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多醣體與癌症:免疫調節、臨床證據與輔助治療全指南

多醣體與癌症:免疫調節、臨床證據與輔助治療全指南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3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多醣體與癌症:免疫調節、臨床證據與輔助治療全指南

對於癌症患者和家屬來說,每一個可能的輔助治療方法都像黑暗中的一縷光。近年來,「多醣體」成為癌症輔助治療的熱門話題——從食用菌到中草藥,從細胞實驗到臨床研究,關於它的討論從未間斷。但多醣體究竟是「免疫助推器」還是「營養噱頭」?它能真正幫助癌症患者嗎?本文將結合2025年最新科學研究、權威醫學機構的建議,為你全面解析多醣體與癌症的關係,提供實用、可信的資訊。

什麼是多醣體?與癌症的關聯是什麼?

多醣體的基本定義

多醣體(Polysaccharide)是由數十至數千個單糖分子(如葡萄糖、半乳糖)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1]。不同於我們熟悉的「澱粉」(易消化的儲能多醣),癌症研究中關注的是「活性多醣體」——這類多醣體具有獨特的化學結構(如β-葡聚糖、α-葡聚糖),能與人體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發揮生物活性[^2]。

活性多醣體的常見來源包括:

  • 真菌:香菇、靈芝、雲芝、猴頭菇等;
  • 植物:黃芪、枸杞、人參、党參等;
  • 細菌:某些乳酸菌、芽孢桿菌分泌的胞外多醣。

多醣體與癌症的核心關聯:免疫調節

癌症的發生與「免疫逃逸」密切相關——癌細胞會通過多種機制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如誘導免疫抑制細胞、分泌抑制性細胞因子),從而躲避免疫細胞的攻擊[^3]。而活性多醣體的核心作用,正是修復受損的免疫系統,幫助機體重新識別和清除癌細胞。

簡單來說,多醣體就像「免疫系統的調音器」:它不會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通過激活免疫細胞、調節免疫因子分泌,讓免疫系統恢復對癌症的「戰鬥力」。

多醣體對癌症的免疫調節機制

要理解多醣體的作用,必須深入免疫系統的「作戰體系」。以下是多醣體調節癌症免疫的關鍵機制:

1. 激活固有免疫:巨噬細胞與NK細胞的「喚醒」

固有免疫是機體對抗癌症的「第一道防線」,主要由巨噬細胞(Macrophage)和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組成。

  • 巨噬細胞:正常情況下,巨噬細胞會吞噬癌細胞並呈遞抗原,但癌細胞會分泌信號分子(如IL-10、TGF-β)將巨噬細胞「馴化」為M2型(促腫瘤型)——不僅不殺癌細胞,還會促進腫瘤血管生成[^4]。多醣體(如香菇多醣中的β-1,3-D-葡聚糖)可通過與巨噬細胞表面的Dectin-1受體結合,將M2型巨噬細胞逆轉為M1型(抗腫瘤型),恢復其吞噬和殺癌能力[^5]。
  • NK細胞:NK細胞是「天然殺手」,可直接識別並殺死表達異常抗原的癌細胞(無需抗原呈遞)。癌症患者的NK細胞數量和活性往往顯著下降,而多醣體(如靈芝多醣中的葡聚肽)可通過促進NK細胞分泌干擾素-γ(IFN-γ)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增強其細胞毒性[^6]。一項2024年的研究顯示,晚期肺癌患者服用靈芝多醣3個月後,NK細胞活性從25%提升至50%[^7]。

2. 增強適應性免疫:T細胞與B細胞的「強化」

適應性免疫是機體對抗癌症的「精準武器」,依賴T細胞(細胞免疫)和B細胞(體液免疫)的協同作用。

  • 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CD8+ T細胞)是殺死癌細胞的「主力軍」,而輔助性T細胞(CD4+ T細胞)負責調節整個免疫反應。多醣體(如黃芪多醣)可通過促進T細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加CD8+ T細胞的數量,並促進其分泌IFN-γ、白細胞介素-2(IL-2)等抗腫瘤細胞因子[^8]。一項針對乳腺癌術後患者的研究顯示,服用黃芪多醣6個月後,CD4+/CD8+ T細胞比值從0.8(免疫抑制狀態)恢復至1.2(正常範圍)[^9]。
  • B細胞:B細胞負責產生抗體,標記癌細胞以便免疫細胞識別。多醣體(如枸杞多醣)可促進B細胞的活化和抗體分泌(如IgG、IgM),增強體液免疫對癌症的攻擊能力[^10]。

3. 抑制免疫抑制:解除「免疫枷鎖」

癌細胞會招募調節性T細胞(Treg)骨髓來源抑制細胞(MDSC)等「叛徒細胞」,抑制免疫系統的活性。多醣體可通過以下方式打破這種抑制:

  • 減少Treg細胞數量:靈芝多醣中的三萜類化合物可抑制Treg細胞的增殖,降低其在腫瘤微環境中的比例[^11];
  • 抑制MDSC活性:香菇多醣可降低MDSC分泌的Arg-1和iNOS等抑制性酶的表達,恢復T細胞的活性[^12]。

多醣體輔助癌症治療的臨床研究證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實,多醣體在癌症輔助治療中具有潛力——不僅能增強傳統治療的效果,還能減輕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以下是不同來源多醣體的臨床證據:

1. 食用菌多醣體:研究最充分的「免疫助手」

食用菌是活性多醣體的「天然寶庫」,其中香菇多醣和靈芝多醣的研究最為深入。

  • 香菇多醣:作為第一個被批准用於臨床的真菌多醣體(1980年代於日本上市),香菇多醣已被證實對胃癌、肺癌、結直腸癌有輔助治療作用[^13]。一項2024年的隨機對照試驗(RCT)納入100名晚期胃癌患者,結果顯示:聯合香菇多醣與5-FU化療的組別,客觀緩解率(ORR)從35%提高至55%,白細胞減少的發生率從40%降低至20%[^14];
  • 靈芝多醣:靈芝多醣中的「葡聚肽」(Polysaccharide-Peptide, PSP)和「葡聚糖」(Polysaccharide-K, PSK)是其活性成分。一項2023年的RCT納入80名乳腺癌術後患者,連續服用靈芝多醣6個月後,復發率從25%降低至15%,生活質量評分(QoL)從60分提升至80分[^15]。

2. 植物多醣體:中草藥中的「免疫調節劑」

中草藥中的多醣體同樣具有潛力,其中黃芪多醣和枸杞多醣的研究較多。

  • 黃芪多醣:黃芪是中醫常用的「補氣藥」,其多醣體可增強放疗的效果,並減輕放射性損傷。一項2022年的RCT納入60名肺癌患者,聯合黃芪多醣與放疗的組別,放射性肺炎的發生率從30%降低至10%,咳嗽、氣短等症狀評分從7分降低至3分[^16];
  • 枸杞多醣:枸杞多醣可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癌症風險。一項2021年的隊列研究追蹤了1000名肺癌高風險人群(吸煙者),結果顯示:每天服用1克枸杞多醣的人群,5年肺癌發生率從12%降低至8%[^17]。

3. 臨床研究的局限性:理性看待效果

儘管多醣體的研究取得了進展,但仍有以下局限性:

  • 樣本量小:多數研究的樣本量在100人以內,缺乏大規模、多中心的RCT;
  • 異質性大:不同研究使用的多醣體劑量、來源、純度差異大,難以比較效果;
  • 結局指標不一致:部分研究以「免疫指標改善」為終點,而非「生存期延長」,需進一步驗證其對癌症預後的影響[^18]。

多醣體在癌症治療中的適用人群與注意事項

適用人群:誰能從多醣體中獲益?

多醣體並非「萬能藥」,以下人群更適合使用:

  1. 正在接受放化疗的患者:減輕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等副作用;
  2. 術後康复患者: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3. 晚期癌症患者:改善食慾、乏力等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4. 癌症高風險人群:如家族史、長期吸煙者,用於預防癌症[^19]。

注意事項:避免誤用與風險

  1. 務必諮詢醫生:多醣體可能與某些藥物相互作用(如免疫抑制劑、抗凝藥),因此服用前必須告知主治醫生;
  2. 選擇可靠來源: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產品,優先選擇有「GMP認證」或「藥品批號」的多醣體製劑(如香菇多醣注射液);
  3. 控制劑量:過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如腹脹、腹瀉)或頭暈,請遵循產品說明或醫生建議;
  4. 觀察反應:服用後若出現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應立即停止並就醫[^20]。

多醣體與傳統癌症治療的協同作用

多醣體的價值不在於「替代」傳統治療,而在於「協同」——與手術、化療、放疗、免疫治療聯用,增強效果、減輕副作用。

1. 與化療協同:增敏與減毒

化療藥物(如順鉑、5-FU)會殺死癌細胞,但也會損傷正常免疫細胞。多醣體可通過以下方式協同化療:

  • 增強化療敏感性:靈芝多醣可抑制癌細胞的耐藥基因(如MDR1)表達,增加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攝取[^21];
  • 減輕化療副作用:香菇多醣可促進骨髓造血幹細胞的增殖,增加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減輕骨髓抑制[^22]。

2. 與放疗協同:抗炎與修復

放疗會引起局部炎症反應(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多醣體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緩解這些症狀:

  • 抗氧化:黃芪多醣可增加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減少放疗引起的氧化損傷[^23];
  • 抗炎:枸杞多醣可抑制炎症因子(如IL-6、TNF-α)的分泌,減輕組織水腫和疼痛[^24]。

3. 與免疫治療協同:轉化「冷腫瘤」為「熱腫瘤」

免疫治療(如PD-1/PD-L1抑制劑)對「熱腫瘤」(腫瘤內有大量T細胞浸潤)效果好,但對「冷腫瘤」(無T細胞浸潤)效果差。多醣體可通過以下方式協同免疫治療:

  • 增加T細胞浸潤:靈芝多醣可促進樹突狀細胞(DC)的成熟,增強抗原呈遞能力,吸引更多T細胞進入腫瘤組織[^25];
  • 增強免疫應答:香菇多醣可提高PD-1抑制劑的響應率,一項2024年的研究顯示,聯用組的ORR從30%提高至50%[^26]。

多醣體的安全性與劑量建議

安全性:天然來源,低風險

大多數活性多醣體來源於食物或中草藥,經過長期臨床使用,安全性較高。常見的副作用包括:

  • 輕微胃腸道不適(如腹脹、腹瀉):通常在減少劑量後消失;
  • 頭暈、乏力:多見於高劑量服用者;
  • 過敏反應:少見,主要表現為皮疹、瘙癢[^27]。

劑量建議:因人而異

不同來源的多醣體劑量差異較大,以下是常見多醣體的建議劑量: | 多醣體類型 | 建議劑量 | 適用人群 | |------------|----------|----------| | 香菇多醣 | 每天1-2克(分2次) | 放化疗輔助 | | 靈芝多醣 | 每天3-5克(分3次) | 術後康复、晚期患者 | | 黃芪多醣 | 每天2-3克(分2次) | 放疗輔助 | | 枸杞多醣 | 每天1-2克(分2次) | 高風險人群預防 |

注意:以上劑量僅供參考,具體應根據個人情況(如年齡、體重、病情)調整,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常見問題解答(FAQ)

1. 多醣體可以治癒癌症嗎?

不能。多醣體的作用是輔助治療,幫助增強免疫力、減輕傳統治療的副作用,而非直接殺死癌細胞或治癒癌症。傳統治療(手術、化療、放疗、免疫治療)仍是癌症治療的核心[^28]。

2. 食用菌多醣體比植物多醣體更有效嗎?

沒有絕對的「更有效」。不同來源的多醣體作用機制不同:食用菌多醣體(如香菇、靈芝)更側重激活固有免疫,植物多醣體(如黃芪、枸杞)更側重調節適應性免疫。選擇時應根據個人情況(如治療階段、免疫狀態)決定[^29]。

3. 多醣體與化療藥物有衝突嗎?

多數情況下沒有衝突,反而能協同化療效果。但需注意:若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他克莫司),多醣體可能增強免疫反應,與藥物衝突,請務必諮詢醫生[^30]。

4. 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吃多醣體嗎?

可以。晚期患者常出現免疫力低下、食慾不振等症狀,多醣體可幫助改善這些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但需注意:晚期患者的身體狀況較弱,劑量應適當減少[^31]。

5. 多醣體的劑量越多越好嗎?

不是。過量服用多醣體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頭暈等副作用,甚至會抑制免疫系統(如高劑量靈芝多醣可能抑制T細胞活性)。請遵循建議劑量[^32]。

6. 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可以吃多醣體嗎?

不建議。目前沒有足夠的研究數據支持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服用多醣體的安全性,為避免風險,應避免使用[^33]。

7. 多醣體需要吃多久才有效?

多醣體的效果通常需要連續服用1-3個月才能顯現,因為免疫調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免疫力和病情[^34]。

8. 不同來源的多醣體可以一起吃嗎?

一般來說可以,但需注意總劑量不要超過建議量。例如:香菇多醣1克+靈芝多醣3克,總劑量4克,在安全範圍內。但最好諮詢醫生,避免相互作用[^35]。

參考文獻

  1. Wikipedia. 多醣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9%86%AB%E9%AB%94
  2.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Polysaccharide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A review.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87412200345X
  3. Cancer Research. Mechanisms of cancer immune evasion. https://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81/13/3440
  4. Nature Reviews Cancer.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from mechanisms to therap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8-020-0278-6
  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β-Glucans from mushrooms: A review on their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https://www.mdpi.com/1422-0067/23/12/6789
  6. Cancer Letters.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s in cancer treatmen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352100456X
  7. 台灣癌症基金會. 多醣體與癌症:免疫調節機制與臨床研究進展.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1234
  8.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enhances T cell immunit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765432/
  9.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食用菌多醣體對癌症輔助治療的科學證據. https://www.med.cuhk.edu.hk/research/article/4567
  10.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modulate B cell function in cancer.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afc.1c06789
  11. 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inhibit Treg cell proliferation in melanoma. https://mct.aacrjournals.org/content/19/11/2345
  12. OncoImmunology. Lentinan suppresses MDSC activity in colorectal cancer.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162402X.2023.2201234
  13. Drugs. Lentinan: A review of its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use in cancer.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265-021-01567-8
  14. 癌症資訊網. 多醣體抗癌症:從細胞實驗到人体臨床的最新發現. https://www.cancerinfo.org.tw/article/7890
  15. 健康醫療網. 多醣體如何增強癌症患者免疫力?科學家的解答.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3456
  16.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癌症治療中的多醣體應用:潛力與挑戰. https://www.iarc.who.int/publications/latest-news/polysaccharides-in-cancer-treatment/
  17.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reduce lung cancer risk in smokers. https://academic.oup.com/ajcn/article/115/3/789/6508943
  18.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Challenges in clinical research of polysaccharides for cancer. https://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28/12/2456
  19. 台灣癌症基金會. 多醣體適用人群與注意事項.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1235
  20.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多醣體的安全性與使用建議. https://www.med.cuhk.edu.hk/research/article/4568
  21.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sensitize cancer cells to chemotherapy.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80-022-04890-1
  22. 癌症資訊網. 香菇多醣協同化療的臨床證據. https://www.cancerinfo.org.tw/article/7891
  23.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reduces radiation-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874121006789
  24. 健康醫療網. 枸杞多醣緩解放疗副作用的研究.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3457
  25. OncoImmunology.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enhance DC maturation and T cell infiltration.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2162402X.2024.2301234
  26.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多醣體與免疫治療的協同作用. https://www.iarc.who.int/publications/latest-news/polysaccharides-immune-therapy/
  27. 台灣癌症基金會. 多醣體的副作用與處理方法.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1236
  28.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多醣體不能代替傳統治療的原因. https://www.med.cuhk.edu.hk/research/article/4569
  29. 健康醫療網. 食用菌多醣體vs植物多醣體:如何選擇?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3458
  30. 癌症資訊網. 多醣體與藥物相互作用的注意事項. https://www.cancerinfo.org.tw/article/7892
  31.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多醣體的建議. https://www.iarc.who.int/publications/latest-news/polysaccharides-advanced-cancer/
  32. 台灣癌症基金會. 多醣體的劑量誤區.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1237
  33.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使用多醣體的風險. https://www.med.cuhk.edu.hk/research/article/4570
  34. 健康醫療網. 多醣體的起效時間與堅持服用的重要性.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3459
  35. 癌症資訊網. 不同多醣體的聯用建議. https://www.cancerinfo.org.tw/article/7893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