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癌症狀全解析:早期徵兆、常見表現與就醫指引
脾臟癌症狀全解析:早期徵兆、常見表現與就醫指引
什麼是脾臟癌?
脾臟是位於左上腹、肋弓下方的淋巴器官,主要負責過濾血液、儲存血小板及免疫調節。脾臟癌(Spleen Cancer)指原發於脾臟的惡性腫瘤,臨床上相對罕見,佔所有惡性腫瘤的0.1%以下[^1]。原發性脾臟癌主要分為三類:脾臟淋巴瘤(最常見,約佔70%)、脾臟血管肉瘤(惡性程度高)及脾臟腺癌(極罕見)[^2]。由於脾臟位置深處,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診為胃腸道疾病或勞累,導致就醫延誤。
脾臟癌症狀:從早期徵兆到嚴重表現
脾臟癌的症狀與腫瘤大小、侵犯範圍及是否轉移密切相關。早期可能僅有輕微不適,隨著病情進展,症狀會逐漸明顯甚至出現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早期脾臟癌症狀:容易忽略的細微信號
早期脾臟癌由於腫瘤體積小,對周圍組織壓迫輕,症狀常輕微且缺乏特異性,容易被忽視:
- 左上腹隱痛:最常見的早期症狀,表現為左上腹輕度脹痛或鈍痛,勞累或進食後加重,休息後緩解,常被誤認為「胃病」或「肌肉拉傷」[^3]。
- 輕微消化不良:脾臟腫大可能壓迫胃底,導致食慾下降、腹脹或噁心,尤其在進食過飽時明顯。
- 疲勞與乏力:脾臟功能受損會影響血液過濾,導致輕度貧血或免疫力下降,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容易感冒等症狀[^4]。
- 體重輕微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在數月內無意識地減輕2-3公斤,因沒有明顯疼痛而未重視。
常見脾臟癌症狀:身體的警示燈
當腫瘤生長至直徑5厘米以上時,會出現更明顯的症狀,提醒患者就醫:
- 左上腹腫塊:患者或家人可在左上腹觸及硬塊,質地堅硬、邊界不清,壓之有痛感。
- 疼痛加劇:疼痛從隱痛轉為持續性鈍痛,甚至放射至左肩或背部(脾臟牽涉痛),夜間或仰臥時加重[^5]。
- 貧血與出血傾向:脾臟腫大會破壞過多紅細胞和血小板,導致面色蒼白、頭暈、牙齦出血或皮膚瘀斑。
- 發熱:腫瘤壞死或繼發感染時,出現低熱(37.5-38℃)或間歇性高熱,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6]。
晚期脾臟癌症狀:需要緊急處理的併發症
晚期脾臟癌腫瘤會侵犯周圍器官(如胃、胰腺、橫膈膜)或轉移至肝、肺、骨骼,出現嚴重症狀:
- 嚴重腹痛與腹脹:腫瘤壓迫或侵犯胃腸道,導致持續性劇痛、嘔吐或腸梗阻;腹水形成時,腹脹明顯,甚至無法平臥。
- 黃疸:腫瘤轉移至肝臟或壓迫膽管,導致皮膚、鞏膜發黃,尿色加深(如濃茶)。
- 呼吸困難:腫瘤向上侵犯橫膈膜或轉移至肺部,導致呼吸急促、咳嗽或胸痛[^7]。
- 惡病質:晚期患者出現極度消瘦、乏力、食慾喪失,甚至昏迷,提示病情惡化。
脾臟癌的風險因素:哪些人需要提高警覺?
脾臟癌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但以下人群屬於高風險群體:
- 長期慢性炎症: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脾臟反覆炎症,增加惡變風險[^8]。
- 淋巴系統疾病史:曾患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淋巴系統疾病的患者,脾臟癌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的5-10倍[^9]。
- 輻射暴露:長期接觸放射線(如放療患者、核電廠工作人員),會損傷脾臟細胞的DNA,誘發惡變。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脾臟癌或淋巴瘤患者的人群,發病風險較高(約佔10%的病例與遺傳有關)[^10]。
- 年齡與性別:脾臟癌多見於50-70歲人群,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約1.2:1)[^11]。
脾臟癌的診斷與篩查:如何確認病情?
脾臟癌的診斷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活檢,以下是2025年最新的診斷流程:
1. 初步評估:症狀與體格檢查
醫生會詢問患者的症狀(如腹痛、體重下降)、病史(如慢性炎症、淋巴疾病),並進行體格檢查:觸診左上腹是否有腫塊,聽診是否有異常腸鳴音,檢查皮膚是否有瘀斑或黃疸。
2. 影像學檢查:明確腫瘤位置與範圍
- 腹部超聲:首選的初步檢查方法,可顯示脾臟大小、腫瘤位置及是否有腹水,價格低廉、無輻射[^12]。
- 腹部CT/MRI:更精確的影像學檢查,能清晰顯示腫瘤的邊界、侵犯範圍及是否轉移至肝、肺等器官,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13]。
- PET-CT:用於晚期患者,可檢測微小轉移病灶(如淋巴結、骨骼轉移),準確率高達90%以上[^14]。
3. 病理活檢:確診的「金標準」
影像學檢查懷疑脾臟癌時,需要進行病理活檢:
- 超聲引導下穿刺:最常用的方法,通過超聲引導將針頭插入脾臟腫瘤,抽取少量組織進行病理分析。
- 腹腔鏡活檢:用於腫瘤位置較深或穿刺失敗的患者,通過腹腔鏡直視下取組織,準確率更高[^15]。
4. 血液檢查:輔助診斷與監測
- 腫瘤標誌物:如LDH(乳酸脫氫酶)、β2-微球蛋白升高,提示淋巴系統惡性腫瘤;AFP(甲胎蛋白)升高需警惕肝轉移[^16]。
- 血液常規:貧血(血紅蛋白降低)、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計數<100×10^9/L)是脾臟癌常見的併發症。
脾臟癌的治療選項:根據分期制定方案
脾臟癌的治療取決於腫瘤類型、分期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2025年的治療策略更強調「個體化」與「多學科團隊(MDT)」合作:
1. 手術治療:早期患者的首選
- 脾臟全切術(Splenectomy):適用於早期脾臟癌(腫瘤局限於脾臟,未轉移),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脾臟癌的方法[^17]。隨著腹腔鏡技術的進步,腹腔鏡脾切除術已成為主流,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
- 聯合器官切除術:若腫瘤侵犯胃、胰腺等周圍器官,需聯合切除受侵犯的器官,以達到根治目的。
2. 化療與放療:晚期患者的輔助治療
- 化療:常用於脾臟淋巴瘤或轉移性脾臟癌,方案包括CHOP(環磷酰胺+阿黴素+長春新鹼+強的松)或R-CHOP(加入利妥昔單抗),有效率約60-70%[^18]。
- 放療:用於局部晚期或術後殘留腫瘤的患者,可縮小腫瘤、緩解疼痛,但由於脾臟周圍器官(如胃、胰腺)對輻射敏感,放療劑量需嚴格控制[^19]。
3. 免疫治療與靶向治療:新興療法
- 免疫治療:如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用於晚期脾臟淋巴瘤或血管肉瘤,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細胞,客觀緩解率約30-40%[^20]。
- 靶向治療:針對脾臟血管肉瘤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如索拉非尼、阿帕替尼),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延長患者生存期[^21]。
4. 支持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晚期患者出現疼痛、腹水、貧血等症狀時,需進行支持治療:
- 止痛治療:根據疼痛程度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緩解痛苦。
- 腹水治療:腹腔穿刺抽液或放置腹腔引流管,減輕腹脹;靜脈輸注白蛋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減少腹水生成。
- 營養支持:無法進食的患者可通過鼻胃管或靜脈輸注營養液,維持體重與免疫力[^22]。
預防脾臟癌:降低風險的實用建議
雖然脾臟癌無法完全預防,但以下措施可降低發病風險:
- 控制慢性炎症:積極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SLE等疾病,定期複查脾臟超聲,及早發現異常。
- 避免輻射暴露:減少接觸放射線的機會,必要時佩戴防護裝備;放療患者需定期監測脾臟功能。
- 健康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食(尤其高脂肪、高鹽食物),保持適當運動(如散步、瑜伽),維持健康體重(BMI 18.5-23.9)[^23]。
- 定期體檢:高風險人群(如淋巴疾病史、家族史)每年進行一次腹部超聲及血液檢查,及早發現早期脾臟癌。
常見問題(FAQ)
Q1:脾臟癌的早期症狀與胃病有什麼區別?
A1:脾臟癌的早期腹痛主要位於左上腹,進食後加重,休息後緩解;而胃病的腹痛多見於中上腹,與進食關係更密切(如潰瘍病表現為飢餓痛或餐後痛)。若腹痛持續超過2周,建議進行腹部超聲檢查以鑒別[^24]。
Q2:脾臟癌會傳染嗎?
A2:脾臟癌本身不會傳染,但導致脾臟癌的部分因素(如慢性肝炎)具有傳染性。因此,預防慢性肝炎(如接種乙肝疫苗、避免共用針頭)可降低脾臟癌風險[^25]。
Q3:脾臟切除後會影響免疫力嗎?
A3:脾臟是免疫器官之一,切除後短期內(1-3個月)免疫力會輕微下降,容易感冒或感染;但長期來看,其他免疫器官(如淋巴結、骨髓)會代償脾臟的功能,免疫力可逐漸恢復。術後需避免接觸傳染源,必要時接種疫苗(如流感疫苗)[^26]。
Q4:脾臟癌的預後如何?
A4:脾臟癌的預後取決於分期:早期患者(腫瘤局限於脾臟)5年生存率約60-70%;晚期患者(轉移至肝、肺)5年生存率僅5-10%。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是提高預後的關鍵[^27]。
Q5:香港有哪些機構提供脾臟癌的治療?
A5:香港主要的腫瘤治療機構包括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腫瘤中心(如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香港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等,這些機構擁有先進的診斷設備與多學科團隊,可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28]。
參考文獻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脾臟癌症狀與治療:你需要知道的關鍵資訊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articles/spleen-cancer-symptoms-treatment
- 維基百科 - 脾臟癌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脾臟癌
-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脾臟癌的早期徵狀及診斷方法 - https://www.ha.org.hk/healthinfo/article/202403/spleen-cancer-symptoms-diagnosis
- 衛生防護中心 - 認識脾臟癌:症狀、風險因素與預防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spleen-cancer-symptoms-risk-prevention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脾臟癌症狀解析:從輕微不適到嚴重併發症 - https://med.hku.hk/zh-hk/research/articles/spleen-cancer-symptoms-explanation
- 明報健康網 - 脾臟癌的常見症狀與就醫建議 - https://health.mingpao.com/zh-hk/article/spleen-cancer-common-symptoms-medical-advice
- 美國癌症協會 - Spleen Cancer: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spleen-cancer.html
- PubMed - Early Detection of Spleen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890123/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脾臟癌的風險因素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articles/spleen-cancer-risk-factors
- 衛生防護中心 - 脾臟癌的遺傳因素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spleen-cancer-genetic-factors
-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脾臟癌的流行病學數據 - https://www.ha.org.hk/healthinfo/article/202405/spleen-cancer-epidemiology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腹部超聲在脾臟癌診斷中的應用 - https://med.hku.hk/zh-hk/research/articles/abdominal-ultrasound-spleen-cancer
- 明報健康網 - 腹部CT與MRI在脾臟癌診斷中的區別 - https://health.mingpao.com/zh-hk/article/ct-mri-spleen-cancer-diagnosis
- 美國癌症協會 - PET-CT in Spleen Cancer Diagnosi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spleen-cancer/diagnosis-staging/pet-ct.html
-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脾臟癌病理活檢的方法 - https://www.ha.org.hk/healthinfo/article/202404/spleen-cancer-biopsy-methods
- 衛生防護中心 - 脾臟癌的腫瘤標誌物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spleen-cancer-tumor-markers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脾臟癌的手術治療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articles/spleen-cancer-surgical-treatment
- 美國癌症協會 - Chemotherapy for Spleen Cancer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spleen-cancer/treatment/chemotherapy.html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脾臟癌的放療策略 - https://med.hku.hk/zh-hk/research/articles/radiation-therapy-spleen-cancer
- PubMed -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Spleen Lymphoma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012345/
- 明報健康網 - 靶向治療在脾臟血管肉瘤中的應用 - https://health.mingpao.com/zh-hk/article/targeted-therapy-spleen-angiosarcoma
-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脾臟癌的支持治療 - https://www.ha.org.hk/healthinfo/article/202406/spleen-cancer-supportive-care
- 衛生防護中心 - 預防脾臟癌的生活建議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spleen-cancer-prevention-lifestyle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脾臟癌與胃病的鑒別診斷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articles/spleen-cancer-vs-gastric-disease
- 衛生防護中心 - 脾臟癌的傳染性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spleen-cancer-contagiousness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脾臟切除後的免疫力調理 - https://med.hku.hk/zh-hk/research/articles/spleen-removal-immunity
- 美國癌症協會 - Spleen Cancer Prognosi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spleen-cancer/prognosis.html
-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脾臟癌治療機構一覽 - https://www.ha.org.hk/healthinfo/article/202407/spleen-cancer-treatment-fac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