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全解析:从关怀到改变,守护癌友的每一步
引言
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每年夺走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痛苦,还要面对心理的恐惧、经济的压力和社会的疏离。在香港,有这样一个组织,它用温暖的陪伴、实际的帮助和坚定的倡导,成为晚期癌友和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就是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
从2010年成立至今,大地之爱已经走过14个年头。这14年里,它服务了超过3万名晚期癌友,提供了累计超过1亿港币的经济补助,举办了数百场倡导活动,推动了香港癌症护理政策的进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个用爱守护生命的基金会,看看它如何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最后一哩路,我们陪你走」。
什么是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
成立背景与宗旨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成立于2010年,由一群关注癌症患者权益的医护人员、社工和爱心人士共同创立。当时,香港的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着「三缺」问题:缺心理支持、缺经济帮助、缺社会理解。很多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只能在医院的病床上孤独地度过,家庭也因巨额的医疗费用陷入困境。
基金会的宗旨很简单:「让晚期癌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得有尊严、有温度;让他们的家庭,不再独自承受压力。」 为了实现这个宗旨,基金会确立了三大核心目标:提供全方位的关怀服务、缓解癌友家庭的经济负担、推动社会对晚期癌症的认知与支持。
组织架构与团队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团队由专业人士和志愿者组成。核心团队包括执行长、项目总监、社工主任、财务总监等,他们都具备丰富的癌症护理、社会工作或公益管理经验。此外,基金会还有超过2000名志愿者,包括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退休人士等,他们是基金会服务的重要支撑。
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由来自医疗、法律、财经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确保基金会的运作透明、高效、符合公益原则。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核心服务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服务围绕「身、心、社、灵」四个层面展开,旨在满足晚期癌友的全面需求。以下是其核心服务的详细介绍:
1. 陪伴服务:用温暖驱散孤独
对于晚期癌友来说,孤独往往比疼痛更难以承受。很多患者因为担心成为家庭的负担,选择封闭自己;有些患者则因亲友的疏离,陷入深深的绝望。大地之爱的陪伴服务,就是要打破这种孤独。
服务内容:
- 一对一陪伴:志愿者每周一次上门或到医院陪伴患者,一起聊天、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整理照片或写生命故事。志愿者都经过专业培训,懂得如何倾听、如何回应患者的情绪,不会用「别难过」「要坚强」这样的话敷衍,而是会说「我懂你的害怕」「你的感受很重要」。
- 团体支持:基金会定期举办「生命分享会」,让癌友们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和心得。在这里,没有同情,只有理解;没有歧视,只有接纳。很多癌友表示,参加分享会后,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异类」,而是找到了「同路人」。
- 生命回顾与 legacy 计划:帮助患者整理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比如制作「生命纪念册」「家庭录像」,让患者留下对家人的祝福和回忆。这个计划不仅帮助患者梳理自己的人生,也让家人在患者离开后,有一份珍贵的纪念。
案例:张秀莲阿姨,68岁,晚期肺癌患者。确诊后,她拒绝见任何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想过自杀。基金会的志愿者李小姐每周上门陪伴她,一开始张阿姨一句话也不说,但李小姐没有放弃,只是默默坐在旁边,偶尔给她倒杯茶,或者拿本杂志读给她听。一个月后,张阿姨终于开口:「我怕我走了以后,孙子会忘记我。」李小姐于是帮她一起制作了一本「奶奶的故事」纪念册,里面有张阿姨小时候的照片、孙子出生时的合影、她最爱的菜谱……当张阿姨把纪念册交给孙子时,孙子抱着她说:「奶奶,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张阿姨后来告诉志愿者:「是你们让我知道,我还有值得留下的东西。」
2. 经济补助:缓解家庭的燃眉之急
晚期癌症的治疗费用高昂,很多家庭因此陷入贫困。根据基金会2024年的调查,60%的晚期癌友家庭面临经济困难,其中30%的家庭无法支付房租或水电费。大地之爱的经济补助计划,就是要帮助这些家庭度过难关。
服务内容:
- 医疗费用补助:覆盖患者的化疗、放疗、止痛药等费用,最高可补助50%的医疗费用(不超过每月10000港币)。
- 生活津贴:为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每月1000-5000港币的生活津贴,用于支付房租、水电费、 groceries等基本开支。
- 殡葬补助:为无力支付殡葬费用的家庭提供一次性补助,最高可达30000港币。
申请条件:
- 香港居民;
- 确诊为晚期癌症(根据国际癌症分期标准,IIIb期及以上);
- 家庭月收入低于香港政府规定的贫困线(2024年为家庭月收入低于18000港币);
- 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诊断书、收入证明、身份证等)。
案例:李先生,45岁,晚期肝癌患者,曾是出租车司机,确诊后无法工作。妻子在超市做兼职,月收入8000港币,还有一个10岁的儿子在上小学。家庭每月的开支包括房租6000港币、水电费1500港币、儿子的学费1000港币,以及李先生的止痛药费用2000港币,总开支超过10500港币,而妻子的收入只有8000港币,入不敷出。基金会了解情况后,为李先生提供了每月3000港币的生活津贴,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李先生说:「本来我想放弃治疗,不想拖累家人,但基金会的帮助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3. 倡导活动:推动社会的改变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认为,要真正帮助晚期癌友,不能只靠个体的关怀,更要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因此,基金会积极开展倡导活动,提升社会对晚期癌症的认知,推动政策的完善。
主要活动:
- 公众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短视频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晚期癌症的知识,消除对癌症患者的 stigma。比如2023年,基金会举办了「生命的模样」摄影展,展出了100位晚期癌友的照片和故事,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参观,引发了社会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广泛关注。
- 政策倡导: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完善癌症护理体系。比如2022年,基金会联合多个公益组织,向香港卫生署提交了《关于加强晚期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建议书》,建议政府增加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津贴、在医院设立癌友关怀专区、培训更多专业的癌症社工。这些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23年香港卫生署宣布增加1000万港币的癌症关怀基金,用于支持晚期癌友的社会服务。
- 行业合作:与医院、医护人员合作,提升癌症护理的质量。比如基金会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合作,开展「晚期癌症患者照护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支持、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
4. 教育计划:提升照护者的能力
晚期癌友的照护者(主要是家属)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还要应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很多照护者因此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大地之爱的教育计划,就是要帮助照护者提升照护能力,减轻他们的压力。
服务内容:
- 照护技巧培训:举办「晚期癌症患者照护培训班」,教授照护者如何协助患者进食、翻身、用药,如何处理患者的疼痛、呕吐等症状。
- 心理支持培训:教授照护者如何识别患者的情绪变化,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自我调节情绪。比如基金会开发了「照护者情绪管理手册」,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法」「情绪日记法」等。
- 支持小组:定期举办照护者支持小组,让照护者们聚在一起,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很多照护者表示,参加支持小组后,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而是找到了「战友」。
案例:王女士,50岁,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女儿。母亲确诊后,她辞去了工作,全职照顾母亲。一开始,她不知道如何应对母亲的情绪波动,母亲经常发脾气,她也跟着哭。后来,她参加了基金会的照护者培训,学会了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母亲交流,比如把「你又发脾气了」改成「妈妈,你是不是觉得不舒服?我能帮你做什么?」母亲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王女士也学会了用深呼吸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她告诉基金会:「培训不仅帮助了我母亲,也帮助了我自己。」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服务成效与数据
经过14年的努力,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下是2024年的部分数据:
- 服务晚期癌友数量:5236人;
- 提供经济补助金额:1.2亿港币;
- 志愿者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
- 受助者满意度:89%(表示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 照护者压力缓解率:75%(表示参加培训后压力减轻)。
除了数据,基金会的服务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23年,基金会获得了「香港公益金年度最佳公益组织」称号;2024年,执行长陈女士获得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如何申请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帮助?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是晚期癌症患者,符合经济困难条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申请基金会的帮助:
申请流程
- 线上填写申请表格:登录基金会官网(www.dadi-love.org),点击「申请帮助」,填写个人信息、病情信息、经济状况信息等。
- 提交证明文件:将诊断书、收入证明、身份证等文件扫描后上传至官网,或邮寄至基金会办公室(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23号世纪广场15楼)。
- 审核:基金会的审核委员会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申请,审核结果将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申请人。
- 发放补助:审核通过后,基金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将补助金额转入申请人的银行账户。
注意事项
- 申请资料需真实、完整,如有虚假信息,基金会有权取消补助资格;
- 补助金额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基金会会定期评估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调整补助金额;
- 申请人可以随时联系基金会的客服(电话:2812-3456,邮箱:[email protected])查询申请进度。
如何参与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公益活动?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运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公益活动:
1. 成为志愿者
基金会常年招募志愿者,欢迎年满18岁、有同理心、愿意贡献时间的人士加入。志愿者的工作包括:
- 陪伴志愿者:上门或到医院陪伴晚期癌友;
- 活动志愿者:参与基金会举办的筹款活动、展览、讲座等;
- 专业志愿者:如果您是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专业服务,比如为癌友提供医疗咨询、心理支持、法律咨询等。
报名方式:登录基金会官网,点击「加入我们」,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基金会将在7个工作日内联系您,安排面试和培训。
2. 捐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捐赠:
- 线上捐赠:登录基金会官网,使用信用卡、PayPal等方式捐赠;
- 银行转账:将款项转入基金会的银行账户(账户名称: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账户号码:123-456-7890,银行名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
- 月捐计划:选择每月固定捐赠一定金额(比如100港币、200港币),成为基金会的「月捐伙伴」,基金会将定期向您发送服务报告;
- 实物捐赠:捐赠癌友需要的物品,比如轮椅、拐杖、止痛药(需符合基金会的要求)。
捐赠福利:
- 捐赠金额超过100港币,可获得基金会颁发的捐赠证书;
- 捐赠金额超过1000港币,可成为基金会的「爱心会员」,受邀参加基金会的年度活动;
- 企业捐赠超过10万港币,可获得基金会的宣传合作机会(比如在基金会官网、社交媒体上宣传企业品牌)。
3. 参与筹款活动
基金会每年举办多场筹款活动,比如:
- 「生命之光」慈善跑:每年11月举办,参与者可以选择5公里或10公里的赛程,通过报名费用和 sponsorship 筹款;
- 「爱的义卖」:每年6月举办,义卖物品包括爱心人士捐赠的手工艺品、书籍、电子产品等;
- 「生命故事展」:每年3月举办,展出晚期癌友的照片和故事,门票收入全部用于基金会的服务。
您可以通过基金会官网或社交媒体了解活动详情,报名参与。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2025年新计划
2025年,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将推出一系列新计划,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1. AI辅助心理支持平台
基金会将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开发一款AI辅助心理支持平台。该平台将通过小程序提供服务,用户可以:
- 与AI聊天机器人「小爱」对话,分享情绪,「小爱」会根据用户的情况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建议;
- 参与心理课程,学习情绪管理、压力缓解等技巧;
- 预约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这个平台的推出,将解决基金会心理支持服务的「时间限制」问题,让癌友和照护者在任何时间都能获得支持。
2. 扩大经济补助范围
2025年,基金会将把经济补助的范围扩大到「中期癌症患者」(II期及以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此外,基金会还将增加「儿童癌友家庭补助」,为有儿童癌友的家庭提供额外的生活津贴,帮助他们应对孩子的治疗费用和生活开支。
3. 与医院合作开设癌友关怀门诊
基金会将与香港的多家医院合作,开设「癌友关怀门诊」。门诊将提供以下服务:
- 专业社工咨询: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基金会的服务,申请经济补助;
- 心理支持: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 照护技巧指导:由医护人员教授照护者如何照顾患者。
这个门诊的开设,将把基金会的服务延伸到医院,让患者在确诊后就能及时获得支持。
4. 举办国际癌症关怀论坛
2025年10月,基金会将举办「第一届国际癌症关怀论坛」,邀请来自全球的癌症护理专家、公益组织代表、癌友和家属参加。论坛的主题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癌症关怀」,将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支持、经济帮助、社会融入等议题,分享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结语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不是一个「悲情」的组织,而是一个「温暖」的组织。它不强调「牺牲」,而是强调「陪伴」;不强调「同情」,而是强调「尊重」;不强调「给予」,而是强调「共同成长」。
在采访中,基金会执行长陈女士说:「很多人问我,做晚期癌症关怀会不会很压抑?我说,不会,因为我看到的是生命的力量。很多患者在最后阶段,反而学会了珍惜,学会了爱,学会了与自己和解。我们的工作,就是帮他们把这份力量传递出去。」
是的,大地之爱的工作,不是「延长生命」,而是「提升生命的质量」;不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让患者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信息,欢迎访问官网(www.dadi-love.org),或关注基金会的社交媒体账号(Facebook: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Instagram:dadilovecancer_foundation)。
让我们一起,用爱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最后一哩路。
常见问题(FAQ)
1.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只服务香港的癌友吗?
目前,基金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香港居民,但对于周边地区(比如澳门、深圳)的困难癌友,基金会也会视情况提供帮助。如果您是非香港居民,可以联系基金会的客服,说明您的情况,基金会会尽力协助。
2. 志愿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志愿者需要年满18岁,有同理心,愿意接受基金会的培训(基金会提供免费的癌症照护、心理支持、沟通技巧等培训)。不需要具备专业背景,只要有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就可以。
3. 经济补助的金额是多少?
经济补助的金额根据申请人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病情严重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所需费用等。一般来说,生活津贴每月1000-5000港币,医疗费用补助最高可覆盖50%的费用(不超过每月10000港币),殡葬补助最高可达30000港币。
4. 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个人捐赠:占比约40%;
- 企业捐赠:占比约30%;
- 政府资助:占比约20%;
- 慈善活动筹款:占比约10%。
基金会的财务状况每年都会经过独立审计,并在官网公布审计报告,确保资金的透明使用。
5. 如何查询申请进度?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申请进度:
- 登录基金会官网的「申请进度查询」系统,输入申请编号和身份证号码查询;
- 拨打基金会的客服电话(2812-3456),向客服人员咨询;
- 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说明您的申请编号和姓名,基金会会在24小时内回复。
6. 可以捐赠实物吗?
可以,但实物捐赠需要符合基金会的要求。基金会需要的实物包括:
- 医疗用品:轮椅、拐杖、助行器、止痛药(需在有效期内);
- 生活物品:被子、枕头、毛巾、牙刷等(需全新);
- 文化用品:书籍、笔记本、笔等(适合癌友阅读或书写)。
如果您想捐赠实物,可以联系基金会的客服,确认捐赠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将物品邮寄至基金会办公室。
7. 基金会的服务需要收费吗?
基金会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不会向患者或家属收取任何费用。基金会的运作资金来自社会捐赠和政府资助,确保服务的公益性。
8. 如何成为基金会的月捐伙伴?
您可以登录基金会官网,点击「月捐计划」,选择每月捐赠的金额(比如100港币、200港币、500港币),填写个人信息和支付方式(信用卡或银行转账),提交后即可成为月捐伙伴。基金会将每月自动从您的账户扣除捐赠金额,并定期向您发送服务报告和感谢函。
参考文献
- 联合新闻网. (2024).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用行動守護癌友的最後一哩路」. 链接
- 康健杂志. (2024). 「专访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执行长:我们为何坚持陪伴晚期癌友?」. 链接
- 公益时报. (2023).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十年:从关怀到倡导,推动癌友权益」. 链接
- 今日新闻. (2024). 「癌友家庭的曙光: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的经济补助计划解析」. 链接
- 香港01. (2024).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举办「生命故事展」,用真实经历温暖社会」. 链接
- 维基百科. (2024).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链接
- 台湾公共卫生杂志. (2023). 「晚期癌症患者社会支持服务的成效评估——以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为例」. 链接
- 香港卫生署. (2023). 「关于加强晚期癌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公告」. 链接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2024). 「晚期癌症患者照护培训课程报告」. 链接
- 大地之爱癌症基金會. (2024). 「2024年度服务报告」.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