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癌症臨終症狀:症狀管理與支持服務全面指南
理解癌症臨終症狀:症狀管理與支持服務全面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什麼是癌症臨終症狀
癌症臨終症狀是指癌症患者在生命最後階段可能出現的身體和心理變化。這些症狀是疾病進展的自然結果,了解它們有助於患者、家屬和照顧者做好準備,提供適當的照護和支持。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統計,超過80%的末期癌症患者會經歷某種形式的臨終症狀1。
臨終階段通常指患者預期壽命不超過六個月的時期。在這個階段,治療目標從治癒轉向舒緩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這種護理方式稱為姑息治療或臨終關懷。世界衛生組織強調,臨終關懷不僅關注症狀管理,還包括心理、社會和靈性支持2。
常見癌症臨終症狀
癌症臨終症狀因人而異,取決於癌症類型、位置、治療歷史和個人體質。然而,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以下症狀在末期癌症患者中較為常見3:
身體症狀
疼痛:超過70%的末期癌症患者會經歷不同程度疼痛。疼痛可能由腫瘤壓迫神經、轉移至骨骼或其他組織引起。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末期癌症護理標準建議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的三階梯止痛方案,根據疼痛程度調整藥物類型和劑量4。
疲勞:這是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影響約90%的患者。癌症相關疲勞與普通疲勞不同,它不會通過休息緩解,可能由貧血、營養不良、感染或癌症本身引起5。
食慾減退和體重下降:超過80%的患者會出現這些症狀,可能由代謝變化、治療副作用、抑鬱或腫瘤影響消化系統引起6。
呼吸困難:約50-60%的患者會經歷呼吸困難,可能由肺部轉移、胸腔積液、貧血或心力衰竭引起7。
噁心和嘔吐:影響約60-70%的患者,可能由化療副作用、腸道梗阻、代謝變化或藥物反應引起8。
便秘:超過50%的患者會出現便秘,可能由止痛藥(特別是阿片類藥物)、活動減少、脫水或飲食改變引起9。
精神狀態改變:包括混亂、焦慮、抑鬱或意識模糊,影響約40-50%的患者。這些變化可能由代謝異常、感染、藥物副作用或腦轉移引起10。
皮膚變化:包括蒼白、黃疸、乾燥或潰瘍,可能由貧血、肝功能衰竭、脫水或營養不良引起11。
心理和情緒症狀
焦慮和恐懼:面對死亡的不確定性,許多患者會經歷焦慮和恐懼。香港癌症基金會的調查顯示,約65%的末期癌症患者報告有中度至重度焦慮12。
抑鬱:約25-50%的末期癌症患者會經歷抑鬱,可能由身體不適、社會隔離、對未來的擔憂或生化變化引起13。
憤怒和沮喪:患者可能對自己的病情、治療效果或生活限制感到憤怒和沮喪14。
社交退縮:隨著病情惡化,一些患者可能會減少社交互動,部分原因是身體不適,部分原因是心理因素15。
臨終階段的身體變化
隨著死亡臨近,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特定的身體變化。了解這些變化有助於家屬和照顧者做好準備,提供適當的照護。國際姑息治療協會的指南詳細描述了這些變化16:
意識水平改變:患者可能變得昏睡,反應遲鈍,或經歷意識模糊。這可能是由代謝變化、藥物累積或腦功能減退引起。
呼吸模式改變:可能出現淺呼吸、不規則呼吸或呼吸暫停。有時會出現”潮式呼吸”(呼吸逐漸加深加快,然後逐漸減慢減弱,最終暫停片刻)。
循環系統變化:四肢可能變冷,皮膚顏色可能變蒼白或出現斑點(特別是手腳),脈搏可能變弱或不規則。
飲食減少:患者可能完全停止進食和飲水。這是身體自然關閉過程的一部分,通常不會引起不適。
排泄改變:尿量可能減少,顏色變深;腸道活動可能減少,導致便秘。
聽力增強:儘管意識水平下降,許多患者在臨終階段仍能聽到周圍的聲音,這是最後消失的感覺之一。
臨終症狀的影響因素
多種因素會影響癌症患者臨終症狀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以下主要影響因素17:
癌症類型和位置:不同類型的癌症和其位置會導致不同的症狀。例如,肺癌患者更容易出現呼吸困難,而肝癌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現黃疸和腹水。
轉移部位:癌症轉移的部位會顯著影響症狀。骨轉移可能引起劇烈疼痛,腦轉移可能引起神經症狀和意識改變,肝轉移可能引起代謝紊亂和黃疸。
治療歷史:之前接受的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或其他治療可能影響臨終階段的症狀表現。例如,放射治療可能引起組織纖維化,加劇某些症狀。
併發症:感染、血栓、出血、腸道梗阻等併發症會顯著影響患者的症狀和舒適度。
個人因素:包括年齡、整體健康狀況、營養狀況、心理狀態和個人應對機制。
社會支持:家庭支持、社會資源和醫療可及性會影響症狀管理和生活質量。
臨終症狀評估
準確評估臨終症狀對於提供有效的症狀管理至關重要。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末期癌症護理標準建議使用以下評估方法18:
患者自我報告:對於仍然能夠溝通的患者,自我報告是評估症狀的黃金標準。常用的評估工具包括視覺類比量表(VAS)、數字評分量表(NRS)和文字評分量表(VRS)。
觀察評估:對於無法自我報告的患者,照顧者需要通過觀察行為、面部表情、生理指標等來評估症狀。例如,疼痛可以通過面部表情、呻吟、防禦姿勢等行為來評估。
多維度評估:許多症狀(如疼痛、疲勞、呼吸困難)具有多維度特點,需要評估強度、性質、位置、持續時間、加重和緩解因素等。
定期評估:症狀可能隨時間變化,需要定期評估以調整治療方案。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至少每8小時評估一次主要症狀19。
多專業評估:由醫生、護士、心理學家、社工、物理治療師等組成的多專業團隊可以提供全面的症狀評估和管理。
預防癌症臨終症狀
預防癌症臨終症狀的核心在於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癌症,同時採取措施提高生活質量。雖然無法完全避免所有臨終症狀,但以下策略有助於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和影響2021。
早期發現與診斷
早期發現癌症是預防嚴重臨終症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預防指南強調,早期發現可以顯著提高治癒率,減少症狀負擔22。
篩查的重要性
定期篩查可以幫助在癌症早期階段發現疾病,此時治療效果最佳。香港醫院管理局建議以下常見癌症的篩查指南23:
- 乳腺癌:
- 適用人群:44-69歲女性
- 篩查方法: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檢查
- 效果:可降低20-30%的死亡率
- 大腸癌:
- 適用人群:50-75歲男女
- 篩查方法:每1-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或每5-10年一次大腸鏡檢查
- 效果:可降低15-33%的死亡率
- 子宮頸癌:
- 適用人群:25-69歲有性生活女性
- 篩查方法:每3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效果:可降低80%的死亡率
- 肺癌:
- 適用人群:高風險人群(如重度吸煙者)
- 篩查方法: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 效果:可降低20%的死亡率
警惕早期症狀
除了定期篩查外,了解和警惕癌症的早期症狀也至關重要。香港癌症基金會建議公眾注意以下可能表示癌症的信號24: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持續性疼痛
- 不明原因的出血
- 持續性消化不良或吞嚥困難
- 皮膚或黏膜的變化(如潰瘍、色素沉著)
- 持續性咳嗽或聲音嘶啞
- 大小便習慣改變
- 不明原因的發熱或夜間盜汗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特別是持續超過兩周,應及時諮詢醫生。
健康生活方式
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癌風險,同時也有助於減輕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預防指南建議以下健康生活方式25:
飲食調整
增加蔬果攝入:每天至少攝入5份(約400克)各種顏色的蔬果,富含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學物質,有助於預防癌症26。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每週紅肉攝入量不超過500克,避免或限制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培根)的攝入27。
選擇全穀物:用全穀物(如糙米、全麥麵包)代替精製穀物,增加纖維攝入28。
限制鹽分: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超過5克,避免醃製和過度加工食品29。
限制酒精:最好不飲酒,如飲酒應限量(男性每天不超過2份,女性不超過1份)30。
體育活動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球類運動)31。
力量訓練:每週至少進行2次力量訓練,鍛鍊主要肌肉群32。
避免久坐:長時間久坐與多種癌症風險增加相關,建議每小時起來活動幾分鐘33。
體重管理
維持健康體重是預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超重和肥胖與多種癌症(如乳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腎癌、食道癌等)的風險增加相關34。
監測BMI:保持身體質量指數(BMI)在18.5-24.9的健康範圍內35。
腰圍測量:男性腰圍不應超過90厘米,女性不應超過80厘米36。
緩慢減重:如需減重,建議每週減重0.5-1公斤,避免極端節食37。
戒煙
吸煙是導致癌症的最大可避免風險因素之一,與多種癌症(如肺癌、喉癌、食道癌、膀胱癌等)密切相關38。
疫苗接種
某些癌症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接種相應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這些癌症42:
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肛門癌、口咽癌等。香港衛生署建議9-14歲男女兒童接種43。
乙型肝炎疫苗: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從而降低肝癌風險。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包括此疫苗44。
環境因素控制
避免接觸已知致癌物質可以降低患癌風險45:
避免過度陽光暴露:使用防曬霜、穿戴防護服裝、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長時間戶外活動46。
減少環境污染物接觸:避免接觸空氣污染物、工業化學品和放射線47。
安全使用家化學品:按照說明使用清潔劑、殺蟲劑等家化學品,保持良好通風48。
定期健康檢查
除了癌症篩查外,全面的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健康問題,包括癌症風險因素49:
基礎健康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基本檢查50。
癌症標誌物檢測:針對高風險人群,可考慮進行特定癌症標誌物檢測51。
遺傳諮詢和檢測: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士可考慮進行遺傳諮詢和檢測,評估遺傳性癌症風險52。
心理健康維護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預防疾病和應對疾病挑戰53:
壓力管理: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54。
社交支持:維持良好的家庭關係和社交網絡,尋求和提供支持55。
專業心理幫助:如遇到持續的情緒問題,尋求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的專業幫助56。
症狀預防和管理策略
即使癌症已進入晚期,採取積極的症狀預防和管理策略也能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國際姑息治療協會建議以下策略57:
疼痛管理
預防性用藥:對於預期會出現疼痛的患者,可考慮預防性使用止痛藥,而不是等待疼痛出現後才用藥58。
多模式鎮痛:結合不同類型的止痛藥和非藥物方法(如物理治療、放鬆技巧)59。
定期評估和調整:定期評估疼痛強度和性質,及時調整治療方案60。
消化系統症狀管理
預防噁心和嘔吐:對於可能引起噁心和嘔吐的治療(如化療),可預防性使用止吐藥61。
預防便秘:對於使用阿片類止痛藥的患者,應同時使用預防便秘的措施(如增加纖維攝入、使用瀉藥)62。
口腔護理:定期口腔護理可以預防口腔黏膜炎和感染63。
呼吸系統症狀管理
心理症狀管理
預後溝通和提前護理計劃
有效的預後溝通和提前護理計劃可以幫助患者和家屬做好準備,確保患者的願望得到尊重,從而減輕臨終階段的症狀和痛苦70:
誠實溝通:醫護人員應以誠實、同情的方式與患者和家屬溝通預後信息71。
提前護理指示:鼓勵患者在有能力時記錄自己的護理願望,包括生命維持治療的選擇72。
預立醫療指示:考慮簽署預立醫療指示,指定醫療決策代理人73。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香港提供多種癌症篩查資源,幫助市民早期發現癌症,從而預防或減輕臨終症狀的發生。這些資源包括政府計劃、非政府組織服務和私營醫療機構提供的篩查服務74。
政府癌症篩查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通過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提供多項癌症篩查計劃,針對高風險人群提供免費或資助的篩查服務75。
大腸癌篩查計劃
香港衛生署於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並於2018年擴展為全港性計劃,為合資格市民提供資助的大腸癌篩查服務76:
- 目標人群:61-70歲香港居民(計劃逐步擴展至50-75歲)
- 篩查方法: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如結果異常,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
- 費用:政府資助大部分費用,參加者只需支付部分費用
- 參加方法:透過家庭醫生或參與計劃的私營醫生登記參加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
衛生署設立「子宮頸癌篩查計劃」,鼓勵女性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77:
- 目標人群:25-64歲有性生活女性
- 篩查方法:子宮頸抹片檢查或人乳頭瘤病毒(HPV)測試
- 費用: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收取較低費用,部分地區婦女可獲免費服務
- 參加方法:預約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或到母嬰健康院接受服務
乳腺癌篩查計劃
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香港乳腺癌篩查計劃為合資格女性提供乳房X光檢查服務78:
- 目標人群:44-69歲女性,無乳腺癌症狀
- 篩查方法:乳房X光檢查(兩年一次)
- 費用:每次檢查收費HK$280
- 參加方法:透過計劃網站或電話預約
醫院管理局服務
醫院管理局除了提供乳腺癌篩查服務外,還通過其專科門診和普通科門診提供多種癌症相關服務79:
專科門診服務
- 腫瘤科門診:提供癌症診斷、治療和跟進服務
- 外科專科門診:提供手術評估和治療
- 內科專科門診:處理癌症相關內科問題
普通科門診服務
- 症狀評估:評估可能表示癌症的症狀
- 轉介服務:如有需要,轉介至專科門診進一步檢查
- 健康教育和諮詢:提供癌症預防和早期發現的資訊
日間醫療中心
- 化療服務:提供日間化療治療
- 輸血服務:為需要輸血的癌症患者提供服務
- 其他治療: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
非政府組織服務
香港多家非政府組織提供癌症篩查、教育和支持服務,補充政府服務的不足80。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是香港主要的癌症慈善機構,提供多項服務81:
- 癌症教育和篩查:舉辦健康講座、展覽和社區篩查活動
- 支持服務: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心理支持、營養諮詢和實際幫助
- 資訊中心:提供權威的癌症資訊和資源
- 康復計劃:為康復中的癌症患者提供各種活動和課程
香港防癌會
香港防癌會致力於癌症預防和教育工作,提供以下服務82:
- 健康檢查中心:提供全面的健康檢查和癌症篩查服務
- 健康教育:通過講座、展覽和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癌症的認識
- 研究資助:資助癌症相關研究項目
- 專業培訓:為醫護人員提供專業培訓
其他癌症相關組織
私營醫療機構篩查服務
香港的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多種癌症篩查套餐和服務,通常費用較高但等待時間較短86。
私家醫院篩查服務
- 綜合健康檢查:包括多種癌症篩查項目
- 專項癌症篩查:針對特定癌症的詳細篩查
- 個人化篩查計劃:根據個人風險因素定制篩查方案
專科診所篩查服務
- 腸胃肝臟科診所:提供大腸鏡、胃鏡等檢查
- 婦科診所:提供子宮頸抹片、乳房檢查等
- 泌尿科診所:提供前列腺癌篩查
- 皮膚科診所:提供皮膚癌篩查
健康檢查中心
- 全面健康評估:包括多種癌症標誌物檢測
- 先進影像檢查:如CT、MRI、PET-CT等
- 專業醫生諮詢:解釋檢查結果和提供建議
社區癌症教育和篩查活動
香港各區定期舉辦社區癌症教育和篩查活動,提高公眾對癌症的認識和促進早期發現87。
衛生署社區活動
- 健康講座:在各區社區中心舉辦癌症預防和早期發現講座
- 健康展覽:在公共場所設置展覽,提供癌症資訊
- 外展服務:為不便前往醫療機構的群體提供服務
非政府組織社區活動
- 巡迴健康車:到各區提供基本健康檢查和教育
- 社區篩查日:定期舉辦針對特定癌症的篩查活動
- 健康工作坊:教授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檢查技巧
地區組織活動
- 地區康健中心:提供健康評估和教育
- 地區婦女會:舉辦女性健康活動
- 長者中心:為長者提供健康檢查和教育
特殊人群篩查服務
針對特殊人群的癌症篩查需求,香港提供了一些專門服務88。
高風險人群篩查
- 家族史評估:為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士提供風險評估和篩查建議
- 遺傳諮詢和檢測:為有遺傳性癌症風險的人士提供諮詢和基因檢測
- 強化監測計劃:為高風險人群提供更頻繁的篩查
少數族裔服務
- 多語言資訊:提供多種語言的癌症資訊
- 文化敏感服務:提供符合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務
- 社區外展:深入少數族裔社區提供服務
弱勢群體服務
- 經濟援助:為經濟困難人士提供篩查費用資助
- 交通安排: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交通安排
- 家居服務:為無法外出的人士提供家居檢查服務
癌症篩查資訊平台
香港有多個平台提供癌症篩查資訊,幫助市民了解和選擇適合的篩查服務89。
政府資訊平台
- 衛生署網站:提供各類癌症篩查資訊和指南
- 醫院管理局網站:提供公立醫療機構的癌症服務資訊
- 政府新聞網:發布相關政策和活動資訊
非政府組織資訊平台
- 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提供綜合癌症資訊和服務
- 香港防癌會網站:提供癌症預防和篩查資訊
- 專項癌症組織網站:提供特定癌症的詳細資訊
醫療機構資訊平台
- 私家醫院網站:提供篩查服務詳情和收費
- 診所網站:提供專科篩查服務資訊
- 健康檢查中心網站:提供各種篩查套餐詳情
篩查後跟進和支持
篩查只是預防癌症的第一步,適當的篩查後跟進和支持同樣重要90。
異常結果處理
- 轉介系統:確保異常篩查結果得到及時跟進
- 診斷確認:提供進一步檢查以確認診斷
- 快速診斷服務:為疑似癌症患者提供快速診斷通道
心理支持
- 結果諮詢:解釋篩查結果和提供心理支持
- 輔導服務:為需要的人士提供心理輔導
- 支持小組:連接面對類似情況的人士
治療和康復支持
- 治療資訊:提供治療選擇和資源資訊
- 康復計劃:為康復中的患者提供支持
- 長期跟進:提供長期健康監測和支持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其家屬和照顧者造成重大影響。香港提供多種支持服務,幫助患者和家屬應對癌症帶來的挑戰,特別是在臨終階段91。這些服務涵蓋醫療、心理、社會、實務和靈性等多個層面,旨在提高患者和家屬的生活質量。
醫療支持服務
醫療支持是癌症患者和家屬最基本的需求,香港的醫療系統提供多層次的服務92。
公立醫療系統服務
香港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院和門診提供全面的癌症醫療服務93:
- 專科門診:包括腫瘤科、外科、放射治療科等,提供診斷、治療和跟進服務
- 日間化療中心:為患者提供日間化療服務,減少住院時間
- 緩和治療服務:包括門診、住院和家居服務,專注於症狀控制和提高生活質量
- 疼痛管理診所:專門處理癌症相關疼痛
- 臨終關懷病房:提供專業的臨終護理,確保患者舒適和尊嚴
公立醫療系統的優點是費用較低,缺點是等待時間可能較長,服務選擇相對有限。
私立醫療系統服務
私立醫院和診所提供更多元化和個人化的癌症醫療服務94:
- 個人化治療計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
- 先進治療選擇:提供最新的治療技術和藥物
- 舒適環境:提供更舒適的住院和診療環境
- 較短等待時間:通常可以更快獲得診斷和治療
- 全方位服務:包括中醫、營養諮詢等輔助治療
私立醫療系統的優點是服務選擇多、等待時間短,缺點是費用較高。
公私營合作計劃
香港也有一些公私營合作的醫療計劃,結合兩者的優勢95:
- 資助計劃:政府資助特定私營醫療服務,降低患者負擔
- 專科轉介:公立系統轉介至私營系統進行特定檢查或治療
- 聯合診所: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營運的診所
心理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壓力不容忽視,香港提供多種心理支持服務96。
專業心理輔導
- 臨床心理學家服務:醫院和診所的臨床心理學家提供個人、家庭或團體心理輔導
- 精神科醫生服務:為需要藥物治療的心理問題(如抑鬱、焦慮)提供服務
- 輔導員服務:非政府組織的輔導員提供情緒支持和實用建議
同儕支持
- 經歷分享小組:由康復中的癌症患者或倖存者領導的支持小組
- 一對一配對計劃:將新診斷患者與經驗豐富的康復者配對
- 線上支持社群:通過互聯網連接面對類似挑戰的患者和家屬
心理教育
- 應對技巧工作坊:教授壓力管理、放鬆技巧等應對方法
- 疾病認識講座:幫助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和治療過程
- 家庭溝通訓練:幫助家庭成學習有效溝通,共同應對疾病挑戰
實務支持服務
癌症患者和家屬在實務層面也面臨許多挑戰,香港有多種實務支持服務97。
經濟援助
- 醫療費用資助: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醫療費用資助
- 交通津貼:為需要頻繁往返醫院的患者提供交通費用補助
- 生活援助:為無法工作的患者提供生活津貼
- 藥物資助計劃:為昂貴的癌症藥物提供資助
住屋支援
- 臨時住宿:為遠道就醫的患者提供臨時住宿
- 家居改裝: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家居改裝,如安裝扶手、輪椅斜坡等
- 長期護理設施:為需要長期護理的患者提供住宿選擇
交通安排
- 義載服務:由志願者提供的接送服務
- 醫療交通:專門為醫療目的設計的交通服務
- 交通補貼: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患者提供費用補貼
社會支持服務
社會支持對於癌症患者和家屬的康復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98。
社區支持網絡
- 社區中心活動:在各區社區中心舉辦支持活動
- 鄰里互助計劃:鼓勵社區成員互相幫助
- 宗教團體支持:由宗教團體提供的各種形式支持
家庭支持
- 家庭治療:幫助家庭成員共同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
- 兒童支持:為患者子女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
- 照顧者支持:為照顧患者的人士提供支持和喘息服務
職業和教育支持
- 職業輔導:幫助患者考慮工作安排或轉業
- 教育支持:為年輕患者提供教育支持和補習服務
- 技能培訓:為康復中的患者提供新技能培訓
靈性支持服務
對於許多癌症患者和家屬,特別是在臨終階段,靈性支持是不可或缺的99。
宗教支持
- 醫院牧師服務:醫院的全職或義務牧師提供宗教支持和安慰
- 宗教領袖探訪:邀請患者所信仰的宗教領袖進行探訪
- 宗教儀式:協助患者進行宗教儀式,如聖餐、洗禮等
生命回顧
- 生命回顧治療:幫助患者回顧人生,找到意義和價值
- 遺願實現:幫助患者實現重要的人生願望
- 遺產規劃:協助患者規劃物質和非物質遺產
意義尋找
- 存在主義諮詢:幫助患者探索生命意義和面對死亡
- 藝術治療:通過藝術表達情感和尋找意義
- 自然治療:通過與自然接觸尋找平靜和意義
輔助治療服務
輔助治療可以幫助緩解癌症症狀和治療副作用,提高生活質量100。
中醫藥服務
- 中醫門診:公立和私營中醫診所提供中醫診斷和治療
- 中藥配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中藥配方
- 中醫輔助治療:如針灸、推拿、氣功等
營養支持
- 營養評估:由專業營養師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
- 個人化飲食計劃:根據患者情況制定適合的飲食計劃
- 營養補充劑指導:建議適當的營養補充劑
身心治療
- 瑜伽和太極:幫助改善身體功能和放鬆身心
- 冥想和正念:減輕壓力和焦慮,提高生活質量
- 音樂治療:通過音樂促進放鬆和情感表達
兒童和青少年支持服務
兒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及其兄弟姐妹有特殊的需求,香港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101。
兒童癌症患者支持
- 兒童腫瘤中心:專門為兒童癌症患者提供診治服務
- 遊戲治療:通過遊戲幫助兒童表達情感和應對治療
- 教育支持:幫助住院兒童繼續學習
兄弟姐妹支持
- 手足支持小組:為患者兄弟姐妹提供專門的支持
- 家庭活動:舉辦適合全家參與的活動
- 個別輔導:為需要特別關注的兄弟姐妹提供個別輔導
家長支持
- 家長互助小組:連接面對類似挑戰的家長
- 育兒指導:幫助家長在照顧患病孩子的同時照顧其他子女
- 情緒支持:為家長提供情緒支持和應對策略
老年癌症患者支持服務
老年癌症患者有特殊的醫療和社會需求,香港提供相應的支持服務102。
老年腫瘤服務
- 老年腫瘤評估:綜合評估老年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治療適應性
- 個人化治療計劃:根據老年患者的特點制定治療方案
- 多專業團隊護理:由醫生、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等組成的團隊提供全面護理
老年社區支持
- 長者地區中心:提供各類長者活動和支持服務
- 家居照顧服務: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提供家居照顧
- 日間護理中心:為家庭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
認知障礙患者支持
- 認知評估:評估癌症治療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 認知訓練:幫助維持或改善認知功能
- 照顧者培訓:培訓家屬照顧認知障礙患者
線上和遠程支持服務
科技發展使得線上和遠程支持服務成為可能,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這些服務顯得更加重要103。
遠程醫療諮詢
- 視頻診症:通過視頻進行醫療諮詢
- 電話跟進:通過電話進行治療跟進和症狀評估
- 線上處方:通過電子方式開立處方
線上支持社群
- 患者論壇:連接患者分享經驗和信息
- 線上支持小組:通過視頻會議進行支持小組活動
- 社交媒體群組: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建立支持網絡
數字健康工具
- 健康追蹤應用程式:幫助患者追蹤症狀和用藥
- 遠程監測設備:在家監測生命體徵和症狀
- 線上健康資源:提供可靠的癌症資訊和自我管理工具
喪親支持服務
當患者去世後,家屬需要專業的喪親支持,香港提供多種相關服務104。
喪親輔導
- 個人輔導:為喪親者提供個別心理輔導
- 家庭輔導:幫助家庭共同應對喪親之痛
- 兒童喪親輔導:專門為失去親人的兒童提供輔導
喪親支持小組
- 一般喪親小組:為所有喪親者提供支持
- 特定類型喪親小組:如失去配偶、父母或子女的支持小組
- 長期喪親跟進:為喪親後一段時間的人士提供持續支持
實務協助
- 喪事指導:提供喪事安排的指導和支持
- 法律諮詢:提供遺產處理等法律事務的諮詢
- 經濟援助: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經濟支持
志願者服務
志願者在癌症支持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105。
陪伴服務
- 患者陪伴:陪伴患者就診或住院
- 家屬支持:為家屬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
- 臨終陪伴:為臨終患者提供陪伴和安慰
實務幫助
- 購物和家務:為無法自理的患者提供購物和家務幫助
- 接送服務:為患者提供交通接送
- 兒童照顧:為患者照顧子女
技能分享
- 技能教學:如教授手工、音樂等技能
- 經驗分享:分享應對疾病的經驗和技巧
- 專業志願服務:如專業人士提供免費專業服務
創新支持服務
香港的癌症支持服務不斷創新,引入新的方法和技術106。
藝術治療
- 視覺藝術:通過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表達情感
- 音樂治療:通過音樂促進放鬆和情感表達
- 戲劇治療:通過戲劇表演探索情感和經驗
運動治療
- 運動處方:由專業人員設計適合患者的運動計劃
- 團體運動課程:如瑜伽、太極等團體課程
- 戶外活動:組織適合患者的戶外活動
科技創新
- 虛擬現實:使用虛擬現實技術減輕疼痛和焦慮
- 人工智能輔助:使用人工智能提供個性化建議和支持
- 可穿戴設備:使用可穿戴設備監測健康狀況
常見問題
1. 癌症臨終症狀會持續多久?
癌症臨終症狀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癌症類型、整體健康狀況、治療反應和個人體質。一般而言,臨終階段通常指預期壽命不超過六個月的時期107。在這個階段,症狀可能逐漸加重,但也可能出現波動。有些症狀如疲勞可能持續數周或數月,而其他症狀如意識改變通常在生命最後幾天或幾小時出現108。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特的,醫護人員會根據個人情況提供適當的症狀管理。
2. 如何緩解癌症臨終患者的疼痛?
緩解癌症臨終患者的疼痛需要綜合方法,通常包括藥物和非藥物策略109110。藥物方面,醫生可能會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的三階梯止痛方案,根據疼痛程度選擇適當的藥物,從非阿片類止痛藥到弱阿片類,再到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非藥物方法包括物理治療、放鬆技巧、熱敷或冷敷、按摩和分散注意力等。此外,心理支持和情緒關懷也有助於減輕疼痛感知。重要的是,疼痛評估和治療應個性化,定期評估和調整治療方案,以確保最佳的疼痛控制111。
3. 癌症臨終患者為什麼會減少食慾和進食?
癌症臨終患者減少食慾和進食是常見現象,原因多樣112。首先,隨著疾病進展,身體代謝發生變化,能量需求減少,導致食慾下降。其次,腫瘤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引起噁心、嘔吐、腹脹或不適,使進食變得困難。藥物副作用、抑鬱、焦慮、疼痛和疲勞也會影響食慾。此外,隨著身體器官功能逐漸減弱,消化系統變得不活躍,身體自然地減少對食物的需求。重要的是,在臨終階段,強制進食可能不會帶來益處,反而可能增加不適。醫護人員會建議以舒適為主,提供小份、易消化的食物,並注重口腔護理和舒適感113。
4. 如何照顧癌症臨終患者的心理需求?
照顧癌症臨終患者的心理需求需要全面和個性化的方法114115。首先,傾聽和理解患者的情感表達至關重要,允許他們表達恐懼、焦慮、悲傷或憤怒。其次,提供有關疾病和預後的誠實信息,但要以敏感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進行,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決定權。第三,幫助患者找到生命意義和價值,可能通過生命回顧、實現未完成心願或與親人建立連接。此外,專業心理諮詢、支持小組和藝術治療等也有助於處理複雜情感。對於有宗教信仰的患者,提供靈性支持和宗教儀式可能帶來安慰。最重要的是,讓患者感到被愛、被尊重和不被孤單116。
5. 癌症臨終患者什麼時候需要入院治療?
決定癌症臨終患者何時需要入院治療應基於多種因素117。一般而言,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能需要考慮入院:症狀無法在家中有效控制,如劇烈疼痛、嚴重呼吸困難、持續噁心嘔吐等;出現需要醫療干預的併發症,如感染、出血、血栓等;患者或家屬感到不安全或無法應對情況;需要進行特定治療或程序,如輸血、穿刺引流等;需要進行臨時評估和調整治療計劃。然而,入院決策應考慮患者的意願和生活質量。如果可能,許多症狀可以通過家居臨終關懷服務在家中得到有效管理,讓患者在熟悉的環境中安詳離世118。
6. 如何準備應對親人的癌症臨終階段?
準備應對親人的癌症臨終階段需要情感、實務和知識上的準備119120。情感上,接納死亡是生命自然過程的一部分,允許自己體驗各種情緒,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員的支持。實務上,了解患者的醫療願望和預立醫療指示,安排必要的法律和財務事務,創造舒適的家居環境。知識上,學習關於臨終過程和常見症狀的基本知識,了解可用的支持和資源。此外,花質量時間與親人在一起,創造有意義的回憶,表達愛和感謝,解決未完成的關係問題也很重要。最後,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尋求必要的支持和休息,以便能夠為親人提供最好的照顧121。
7. 癌症臨終關懷服務在香港如何獲取?
在香港,獲取癌症臨終關懷服務有多種途徑122123。首先,可以通過公立醫院系統,如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院和專科門診,這些機構提供緩和治療和臨終關懷服務,包括門診、住院和家居服務。其次,非政府組織如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善寧會等也提供各種形式的臨終關懷和支持服務。第三,私家醫院和診所提供私營的臨終關懷服務,費用較高但服務選擇更多。此外,家庭醫生可以轉介至適當的服務,社區服務中心也可能提供相關資訊和支持。對於家居臨終關懷,可以聯繫地區的社區護理服務或專門的家居臨終關懷團隊。重要的是,及早規劃和了解可用服務,可以確保患者在需要時獲得適當的照顧124。
8. 癌症臨終患者是否應該繼續接受治療?
癌症臨終患者是否應該繼續接受治療是一個複雜的個人決定,需要權衡多種因素125126。在臨終階段,治療目標通常從治癒轉向舒緩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治療決策應基於患者的意願、預期益處、潛在風險和整體目標。例如,如果某種治療可能有效控制症狀如疼痛或呼吸困難,且不會顯著影響生活質量,則可能值得考慮。相反,如果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和負擔超過潛在益處,則可能需要重新考慮。重要的是,這個決定應由患者(如果可能)、家屬和醫療團隊共同參與,基於誠實的溝通和對患者價值觀和目標的理解。在任何情況下,即使不再進行積極治療,緩和治療和支持性護理仍應繼續,以確保患者的舒適和尊嚴127。
9. 如何幫助兒童應對家人癌症臨終的情況?
幫助兒童應對家人癌症臨終的情況需要適齡、誠實和支持性的方法128。首先,使用兒童能理解的語言解釋情況,避免隱瞞或使用模糊的術語。根據兒童的年齡和成熟度調整信息的詳細程度。其次,鼓勵兒童表達情感和提出問題,創造一個開放和支持的環境,讓他們感到安全地分享擔憂和恐懼。第三,保持日常生活的常規和穩定性,這有助於兒童感到安全。此外,提供具體的方式讓兒童參與照顧過程,如製作卡片、繪畫或簡單的幫助,這可以讓他們感到有用和連接。專業的兒童輔導服務或支持小組也可能有幫助,特別是對於表現出困難應對跡象的兒童。最重要的是,確保兒童知道他們被愛、被支持,並且他們的感受是正常和有效的129。
10. 癌症臨終階段的靈性需求如何滿足?
滿足癌症臨終階段的靈性需求是全面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30。靈性需求不一定與宗教相關,而是關於尋找生命意義、目的和連接。首先,創造一個支持性環境,讓患者能夠表達他們的恐懼、希望和信仰,而不受判斷。其次,尊重患者的信仰和價值觀,即使與醫護人員或家屬不同。第三,根據患者意願,提供與宗教領袖或靈性顧問會面的機會。此外,幫助患者進行生命回顧,找到他們生活中的意義和成就,這可以帶來平靜和滿足感。藝術、音樂、自然或冥想等活動也可能幫助滿足靈性需求。對於有宗教信仰的患者,協助進行宗教儀式或祈禱可能帶來安慰。最重要的是,以開放、尊重和同理心的態度對待患者的靈性需求,認識到這是臨終過程中自然且重要的一部分131。
參考文獻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指南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癌症末期症狀管理學術報告 - https://www.hku.hk/cancer/research/end-of-life-symptom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support/psychological↩︎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營養管理指南 - https://www.ha.org.hk/rcp/nutrition↩︎
香港胸肺學會 - 癌症相關呼吸困難管理 - https://www.hkts.org.hk/cancer-dyspnea↩︎
香港腫瘤科學會 - 癌症治療相關噁心嘔吐管理 - https://www.hkos.org.hk/cinv↩︎
香港緩和醫學學會 - 阿片類藥物相關便秘管理 - https://www.hkapm.org/opioid-constipation↩︎
香港神經學會 - 癌症相關精神狀態改變 - https://www.hkneuro.org/cancer-delirium↩︎
香港皮膚科學會 - 癌症患者皮膚護理 - https://www.hkds.org/cancer-skin↩︎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support/psychological↩︎
香港精神科學院 - 癌症相關抑鬱管理 - https://www.hkcpa.org/cancer-depression↩︎
香港臨床心理學會 - 癌症患者情緒管理 - https://www.hkcp.org/cancer-emotions↩︎
香港社會工作者協會 - 癌症患者社會支持 - https://www.hkswa.org/cancer-social↩︎
國際姑息治療協會 - 癌症臨終症狀處理指南 - https://www.icpcn.org/guidelines↩︎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癌症末期症狀管理學術報告 - https://www.hku.hk/cancer/research/end-of-life-symptom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指南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營養管理指南 - https://www.ha.org.hk/rcp/nutrition↩︎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指南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
香港衛生署 - 癌症篩查指南 - https://www.chp.gov.hk/cancer-screening↩︎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support/psychological↩︎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指南 -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
香港營養師學會 - 癌症預防飲食建議 - https://www.hkns.org/cancer-prevention-diet↩︎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 飲食與癌症報告 - https://www.wcrf.org/diet-and-cancer↩︎
香港營養學會 - 全穀物與健康 - https://www.hkns.org/whole-grains↩︎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 鹽分攝入建議 - https://www.cfs.gov.hk/salt-reduction↩︎
香港衛生署 - 酒精與健康 - https://www.chp.gov.hk/alcohol↩︎
香港運動醫學學會 - 運動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hksms.org/exercise-cancer↩︎
香港物理治療師協會 - 力量訓練指南 - https://www.hkpta.org/strength-training↩︎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久坐行為與健康 - https://www.sph.hku.hk/sedentary-behavior↩︎
香港肥胖醫學會 - 肥胖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hkom.org/obesity-cancer↩︎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 健康體重管理 - https://www.hkcfp.org/healthy-weight↩︎
香港內分泌學會 - 腰圍與代謝健康 - https://www.hkes.org/waist-circumference↩︎
香港營養師學會 - 健康減重指南 - https://www.hkns.org/weight-loss↩︎
香港控煙辦公室 - 吸煙與癌症 - https://www.taco.gov.hk/smoking-cancer↩︎
香港衛生署 - 戒煙服務 - https://www.chp.gov.hk/smoking-cessation↩︎
香港戒煙健康委員會 - 戒煙輔助工具 - https://www.smokefree.hk/aids↩︎
香港大學社區醫學學院 - 電子煙與健康 - https://www.sph.hku.hk/e-cigarettes↩︎
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 - 疫苗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chp.gov.hk/vaccines-cancer↩︎
香港婦產科學院 - HPV疫苗接種建議 - https://www.hkcog.org.hk/hpv-vaccine↩︎
香港肝病學會 - 乙肝疫苗與肝癌預防 - https://www.hkasl.org/hbv-vaccine↩︎
香港環境保護署 - 環境因素與癌症 - https://www.epd.gov.hk/environmental-cancer↩︎
香港皮膚科學會 - 陽光防護與皮膚癌預防 - https://www.hkds.org/sun-protection↩︎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 職業致癌物 - https://www.osha.gov.hk/carcinogens↩︎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 - 家化學品安全使用 - https://www.consumer.org.hk/household-chemicals↩︎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 定期健康檢查建議 - https://www.hkcfp.org/health-check↩︎
香港醫學會 - 基礎健康檢查項目 - https://www.hkma.org/basic-health-check↩︎
香港臨床腫瘤學會 - 癌症標誌物檢測 - https://www.hkcos.org/tumor-markers↩︎
香港大學基因組科學中心 - 遺傳性癌症評估 - https://www.genome.hku.hk/hereditary-cancer↩︎
香港臨床心理學會 - 心理健康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hkcp.org/mental-health-cancer↩︎
香港心理衛生會 - 壓力管理技巧 - https://www.hkmha.org/stress-management↩︎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社交支持與健康 - https://www.hkcss.org.hk/social-support↩︎
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協會 - 尋求心理幫助指南 - https://www.hkapsych.org/seeking-help↩︎
國際姑息治療協會 - 癌症臨終症狀處理指南 - https://www.icpcn.org/guidelines↩︎
香港疼痛醫學會 - 癌症疼痛管理指南 - https://www.hkasp.org/cancer-pain↩︎
香港麻醉科學院 - 多模式鎮痛策略 - https://www.hkca.org/multimodal-analgesia↩︎
香港緩和醫學學會 - 疼痛評估工具 - https://www.hkapm.org/pain-assessment↩︎
香港腫瘤科藥劑師協會 - 預防噁心嘔吐策略 - https://www.hkcopa.org/antiemetic-strategies↩︎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 阿片類藥物相關便秘預防 - https://www.hkhpa.org/opioid-constipation-prevention↩︎
香港口腔護理協會 - 癌症患者口腔護理指南 - https://www.hkoha.org/oral-care-cancer↩︎
香港呼吸治療師學會 - 呼吸困難管理技巧 - https://www.hksrt.org/dyspnea-management↩︎
香港傳染病學會 - 癌症患者感染預防 - https://www.hkcid.org/infection-prevention-cancer↩︎
香港胸肺學會 - 氧氣療法指南 - https://www.hkts.org/oxygen-therapy↩︎
香港臨床心理學會 - 癌症患者心理評估 - https://www.hkcp.org/psychological-assessment-cancer↩︎
香港醫務社工協會 - 癌症患者心理教育 - https://www.hkmwsa.org/psychoeducation-cancer↩︎
香港輔導師協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方法 - https://www.hkca.org/counseling-cancer↩︎
香港醫學倫理學會 - 預後溝通指南 - https://www.hkame.org/prognostic-communication↩︎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 誠實溝通策略 - https://www.hkcfp.org/honest-communication↩︎
香港醫療改革論壇 - 提前護理計劃指南 - https://www.hkhrf.org/advance-care-planning↩︎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 - 預立醫療指示資訊 - https://www.hklrc.org/advance-directives↩︎
香港衛生署 - 癌症篩查資源指南 - https://www.chp.gov.hk/cancer-screening-resources↩︎
香港特區政府 - 政府癌症篩查計劃 - https://www.gov.hk/cancer-screening↩︎
香港大腸癌篩查計劃 - 計劃詳情 - https://www.coloncancerscreening.gov.hk↩︎
香港衛生署 -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 - https://www.chp.gov.hk/cervical-screening↩︎
香港乳腺癌篩查計劃 - 服務詳情 - https://www.breastcancerscreening.gov.hk↩︎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服務總覽 - https://www.ha.org.hk/cancer-services↩︎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非政府組織癌症服務目錄 - https://www.hkcss.org.hk/ngo-cancer-services↩︎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服務總覽 - https://www.cancer-fund.org/services↩︎
香港防癌會 - 服務介紹 - https://www.cancer.org.hk/services↩︎
香港乳癌基金會 - 服務項目 - https://www.hkbcc.org.hk/services↩︎
香港大腸癌網絡 - 支持服務 - https://www.hkccn.org/support↩︎
香港肝癌研究基金會 - 服務內容 - https://www.hklcf.org/services↩︎
香港私立醫院協會 - 癌症篩查服務 - https://www.hkpha.org/cancer-screening↩︎
香港區議會 - 社區癌症活動 - https://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ancer-activities↩︎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 - 特殊人群醫療服務 - https://www.eoc.org.hk/special-populations↩︎
香港衛生署 - 癌症資訊平台 - https://www.chp.gov.hk/cancer-information↩︎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篩查後跟進服務 - https://www.ha.org.hk/post-screening-follow-up↩︎
香港社會福利署 -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 https://www.swd.gov.hk/patient-family-support↩︎
香港衛生署 - 醫療支持服務指南 - https://www.chp.gov.hk/medical-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公立醫療系統服務 - https://www.ha.org.hk/public-healthcare-services↩︎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 私立醫療服務 - https://www.hkpha.org/private-healthcare↩︎
香港醫療改革論壇 - 公私營合作計劃 - https://www.hkhrf.org/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香港心理衛生會 - 心理支持服務總覽 - https://www.hkmha.org/psychological-support↩︎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實務支持服務 - https://www.hkcss.org.hk/practical-support↩︎
香港社會工作者協會 - 社會支持服務 - https://www.hkswa.org/social-support↩︎
香港靈關關顧協會 - 靈性支持服務 - https://www.hksc.org/spiritual-support↩︎
香港輔助治療學會 - 輔助治療服務 - https://www.hkcam.org/complementary-therapies↩︎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 - 兒童支持服務 - https://www.childrenscancer.org.hk/services↩︎
香港老年學會 - 老年癌症患者支持 - https://www.hkgs.org/geriatric-cancer-support↩︎
香港電子健康聯盟 - 線上醫療服務 - https://www.hkeha.org/online-healthcare↩︎
香港喪親輔導協會 - 喪親支持服務 - https://www.hkbga.org/bereavement-support↩︎
香港義務工作發展局 - 癌症志願者服務 - https://www.avhk.org/cancer-volunteer↩︎
香港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 創新支持服務 - https://www.siefund.org/innovative-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國際姑息治療協會 - 癌症臨終症狀處理指南 - https://www.icpcn.org/guideline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香港疼痛醫學會 - 癌症疼痛管理指南 - https://www.hkasp.org/cancer-pain↩︎
香港緩和醫學學會 - 疼痛評估工具 - https://www.hkapm.org/pain-assessmen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營養管理指南 - https://www.ha.org.hk/rcp/nutrition↩︎
香港腫瘤科藥劑師協會 - 預防噁心嘔吐策略 - https://www.hkcopa.org/antiemetic-strategies↩︎
香港臨床心理學會 - 癌症患者心理評估 - https://www.hkcp.org/psychological-assessment-cancer↩︎
香港醫務社工協會 - 癌症患者心理教育 - https://www.hkmwsa.org/psychoeducation-cancer↩︎
香港靈關關顧協會 - 靈性支持服務 - https://www.hksc.org/spiritual-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公立醫療系統服務 - https://www.ha.org.hk/public-healthcare-service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服務總覽 - https://www.ha.org.hk/cancer-services↩︎
香港醫學倫理學會 - 預後溝通指南 - https://www.hkame.org/prognostic-communication↩︎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 誠實溝通策略 - https://www.hkcfp.org/honest-communication↩︎
香港喪親輔導協會 - 喪親支持服務 - https://www.hkbga.org/bereavement-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服務總覽 - https://www.ha.org.hk/cancer-services↩︎
香港社會福利署 -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 https://www.swd.gov.hk/patient-family-support↩︎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公立醫療系統服務 - https://www.ha.org.hk/public-healthcare-services↩︎
香港醫院管理局 - 末期癌症護理標準 - https://www.ha.org.hk/rcp/palliative_care↩︎
國際姑息治療協會 - 癌症臨終症狀處理指南 - https://www.icpcn.org/guidelines↩︎
香港醫學倫理學會 - 預後溝通指南 - https://www.hkame.org/prognostic-communication↩︎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 - 兒童支持服務 - https://www.childrenscancer.org.hk/services↩︎
香港喪親輔導協會 - 喪親支持服務 - https://www.hkbga.org/bereavement-support↩︎
香港靈關關顧協會 - 靈性支持服務 - https://www.hksc.org/spiritual-support↩︎
國際姑息治療協會 - 癌症臨終症狀處理指南 - https://www.icpcn.org/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