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癌症檢查項目:預防、篩查與支持服務指南
全面了解癌症檢查項目:預防、篩查與支持服務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什麼是癌症檢查項目
癌症檢查項目是指一系列用於檢測體內是否存在癌細胞或癌前病變的醫學檢查和程序。這些檢查旨在在癌症早期階段發現疾病,此時治療效果通常更好,存活率更高。癌症檢查項目可以分為兩大類:篩查性檢查和診斷性檢查1。
篩查性檢查是針對沒有明顯症狀的健康人群進行的例行檢查,目的是早期發現癌症。而診斷性檢查則是針對已經出現症狀或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用於確認或排除癌症診斷2。
在香港,癌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2023年香港新增癌症病例超過35,000例,而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約為15,000例3。這些數據凸顯了癌症檢查項目在預防和早期發現癌症方面的重要性。
癌症檢查項目的選擇應基於多種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家族病史、生活方式和個人風險因素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國應根據本地癌症流行病學特點和醫療資源情況,制定適合本地人群的癌症篩查指南4。
預防癌症檢查項目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這句話在癌症領域尤其適用。雖然並非所有癌症都可以預防,但許多癌症風險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查來降低。香港癌症基金會強調,預防性癌症檢查項目是減少癌症負擔的重要策略5。
主要癌症預防策略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多攝入蔬果、全穀物和纖維,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研究顯示,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結腸癌、胃癌和食道癌等6。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運動不僅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還可以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癌症的風險7。
戒菸限酒:吸菸是導致癌症的主要可預防因素,與肺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密切相關。過量飲酒則會增加口腔癌、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等癌症的風險8。
陽光防護:過度暴露在紫外線下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在香港這樣的亞熱帶地區,使用防曬霜、穿著防護服裝和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進行戶外活動非常重要9。
定期檢查:即使沒有症狀,也應按照建議進行定期癌症篩查。早期發現癌症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和存活率10。
針對特定癌症的預防性檢查
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預防性檢查項目,以下是一些常見癌症的預防性檢查建議:
乳腺癌
乳腺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年齡在44-69歲的女性應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俗稱「掃描」)11。對於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可能需要更早開始檢查或更頻繁地進行檢查。
除了乳房X光造影檢查,乳腺臨床檢查和乳房自檢也是重要的補充手段。乳腺臨床檢查應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而乳房自檢則可以每月進行一次,最好在月經結束後一周內進行12。
大腸癌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年齡在50-75歲的男性和女性應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13。
常見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包括:
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每年進行一次,檢測糞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見的血液。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可以在家中進行14。
大腸鏡檢查:每10年進行一次,可以直接觀察大腸內壁並發現息肉或腫瘤。在檢查過程中,醫生可以同時切除息肉,預防其發展為癌症15。
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進行一次,檢查大腸的下部分。這種檢查不如大腸鏡全面,但侵入性較小16。
宮頸癌
宮頸癌是香港女性中較常見的癌症之一,但也是可以透過篩查有效預防的癌症。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年齡在25-64歲有性經驗的女性應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17。
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包括:
子宮頸抹片檢查:傳統的宮頸癌篩查方法,檢測子宮頸細胞是否有異常變化。建議每3年進行一次18。
人類乳突病毒(HPV)DNA檢測:檢測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這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建議每5年進行一次19。
HPV疫苗:雖然不是檢查項目,但HPV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建議9-14歲的女童接種HPV疫苗,最好在開始有性生活前完成接種20。
肺癌
肺癌是香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與吸菸有關。雖然目前沒有廣泛推薦的肺癌篩查項目,但對於高風險人群,如長期吸菸者,可能需要考慮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21。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對於年齡在55-74歲,有30年吸菸史(每天至少一包)的人群,每年進行LDCT檢查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22。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中較常見的癌症,特別是在老年男性中。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年齡在50歲以上的男性應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前列腺癌篩查23。
前列腺癌篩查的主要方法包括: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血液檢測:測量血液中PSA的水平,這是前列腺產生的一種蛋白質。PSA水平升高可能表明前列腺癌的存在24。
直腸指檢(DRE):醫生通過直腸壁感觸前列腺,檢查是否有異常。這種檢查通常與PSA檢測一起進行25。
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篩查存在一些爭議,因為它可能導致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因此,是否進行篩查應根據個人風險因素和偏好與醫生進行詳細討論26。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香港擁有完善的醫療系統,提供多種癌症篩查服務。這些服務可以分為公營醫療機構和私營醫療機構兩大類,每類都有其優點和特點27。
公營醫療機構的癌症篩查服務
香港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是提供公營癌症篩查服務的主要機構。這些服務通常費用較低,但有時可能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28。
香港醫院管理局癌症篩查計劃
香港醫院管理局推出了多項針對特定癌症的篩查計劃,包括29:
大腸癌篩查計劃:自2016年起推出,為50-75歲的香港居民提供資助的大腸癌篩查服務。參加者可以先進行糞便免疫化學測試,如果結果異常,可以轉介進行大腸鏡檢查30。
乳癌篩查計劃:為44-69歲的女性提供資助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服務。該計劃旨在提高乳腺癌的早期發現率31。
宮頸癌篩查計劃:與衛生署合作,為25-64歲的女性提供資助的宮頸癌篩查服務,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和HPV DNA檢測32。
這些篩查計劃通常通過地區的專科門診或外展服務進行,居民可以通過家庭醫生或直接聯繫相關醫院參加33。
衛生署的癌症篩查服務
香港衛生署也提供多項癌症篩查和預防服務,包括34:
綜合性健康服務中心:設立於全港各區,提供基本的健康檢查和癌症篩查服務,包括乳房檢查、宮頸抹片檢查等35。
學生健康服務:為中學生提供健康檢查和教育,包括癌症預防知識的普及36。
長者健康服務: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提供健康評估和癌症篩查服務37。
衛生署的服務通常需要預約,費用較低,部分服務甚至免費,但可能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38。
私營醫療機構的癌症篩查服務
香港的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多種癌症篩查服務,通常費用較高,但等待時間較短,服務也較為個人化39。
私家醫院和診所的癌症篩查套餐
許多私家醫院和診所提供全面的癌症篩查套餐,這些套餐通常包括多種檢查項目,針對不同年齡和性別的需求設計40。
常見的癌症篩查套餐包括41:
基本健康檢查套餐:包括基本的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胸部X光等,可以發現一些癌症的早期跡象42。
專項癌症篩查套餐:針對特定癌症的篩查,如乳腺癌篩查套餐、大腸癌篩查套餐等43。
全面癌症篩查套餐:包括多種癌症的篩查項目,適合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群44。
私營醫療機構的癌症篩查服務通常需要預約,費用從數千到數萬港元不等,取決於檢查項目的多少和複雜程度45。
專業癌症中心
香港也有一些專業的癌症中心,提供專業的癌症篩查和診斷服務。這些中心通常擁有先進的設備和專業的醫療團隊,可以提供高品質的癌症篩查服務46。
例如,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癌症中心等機構,不僅提供臨床服務,還進行前沿的癌症研究,可以提供最新的癌症篩查技術和方法47。
癌症篩查的費用和資助
癌症篩查的費用因檢查項目、機構類型和個人資格而異。在香港,有一些資助計劃可以幫助居民減輕癌症篩查的經濟負擔48。
公營醫療機構的費用
公營醫療機構的癌症篩查服務通常費用較低。例如,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大腸癌篩查計劃,符合資格的居民只需支付少量費用即可進行篩查49。
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在公營醫療機構接受服務時,可以享受政府資助的收費標準。這些收費通常遠低於私營機構的收費50。
私營醫療機構的費用
私營醫療機構的癌症篩查費用較高,但服務也較為個人化和便捷。常見癌症篩查項目的私營機構費用大約為51:
- 乳房X光造影檢查:約1,500-3,000港元
- 大腸鏡檢查:約5,000-15,000港元
- 子宮頸抹片檢查:約500-1,500港元
- PSA血液檢測:約300-800港元
醫療保險和資助計劃
許多醫療保險計劃涵蓋癌症篩查項目,特別是針對高風險人群的篩查。居民在購買醫療保險時,應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了解哪些篩查項目被涵蓋52。
此外,香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也提供一些資助計劃,幫助經濟困難的居民獲得癌症篩查服務。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關愛同行計劃」為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資助53。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其家屬和照顧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情緒衝擊。在香港,有多種支持服務可以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這些挑戰54。
醫院提供的支持服務
香港的公營和私營醫院都提供多種支持服務,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疾病和治療過程中的各種挑戰55。
專業醫療團隊支持
現代癌症治療強調多學科團隊合作,這種模式在香港的醫院中得到廣泛應用。一個典型的癌症治療團隊包括56:
- 腫瘤科醫生:負責制定和監督治療計劃
- 外科醫生:負責手術治療
- 放射治療醫生:負責放射治療
- 腫瘤科護士:提供日常護理和教育
- 營養師:提供飲食建議和營養支持
- 物理治療師:幫助恢復身體功能
- 心理學家/輔導員:提供心理支持和輔導
這個團隊不僅負責醫療治療,還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教育57。
病友支持小組
許多醫院都設有病友支持小組,為癌症患者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這些支持小組通常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帶領,成員可以分享經驗、情感和支持58。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多家醫院都設有這樣的支持小組,如瑪麗醫院的「癌症康復會」、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癌症關愛小組」等59。
社區支持服務
除了醫院提供的服務,香港的社區中也有多種支持服務可以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60。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是本地主要的癌症支持組織,提供多種服務,包括61:
- 熱線服務:提供專業的資訊和情緒支持
- 輔導服務:個人和家庭輔導,幫助應對癌症帶來的情緒挑戰
- 支援小組:為不同類型的癌症患者設立專門的支持小組
- 經濟援助: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有限的財政支持
- 交通接送服務: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往返醫院接受治療
- 家居支援服務:為家居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顧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服務通常是免費的,旨在確保所有需要幫助的癌症患者都能獲得支持62。
其他非政府組織的服務
除了香港癌症基金會,還有其他非政府組織提供癌症支持服務,如63:
- 香港防癌會:提供癌症預防教育和患者支持服務
- 香港乳癌基金會:專注於乳腺癌患者的支持和教育
-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為兒童癌症患者和家庭提供支持
- 安寧服務協會: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寧養服務
這些組織提供的服務各有特色,但目標都是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64。
心理健康支持
癌症診斷和治療過程可能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困擾。在香港,有多種心理健康支持服務可以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65。
專業心理輔導
許多醫院和非政府組織都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服務,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焦慮、抑鬱、恐懼等情緒問題66。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臨床心理學服務為癌症患者提供評估和治療,幫助他們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挑戰。這些服務通常需要醫生轉介67。
同儕支持計劃
同儕支持計劃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支持方式,通過將經驗豐富的康復者與新診斷的患者配對,提供情感支持和實用建議68。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同路人計劃」就是這樣一個項目,將康復中的癌症患者與新診斷的患者配對,分享經驗和支持69。
正念和壓力管理課程
正念和壓力管理技巧可以幫助癌症患者應對治療過程中的壓力和焦慮。許多醫院和非政府組織都提供這類課程70。
例如,香港大學醫學院的正念中心提供專為癌症患者設計的正念課程,幫助他們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71。
實用資源和資訊
獲取準確的資訊對於癌症患者和家屬至關重要。在香港,有多種資源可以提供可靠的癌症資訊72。
網上資源
許多組織都提供網上資源,包括73:
- 香港醫院管理局網站:提供癌症服務和篩查計劃的資訊
- 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提供全面的癌症資訊和支持服務詳情
- 衛生署網站:提供健康教育和預防資訊
-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網站:提供最新研究和治療資訊
這些網站通常提供繁體中文內容,有些還提供英文版本,方便不同語言背景的人士獲取資訊74。
印刷資料
許多組織也提供印刷資料,如手冊、小冊子和海報等,介紹各種癌症的資訊、預防方法和治療選擇75。
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出版的「癌症手冊」系列,涵蓋了常見癌症類型的詳細資訊,包括症狀、診斷、治療和支持服務等76。
教育講座和工作坊
許多組織定期舉辦教育講座和工作坊,提供最新的癌症資訊和實用技巧77。
香港醫院管理局和香港癌症基金會等機構經常舉辦這類活動,主題包括癌症預防、早期檢測、治療選擇、副作用管理、營養支持等78。
常見問題解答
1. 什麼時候應該開始進行癌症篩查?
開始進行癌症篩查的年齡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癌症類型、個人風險因素和家族病史等。一般來說79:
- 乳腺癌:44-69歲的女性應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檢查。有家族史的女性可能需要更早開始。
- 大腸癌:50-75歲的男性和女性應定期進行篩查。
- 宮頸癌:25-64歲有性經驗的女性應定期進行篩查。
- 肺癌:長期吸菸者(55-74歲,有30年吸菸史)應考慮每年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 前列腺癌:50歲以上的男性應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進行篩查。
然而,這只是一般建議。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最好諮詢醫生,根據個人風險因素制定適合的篩查計劃80。
2. 癌症篩查會有風險嗎?
雖然癌症篩查對於早期發現癌症非常重要,但確實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和局限性81:
- 假陽性結果:篩查可能顯示異常,但進一步檢查後發現並非癌症。這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和進一步的侵入性檢查。
- 假陰性結果:篩查可能未能檢測到存在的癌症,給人一種錯誤的安全感。
- 過度診斷:篩查可能發現一些永遠不會引起症狀或問題的癌症,導致不必要的治療。
- 檢查相關風險:某些篩查檢查,如大腸鏡,可能有一些風險,如出血或穿孔。
- 輻射暴露:一些檢查,如乳房X光造影和CT掃描,涉及少量輻射暴露。
儘管存在這些風險,大多數專業組織認為,對於適齡人群,癌症篩查的好處通常大於風險。重要的是,在決定進行篩查前,應與醫生討論這些風險和好處82。
3. 如何準備癌症篩查檢查?
不同的癌症篩查檢查有不同的準備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見檢查的準備建議83:
- 乳房X光造影檢查:
- 最好在月經結束後一周內進行,此時乳房可能不太敏感。
- 檢查當天不要使用除臭劑、香水或粉劑在腋下或胸部,因為這些可能影響影像質量。
- 穿著兩件式的衣服,方便更換。
- 大腸鏡檢查:
- 檢查前需要進行腸道清潔,通常需要飲用特殊的瀉藥。
- 檢查前幾天可能需要調整飲食,避免高纖維食物。
- 檢查前通常需要禁食一段時間。
- 子宮頸抹片檢查:
- 最好在月經結束後兩週內進行。
- 檢查前24小時避免性交、使用陰道藥物或進行陰道灌洗。
- 檢查前排尿,以便更舒適。
- PSA血液檢測:
- 檢查前避免劇烈運動和性行為,因為這些可能暫時提高PSA水平。
- 如果最近進行過前列腺檢查或手術,應告知醫生。
-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肺癌篩查):
- 通常不需要特別準備。
- 可能需要更換醫院提供的檢查服。
在進行任何篩查檢查前,最好諮詢醫生或醫療機構,了解具體的準備要求84。
4. 癌症篩查的費用是多少?是否有資助?
癌症篩查的費用因檢查類型、機構和個人資格而異。在香港,公營和私營醫療機構的費用差異較大85:
公營醫療機構費用: -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篩查計劃通常收費較低。例如,大腸癌篩查計劃的糞便免疫化學測試費用約為數十至數百港元。 - 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在公營醫療機構接受服務時,可以享受政府資助的收費標準。
私營醫療機構費用: - 乳房X光造影檢查:約1,500-3,000港元 - 大腸鏡檢查:約5,000-15,000港元 - 子宮頸抹片檢查:約500-1,500港元 - PSA血液檢測:約300-800港元
資助計劃: - 香港醫院管理局的多項篩查計劃為符合資格的居民提供資助。 - 香港癌症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有限度的財政支持。 - 部分醫療保險計劃涵蓋癌症篩查項目。
具體的費用和資助情況可能因個人資格和當前的政策而異,建議直接聯繫相關機構或諮詢醫生獲取最新資訊86。
5. 家族有癌症病史,我需要特別注意什麼?
家族有癌症病史可能意味著個人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高。如果你有家族癌症病史,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87:
了解家族史:盡可能收集詳細的家族癌症史,包括親戚的癌症類型、診斷年齡和其他相關資訊。這有助於評估個人風險。
諮詢專業意見:考慮諮詢遺傳諮詢師或腫瘤科醫生,評估你的風險和是否需要進行遺傳測試。
提前開始篩查:對於有家族史的人,可能需要比一般建議更早開始癌症篩查,或更頻繁地進行篩查。
考慮遺傳測試: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和卵巢癌,與特定的基因突變(如BRCA1和BRCA2)有關。如果家族中有這些癌症的病史,可能需要考慮進行遺傳測試。
生活方式調整:雖然遺傳因素無法改變,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降低癌症風險。這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戒菸限酒等。
定期跟進:即使篩查結果正常,也應定期跟進醫生,評估風險和調整篩查計劃。
如果你有家族癌症病史,特別是多個親戚患有相同或相關癌症,或在較年輕時診斷出癌症,建議盡早諮詢醫生,制定個人化的篩查和預防計劃88。
6. 癌症篩查結果異常怎麼辦?
如果癌症篩查結果異常,可能會引起焦慮和擔憂。以下是一些應對步驟89:
保持冷靜:篩查結果異常不一定意味著患有癌症。許多異常結果可能是由於良性條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諮詢醫生:盡快與你的醫生討論結果,了解異常的含義和下一步需要做什麼。
進一步檢查: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以確認診斷。這些檢查可能包括影像學檢查、活組織檢查或其他專門測試。
尋求支持:等待進一步檢查結果的期間可能會感到焦慮。考慮向家人、朋友或專業輔導員尋求情感支持。
獲取資訊:了解可能的診斷和治療選擇,但要注意從可靠的來源獲取資訊,如醫生、醫院或知名的健康組織。
考慮第二意見:如果診斷複雜或治療選擇不明確,考慮尋求第二意見。
制定計劃:一旦確認診斷,與醫療團隊合作制定治療計劃,並考慮如何將治療融入日常生活。
記住,早期發現的癌症通常有更好的治療效果。即使篩查結果異常,及時跟進和適當的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治癒的可能性90。
7. 癌症篩查和診斷有什麼不同?
癌症篩查和診斷是兩個相關但不同的概念,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很重要91:
癌症篩查: - 目的是在沒有症狀的人群中早期發現癌症。 - 針對一般人群或高風險人群。 - 通常是非侵入性或低侵入性的檢查。 - 可能產生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 - 例子:乳房X光造影、糞便免疫化學測試、子宮頸抹片檢查等。
癌症診斷: - 目的是確認或排除癌症診斷,通常是在有症狀或篩查結果異常後進行。 - 針對有特定症狀或篩查結果異常的個人。 - 通常涉及更侵入性或更複雜的檢查。 - 結果更確定,用於指導治療決策。 - 例子:活組織檢查、內窺鏡檢查、專門的影像學檢查等。
簡單來說,篩查是”捕魚網”,旨在捕捉可能的癌症病例;而診斷是”精確武器”,用於確認是否存在癌症以及確定其類型和特徵92。
8.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癌症篩查項目?
選擇適合自己的癌症篩查項目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以下是一些指導原則93:
考慮年齡和性別: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群有不同的癌症風險和篩查建議。例如,年輕女性可能需要關注宮頸癌篩查,而年長男性可能需要關注前列腺癌篩查。
評估個人風險因素:考慮個人生活方式、職業暴露、醫療史和家族病史等因素,這些都可能影響某些癌症的風險。
了解當前指南:參考專業組織的最新篩查指南,如香港醫院管理局、世界衛生組織等的建議。
諮詢醫療專業人員:與家庭醫生或相關專科醫生討論個人風險和適合的篩查項目。
考慮檢查的利弊:了解每種篩查檢查的潛在好處和風險,如假陽性結果的可能性、檢查相關的風險等。
評估個人偏好:考慮個人對檢查的舒適度、對風險的容忍度以及對結果的處理方式。
考慮經濟因素:評估不同篩查選項的費用和個人經濟能力,以及是否有相關的資助或保險覆蓋。
制定個人化計劃:基於以上因素,制定個人化的癌症篩查計劃,並定期評估和調整。
記住,沒有”一刀切”的癌症篩查計劃。最適合你的篩查項目應基於你的個人風險因素、偏好和醫療建議94。
9. 癌症篩查的頻率應該是多少?
癌症篩查的頻率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篩查類型、個人風險因素和之前的篩查結果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癌症篩查的一般頻率建議95:
- 乳腺癌篩查:
- 乳房X光造影檢查:一般建議44-69歲的女性每兩年進行一次。
- 臨床乳房檢查:每年進行一次。
- 乳房自檢:每月進行一次。
- 大腸癌篩查:
- 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每年進行一次。
- 大腸鏡檢查:一般建議50-75歲的男性和女性每10年進行一次,如果發現息肉或結果異常,可能需要更頻繁。
- 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進行一次。
- 宮頸癌篩查:
- 子宮頸抹片檢查:一般建議25-64歲的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
- HPV DNA檢測:一般建議每5年進行一次。
- 肺癌篩查:
-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對於高風險人群(如長期吸菸者),建議每年進行一次。
- 前列腺癌篩查:
- PSA血液檢測:對於50歲以上的男性,建議與醫生討論篩查的必要性和頻率,一般可能是每年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般建議。實際的篩查頻率應根據個人風險因素、之前的篩查結果和醫生的建議進行調整。例如,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可能需要更頻繁地進行篩查96。
10. 癌症篩查可以預防癌症嗎?
癌症篩查的主要目的是早期發現癌症,而不是直接預防癌症的發生。然而,癌症篩查間接可以起到預防作用,特別是對於某些類型的癌症97:
發現癌前病變:許多癌症篩查可以發現癌前病變,即尚未變成癌症的異常細胞或組織。通過及早發現和處理這些病變,可以防止它們發展為癌症。
- 例如:宮頸癌篩查可以發現宮頸上皮內瘤變(CIN),這是一種癌前病變,及時治療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 大腸癌篩查可以發現和切除大腸息肉,其中一些息肉可能會發展為結腸癌。
早期治療:通過篩查早期發現癌症,可以在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之前進行治療,這不僅提高了治癒的可能性,也減少了癌症復發和轉移的風險。
提高意識和教育:癌症篩查過程也是一個健康教育機會,可以提高人們對癌症風險因素和預防措施的認識。
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癌症篩查本身不能預防癌症的發生。真正的癌症預防需要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已知的致癌因素,如98:
- 戒菸
- 限制酒精攝入
- 保持健康體重
- 均衡飲食,多攝入蔬果
- 規律運動
- 避免過度暴露在陽光下
- 接種預防性疫苗(如HPV疫苗預防宮頸癌)
總的來說,癌症篩查和預防措施是相輔相成的。篩查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癌風險。結合這兩種策略,可以最有效地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99。
參考文獻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 香港癌症流行病學數據↩︎
香港腸病學會 - 糞便免疫化學測試指南↩︎
香港醫學會 - 私營醫療機構的癌症篩查服務↩︎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 私營醫療服務收費調查↩︎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 私營醫療服務收費調查↩︎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癌症患者支持服務概覽↩︎
香港心理學會 - 癌症患者心理健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