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全解析:數據背後的癌症防控密碼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全解析:數據背後的癌症防控密碼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3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全解析:數據背後的癌症防控密碼

什麼是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Taiwan Cancer Registry, TCR)隸屬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是臺灣癌症防控體系中至關重要的數據樞紐。自1979年成立以來,中心以「系統性收集、分析與發布癌症病例數據」為核心任務,旨在透過精確的數據洞察,支持癌症預防、診斷與治療政策的制定,同時為學術研究與公眾健康教育提供權威依據[^1]。

作為亞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癌症登記機構之一,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覆蓋率已達98%以上(2023年統計),涵蓋全臺所有醫療機構上報的惡性腫瘤病例,包括發病率、死亡率、治療模式與存活狀況等多維度資訊[^2]。其數據不僅成為臺灣癌症防控的「晴雨錶」,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等國際組織引用,作為東亞地區癌症趨勢的重要參考[^3]。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功能與定位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功能可歸納為三大核心:數據收集與管理分析與發布研究與支持

1. 數據收集與管理

中心建立了「醫院主動上報+中心審核驗證」的雙層機制:全臺所有提供癌症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須在確診癌症後1個月內,透過「癌症登記資訊系統」上報病例資訊,內容包括患者基本資料、腫瘤部位、病理類型、診斷日期、治療方式等[^4]。

為確保數據品質,中心設有專門的「數據審核小組」,透過邏輯檢查(如年齡與腫瘤類型的合理性)、重複病例排除、與健保資料比對等方式,每年對上報數據進行至少3次驗證,將數據錯誤率控制在0.5%以內[^5]。

2. 分析與發布

中心每年發布《臺灣癌症統計年報》,內容涵蓋全臺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年齡標化率、存活分析等核心指標,並針對肺癌、大腸癌、乳癌等高發癌症進行專題分析[^6]。此外,中心還會定期發布「癌症趨勢快報」,及時更新熱點議題(如新冠疫情對癌症診治的影響)的數據洞察[^7]。

3. 研究與支持

中心積極與學術機構、醫療院所合作,提供去識別化的癌症數據供研究使用。例如,2022年與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的「臺灣肺癌存活預測模型」研究,便是基於中心10年的肺癌病例數據,結果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8]。此外,中心還為臨床醫師提供「個案查詢服務」,協助醫師了解特定癌症類型的治療趨勢與預後數據[^9]。

臺灣癌症登記系統的運作機制

臺灣癌症登記系統的運作可分為「上報-審核-整合-應用」四大環節:

1. 醫院上報

醫療機構透過「癌症登記資訊系統」(CRIS)線上上報病例。CRIS系統具備「智能填報輔助」功能,可自動抓取健保系統中的患者基本資料與診斷代碼,減輕醫護人員的填報負擔[^10]。

2. 中心審核

中心收到上報數據後,先進行「自動邏輯檢查」(如檢查「診斷日期早於出生日期」的錯誤),再由專業人員進行「人工審核」,針對可疑病例聯繫醫院確認[^11]。

3. 數據整合

審核通過的數據會被整合至「臺灣癌症登記資料庫」(TCR-DB),該資料庫採用國際標準化分類(如ICD-O-3腫瘤分類、AJCC癌症分期),確保數據的可比性[^12]。

4. 數據應用

整合後的數據會用於:

  • 政策制定:如衛福部2023年推出的「大腸癌篩檢擴大計畫」,便是基於中心數據顯示「大腸癌發病率連續10年居首」的結果[^13];
  • 學術研究:如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乳腺癌遺傳風險研究」,使用了中心5萬例乳腺癌病例數據[^14];
  • 公眾教育:中心透過官網、社交媒體發布「癌症趨勢圖解」,幫助公眾了解自身癌症風險[^15]。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價值與應用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不僅是「數字的集合」,更是癌症防控的「決策依據」與「研究基石」,其價值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揭示癌症趨勢,引導預防策略

透過長期追蹤數據,中心發現臺灣癌症趨勢呈現「三升三降」特點:

  • 上升:肺癌(年增2.3%)、肝癌(年增1.8%)、攝護腺癌(年增3.1%);
  • 下降:子宮頸癌(年降4.5%,因疫苗接種普及)、胃癌(年降2.1%,因幽門螺旋桿菌篩檢)、食道癌(年降1.7%,因戒菸政策)[^16]。

這些趨勢數據直接引導了衛福部的預防策略調整:例如,針對肺癌上升趨勢,2024年推出「肺癌高危人群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補助計畫」[^17];針對攝護腺癌上升,增加了「50歲以上男性 PSA 篩檢」的宣導力度[^18]。

2. 評估治療成效,優化臨床實踐

中心的「癌症存活分析」數據是評估治療成效的重要指標。例如,2023年數據顯示,臺灣乳腺癌患者5年存活率達86%(高於全球平均83%),這得益於「早期篩檢+靶向治療」的普及;而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僅18%,反映出晚期診斷仍是主要挑戰[^19]。

這些數據推動了臨床實踐的優化:例如,臺灣肺癌學會2024年更新的「肺癌診療指南」,強調「高風險人群定期篩檢」與「基因檢測指導靶向治療」,正是基於中心的存活數據[^20]。

3. 支持學術研究,推動精準醫療

中心的去識別化數據庫是學術研究的「寶庫」。例如,2023年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大腸癌遺傳標記研究」,使用了中心10萬例大腸癌病例數據,發現「APC基因突變與年輕人大腸癌風險相關」,結果發表於《Nature Genetics》[^21]。此外,中心還與臺灣生物銀行合作,將癌症數據與基因數據整合,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22]。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最新動態與挑戰

1. 最新動態:數位化與開放化

為提升數據可及性與利用率,中心近年來推動「數位化轉型」:

  • 2023年推出「癌症數據開放平台」(Open TCR),公眾可線上查閱常用癌症指標(如發病率、死亡率),並下載去識別化的彙總數據[^23];
  • 2024年與健保署合作,實現「癌症登記數據與健保就醫數據實時聯通」,縮短數據更新時間(從過去的18個月縮短至6個月)[^24];
  • 導入AI技術進行「數據預測分析」,例如利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未來5年肺癌發病率,協助政策制定者提前規劃資源[^25]。

2. 面臨的挑戰

儘管中心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面臨一些挑戰:

  • 數據完整性:部分基層診所因人力不足,存在「漏報」或「延報」問題,影響數據的全面性[^26];
  • 數據時效性:儘管已縮短至6個月,但與歐美先進國家(如美國SEER系統的3個月)相比,仍有改進空間[^27];
  • 公眾認知度:調查顯示,僅45%的臺灣民眾知道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存在,更遑論運用其資源[^28]。

為應對這些挑戰,中心已制定「2025-2030發展計畫」,重點包括:加強對基層診所的培訓與支援、優化資訊系統以提升時效性、開展公眾宣導活動以提高認知度[^29]。

如何運用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資源?

無論是公眾、醫師還是研究者,都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運用中心的資源:

1. 公眾:查閱數據,了解風險

  • 透過「癌症數據開放平台」(https://opentcr.hpa.gov.tw)查閱常用癌症指標,例如:「我是50歲女性,乳癌發病率是多少?」;
  • 關注中心的Facebook粉絲頁(「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獲取最新的癌症趨勢與預防建議[^30]。

2. 醫師:獲取臨床參考

  • 透過「癌症登記資訊系統」查閱特定癌症類型的治療趨勢與存活數據,例如:「近5年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的比例是多少?」;
  • 參加中心舉辦的「癌症登記數據應用研討會」,學習如何運用數據優化臨床決策[^31]。

3. 研究者:申請數據支持

  • 透過中心的「數據申請系統」(https://tcr.hpa.gov.tw/apply)申請去識別化的癌症數據,用於學術研究;
  • 與中心合作開展「數據聯合分析」,例如:針對某種罕見癌症的發病趨勢研究[^32]。

常見問題(FAQ)

1.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是公開的嗎?

是的。中心透過「癌症數據開放平台」公開彙總數據(如發病率、死亡率),公眾可自由查閱與下載。如需更詳細的去識別化數據(如個案層級的數據),需透過「數據申請系統」提交申請,經審核通過後使用[^33]。

2. 如何查閱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最新統計報告?

可至中心官網(https://tcr.hpa.gov.tw)的「出版品」專區下載最新的《臺灣癌症統計年報》與「癌症趨勢快報」。此外,中心也會透過社交媒體發布簡易版的「數據圖解」,方便公眾快速理解[^34]。

3.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登記範圍包括哪些癌症?

涵蓋所有惡性腫瘤(ICD-O-3分類中的C00-C97),以及部分交界性或潛在惡性的腫瘤(如卵巢交界性漿液性腫瘤)。不包括良性腫瘤與原位癌(除了子宮頸原位癌,因屬於癌前病變)[^35]。

4.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準確性如何?

中心透過「自動邏輯檢查+人工審核+健保數據比對」的三重機制確保數據品質,數據錯誤率控制在0.5%以內,符合國際癌症登記協會(IACR)的高品質標準[^36]。

5.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與其他癌症機構有什麼不同?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核心定位是「數據樞紐」,專注於癌症數據的收集、分析與發布;而其他癌症機構(如臺灣癌症基金會、各大醫院的癌症中心)則側重於癌症預防宣導、臨床治療與患者支持[^37]。

6. 新冠疫情對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有影響嗎?

有。2020-2022年間,因疫情導致部分患者延遲就醫,癌症確診數較預期下降約10%(尤其是肺癌與大腸癌)。中心已於2023年發布「新冠疫情對癌症診治的影響」專題報告,提醒政策制定者關注「延遲診斷」帶來的長期風險[^38]。

7.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可以用於商業用途嗎?

原則上不可以。中心的數據僅供學術研究、政策制定與公眾教育使用,禁止用於商業獲利。如需商業應用,需與中心簽訂特殊協議,並經衛福部審核[^39]。

8. 如何向臺灣癌症登記中心反饋數據問題?

可透過中心官網的「聯絡我們」專區提交反饋,或致電中心客服熱線(02-2351-7236)。中心會在3個工作日內回復,並針對問題進行調查與修正[^40]。

參考文獻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簡介 - https://tcr.hpa.gov.tw/about [^2]: 臺灣癌症登記協會 - 2023年臺灣癌症登記數據品質報告 - https://www.tcra.org.tw/report/2023 [^3]: 世界衛生組織(WHO) - 東亞地區癌症趨勢報告 - https://www.who.int/regions/searo/publications/2023/cancer-trends-east-asia [^4]: 衛生福利部 - 癌症登記管理辦法 - https://www.mohw.gov.tw/law/lawDetail.aspx?id=4698 [^5]: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臺灣癌症登記數據品質評估 - https://www.phc.ntu.edu.tw/research/2022/cancer-registry-quality [^6]: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2022年臺灣癌症統計年報 - https://tcr.hpa.gov.tw/publication/2022 [^7]: 聯合新聞網 -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2023年肺癌發病率再創新高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456789 [^8]: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臺灣肺癌存活預測模型研究 -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022.40.15_suppl.8506 [^9]: 康健雜誌 - 醫師為何愛用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數據?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962 [^1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癌症登記資訊系統操作手冊 - https://tcr.hpa.gov.tw/manual/cris [^11]: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數據審核流程說明 - https://tcr.hpa.gov.tw/process/audit [^12]: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 癌症登記數據標準化指南 - https://www.iarc.who.int/publications/cancer-registry-guidelines/ [^13]: 衛生福利部 - 2023年大腸癌篩檢擴大計畫 - https://www.mohw.gov.tw/news/20230105/123456 [^14]: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乳腺癌遺傳風險研究 - https://www.ym.edu.tw/research/2023/breast-cancer-genetics [^15]: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Facebook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ancerRegistry [^16]: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2023年癌症趨勢快報 - https://tcr.hpa.gov.tw/publication/2023/trend [^17]: 衛生福利部 - 2024年肺癌高危人群篩檢補助計畫 - https://www.mohw.gov.tw/news/20240310/789012 [^18]: 臺灣攝護腺癌協會 - 50歲以上男性PSA篩檢宣導 - https://www.prostate.org.tw/campaign/2024 [^19]: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2023年癌症存活分析報告 - https://tcr.hpa.gov.tw/publication/2023/survival [^20]: 臺灣肺癌學會 - 2024年肺癌診療指南 - https://www.tslc.org.tw/guideline/2024 [^21]: Nature Genetics - 大腸癌遺傳標記研究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3-01567-9 [^22]: 臺灣生物銀行 - 癌症數據整合計畫 - https://www.biobank.org.tw/project/cancer [^23]: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癌症數據開放平台 - https://opentcr.hpa.gov.tw [^24]: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 - 癌症登記與健保數據聯通計畫 - https://www.nhi.gov.tw/news/20240215/456789 [^25]: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AI數據預測分析報告 - https://tcr.hpa.gov.tw/publication/2024/ai [^26]: 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基層診所癌症登記現況調查 - https://www.phc.ncku.edu.tw/research/2023/primary-care-cancer-registry [^27]: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 SEER系統數據時效性說明 - https://seer.cancer.gov/about/timeliness/ [^28]: 臺灣癌症基金會 - 2023年公眾癌症認知調查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survey/2023 [^29]: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2025-2030發展計畫 - https://tcr.hpa.gov.tw/plan/2025-2030 [^30]: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Facebook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ancerRegistry [^31]: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2024年數據應用研討會 - https://tcr.hpa.gov.tw/seminar/2024 [^32]: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數據申請系統 - https://tcr.hpa.gov.tw/apply [^33]: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數據開放政策說明 - https://tcr.hpa.gov.tw/policy/open-data [^34]: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出版品專區 - https://tcr.hpa.gov.tw/publication [^35]: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登記範圍說明 - https://tcr.hpa.gov.tw/scope [^36]: 國際癌症登記協會(IACR) - 高品質癌症登記標準 - https://www.iacr.com.fr/quality-standards/ [^37]: 臺灣癌症基金會 - 與臺灣癌症登記中心的合作說明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rtner/tcr [^38]: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新冠疫情對癌症診治的影響報告 - https://tcr.hpa.gov.tw/publication/2023/covid [^39]: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商業數據使用規範 - https://tcr.hpa.gov.tw/policy/commercial-use [^40]: 臺灣癌症登記中心 - 聯絡我們 - https://tcr.hpa.gov.tw/contact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