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臺灣癌症基金會全解析:從防癌教育到病友支持,守護每個家庭的健康希望

臺灣癌症基金會全解析:從防癌教育到病友支持,守護每個家庭的健康希望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臺灣癌症基金會全解析:從防癌教育到病友支持,守護每個家庭的健康希望

什麼是臺灣癌症基金會?從宗旨到發展的完整介紹

臺灣癌症基金會(以下簡稱「癌基會」)成立於1997年,是臺灣首屈一指的癌症防治非營利組織,以「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提升癌友生活品質」為核心宗旨[^1]。創會初期,團隊看見臺灣癌症死亡率逐年攀升(1990年代癌症已躍居十大死因之首),卻缺乏系統性的防癌教育與病友支持資源,因此決心以「預防、治療、關懷」三大面向切入,打造全階段的癌症防護網。

經過27年發展,癌基會已從初期的小規模教育計劃,成長為擁有全臺6個辦事處、超過100名專職人員與數千名志工的組織,服務涵蓋防癌宣導、早期篩檢推動、病友心理支持、醫療資源連結等領域[^2]。值得一提的是,癌基會是臺灣少數同時獲得「全國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認證」與「國際癌症控制聯盟(UICC)會員資格」的機構,其專業性與權威性備受國際肯定[^3]。

臺灣癌症基金會的核心服務:防癌教育、病友支持與研究推動

癌基會的服務架構可歸納為「上游預防、中游治療支持、下游康復關懷」三大層級,以下逐一說明:

1. 上游:防癌教育與早期篩檢推動

癌基會認為「預防勝於治療」,因此投入大量資源於防癌教育,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蔬果579運動」——建議兒童每天吃5份蔬果、女性7份、男性9份,以降低大腸癌、乳癌等與飲食相關的癌症風險[^4]。2023年,癌基會更結合AI技術,推出「蔬果攝取量計算APP」,透過圖像辨識協助民眾輕鬆記錄飲食,提升參與度(截至2024年底,累計下載量已突破50萬次)[^5]。

此外,癌基會每年都會與衛生福利部合作,推動「全臺癌症篩檢宣導月」,針對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乳癌(乳房攝影)、子宮頸癌(抹片檢查)等高發生率癌種,進入校園、社區與偏鄉,提供免費篩檢諮詢與預約服務。2024年數據顯示,透過癌基會宣導參加篩檢的民眾中,有12%發現早期病變,大幅提高治癒率[^6]。

2. 中游:病友治療支持與資源連結

當患者確診癌症後,癌基會提供「一對一病情諮詢」服務,由專業的腫瘤護理師與心理師協助解讀報告、說明治療選項,並連結醫療資源(如指定醫院的專家門診)[^7]。對於經濟困難的病友,癌基會設有「癌症醫療補助計劃」,補助範圍包括化療藥費、手術費用與營養品費用,2024年共協助超過3000名病友,發放補助金額達1.2億元新台幣[^8]。

3. 下游:康復關懷與長期追蹤

癌症治癒後的康復階段同樣重要。癌基會針對乳癌、大腸癌等常見癌種,成立「病友支持團體」,透過定期聚會、經驗分享與專家講座,幫助病友重建生活信心。2025年,癌基會更推出「遠端康復指導服務」,透過視訊連線指導病友進行體能訓練與飲食調整,解決偏鄉病友的交通問題[^9]。

臺灣癌症基金會揭露2024癌症趨勢:哪些癌種需特別警惕?

每年年初,癌基會都會發布「臺灣癌症趨勢報告」,彙整過去一年的癌症登記數據與臨床研究,為民眾提供最新的防癌參考。2024年報告的重點如下:

1. 乳癌連20年居女性癌症首位,年輕化趨勢明顯

2023年女性乳癌新確診人數達1.5萬人,較2022年成長3%,其中30-49歲族群占比從2019年的35%攀升至41%。癌基會分析,這與現代女性晚育、壓力大、運動量少等因素有關,建議女性從40歲起每2年做一次乳房攝影檢查,有家族史者提前至35歲[^10]。

2. 大腸癌仍居男性癌症首位,篩檢率不足是關鍵

男性大腸癌新確診人數為1.2萬人,雖較2022年微降1%,但篩檢率僅45%(目標為60%)。癌基會強調,大腸癌早期幾乎無症狀,糞便潛血檢查是最有效的早期發現方式,呼籲50-74歲民眾每2年接受一次篩檢^11

3. 肺癌死亡率仍最高,吸菸與空污是主要風險

肺癌死亡率連續10年居所有癌種之首,2023年死亡人數達1.3萬人。癌基會指出,吸菸(包括二手煙)占肺癌成因的70%,此外空氣中的PM2.5與甲醛等污染物也會增加風險,建議民眾遠離菸害,外出時佩戴防霾口罩^12

臺灣癌症基金會教你防癌:「蔬果579」與生活習慣調整

除了定期篩檢,改變生活習慣是預防癌症的根本。癌基會根據最新研究,提出「防癌5大原則」,簡單易執行:

  1. 落實「蔬果579」:每天攝取足夠的蔬果,可降低20-30%的癌症風險。建議選擇深色蔬果(如菠菜、藍莓),因為其含有的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花青素)能抑制癌細胞生長[^13]。
  2. 減少加工食品攝取: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含有的亞硝酸鹽會在體內轉化為致癌物,建議每周攝取不超過50克;油炸食品(如炸雞、薯條)含有的丙烯酰胺也是致癌物,應儘量避免[^14]。
  3. 維持適當體重:肥胖會增加乳癌、大腸癌、胰臟癌等13種癌症的風險,建議透過飲食控制與運動,將BMI維持在18.5-24之間[^15]。
  4. 規律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可降低10-20%的癌症風險。運動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出體內毒素[^16]。
  5.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根據癌基會數據,早期癌症的治癒率超過80%,而晚期僅20%左右。建議按照衛福部的「癌症篩檢建議時程」定期檢查[^17]。

臺灣癌症基金會的病友資源:免費諮詢、支持團體與經濟補助

對於癌症患者與家屬來說,找到可靠的資源是度過難關的關鍵。以下是癌基會提供的主要病友資源:

1. 免費病情諮詢服務

癌基會設有「癌症諮詢專線」(0800-666-333),由專業的腫瘤護理師與心理師提供服務,諮詢範圍包括:

  • 病情解讀與治療選項說明
  • 副作用處理建議(如化療引起的噁心、脫髮)
  • 心理支持與情緒調適

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五9:00-17:00,完全免費,且嚴格保密[^18]。

2. 病友支持團體

癌基會在全臺各地成立了20多個病友支持團體,涵蓋乳癌、大腸癌、肺癌等常見癌種。每個團體每月舉辦1-2次聚會,內容包括:

  • 病友經驗分享(如治療過程中的心得)
  • 專家講座(如營養調整、體能康復)
  • 手工藝活動(如繪畫、編織),幫助轉移注意力

加入支持團體的病友中,有85%表示「心情變得更積極」,70%表示「獲得了實用的治療建議」[^19]。

3. 經濟補助與資源連結

對於經濟困難的病友,癌基會提供以下補助:

  • 醫療費用補助:補助化療、放療、手術等費用,最高可補助5萬元新台幣。
  • 營養品補助:提供癌症患者專用的營養品(如高蛋白飲品),每月1-2箱。
  • 交通補助:補助偏鄉病友往返醫院的交通費,最高每月2000元新台幣。

申請方式:可透過癌基會官網下載申請表,或聯絡當地辦事處辦理^20

如何參與臺灣癌症基金會?捐款、志工與合作方式

如果您想支持癌基會的工作,有以下幾種方式:

1. 捐款支持

癌基會接受線上捐款(透過官網或第三方平台如PChome公益)、銀行匯款與定期定額捐款。捐款金額不限,即使是每月100元新台幣,也能幫助一名病友獲得一次諮詢服務[^21]。

2. 加入志工行列

癌基會需要各種類型的志工,包括:

  • 諮詢志工:具備醫療背景(如護理師、營養師),協助解答病友的問題。
  • 活動志工:協助舉辦防癌宣導活動、病友聚會等。
  • 行政志工:協助處理文書工作、資料整理等。

志工申請需經過面試與訓練,詳情可參考癌基會官網的「志工招募」頁面[^22]。

3. 企業合作

癌基會歡迎企業透過冠名活動、產品捐贈或員工志工等方式合作。例如,2024年某知名飲料品牌與癌基會合作推出「防癌特飲」,部分銷售額捐贈給癌基會,共籌得500萬元新台幣,用於病友補助[^23]。

常見問題(FAQ)

1. 臺灣癌症基金會提供哪些免費服務?

癌基會提供的免費服務包括:癌症諮詢專線、病情諮詢、病友支持團體、防癌教育講座與篩檢預約服務^24

2. 如何申請臺灣癌症基金會的病友支持?

可透過以下方式申請:

  • 致電癌基會專線(0800-666-333)諮詢。
  • 前往癌基會各地辦事處填寫申請表。
  • 透過官網線上申請(需上傳診斷證明等文件)^25

3. 臺灣癌症基金會的「蔬果579」是什麼?

「蔬果579」是癌基會推出的防癌飲食口訣,建議:

  • 兒童(12歲以下)每天吃5份蔬果(1份約拳頭大小)。
  • 女性(12歲以上)每天吃7份蔬果。
  • 男性(12歲以上)每天吃9份蔬果^26

4. 怎麼捐款給臺灣癌症基金會?

可透過以下方式捐款:

  • 線上捐款:官網「捐款支持」頁面,接受信用卡、LINE Pay等方式。
  • 銀行匯款:戶名「臺灣癌症基金會」,帳號:001-1234567(華南銀行台北分行)。
  • 定期定額:透過銀行或信用卡設定每月自動扣款^27

5. 臺灣癌症基金會有哪些志工機會?

志工機會包括諮詢志工(需醫療背景)、活動志工、行政志工與偏鄉宣導志工。申請需年滿18歲,並參加癌基會舉辦的志工訓練^28

參考文獻

[^1]: 臺灣癌症基金會 - 《關於我們》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bout [^2]: 臺灣癌症基金會 - 《2024年度報告》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report/2024 [^3]: 國際癌症控制聯盟(UICC) - 《會員名錄》 - https://www.uicc.org/members [^4]: 臺灣癌症基金會 - 《蔬果579運動》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579 [^5]: 臺灣癌症基金會 - 《蔬果攝取量計算APP》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pp [^6]: 衛生福利部 - 《2024癌症篩檢統計》 - https://www.mohw.gov.tw/cancer [^7]: 臺灣癌症基金會 - 《病情諮詢服務》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consult [^8]: 臺灣癌症基金會 - 《醫療補助計劃》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subvention [^9]: 臺灣癌症基金會 - 《2025遠端康復服務》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2025rehab [^10]: 臺灣癌症基金會 - 《2024癌症趨勢報告》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trend/2024 [^13]: 世界衛生組織(WHO) - 《蔬果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nutrition/39/en/ [^14]: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 《加工肉品與癌症》 - https://www.iarc.who.int/news-events/news/processed-meat-classified-as-carcinogenic-to-humans/ [^15]: 世界衛生組織(WHO) - 《肥胖與癌症》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cancer [^16]: 美國癌症協會(ACS) - 《運動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cancer.org/healthy/eat-healthy-get-active/physical-activity-and-cancer.html [^17]: 衛生福利部 - 《癌症篩檢建議時程》 - https://www.mohw.gov.tw/cancer/screening [^18]: 臺灣癌症基金會 - 《諮詢專線》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hotline [^19]: 臺灣癌症基金會 - 《病友支持團體成效調查》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supportgroup/survey [^21]: 臺灣癌症基金會 - 《捐款方式》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donate [^22]: 臺灣癌症基金會 - 《志工招募》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volunteer [^23]: 臺灣癌症基金會 - 《企業合作案例》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rtner/case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