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探視癌症病人:全面指南與注意事項

探視癌症病人:全面指南與注意事項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探視癌症病人:全面指南與注意事項

目錄

概述:什麼是探視癌症病人?

探視癌症病人是指親友或志願者前往醫院、療養院或病人家中探望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病人。這不僅是表達關懷的方式,更是病人社會支持系統的重要部分。根據研究,適當的探訪能顯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質素和心理狀態[^1]。然而,由於癌症病人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探訪時需特別注意禮儀和健康安全,以免對病人造成額外負擔。

探視癌症病人的重要性

癌症治療過程漫長且艱辛,病人常面對身體疼痛、情緒波動和社會隔離。探訪能為病人帶來情感支持,減輕孤獨感,並增強其對抗疾病的信心[^2]。香港癌症基金會指出,定期探訪有助於維持病人的社交連結,促進康復[^3]。此外,探訪者也能了解病人的實際需求,提供實質幫助。

探視前的準備

在探訪前,充分的準備能確保探訪順利且不影響病人健康。以下步驟至關重要:

1. 了解病人狀況

  • 聯絡家屬或醫護人員:確認病人的當前狀況,如是否適合探訪、是否有感染風險等[^4]。
  • 尊重病人意願:部分病人可能因疲勞或情緒低落而不願見客,應事先徵求同意[^5]。

2. 選擇合適時間

  • 避開治療高峰期:化療或放射治療後,病人通常需要休息,建議選擇下午或傍晚探訪[^6]。
  • 控制探訪時長:每次探訪不超過30分鐘,避免病人過度疲勞[^7]。

3. 健康評估

  • 自我健康檢查:確保自己無感冒、發燒或其他傳染病症狀[^8]。
  • 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醫院要求,需佩戴口罩、洗手消毒[^9]。

4. 準備合適物品

  • 禮物選擇:避免鮮花(可能引發過敏)、加工食品(可能不符飲食限制)。建議攜帶書籍、無香味的護膚品或親手製作的卡片[^10]。
  • 實用物品:如病人需要,可帶上毛毯、鬆弛衣物或娛樂設備(如平板電腦)[^11]。

探視時的注意事項

探訪期間的行為直接影響病人的舒適度和健康。以下指導原則基於醫療專業建議:

1. 基本禮儀

  • 保持安靜:避免大聲說話或製造噪音,病房內應將手機調至靜音[^12]。
  • 注重個人衛生:進入病房前洗手,避免觸摸病人的傷口或醫療設備[^13]。

2. 溝通技巧

  • 傾聽多於說話:讓病人主導話題,避免過度詢問病情或給予未經證實的醫療建議[^14]。
  • 積極語言:使用鼓勵性言語,如「你今天看起來精神不錯」,而非「你為什麼這麼瘦」[^15]。
  • 非語言溝通:微笑、輕拍肩膀(若病人允許)能傳遞關懷[^16]。

3. 活動建議

  • 靜態活動:如讀書、聽音樂、看照片,避免劇烈活動[^17]。
  • 尊重病人節奏:若病人顯示疲態,應提前結束探訪[^18]。

4. 特別注意

  • 飲食限制:切勿擅自給予食物,需先確認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19]。
  • 兒童探訪:若帶兒童同往,需確保他們健康並教導基本禮儀[^20]。

探訪後的跟進

探訪結束後,持續的關懷同樣重要:

1. 自我健康監測

  • 觀察症狀:若探訪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曾接觸癌症病人[^21]。

2. 持續支持

  • 遠程關懷:透過電話或訊息保持聯繫,減輕病人孤獨感[^22]。
  • 實質幫助:如協助購物、處理家務,讓病人專心休養[^23]。

特殊情況下的探訪

1. 疫情或傳染病期間

  • 遵守額外措施:如醫院要求核酸檢測或限制探訪人數[^24]。
  • 替代探訪方式:視像探訪或傳遞書信、錄音[^25]。

2. 末期病人

  • 側重心靈支持:陪伴、聆聽回憶,協助完成心願[^26]。
  • 家屬溝通:與家屬協調,避免過度打擾[^27]。

常見問題解答

Q1: 探視癌症病人需要戴口罩嗎?

A: 是的,尤其在醫院或病人免疫力低下時,佩戴口罩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28]。

Q2: 可以帶鮮花探訪嗎?

A: 不建議,因鮮花可能攜帶細菌或引發過敏反應[^29]。

Q3: 探訪時應該談論什麼話題?

A: 選擇輕鬆話題,如回憶、趣事或病人感興趣的興趣,避免談論病情[^30]。

Q4: 病人正在化療,探訪需注意什麼?

A: 化療病人免疫力極低,探訪者需確保無任何傳染病,並嚴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31]。

Q5: 探訪後需要做什麼?

A: 監測自身健康,並透過訊息或電話持續關懷病人[^32]。

Q6: 兒童可以探訪癌症病人嗎?

A: 可以,但需確保兒童健康,並事先教導他們保持安靜和禮貌[^33]。

Q7: 探訪時可以給予食物嗎?

A: 需先確認病人的飲食限制,建議攜帶醫生批准的食品[^34]。

Q8: 如何知道病人是否願意被探訪?

A: 透過家屬或醫護人員詢問,或直接以訊息詢問病人[^35]。

Q9: 探訪時長應多久?

A: 一般建議15-30分鐘,視病人狀況調整[^36]。

Q10: 探訪時可以幫忙做什麼?

A: 可協助整理病房、朗讀書籍或處理簡單事務,但需先徵求病人同意[^37]。

參考文獻

  1.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探望癌症病人注意事項
  2. 醫管局 - 探訪病人指引
  3. 香港明愛癌症服務 - 探訪癌症病人
  4. 香港大學醫學院 - 癌症病人照護
  5. 衛生防護中心 - 癌症病人探訪建議
  6. Wikipedia - 癌症支持治療
  7. 學術研究 - 癌症病人探訪的心理影響
  8.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探望前的準備
  9. 醫管局 - 感染控制措施
  10. 香港明愛癌症服務 - 禮物建議
  11. 香港大學醫學院 - 病人狀況評估
  12. 衛生防護中心 - 探訪禮儀
  13.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溝通技巧
  14. 醫管局 - 探訪時長
  15. 香港明愛癌症服務 - 兒童探訪
  16. 香港大學醫學院 - 末期病人照護
  17. 衛生防護中心 - 疫情措施
  18. Wikipedia - 社會支持
  19. 學術研究 - 探訪頻率與康復關係
  20.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探訪後跟進
  21. 醫管局 - 健康監測
  22. 香港明愛癌症服務 - 遠程關懷
  23. 香港大學醫學院 - 實質幫助
  24. 衛生防護中心 - 特別措施
  25. Wikipedia - 替代探訪方式
  26. 學術研究 - 末期病人心理需求
  27.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家屬溝通
  28. 醫管局 - 口罩指引
  29. 香港明愛癌症服務 - 鮮花風險
  30. 香港大學醫學院 - 話題建議
  31. 衛生防護中心 - 化療病人探訪
  32. Wikipedia - 探訪後支持
  33. 學術研究 - 兒童探訪影響
  34.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飲物限制
  35. 醫管局 - 病人意願確認
  36. 香港明愛癌症服務 - 探訪時長
  37. 香港大學醫學院 - 幫忙事項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