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全方位癌症照護與科研的領航者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全方位癌症照護與科研的領航者
一、什麼是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隸屬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是台灣中部地區專注於癌症預防、診斷、治療與研究的頂尖醫療機構。大樓於[成立年份]啟用,旨在整合跨科室資源,為癌症患者提供「一站式」個體化照護。作為台灣癌症醫療的重要據點,其服務範圍涵蓋腫瘤內科、外科、放射腫瘤科、病理科等多領域,同時承接國家級癌症科研項目,致力於將學術成果轉化為臨床療效。
二、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的核心設施與技術
(一)先進診斷設備
大樓配備國際領先的影像診斷系統,包括PET-CT複合式掃描儀、3T高場強磁振造影(MRI)及數位乳腺攝影儀,可實現早期腫瘤的精準定位與分期。其中,PET-CT能偵測直徑小於5毫米的病灶,大幅提升肺癌、乳癌等常見癌症的早期診斷率[^1]。
(二)精準治療技術
-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採用「斷層放射手術」技術,可針對腦瘤、肺癌等病灶給予高劑量輻射,同時保護周邊正常組織,治療次數從傳統的30次縮短至5次以內。
- 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建立了完整的基因檢測平台,可針對EGFR、ALK等驅動基因突變的癌症患者,給予個體化靶向藥物;同時開展PD-1/PD-L1抑制劑的臨床應用,顯著延長晚期實體瘤患者的生存期[^2]。
- 機器人輔助手術: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用於胃癌、結直腸癌等腹腔手術,具有創口小、恢復快的優勢,術後併發症率較傳統手術降低30%[^3]。
三、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的醫療團隊
大樓匯聚了台灣癌症領域的頂尖專家,團隊成員均來自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及附設醫院的腫瘤相關科室。其中,林教授(腫瘤內科)擅長肺癌與乳癌的精準治療,曾參與多項國際臨床試驗;陳醫師(放射腫瘤科)是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的權威,其研究成果發表於《放射腫瘤學雜誌》;王主任(外科)則專攻機器人輔助癌症手術,累計完成超過1000例手術[^4]。此外,團隊實行「多學科團隊會診(MDT)」模式,每位患者的治療方案均由內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專家共同制訂,確保治療的全面性與個體化。
四、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的服務模式
(一)一站式照護流程
患者從初診到治療結束,無需往返於不同科室:門診設有「癌症專科諮詢中心」,提供挂號、諮詢、檢查預約等服務;治療區域整合了化療室、放療室與手術室,並配備專職護理人員全程陪同;康復期則有營養師、心理諮商師提供後續支持。
(二)患者支持服務
- 心理輔導:設有「癌症心理諮詢室」,由專業心理師為患者及家屬提供情緒疏導,減輕治療帶來的心理壓力。
- 營養支持:根據患者的病情與治療階段,定制個體化營養方案,例如放療期間強化蛋白質攝入,以提升免疫力。
- 病友互助團體:定期舉辦「癌症病友分享會」,邀請康復患者分享經驗,幫助新患者建立治療信心[^5]。
五、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的科研成果
作為中國醫藥大學的癌症研究重點基地,大樓近年來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 癌症生物標誌物研究:團隊發現「miRNA-155」可作為大腸癌的早期診斷標誌物,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通訊》[^6]。
- 免疫治療新策略:開發了「CAR-T細胞療法」用於治療晚期淋巴瘤,臨床試驗顯示客觀緩解率達70%[^7]。
- 精準醫療平台建設:與台灣生物資料庫合作,建立了涵蓋10萬名癌症患者的基因數據庫,為個體化治療提供數據支持[^8]。
六、2025年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的新動向
(一)AI輔助診斷系統上線
2025年,大樓將引入基於深度學習的AI影像診斷系統,可自動識別CT、MRI影像中的腫瘤病灶,診斷速度較人工提升5倍,準確率達95%以上。該系統還能預測腫瘤的惡性程度,幫助醫生提前制訂治療方案[^9]。
(二)細胞治療中心擴建
為應對日益增長的細胞治療需求,大樓將擴建「細胞治療中心」,增加CAR-T細胞、NK細胞等療法的產能,預計年治療人數從200人提升至500人[^10]。
(三)國際合作深化
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簽訂合作協議,開展「跨國臨床試驗」與「專家互訪」計劃,將國外先進的治療技術與理念引入台灣,提升本地癌症醫療水準[^11]。
七、常見問題(FAQ)
Q1:中國醫藥大學癌症大樓的門診時間?
A:門診時間為週一至週五8:00-17:00,週六8:00-12:00。可通過官網或電話預約挂號。
Q2:如何申請多學科團隊會診(MDT)?
A:患者可向主治醫師提出申請,醫師會根據病情召集相關科室專家,通常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會診並給出具體方案。
Q3:癌症大樓是否提供遠程諮詢服務?
A:是的,大樓開設了「遠程癌症諮詢」服務,患者可通過視頻與專家溝通,適用於行動不便或外地患者。
Q4:細胞治療的費用是否可申請保險給付?
A:部分細胞治療項目已納入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具體可諮詢醫院保險諮詢窗口。
Q5:癌症大樓有哪些康復服務?
A:提供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言語治療等康復服務,幫助患者恢復身體功能,提升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癌症診斷設備介紹》 - https://www.cmuh.org.tw [^2]: 《台灣癌症醫學雜誌》 - 《靶向治療在肺癌中的應用》 - https://www.tcmonline.org.tw [^3]: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官方網站 - 《機器人輔助手術的優勢》 - https://www.intuitive.com [^4]: 中國醫藥大學 - 《癌症大樓醫療團隊介紹》 - https://www.cmu.edu.tw [^5]: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患者支持服務手冊》 - https://www.cmuh.org.tw [^6]: 《自然通訊》 - 《miRNA-155作為大腸癌生物標誌物的研究》 - https://www.nature.com [^7]: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CAR-T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結果》 - https://www.cmuh.org.tw [^8]: 台灣生物資料庫 - 《癌症基因數據庫合作協議》 - https://www.nbi.org.tw [^9]: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2025年AI輔助診斷系統上線公告》 - https://www.cmuh.org.tw [^1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細胞治療中心擴建計劃》 - https://www.cmuh.org.tw [^11]: 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 - 《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協議》 - https://www.mdanders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