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癌症防治基金會:預防、篩查與支持的全方位指南
理解癌症防治基金會:預防、篩查與支持的全方位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什麼是癌症防治基金會
癌症防治基金會是一個致力於減輕癌症對個人、家庭和社區影響的非營利組織。這些基金會通常由醫療專業人士、研究人員、癌症倖存者和熱心公益的市民共同組成,目標是通過多種方式應對癌症帶來的挑戰[^1]。
在香港,癌症防治基金會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提供從預防教育到患者支持的全方位服務。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年度報告2024,香港地區的癌症防治工作已經形成了政府、醫療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協同合作的綜合體系[^2]。
癌症防治基金會的主要職能包括:
- 公眾教育與意識提升:舉辦健康講座、發放教育材料,提高公眾對癌症預防的認識。
- 篩查服務:提供或資助各種癌症篩查項目,幫助早期發現癌症。
- 患者支持: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心理、社交和經濟支持。
- 研究資助:資助癌症相關研究,促進新治療方法和預防策略的發展。
- 政策倡導:向政府建議改善癌症防控政策的措施。
- 專業培訓:為醫護人員提供癌症防治專業培訓。
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有效的癌症防治需要整合預防、早期發現、診斷、治療和姑息治療等多個環節,而癌症防治基金會正是在這個整合過程中發揮著橋樑作用[^3]。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通常與醫院管理局、各大醫院和學術機構緊密合作。例如,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與多家基金會合作開展研究項目,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的預防和治療策略[^4]。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數據,全球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為1900萬例,死亡約為1000萬例。在香港,根據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每年新診斷的癌症病例超過35,000例,癌症是香港的主要殺手之一[^5]。這些數據凸顯了癌症防治基金會工作的重要性。
癌症防治基金會的資金主要來自公眾捐款、企業贊助、政府資助和基金投資收益。這些資金用於支持各項計劃和服務,確保能夠盡可能多地幫助有需要的人士。
隨著醫學進步和社會發展,癌症防治基金會的工作也在不斷演變。現代的基金會不僅關注傳統的預防和治療支持,還越來越重視癌症倖存者的長期健康、生活質量以及癌症帶來的社會心理影響[^6]。
總體而言,癌症防治基金會是社會對抗癌症的重要力量,通過教育、服務、研究和倡導等多種途徑,為減輕癌症負擔做出貢獻。對於個人來說,了解和支持這些基金會的工作,不僅能幫助自己更好地預防和應對癌症,也能為整個社會的健康福祉做出貢獻。
預防癌症:癌症防治基金會的核心使命
預防癌症是癌症防治基金會最核心的使命之一。正如WHO癌症預防指南所指出的,約30-50%的癌症病例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篩查和接種疫苗等方式預防[^7]。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積極推動癌症預防工作,幫助市民降低患癌風險。
癌症預防的基本原則
癌症預防基於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原則:減少接觸致癌因素,增強身體的防禦能力。根據癌症預防與早期檢測策略,有效的癌症預防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面[^8]:
- 初級預防:防止癌症發生,主要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
- 次級預防:早期發現癌症,提高治癒率,主要通過規律篩查實現。
- 三級預防: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質量,預防併發症和復發。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在這三個層面都有相應的計劃和服務,特別是在初級預防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
生活方式與癌症預防
生活方式因素是影響癌症風險的重要因素。根據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學術報告,香港地區約40%的癌症病例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關[^9]。癌症防治基金會通過各種教育活動,宣導以下健康生活方式:
1. 健康飲食
均衡的飲食對預防癌症至關重要。基金會建議:
- 增加蔬果攝入:每天至少攝入5份蔬果,特別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和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10]。
- 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研究表明,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可能增加結腸癌等癌症的風險。
- 控制鹽分攝入:高鹽飲食與胃癌風險增加有關。
- 限制酒精:酒精是多種癌症的確定風險因素,包括口腔癌、食道癌、肝癌等。
- 避免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盡量選擇新鮮、天然的食品,減少接觸可能致癌的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
香港癌症基金會定期舉辦健康烹飪班和營養講座,教導市民如何製作健康美味的膳食,將預防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11]。
2. 規律體育活動
缺乏體育活動是許多慢性疾病,包括某些癌症的風險因素。基金會建議:
-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
- 每週進行2次肌力訓練:如舉重、俯臥撐等。
- 減少久坐時間:每坐1小時應起來活動5-10分鐘。
研究表明,規律體育活動可以降低結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12]。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經常組織社區健步行、慈善跑等活動,鼓勵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同時為癌症防治籌款。
3. 維持健康體重
肥胖是許多癌症的重要風險因素,包括乳腺癌、結腸癌、腎癌、子宮內膜癌等。基金會建議:
- 監測身體質量指數(BMI):保持在18.5-23的健康範圍內。
- 注意腰圍:男性腰圍應少於90厘米,女性少於80厘米。
- 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相結合:這是維持健康體重的最佳策略。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指出,香港成年人肥胖率逐年上升,這與某些癌症發病率的增加有關[^13]。因此,癌症防治基金會將體重管理作為預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4. 戒煙
吸煙是單一最重要的可避免致癌因素,與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有關。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在戒煙推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提供戒煙諮詢服務:包括專業指導和支持小組。
- 舉辦戒煙講座和工作坊:提高公眾對吸煙危害的認識。
- 推動無煙環境政策:與政府合作,擴大無煙區範圍。
- 開發戒煙手機應用程式:利用科技幫助戒煙者。
根據WHO癌症預防指南,戒煙可以顯著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即使長期吸煙者戒煙後,風險也會隨時間逐漸降低[^14]。
環境因素與職業暴露
除了生活方式因素,環境和職業暴露也是癌症的重要風險因素。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在這方面的工作包括:
1. 環境污染防控
- 空氣污染:提高公眾對空氣污染與癌症風險關係的認識,倡導清潔空氣政策。
- 水污染:推動安全飲用水標準,減少水中有害物質。
- 土壤污染:關注工業區周邊的土壤污染問題,保護居民健康。
2. 職業暴露預防
- 提高認識:幫助工人了解職業暴露的風險。
- 推動安全標準:倡導更嚴格的職業安全標準。
- 提供防護建議:為高風險職業的工人提供防護指導。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多種化學物質、輻射和某些職業暴露列為致癌物[^15]。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與勞工部門合作,致力於減少職業相關癌症的發生。
疫苗接種與化學預防
某些癌症可以通過疫苗接種或藥物預防。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積極推廣這些預防措施:
1. 疫苗接種
-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原因,接種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預防肝癌。
- HPV疫苗: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宮頸癌等多種癌症有關,接種HPV疫苗可以顯著降低這些癌症的風險。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與衛生署合作,推動這些疫苗的普及接種,特別是在青少年群體中[^16]。
2. 化學預防
對於某些高風險人群,藥物預防可能是一種選擇:
- 阿司匹林:研究表明,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可能降低結腸癌風險。
- 他莫昔芬:對於乳腺癌高風險女性,他莫昔芬可以降低發病風險。
然而,化學預防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權衡風險和效益。癌症防治基金會通過專業講座和諮詢服務,為公眾提供相關資訊。
社區預防計劃
為了將預防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開展了多項社區預防計劃:
1. 健康生活大使計劃
培訓社區志願者成為”健康生活大使”,在社區中推廣健康生活方式。這些大使經過專業培訓,能夠提供基本健康諮詢,組織健康活動,並將有需要的人士轉介給專業機構[^17]。
2. 工作場所健康計劃
與企業合作,在工作場所推動健康生活方式。這包括:
- 提供健康飲食選擇
- 組織工間體操活動
- 舉辦健康講座
- 提供健康檢查服務
3. 學校健康教育計劃
與學校合作,將癌症預防知識納入健康教育課程。這包括:
- 開發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教材
- 培訓教師
- 組織學生健康活動
- 舉辦家長講座
通過這些社區預防計劃,癌症防治基金會能夠將預防知識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促進整個社區的健康水平提升。
預防研究與創新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不僅推廣現有的預防知識,還積極支持預防研究和創新:
1. 資助預防研究
基金會資助多項預防相關研究,包括:
- 癌症風險因素研究
- 預防干預措施效果評估
- 新篩查技術開發
- 行為改變策略研究
2. 推動創新預防方法
基金會支持創新預防方法的開發和應用,例如:
-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進行風險評估
- 開發移動健康應用程式
- 探索精準預防策略
- 研究微生物組與癌症預防的關係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與多家基金會合作,在這些前沿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18]。
預防成效評估
為了確保預防工作的有效性,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定期評估預防計劃的成效:
1. 知識、態度、行為調查
定期進行公眾調查,評估人們對癌症預防的知識水平、態度和行為變化。這些調查結果有助於調整預防策略,提高工作效果[^19]。
2. 癌症發病率監測
與衛生部門合作,監測不同癌症的發病率趨勢,評估預防措施的長期效果。
3. 成本效益分析
評估不同預防措施的成本效益,確保資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根據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由於預防工作的加強,某些與生活方式相關的癌症發病率增長趨勢已經得到遏制[^20]。這表明癌症防治基金會的預防工作正在產生積極效果。
總體而言,預防癌症是癌症防治基金會的核心使命,通過教育、服務、研究和創新等多種途徑,基金會致力於降低癌症發生率,提高整個社區的健康水平。對於個人來說,了解並採納這些預防措施,不僅能降低自身患癌風險,也能為整個社區的健康做出貢獻。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癌症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的重要手段,可以顯著提高治癒率和生存率。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與政府部門、醫療機構合作,建立了全面的癌症篩查資源網絡,為市民提供便捷、可靠的篩查服務[^21]。本節將詳細介紹香港地區主要的癌症篩查資源,包括常見癌症類型的篩查建議、可用服務以及如何獲取這些服務。
篩查的重要性與基本原則
癌症篩查是指在沒有症狀的人群中進行檢查,以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根據WHO癌症預防指南,有效的篩查可以顯著降低某些癌症的死亡率[^22]。然而,篩查並非適合所有人,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 針對高發癌症:篩查應主要針對發病率高、對公共健康威脅大的癌症類型。
- 有效檢測方法:篩查方法應當具有足夠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能夠有效檢測目標癌症。
- 早期治療有效:篩查發現的早期病變應當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 效益大於風險:篩查的整體健康效益應大於可能帶來的風險(如假陽性結果導致的不必要檢查和焦慮)。
- 成本效益:篩查計劃應當具有合理的成本效益比,能夠在大規模人群實施。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在推動癌症篩查工作中,嚴格遵循這些原則,確保篩查服務的科學性和有效性[^23]。
香港常見癌症篩查建議
根據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香港地區最常見的癌症類型包括肺癌、結腸癌、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24]。針對這些高發癌症,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與專業團體合作,制定了以下篩查建議:
1. 結腸癌篩查
結腸癌是香港第二常見的癌症,但同時也是最能通過篩查預防的癌症之一。
- 篩查方法:
- 大便潛血檢查(FIT):每年一次
- 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一次
- 結腸鏡檢查:每10年一次
- 篩查年齡:
- 一般風險人群:50-75歲
- 高風險人群(有家族史等):根據醫生建議,可能需要更早開始和更頻繁檢查
- 香港資源:
- 衛生署「大腸癌篩查計劃」:為合資格市民提供資助篩查服務[^25]
- 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和專科門診
- 私家醫院和診所
- 香港癌症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提供的篩查服務
2. 乳腺癌篩查
乳腺癌是香港女性第三常見的癌症,早期發現對提高生存率至關重要。
- 篩查方法:
- 乳房X光造影( mammography):每1-2年一次
- 篩查年齡:
- 一般風險人群:44-69歲
- 高風險人群(有家族史等):根據醫生建議,可能需要更早開始和更頻繁檢查,可能需要配合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檢查
- 香港資源:
- 衛生署「女性健康服務計劃」
- 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和專科門診
- 私家醫院和診所
- 香港乳癌基金會等組織提供的篩查服務[^26]
3. 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是唯一可以通過篩查預防的癌症,定期篩查可以顯著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 篩查方法:
- 子宮頸抹片檢查:每3年一次
- HPV DNA檢測:每5年一次
- 篩查年齡:
- 25-64歲有性經驗女性
- 香港資源:
- 衛生署「宮頸癌篩查計劃」
- 母嬰健康院
- 家庭計劃指導會
- 私家醫院和診所
- 香港婦女癌協會等組織提供的篩查服務[^27]
4. 肺癌篩查
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篩查對高危人群尤為重要。
- 篩查方法:
-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每年一次
- 篩查人群:
- 55-74歲
- 吸煙史30包年以上(每天吸煙包數乘以吸煙年數)
- 目前仍吸煙或戒煙不超過15年
- 香港資源:
- 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有限度提供)
- 私家醫院和診所
- 香港肺癌基金會等組織提供的篩查服務[^28]
5. 肝癌篩查
肝癌在香港發病率較高,特別是在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者中。
- 篩查方法:
- 腹部超聲波檢查:每6個月一次
- 甲胎蛋白(AFP)血液檢查:每6個月一次
- 篩查人群:
- 慢性乙肝或丙肝感染者
- 肝硬化患者
- 有肝癌家族史者
- 長期大量飲酒者
- 香港資源:
- 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和專科門診
- 私家醫院和診所
- 香港肝病學會等組織提供的篩查服務[^29]
6. 前列腺癌篩查
前列腺癌是香港男性常見癌症之一,但篩查的效益和風險仍存在爭議。
- 篩查方法:
-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血液檢查:每年一次
- 直腸指檢:每年一次
- 篩查年齡:
- 一般風險人群:50歲以上,需與醫生討論決定
- 高風險人群(有家族史等):45歲以上,需與醫生討論決定
- 香港資源:
- 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和專科門診
- 私家醫院和診所
-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等組織提供的資訊和服務[^30]
政府資助的篩查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通過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推出了多項資助的癌症篩查計劃,使更多市民能夠獲得負擔得起的篩查服務。
1. 大腸癌篩查計劃
衛生署於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計劃」,為合資格市民提供資助的大腸癌篩查服務。
- 合資格人士:
- 香港居民
- 50-75歲
- 沒有症狀
- 過去未曾接受大腸癌篩查或篩查結果正常
- 服務內容:
- 初步篩查:大便潛血檢查(FIT)
- 如FIT結果異常:轉介接受大腸鏡檢查(政府資助大部分費用)
- 參與方法:
- 透過計劃網站登記
- 到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處領取和交回FIT样本
- 如需進一步檢查,會被轉介至指定醫院或診所[^31]
2. 宮頸癌篩查計劃
衛生署推出「宮頸癌篩查計劃」,鼓勵女性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
- 合資格人士:
- 香港居民
- 25-64歲
- 有性經驗
- 服務內容:
- 資助子宮頸抹片檢查或HPV DNA檢測
- 篩查結果提醒服務
- 篩查教育資訊
- 參與方法:
- 登記成為計劃參與者
- 到參與計劃的醫療機構接受篩查
- 透過計劃系統追蹤篩查記錄和結果[^32]
3. 乳腺癌篩查計劃
衛生署的「女性健康服務計劃」包含乳腺癌篩查服務。
- 合資格人士:
- 香港居民
- 44-69歲女性
- 沒有症狀
- 過去一年未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
- 服務內容:
- 資助乳房X光造影檢查
- 專業醫生解讀結果
- 如發現異常,轉介至專科門診進一步檢查
- 參與方法:
- 透過計劃網站或電話預約
- 到指定場所接受檢查
- 收取檢查報告和專業建議[^33]
非政府組織提供的篩查服務
除了政府資助的計劃,香港多家癌症防治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也提供各種篩查服務,特別是針對服務不足的群體。
1.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是香港主要的癌症防治組織之一,提供多種篩查相關服務:
- 免費篩查服務:為經濟困難人士提供免費或資助的癌症篩查服務。
- 流動篩查車:配備先進設備的流動篩查車,到社區和偏遠地區提供服務。
- 篩查教育:舉辦講座和工作坊,提高公眾對篩查重要性的認識。
- 篩查諮詢: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幫助市民了解適合自己的篩查選擇。
- 篩查結果跟進:為篩查結果異常的人士提供跟進服務和轉介[^34]。
2. 香港乳癌基金會
專注於乳腺癌防治,提供以下篩查相關服務:
- 乳房健康中心:提供乳房檢查和諮詢服務。
- 社區教育:舉辦乳房健康講座和自我檢查工作坊。
- 資助計劃:為經濟困難的婦女提供資助的乳房X光造影檢查。
- 支持小組:為篩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的婦女提供心理支持[^35]。
3. 香港肺癌基金會
專注於肺癌防治,提供以下篩查相關服務:
- 高危人群篩查計劃:為符合條件的高危人士提供資助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
- 戒煙支援:提供戒煙諮詢和支援服務,減少肺癌風險。
- 專業諮詢:提供肺癌篩查和預防的專業諮詢服務[^36]。
4. 香港婦女癌協會
專注於女性癌症防治,提供以下篩查相關服務:
- 綜合婦女癌症篩查:提供宮頸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篩查服務。
- 社區外展服務:到社區和基層地區提供篩查和教育服務。
- 少數族裔服務:為南亞裔等少數族裔婦女提供語言適合的篩查服務[^37]。
私營醫療機構的篩查服務
香港的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多種癌症篩查服務,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 綜合健康檢查中心
許多私營醫院和診所設有綜合健康檢查中心,提供各種癌症篩查套餐:
- 優點:
- 服務快捷方便
- 環境舒適
- 可一次進行多項檢查
- 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
- 缺點:
- 費用較高
- 可能存在過度檢查的情況
- 部分服務可能未納入醫療保險範圍
2. 專科診所
專科診所(如腸胃科、婦科、泌尿科等)提供專門的癌症篩查服務:
- 優點:
- 由專科醫生直接進行和評估
- 可針對個人風險因素提供個性化建議
- 如發現問題,可直接轉介治療
- 缺點:
- 通常需要預約,等待時間可能較長
- 費用較高
- 可能需要多次轉診才能完成全面篩查
3.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服務
近年來,一些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服務在香港出現:
- 服務內容:
- 基因檢測評估癌症風險
- 血液檢測尋找腫瘤標記
- 家庭採樣套件(如FIT檢測)
- 注意事項:
- 部分檢測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仍有爭議
- 結果解讀需要專業指導
- 陽性結果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和進一步檢查
- 陰性結果可能產生虛假安全感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建議市民在選擇這類服務前,應諮詢專業醫生意見,了解檢測的適用性和局限性[^38]。
如何選擇適合的篩查服務
面對眾多的篩查選擇,市民可能感到困惑。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以下建議,幫助市民選擇適合的篩查服務:
1. 評估個人風險
選擇篩查服務前,首先應評估個人風險:
- 年齡:不同年齡段的癌症風險不同
- 性別:某些癌症有性別差異
- 家族史:近親有癌症病史可能增加個人風險
- 生活方式:吸煙、飲酒、飲食習慣、體力活動等
- 既往病史:某些疾病可能增加特定癌症風險
- 環境暴露:職業或環境中的致癌物暴露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線上風險評估工具,幫助市民了解自己的癌症風險[^39]。
2. 諮詢專業意見
在決定接受哪些篩查前,應諮詢專業醫生意見:
- 家庭醫生:了解個人整體健康狀況和篩查需求
- 專科醫生:針對特定癌症風險獲取專業建議
- 篩查諮詢服務:許多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專業篩查諮詢
3. 比較不同服務選擇
比較不同篩查服務的特點:
- 政府資助計劃:費用較低,但可能等待時間較長,服務項目有限
- 非政府組織服務:可能針對特定群體,提供支援服務,但資源有限
- 私營醫療機構:服務快捷全面,但費用較高
4. 考慮實際因素
考慮以下實際因素:
- 費用:個人經濟能力和醫療保險覆蓋範圍
- 時間:可投入的時間和等待時間
- 地點:服務地點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 語言:服務提供者的語言能力,特別是對非華語人士
- 跟進服務:異常結果的跟進和轉介服務
篩查的挑戰與未來發展
儘管香港已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癌症篩查體系,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同時也有新的發展機遇。
1. 現有挑戰
- 參與率不足:部分篩查計劃的參與率仍然偏低,特別是在男性、年輕人和基層市民中。
- 資源分配不均:地區和社會經濟地位差異導致篩查服務獲取不平等。
- 過度診斷風險:某些篩查可能導致過度診斷和不必要治療。
- 假陽性結果:篩查的假陽性結果可能導致焦慮和不必要檢查。
- 數據整合不足:不同篩查計劃和機構間的數據共享和整合有限。
2. 未來發展方向
- 精準篩查:根據個人風險因素提供個性化篩查建議,避免”一刀切”。
- 新技術應用: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液體活檢等新技術的應用。
- 整合服務模式:將篩查、診斷、治療和支持服務整合,提供連續性照護。
- 社區參與:加強社區參與,提高篩查意識和參與率。
- 數據驅動決策: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篩查策略和資源分配。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與多家基金會合作,正在積極探索這些新方向,推動香港癌症篩查服務的創新發展[^40]。
總結
香港擁有全面的癌症篩查資源網絡,包括政府資助計劃、非政府組織服務和私營醫療機構服務。市民應根據個人風險因素、醫生建議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篩查服務。定期參與適當的癌症篩查,是早期發現和治療癌症、提高生存率的關鍵策略。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將繼續致力於提高篩查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為市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對患者及其家屬來說往往是一個重大打擊,不僅帶來身體上的挑戰,還會對心理、社交和經濟方面造成深遠影響。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深諳這些挑戰,因此建立了全面的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體系,旨在為癌症患者和照顧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幫助他們應對癌症帶來的各種困難[^41]。本節將詳細介紹香港地區主要的癌症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包括心理支持、實質援助、教育資源等多方面內容。
心理支持服務
心理支持是癌症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的核心組成部分。根據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約30-40%的癌症患者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包括焦慮、抑鬱、恐懼和應激反應等[^42]。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多層次的心理支持服務,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 個別心理諮詢
個別心理諮詢是為患者和家屬提供的一對一專業心理支持服務:
- 服務內容:
- 情緒管理和應對策略
- 疾病適應和認知調整
- 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
- 生命意義和價值探索
- 哀傷輔導(如適用)
- 提供者:
- 臨床心理學家
- 註冊輔導員
- 經過專業培訓的社工
- 形式:
- 面對面諮詢
- 電話諮詢
- 視像諮詢(特別適合行動不便或居住偏遠的人士)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心理支持服務團隊由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學家和輔導員組成,他們專注於癌症照護領域,能夠深入理解患者和家屬面臨的獨特挑戰[^43]。
2. 支持小組
支持小組為癌症患者或家屬提供一個安全、理解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分享經驗、情感和應對策略:
- 類型:
- 患者支持小組(按癌症類型分組)
- 家屬/照顧者支持小組
- 年輕患者支持小組
- 倖存者支持小組
- 喪親者支持小組
- 活動形式:
- 定期面對面聚會
- 線上支持小組
- 主題式工作坊
- 社交活動和聚會
- 特色:
- 由專業人士引導
- 同儕支持和經驗分享
- 提供實用資訊和技巧
- 建立長期支持網絡
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粉紅絲帶支持小組”和香港肺癌基金會的”肺腑之言支持小組”都是成功的例子,它們為特定癌症患者提供了持續的情感支持和實用資訊[^44]。
3. 靈性關懷服務
靈性關懷服務關注患者的整體福祉,特別是在面對生命終點時:
- 服務內容:
- 生命回顧和意義探索
- 宗教或精神支持(按個人信仰)
- 倫理決策輔導
- 臨終關懷和準備
- 喪親後的靈性支持
- 提供者:
- 靈性關懷專員
- 義工(經過特別培訓)
- 與宗教團體合作提供服務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認識到靈性健康對整體福祉的重要性,因此將靈性關懷整合到其綜合支持服務中[^45]。
4. 兒童和家庭支持
癌症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整個家庭造成衝擊,特別是對兒童:
- 服務內容:
- 兒童心理諮詢
- 家庭治療
- 親子關係輔導
- 兒童生命教育
- 家庭活動和工作坊
- 特色項目:
- “小小勇士”兒童支持計劃
- 家庭日營和活動
- 父母支援網絡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專注於為患癌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支持,包括心理、教育和社交等多方面服務[^46]。
實質援助服務
除了心理支持,實質援助對癌症患者和家屬同樣重要。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多種實質援助服務,幫助患者應對癌症帶來的實際困難。
1. 經濟援助
癌症治療往往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經濟援助服務旨在減輕患者的財務壓力:
- 服務內容:
- 直接經濟資助(如藥費、交通費等)
- 緊急援助基金
- 政府福利申請協助
- 保險理賠諮詢
- 財務規劃建議
- 申請程序:
- 經濟狀況評估
- 個案審核
- 定期覆檢
- 資金來源:
- 公眾捐款
- 企業贊助
- 政府資助
- 基金投資收益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援助計劃”和香港乳癌基金會的”關懷基金”都是重要的經濟援助項目,每年為數千名患者提供財務支持[^47]。
2. 交通和住宿支援
對於需要頻繁就醫或遠程治療的患者,交通和住宿是實際問題:
- 服務內容:
- 免費或資助交通服務(如義載服務)
- 交通費用津貼
- 治療期間住宿安排
- 醫院附近住宿資訊和折扣
- 目標對象:
- 行動不便患者
- 居住偏遠地區患者
- 經濟困難患者
- 需要長期治療患者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與多家計程車公司和酒店合作,為患者提供交通和住宿支援,確保他們能夠順利接受治療[^48]。
3. 家居支援服務
家居支援服務幫助患者在家庭環境中得到適當照顧:
- 服務內容:
- 家居護理指導
- 輔助器具借用(如輪椅、助行器等)
- 家居環境改建建議
- 家居清潔和個人護理支援
- 臨時照顧服務(讓主要照顧者得到休息)
- 提供方式:
- 專業護理上門服務
- 義工支援
- 與社區服務機構合作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家居關愛計劃”為家居患者提供全面支援,幫助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適當照顧[^49]。
4. 職業和法律支援
癌症可能影響患者的職業生涯和法律權益,相應的支援服務至關重要:
- 服務內容:
- 職業復康諮詢
- 求職技巧培訓
- 僱主溝通和調解
- 勞工權益法律諮詢
- 保險和遺產規劃建議
- 特色項目:
- “重返工作坊”計劃
- 僱主教育計劃
- 法律義務諮詢服務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認識到職業和法律問題對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影響,因此提供相應的支援服務[^50]。
教育和資訊服務
準確、及時的資訊對癌症患者和家屬至關重要。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多種教育和資訊服務,幫助他們了解疾病、治療選擇和自我管理技巧。
1. 健康教育講座和工作坊
定期舉辦的講座和工作坊提供專業的癌症相關知識:
- 主題包括:
- 癌類型介紹和治療選擇
- 治療副作用管理
- 營養和飲食建議
- 運動和復康
- 情緒管理和應對策略
- 家庭關係和溝通技巧
- 形式:
- 面對面講座
- 線上網絡研討會
- 互動工作坊
- 經驗分享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每年舉辦超過200場健康教育活動,涵蓋各種癌症相關主題,吸引數萬人次參與[^51]。
2. 印刷和電子資訊材料
提供多種格式的資訊材料,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印刷材料:
- 癌症手冊和指南
- 治療副作用管理小冊子
- 營養和運動指南
- 支持服務目錄
- 季刊和通訊
- 電子材料:
- 網站資訊庫
- 電子書和手冊
- 教育視頻
- 播客和音頻節目
- 手機應用程式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投入大量資源開發高質量的教育和資訊材料,確保內容準確、易懂且實用[^52]。
3. 專業諮詢服務
提供一對一或小組形式的专业諮詢服務:
- 服務類型:
- 醫療諮詢(由醫護人員提供)
- 營養諮詢(由註冊營養師提供)
- 藥物諮詢(由藥劑師提供)
- 社會福利諮詢(由社工提供)
- 復康諮詢(由物理治療師或職業治療師提供)
- 形式:
- 預約面談
- 電話諮詢
- 線上諮詢
- 社區外展服務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與多家基金會合作,提供專業的癌症諮詢服務,確保患者和家屬能夠獲取準確、最新的資訊[^53]。
社交和休閒活動
社交和休閒活動對癌症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健康至關重要。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組織多種社交和休閒活動,幫助患者重建社交網絡,享受生活樂趣。
1. 興趣班和技能工作坊
提供各種興趣班和技能工作坊,豐富患者的生活:
- 活動類型:
- 藝術治療工作坊(繪畫、陶藝等)
- 音樂治療活動
- 手工藝製作班
- 園藝治療活動
- 寫作和故事分享工作坊
- 電腦和科技技能班
- 目標:
- 提供創造性表達機會
- 培養新興趣和技能
- 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 建立社交連結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藝術治療計劃”幫助患者通過藝術表達情感,促進心理康復[^54]。
2. 體育和健身活動
適當的體育活動對癌症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有益處:
- 活動類型:
- 太極班
- 瑜伽班
- 水中健身
- 健步行走小組
- 輕度阻力訓練班
- 戶外活動和遠足
- 特點:
- 由專業教練指導
- 針對患者需求設計
- 強調安全性和適度性
- 提供社交互動機會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與專業健身機構合作,為患者提供適合的體育活動,幫助他們恢復體能,提高生活質量[^55]。
3. 社交活動和聚會
組織各種社交活動和聚會,促進患者之間的交流:
- 活動類型:
- 節日慶祝活動
- 生日會
- 茶聚和午餐會
- 遊覽和參觀活動
- 電影欣賞會
- 主題派對
- 目的:
- 提供正常社交體驗
- 建立支持網絡
- 減少孤立感
- 創造美好回憶
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粉紅聚會”和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的”家庭日”都是受歡迎的社交活動,為患者和家庭提供歡樂和支持的時光[^56]。
特殊群體支持服務
針對特殊群體的獨特需求,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
1. 年輕患者支持服務
年輕癌症患者(如青少年和年輕成人)面臨獨特的挑戰,需要特別的支持:
- 服務內容:
- 年輕患者支持小組
- 學業和職業規劃諮詢
- 約會和親密關係指導
- 生育能力保存諮詢
- 同儕支援計劃
- 特色項目:
- “青年勇士計劃”
- 導師計劃(由癌症倖存者指導)
- 社交媒體支持社群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和香港青少年癌症基金會都專注於為年輕患者提供適合他們年齡和需求的支持服務[^57]。
2. 少數族裔服務
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在獲取癌症資訊和服務方面可能面臨語言和文化障礙:
- 服務內容:
- 多語言資訊材料
- 文化敏感的諮詢服務
- 義工翻譯服務
- 少數族裔支持小組
- 文化適應的活動
- 提供語言:
- 英語
- 印地語/烏爾都語
- 尼泊爾語
- 泰語
- 他加祿語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認識到服務多元文化社群的重要性,因此投入資源發展多語言和文化適應的服務[^58]。
3. 晚期和終末期患者支持
晚期和終末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屬需要特別的支持和關懷:
- 服務內容:
- 姑息治療諮詢
- 症狀管理指導
- 靈性關懷服務
- 預立醫療指示輔導
- 喪親準備和支援
- 服務模式:
- 門診諮詢
- 家居訪視
- 醫院支援
- 日間寧養中心
- 臨終關懷病房轉介
香港善寧會和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等機構專注於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姑息和寧養服務,與癌症防治基金會密切合作[^59]。
義工培訓和參與
義工是癌症防治基金會支持服務的重要力量。系統的義工培訓和參與計劃確保服務質量和連續性。
1. 義工培訓計劃
全面的培訓計劃確保義工具備提供支持服務所需知識和技能:
- 培訓內容:
- 癌症基礎知識
- 溝通技巧和傾聽技巧
- 心理支持基本原則
- 界限設定和自我照顧
- 機構政策和程序
- 實習和導師指導
- 培訓形式:
- 理論課堂
- 角色扮演和模擬練習
- 實地實習
- 進階培訓和專題工作坊
- 持續專業發展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大使培訓計劃”每年培訓數百名義工,為各項支持服務提供人力支援[^60]。
2. 義工服務機會
提供多種義工服務機會,讓不同背景和技能的人士都能參與:
- 服務類型:
- 患者陪伴和訪問
- 電話熱線服務
- 活動協助和組織
- 行政支援
- 專業服務(如醫療、法律等專業人士)
- 籌款活動協助
- 服務場地:
- 醫院和診所
- 基金會中心
- 患者家中
- 社區場所
- 線上平台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靈活的義工服務機會,讓義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技能和興趣選擇適合的服務方式[^61]。
服務評估和改進
為確保支持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建立了系統的評估和改進機制。
1. 服務使用者反饋
收集和分析服務使用者的反饋,了解服務效果和改進空間:
- 反饋方法:
- 滿意度問卷調查
- 焦點小組討論
- 個別深度訪談
- 投訴和建議機制
- 線上評價平台
-評估指標**: - 服務滿意度 - 需求滿足程度 - 服務可及性 - 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 建議和改進意見
香港癌症基金會定期進行服務評估,根據使用者反饋不斷改進服務質量[^62]。
2. 成效評估研究
進行科學研究,評估支持服務的實際效果:
- 研究方法:
- 前後對照研究
- 隨機對照試驗
- 長期追蹤研究
- 質性研究
- 混合方法研究
- 評估領域:
- 心理健康指標(如焦慮、抑鬱水平)
- 生活質量評估
- 社會功能恢復
- 治療依從性
- 醫療資源利用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與多家基金會合作,進行支持服務成效評估研究,為服務改進提供科學依據[^63]。
3. 持續質量改進
建立持續質量改進機制,確保服務不斷優化:
- 改進措施:
- 定期服務審查
- 最佳實踐分享
- 員工培訓和發展
- 服務標準更新
- 創新服務試點
- 質量保證:
- 服務標準和指引
- 定期內部審核
- 外部專業評估
- 認證和評鑑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致力於提供高質量的支持服務,通過系統的質量改進機制確保服務不斷提升[^64]。
總結
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建立了全面的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體系,涵蓋心理支持、實質援助、教育資訊、社交活動等多個方面。這些服務旨在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疾病帶來的各種挑戰,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通過專業、有愛心和多元化的服務,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正在為癌症患者和家屬創造一個充滿希望和支持的環境,陪伴他們走過癌症旅程的每一步。
常見問題
1. 什麼是癌症防治基金會?它們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癌症防治基金會是非營利組織,致力於減輕癌症對個人、家庭和社區的影響。它們的主要職能包括:公眾教育與意識提升、提供篩查服務、為患者和家屬提供支持、資助癌症研究、倡導改善癌症防控政策,以及為醫護人員提供專業培訓。這些基金會通常由醫療專業人士、研究人員、癌症倖存者和熱心公益的市民共同組成,通過多種方式應對癌症帶來的挑戰[^65]。
2.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癌症篩查項目?
選擇適合的癌症篩查項目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應評估個人風險,包括年齡、性別、家族史、生活方式和既往病史等。其次,諮詢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的專業意見,了解個人篩查需求。第三,比較不同服務選擇的特點,如政府資助計劃、非政府組織服務和私營醫療機構服務。最後,考慮實際因素,如費用、時間、地點、語言和跟進服務等。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線上風險評估工具,幫助市民了解自己的癌症風險,從而選擇適合的篩查項目[^66]。
3. 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哪些經濟援助?
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多種經濟援助,幫助患者應對癌症治療帶來的財務壓力。這些援助包括:直接經濟資助(如藥費、交通費等)、緊急援助基金、政府福利申請協助、保險理賠諮詢和財務規劃建議。申請這些援助通常需要經過經濟狀況評估和個案審核程序。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援助計劃”和香港乳癌基金會的”關懷基金”每年為數千名患者提供財務支持。這些資金主要來自公眾捐款、企業贊助、政府資助和基金投資收益[^67]。
4. 如何參與癌症防治基金會的義工服務?
參與癌症防治基金會的義工服務通常需要經過以下步驟:首先,了解不同基金會的使命和服務範圍,選擇與自己興趣相符的組織。其次,聯繫基金會的義工部門,了解義工需求和申請程序。第三,參加義工培訓計劃,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如癌症基礎知識、溝通技巧和心理支持基本原則等。最後,根據自己的時間、技能和興趣選擇適合的服務方式,如患者陪伴、電話熱線服務、活動協助或專業服務等。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愛心大使培訓計劃”每年培訓數百名義工,為各項支持服務提供人力支援[^68]。
5. 癌症患者和家屬可以獲得哪些心理支持服務?
癌症患者和家屬可以獲得多層次的心理支持服務,包括:個別心理諮詢(由臨床心理學家或註冊輔導員提供)、支持小組(按癌症類型、患者/家屬或年齡分組)、靈性關懷服務(關注整體福祉和生命意義探索)以及兒童和家庭支持服務。這些服務可以通過面對面、電話或視像形式提供。例如,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粉紅絲帶支持小組”和香港肺癌基金會的”肺腑之言支持小組”為特定癌症患者提供了持續的情感支持和實用資訊。研究顯示,約30-40%的癌症患者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因此這些支持服務對他們的康復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69]。
6. 如何預防癌症?有哪些有效的生活方式改變?
預防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改變包括:健康飲食(增加蔬果攝入,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控制鹽分攝入,限制酒精)、規律體育活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和2次肌力訓練)、維持健康體重(監測BMI和腰圍)以及戒煙。此外,某些癌症可以通過疫苗接種預防,如乙肝疫苗預防肝癌,HPV疫苗預防宮頸癌等。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通過健康講座、工作坊和社區活動,推廣這些健康生活方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約30-50%的癌症病例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篩查和接種疫苗等方式預防[^70]。
7. 癌症防治基金會如何幫助晚期癌症患者?
癌症防治基金會通過多種方式幫助晚期癌症患者,包括:提供姑息治療諮詢和症狀管理指導、靈性關懷服務(關注生命意義和價值探索)、預立醫療指示輔導、喪親準備和支援、以及家居支援服務(如家居護理指導和輔助器具借用)。這些服務可以通過門診諮詢、家居訪視、醫院支援或日間寧養中心等形式提供。香港善寧會和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等機構專注於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姑息和寧養服務,與癌症防治基金會密切合作。這些服務旨在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他們有尊嚴地度過生命的最後階段,並為家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哀傷輔導[^71]。
8. 如何獲取可靠的癌症資訊?有哪些推薦的資源?
獲取可靠的癌症資訊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諮詢醫療專業人士(如家庭醫生、專科醫生或腫瘤科護士)、瀏覽權威醫療機構和癌症防治基金會的網站(如香港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參加健康教育講座和工作坊,以及閱讀經專業審核的印刷和電子資訊材料。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多種格式的準確資訊,包括癌症手冊、治療副作用管理小冊子、營養和運動指南、教育視頻和手機應用程式等。在尋找癌症資訊時,應注意資訊來源的權威性、內容的科學性和時效性,避免依賴未經證實的資訊或偏方[^72]。
9. 癌症倖存者如何調整生活並預防復發?
癌症倖存者調整生活並預防復發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定期接受隨訪檢查和篩查,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和用藥指導;採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限制酒精和完全戒煙;管理治療後的長期副作用,如疲勞、疼痛或情緒問題;建立支持網絡,包括家人、朋友、其他倖存者和專業支持團體;考慮參加倖存者支持計劃和康復活動。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提供專門的倖存者支持服務,如”生命新篇章”計劃,幫助倖存者重建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研究顯示,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提高癌症倖存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降低某些癌症復發的風險[^73]。
10. 如何向癌症防治基金會捐款或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
向癌症防治基金會捐款或提供支持有多種方式:直接捐款(可通過網上捐款、銀行轉賬、支票或現金捐款);定期捐款計劃(每月自動轉賬指定金額);籌款活動參與(如慈善跑、慈善晚宴等);遺產捐贈(將部分財產捐給基金會);企業合作(如企業配捐、贊助活動或提供專業服務);成為會員(定期繳費並參與基金會活動);以及義工服務(貢獻時間和技能)。香港的癌症防治基金會通常在其網站上提供詳細的捐款和支持方式說明,並會向捐款者提供收據和稅務減免證明。除了財務支持,公眾也可以通過參與基金會的宣傳活動、分享資訊或成為義工等方式支持癌症防治工作[^74]。
參考文獻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防治基金會的使命與職能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癌症基金會年度報告2024
世界衛生組織 - WHO癌症預防指南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學術報告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報告2024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IARC癌症防治指南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的全球視角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預防與早期檢測策略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香港癌症風險因素研究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健康飲食與癌症預防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健康烹飪班計劃
世界衛生組織 - 體育活動與癌症預防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癌症統計趨勢分析
世界衛生組織 - 戒煙與癌症風險降低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致癌物分類清單
香港衛生署 - 疫苗接種與癌症預防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健康生活大使計劃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癌症預防創新研究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公眾癌症知識調查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預防成效評估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篩查的基本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篩查指南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篩查服務科學性與有效性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香港常見癌症類型統計
香港衛生署 - 大腸癌篩查計劃
香港乳癌基金會 - 乳腺癌篩查服務
香港衛生署 - 宮頸癌篩查計劃
香港肺癌基金會 - 肺癌篩查服務
香港肝病學會 - 肝癌篩查指南
香港泌尿外科學會 - 前列腺癌篩查資訊
香港衛生署 - 大腸癌篩查計劃詳情
香港衛生署 - 宮頸癌篩查計劃詳情
香港衛生署 - 女性健康服務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免費篩查服務
香港乳癌基金會 - 乳房健康中心
香港肺癌基金會 - 高危人群篩查計劃
香港婦女癌協會 - 綜合婦女癌症篩查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服務建議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風險評估工具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癌症篩查創新發展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概述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心理支持服務團隊
香港乳癌基金會 - 粉紅絲帶支持小組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靈性關懷服務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 - 兒童和家庭支持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愛心援助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交通和住宿支援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家居關愛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職業和法律支援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健康教育活動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教育和資訊材料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專業諮詢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藝術治療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體育和健身活動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會 - 家庭日活動
香港青少年癌症基金會 - 年輕患者支持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少數族裔服務
香港善寧會 - 晚期患者支持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愛心大使培訓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義工服務機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服務評估和反饋
香港大學癌症研究中心 - 支持服務成效研究
香港癌症基金會 - 質量改進機制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關於我們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風險評估工具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經濟援助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成為義工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指南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的全球視角
香港善寧會 - 晚期患者關懷服務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資訊中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生命新篇章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