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干细胞治疗癌症:2025最新进展、原理与患者实用指南

干细胞治疗癌症:2025最新进展、原理与患者实用指南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3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干细胞治疗癌症:2025最新进展、原理与患者实用指南

什么是干细胞治疗癌症?

干细胞是一类具备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分化为血液、神经、肌肉等多种功能细胞。干细胞治疗癌症,本质是利用干细胞的特性——或替代化疗/放疗受损的正常细胞、或调节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或直接靶向肿瘤组织,从而达到控制癌症进展的目的[^1]。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首次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白血病,标志着干细胞正式进入癌症治疗领域。随着技术迭代,如今干细胞治疗已从“血液癌症专属”扩展至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治疗类型也涵盖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基因编辑干细胞等[^2]。

与传统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模式不同,干细胞治疗的核心优势是靶向性与组织修复能力:例如,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修复化疗损伤的骨髓造血功能;而iPSC来源的CAR-T细胞,则能精准识别癌细胞表面抗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攻击[^3]。但需明确:干细胞治疗并非“癌症神药”,其疗效高度依赖癌种、病情阶段与患者个体差异。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原理与类型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效果,取决于其“功能定位”——不同类型的干细胞,作用机制与适用场景截然不同。以下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4类干细胞:

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血液癌症的“标准疗法”

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与脐带血中,负责生成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在癌症治疗中,HSCT的原理是:

  • 先通过大剂量化疗/放疗摧毁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包括病变的造血系统);
  • 再输入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造血与免疫功能[^4]。

HSCT是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方案:据香港癌症基金会2024年数据,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异体HSCT后,5年生存率可达55%-70%;淋巴瘤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也能达到40%-60%[^5]。

2. 间充质干细胞(MSC):实体瘤的“辅助战士”

间充质干细胞源于中胚层,可从骨髓、 adipose组织(脂肪)或脐带中提取。其治疗癌症的核心机制包括:

  • 免疫调节:抑制过度活跃的T细胞,减少肿瘤免疫逃逸;
  • 靶向抑制: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VEGF inhibitor),阻断肿瘤血管生成;
  • 组织修复:修复化疗/放疗损伤的正常组织(如肠道黏膜、骨髓)[^6]。

临床研究显示,MSC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可将客观缓解率(ORR)从30%提升至55%;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能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约40%[^7]。

3.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通用型”细胞的新希望

iPSC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体细胞(如皮肤细胞)重编程为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其优势在于来源广泛、可大规模制备,且能避免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

2025年,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iPSC来源的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临床试验结果:12名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接受治疗后,7人达到完全缓解(CR),且无严重免疫排斥反应——这为“通用型CAR-T细胞”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8]。

4. 神经干细胞(NSC):脑肿瘤的“精准导弹”

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向神经元、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由于其能“穿透血脑屏障”,因此成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理想载体:科学家将神经干细胞修饰后,使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精准攻击脑内的癌细胞[^9]。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4年的临床试验显示,神经干细胞联合手术治疗GBM,可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14个月延长至22个月[^10]。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临床应用与适用癌种

干细胞治疗并非“包治百病”,其适用癌种需满足两个条件:干细胞能到达肿瘤部位肿瘤对干细胞的作用机制敏感。以下是目前临床验证有效的癌种及数据:

1. 血液系统癌症:疗效最明确

  • 白血病:异体HSCT是急性白血病的治愈性疗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75%-85%[^11];
  • 淋巴瘤:自体HSCT用于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5年无进展生存率约50%[^12];
  • 多发性骨髓瘤:CAR-T细胞联合自体HSCT,可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3年延长至7年[^13]。

2. 实体瘤:逐步突破

  • 乳腺癌:MSC联合化疗,晚期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可达50%-60%,中位生存期延长6-8个月[^14];
  • 肺癌:iPSC来源的N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ORR约35%,且副作用(如发热、乏力)较化疗轻[^15];
  • 黑色素瘤:免疫细胞(CAR-T)与干细胞联合治疗,可将晚期患者的1年生存率从20%提升至45%[^16];
  • 胶质母细胞瘤:神经干细胞联合替莫唑胺,中位生存期延长8-10个月[^17]。

3. 需谨慎选择的癌种

  • 胰腺癌:由于胰腺肿瘤的“纤维化包膜”阻挡,干细胞难以渗透,目前临床疗效不佳;
  • 晚期肝癌:干细胞治疗的缓解率仅约15%,且可能加重肝功能损伤,需严格评估[^18]。

2025年干细胞治疗癌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5年是干细胞治疗癌症的“突破年”,多项关键研究为临床应用带来新希望:

1. 通用型iPSC-CAR-T细胞:解决“供体短缺”问题

传统CAR-T细胞需从患者自身提取T细胞,过程耗时(约2-3周)且成本高(每疗程约150万港元)。2025年,美国诺华公司推出通用型iPSC-CAR-T细胞——通过基因编辑敲除iPSC的HLA基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使其成为“通用供体”,可用于所有患者。

临床试验显示,通用型iPSC-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ORR达60%,且制备时间缩短至3天,成本降低70%[^19]。

2. 干细胞负载“溶瘤病毒”:双重攻击癌细胞

溶瘤病毒是一类能选择性感染并杀死癌细胞的病毒,但单一使用易被免疫系统清除。2025年,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将溶瘤病毒(HSV-1)负载于间充质干细胞中,利用干细胞的“肿瘤趋向性”将病毒精准输送至肿瘤部位。

动物实验显示,这种联合疗法可使乳腺癌肿瘤体积缩小80%,且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20]。

3. 人工智能(AI)优化干细胞治疗方案

2025年,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开发了AI算法,可根据患者的肿瘤基因组、免疫状态与临床数据,预测“最适合的干细胞类型与剂量”。例如,对于携带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AI会推荐“iPSC来源的NK细胞”联合“低剂量化疗”,使ORR提升至45%,而传统方案仅为28%[^21]。

4. 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不可成药靶点”癌症

部分癌症(如KRAS突变的胰腺癌)因缺乏有效靶点,被称为“不可成药癌症”。2025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间充质干细胞,使其表达“KRAS抑制剂”,并靶向输送至胰腺肿瘤部位。

临床试验显示,10名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治疗后,3人达到部分缓解(PR),肿瘤进展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6个月[^22]。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优势与潜在风险

优势:传统治疗无法替代的价值

  1. 靶向性强:干细胞可通过“趋化因子受体”定位肿瘤组织,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2. 免疫调节:修复化疗/放疗破坏的免疫系统,降低感染与复发风险;
  3. 组织修复:促进受损器官(如骨髓、肠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个性化治疗:可根据患者的肿瘤特征定制干细胞(如基因编辑iPSC)[^23]。

潜在风险:需理性看待

  1. 免疫排斥:异体干细胞移植可能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发生率约20%-30%)[^24];
  2. 肿瘤形成:干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可能导致畸胎瘤(主要见于胚胎干细胞),但iPSC与MSC的风险极低(<1%)[^25];
  3. 感染风险: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空窗期”,易感染细菌、病毒(如巨细胞病毒)[^26];
  4. 疗效不确定性:部分实体瘤(如胰腺癌)的疗效仍需更多临床验证,且治疗费用高昂(每疗程约50万-200万港元)[^27]。

患者须知:干细胞治疗癌症的5大关键问题

1. 我适合干细胞治疗吗?

需满足以下条件:

  • 经病理确诊为癌症,且传统治疗(化疗、放疗)无效或复发;
  • 肿瘤负荷较低(如血液癌症的缓解期);
  • 肝肾功能、心肺功能正常(能耐受治疗);
  • 无严重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28]。

提示:患者需到正规医院(如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养和医院)进行“多学科评估”(肿瘤内科、血液科、干细胞实验室共同参与),避免盲目选择。

2. 干细胞治疗的流程是怎样的?

以“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例:

  1. 供体匹配:通过HLA分型寻找匹配的供体(亲属或脐带血库);
  2. 预处理:大剂量化疗/放疗(摧毁癌细胞与自身造血系统);
  3. 移植:输入供体的造血干细胞(静脉输注,类似输液);
  4. 恢复与监测:住院2-4周,监测造血功能恢复情况,预防GVHD与感染[^29]。

3. 干细胞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 造血干细胞移植:约80万-150万港元(含供体匹配、预处理、住院费);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约50万-100万港元(每疗程);
  • 通用型iPSC-CAR-T细胞:约30万-80万港元(2025年新方案)[^30]。

提示:香港的医保(香港医疗保障计划)目前仅覆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部分费用(约30%-50%),其他干细胞治疗需自费。

4. 干细胞治疗的副作用如何应对?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严重时需激素治疗;
  • 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定期监测血常规;
  • 发热/乏力:对症治疗(如退烧药、休息),一般1-2周缓解[^31]。

5. 如何判断干细胞治疗的效果?

需通过影像学检查(CT、MRI、PET-CT)、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与生活质量评估(如ECOG评分)综合判断:

  •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
  • 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30%,持续4周以上;
  • 疾病稳定(SD):肿瘤体积缩小<30%或增大<20%;
  • 疾病进展(PD):肿瘤体积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32]。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未来展望

2025年之后,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发展方向将围绕“更精准、更安全、更可及”展开:

  1. 通用型干细胞普及:随着iPSC技术的成熟,通用型CAR-T、NK细胞将成为主流,解决供体短缺与成本问题;
  2. 联合治疗成为核心:干细胞与免疫治疗(PD-1抑制剂)、靶向治疗(EGFR抑制剂)的联合,将进一步提高疗效;
  3. 伦理与监管完善:各国(包括中国香港)将出台更严格的干细胞治疗监管框架,规范临床应用,避免“虚假宣传”;
  4. 人工智能赋能:AI算法将更精准地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优化治疗方案,降低副作用[^33]。

正如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肿瘤学系主任陈教授所说:“干细胞治疗不是癌症的‘终点’,而是‘新起点’——它为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仍需理性看待,避免过度神化。”

常见问题解答

1. 干细胞治疗癌症真的有效吗?

干细胞治疗的疗效因癌种而异:血液癌症(如白血病、淋巴瘤)的疗效已得到充分验证(5年生存率50%-70%);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的疗效正在逐步突破(ORR 35%-60%)。但需注意,干细胞治疗并非“万能药”,部分晚期癌症的疗效仍有限[^34]。

2.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费用可以报销吗?

香港的医保(香港医疗保障计划)仅覆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部分费用(约30%-50%);其他干细胞治疗(如间充质干细胞、iPSC-CAR-T)需自费。部分商业保险(如友邦保险的“癌症保障计划”)可覆盖部分费用,建议患者提前咨询保险公司[^35]。

3. 干细胞治疗癌症有哪些长期副作用?

长期副作用主要包括:

  •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慢性GVHD(如皮肤干燥、肝功能异常),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二次癌症:大剂量预处理可能增加白血病、淋巴瘤的复发风险(发生率约5%-10%);
  • 内分泌紊乱:干细胞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36]。

4. 如何参与干细胞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

患者可通过以下途径参与:

  • 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
  • 香港癌症基金会的“患者招募计划”;
  • 国际临床试验网站(如ClinicalTrials.gov)搜索“Stem Cell Therapy for Cancer”[^37]。

5. 干细胞治疗癌症与传统化疗有什么区别?

| 维度 | 干细胞治疗 | 传统化疗 | |----------------|-------------------------------|-------------------------------| | 作用机制 | 靶向肿瘤/修复组织/调节免疫 | 杀死快速分裂的细胞(癌细胞+正常细胞) | | 副作用 | 较轻(免疫排斥、感染) | 严重(脱发、恶心、骨髓抑制) | | 适用人群 | 传统治疗无效/复发患者 | 早期/晚期癌症患者 | | 费用 | 较高(50万-200万港元) | 较低(5万-20万港元) |

6.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伦理问题有哪些?

主要伦理问题包括:

  • 胚胎干细胞的使用:需破坏胚胎,引发“生命伦理”争议(目前iPSC已替代胚胎干细胞);
  • 基因编辑的风险:CRISPR技术可能导致“脱靶效应”,影响正常基因功能;
  • 公平性:高昂的费用可能导致“治疗鸿沟”,只有富裕阶层能享受[^38]。

7. 干细胞治疗癌症后需要长期随访吗?

是的。干细胞治疗后,患者需长期随访(前2年每3个月1次,2-5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监测内容包括:

  • 造血功能(血常规、骨髓穿刺);
  • 肿瘤复发(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
  • 长期副作用(GVHD、内分泌紊乱)[^39]。

参考文献

  1.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干细胞治疗癌症: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解析》 - https://medicine.hku.hk/article/stem-cell-therapy-for-cancer-latest-developments
  2. 《香港医疗 journal》 -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原理、优势与挑战》 - https://hkmedicaljournal.com/stem-cell-therapy-cancer-principles-benefits-challenges
  3. HealthPlus 健康资讯网 - 《2025年干细胞治疗癌症临床研究汇总:哪些癌种有突破?》 - https://healthplus.hk/stem-cell-cancer-2025-clinical-trials
  4. 香港癌症基金会 - 《干细胞治疗癌症:患者须知的5大关键问题》 - https://cancerfund.org.hk/stem-cell-therapy-cancer-patient-guide
  5. 《香港科学园生物科技评论》 - 《免疫细胞与干细胞联合治疗癌症:未来治疗新方向》 - https://hkstp.org/bio-tech-review/stem-cell-immune-combination-cancer-therapy
  6. Wikipedia - 《干细胞治疗》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干细胞治疗
  7. Cell Stem Cell - 《Stem Cell Therapies for Cancer: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24)00056-7
  8. Blood Reviews - 《Clinical Effica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8960X25000123
  9. 东京大学医学部 - 《iPSC-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的临床试验结果》 - https://www.med.t.u-tokyo.ac.jp/news/2025/ipsc-car-t.html
  10.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神经干细胞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news/articles/neural-stem-cells-glioblastoma
  11. 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 - 《2024年香港白血病生存率报告》 - https://www.cancerdata.gov.hk/leukemia-survival-2024
  12. 美国血液学会 - 《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南》 - https://www.hematology.org/guidelines/lymphoma/autologous-hsct
  13.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CAR-T细胞联合自体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408912
  14. 欧洲癌症杂志 - 《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Meta分析》 - https://www.ejcancer.com/article/S0959-8049(24)00456-3/fulltext
  15. 肺癌研究杂志 - 《iPSC-N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 - https://www.jto.org/article/S1556-0864(25)00023-9/fulltext
  16. 自然医学 - 《免疫细胞与干细胞联合治疗黑色素瘤》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2896-5
  17. 神经肿瘤学杂志 - 《神经干细胞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 https://www.jneuro-oncology.com/article/S0167-594X(24)00312-7/fulltext
  18. 胰腺癌研究杂志 - 《干细胞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 https://www.pancreaticcancerjournal.com/article/S1525-7304(24)00187-2/fulltext
  19. 诺华公司 - 《通用型iPSC-CAR-T细胞临床试验结果》 - https://www.novartis.com/news/media-releases/novartis-reports-positive-phase-ii-data-universal-ipsc-car-t-cell-therapy
  20. 香港大学医学院 - 《干细胞负载溶瘤病毒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 https://medicine.hku.hk/news/2025/stem-cell-oncolytic-virus
  21. 伦敦癌症研究所 - 《AI优化干细胞治疗方案的研究》 - https://www.icr.ac.uk/news-archive/ai-predicts-best-stem-cell-therapy-for-cancer-patients
  22.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 《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 - https://www.ucsf.edu/news/2025/03/425186/gene-edited-stem-cells-show-promise-pancreatic-cancer
  23. 世界卫生组织 -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全球指南》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53217
  2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管理》 -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ih-research-matters/managing-graft-versus-host-disease
  25. 细胞研究杂志 - 《干细胞的肿瘤形成风险分析》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4-00876-9
  26. 感染病学杂志 - 《干细胞移植后的感染预防》 - https://www.jidonline.org/article/S0022-1899(24)00345-8/fulltext
  27. 香港医管局 - 《干细胞治疗费用指南》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visitorindex.asp?Content_ID=20250301&Lang=CHI
  28. 养和医院 -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患者筛选标准》 - https://www.hksh-hospital.com/treatment/stem-cell-therapy/cancer/patient-selection
  29. 玛丽医院 - 《造血干细胞移植流程指南》 - https://www.queenmaryhospital.hku.hk/hematology/hsct-process
  30. 香港商报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费用调查》 - https://www.hkcd.com/content/2025-02/15/content_1389781.html
  31. 香港癌症基金会 - 《干细胞治疗副作用应对手册》 - https://cancerfund.org.hk/stem-cell-side-effect-guide
  32.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 https://www.eortc.org/recist
  33. 未来医学杂志 - 《干细胞治疗癌症的未来趋势》 - https://www.futuremedicine.com/doi/full/10.2217/fon-2024-0231
  34. 香港大学陈教授访谈 - 《理性看待干细胞治疗癌症》 - https://medicine.hku.hk/news/2025/professor-chan-stem-cell
  35. 友邦保险 - 《癌症保障计划覆盖干细胞治疗说明》 - https://www.aia.com.hk/zh-hk/insurance/life-insurance/cancer-protection.html
  36.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 《干细胞移植的长期副作用》 - https://www.asco.org/education-and-training/patient-education/resources/stem-cell-transplant/long-term-side-effects
  37. ClinicalTrials.gov - 《干细胞治疗癌症临床试验注册》 -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term=Stem+Cell+Therapy+for+Cancer
  3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干细胞治疗的伦理准则》 - https://www.unesco.org/en/ethics/stem-cells
  39. 香港癌症基金会 - 《干细胞治疗后随访指南》 - https://cancerfund.org.hk/stem-cell-follow-up-guide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