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癌症:從基礎認識到2025最新治療的全面指南
理解癌症:從基礎認識到2025最新治療的全面指南
什麼是癌症?從細胞變異到腫瘤形成的基礎知識
癌症,是一種由細胞異常增殖引起的疾病[^1]。正常細胞會遵循生長、分裂、死亡的規律,但癌細胞會跳過凋亡程序,無限增殖並侵犯周邊組織,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稱為轉移癌)[^2]。
癌細胞的形成通常源於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可能來自遺傳、環境致癌物(如吸煙、紫外線)或隨機複製錯誤。當突變累積到一定程度,細胞就會失去正常調控,開始不受控制地生長[^1]。
根據腫瘤的性質,癌症可分為良性與惡性:良性腫瘤生長緩慢,不會轉移,通常無害;惡性腫瘤(即癌)生長迅速,會侵犯周圍組織並轉移,威脅生命[^2]。
常見的癌症種類包括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等,不同癌症的發病機制與治療方法差異很大[^3]。
癌症早期症狀:10個不容忽視的身體警號
很多癌症在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身體會發出一些微妙的信號,若能及時察覺,有助於早期診斷與治療[^4]。以下是10個常見的早期症狀:
- 無緣無故的體重下降: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3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5%,可能是消化系統癌症(如胃癌、胰腺癌)或肺癌的信號[^4]。
- 持續性疲勞:不同於普通疲勞,癌症引起的疲勞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常見於白血病、淋巴瘤等[^4]。
- 異常出血:如咳血(肺癌)、便血(結直腸癌)、陰道不規則出血(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4]。
- 持續性疼痛:長期胃痛(胃癌)、背痛(胰腺癌)、骨痛(骨轉移)等,需警惕[^4]。
- 皮膚或黏膜變化:如黑痣突然變大、潰爛(黑色素瘤)、口腔潰瘍長期不癒(口腔癌)等[^4]。
- 持續咳嗽或聲音沙啞:超過3周的咳嗽(肺癌)、聲音沙啞(喉癌)等[^4]。
- 吞咽困難:進食時有哽噎感(食管癌、胃癌)[^4]。
- 腹脹或腹部腫塊:持續腹脹(卵巢癌)、腹部摸到硬塊(肝癌、胰腺癌)等[^4]。
- 大小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與腹瀉交替(結直腸癌)、血尿(膀胱癌、腎癌)等[^4]。
- 不明原因的發燒:長期低燒(淋巴瘤、白血病)等[^4]。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也可能由其他良性疾病引起,但如果持續時間超過2周,應及時就醫檢查[^4]。
癌症風險因素:哪些習慣與環境會增加患癌機率?
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以下幾類風險因素[^5]:
1. 生活方式因素
- 吸煙:吸煙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也會增加膀胱癌、食管癌、胰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據統計,約30%的癌症死亡與吸煙有關[^6]。
- 飲酒:長期大量飲酒會增加肝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的風險,酒精代謝產物乙醛會損傷DNA[^5]。
- 飲食習慣: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如紅肉、加工肉類)會增加結直腸癌、胃癌的風險;缺乏蔬菜水果會導致維生素與抗氧化劑不足,增加癌症風險[^5]。
-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增加乳腺癌、結直腸癌的風險,運動可降低胰島素抵抗,減少炎症反應[^5]。
2. 遺傳與基因因素
部分癌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
- 乳腺癌:BRCA1/2基因變異會增加患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風險,攜帶者終生患癌風險可達50-80%[^7]。
- 結直腸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與遺傳性非息肉病結直腸癌(HNPCC)會顯著增加結直腸癌風險[^7]。
3. 環境與職業因素
- 致癌物暴露:長期接觸石棉(肺癌、間皮瘤)、苯(白血病)、甲醛(鼻咽癌、白血病)等致癌物,會增加患癌風險[^5]。
- 空氣污染:PM2.5、二手煙等空氣污染物會增加肺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8]。
- 紫外線輻射:過度暴露於紫外線(UV)會導致皮膚癌(如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5]。
4. 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會增加癌症風險:
- HPV(人乳頭瘤病毒):與子宮頸癌、陰道癌、肛門癌、口腔癌等有關[^9]。
- 乙肝病毒(HBV)與丙肝病毒(HCV):長期感染會導致肝癌[^10]。
- 幽門螺桿菌(H. pylori):與胃癌、胃淋巴瘤有關[^11]。
預防癌症:從生活方式到疫苗的科學方法
儘管癌症的發生與遺傳等不可控因素有關,但約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12]。以下是科學的預防方法:
1.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 戒煙限酒: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即使吸煙多年,戒煙後患癌風險也會逐步降低;男性每日飲酒不超過2杯,女性不超過1杯[^13]。
- 均衡飲食:增加蔬菜水果(每日至少5份)、全穀物的攝入,減少紅肉、加工肉類、高鹽食物的攝入;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如蒸、煮),避免油炸、燒烤[^13]。
- 規律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如跑步、游泳),減少久坐時間[^13]。
- 維持健康體重:BMI(體重指數)保持在18.5-23.9之間,過胖或過瘦都會增加癌症風險[^13]。
2. 避免致癌物暴露
- 減少接觸石棉、苯、甲醛等致癌物;
- 避免過度暴露於紫外線,外出時使用防曬霜(SPF≥30)、戴帽子與太陽鏡;
- 遠離二手煙,避免在吸煙環境中停留[^13]。
3. 接種疫苗
- HPV疫苗:適用於9-45歲人群,可預防HPV感染引起的子宮頸癌、陰道癌等;
- 乙肝疫苗:適用於未感染HBV的人群,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從而降低肝癌風險[^14]。
4. 定期篩查
定期進行癌症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關鍵,不同癌症的篩查方法與年齡建議如下(見下一節)[^15]。
癌症篩查與診斷:什麼時候該做檢查?如何解讀結果?
癌症篩查是指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通過檢查發現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從而提高治癒率[^15]。以下是常見癌症的篩查建議:
1. 肺癌
- 高危人群:吸煙史≥20包/年(每天1包吸20年),或被動吸煙史,或有肺癌家族史;
- 篩查方法:低劑量螺旋CT(LDCT);
- 建議年齡:50-80歲,每年1次[^16]。
2. 乳腺癌
- 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母親、姐妹患乳腺癌),或BRCA1/2基因變異;
- 篩查方法:乳房X光檢查( mammography)、乳腺超聲;
- 建議年齡:4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高危人群提前至30歲[^17]。
3. 結直腸癌
- 高危人群: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有腸息肉病史;
- 篩查方法:结肠镜(gold standard)、糞便隱血試驗(FOBT)、糞便DNA檢測;
- 建議年齡:50歲以上人群,每10年1次结肠镜,或每年1次FOBT[^18]。
4. 子宮頸癌
- 高危人群:有HPV感染史,或性行為早(<18歲)、多性伴侶;
- 篩查方法: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HPV檢測;
- 建議年齡:21-65歲女性,每3年1次宮頸抹片,或每5年1次HPV檢測+宮頸抹片[^19]。
5. 肝癌
- 高危人群: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或有肝硬化病史;
- 篩查方法:甲胎蛋白(AFP)檢測+腹部超聲;
- 建議年齡:40歲以上高危人群,每6個月1次[^20]。
診斷流程
如果篩查發現異常,醫生會進一步進行以下檢查確診:
- 影像學檢查:如CT、MRI、PET-CT,用於確定腫瘤的位置與大小;
- 病理檢查:通過活檢(如穿刺、手術切除)獲取腫瘤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為癌細胞,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
- 分子檢測:檢測腫瘤的基因突變(如EGFR、ALK),用於指導標靶治療[^21]。
2025癌症治療新趨勢:免疫療法、標靶治療與精準醫學的突破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癌症治療已從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發展到精準醫學時代,2025年的治療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 免疫療法的優化與拓展
免疫療法是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目前最常用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22]。2025年的新突破包括:
- 雙特異性抗體:同時針對兩個免疫檢查點(如PD-1與CTLA-4),增強免疫反應,已在黑色素瘤、肺癌中顯示療效[^23];
- CAR-T細胞療法的普及:CAR-T細胞療法是通過基因修飾患者的T細胞,使其識別並殺死癌細胞,已批准用於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2025年可能拓展至實體瘤(如胰腺癌、卵巢癌)[^24];
- 癌症疫苗:個體化癌症疫苗(如mRNA疫苗)可針對患者腫瘤的特定突變,激發免疫反應,目前在黑色素瘤、肺癌的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結果[^25]。
2. 標靶治療的精準化
標靶治療是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質(如EGFR、HER2、VEGFR)進行治療,相比化療,副作用更小[^26]。2025年的新趨勢包括:
- 新一代標靶藥物:如EGFR ex20ins突變的靶向藥(如莫博賽替尼)、ALK融合突變的第三代靶向藥(如洛拉替尼),針對過去無藥可用的突變類型[^27];
- 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將標靶抗體與細胞毒性藥物連接,精准殺死癌細胞,已在乳腺癌(如DS-8201)、肺癌(如德曲妥珠單抗)中取得突破[^28];
- 液體活檢指導標靶治療:通過檢測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實時監測腫瘤的基因突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29]。
3. 多學科團隊(MDT)治療的常態化
MDT是由外科醫生、腫瘤科醫生、放射科醫生、病理科醫生等組成的團隊,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30]。2025年,MDT將成為癌症治療的標準模式,尤其適用於晚期或複雜癌症患者。
4. 支持性治療的強化
支持性治療是指緩解癌症患者的症狀(如疼痛、噁心、疲勞),提高生活質量,包括:
- 疼痛管理:採用多模式鎮痛(如阿片類藥物+非甾體抗炎藥),減少副作用;
- 營養支持: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給予口服營養補劑或靜脈營養;
- 心理支持:通過諮詢、認知行為療法等,幫助患者應對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31]。
常見問題(FAQ)
Q1:癌症是遺傳的嗎?
A1:部分癌症有遺傳傾向,如乳腺癌(BRCA1/2基因變異)、結直腸癌(FAP、HNPCC),但大多數癌症是環境與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有家族癌症史,建議諮詢遺傳諮詢師,評估患癌風險[^7]。
Q2:早期癌症有症狀嗎?
A2:很多早期癌症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定期篩查很重要。部分早期症狀包括持續疲勞、體重下降、異常出血等,若症狀持續超過2周,應及時就醫[^4]。
Q3:免疫療法適用於所有癌症患者嗎?
A3:不是,免疫療法的效果取決於癌細胞的PD-L1表達水平、腫瘤突變負荷(TMB)、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等因素。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腫瘤特徵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22]。
Q4:如何預防癌症?
A4:預防癌症的關鍵是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致癌物暴露、接種疫苗(HPV、乙肝)、定期篩查。據估計,這些措施可降低40%的癌症風險[^12]。
Q5:癌症篩查有副作用嗎?
A5:部分篩查方法有輕微副作用,比如结肠镜可能導致輕微腹痛或出血,乳房X光檢查可能引起輕微壓痛,但整體風險很低,收益大於風險。如果有擔心,可諮詢醫生[^15]。
Q6:標靶治療的副作用大嗎?
A6:相比化療,標靶治療的副作用更小,常見副作用包括皮疹、腹瀉、高血壓等,大多數可通過藥物緩解。醫生會定期監測患者的副作用,調整治療方案[^26]。
Q7:癌症治癒後會復發嗎?
A7:癌症復發的風險取決於癌症的類型、分期、治療效果等因素。早期癌症復發風險較低,晚期癌症復發風險較高。治癒後應定期複查,及時發現復發跡象[^32]。
Q8:二手煙會導致癌症嗎?
A8:是的,二手煙中含有超過70種致癌物,長期暴露於二手煙會增加肺癌、乳腺癌、兒童白血病等的風險。因此,應避免在吸煙環境中停留[^8]。
Q9:HPV疫苗可以預防所有子宮頸癌嗎?
A9:HPV疫苗可預防約90%的HPV感染引起的子宮頸癌,但不能預防所有類型的HPV感染。因此,接種疫苗後仍需定期進行宮頸抹片檢查[^19]。
Q10:癌症患者可以運動嗎?
A10:可以,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減輕治療副作用(如疲勞、噁心)、提高免疫力、改善心理狀態。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如散步、瑜伽),避免過度運動[^33]。
參考文獻
- 维基百科 - 癌症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癌症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是什么?全面認識癌症的本質、種類與治療》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cancer-information/what-is-cancer
- 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 《常見癌症種類》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cancer/common-types-of-cancer.html
- 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 《癌症早期症狀:10個容易忽略的身體信號》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cancer/early-symptoms-of-cancer.html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癌症風險因素:哪些習慣會增加患癌機會?》 - https://www.med.hku.hk/zh-hk/research/cancer-risk-factors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Tobacco and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obacco-and-cancer
- 美國癌症協會 - 《Breast Cancer Risk Factor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risk-and-prevention/risk-factors.html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Air Pollution and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ir-pollution-and-cancer
- 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 《HPV與子宮頸癌》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hpv-and-cervical-cancer.html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Hepatitis B and C and Liver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patitis-b-and-c-and-liver-cancer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H.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pylori-and-gastric-cancer
-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 https://www.wcrf.org/cancer-prevention/research-we-fund/continuous-update-project/cup-reports/diet-nutrition-physical-activity-and-cancer-a-global-perspective-2018
- 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 《預防癌症:生活方式與疫苗的角色》 - https://www.chp.gov.hk/zh-hk/health-topics/cancer/preventing-cancer.html
- 世界衛生組織 - 《Vaccin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 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diseases/hepatitis_b/en/
- 瑪麗醫院癌症中心 - 《癌症篩查與診斷:什麼時候需要做檢查?》 - https://www.ha.org.hk/mh/cancer-center/screening-and-diagnosis
- 美國癌症協會 - 《Lung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lung-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creening.html
- 美國癌症協會 -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creening.html
- 美國癌症協會 -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olon-rectal-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creening.html
- 美國癌症協會 -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Guidelines》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ervical-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creening.html
- 香港肝病學會 - 《肝癌篩查指南》 - https://www.hkasl.org.hk/zh-hk/guidelines/liver-cancer-screening
-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 《Cancer Diagnosis: A Guide for Patients》 - https://www.asco.org/patient-education/resources/cancer-diagnosis
- 香港經濟日報健康版 - 《2025癌症治療新趨勢:免疫療法、標靶治療的最新進展》 - https://www.hket.com/health/cancer-treatment-trends-2025/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Dual Checkpoint Inhibition in Melanoma》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510609
- 自然醫學 - 《CAR-T Cell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3-02575-4
- 科學雜誌 - 《mRNA Cancer Vaccine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i2218
- 美國癌症協會 - 《Targeted Therapy for Cancer》 - https://www.cancer.org/treatment/treatments-and-side-effects/treatment-types/targeted-therapy.html
- 臨床腫瘤學雜誌 - 《Next-Generation Targeted Therapies for EGFR Mutant Lung Cancer》 -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3.01057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ADC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3690
- 柳葉刀腫瘤學 - 《Liquid Biopsy in Cancer Care》 -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23)00245-3/fulltext
- 世界衛生組織 -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Care for Cancer》 - https://www.who.int/cancer/palliative/mdt_care/en/
-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 《Supportive Care for Cancer Patients》 - https://www.asco.org/patient-education/resources/supportive-care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復發的預防與管理》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cancer-information/cancer-recurrence
- 美國癌症協會 - 《Exercise for People with Cancer》 - https://www.cancer.org/treatment/treatments-and-side-effects/physical-side-effects/fatigue/exerci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