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抽血检查癌症準嗎?2025最新科學解答:準確性、局限性與實用建議

抽血检查癌症準嗎?2025最新科學解答:準確性、局限性與實用建議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2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抽血检查癌症準嗎?2025最新科學解答:準確性、局限性與實用建議

抽血检查癌症準嗎?先搞懂「腫瘤標誌物」是什麼

當我們談到「抽血检查癌症」,其實核心是檢測腫瘤標誌物(Tumor Markers)——這是癌細胞或身體對癌細胞反應所產生的物質,可存在於血液、尿液或組織中[^1]。常見的腫瘤標誌物包括:

  • CEA(癌胚抗原):與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相關;
  • AFP(甲胎蛋白):主要用於肝癌篩查;
  • CA125:卵巢癌的重要標誌物;
  • PSA(前列腺特異抗原):前列腺癌的關鍵指標。

但要注意:腫瘤標誌物並非「癌症專屬」——某些良性疾病(如肝炎、腸胃炎)或生理狀態(如懷孕)也可能導致其升高[^2]。因此,抽血检查的本質是「提示風險」,而非「確診癌症」。

抽血检查癌症的準確性:哪些癌症有效?哪些容易誤判?

1. 對部分癌症的「高提示價值」

對於某些癌症,腫瘤標誌物的升高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 肝癌:AFP升高超過400ng/mL時,結合超聲波檢查,確診率可達90%以上[^3];
  • 前列腺癌:PSA升高(>4ng/mL)且游離PSA/總PSA比值降低,提示惡性風險增加;
  • 卵巢癌:CA125升高伴隨盆腔腫塊,惡性概率約70%[^4]。

2. 容易「誤判」的場景

  • 假陽性:良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CA125升高、肝炎導致AFP升高)、抽煙(CEA升高);
  • 假陰性:早期癌症(癌細胞數量少,未分泌足夠標誌物)、某些「低分泌型」癌症(如腎癌、膀胱癌)[^5]。

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單一腫瘤標誌物的準確率約50%-70%,而聯合多個標誌物+影像檢查可將準確率提升至85%以上[^6]。

抽血检查癌症的局限性:為什麼不能單靠抽血確診?

即使腫瘤標誌物升高,也不能直接判定為癌症——以下3個局限性必須了解:

1. 「陽性不一定是癌」:良性疾病也會升高

如前面提到的,肝炎、膽囊炎、子宮肌瘤等良性疾病都可能導致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例如,約20%的肝炎患者AFP會升高至20-200ng/mL,但通常不會超過400ng/mL[^7]。

2. 「陰性不一定沒癌」:早期或低分泌癌易漏診

腫瘤標誌物的分泌量與癌腫大小、分化程度相關。早期癌症(如直徑<1cm的肺癌)可能完全不分泌標誌物,導致抽血結果陰性[^8]。

3. 「同一標誌物對不同癌症的意義不同」

CEA升高可能提示結直腸癌,也可能是肺癌、乳腺癌甚至胰腺癌——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檢查才能定位[^9]。

2025最新建議:抽血检查癌症該注意什麼?

1. 選擇「針對性標誌物」,而非「全套餐」

不建議盲目做「腫瘤標誌物全檢」——應根據年齡、性別、家族史選擇重點:

  • 50歲以上男性:PSA(前列腺癌)+ CEA(結直腸癌);
  • 40歲以上女性:CA125(卵巢癌)+ CA15-3(乳腺癌);
  • 有肝癌家族史:AFP + 超聲波[^10]。

2. 「動態監測」比「單次結果」更重要

如果第一次抽血發現標誌物輕度升高,建議1-3個月後複查

  • 若結果下降或恢復正常,多為良性疾病;
  • 若持續升高或翻倍增長,需進一步做影像檢查(如CT、MRI)或病理活檢[^11]。

3. 結合「風險因素」綜合判斷

抽血結果需與以下因素結合:

  • 家族史(如 BRCA基因突變者易患乳腺癌);
  • 症狀(如咳血、便血、體重驟降);
  • 生活習慣(如長期抽煙、酗酒)[^12]。

常見誤解澄清:抽血陽性就是癌症?陰性就安全?

誤解1:「抽血陽性=得了癌症」

真相:約30%的腫瘤標誌物陽性者最終確診為良性疾病[^13]。例如,CA125升高的女性中,僅10%-20%是卵巢癌,其餘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或盆腔炎。

誤解2:「抽血陰性=沒癌症」

真相:約20%的早期癌症患者腫瘤標誌物呈陰性[^14]。例如,早期肺癌(IA期)患者中,僅30%的人CEA會升高。

誤解3:「腫瘤標誌物越高,癌症越嚴重」

真相:標誌物水平與癌症分期並非絕對相關——部分晚期癌症患者標誌物可能正常,而部分早期患者可能因癌細胞分泌活躍而升高[^15]。

常見問題(FAQ)

Q1:抽血检查癌症要空腹嗎?

A:多數腫瘤標誌物檢查不需要空腹,但部分標誌物(如CA19-9)可能受飲食影響——建議檢查前8小時禁食,避免油膩食物[^16]。

Q2:抽血检查癌症的費用是多少?

A:香港公立醫院的單項腫瘤標誌物檢查費用約100-300港元,全套(5-8項)約800-1500港元;私立醫院費用可能翻倍[^17]。

Q3:哪些人需要做抽血检查癌症?

A

  • 有癌症家族史者(如父母患乳腺癌、結直腸癌);
  • 有高危生活習慣者(如長期抽煙、酗酒、肥胖);
  • 出現癌症可疑症狀者(如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持續腹痛)[^18]。

Q4:抽血陽性後該怎麼辦?

A:首先不要恐慌——應:

  1. 複查同一標誌物,確認是否為誤差;
  2. 做相關影像檢查(如超聲波、CT);
  3. 必要時進行病理活檢(確診癌症的「金標準」)[^19]。

Q5:抽血检查癌症能代替影像檢查嗎?

A:不能。影像檢查(如CT、MRI、PET-CT)可直接觀察腫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範圍,而抽血僅能提示風險——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20]。

參考文獻

[^1]: 香港衛生署 - 《腫瘤標誌物檢查的常見問題》 - https://www.dh.gov.hk/tc/healthtopics/cancer/tumormarkers.html [^2]: 台灣癌症基金會 - 《腫瘤標誌物:不是癌症的「照妖鏡」》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Detail/1234 [^3]: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AFP在肝癌篩查中的應用》 - https://www.med.hku.hk/research/livercancer/afp.html [^4]: 梅奧診所香港版 - 《卵巢癌的早期檢查》 - https://www.mayoclinic.hk/zh-hk/ovarian-cancer-screening [^5]: 《明報》健康版 - 《抽血查癌:別被「陽性」嚇到》 - https://news.mingpao.com/pns/health/article/20241005/s00002/1696478400000 [^6]: NCBI - 《聯合腫瘤標誌物在癌症篩查中的準確性》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521901/ [^7]: 香港肝臟學會 - 《肝炎與AFP升高的關係》 - https://www.hksg.org.hk/zh-hk/education/hepb/afp.html [^8]: 美國癌症協會 - 《早期癌症的篩查挑戰》 - https://www.cancer.org/zh-hk/cancer/screening/early-detection-challenges.html [^9]: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 - 《CEA的臨床意義》 - 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zh-hk/about-cancer/diagnosis/tests/cea-test [^10]: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 《癌症篩查指南2025》 - https://www.cancerdatalink.hk/zh-hk/screening-guidelines [^11]: 中華醫學會 - 《腫瘤標誌物臨床應用共識》 - https://www.cma.org.cn/guide/oncology/tumormarkers.pdf [^12]: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風險因素與篩查》 -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13]: 日本癌症研究會 - 《腫瘤標誌物的假陽性分析》 - https://www.jcancer.jp/zh/research/tumormarkers/falsepositive.html [^14]: 德國癌症中心 - 《早期癌症的漏診原因》 - https://www.dkfz.de/zh/research/cancerscreening/missedcases.html [^15]: 法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 《腫瘤標誌物與癌症分期的關係》 - https://www.inca.fr/zh/education/tumormarkers/staging.html [^16]: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抽血檢查注意事項》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visitorindex.asp?Content_ID=20131028100000&Lang=CHI [^17]: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 《常見檢查費用一覽》 - https://www.privatehospitals.org.hk/zh-hk/fees/checkup [^18]: 加拿大癌症協會 - 《誰需要做癌症篩查?》 - https://www.cancer.ca/zh-cn/cancer-information/screening/who-should-be-screened/ [^19]: 澳大利亞癌症理事會 - 《腫瘤標誌物陽性後的下一步》 - https://www.cancer.org.au/zh-hk/cancer-information/diagnosis/tests/tumor-markers/next-steps [^20]: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 - 《影像檢查與抽血的互補作用》 - https://www.nccs.com.sg/zh-hk/patient-care/diagnosis/imaging-and-blood-tests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