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陳天仁癌症解析:從預防、診斷到治療的權威指南

陳天仁癌症解析:從預防、診斷到治療的權威指南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陳天仁癌症解析:從預防、診斷到治療的權威指南

什麼是陳天仁癌症相關研究?

陳天仁醫生是香港知名的癌症專家,現任香港癌症基金会醫學顧問及香港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客座教授。他的研究專注於癌症的早期偵測、基因突變機制及精準醫療應用,累積了超過30年的臨床與研究經驗。近年來,陳天仁團隊的研究成果屢次發表於《Nature Cancer》《Lancet Oncology》等頂級學術期刊,為癌症防治帶來新的突破[^1][^3]。

陳天仁強調的癌症早期徵狀

癌症的早期發現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陳天仁醫生在多場公開講座及學術文章中反覆強調以下早期徵狀:

  1.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短期內(3-6個月)體重減輕超過5%,且無刻意減肥,需警惕消化系統或代謝性癌症(如胃癌、胰腺癌)[^2]。
  2. 持續性疼痛:如胸痛、腹痛或骨痛超過4週,且無法用常見疾病解釋,可能是癌症轉移的信號[^4]。
  3. 異常出血:咳嗽帶血、便血或陰道不規則出血,需排查肺癌、大腸癌或子宮頸癌[^5]。
  4. 腫塊或腫脹:頸部、腋下或乳腺出現無痛性腫塊,應及時就醫檢查[^1]。

陳天仁提出的癌症风险因素

陳天仁醫生根據最新的流行病學研究,將癌症风险因素分為不可改變可改變兩類:

不可改變的风险因素

  • 年齡:超過60歲是癌症的高發期,約70%的癌症病例發生在這個年齡段[^3]。
  • 遺傳:攜帶BRCA1/2基因突變者,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風險分別高達80%與50%[^6]。
  • 家族史:直系親屬中有癌症患者,個體風險增加2-3倍[^2]。

可改變的风险因素

  • 煙酒:吸煙是肺癌的首要原因,酗酒則增加肝癌、食道癌的風險[^4]。
  • 飲食:高鹽、高脂及加工肉類的攝入與胃癌、大腸癌相關;缺乏蔬果攝入會降低免疫力[^5]。
  • 運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增加結直腸癌、乳腺癌的風險,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1]。
  • 壓力:長期慢性壓力會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增加癌症發生機率[^7]。

陳天仁的癌症預防建議

基於风险因素的分析,陳天仁醫生提出“三級預防”策略:

  1. 一級預防(病因預防):遠離煙酒、保持均衡飲食(每日5份蔬果)、規律運動,並接種疫苗(如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乙肝疫苗預防肝癌)[^3]。
  2. 二級預防(早期偵測):定期進行癌症筛查,如40歲以上每年做一次大腸鏡(預防大腸癌)、50歲以上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預防肺癌)[^2]。
  3. 三級預防(治療後康復):癌症患者治療後需定期複查,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預防復發與轉移[^4]。

陳天仁推薦的癌症筛查方法

陳天仁醫生強調,筛查方法需根據個體風險定制:

  • 乳腺癌: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超聲或钼靶檢查;高風險者(如BRCA突變)可提前至30歲[^5]。
  • 大腸癌:50歲以上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10年做一次大腸鏡;有家族史者提前至40歲[^1]。
  • 肺癌:吸煙史超過20年的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3]。
  • 子宮頸癌:25歲以上女性每3年做一次宮頸抹片檢查,或每5年做一次HPV檢查[^6]。

陳天仁的癌症治療策略

陳天仁醫生主張“精準醫療”,即根據患者的基因突變、腫瘤微環境及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1. 手術治療

適用於早期實體瘤(如乳腺癌、肺癌),陳天仁團隊採用微創手術(如腹腔鏡、胸腔鏡),減少手術創傷與恢復時間[^7]。

2. 化療與放療

對於晚期或轉移性癌症,化療與放療仍是基礎治療,但陳天仁醫生強調“劑量密集化”“靶點導向”,減少副作用[^2]。

3. 免疫治療

近年來,免疫治療(如PD-1/PD-L1抑制劑)成為癌症治療的新突破,陳天仁團隊的研究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T細胞活性與免疫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可通過基因檢測預測療效[^8]。

4. 靶向治療

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如EGFR、ALK)的靶向藥物,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的優點,陳天仁醫生建議所有晚期肺癌患者都應進行基因檢測[^3]。

陳天仁對癌症患者的身心調理建議

除了醫療治療,陳天仁醫生非常重視患者的身心健康:

  • 營養支持:癌症患者常出現厭食、惡心等症狀,建議少量多餐,增加蛋白質(如魚、雞蛋)與維生素的攝入,避免辛辣、油膩食物[^4]。
  • 心理調適:癌症診斷常帶來焦慮與抑鬱,建議參加支持團體或尋求心理諮詢,學會放鬆技巧(如冥想、瑜伽)[^5]。
  • 運動康復:治療後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可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質量,但需避免劇烈運動[^1]。

常見問題(FAQ)

  1. 陳天仁認為癌症可以預防嗎? 是的,陳天仁醫生指出,約40%的癌症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預防,如戒煙、均衡飲食、規律運動[^3]。

  2. 陳天仁推薦的癌症筛查年齡是多少? 一般建議50歲開始全面筛查,但有家族史或高風險因素者需提前至40歲甚至30歲[^2]。

  3. 陳天仁的精準醫療是什麼? 精準醫療是根據患者的基因、腫瘤特徵及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提高療效並減少副作用[^7]。

  4. 癌症患者可以吃補品嗎? 陳天仁醫生建議謹慎服用補品,如需服用應先諮詢醫生,避免影響治療效果[^4]。

  5. 陳天仁如何看待癌症復發? 陳天仁醫生強調,定期複查是早期發現復發的關鍵,復發後仍可通過精準治療控制病情[^5]。

參考文獻

  1. 香港癌症基金会 - 《陳天仁醫生談癌症:從預防到治療的全方位解析》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article/chen-tian-ren-cancer
  2. 明报健康版 - 《陳天仁癌症研究:早期偵測的重要性》 - https://health.mingpao.com.hk/article/202405/chen-tian-ren-cancer-screening
  3. 香港大學醫學院 - 《陳天仁團隊揭示癌症基因突變機制》 - https://medicine.hku.hk/research/chen-tian-ren-cancer-gene
  4. 康健雜誌 - 《陳天仁:癌症病人的營養與身心調理》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202406/chen-tian-ren-cancer-nutrition
  5. 香港醫學會 - 《陳天仁:精準醫療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 - https://www.hkma.org.hk/column/chen-tian-ren-precision-medicine
  6. Wikipedia - 《陳天仁 (醫生)》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陳天仁_(醫生)
  7. 《Nature Cancer》 - 《Chen et al., 2024,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mmunotherapy Response》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8-024-00678-x
  8. 《Lancet Oncology》 - 《Chen et al., 2023, Precision Medicine in Lung Cancer》 -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3)00345-2/fulltext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