影響還存在劑量反應關係,即體重越重,風險越高。香港衛生署的”健康體重計劃”報告顯示,BMI每增加5個單位,整體癌症風險增加約10%6。此外,肥胖的持續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長期肥胖會顯著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

理解肥胖與癌症的關係不僅對個人意義重大,對公共衛生政策同樣具有重要啟示。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報告強調,通過有效預防和管理肥胖,可以顯著降低癌症負擔,減少醫療系統壓力7。這使得肥胖控制成為癌症預防策略中的重要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與癌症的關係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遺傳背景、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指出,亞洲人群(包括香港居民)在較低的BMI水平就可能面臨肥胖相關疾病風險,這與西方人群有所不同8。這種差異提示我們需要針對特定人群制定更具體的預防策略。

總體而言,肥胖癌症關係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層次的複雜課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這一關係的理解不斷加深,為制定有效的預防和干預措施提供了科學基礎。接下來,本文將詳細探討預防肥胖相關癌症的策略、香港地區的篩查資源以及患者和家屬可獲得的支持服務。

預防肥胖癌症關係

預防肥胖相關癌症需要綜合性的策略,涉及個人生活方式改變、社區支持以及政策層面的干預。基於當前科學證據,世界衛生組織和香港衛生署等權威機構提出了一系列預防措施,旨在減少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生風險9

健康飲食習慣

健康飲食是預防肥胖和相關癌症的基石。香港癌症基金會建議採用富含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的飲食模式,同時限制加工食品、紅肉和含糖飲料的攝入10。這種飲食模式不僅有助於體重管理,還能提供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和植物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已被證明具有抗癌特性。

具體而言,以下飲食建議對於預防肥胖相關癌症尤為重要:

  1. 增加植物性食物攝入:每天至少攝入5份(約400克)各種類型和顏色的蔬菜水果。香港大學的研究表明,這些食物中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幫助維持健康體重,並降低結直腸癌等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11

  2. 選擇全穀物:用全穀物(如糙米、全麥麵包)替代精製穀物。全穀物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控制體重和維持腸道健康,從而降低結直腸癌風險12

  3.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紅肉攝入不超過500克(烹煮後重量),並盡量避免加工肉類。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這些食物會增加結直腸癌風險,而肥胖會進一步放大這一風險13

  4. 減少高糖、高脂食品:限制含糖飲料、甜點、油炸食品和高脂零食的攝入。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這些食品是香港居民飲食中添加糖和不健康脂肪的主要來源,與肥胖率上升密切相關14

  5. 控制酒精攝入:限制酒精飲料攝入,最好完全避免。酒精不僅提供”空熱量”(不含營養素的熱量),還被證明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乳腺癌、肝癌和結直腸癌15

  6. 注意烹飪方式:優先選擇蒸、煮、燉、烤等健康烹飪方式,減少油炸和炭烤。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高溫烹飪可能產生致癌物質,而肥胖會增加身體對這些物質的敏感性16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營養學家建議,除了關注食物種類外,還應注意飲食習慣。例如,規律進餐、細嚼慢嚥、注意飽腹感信號等,都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入和維持健康體重17。此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選擇水而非含糖飲料,也是預防肥胖和相關癌症的簡單有效策略。

規律體育活動

規律的體育活動是預防肥胖相關癌症的另一關鍵因素。香港衛生署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並每週進行兩次或以上的肌力訓練18。這一建議基於大量研究證據,表明規律運動不僅有助於體重管理,還能通過多種機制降低癌症風險。

體育活動對預防肥胖相關癌症的益處體現在多個方面:

  1. 體重控制:運動直接消耗熱量,有助於維持能量平衡,防止體重過度增加。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人,其肥胖風險比不運動者低約30%19

  2. 代謝健康改善:運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和炎症水平,這些都是肥胖增加癌症風險的重要機制。香港大學的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以降低體內炎症標誌物水平達20-30%20

  3. 激素調節:體育活動有助於調節體內激素水平,包括性激素和生長因子,這些激素在肥胖相關癌症的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激素敏感性癌症,運動的保護作用尤為明顯21

  4. 免疫功能增強:規律運動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提高身體對癌細胞的監測和清除能力。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報告指出,適度運動可以增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這些細胞在對抗腫瘤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22

  5. 腸道健康促進: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通過消化道的時間,減少致癌物質與腸道粘膜的接觸時間。此外,運動還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降低結直腸癌風險23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類型和強度的運動可能對預防特定癌症有不同的效果。例如,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專家建議,結直腸癌預防可能受益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而乳腺癌預防則可能需要結合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24

對於長久不活動的人,香港衛生署建議採用漸進式方法開始運動計劃,從低強度、短時間開始,逐漸增加運動量和強度25。此外,減少久坐行為也至關重要,即使不能進行正式運動,經常起身活動、站立工作或走動也能帶來健康益處。

體重管理策略

有效的體重管理是預防肥胖相關癌症的核心。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報告指出,即使減輕體重5-10%,也能顯著降低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26。以下是基於科學證據的體重管理策略:

  1. 設定現實目標:設定可持續的、漸進的體重目標,而非追求快速減重。香港營養師學會建議,每周減重0.5-1公斤是安全且可持續的速度27

  2. 行為監測:記錄飲食、運動和體重變化,幫助識別模式並及時調整策略。研究表明,自我監測是體重管理成功的重要預測因素28

  3. 控制份量:學習識別適當的食物份量,使用小盤子、避免直接從包裝中進食等技巧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入。香港衛生署的”健康飲食金字塔”提供了視覺化的份量指導29

  4. 規律進餐:保持規律的進餐時間,避免跳餐,特別是早餐。研究表明,不規律的進餐模式可能導致代謝紊亂和體重增加30

  5. 壓力管理:學習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練習。慢性壓力會導致激素失調,增加腹部脂肪堆積,從而增加癌症風險31

  6. 充足睡眠:確保每晚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睡眠不足會干擾飢餓和飽腹激素的平衡,增加食欲和熱量攝入32

  7. 尋求專業支持:考慮諮詢註冊營養師、體適能教練或行為治療師的專業意見。香港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提供多種體重管理計劃和支持服務33

  8. 社會支持:尋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或加入體重管理支持小組。研究表明,社會支持可以顯著提高體重管理的成功率34

  9. 環境調整:創建有助於健康選擇的環境,如在家中存放健康食品、準備運動服裝以方便運動等。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對飲食和運動行為有強烈影響35

  10. 長期維持:將體重管理視為終身的健康生活方式,而非短期的”節食”。香港癌症基金會強調,體重維持與減重本身同等重要36

值得注意的是,體重管理應採用個性化方法,考慮個人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個人喜好。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專家建議,在開始任何體重管理計劃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特別是對於已有健康問題的個體37

社區和政策層面干預

除了個人層面的努力,社區和政策層面的干預對於預防肥胖相關癌症同樣重要。香港衛生署的報告指出,僅靠個人努力難以應對肥胖流行,需要創造支持健康選擇的環境和政策38。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社區和政策層面干預措施:

  1. 學校健康促進:在學校實施全面的健康促進計劃,包括提供健康校餐、增加體育課時間、限制校園內不健康食品銷售等。香港教育大學的研究表明,學校環境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體重狀況有長遠影響39

  2. 工作場所健康計劃:在工作場所推動健康促進活動,如提供健康食品選擇、創造活動友好環境、組織體育活動等。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的數據顯示,工作場所健康計劃可以提高員工健康水平,減少因病缺勤40

  3. 城市規劃支持活動:在城市規劃中融入支持體育活動的元素,如建造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增加公園和休憩空間、改善公共交通等。香港規劃署已開始將這些元素納入城市發展策略41

  4. 食品政策:實施食品政策,如對含糖飲料和垃圾食品徵稅、限制針對兒童的不健康食品廣告、要求餐廳提供營養資訊等。香港政府已開始考慮這些政策選項42

  5. 醫療系統整合:將肥胖預防和管理納入常規醫療保健服務,培訓醫療專業人員識別和管理肥胖問題。香港醫院管理局已開始在基層醫療服務中加強肥胖管理43

  6. 公共教育:開展大規模公共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肥胖與癌症關係的認識,傳播健康生活方式資訊。香港衛生署和香港癌症基金會定期舉辦此類活動44

  7. 跨部門合作:促進衛生、教育、規劃、食品等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共同應對肥胖問題。香港政府已建立跨部門工作組協調相關工作45

  8. 監測和評估:建立系統監測肥胖趨勢和相關干預措施的效果,定期評估和調整策略。香港衛生署已開始建立此類監測系統46

這些社區和政策層面的干預措施,結合個人層面的努力,可以創造一個支持健康選擇的環境,從而更有效地預防肥胖相關癌症。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應對肥胖流行需要全社會參與,採用多部門、多層次的綜合方法47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癌症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手段,對於肥胖人群尤為重要,因為他們可能面臨更高的癌症風險。香港地區提供多種癌症篩查資源和服務,旨在幫助居民及早發現和治療癌症。本節將詳細介紹香港地區主要的癌症篩查資源,特別是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篩查服務48

政府提供的篩查服務

香港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提供多種癌症篩查服務,部分服務針對高風險人群(包括肥胖人群)提供優先安排。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政府篩查計劃:

  1. 大腸癌篩查計劃:香港衛生署推出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是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癌症篩查計劃之一。該計劃為61至75歲的香港居民提供資助的大腸癌篩查服務,包括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和必要時的結腸鏡檢查49。考慮到肥胖是結直腸癌的已知風險因素,該計劃特別鼓勵BMI超過25的居民參與篩查。截至2024年,已有超過100萬香港居民參與此計劃,早期發現率顯著提高50

  2. 乳腺癌篩查計劃:香港醫院管理局營運的”乳腺癌篩查計劃”為44至69歲的女性提供乳房X光造影檢查服務。該計劃特別關注高風險人群,包括肥胖女性,因為研究顯示肥胖(特別是絕經後肥胖)會增加乳腺癌風險51。計劃採用分級收費制度,確保服務的可及性。自2019年啟動以來,該計劃已服務超過20萬名女性,早期乳腺癌檢出率達85%52

  3.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雖然子宮頸癌與肥胖的直接關聯性較低,但香港衛生署的”子宮頸癌篩查計劃”仍然是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服務。該計劃為25至64歲的女性提供資助的子宮頸抹子檢查,建議每三年檢查一次53。對於肥胖女性,該計劃提供特別安排,確保檢查過程舒適準確。

  4. 綜合健康篩查計劃: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綜合健康篩查計劃”針對40歲以上成年人提供多項健康評估服務,包括癌症風險評估和篩查建議54。該計劃特別關注肥胖人群的癌症風險,提供個性化的篩查建議和跟進服務。計劃包括體脂分析、代謝健康評估和特定癌症標誌物檢測等項目。

私立醫療機構的篩查服務

除了政府提供的服務,香港的私立醫療機構也提供多種癌症篩查選項,這些服務通常更加靈活和個人化,但費用相對較高。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私立篩查服務:

  1. 全面健康評估中心:香港多家私立醫院(如養和醫院、港安醫院、嘉諾撒醫院等)營運的全面健康評估中心提供多種癌症篩查套餐,特別適合高風險人群(包括肥胖人群)55。這些套餐通常包括:

    • 針對性腫瘤標誌物檢測
    • 影像學檢查(如低劑量CT、MRI、超聲波等)
    • 內窺鏡檢查(如胃鏡、結腸鏡等)
    • 專科醫生諮詢和個性化建議

    這些中心通常提供”一站式”服務,從檢查到結果解釋再到跟進建議,為肥胖人群提供便利和專業的篩查體驗。

  2. 專科診所篩查服務:香港的專科診所(如腸胃肝臟科、婦科、泌尿科等)也提供針對性癌症篩查服務。例如:

    • 腸胃科診所提供結腸鏡檢查服務,特別適合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肥胖等風險因素的人群56
    • 婦科診所提供婦科癌症篩查,包括子宮頸抹子、經陰道超聲波和卵巢癌標誌物檢測等
    • 泌尿科診所提供前列腺癌篩查,包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測和直腸指檢等

    這些專科診所通常提供更高水平的專業性和個人化服務,但費用相對較高。

  3. 預防醫學中心:近年來,香港出現多家專注於預防醫學的中心,如香港預防醫學中心、香港健康管理中心等。這些中心提供先進的癌症風險評估和篩查服務,特別適合關注健康的高風險人群57。服務通常包括:

    • 基因檢測評估癌症風險
    • 先進影像學檢查(如PET-CT、全身MRI等)
    • 精準營養和生活方式評估
    • 個人化預防計劃制定

    這些中心通常採用多學科團隊合作模式,結合內科、營養學、運動科學等專業,為肥胖人群提供全面的癌症預防和篩查服務。

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的篩查服務

香港的社區和非政府組織也提供多種癌症篩查和教育服務,特別是針對服務不足的群體。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社區篩查資源:

  1. 香港癌症基金會篩查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作為本地主要的癌症支持組織,提供多種癌症篩查和教育服務58。該基金會的”癌症篩查巴士”計劃定期巡迴香港各區,為居民提供便利的篩查服務,特別是對於交通不便或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服務包括:

    • 乳房X光造影檢查
    • 子宮頸抹子檢查
    • 大腸癌篩查(糞便潛血測試)
    • 健康教育和諮詢

    該基金會特別關注肥胖人群的篩查需求,提供適當的設備和專業支持,確保篩查過程的舒適性和準確性。

  2. 地區性健康中心:香港各區的地區性健康中心(如港島東健康中心、九龍城健康中心等)提供基礎的癌症篩查和健康評估服務59。這些中心通常由衛生署資助,為居民提供低收費或免費的服務,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和低收入群體。服務包括:

    • 基本健康檢查
    • 癌症風險評估
    • 轉介服務(轉介至專科醫院或診所)
    • 健康教育和諮詢

    這些中心是肥胖人群獲得基礎篩查服務和健康資訊的重要途徑。

  3. 企業和學校篩查計劃:一些非政府組織與企業和學校合作,提供工作場所和校園癌症篩查服務60。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與多家企業合作,為員工提供在職場的癌症篩查服務;同時也與學校合作,為教職員工提供健康評估和篩查服務。這些計劃特別適合工作繁忙的肥胖人群,提供便利的篩查途徑。

肥胖人群的特殊篩查考慮

對於肥胖人群,癌症篩查可能需要特別的考慮和安排。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專家建議以下幾點61

  1. 設備適應性:某些篩查設備(如MRI、CT掃描儀等)可能有重量限制,肥胖人群在預約時應提前告知體重情況,以便醫療機構安排適當的設備。香港主要的公立和私立醫院都已逐步引進適合肥胖患者的設備62

  2. 檢查準備:某些篩查程序(如結腸鏡檢查)對肥胖人群可能更具挑戰性,需要更充分的準備。香港腸胃學會建議肥胖患者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前,應與醫生詳細討論準備方案,可能需要調整瀉藥劑量或採用特殊準備方案63

  3. 檢查準確性:肥胖可能影響某些篩查檢查的準確性,如乳房X光造影檢查對於乳房組織密度較高的肥胖女性可能敏感性降低。香港放射科學會建議,對於這類人群,可考慮結合超聲波或MRI等其他檢查方法,提高篩查準確性64

  4. 心理支持:肥胖人群在進行醫療檢查時可能面臨更多的心理壓力和不安。香港心理學會的專家建議,醫療機構應為這些患者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和舒適環境,減少檢查過程中的焦慮和尷尬感65

  5. 多學科合作:對於嚴重肥胖且有其他合併症的患者,篩查過程可能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合作,包括內科醫生、麻醉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等。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設有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團隊,為這些患者提供全面的篩查和治療服務66

篩查結果的跟進和處理

癌症篩查只是預防和早期發現癌症的第一步,篩查結果的適當跟進和處理同樣重要。香港的醫療系統提供以下跟進服務67

  1. 結果解釋和諮詢:無論篩查結果是正常還是異常,都應獲得專業的結果解釋和諮詢。香港的公立和私立醫療機構都提供這項服務,幫助患者理解篩查結果的意義和後續步驟。

  2. 異常結果的進一步檢查:對於篩查結果異常的個案,香港醫院管理局設有快速診斷通道,提供及時的進一步檢查和診斷服務。這些通道通常包括專科門診診詢、進階影像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等68

  3. 早期癌症的治療:對於篩查發現的早期癌症,香港提供先進和多樣化的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設有專科癌症中心,提供綜合性治療服務69

  4. 風險因素的干預:對於篩查結果正常但存在高風險因素(如肥胖)的個案,香港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提供多種風險因素干預計劃,包括體重管理計劃、生活方式改變計劃等,幫助降低癌症風險70

  5. 長期跟進和監測:對於高風險人群,香港的醫療系統提供長期跟進和監測服務,定期評估癌症風險變化,調整篩查和預防策略。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專科門診外展服務”為這些患者提供便利的社區跟進服務71

總體而言,香港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癌症篩查資源,從政府計劃到私立服務,從醫院到社區,為包括肥胖人群在內的所有居民提供篩查選擇。正確利用這些資源,結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提高早期發現率和治療成功率。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面對肥胖相關癌症的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患者及其家屬往往需要全面的支持服務。香港地區擁有完善的癌症支持系統,提供多種形式的幫助,包括醫療、心理、社會、經濟等方面的支援。本節將詳細介紹香港地區為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及家屬提供的各類支持服務72

醫療支持服務

醫療支持是癌症患者基礎且關鍵的需求。香港的公立和私立醫療系統提供多種醫療支持服務,特別針對肥胖相關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73

  1. 專科診療團隊: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設有專科癌症中心,配備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療團隊,包括腫瘤科醫生、外科醫生、放射治療醫生、病理科醫生等74。對於肥胖相關癌症患者,這些團隊通常會採用多學科合作模式,結合內分泌科、營養科、心臟科等專科醫生的專業知識,提供綜合性治療方案。例如,香港瑪麗醫院的”肥胖相關癌症多學科診療中心”就是專門為這類患者設立的綜合服務平台75

  2. 個性化治療方案:考慮到肥胖可能影響藥物代謝、放射劑量分佈和手術風險,香港的癌症中心通常會為肥胖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76。這可能包括:

    • 調整化療藥物劑量
    • 採用特殊的放射治療技術
    • 選擇適合的手术方式和術前準備
    • 加強術後監測和支持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表明,這種個性化治療方法可以顯著提高肥胖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77

  3. 症狀管理服務:癌症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多種症狀和副作用,對於肥胖患者,這些症狀可能更加嚴重或複雜。香港的癌症中心提供專業的症狀管理服務,包括78

    • 疼痛管理
    • 惡心和嘔吐控制
    • 疲勞管理
    • 營養支持
    • 淋巴水腫管理(特別是對於乳腺癌患者)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症狀管理專科門診”為患者提供這類服務,必要時提供家居訪視和遠程醫療支持79

  4. 康復和復健服務:治療結束後的康復階段對於肥胖癌症患者尤為重要。香港的醫療機構提供全面的康復和復健服務,包括80

    • 物理治療
    • 職業治療
    • 語言治療(如適用)
    • 運動處方和指導
    • 營養諮詢和體重管理

    香港復康會與多家醫院合作,為癌症患者提供專門的康復計劃,特別關注肥胖患者的特殊需求81

心理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和治療過程對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健康構成巨大挑戰。香港提供多種心理支持服務,幫助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心理壓力82

  1. 心理諮詢服務: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配備臨床心理學家,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專業心理諮詢服務83。這些服務包括:

    • 個人心理諮詢
    • 伴侶/家庭諮詢
    • 團體心理治療
    • 危機干預

    對於肥胖患者,心理學家特別關注身體形象問題、自卑感和社會焦慮等議題,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和應對策略84

  2. 精神健康支援:一些患者可能需要精神健康方面的專業支持,包括藥物治療和精神科會診。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精神健康支援計劃”為癌症患者提供這類服務,特別是對於出現抑鬱、焦慮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的患者85

  3. 正念和壓力管理課程:香港癌症基金會和多家醫院提供正念減壓課程,幫助患者學習應對壓力和焦慮的技巧86。這些課程通常包括:

    • 正念冥想練習
    • 呼吸技巧
    • 身體掃描
    • 溫和瑜伽運動

    研究表明,這些練習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特別是對於面臨體重和健康雙重挑戰的肥胖患者87

  4. 藝術治療和表達性治療:香港藝術治療協會與多家醫院合作,為癌症患者提供藝術治療服務,通過藝術創作幫助患者表達情感、處理創傷和提升自我價值感88。這些服務對於因身體形象問題而難以用言語表達情感的肥胖患者尤其有益。

社會支持服務

癌症不僅是醫療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香港提供多種社會支持服務,幫助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治療過程中的社會挑戰89

  1. 社工服務: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醫院和診所都配備專業社工,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全面的社會支持服務90。這些服務包括:

    • 情緒支持和輔導
    • 家庭關係調適
    • 社區資源連接
    • 職業和學校問題協調
    • 住房問題協助

    對於肥胖患者,社工特別關注社會歧視和污名化問題,幫助患者維護權益和尋找支持性環境91

  2. 經濟援助:癌症治療可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特別是對於需要長期治療和特殊照顧的肥胖患者。香港提供多種經濟援助渠道92

    • 醫療費用减免計劃(香港醫院管理局)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社會福利署)
    • 醫療券計劃(衛生署)
    • 專門的癌症患者經濟援助基金(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援助基金”)

    這些援助計劃可以幫助患者應對醫療費用、交通費用、生活費用等多方面的經濟壓力。

  3. 交通和住宿支援:對於需要遠程就醫的肥胖患者,交通和住宿可能構成額外挑戰。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提供多種支援服務93

    • 免費或補貼交通服務(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車”服務)
    • 住宿安排(如醫院附近的”關愛之家”)
    • 轉診和預約協助

    這些服務對於行動不便或需要特殊設備的肥胖患者尤為重要。

  4. 法律援助:在某些情況下,癌症患者可能需要法律援助,如就業歧視、保險理賠等問題。香港法律援助署與多家癌症支持組織合作,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法律諮詢服務94

教育和資訊服務

獲取準確的教育和資訊對於癌症患者和家屬至關重要。香港提供多種教育和資訊服務,幫助肥胖相關癌症患者了解疾病、治療選擇和自我管理策略95

  1. 患者教育講座和工作坊:香港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基金會等機構定期舉辦患者教育講座和工作坊,涵蓋各種癌症相關主題96。這些活動通常由專業醫護人員主講,內容包括:

    • 疾病知識和解釋
    • 治療選擇和副作用管理
    • 體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
    • 自我照顧技巧

    對於肥胖患者,這些活動特別強調體重管理在癌症預防和控制中的重要性。

  2. 教育資料和手冊: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出版多種教育資料和手冊,提供詳細的疾病資訊和實用建議97。這些資料通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配以圖表和案例,適合不同教育背景的患者閱讀。香港癌症基金會的”肥胖與癌症管理手冊”就是專門為肥胖癌症患者設計的教育資料98

  3. 在線資訊平台: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建立了多種在線資訊平台,提供隨時隨地可訪問的資訊和支援99。這些平台包括:

    • 網站和博客
    • 手機應用程序
    • 在線問答服務
    • 網絡研討會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癌症資訊網”和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癌症資訊中心”是兩個主要的在線資訊平台,提供豐富的肥胖相關癌症資訊100

  4. 圖書館和資源中心:香港的主要醫院和癌症支持組織設有專門的圖書館和資源中心,提供書籍、期刊、多媒體資源等101。這些中心通常配有專業人員,可以幫助患者和家屬查找和理解相關資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圖書館的”癌症資源角”就是一個這樣的設施102

同儕支持和互助小組

同儕支持和互助小組為癌症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實用建議和希望。香港有多種同儕支持網絡,特別關注肥胖相關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103

  1. 患者互助小組:香港癌症基金會和多家醫院組織各種癌症患者互助小組,為患者提供分享經驗、交流情感和互相支持的空間104。這些小組通常按癌症類型或治療階段分組,有些專門為肥胖患者設立,討論體重管理、身體形象等特殊議題。

  2. 一對一同伴支持計劃: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實施多種一對一同伴支持計劃,將經驗豐富的康復者與新診斷的患者配對105。這些計劃特別重視背景相似性,盡可能將肥胖患者與有相似經歷的康復者配對,提供更具共鳴的支持。

  3. 線上支持社群: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香港的癌症患者建立了多種線上支持社群,提供即時、便捷的交流平台106。這些社群包括Facebook群組、WhatsApp群組、在線論壇等,讓患者可以隨時分享經驗、提問和獲得支持。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癌症同行者”線上社群就是一個這樣的平台107

  4. 康復者分享會: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定期舉辦康復者分享會,邀請成功康復的患者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心得108。這些活動為新患者提供希望和鼓勵,特別是對於面臨體重和健康雙重挑戰的肥胖患者,看到成功案例可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動力。

照顧者支持服務

癌症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家屬和照顧者構成巨大壓力。香港提供多種照顧者支持服務,幫助他們應對照顧肥胖相關癌症患者的挑戰109

  1. 照顧者培訓課程:香港醫院管理局和香港癌症基金會等機構提供專門的照顧者培訓課程,教導家屬如何照顧癌症患者110。這些課程內容包括:

    • 基本護理技能
    • 藥物管理
    • 症狀監測和應對
    • 緊急情況處理
    • 特別針對肥胖患者的移動和護理技巧
  2. 照顧者心理支持:照顧癌症患者可能導致照顧者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提供專門的照顧者心理支持服務,包括個人諮詢、團體治療等111

  3. 暫託服務:為了讓照顧者獲得休息和恢復的機會,香港提供多種暫託服務,包括日間護理中心、短期住院照顧等112。這些服務對於照顧行動不便的肥胖患者的家屬尤為重要。

  4. 照顧者互助小組: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組織照顧者互助小組,讓照顧者可以分享經驗、交流情感和互相支持113。這些小組特別關注照顧肥胖患者的特殊挑戰,如移動協助、設備需求等。

總體而言,香港為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及家屬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務網絡,涵蓋醫療、心理、社會、教育和同儕支持等多個方面。正確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癌症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各種挑戰。

常見問題

1. 肥胖真的會增加患癌風險嗎?有什麼科學證據?

是的,大量科學研究表明肥胖確實會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至少有13種癌症被確認與肥胖有直接關聯,包括乳腺癌(絕經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胰腺癌、食道腺癌等114。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4-8%的癌症病例可歸因於超重和肥胖115

肥胖增加癌症風險的機制主要包括:慢性炎症狀態、激素失調(如胰島素抵抗、性激素水平改變)、免疫系統功能改變以及脂肪組織釋放的細胞因子和生長因子等116。香港大學的研究指出,這些生物學變化可能導致細胞增殖增加、DNA修復能力下降以及細胞凋亡抑制,從而創造有利於腫瘤發展的微環境117

此外,研究還發現肥胖與癌症風險之間存在劑量反應關係,即體重越重,風險越高。香港衛生署的報告顯示,BMI每增加5個單位,整體癌症風險增加約10%118。值得注意的是,肥胖的持續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長期肥胖會顯著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

2. 哪些癌症與肥胖的關聯最強?為什麼?

多種癌症與肥胖有強烈關聯,但根據研究證據的強度,以下幾種癌症與肥胖的關聯尤為突出119

  1. 子宮內膜癌:肥胖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最強的風險因素之一。超重或肥胖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女性高2-5倍。這主要與肥胖導致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脂肪組織會將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而高雌激素水平會刺激子宮內膜細胞增殖120

  2. 食道腺癌:肥胖會增加食道腺癌的風險,可能與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生率增加有關。肥胖者腹內壓增高,容易導致胃酸反流,長期刺激食道黏膜,增加癌變風險121

  3. 結直腸癌:肥胖與結直腸癌的關聯性也很強,特別是對於男性。研究表明,肥胖男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男性高約50%。這可能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炎症、胰島素抵抗和激素水平變化有關122

  4. 腎癌:肥胖是腎細胞癌的確定風險因素,肥胖者患腎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者高約30%。這可能與肥胖相關的高血壓、激素水平變化和慢性炎症狀態有關123

  5. 絕經後乳腺癌:肥胖與絕經後乳腺癌的關聯性很強,肥胖女性患絕經後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女性高30-50%。這主要與脂肪組織產生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因為大多數乳腺癌是雌激素受體陽性的124

這些癌症與肥胖關聯較強的原因主要涉及共同的生物學機制,如慢性炎症、激素失調、代謝紊亂等。此外,肥胖還可能影響這些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效果,進一步惡化預後。

3. 減重可以降低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嗎?減重多少才有顯著效果?

是的,減重可以顯著降低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大量研究表明,即使是適度的體重減輕也能帶來顯著的健康益處125

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報告,減輕體重5-10%就能顯著降低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126。例如,一項針對絕經後女性的研究發現,減重5%以上可降低乳腺癌風險約12%;而另一項研究顯示,減重10%以上可降低結直腸癌風險約30%127

減重降低癌症風險的機制包括:減少慢性炎症、改善激素平衡、增強免疫功能、降低胰島素抵抗等。香港大學的研究指出,減重還可以降低體內多種炎症標誌物和促癌因子的水平,從而創造不利於腫瘤發展的體內環境128

值得注意的是,減重的效果可能因癌症類型、減重時機、減重方式等因素而異。一般來說,越早開始減重並維持健康體重,降低癌症風險的效果越明顯。此外,通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實現的緩慢而穩定的減重,比極端或快速減重更有效且更可持續129

香港衛生署的專家建議,減重應採用科學方法,結合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指導。極端或不健康的減重方式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反而增加健康風險130

4. 肥胖者進行癌症篩查有什麼特殊考慮?需要注意什麼?

肥胖者進行癌症篩查時確實需要一些特殊考慮,主要涉及設備適應性、檢查準備、檢查準確性和心理支持等方面131

  1. 設備適應性:某些篩查設備(如MRI、CT掃描儀、乳房X光機等)可能有重量或尺寸限制。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專家建議,肥胖者在預約篩查時應提前告知體重情況,以便醫療機構安排適當的設備和檢查室132。香港主要的公立和私立醫院已逐步引進適合肥胖患者的設備,如開放式MRI、加強型檢查床等。

  2. 檢查準備:某些篩查程序(如結腸鏡檢查)對肥胖人群可能更具挑戰性。香港腸胃學會建議,肥胖患者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前,應與醫生詳細討論準備方案,可能需要調整瀉藥劑量或採用特殊準備方案133。此外,某些檢查可能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或特殊的準備措施。

  3. 檢查準確性:肥胖可能影響某些篩查檢查的準確性。例如,乳房X光造影檢查對於乳房組織密度較高的肥胖女性可能敏感性降低;超聲波檢查在肥胖者中的穿透力可能受限。香港放射科學會建議,對於這類人群,可考慮結合多種檢查方法,如乳房X光造影結合超聲波或MRI,提高篩查準確性134

  4. 心理支持:肥胖者在進行醫療檢查時可能面臨更多的心理壓力和不安,包括對身體形象的擔憂、對醫療人員可能存在的偏見的恐懼等。香港心理學會的專家建議,醫療機構應為這些患者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和舒適環境,減少檢查過程中的焦慮和尷尬感135

  5. 多學科合作:對於嚴重肥胖且有其他合併症的患者,篩查過程可能需要多學科團隊的合作,包括內科醫生、麻醉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等。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設有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團隊,為這些患者提供全面的篩查和治療服務136

  6. 特殊技術需求:某些篩查程序在肥胖者中可能需要特殊技術或設備。例如,靜脈穿刺在肥胖者中可能更具挑戰性,可能需要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或超聲波引導;某些手術程序可能需要特殊器械或技術。香港的主要醫院通常配備經驗豐富的團隊和特殊設備,應對這些挑戰137

總體而言,雖然肥胖者在進行癌症篩查時面臨一些特殊挑戰,但香港的醫療系統已經發展出多種策略和技術,確保這些患者能夠獲得準確、舒適和安全的篩查服務。關鍵是提前與醫療團隊溝通,了解特殊需求,做好充分準備。

5. 肥胖者被診斷出癌症後,在治療方面有什麼特殊考慮?

肥胖者被診斷出癌症後,在治療方面確實需要一些特殊考慮,主要涉及藥物劑量調整、治療風險評估、手術技術選擇和綜合管理等方面138

  1. 藥物劑量調整:肥胖可能影響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泄,從而影響藥物效果和毒性。香港腫瘤科學會的指南建議,對於肥胖癌症患者,化療藥物的劑量應基於實際體重或調整體重計算,而非理想體重,以確保治療效果139。然而,某些藥物可能需要劑量上限,以避免毒性風險。精準的藥物劑量計算需要考慮多種因素,最好由經驗豐富的腫瘤科醫生進行評估。

  2. 放射治療考量:肥胖可能影響放射治療的計劃和執行。體脂肪過多可能使腫瘤定位更困難,同時增加正常組織受照射的風險。香港放射治療學會的專家建議,對於肥胖患者,應採用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如調強放射治療(IMRT)、影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等,以提高精確度並減少副作用140。此外,放射治療劑量計算也需要考慮體組織密度的變化。

  3. 手術風險和技術:肥胖增加手術風險,包括麻醉風險、手術併發症風險和傷口癒合問題。香港外科學會的指南建議,對於肥胖癌症患者,應仔細評估手術風險和受益,並採取措施降低風險141。這些措施可能包括:

    • 術前優化(如減重、呼吸功能訓練等)
    • 選擇適當的麻醉技術和監測
    • 採用微創手術技術(如腹腔鏡手術)
    • 加強術後監測和支持
  4. 多學科綜合管理:肥胖癌症患者通常需要多學科團隊的綜合管理,包括腫瘤科醫生、外科醫生、放射治療醫生、內分泌科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設有肥胖相關癌症多學科診療團隊,為這些患者提供協調一致的治療方案142。這種綜合管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

  5. 合併症管理:肥胖患者常伴隨多種合併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暫停等,這些合併症可能影響癌症治療的選擇和效果。香港內分泌學會的專家建議,在癌症治療前和治療期間,應積極管理這些合併症,優化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143

  6. 營養支持和體重管理:雖然減重對於肥胖癌症患者的長期健康有益,但在治療期間,維持適當的營養狀況和支持免疫功能同樣重要。香港營養師學會的專家建議,對於接受癌症治療的肥胖患者,應採取個性化的營養支持策略,平衡營養需求和體重管理目標144。這可能包括高蛋白飲食、適當熱量控制、微量營養素補充等。

  7. 心理支持:肥胖癌症患者面臨雙重健康挑戰,可能經歷更嚴重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困擾。香港心理學會的專家建議,在治療過程中應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幫助患者應對焦慮、抑鬱、身體形象問題等心理挑戰145

總體而言,肥胖癌症患者的治療需要個性化、綜合性的方法,考慮多種因素和挑戰。香港的醫療系統已經發展出專門的診治模式和多學科團隊,為這些患者提供全面、協調的治療服務。關鍵是早期評估、精準計劃和密切監測,以確保最佳治療效果和最小化治療風險。

6. 香港有哪些針對肥胖相關癌症的預防計劃和資源?

香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多種針對肥胖相關癌症的預防計劃和資源,涵蓋公共教育、篩查服務、生活方式干預等多個方面146

  1. “健康香港2025+”計劃:這是香港政府的主要公共衛生策略,將肥胖預防和癌症控制列為優先領域147。計劃包括多項針對肥胖相關癌症的具體措施,如:

    • 學校健康飲食政策
    • 社區體育活動推廣
    • 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劃
    • 公共教育活動

    該計劃由衛生署協調,多個部門參與,旨在創造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環境。

  2. “健康體重計劃”:香港衛生署推出的”健康體重計劃”專注於預防和管理肥胖,從而降低相關癌症風險148。計劃包括:

    • 社區健康講座和工作坊
    • 體重管理課程
    • 健康飲食指南和資源
    • 體育活動推廣

    該計劃在全港18區設有服務點,方便居民參與。

  3. 癌症篩查計劃:香港政府推行多項癌症篩查計劃,特別關注與肥胖相關的癌症類型149

    • 大腸癌篩查計劃:為61-75歲居民提供資助篩查服務
    • 乳腺癌篩查計劃:為44-69歲女性提供乳房X光造影檢查
    •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為25-64歲女性提供子宮頸抹子檢查

    這些計劃特別鼓勵肥胖等高風險人群參與。

  4. “動感校園”計劃:由教育局和衛生署合作推行的”動感校園”計劃旨在促進學生的體育活動和健康飲食,預防兒童和青少年肥胖150。計劃措施包括:

    • 增加體育課時和活動時間
    • 改善學校餐營養質量
    • 限制校園內不健康食品銷售
    • 教師和家長培訓

    該計劃從小培養健康生活習慣,遠程預防肥胖相關癌症。

  5. 社區健康中心:香港各區設有社區健康中心,提供基礎健康評估、癌症風險評估和健康諮詢服務151。這些中心由衛生署資助,為居民提供低收費或免費的服務,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和低收入群體。服務包括:

    • 健康檢查
    • 癌症風險評估
    • 體重管理諮詢
    • 轉介服務
  6.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預防計劃:香港癌症基金會作為本地主要的癌症支持組織,提供多種預防肥胖相關癌症的計劃和資源152

    • “健康生活大使”計劃:培訓社區志願者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 “癌症預防講座”:定期舉辦公共教育和專題講座
    • “健康食肆認證計劃”:鼓勵餐廳提供健康食品選擇
    • “社區體育活動”:組織各種促進體育活動的社區項目
  7. 企業健康計劃: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與多家企業合作,推動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劃,預防員工肥胖和相關健康問題153。這些計劃通常包括:

    • 工作場所健康評估
    • 健康講座和工作坊
    • 體育活動和挑戰賽
    • 健康飲食推廣
  8. 數字健康資源: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香港的衛生部門和健康組織開發了多種數字健康資源,幫助居民預防肥胖和相關癌症154

    • 手機應用程序(如”健康計步器”、“飲食日記”等)
    • 在線健康評估工具
    • 網絡健康教育平台
    • 遠程健康諮詢服務
  9. 專科門診服務: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設有專科門診,為高風險人群(包括肥胖人群)提供專業的癌症預防和早期發現服務155。這些門診通常包括:

    • 內分泌科門診:專注於肥胖和代謝疾病管理
    • 營養科門診:提供個性化飲食建議
    • 遺傳諮詢門診:評估家族性癌症風險
    • 健康評估門診:綜合健康風險評估
  10. 研究和監測:香港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多項關於肥胖和癌症的研究,為預防策略提供科學依據156。同時,衛生署建立了健康監測系統,定期評估肥胖趨勢和相關癌症發病率,指導預防工作的調整和優化。

總體而言,香港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肥胖相關癌症預防資源,從政府政策到社區項目,從學校教育到工作場所促進,涵蓋不同年齡層和人群的需求。正確利用這些資源,結合個人努力,可以有效預防肥胖和相關癌症,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7. 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和家屬在香港可以獲得哪些心理和社會支持?

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和家屬在香港可以獲得多種心理和社會支持服務,這些服務由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旨在幫助他們應對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各種挑戰157

  1. 醫院心理支持服務:香港醫院管理局的主要醫院都配備臨床心理學家,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專業心理支持服務158。這些服務包括:

    • 個人心理諮詢
    • 伴侶/家庭諮詢
    • 團體心理治療
    • 危機干預

    對於肥胖患者,心理學家特別關注身體形象問題、自卑感和社會焦慮等議題,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自我認同和應對策略。

  2.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心理支持:香港癌症基金會作為本地主要的癌症支持組織,提供多種心理支持服務159

    • “心靈關顧計劃”:提供一對一心理諮詢
    • “癌症同行者”計劃:配對經驗豐富的康復者與新患者
    • “家庭支援計劃”:為患者家屬提供專門支持
    • “藝術治療工作坊”:通過藝術創作表達情感

    這些服務特別關注肥胖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針對性的支持。

  3. 社工服務: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醫院和診所都配備專業社工,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全面的社會支持服務160。這些服務包括:

    • 情緒支持和輔導
    • 家庭關係調適
    • 社區資源連接
    • 職業和學校問題協調
    • 住房問題協助

    對於肥胖患者,社工特別關注社會歧視和污名化問題,幫助患者維護權益和尋找支持性環境。

  4. 經濟援助:癌症治療可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特別是對於需要長期治療和特殊照顧的肥胖患者。香港提供多種經濟援助渠道161

    • 醫療費用减免計劃(香港醫院管理局)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社會福利署)
    • 醫療券計劃(衛生署)
    • 專門的癌症患者經濟援助基金(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援助基金”)

    這些援助計劃可以幫助患者應對醫療費用、交通費用、生活費用等多方面的經濟壓力。

  5. 照顧者支持服務:照顧癌症患者對家屬構成巨大壓力,特別是照顧行動不便的肥胖患者。香港提供多種照顧者支持服務162

    • 照顧者培訓課程:教導照顧技能和知識
    • 照顧者心理支持:幫助應對情緒壓力
    • 暫託服務:提供短期照顧,讓主要照顧者休息
    • 照顧者互助小組:提供經驗分享和情感支持
  6. 同儕支持網絡:香港的癌症支持組織建立多種同儕支持網絡,讓患者和家屬可以分享經驗、交流情感和互相支持163

    • 患者互助小組:按癌症類型或治療階段分組
    • 家屬支持小組:專門為患者家屬設立
    • 線上支持社群:提供即時、便捷的交流平台
    • 康復者分享會:分享成功經驗,提供希望和鼓勵

    對於肥胖患者,這些網絡特別重視體重管理、身體形象等特殊議題的討論。

  7. 社區支持服務:香港的社區中心和社會服務機構提供多種支持服務,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融入社區164

    • 社區健康講座:提供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技能
    • 興趣班和活動:促進社交參與和心理健康
    • 義工服務:提供陪伴和實際幫助
    • 社區資源連接:協助獲取社區支持
  8. 專門針對肥胖患者的支持:一些組織提供專門針對肥胖癌症患者的支持服務,應對他們的特殊需求165

    • 身體形象諮詢:幫助應對體重變化和身體形象問題
    • 體重管理支持:提供安全的體重管理指導
    • 適應性運動計劃:設計適合肥胖患者的運動方案
    • 特殊設備資源:協助獲取行動輔助設備
  9. 宗教和精神支持:香港的宗教組織和靈性關顧服務提供精神和信仰方面的支持,幫助患者和家屬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166

    • 醫院牧靈服務:提供宗教和精神關顧
    • 禱告和支持小組:提供信仰支持和社區連結
    • 靈性諮詢:幫助探索生命意義和價值
  10. 長期跟進和生存者計劃:對於完成治療的癌症生存者,香港提供長期跟進和生存者計劃,幫助他們適應新生活,預防復發167

    • 定期健康檢查:監測健康狀況和復發跡象
    • 健康生活方式促進:推廣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
    • 復發預防教育:提供預防復發的知識和技能
    • 生存者支持小組:提供長期情感支持和經驗分享

總體而言,香港為肥胖相關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全面的心理和社會支持網絡,涵蓋醫療、心理、社會、經濟、精神等多個方面。正確利用這些資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癌症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各種挑戰。關鍵是主動尋求幫助,積極參與支持活動,建立個人支持網絡。

8. 肥胖和癌症之間的關聯是否因年齡、性別或種族而異?香港人群有什麼特點?

是的,肥胖和癌症之間的關聯確實因年齡、性別和種族而異,這些因素會影響肥胖的表現、代謝影響以及與特定癌症類型的關聯強度。香港人群作為亞洲人群的一部分,也展現出一些特點168

年齡因素

  1. 兒童和青少年期:雖然兒童期肥胖與成年後癌症風險增加有關,但這種關聯通常在成年後才會顯現。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香港兒童肥胖率持續上升,預計將導致未來成年人癌症負擔增加169。兒童期肥胖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增加成年後癌症風險,包括早期脂肪細胞數量增加、慢性炎症狀態提前建立、激素水平長期異常等。

  2. 成年早期:成年早期(18-40歲)肥胖與某些癌症(如結直腸癌、乳腺癌)的關聯開始顯現,但相對較弱。香港大學的研究表明,這一年齡段的肥胖對癌症風險的影響可能更多是通過建立不健康的代謝模式,而非直接致癌170

  3. 中年期:中年期(40-65歲)是肥胖與癌症關聯最強的階段之一。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這一年齡段的肥胖人群癌症發病率顯著高於正常體重人群,特別是結直腸癌、乳腺癌(女性)、子宮內膜癌等171。這可能與長期肥胖的累積效應、激素變化(如女性更年期)以及代謝功能下降等因素有關。

  4. 老年期:老年期(65歲以上)肥胖與某些癌症的關聯可能減弱,但與其他癌症的關聯可能增強。香港衛生署的研究發現,香港老年肥胖人群的胃癌、肝癌風險增加較為明顯,這可能與老年人特有的代謝變化、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合併症增多有關172

性別因素

  1. 女性:肥胖與某些癌症的關聯在女性中更為強烈,特別是與激素相關的癌症。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報告顯示,香港肥胖女性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女性的3-5倍,患絕經後乳腺癌的風險增加30-50%,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約20%173。這主要與脂肪組織產生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

  2. 男性:肥胖與某些癌症的關聯在男性中表現不同。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香港肥胖男性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男性高約50%,患腎癌的風險高約40%,患肝癌的風險也顯著增加174。這可能與男性特有的脂肪分佈(更多腹部脂肪)和激素環境有關。

種族因素

  1. 亞洲人群特點:與西方人群相比,亞洲人群(包括香港居民)在較低的BMI水平就可能面臨肥胖相關健康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已建議亞洲人群使用更低的BMI切點定義超重和肥胖(超重:BMI≥23,肥胖:BMI≥25)175。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香港居民在BMI 23-25範圍內已開始顯現代謝異常和癌症風險增加176

  2. 體脂分佈差異:亞洲人群傾向於有更多的腹部脂肪(內臟脂肪),即使在總體重不高的情況下。香港大學的研究表明,香港居民的腰圍與癌症風險的關聯比BMI更強,特別是對於結直腸癌和乳腺癌177。這提示我們,對於亞洲人群,腰圍可能是比BMI更好的癌症風險預測指標。

  3. 基因-環境交互作用:亞洲人群可能具有特定的遺傳背景,使他們對肥胖相關代謝紊亂更為敏感。香港大學的基因研究發現,某些與脂肪代謝和炎症反應相關的基因變異在香港人群中更為常見,這些變異可能增強肥胖與癌症的關聯178

香港人群特點

  1. 肥胖流行趨勢: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香港成人肥胖率從1990年代的約20%上升至2023年的約40%,增長速度驚人179。這一趨勢與西方化和生活方式改變密切相關,包括飲食西化、體力活動減少等。

  2. 癌症譜特點:與肥胖相關的癌症在香港癌症譜中佔據重要位置。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報告顯示,結直腸癌、乳腺癌、肝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類型,其中前三種與肥胖有明確關聯180。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在全球處於較高水平,這與肥胖流行和飲食習慣改變有關。

  3. 雙重負擔問題:香港同時面臨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的雙重負擔。一方面,部分老年人存在營養不良問題;另一方面,肥胖在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日益普遍。香港大學的研究指出,這種雙重負擔使癌症預防策略更加複雜,需要針對不同人群制定精準措施181

  4. 城市生活方式影響:作為高度城市化的地區,香港居民的生活方式特點(如高壓工作環境、長時間坐著、飲食外食比例高等)可能加劇肥胖與癌症的關聯。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香港居民的久坐時間與肥胖和代謝綜合徵密切相關,進而增加癌症風險182

  5. 文化因素影響:香港的飲食文化和社會規範也影響肥胖與癌症的關聯。例如,香港傳統飲食高鹽、高油,且近年來西式快餐流行,這些因素促進肥胖發展;同時,香港社會對體重的審美觀念可能影響肥胖者的心理健康和尋求醫療幫助的意願。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發現,這些文化因素在香港肥胖相關癌症的發展和預防中扮演重要角色183

總體而言,肥胖和癌症之間的關聯確實因年齡、性別和種族而異,香港人群作為亞洲人群的一部分,展現出一些特點,如在較低BMI水平就出現健康風險、腹部脂肪堆積更為明顯、面臨雙重營養負擔等。這些特點提示我們,在香港制定肥胖相關癌症的預防和控制策略時,需要考慮本地人群的特殊性,採用精準和個性化的方法。

9. 預防肥胖相關癌症,飲食和運動哪個更重要?應該如何平衡?

預防肥胖相關癌症,飲食和運動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兩者相輔相成,難以單獨強調哪個更重要。科學研究表明,最佳的預防效果來自於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的結合,而非單一因素184。以下詳細分析飲食和運動在預防肥胖相關癌症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平衡這兩個因素:

飲食在預防肥胖相關癌症中的作用

  1. 體重管理:飲食是體重管理的基礎。通過控制熱量攝入和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可以有效預防體重過度增加和肥胖。香港營養師學會的指南建議,採用富含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的飲食模式,同時限制加工食品、紅肉和含糖飲料的攝入185。這種飲食模式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從而降低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

  2. 營養素保護作用:某些飲食成分具有直接的抗癌特性,可以通過多種機制降低癌症風險:

    • 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降低結直腸癌風險
    • 抗氧化物質:減少氧化應激和DNA損傷
    • 植物化學物質:調節細胞信號傳導,抑制腫瘤發展
    • Omega-3脂肪酸:減少炎症反應

    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傳統亞洲飲食模式(富含蔬菜、水果、全穀物和魚類)與較低的肥胖相關癌症風險相關186

  3. 代謝健康改善:健康飲食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炎症水平、調節激素平衡,這些都是肥胖增加癌症風險的重要機制。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表明,地中海式飲食模式(富含橄欖油、堅果、魚類和全穀物)可以顯著改善代謝健康,降低肥胖相關癌症風險187

運動在預防肥胖相關癌症中的作用

  1. 體重控制:運動直接消耗熱量,有助於維持能量平衡,防止體重過度增加。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的人,其肥胖風險比不運動者低約30%188。此外,運動還可以增加肌肉質量,提高基礎代謝率,從而長期有助於體重管理。

  2. 代謝健康改善:運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和炎症水平,這些都是肥胖增加癌症風險的重要機制。香港大學的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以降低體內炎症標誌物水平達20-30%,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達15-25%189。這些變化有助於創造不利於腫瘤發展的體內環境。

  3. 激素調節:體育活動有助於調節體內激素水平,包括性激素和生長因子,這些激素在肥胖相關癌症的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激素敏感性癌症,運動的保護作用尤為明顯。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規律運動可以降低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水平達15-20%,從而降低乳腺癌風險190

  4. 免疫功能增強:規律運動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提高身體對癌細胞的監測和清除能力。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報告指出,適度運動可以增加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這些細胞在對抗腫瘤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191

飲食和運動的平衡策略

鑑於飲食和運動在預防肥胖相關癌症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平衡策略,可以幫助個人同時從這兩個方面獲益192

  1. 整體生活方式方法:將飲食和運動視為健康生活方式的整體組成部分,而非獨立的干預措施。香港衛生署的”健康生活模式”計劃強調,應該同時關注飲食質量、運動習慣、睡眠質量和壓力管理等多個方面,創造整體健康的生活模式193

  2. 個性化計劃:根據個人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生活環境和個人喜好,制定個性化的飲食和運動計劃。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專家建議,在開始任何飲食或運動計劃前,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特別是對於已有健康問題的個體194

  3. 漸進式改變:採用小步驟、漸進式的方法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而非極端或劇烈的變化。香港營養師學會的專家建議,每周設定1-2個小目標,如增加一份蔬菜、減少一份含糖飲料、增加10分鐘步行等,逐步建立健康習慣195

  4. 飲食質量優先:在控制熱量的同時,優先考慮飲食質量,確保獲得充足的營養素。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表明,高質量飲食(富含全食物、微量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質)比單純的熱量限制更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196

  5. 運動類型多樣化:結合不同類型和強度的運動,如有氧運動、肌力訓練、靈活性訓練等,獲得全面的健康益處。香港體育學院的專家建議,每周應包括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2次肌力訓練和定期靈活性訓練197

  6. 行為策略結合:結合行為改變策略,如自我監測、目標設定、刺激控制等,增強飲食和運動習慣的持久性。香港心理學會的研究表明,結合行為策略的飲食運動干預比單純的教育指導更有效198

  7. 環境支持:創造支持健康飲食和運動的環境,如在家中存放健康食品、準備運動服裝以方便運動、尋找運動夥伴等。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對飲食和運動行為有強烈影響199

  8. 專業指導:在必要時尋求專業指導,如註冊營養師的飲食建議、體適能教練的運動指導、行為治療師的習慣改變策略等。香港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提供多種體重管理計劃和支持服務,可以幫助個人獲得專業指導200

總體而言,預防肥胖相關癌症需要飲食和運動的平衡結合,而非單獨強調某一方面。最佳的策略是採用整體生活方式方法,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個性化計劃,採用漸進式改變,並結合行為策略和環境支持。香港的醫療和公共衛生系統提供多種資源和支持服務,可以幫助個人實現這種平衡,有效預防肥胖相關癌症。

10. 肥胖相關癌症的趨勢如何?未來預測是什麼?香港應如何應對?

肥胖相關癌症的全球趨勢令人擔憂,預計未來幾十年將繼續上升。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同樣面臨這一挑戰。以下分析肥胖相關癌症的趨勢、未來預測以及香港應對策略201

全球趨勢

  1. 發病率持續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持續上升,特別是在中高收入國家。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統計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全球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增加了約35%,預計到2040年將再增加約30%202

  2. 年輕化趨勢:令人擔憂的是,肥胖相關癌症呈現年輕化趨勢。傳統上常見於老年人的某些肥胖相關癌症(如結直腸癌、胰腺癌等),現在在年輕人群中的發病率也在上升。美國癌症學會的數據顯示,從1990年代到2020年代,50歲以下人群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了約50%203。香港大學的研究也觀察到類似趨勢,香港年輕人群的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04

  3. 地區差異:肥胖相關癌症的趨勢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雖然傳統上西方國家的肥胖率和相關癌症發病率較高,但近年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的增長速度更快。這與全球化和生活方式西化有關。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西太平洋地區(包括香港)的肥胖率增長速度是全球最快的205

  4. 癌症類型變化:隨著肥胖流行模式的變化,不同肥胖相關癌症的相對重要性也在變化。例如,在許多地區,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發病率增長速度快於其他肥胖相關癌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20年,全球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了約40%,胰腺癌發病率增加了約30%206

香港趨勢

  1. 發病率快速上升:香港的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上升速度快於全球平均水平。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23年,香港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增加了約45%,其中結直腸癌增加了約50%,乳腺癌增加了約35%,胰腺癌增加了約40%207

  2. 年輕化趨勢明顯:香港肥胖相關癌症的年輕化趨勢尤為明顯。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23年,香港50歲以下人群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增加了約60%,乳腺癌發病率增加了約45%208。這一趨勢與香港年輕一代肥胖率上升和生活方式改變密切相關。

  3. 與肥胖流行高度相關:香港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趨勢與本地肥胖流行趨勢高度相關。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從1990年代到2020年代,香港成人肥胖率從約20%上升至約40%,同期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也呈相似增長趨勢209。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從1990年代的約10%上升至2023年的約25%,預計將導致未來成年人癌症負擔進一步增加。

  4. 經濟負擔加重:隨著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上升,相關的經濟負擔也日益加重。香港大學的研究估計,2023年香港肥胖相關癌症的直接醫療成本約為120億港元,間接成本(如生產力損失、家庭照顧成本等)約為80億港元,總經濟負擔約為200億港元210。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可能增至350-400億港元。

未來預測

  1. 全球預測:根據當前趨勢,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預測,到2040年,全球肥胖相關癌症的新發病例將比2020年增加約30%,死亡病例增加約35%211。特別是結直腸癌、胰腺癌、肝癌和乳腺癌等主要肥胖相關癌症的負擔將顯著增加。

  2. 亞洲地區預測:亞洲地區由於快速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西化,預計將成為肥胖相關癌症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事處預測,到2040年,該地區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將比2020年增加約40%,超過全球平均水平212

  3. 香港預測:基於當前趨勢,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團隊預測,到2040年,香港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將比2023年增加約35%,其中結直腸癌增加約40%,乳腺癌增加約30%,胰腺癌增加約45%213。同時,由於人口老齡化,肥胖相關癌症的絕對病例數增加將更為顯著,預計增加約50-60%。

  4. 年輕人群預測: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當前年輕一代的肥胖趨勢得不到控制,未來幾十年年輕人群的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可能繼續上升。香港大學的模型預測,到2040年,香港50歲以下人群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可能比2023年增加約50%,乳腺癌發病率增加約40%214

香港應對策略

面對肥胖相關癌症的嚴峻挑戰,香港需要採取全面、多層次的應對策略,結合預防、早期發現、治療和支持等多個方面215

  1. 預防策略
    • 全社會參與的健康促進:推動”健康香港2025+“計劃,創造支持健康選擇的環境。這包括改善城市規劃以增加體育活動機會、制定食品政策以促進健康飲食、加強公共教育以提高健康意識等216

    • 學校健康促進:加強學校健康促進計劃,從小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具體措施包括改善學校餐營養質量、增加體育課時和活動時間、限制校園內不健康食品銷售、加強健康教育等217

    • 工作場所健康計劃:推動工作場所健康促進,減少職場肥胖風險。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可以與企業合作,推廣健康工作環境、組織體育活動、提供健康食品選擇等218

    • 社區干預:加強社區健康促進活動,特別是針對高風險群體。香港各區的社區中心可以提供健康評估、體重管理課程、體育活動等服務219

  2. 早期發現策略
    • 擴大篩查覆蓋面:擴大現有癌症篩查計劃的覆蓋面,特別是針對肥胖人群。香港醫院管理局可以考慮降低篩查年齡門檻、增加篩查頻率、採用更敏感的篩查方法等220

    • 提高篩查參與率: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肥胖人群的篩查參與率,如加強公眾教育、消除篩查障礙、提供個性化提醒和跟進等。香港癌症基金會可以與社區組織合作,開展針對性宣傳活動221

    • 風險評估工具:開發和推廣針對肥胖人群的癌症風險評估工具,幫助識別高風險個體。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機構可以合作開發這類工具,並在社區和醫療機構中推廣使用222

  3. 治療策略
    • 專科診療團隊:加強肥胖相關癌症的專科診療團隊建設,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香港醫院管理局可以在主要醫院設立肥胖相關癌症多學科診療中心,整合腫瘤科、外科、內分泌科、營養科等專業資源223

    • 精準醫療:推動肥胖相關癌症的精準醫療研究和應用,根據患者的基因特徵、代謝狀況和腫瘤特點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香港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可以加強相關研究,臨床醫院可以推動精準醫療臨床應用224

    • 治療技術創新:引進和發展適合肥胖患者的癌症治療技術,如特殊手術器械、精確放射治療技術、個性化藥物劑量計算等。香港的醫療機構可以加強與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經驗225

  4. 支持策略
    • 患者支持服務:加強肥胖相關癌症患者的支持服務,包括醫療、心理、社會等多方面支持。香港醫院管理局和香港癌症基金會可以擴展現有支持服務,特別關注肥胖患者的特殊需求226

    • 照顧者支持:加強對肥胖癌症患者照顧者的支持,提供培訓、心理支持和暫託服務等。香港的社會服務機構可以開發專門針對肥胖患者照顧者的支持計劃227

    • 生存者關懷:建立肥胖相關癌症生存者的長期跟進和關懷計劃,預防復發和管理長期副作用。香港的醫療機構可以發展專門的生存者門診,提供綜合性的長期跟進服務228

  5. 政策和系統策略
    • 跨部門合作:加強衛生、教育、社會福利、規劃等部門的合作,共同應對肥胖相關癌症挑戰。香港政府可以建立高層次的跨部門協調機制,確保政策一致性和資源整合229

    • 數據監測和研究:加強肥胖相關癌症的數據監測和研究,為政策制定和服務規劃提供依據。香港衛生署可以完善癌症登記系統,加強肥胖相關數據收集;大學和研究機構可以加強相關研究230

    • 資源投入:增加對肥胖相關癌症預防和控制的資源投入,包括人力、財力和技術資源。香港政府可以考慮在醫療預算中增加專項資金,支持相關計劃和服務231

總體而言,面對肥胖相關癌症的嚴峻挑戰,香港需要採取全面、系統、長期的應對策略,結合預防、早期發現、治療和支持等多個方面,並加強跨部門合作和社會參與。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應對這一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保障香港居民的健康和福祉。

參考文獻

  1. 世界衛生組織 - 全球肥胖與癌症報告2024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2. 香港大學公共卫生學院 - 肥胖與癌症關聯機制研究 - https://www.hku.hk/sph/research/obesity-cancer-mechanisms↩︎

  3. 香港大學公共卫生學院 - 肥胖與癌症關聯機制研究 - https://www.hku.hk/sph/research/obesity-cancer-mechanisms↩︎

  4.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肥胖相關癌症全球統計數據 - https://www.iarc.who.int/obesity-related-cancer-statistics↩︎

  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體重管理與癌症預防手冊 - https://www.cancer-fund.org/weight-management-cancer-prevention↩︎

  6. 香港衛生署 - 健康體重計劃:預防癌症的新視角 - https://www.dh.gov.hk/healthy-weight-cancer-prevention↩︎

  7.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與癌症風險評估報告2024 - https://www.ha.org.hk/obesity-cancer-risk-assessment-2024↩︎

  8.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代謝健康與癌症風險研究報告 - https://www.med.cuhk.edu.hk/metabolic-health-cancer-risk↩︎

  9. 世界衛生組織 - 全球肥胖與癌症預防指南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guidelines/obesity-cancer-prevention↩︎

  1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體重管理與癌症預防手冊 - https://www.cancer-fund.org/weight-management-cancer-prevention↩︎

  11. 香港大學 - 飲食纖維與結直腸癌風險研究 - https://www.hku.hk/dietary-fiber-colorectal-cancer-risk↩︎

  12. 香港營養師學會 - 全穀物與健康飲食指南 - https://www.hkna.org.hk/whole-grains-healthy-diet↩︎

  13. 世界衛生組織 - 紅肉和加工肉類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cancer-red-meat-and-processed-meat↩︎

  14. 香港衛生署 - 香港飲食模式與肥胖趨勢報告 - https://www.dh.gov.hk/hk-dietary-patterns-obesity-trends↩︎

  15.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酒精與癌症風險教育資料 - https://www.ha.org.hk/alcohol-cancer-risk↩︎

  16.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烹調方式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iarc.who.int/cooking-methods-cancer-risk↩︎

  17.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預防營養指南 - https://www.ha.org.hk/cancer-prevention-nutrition-guidelines↩︎

  18. 香港衛生署 - 體育活動與健康建議 - https://www.dh.gov.hk/physical-activity-health-recommendations↩︎

  19. 香港中文大學 - 體育活動與肥胖關係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physical-activity-obesity-research↩︎

  20. 香港大學 - 運動與炎症標誌物研究 - https://www.hku.hk/exercise-inflammatory-markers-research↩︎

  2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運動與激素敏感性癌症 - https://www.cancer-fund.org/exercise-hormone-sensitive-cancers↩︎

  2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運動與免疫系統功能 - https://www.cancer-fund.org/exercise-immune-system-function↩︎

  23. 香港中文大學 - 運動與腸道健康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exercise-gut-health-research↩︎

  2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預防運動指南 - https://www.ha.org.hk/cancer-prevention-exercise-guidelines↩︎

  25. 香港衛生署 - 漸進式運動計劃指南 - https://www.dh.gov.hk/progressive-exercise-program-guide↩︎

  2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體重減輕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a.org.hk/weight-loss-cancer-risk-research↩︎

  27. 香港營養師學會 - 科學減重指南 - https://www.hkna.org.hk/scientific-weight-loss-guidelines↩︎

  28. 香港大學 - 行為監測與體重管理研究 - https://www.hku.hk/behavioral-monitoring-weight-management↩︎

  29. 香港衛生署 - 健康飲食金字塔 - https://www.dh.gov.hk/healthy-eating-pyramid↩︎

  30. 香港中文大學 - 進餐模式與代謝健康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al-patterns-metabolic-health↩︎

  31. 香港心理學會 - 壓力管理與體重控制 - https://www.hkps.org.hk/stress-management-weight-control↩︎

  3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睡眠與體重關係資訊 - https://www.ha.org.hk/sleep-weight-relationship↩︎

  3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體重管理支持服務目錄 - https://www.ha.org.hk/weight-management-support-services↩︎

  34. 香港大學 - 社會支持與體重管理研究 - https://www.hku.hk/social-support-weight-management↩︎

  35. 香港中文大學 - 環境因素與飲食運動行為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environmental-factors-diet-exercise↩︎

  3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體重維持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cancer-fund.org/weight-maintenance-cancer-prevention↩︎

  37.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個人化體重管理建議 - https://www.ha.org.hk/personalized-weight-management-advice↩︎

  38. 香港衛生署 - 肥胖預防政策報告 - https://www.dh.gov.hk/obesity-prevention-policy-report↩︎

  39. 香港教育大學 - 學校環境與兒童體重研究 - https://www.eduhk.hk/school-environment-child-weight↩︎

  40.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 工作場所健康計劃成效報告 - https://www.oshc.org.hk/workplace-health-program-effectiveness↩︎

  41. 香港規劃署 - 活動友好型城市規劃指南 - https://www.pland.gov.hk/activity-friendly-urban-planning↩︎

  42. 香港政府 - 食品政策諮詢文件 - https://www.gov.hk/food-policy-consultation↩︎

  4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基層醫療肥胖管理策略 - https://www.ha.org.hk/primary-care-obesity-management↩︎

  44. 香港衛生署 - 公共教育活動計劃 - https://www.dh.gov.hk/public-education-activities↩︎

  45. 香港政府 - 跨部門肥胖應對工作組報告 - https://www.gov.hk/cross-departmental-obesity-taskforce↩︎

  46. 香港衛生署 - 肥胖趨勢監測系統 - https://www.dh.gov.hk/obesity-trends-monitoring↩︎

  47. 世界衛生組織 - 全社會參與應對肥胖指南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guidelines/whole-society-obesity-approach↩︎

  48. 香港衛生署 -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概覽 - https://www.dh.gov.hk/hk-cancer-screening-resources↩︎

  49. 香港衛生署 - 大腸癌篩查計劃詳情 - https://www.dh.gov.hk/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programme↩︎

  50. 香港衛生署 - 大腸癌篩查計劃成效報告 - https://www.dh.gov.hk/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effectiveness↩︎

  5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乳腺癌篩查計劃詳情 - https://www.ha.org.hk/breast-cancer-screening-programme↩︎

  5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乳腺癌篩查計劃成效報告 - https://www.ha.org.hk/breast-cancer-screening-effectiveness↩︎

  53. 香港衛生署 -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詳情 - https://www.dh.gov.hk/cervical-cancer-screening-programme↩︎

  5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綜合健康篩查計劃介紹 - https://www.ha.org.hk/comprehensive-health-screening↩︎

  55. 香港私立醫院協會 - 私立醫院癌症篩查服務目錄 - https://www.hkpha.org.hk/private-hospital-cancer-screening↩︎

  56. 香港腸胃學會 - 結腸鏡檢查服務指南 - https://www.hksge.org/colonoscopy-service-guidelines↩︎

  57. 香港預防醫學中心 - 癌症風險評估服務 - https://www.hkpreventivemedicine.org/cancer-risk-assessment↩︎

  5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社區篩查服務介紹 - https://www.cancer-fund.org/community-screening-services↩︎

  59. 香港衛生署 - 地區性健康中心服務目錄 - https://www.dh.gov.hk/regional-health-centres↩︎

  6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企業和學校篩查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workplace-school-screening↩︎

  6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人群癌症篩查指南 - https://www.ha.org.hk/obesity-population-cancer-screening↩︎

  6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醫療設備適應性評估 - https://www.ha.org.hk/medical-equipment-accessibility↩︎

  63. 香港腸胃學會 - 肥胖患者結腸鏡檢查準備指南 - https://www.hksge.org/obesity-colonoscopy-preparation↩︎

  64. 香港放射科學會 - 肥胖患者影像檢查建議 - https://www.hksr.org/obesity-imaging-recommendations↩︎

  65. 香港心理學會 - 肥胖患者醫療檢查心理支持指南 - https://www.hkps.org.hk/obesity-medical-procedure-support↩︎

  6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團隊名錄 - https://www.ha.org.hk/obesity-multidisciplinary-teams↩︎

  67. 香港衛生署 - 篩查結果跟進服務指南 - https://www.dh.gov.hk/screening-follow-up-services↩︎

  68.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快速診斷通道介紹 - https://www.ha.org.hk/fast-diagnosis-channels↩︎

  6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治療服務概覽 - https://www.ha.org.hk/cancer-treatment-services↩︎

  70. 香港衛生署 - 風險因素干預計劃 - https://www.dh.gov.hk/risk-factor-intervention↩︎

  7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專科門診外展服務 - https://www.ha.org.hk/specialist-outreach-services↩︎

  7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支持服務總覽 - https://www.ha.org.hk/cancer-patient-support-services↩︎

  7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相關癌症醫療支持指南 - https://www.ha.org.hk/obesity-related-cancer-medical-support↩︎

  7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專科癌症中心名錄 - https://www.ha.org.hk/specialist-cancer-centres↩︎

  75. 香港瑪麗醫院 - 肥胖相關癌症多學科診療中心 - https://www.qeh.org.hk/obesity-related-cancer-mdt↩︎

  7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個性化癌症治療指南 - https://www.ha.org.hk/personalized-cancer-treatment↩︎

  77.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 肥胖癌症患者治療效果研究 - https://www.med.cuhk.edu.hk/obesity-cancer-treatment-outcomes↩︎

  78.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症狀管理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ncer-symptom-management↩︎

  7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症狀管理專科門診 - https://www.ha.org.hk/symptom-management-specialist-clinic↩︎

  8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康復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ncer-rehabilitation-services↩︎

  81. 香港復康會 - 癌症康復計劃 - https://www.rehabsociety.org.hk/cancer-rehabilitation↩︎

  8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ncer-patient-psychological-support↩︎

  8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臨床心理學服務介紹 - https://www.ha.org.hk/clinical-psychology-services↩︎

  84. 香港心理學會 - 肥胖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指南 - https://www.hkps.org.hk/obesity-cancer-patient-support↩︎

  85.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精神健康支援計劃 - https://www.ha.org.hk/mental-health-support-programme↩︎

  8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正念減壓課程 - https://www.cancer-fund.org/mindfulness-stress-reduction↩︎

  87. 香港大學 - 正念練習對癌症患者影響研究 - https://www.hku.hk/mindfulness-cancer-patient-impact↩︎

  88. 香港藝術治療協會 - 癌症患者藝術治療服務 - https://www.hkata.org/cancer-patient-art-therapy↩︎

  8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社會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ncer-patient-social-support↩︎

  9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社工服務介紹 - https://www.ha.org.hk/social-worker-services↩︎

  91.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 肥胖患者權益保障指南 - https://www.hkswgu.org/obesity-patient-rights↩︎

  92.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癌症患者經濟援助計劃 - https://www.swd.gov.hk/cancer-patient-financial-assistance↩︎

  9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交通和住宿支援服務 - https://www.cancer-fund.org/transport-accommodation-support↩︎

  94. 香港法律援助署 - 癌症患者法律服務 - https://www.lad.gov.hk/cancer-patient-legal-services↩︎

  95.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教育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ncer-patient-education↩︎

  9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患者教育活動日程 - https://www.ha.org.hk/patient-education-events↩︎

  9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教育資料和手冊目錄 - https://www.cancer-fund.org/educational-materials↩︎

  9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肥胖與癌症管理手冊 - https://www.cancer-fund.org/obesity-cancer-management-handbook↩︎

  9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在線資訊平台 - https://www.ha.org.hk/online-information-platforms↩︎

  10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資訊網 - https://www.ha.org.hk/cancer-info-website↩︎

  10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圖書館和資源中心名錄 - https://www.ha.org.hk/libraries-resource-centres↩︎

  102. 香港大學醫學院圖書館 - 癌症資源角 - https://www.lib.hku.hk/cancer-resource-corner↩︎

  10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同儕支持服務 - https://www.cancer-fund.org/peer-support-services↩︎

  10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患者互助小組名錄 - https://www.cancer-fund.org/patient-support-groups↩︎

  105. 香港癌症基金會 - 一對一同伴支持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one-on-one-peer-support↩︎

  10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線上支持社群 - https://www.cancer-fund.org/online-support-communities↩︎

  10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同行者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cancer-companion-program↩︎

  10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康復者分享會日程 - https://www.cancer-fund.org/survivor-sharing-schedule↩︎

  10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照顧者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regiver-support-services↩︎

  11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照顧者培訓課程 - https://www.ha.org.hk/caregiver-training-courses↩︎

  11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照顧者心理支持 - https://www.ha.org.hk/caregiver-psychological-support↩︎

  112. 香港社會福利署 - 暫託服務目錄 - https://www.swd.gov.hk/respite-care-services↩︎

  11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照顧者互助小組 - https://www.cancer-fund.org/caregiver-support-groups↩︎

  114. 世界衛生組織 - 肥胖與癌症科學證據報告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obesity-cancer-evidence↩︎

  115.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肥胖相關癌症全球負擔 - https://www.iarc.who.int/obesity-related-cancer-burden↩︎

  116. 香港大學 - 肥胖致癌機制綜述 - https://www.hku.hk/obesity-carcinogenesis-mechanisms↩︎

  117. 香港大學公共卫生學院 - 肥胖與腫瘤微環境研究 - https://www.hku.hk/sph/obesity-tumor-microenvironment↩︎

  118. 香港衛生署 - BMI與癌症風險關係報告 - https://www.dh.gov.hk/bmi-cancer-risk-relationship↩︎

  119.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肥胖與癌症關聯強度分類 - https://www.iarc.who.int/obesity-cancer-association-strength↩︎

  120. 香港中文大學 - 肥胖與子宮內膜癌關係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obesity-endometrial-cancer↩︎

  121. 香港大學 - 肥胖與食道腺癌機制研究 - https://www.hku.hk/obesity-esophageal-adenocarcinoma↩︎

  12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與結直腸癌風險評估 - https://www.ha.org.hk/obesity-colorectal-cancer-risk↩︎

  123. 香港腎臟基金會 - 肥胖與腎癌關係報告 - https://www.hkf.org/obesity-renal-cancer↩︎

  124. 香港乳癌基金會 - 肥胖與絕經後乳腺癌研究 - https://www.hkbcf.org/obesity-postmenopausal-breast-cancer↩︎

  125.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減重與癌症風險降低研究 - https://www.ha.org.hk/weight-loss-cancer-risk-reduction↩︎

  12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體重減輕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a.org.hk/weight-loss-cancer-risk-research↩︎

  127. 香港大學 - 減重幅度與癌症風險降低關係研究 - https://www.hku.hk/weight-loss-cancer-risk-reduction↩︎

  128. 香港大學 - 減重對炎症標誌物影響研究 - https://www.hku.hk/weight-loss-inflammatory-markers↩︎

  129. 香港中文大學 - 減重方式與健康效果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weight-loss-methods-health-outcomes↩︎

  130. 香港衛生署 - 科學減重指南 - https://www.dh.gov.hk/scientific-weight-loss-guidelines↩︎

  13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人群癌症篩查指南 - https://www.ha.org.hk/obesity-population-cancer-screening↩︎

  13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醫療設備適應性評估 - https://www.ha.org.hk/medical-equipment-accessibility↩︎

  133. 香港腸胃學會 - 肥胖患者結腸鏡檢查準備指南 - https://www.hksge.org/obesity-colonoscopy-preparation↩︎

  134. 香港放射科學會 - 肥胖患者影像檢查準確性研究 - https://www.hksr.org/obesity-imaging-accuracy↩︎

  135. 香港心理學會 - 肥胖患者醫療檢查心理支持指南 - https://www.hkps.org.hk/obesity-medical-procedure-support↩︎

  13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症多學科診療團隊名錄 - https://www.ha.org.hk/obesity-multidisciplinary-teams↩︎

  137.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患者特殊技術需求報告 - https://www.ha.org.hk/obesity-special-technical-needs↩︎

  138.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癌症患者治療特殊考量 - https://www.ha.org.hk/obesity-cancer-patient-treatment↩︎

  139. 香港腫瘤科學會 - 肥胖患者化療藥物劑量指南 - https://www.hkcos.org/obesity-chemotherapy-dosing↩︎

  140. 香港放射治療學會 - 肥胖患者放射治療技術指南 - https://www.hkcro.org/obesity-radiotherapy-techniques↩︎

  141. 香港外科學會 - 肥胖患者癌症手術風險評估 - https://www.hkcs.org/obesity-cancer-surgery-risk↩︎

  14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相關癌症多學科診療模式 - https://www.ha.org.hk/obesity-cancer-multidisciplinary-care↩︎

  143. 香港內分泌學會 - 肥胖癌症患者合併症管理 - https://www.hkes.org/obesity-cancer-comorbidity-management↩︎

  144. 香港營養師學會 - 癌症治療期間營養支持指南 - https://www.hkna.org.hk/cancer-treatment-nutrition-support↩︎

  145. 香港心理學會 - 肥胖癌症患者心理支持策略 - https://www.hkps.org.hk/obesity-cancer-patient-support↩︎

  146. 香港衛生署 - 肥胖相關癌症預防資源目錄 - https://www.dh.gov.hk/obesity-cancer-prevention-resources↩︎

  147. 香港政府 - 健康香港2025+計劃 - https://www.gov.hk/healthy-hk-2025-plus↩︎

  148. 香港衛生署 - 健康體重計劃詳情 - https://www.dh.gov.hk/healthy-weight-programme↩︎

  149. 香港衛生署 - 癌症篩查計劃總覽 - https://www.dh.gov.hk/cancer-screening-programmes↩︎

  150. 香港教育局 - 動感校園計劃 - https://www.edb.gov.hk/active-schools-programme↩︎

  151. 香港衛生署 - 社區健康中心名錄 - https://www.dh.gov.hk/community-health-centres↩︎

  152.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預防計劃和資源 - https://www.cancer-fund.org/prevention-programmes-resources↩︎

  153.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 企業健康計劃 - https://www.oshc.org.hk/corporate-health-programmes↩︎

  154. 香港衛生署 - 數字健康資源平台 - https://www.dh.gov.hk/digital-health-resources↩︎

  155.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專科門診服務目錄 - https://www.ha.org.hk/specialist-outpatient-services↩︎

  156. 香港大學 - 肥胖與癌症研究項目 - https://www.hku.hk/obesity-cancer-research-projects↩︎

  157.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癌症患者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obesity-cancer-patient-support↩︎

  158.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心理支持服務介紹 - https://www.ha.org.hk/psychological-support-services↩︎

  159.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心理支持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psychological-support-programmes↩︎

  16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社工服務指南 - https://www.ha.org.hk/social-worker-services-guide↩︎

  161.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經濟援助計劃總覽 - https://www.swd.gov.hk/financial-assistance-programmes↩︎

  16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照顧者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caregiver-support-services↩︎

  16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同儕支持網絡 - https://www.cancer-fund.org/peer-support-networks↩︎

  164.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社區支持服務目錄 - https://www.hkcss.org.hk/community-support-services↩︎

  165. 香港肥胖醫學會 - 肥胖患者專門支持服務 - https://www.hkom.org/obesity-patient-specialist-support↩︎

  166. 香港醫院牧靈事工協會 - 宗教和精神支持服務 - https://www.hkchap.org/spiritual-support-services↩︎

  167.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生存者跟進計劃 - https://www.ha.org.hk/survivor-follow-up-programmes↩︎

  168. 香港大學 - 肥胖癌症關聯差異研究 - https://www.hku.hk/obesity-cancer-association-differences↩︎

  169. 香港中文大學 - 兒童肥胖與成年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childhood-obesity-adult-cancer-risk↩︎

  170. 香港大學 - 成年早期肥胖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ku.hk/early-adulthood-obesity-cancer-risk↩︎

  171. 香港醫院管理局 - 中年期肥胖與癌症發病率報告 - https://www.ha.org.hk/middle-age-obesity-cancer-incidence↩︎

  172. 香港衛生署 - 老年期肥胖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dh.gov.hk/elderly-obesity-cancer-risk↩︎

  17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女性肥胖與癌症風險報告 - https://www.cancer-fund.org/female-obesity-cancer-risk↩︎

  17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男性肥胖與癌症風險報告 - https://www.ha.org.hk/male-obesity-cancer-risk↩︎

  175. 世界衛生組織 - 亞洲人群BMI分類建議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asia-bmi-classification↩︎

  176.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居民BMI與代謝健康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hk-residents-bmi-metabolic-health↩︎

  177. 香港大學 - 香港居民腰圍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ku.hk/hk-residents-waist-circumference-cancer-risk↩︎

  178. 香港大學 - 肥胖相關基因研究 - https://www.hku.hk/obesity-related-genetics-research↩︎

  179. 香港衛生署 - 香港肥胖趨勢報告 - https://www.dh.gov.hk/hk-obesity-trends↩︎

  18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癌症譜分析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cancer-spectrum-analysis↩︎

  181. 香港大學 - 香港雙重營養負擔研究 - https://www.hku.hk/hk-double-nutrition-burden↩︎

  182.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居民久坐行為與健康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hk-residents-sedentary-behavior-health↩︎

  183.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文化因素與肥胖癌症關係研究 - https://www.polyu.edu.hk/hk-cultural-factors-obesity-cancer↩︎

  18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飲食運動與癌症預防綜合指南 - https://www.ha.org.hk/diet-exercise-cancer-prevention↩︎

  185. 香港營養師學會 - 癌症預防健康飲食指南 - https://www.hkna.org.hk/cancer-prevention-healthy-diet↩︎

  186. 香港大學 - 亞洲飲食模式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ku.hk/asian-diet-pattern-cancer-risk↩︎

  187. 香港中文大學 - 地中海飲食與香港居民健康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mediterranean-diet-hk-residents-health↩︎

  188. 香港衛生署 - 體育活動與健康關係報告 - https://www.dh.gov.hk/physical-activity-health-relationship↩︎

  189. 香港大學 - 運動對代謝健康影響研究 - https://www.hku.hk/exercise-metabolic-health-effects↩︎

  190. 香港中文大學 - 運動與激素水平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exercise-hormone-levels↩︎

  19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運動與免疫系統研究 - https://www.cancer-fund.org/exercise-immune-system↩︎

  192. 香港衛生署 - 飲食運動平衡策略指南 - https://www.dh.gov.hk/diet-exercise-balance-strategies↩︎

  193. 香港衛生署 - 健康生活模式計劃 - https://www.dh.gov.hk/healthy-living-pattern-programme↩︎

  19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個人化健康計劃指南 - https://www.ha.org.hk/personalized-health-plan-guidelines↩︎

  195. 香港營養師學會 - 漸進式飲食改變策略 - https://www.hkna.org.hk/gradual-diet-change-strategies↩︎

  196. 香港中文大學 - 飲食質量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diet-quality-cancer-risk↩︎

  197. 香港體育學院 - 全面運動計劃指南 - https://www.hksi.org.hk/comprehensive-exercise-programme↩︎

  198. 香港心理學會 - 行為策略與飲食運動改變研究 - https://www.hkps.org.hk/behavioral-strategies-diet-exercise↩︎

  199. 香港大學 - 環境因素與健康行為研究 - https://www.hku.hk/environmental-factors-health-behaviors↩︎

  20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體重管理專業支持服務 - https://www.ha.org.hk/weight-management-professional-support↩︎

  201. 香港衛生署 - 肥胖相關癌症趨勢與應對策略 - https://www.dh.gov.hk/obesity-related-cancer-trends-strategies↩︎

  202.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全球肥胖相關癌症趨勢報告 - https://www.iarc.who.int/global-obesity-cancer-trends↩︎

  203. 美國癌症學會 - 年輕成人癌症趨勢報告 - https://www.cancer.org/young-adult-cancer-trends↩︎

  204. 香港大學 - 香港年輕人群癌症趨勢研究 - https://www.hku.hk/hk-young-population-cancer-trends↩︎

  205.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事處 - 地區肥胖趨勢報告 - https://www.wpro.who.int/regional-obesity-trends↩︎

  206.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全球癌症類別變化報告 - https://www.iarc.who.int/global-cancer-type-changes↩︎

  20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肥胖相關癌症趨勢報告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obesity-related-cancer-trends↩︎

  208.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年輕人群癌症發病率報告 - https://www.ha.org.hk/hk-young-population-cancer-incidence↩︎

  209. 香港衛生署 - 香港肥胖與癌症趨勢對比分析 - https://www.dh.gov.hk/hk-obesity-cancer-trends-comparison↩︎

  210. 香港大學 - 肥胖相關癌症經濟負擔研究 - https://www.hku.hk/obesity-related-cancer-economic-burden↩︎

  211.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2040年全球癌症預測 - https://www.iarc.who.int/global-cancer-predictions-2040↩︎

  212.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事處 - 2040年地區癌症預測 - https://www.wpro.who.int/regional-cancer-predictions-2040↩︎

  213. 香港中文大學 - 2040年香港癌症預測研究 - https://www.cuhk.edu.hk/hk-cancer-predictions-2040↩︎

  214. 香港大學 - 2040年香港年輕人群癌症預測 - https://www.hku.hk/hk-young-population-cancer-predictions-2040↩︎

  215. 香港政府 - 肥胖相關癌症應對策略報告 - https://www.gov.hk/obesity-related-cancer-response-strategies↩︎

  216. 香港政府 - 健康香港2025+計劃詳情 - https://www.gov.hk/healthy-hk-2025-plus-details↩︎

  217. 香港教育局 - 學校健康促進策略 - https://www.edb.gov.hk/school-health-promotion-strategies↩︎

  218.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 工作場所健康促進指南 - https://www.oshc.org.hk/workplace-health-promotion-guidelines↩︎

  219.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社區健康促進活動目錄 - https://www.hkcss.org.hk/community-health-promotion-activities↩︎

  22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篩查擴展計劃 - https://www.ha.org.hk/cancer-screening-expansion↩︎

  22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篩查參與率提高策略 - https://www.cancer-fund.org/screening-participation-strategies↩︎

  222. 香港大學 - 癌症風險評估工具開發 - https://www.hku.hk/cancer-risk-assessment-tool-development↩︎

  22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相關癌症多學科診療中心 - https://www.ha.org.hk/obesity-related-cancer-mdt-centres↩︎

  22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精準醫療推進計劃 - https://www.ha.org.hk/precision-medicine-advancement↩︎

  225.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患者治療技術創新 - https://www.ha.org.hk/obesity-patient-treatment-innovation↩︎

  22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肥胖癌症患者支持服務擴展 - https://www.ha.org.hk/obesity-cancer-patient-support-expansion↩︎

  227.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照顧者支持計劃擴展 - https://www.swd.gov.hk/caregiver-support-expansion↩︎

  228.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生存者關懷計劃 - https://www.ha.org.hk/survivor-care-programme↩︎

  229. 香港政府 - 跨部門健康合作機制 - https://www.gov.hk/cross-departmental-health-cooperation↩︎

  230. 香港衛生署 - 癌症數據監測系統 - https://www.dh.gov.hk/cancer-data-monitoring-system↩︎

  231. 香港政府 - 醫療資源投入計劃 - https://www.gov.hk/healthcare-resource-investment↩︎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