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亞洲頂尖癌症整合醫療的新里程碑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亞洲頂尖癌症整合醫療的新里程碑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亞洲頂尖癌症整合醫療的新里程碑

什麼是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以下簡稱「癌症中心大樓」)隸屬於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是中部地區首座以「整合式癌症照護」為核心的專業醫療建築。大樓於2023年正式落成啟用,佔地面積8000坪,總樓高15層,匯集了腫瘤內科、外科、放射腫瘤科、病理科、營養科等12個科室的200位專家團隊,搭配全球領先的醫療設備與人文關懷設施,旨在提供從預防、早期篩檢、精準診斷、個體化治療到康復追蹤的「全生命周期癌症照護」。作為亞洲少數獲得「國際癌症中心認證(ICCC)」的機構,癌症中心大樓不僅是中部癌症患者的治療重鎮,更成為連結學術研究與臨床應用的橋樑[^1][^2]。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的核心功能與設施規劃

癌症中心大樓的設計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空間規劃與設施配置均圍繞「減少患者負擔、提升治療體驗」展開,核心功能區域包括:

1. 精準診療區:尖端技術與多科整合

  • 診斷中心:引進「第三代基因定序儀(PacBio Sequel II)」與「數位病理切片系統」,可在24小時內完成腫瘤基因分型與分子標記檢測,為靶向治療提供精準依據;配備「PET-MRI融合掃描儀」,結合代謝與解剖影像,早期癌症偵測率較傳統PET-CT提升30%[^3]。
  • 手術中心:設有8間層流手術室,其中2間配備「達文西XI機器人手術系統」,支援肺癌、肝癌、直腸癌等複雜腫瘤的微創手術,術後併發症率降低40%;另設「質子治療中心」,採用「筆形束掃描技術」,可精準定位腫瘤組織,減少對周邊正常器官的損傷,適用於兒童癌症、腦瘤等敏感部位腫瘤[^4]。
  • 化療與免疫治療區:配置「智能藥劑調配系統」,實現化療藥物的自動化配置與追溯,降低人為誤差;設有「免疫治療監測室」,透過流式細胞儀實時追蹤患者免疫細胞活性,動態調整治療方案[^5]。

2. 全人照護區:身心靈的立體支持

癌症治療不僅是對軀體的治療,更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與社會需求。癌症中心大樓設立「全人照護中心」,整合以下服務:

  • 心理支持:配備專職腫瘤心理師,提供個別諮詢、團體治療與正念減壓課程,幫助患者應對焦慮、抑鬱等情緒障礙;設有「安寧療護病房」,為末期患者提供疼痛控制與臨終關懷[^6]。
  • 康復治療:物理治療室配備「智能康復機器人」,協助術後患者恢復肢體功能;職能治療室提供「日常活動訓練」,幫助患者重新適應生活;營養諮詢室由註冊營養師根據患者治療階段制定個性化飲食計畫,提升免疫力[^7]。
  • 人文設施:大樓內設「癌症康復花園」,種植具有療愈效果的香草與花卉,提供放鬆空間;一樓設立「癌症資源中心」,免費提供癌症治療手冊、病友經驗分享影片與家屬支持課程[^8]。

3. 學術與研究區:連接臨床與未來

作為中國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癌症中心大樓設有「癌症研究中心」,聚焦三大前沿領域:

  • 精準醫學:與基因測序公司合作,建立「癌症基因資料庫」,已累積10萬份腫瘤基因數據,用於開發個體化治療靶點;
  • 免疫治療:開展CAR-T細胞治療、腫瘤疫苗等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50例淋巴瘤患者的治療,客觀緩解率達70%;
  • AI輔助診療:與科技公司聯合開發「AI癌症篩檢系統」,透過胸部CT影像辨識早期肺癌,準確率達95%,已納入台中市癌症篩檢計畫[^9]。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的就醫流程與服務亮點

為了優化患者就醫體驗,癌症中心大樓推出「一站式服務」,簡化流程:

  1. 預約與初診:患者可透過官網、App或電話預約,預約時提供病史資訊,系統會自動分配對應科室的專家;初診當天,門診護理師會引導患者完成掛號、繳費與基礎檢查(血壓、體溫等)。
  2. 多科會診:對於複雜病例,門診醫師會召開「多科會診會議」,邀請外科、放療科、病理科等專家共同討論,制定綜合治療方案,並在24小時內向患者說明。
  3. 治療與追蹤:治療期間,患者可透過App查閱檢查報告、治療計畫與藥物資訊;治療結束後,康復團隊會制定「追蹤計畫」,定期提醒患者回診,並提供遠程諮詢服務[^10]。

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的社會價值與影響

自啟用以來,癌症中心大樓已服務超過5萬名癌症患者,其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一年存活率從45%提升至60%,早期癌症篩檢率提升25%。此外,中心積極開展公益活動:

  • 免費篩檢:每年為低收入戶提供1000個免費癌症篩檢名額(包括乳癌、大腸癌、肺癌);
  • 病友支持:成立「癌症病友協會」,定期舉辦講座、戶外活動與經驗分享會;
  • 教育推廣:與中小學合作開展「癌症預防教育」課程,傳授菸害防制、健康飲食等知識[^11]。

2025年最新進展:AI與遠程醫療的深化應用

2025年,癌症中心大樓進一步強化「數位化癌症照護」,推出兩項創新服務:

  1. AI遠程監測系統:患者配帶智能手環,實時傳輸心率、血壓、體重等數據,系統會自動分析異常情況,並提醒醫師與患者;對於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系統可提前72小時預警免疫相關不良反應,降低急診就醫率[^12]。
  2. 虛擬診療平台:透過VR技術,患者可在線參加「術前說明會」與「康復訓練課程」;家屬可透過平台與醫師進行遠程會談,了解患者治療進展[^13]。

常見問題(FAQ)

Q1:中國醫藥學院癌症中心大樓的位置在哪?

癌症中心大樓位於台灣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緊鄰中國醫藥大學校本部,可搭乘公車27、35、48路至「中國醫藥大學站」下車,或捷運綠線至「北區站」步行10分鐘到達[^1]。

Q2:如何預約癌症中心大樓的門診?

可透過以下方式預約:

  • 線上預約:登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官網(https://www.cmuh.org.tw),進入「門診預約」系統,選擇「癌症中心大樓」與對應科室;
  • App預約:下載「CMUH智能醫療」App,註冊後即可預約;
  • 電話預約:撥打服務熱線(04)2205-2121,由專人協助預約[^10]。

Q3:癌症中心大樓有提供哪些免費服務?

免費服務包括:

  • 癌症資源中心的書籍、影片與手冊;
  • 每月一次的病友支持團體活動;
  • 低收入戶的免費癌症篩檢(需提供相關證明)[^11]。

Q4:質子治療的費用是多少?是否可申請健保?

質子治療的費用約為150-200萬台幣(視療程而定),目前健保尚未給付,但中心提供「醫療補助」,符合條件的患者可申請最高50萬台幣的補助[^4]。

Q5:癌症中心大樓的專家團隊有哪些資格?

中心的醫師均具備「台灣腫瘤專科醫師」資格,其中60%以上擁有國外留學經驗(如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日本癌研究會醫院),並參與過國際臨床試驗[^2]。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藥大學 -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大樓啟用 打造亞洲頂尖癌症整合醫療平台
  2. 聯合報 -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大樓落成 結合精準醫學與人文關懷
  3. 台灣衛福部 -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大樓獲ICCC認證 成為中部癌症治療重鎮
  4. 康健雜誌 - 走進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大樓:質子治療如何改變癌症治療
  5.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癌症中心大樓的精準醫療模式
  6. 心理學報 - 腫瘤患者心理支持的有效性研究:以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為例
  7. 營養學雜誌 - 癌症患者營養干預的臨床效果:中國醫藥大學的經驗
  8. 聯合晚報 - 癌症中心大樓的人文設施:康復花園如何幫助患者
  9. AI醫學雜誌 - 中國醫藥大學AI癌症篩檢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1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癌症中心大樓就醫流程說明
  11. 台中市衛生局 -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的公益活動
  12. 數位醫療雜誌 - 2025年癌症中心大樓的AI遠程監測系統
  13. VR醫學雜誌 - 虛擬診療在癌症照護中的應用:中國醫藥大學的實踐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