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理解细胞周期癌症:机制、预防与支持资源全面指南

理解细胞周期癌症:机制、预防与支持资源全面指南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5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理解细胞周期癌症:机制、预防与支持资源全面指南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什么是细胞周期癌症:基础概念解析

细胞周期癌症是指由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常而导致的一类恶性肿瘤。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需要了解细胞周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癌症发展中的关键作用1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细胞生长、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等一系列有序事件。正常情况下,细胞周期受到严格调控,确保细胞在适当的时候分裂,并在DNA受损时停止分裂进行修复。然而,当这种调控机制失效时,细胞可能开始无序增殖,最终形成肿瘤2

根据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的数据,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相关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类型的约65%,是香港地区主要的健康负担之一3。这些癌症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常见类型。

细胞周期癌症的特点是细胞增殖失控、凋亡机制失效以及基因组不稳定。这些特征使得癌细胞能够不断分裂、侵袭周围组织并最终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4

从分子层面看,细胞周期癌症通常涉及关键调控蛋白的异常,如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s)以及肿瘤抑制蛋白(如p53和Rb蛋白)的功能失调5。这些分子的异常活动导致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使细胞能够带着DNA损伤继续分裂,积累更多突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癌症预防指南中指出,了解细胞周期与癌症的关系对于开发新的预防策略和治疗手段至关重要6。通过针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干预,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细胞周期癌症的认识不断深入。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显示,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的复杂性远超以往认知,这为开发更精准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7

总的来说,细胞周期癌症是一类由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常而导致的恶性肿瘤。了解其基本概念对于进一步探索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指南后续章节将详细讨论的内容。

细胞周期基础知识:生命活动的精密调控

要深入理解细胞周期癌症,首先需要掌握细胞周期的基础知识。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核心过程,其精确调控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8

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

细胞周期通常分为四个主要阶段:G1期(间隙1期)、S期(合成期)、G2期(间隙2期)和M期(有丝分裂期)。此外,还存在一个特殊的G0期,即静止期,细胞暂时退出细胞周期,不进行分裂9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在此期间,细胞合成各种蛋白质和RNA,为DNA复制做准备。G1期的长度在不同细胞类型中差异很大,可以是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在G1期末端,存在一个重要的检查点,称为”限制点”(Restriction Point),细胞在此决定是否继续进入S期或退出细胞周期进入G0期10

S期是DNA合成期,细胞复制其遗传物质。这一过程必须高度精确,因为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突变,进而可能引发癌症。在S期,细胞不仅复制DNA,还合成与染色体结构相关的蛋白质11

G2期是细胞在进入分裂期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在此期间,细胞合成有丝分裂所需的蛋白质,并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DNA已正确复制且无损伤。G2期也存在一个检查点,负责监测DNA完整性12

M期是有丝分裂期,细胞在此进行实际分裂。M期又分为多个阶段: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这一过程中,复制的染色体被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3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的精确进行依赖于复杂的调控网络,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s)以及CDK抑制剂(CKIs)等分子14

细胞周期蛋白是一类表达水平随细胞周期阶段变化的蛋白质。它们通过与特定的CDKs结合并激活它们,推动细胞周期向前发展。不同类型的细胞周期蛋白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达到峰值,例如:G1/S期细胞周期蛋白(如Cyclin D和E)、S期细胞周期蛋白(如Cyclin A)和M期细胞周期蛋白(如Cyclin B)15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s)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们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形成活性复合物,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推动细胞周期进程。CDKs本身不具有活性,需要与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能被激活16

CDK抑制剂(CKIs)是负调控因子,能够抑制CDKs的活性。它们分为两类:INK4家族(如p16INK4a)和CIP/KIP家族(如p21CIP1和p27KIP1)。这些蛋白在细胞应对应激反应或DNA损伤时发挥重要作用17

细胞周期检查点

细胞周期检查点是确保细胞周期准确进行的关键控制机制,它们在细胞周期的特定阶段监控关键事件,并在发现问题时暂停细胞周期,给予细胞修复的时间18

G1/S检查点也称为”限制点”或”起始点”,是决定细胞是否进入DNA复制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在此检查点,细胞评估外部信号(如生长因子)、细胞大小、营养状况以及DNA完整性。只有当条件适宜时,细胞才会进入S期19

S期检查点监测DNA复制过程,确保DNA正确复制且无损伤。如果发现DNA损伤或复制错误,检查点会激活修复机制,暂停细胞周期进程20

G2/M检查点确保DNA已完全复制且无损伤,细胞体积足够大,并且有足够的蛋白质支持有丝分裂。这是进入有丝分裂前的最后检查点21

纺锤体检查点位于M期中期,确保所有染色体正确附着到纺锤体上,并正确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上。只有当所有染色体都正确附着后,细胞才会进入后期,开始染色体分离22

细胞周期与细胞命运

细胞周期不仅控制细胞增殖,还影响细胞命运决定。在特定条件下,细胞可以选择退出细胞周期进入G0期(静止期),或者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23

G0期是细胞暂时退出细胞周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细胞不进行分裂,但保持代谢活性。许多成体细胞,如神经元和肌肉细胞,长期处于G0期。然而,在适当刺激下,这些细胞可以重新进入细胞周期24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消除受损或异常细胞至关重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也参与凋亡过程的调控。例如,p53蛋白在DNA损伤时既可以暂停细胞周期进行修复,也可以在损伤严重无法修复时启动凋亡过程25

细胞周期异常与疾病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尤其是癌症。当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调控蛋白表达异常或信号传导通路紊乱时,细胞可能开始无序增殖,最终形成肿瘤2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细胞周期研究综述指出,超过90%的人类癌症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原癌基因激活、DNA修复缺陷以及表观遗传修饰异常等27

维基百科的癌症条目也强调,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是癌症的核心特征之一。正常细胞需要特定信号才能开始分裂,而癌细胞则能够自主启动和维持细胞周期进程,不受正常调控机制约束28

总之,细胞周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调控的过程,其正常进行对于生物体发育和组织稳态至关重要。理解细胞周期的基础知识,包括其阶段划分、调控机制、检查点功能以及与细胞命运的关系,是认识细胞周期癌症的基础。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如何导致癌症发展,以及这些知识如何应用于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与癌症发展:分子机制解析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当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进行的精密调控网络被破坏时,细胞可能开始无序增殖,最终形成恶性肿瘤29。本节将深入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导致癌症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这些发现对癌症治疗的意义。

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与癌症

细胞周期检查点是防止异常细胞增殖的关键防线。当这些检查点失效时,携带DNA损伤或其他异常的细胞能够继续分裂,积累更多突变,最终导致癌症发生30

p53通路异常是最常见的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机制之一。p53蛋白被称为”基因组守护者”,在DNA损伤时激活,可以暂停细胞周期进行修复,或在损伤严重时启动凋亡。然而,在超过50%的人类癌症中,p53基因发生突变或其通路被破坏,使细胞失去这一重要保护机制31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p53异常在肝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香港常见癌症中尤为普遍。这些癌症往往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更差的预后,部分原因是失去了p53介导的细胞周期控制和DNA修复能力32

G1/S检查点失效是细胞周期癌症的另一个关键特征。这一检查点主要由Rb蛋白(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和p16INK4a等分子调控。当这些分子功能异常时,细胞可以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进入S期,开始DNA复制33

Rb蛋白通过结合E2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阻止它们激活S期所需基因的表达。当Rb被CDKs磷酸化后,E2F被释放,激活S期基因。在多种癌症中,Rb通路被破坏,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进入S期34

G2/M检查点异常也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这一检查点主要由Chk1和Chk2激酶调控,它们在DNA损伤时被激活,磷酸化并抑制CDC25磷酸酶,从而阻止CDK1的激活,暂停细胞进入有丝分裂35

当G2/M检查点失效时,携带未修复DNA损伤的细胞可能进入有丝分裂,导致染色体断裂、重排和非整倍体形成,这些都是癌细胞的典型特征36

细胞周期蛋白和CDKs的异常表达

细胞周期蛋白和CDKs的正调控因子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推动细胞周期进程37

Cyclin D过表达是许多癌症的常见特征。Cyclin D与CDK4/6结合,磷酸化Rb蛋白,释放E2F转录因子,推动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在乳腺癌、肺癌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Cyclin D常因基因扩增、染色体重排或转录调控异常而过表达38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中指出,针对Cyclin D-CDK4/6通路的靶向药物(如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39

Cyclin E异常也与多种癌症相关。Cyclin E与CDK2结合,促进G1/S转换和S期进行。在乳腺癌、卵巢癌和结直肠癌中,Cyclin E常因基因扩增或蛋白稳定性增加而过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40

CDKs的异常激活不仅限于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后的活性增加,还包括基因扩增、点突变和过表达等多种机制。例如,CDK4在肉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常因基因扩增而过表达;CDK6在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异常表达41

CDK抑制剂的失活

CDK抑制剂是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它们的失活也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42

INK4家族抑制剂失活:p16INK4a是INK4家族的重要成员,特异性抑制CDK4和CDK6。在多种癌症中,p16INK4a基因因缺失、突变或启动子高甲基化而失活。例如,在胰腺癌中,超过90%的病例存在p16INK4a失活;在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这一比例也很高43

CIP/KIP家族抑制剂异常:p21CIP1和p27KIP1是CIP/KIP家族的主要成员,能够抑制多种CDKs的活性。在癌症中,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或定位常发生异常。例如,p27KIP1在许多癌症中表达降低,与其胞质滞留和降解增加有关;而p21CIP1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致癌作用,促进细胞存活和耐药性44

DNA修复机制缺陷与细胞周期癌症

DNA修复机制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它们的缺陷也是细胞周期癌症的重要机制45

错配修复(MMR)缺陷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是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胃癌等的重要机制。MMR缺陷细胞积累大量突变,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突变,加速癌症发展46

同源重组修复(HRR)缺陷,特别是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这些蛋白不仅参与DNA修复,还参与细胞周期检查点调控,它们的缺陷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细胞周期失控47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缺陷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和紫外线诱导的皮肤癌相关。NER缺陷细胞无法有效修复DNA损伤,导致突变积累和细胞周期异常48

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细胞周期癌症

多种信号传导通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癌症发展49

PI3K/AKT/mTOR通路是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的重要调控通路。这一通路在多种癌症中异常激活,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细胞周期,包括促进Cyclin D表达、抑制p27KIP1以及调控蛋白质合成等50

Wnt/β-catenin通路异常激活与结直肠癌、肝癌和其他癌症相关。这一通路通过促进c-Myc和Cyclin D1等基因表达,推动细胞周期进程51

TGF-β通路在癌症早期具有肿瘤抑制作用,通过诱导p15INK4b和p21CIP1等CDK抑制剂表达,抑制细胞周期。然而,在癌症晚期,这一通路常发生突变或功能改变,反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52

表观遗传调控与细胞周期癌症

表观遗传调控异常也在细胞周期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53

DNA甲基化异常: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启动子高甲基化导致其沉默,是癌症的常见机制。例如,p16INK4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在多种癌症中频繁发生,导致细胞周期失控54

组蛋白修饰异常: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等修饰异常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表达。例如,EZH2(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在多种癌症中过表达,通过沉默肿瘤抑制基因促进细胞周期进程55

非编码RNA异常:microRNAs(m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癌症发展。例如,miR-15和miR-16家族通过靶向Cyclin D1、CDK6等基因抑制细胞周期,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癌症中常发生缺失或下调56

细胞周期癌症的异质性与进化

细胞周期癌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不仅在不同癌症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在同一肿瘤内部也存在亚克隆差异57

肿瘤异质性使得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在不同癌细胞中可能表现不同,导致对治疗的反应各异。例如,同一肿瘤中可能同时存在p53突变和Rb通路异常的细胞亚群,这些细胞对细胞周期靶向治疗的敏感性不同58

肿瘤进化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异常可能逐渐累积,使肿瘤更具侵袭性和治疗抵抗性。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指出,了解肿瘤进化过程中的细胞周期调控变化对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59

细胞周期靶向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促进了靶向治疗的发展60

CDK4/6抑制剂如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这些药物选择性抑制CDK4/6,恢复Rb介导的细胞周期控制61

WEE1抑制剂如Adavosertib靶向G2/M检查点,在p53缺陷肿瘤中特别有效,因为这类肿瘤更依赖G2/M检查点进行DNA修复62

CHK1/2抑制剂通过破坏S期和G2/M检查点,增强DNA损伤剂(如化疗和放疗)的效果。这类药物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潜力,特别是在BRCA突变或其他DNA修复缺陷的肿瘤中63

然而,细胞周期靶向治疗也面临挑战,包括毒性、耐药性和患者选择等问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细胞周期研究综述强调,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特异性的抑制剂、探索联合治疗策略以及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患者选择64

总之,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是癌症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涉及检查点失效、细胞周期蛋白和CDKs异常表达、CDK抑制剂失活、DNA修复缺陷、信号通路异常以及表观遗传调控异常等多种机制。了解这些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癌症的本质,也为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下一节将探讨如何基于这些知识预防细胞周期癌症。

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科学策略与实用建议

预防细胞周期癌症是降低癌症负担的关键策略。基于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科学家和医疗专业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预防方法,从生活方式调整到化学预防,再到早期筛查65。本节将全面探讨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的科学策略和实用建议,特别关注香港地区的资源和实践。

生活方式因素与细胞周期癌症预防

生活方式因素在细胞周期癌症预防中扮演重要角色。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预防指南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约30-50%的癌症66

健康饮食是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的基础。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的饮食模式与多种癌症风险降低相关。这些食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如抗氧化剂、多酚和类黄酮,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保护细胞周期正常运作67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每日摄入至少5份(约400克)各种颜色和类型的水果蔬菜,以获取多样化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减少炎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和增强DNA修复等机制,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调控68

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也是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的重要措施。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加工肉类归类为1类致癌物(明确对人类致癌),红肉为2A类致癌物(可能对人类致癌)。这些肉类中的血红素铁、N-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物质可能通过诱导DNA损伤和氧化应激,干扰细胞周期调控69

维持健康体重对预防细胞周期癌症至关重要。肥胖是多种癌症的风险因素,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肝癌和肾癌等。肥胖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细胞周期,包括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改变和脂肪因子分泌异常等70

香港癌症基金会的数据显示,香港成年人肥胖率逐年上升,已达到约30%。该基金会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维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 kg/m²之间,亚洲人种的腰围应控制在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71

规律体育活动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周期癌症风险。运动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保护细胞周期正常运作,包括改善免疫功能、减少炎症、降低胰岛素和IGF-1水平、调节性激素代谢以及增强DNA修复能力等72

WHO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或两者的等效组合。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特别指出,即使是轻度到中度的日常活动,如步行、园艺和家务劳动,也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73

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的重要措施。酒精被IARC归类为1类致癌物,与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相关。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以通过诱导DNA损伤、氧化应激、营养吸收不良和激素水平改变等机制,干扰细胞周期调控74

香港癌症基金会建议,如需饮酒,应限制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个标准单位,女性不超过1个标准单位(1个标准单位约等于10克纯酒精,相当于一小杯葡萄酒或330毫升啤酒)75

避免烟草是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烟草烟雾中含有70多种已知致癌物,可通过直接DNA损伤、氧化应激、表观遗传改变和慢性炎症等多种机制,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76

香港政府自2007年起实施全面公共场所禁烟令,并不断提高烟草税,使吸烟率从1980年代的约23%降至2023年的约9.8%。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强调,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多种癌症风险,且戒烟时间越长,风险降低越明显77

环境因素与细胞周期癌症预防

环境因素在细胞周期癌症预防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减少环境致癌物暴露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风险78

避免过度阳光暴露是预防皮肤细胞周期癌症的关键。紫外线(UV)辐射,特别是UVB,可以直接损伤DNA,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最终引发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79

香港癌症基金会建议,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紫外线高峰时段,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如需外出,应使用SPF30+的广谱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和帽子,并寻找阴凉处80

减少环境污染物暴露也有助于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空气污染物如细颗粒物(PM2.5)、多环芳烃(PAHs)和重金属等,可通过诱导DNA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干扰细胞周期调控81

香港环境保护署的数据显示,虽然香港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有所改善,但路边和一般监测站的PM2.5水平仍有时超过WHO指导值。建议市民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在污染严重时减少户外活动,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82

减少职业暴露对某些特定人群尤为重要。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如石棉、苯、镉、砷和某些有机溶剂等,可通过直接DNA损伤和表观遗传改变等机制,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83

香港劳工处制定了《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和《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要求雇主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物质暴露。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工人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84

化学预防与细胞周期癌症

化学预防是指使用天然或合成物质来预防、抑制或逆转癌症发展过程。基于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理解,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多种具有化学预防潜力的物质85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已被证明可以预防某些细胞周期癌症,特别是结直肠癌。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和抗血管生成86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长期低剂量阿司匹林使用可使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约40%,但需权衡出血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化学预防87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如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可用于预防高风险女性的乳腺癌。这些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促增殖作用,从而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调控88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对于乳腺癌高风险女性(如BRCA突变携带者或有强烈家族史的女性),可考虑使用SERMs进行预防,但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潜在副作用89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可用于预防前列腺癌。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活性更强的二氢睾酮(DHT),减少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调控90

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资料显示,非那雄胺可使前列腺癌风险降低约25%,但可能增加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决定是否使用91

天然化合物也显示出细胞周期癌症预防潜力。例如,姜黄素(来自姜黄)、白藜芦醇(来自葡萄和红酒)、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来自绿茶)和萝卜硫素(来自十字花科蔬菜)等,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细胞周期,包括诱导CDK抑制剂表达、抑制CDK活性、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表达以及影响表观遗传修饰等92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含有这些天然化合物的食物,可能有助于降低细胞周期癌症风险。然而,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通常较低,且高剂量补充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更多研究证实93

疫苗接种与细胞周期癌症预防

某些病毒感染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增加癌症风险。针对这些病毒的疫苗接种是预防相关癌症的有效策略94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预防由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口咽癌和阴茎癌等。HPV通过表达E6和E7致癌蛋白,分别降解p53和失活Rb蛋白,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95

香港卫生署自2018/19学年起,为小学五年级女学生提供免费HPV疫苗接种。香港癌症基金会建议,9-14岁青少年是接种HPV疫苗的最佳年龄,但未感染HPV的成年人也可从中获益。目前香港可用的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可预防不同型别的HPV感染96

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可预防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慢性HBV感染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包括病毒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HBx蛋白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干扰以及慢性炎症和肝细胞再生等97

香港自1988年起将HBV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计划,使HBV携带率从约10%降至约1%。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所有未感染HBV的成人和儿童都应接种HBV疫苗,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如医务工作者、透析患者和HBV携带者的家庭成员等98

遗传咨询与高风险人群管理

对于具有遗传性细胞周期癌症风险的人群,遗传咨询和个性化管理策略尤为重要99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如Li-Fraumeni综合征(TP53突变)、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RB1突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突变)和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BRCA1/2突变)等,会显著增加特定细胞周期癌症风险10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提供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服务,帮助识别高风险人群并制定个性化管理策略。对于已知携带致病突变的个体,建议从更年轻年龄开始定期筛查,并考虑预防性手术或化学预防等干预措施101

家族史评估是识别细胞周期癌症高风险人群的重要工具。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具有以下情况的人群应考虑进行遗传咨询和可能的基因检测: - 多位一级亲属患有相同或相关癌症 - 家族中癌症发病年龄特别早 - 家族中存在多种原发性癌症 - 家族中已知携带致病基因突变102

个性化筛查策略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例如,BRCA突变携带者应从25-3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MRI检查,并考虑卵巢癌筛查;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需要多器官定期筛查,包括全身MRI等103

香港医院管理局针对高风险人群建立了专门的癌症预防和早期检测项目,提供个性化筛查方案和健康咨询服务。这些项目显著提高了高风险人群癌症早期检出率,改善了治疗效果和生存率104

心理社会因素与细胞周期癌症预防

心理社会因素在细胞周期癌症预防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慢性压力、社会支持不足和心理健康问题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癌症风险105

慢性压力可能通过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增加和DNA修复能力下降等机制,干扰细胞周期正常调控。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调查显示,香港成年人中约40%报告经历中度到重度压力,这可能增加细胞周期癌症风险106

压力管理技术如正念冥想、瑜伽、太极和深呼吸练习等,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可能有助于降低细胞周期癌症风险。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将压力管理作为综合癌症预防策略的一部分107

社会支持对细胞周期癌症预防也有积极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减轻压力、促进健康行为和改善免疫功能等机制,降低癌症风险。香港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指出,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的个体可能需要额外关注和支持108

充足睡眠对维持细胞周期正常调控至关重要。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癌症风险,包括昼夜节律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炎症反应增加和代谢紊乱等。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成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109

总之,预防细胞周期癌症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环境致癌物暴露、化学预防、疫苗接种、遗传咨询和高风险人群管理,以及关注心理社会因素。香港地区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癌症预防体系,提供多种资源和服务支持市民采取预防措施。下一节将详细介绍香港地区的癌症筛查资源,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早期检测和预防。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全面指南與實用信息

癌症筛查是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的关键策略,对于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相关的癌症尤为重要。香港建立了全面的癌症筛查体系,提供多种资源和服务,帮助市民进行早期检测和预防110。本节将详细介绍香港地区的癌症筛查资源,包括政府资助项目、私立医疗机构选择、筛查指南和实用建议。

香港政府资助的癌症筛查项目

香港政府通过医院管理局和卫生署等多个部门,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常见癌症的筛查项目,这些癌症多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相关111

子宫颈癌筛查计划是香港最成熟的癌症筛查项目之一。由卫生署管理的”子宫颈癌普查计划”为25-64岁有性经验的女性提供定期子宫颈抹片检查或HPV检测,旨在早期发现由HPV感染引起的细胞周期异常,预防子宫颈癌发生112

根据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的数据,由于这一筛查计划的实施,香港子宫颈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下降了约60%。该计划提供补贴服务,合资格女性在参与计划的私营医疗机构接受筛查时,可获得部分费用减免113

大肠癌筛查计划是香港另一个重要的政府资助筛查项目。由卫生署管理的”大肠癌筛查计划”为61-75岁香港居民提供每两年一次的免疫化学法粪便潜血测试(FIT),结果阳性者可转介至医院管理局专科诊所接受大肠镜检查114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指出,大肠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并切除癌前病变(如腺瘤),预防大肠癌发生。该计划自2016年推出以来,已覆盖超过100万香港居民,显著提高了早期大肠癌检出率115

乳腺癌筛查方面,香港卫生署通过”妇女健康服务”提供资助的乳腺X光检查服务,主要面向44-69岁女性,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该服务旨在早期发现乳腺组织中的细胞周期异常,预防乳腺癌发展116

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资料显示,定期乳腺X光检查可使乳腺癌死亡率降低约20%。然而,香港女性的乳腺X光检查参与率仍低于国际建议水平,卫生署正通过公众教育和提高服务可及性来改善这一状况117

医院管理局的癌症筛查服务

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作为香港主要的公立医疗服务提供者,也提供多种癌症筛查服务,特别针对高风险人群和有症状的个体118

综合癌症筛查中心是医管局下属的专业机构,提供一站式癌症筛查服务。这些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影像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针对多种细胞周期相关癌症的筛查服务,包括低剂量CT肺癌筛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等119

医管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以下人群应考虑在这些中心进行定期筛查: - 长期吸烟者(肺癌筛查) -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者(肝癌筛查) - 有上消化道症状或高风险因素者(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 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筛查)120

地区性癌症筛查服务也是医管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院联网根据地区人口特点和疾病负担,提供针对性的筛查服务。例如,九龙西医院联网针对该地区较高的肝癌发病率,提供免费的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服务;新界东医院联网则针对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提供EB病毒DNA检测服务121

高风险人群筛查项目是医管局的另一项重要服务。针对具有遗传性癌症风险或强烈家族史的个体,医管局提供个性化的筛查方案,包括: - BRCA突变携带者的乳腺MRI和卵巢癌筛查 - 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的全身MRI筛查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结肠镜筛查122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这些高风险人群筛查项目显著提高了早期癌症检出率,改善了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然而,公众对这些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率仍有待提高123

私立医疗机构的癌症筛查服务

除了政府资助项目,香港的私立医疗机构也提供多种癌症筛查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124

综合健康检查中心如香港养和医院、嘉诺撒医院和港怡医院等机构,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套餐,通常包含多种细胞周期相关癌症的筛查项目。这些套餐根据年龄、性别和风险因素设计,价格从几千到几万港元不等125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在选择私立健康检查套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个人风险因素选择适当的项目,而非盲目追求”全面” - 了解筛查项目的科学证据和推荐等级 - 确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后续跟进服务 - 比较不同机构的价格和服务质量126

专科癌症筛查中心如香港癌症中心、香港肿瘤中心和仁安医院癌症中心等,提供更专业的癌症筛查服务。这些中心通常配备最新的影像设备和分子诊断技术,提供针对特定癌症的高精度筛查,如低剂量CT肺癌筛查、多参数MRI前列腺癌筛查和乳腺断层合成等127

企业健康检查服务也是私立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型企业和机构为员工提供年度健康检查,通常包含基本的癌症筛查项目。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调查显示,企业健康检查是许多香港市民接触癌症筛查的重要渠道128

香港癌症筛查指南和建议

香港医学界基于国际指南和本地数据,制定了一系列癌症筛查指南,为医疗专业人员和公众提供科学建议129

子宫颈癌筛查指南由香港妇产科学院和香港妇科肿瘤学会联合制定,建议: - 25-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 - 30-64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检测,或每3年进行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 - 65岁以上女性:如过去10年筛查结果正常,可停止筛查130

大肠癌筛查指南由香港肠胃学会和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制定,建议: - 一般风险人群:50-75岁每1-2年进行一次FIT检查 - 高风险人群(如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炎症性肠病患者):建议从更年轻年龄开始,更频繁进行结肠镜检查131

乳腺癌筛查指南由香港放射科医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制定,建议: - 一般风险女性:44-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X光检查 - 高风险女性(如BRCA突变携带者、有强家族史者):建议从25-3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MRI检查,并考虑乳腺X光检查132

肺癌筛查指南由香港胸肺学会和香港放射科医学院联合制定,建议: - 高风险人群(55-74岁,吸烟30包年以上或戒烟不足15年):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检查 - 其他高风险人群(如长期暴露于石棉、氡气或放射性物质者):考虑个体化筛查方案133

肝癌筛查指南由香港肝病学会和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制定,建议: -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者: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 - 肝硬化患者: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 - 其他高风险人群(如非酒精性脂肪肝、酗酒者):考虑个体化筛查方案134

前列腺癌筛查指南由香港泌尿外科学会制定,建议: - 50岁以上男性:与医生讨论PSA检测的利弊,共同决定是否筛查 - 高风险男性(如一级亲属有前列腺癌史、BRCA突变携带者):从45岁开始考虑PSA检测135

香港癌症筛查的实用建议

基于香港的医疗体系特点和筛查资源,以下实用建议可以帮助市民更有效地参与癌症筛查136

了解个人风险因素是制定个性化筛查策略的第一步。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考虑以下因素评估个人癌症风险: - 年龄和性别 - 个人病史(如慢性疾病、既往癌症史) - 家族史(特别是直系亲属的癌症类型和诊断年龄) - 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活动) - 环境暴露(如职业暴露、辐射暴露)137

选择适当的筛查项目应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和科学证据进行。香港癌症基金会建议,优先选择有充分科学证据支持的筛查项目,如子宫颈癌、大肠癌和乳腺癌筛查,而非盲目追求”全面”或”最新”的筛查技术138

了解筛查的局限性也很重要。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没有筛查方法是完美的,所有筛查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了解这些局限性可以帮助个体做出明智的决定,并正确理解筛查结果139

建立筛查记录有助于追踪筛查历史和结果。香港卫生署的”个人健康记录”系统允许市民存储和管理自己的健康信息,包括癌症筛查结果。该系统可以设置提醒功能,帮助市民按时进行下一次筛查140

寻求专业建议对于制定个性化筛查策略至关重要。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在开始筛查前,应咨询家庭医生或相关专科医生,讨论筛查的利弊,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最适合的筛查计划141

关注筛查后的跟进同样重要。香港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强调,筛查结果异常可能引起焦虑和恐惧,应确保有适当的跟进服务和心理支持。医管局的”癌症患者支援中心”和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关爱热线”都提供相关的支持和咨询服务142

香港特殊人群的癌症筛查考虑

香港的某些特殊人群在癌症筛查方面需要特别考虑143

少数族裔群体如南亚裔和东南亚裔人士,可能面临语言和文化障碍,影响癌症筛查参与率。香港医院管理局提供多语言服务和跨文化健康促进项目,帮助这些群体了解和参与癌症筛查。例如,卫生署的”少数族裔健康推广计划”提供多种语言的癌症筛查信息和支持服务144

新来港人士可能不熟悉香港的医疗体系和筛查资源。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和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等非政府组织提供定向服务,帮助新来港人士了解和利用香港的癌症筛查资源。这些服务包括健康讲座、筛查导航和陪同就医等145

经济困难群体可能因经济原因无法负担私立医疗机构的筛查服务。香港政府通过”关爱基金”和”医疗援助计划”等项目,为经济困难人士提供资助,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癌症筛查服务。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如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和香港明爱,也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筛查服务146

残障人士在获取癌症筛查服务时可能面临物理和沟通障碍。香港医院管理局的”无障碍医疗服务”计划确保所有医疗机构都符合无障碍标准,并提供辅助设备和服务。此外,一些专门服务机构如香港复康会,为残障人士提供适应其特殊需求的筛查服务147

长者群体可能因行动不便、认知障碍或慢性疾病而面临筛查挑战。香港医院管理局的”长者健康服务”提供上门筛查和社区筛查服务,方便行动不便的长者参与。此外,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长者健康网络”也提供相关支持和信息148

香港癌症筛查的未来发展

香港的癌症筛查服务正在不断发展,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149

精准筛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基于个体基因型、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的精准筛查策略,可以提高筛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例如,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乳腺癌筛查,可以帮助识别真正需要更密集筛查的高风险女性150

液体活检技术如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正在成为癌症筛查的新兴工具。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多个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基于液体活检的早期癌症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和可重复等优势,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应用于临床筛查151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也在改变癌症筛查的方式。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研发团队开发了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辅助放射科医生解读医学影像,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些技术已在部分医院的乳腺癌和大肠癌筛查中试用,初步结果令人鼓舞152

整合式筛查平台是另一个发展方向。香港医院管理局正在开发整合式电子健康平台,将不同筛查项目的数据整合在一起,为医疗专业人员和市民提供全面的筛查历史和风险评估。这一平台还将提供个性化筛查建议和预约服务,简化筛查流程153

社区参与和健康教育将继续是香港癌症筛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癌症基金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正在扩大社区健康推广网络,通过社区讲座、健康大使计划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癌症筛查的认识和参与度154

总之,香港建立了全面的癌症筛查体系,提供多种资源和服务,帮助市民进行早期检测和预防。从政府资助项目到私立医疗机构服务,从专业筛查指南到实用建议,香港的癌症筛查资源覆盖了不同人群和需求。未来,随着精准筛查、液体活检、人工智能和整合式平台等新技术和方法的发展,香港的癌症筛查服务将变得更加高效、个性化和可及。下一节将探讨香港地区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支持服务,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应对癌症挑战。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香港癌症照護網絡全面指南

癌症诊断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而细胞周期癌症由于其复杂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挑战,可能带来更多的身心压力。香港建立了全面的患者及家属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多方面的资源和服务,帮助癌症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挑战155。本节将详细介绍香港地区的癌症患者及家属支持服务,包括医疗支持、心理社会支持、经济援助、社区资源和未来发展方向。

医疗支持服务

医疗支持是癌症患者最基本的需求,香港的医疗体系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支持服务,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156

公立医疗系统是香港癌症患者的主要医疗支持来源。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下辖43家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癌症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医管局的癌症治疗标准确保所有患者都能获得基于最新证据的标准化治疗157

医管局的”癌症个案管理”服务为每位癌症患者分配专门的个案经理(通常是护士),协调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包括: - 解释诊断结果和治疗选项 - 安排各项检查和治疗 - 提供治疗相关教育和咨询 - 协调多专科团队合作 - 监测治疗反应和副作用 - 安排随访和康复服务158

公立专科中心如玛丽医院的香港癌症中心、威尔斯亲王医院的癌症中心和屯门医院的癌症中心等,提供高水平的专科癌症治疗服务。这些中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专注于特定类型的癌症治疗,如细胞周期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精准医疗等159

私立医疗系统为有经济能力的患者提供另一种选择。香港的私立医院如养和医院、嘉诺撒医院和港怡医院等,提供高质量的癌症治疗服务,通常具有更短的等待时间和更舒适的环境。然而,私立医疗费用较高,患者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160

公私营协作计划是香港医疗体系的特色。医管局与私立医疗机构合作推出多项计划,如”公私营协作癌症治疗计划”,让部分患者在公立医院接受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后,可以在私立医疗机构接受部分治疗(如化疗和放疗),减轻公立医院压力,同时缩短患者等待时间161

第二医疗意见服务对癌症患者尤为重要。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都提供第二医疗意见服务,患者可以咨询专家团队,确认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的适当性。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对于复杂或罕见的细胞周期癌症,或对初始治疗方案有疑虑的患者,应考虑寻求第二医疗意见162

心理社会支持服务

心理社会支持是癌症患者和家属全面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提供多种心理社会支持服务,帮助应对癌症带来的心理和社交挑战163

医院心理咨询服务是医管局下属医院提供的标准服务。每家公立医院都配备临床心理学家和医务社工,为癌症患者和家属提供: - 个体心理咨询 - 家庭治疗 - 支持小组 - 危机干预 - 心理评估164

香港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指出,约30%的癌症患者经历明显的心理困扰,如焦虑、抑郁和适应障碍等。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165

癌症患者支持中心是医管局下属的专门机构,提供全面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例如,玛嘉烈医院的”癌症患者资源中心”、伊利沙伯医院的”癌症康复中心”和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的”癌症患者支援中心”等,提供: - 心理咨询和支持 - 健康教育活动 - 康复指导 - 社交活动 - 资源链接166

非政府组织服务是香港癌症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癌症基金会、香港防癌会、香港癌症康复会和香港乳癌基金会等机构提供多种支持服务,包括: - 心理支持热线 - 支持小组 - 康复活动 - 家属支持 - 社区教育167

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关爱热线”是香港最知名的癌症支持热线之一,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信息支持,每年服务超过10,000人次。该热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受过训练的志愿者运营,提供粤语、普通话和英语服务168

同伴支持计划在香港癌症支持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癌症康复会的”抗癌勇士计划”和香港乳癌基金会的”粉红大使计划”等,将康复者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配对,提供基于经验的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研究表明,同伴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169

儿童和青少年支持服务针对儿童癌症患者和癌症患者的子女。香港儿童癌症基金会的”小勇士计划”和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儿童支持服务”等,提供: - 儿童心理咨询和游戏治疗 - 青少年支持小组 - 教育支持 - 家庭活动 - 父母指导170

灵性关怀服务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香港医院管理局的”灵性关怀服务”和香港基督教工业委员会的”癌症患者灵性支持计划”等,提供: - 牧灵关怀 - 意义探索 - 生命回顾 - 临终关怀 - 丧亲支持171

经济援助服务

癌症治疗可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香港提供多种经济援助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财务挑战172

政府经济援助是香港癌症患者的主要经济支持来源。社会福利署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和”高额医疗援助计划”等为经济困难的癌症患者提供现金援助。此外,卫生署的”关爱基金”和”撒玛利亚基金”等为特定治疗项目提供资助173

医管局费用减免是公立医院患者的经济支持措施。医管局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提供不同程度的费用减免,从10%到100%不等。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申请”豁免医疗费用”或”医疗费用减免”,减轻治疗负担174

非政府组织经济援助补充政府援助的不足。香港癌症基金会的”经济援助计划”、香港防癌会的”紧急援助基金”和香港乳癌基金会的”治疗资助计划”等,为符合条件的癌症患者提供直接经济援助,帮助支付治疗费用、交通费用和生活开支等175

药物资助计划帮助患者获得昂贵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医管局的”癌症药物资助计划”和香港癌症基金会的”靶向药物资助计划”等,为特定癌症患者提供部分或全部药物费用资助。这些计划对细胞周期靶向药物(如CDK4/6抑制剂)的资助尤为重要,因为这些药物通常价格昂贵176

保险支持服务帮助患者理解和利用保险福利。香港保险业联会的”癌症患者保险支持计划”和香港癌症基金会的”保险咨询服务”等,提供: - 保险政策解读 - 索赔指导 - 申诉支持 - 替代保险方案建议177

就业支持服务帮助癌症患者维持就业或重返工作岗位。香港复康会的”癌症患者就业支持计划”和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的”残疾歧视就业支持”等,提供: - 职业康复评估 - 工作调整建议 - 就业技能培训 - 雇主教育 - 法律援助178

社区资源和服务

社区资源和服务是癌症患者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提供多种社区资源,帮助患者和家属在社区环境中获得支持179

社区健康中心是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署的”普通科门诊”和”母婴健康院”等,提供基础的癌症预防和早期检测服务。此外,一些非政府组织如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和香港明爱,也运营社区健康中心,提供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和转介服务180

家居护理服务帮助行动不便的癌症患者在家中接受护理。医管局的”社区护理服务”和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的”家居护理服务”等,提供: - 伤口护理 - 药物管理 - 症状控制 - 康复指导 - 心理支持181

日间康复中心为癌症患者提供日间康复服务。香港复康会的”癌症康复中心”和香港防癌会的”日间康复服务”等,提供: - 物理治疗 - 职业治疗 - 营养咨询 - 心理支持 - 社交活动182

交通支援服务帮助患者往返医疗机构。香港癌症基金会的”交通接送服务”和香港复康会的”医疗交通支援计划”等,为行动不便或经济困难的癌症患者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交通服务,确保他们能够按时接受治疗183

营养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应对治疗相关的营养问题。医院管理局的”营养师服务”和香港营养师学会的”癌症患者营养支持计划”等,提供: - 营养评估 - 个性化饮食计划 - 营养补充指导 - 吞咽困难管理 - 体重管理184

社区教育计划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香港癌症基金会的”社区健康推广计划”、香港防癌会的”癌症预防教育”和香港卫生署的”健康生活大使计划”等,通过社区讲座、健康展览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癌症预防和早期检测的认识185

特殊人群的支持服务

香港的某些特殊人群在获取癌症支持服务时可能面临额外挑战,针对这些人群,香港提供专门的支持服务186

少数族裔支持服务帮助非华裔癌症患者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少数族裔健康服务”和香港小母牛的”多元文化癌症支持计划”等,提供: - 多语言信息材料 - 文化敏感的咨询服务 - 语言支持(翻译和传译) - 文化适应活动 - 社区联络187

新来港人士支持服务帮助新移民了解和利用香港的癌症支持资源。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新来港人士健康服务”和香港明爱的”新移民支援计划”等,提供: - 医疗系统导航 - 资源链接 - 社区融入活动 - 语言支持 - 文化适应指导188

长者支持服务针对老年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的”长者癌症支持计划”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长者健康网络”等,提供: - 上门服务 - 日间中心活动 - 长者友好环境 - 家属支持 - 跨代活动189

残障人士支持服务确保残障癌症患者获得平等的支持。香港复康会的”残障人士癌症支持计划”和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的”无障碍医疗服务”等,提供: - 无障碍设施 - 辅助设备 - 适应性活动 - 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 - 权益倡导190

儿童和青少年支持服务满足年轻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香港儿童癌症基金会的”儿童癌症支持服务”和香港癌症基金会的”青少年癌症计划”等,提供: - 儿童友好的医疗环境 - 教育支持 - 发展活动 - 同伴支持 - 家庭支持191

数字化支持服务

随着科技发展,数字化支持服务在香港癌症患者支持网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2

远程医疗服务在COVID-19疫情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医管局的”HA Go”应用程序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等,提供: - 远程咨询 - 电子处方 - 健康监测 - 结果查询 - 预约管理193

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香港科技大学的”癌症患者自我管理应用”和香港理工大学的”康复追踪应用”等,提供: - 症状记录 - 用药提醒 - 生命体征监测 - 康复指导 - 紧急联系194

在线支持社区为患者提供虚拟支持空间。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在线支持社区”和香港乳癌基金会的”网上论坛”等,提供: - 同伴支持 - 专家问答 - 经验分享 - 资源链接 - 活动预告195

健康教育平台提供可靠的癌症信息。香港医院管理局的”健康e道”和香港卫生署的”健康生活一站通”等,提供: - 疾病信息 - 治疗选项 - 自我管理技巧 -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 - 服务资源196

人工智能辅助工具正在改变癌症支持服务的方式。香港中文大学的”AI癌症咨询系统”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智能康复助手”等,提供: - 个性化建议 - 症状评估 - 风险预测 - 治疗反应监测 - 复发风险预测197

香港癌症支持服务的未来发展

香港的癌症患者及家属支持服务正在不断发展,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198

整合式照护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香港医院管理局正在推动”整合式癌症照护”,将医疗、心理社会、社区和数字化服务整合在一起,为患者提供无缝的全程照护。这种模式强调多专科团队合作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设计199

精准支持服务基于患者的个体特征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未来的癌症支持服务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如基因型、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和社会环境等,提供精准匹配的支持服务200

社区为本的服务网络将更多支持服务转移到社区环境中。香港卫生署的”社区健康中心发展计划”和非政府组织的”社区支持网络”等,正在加强社区层面的癌症支持能力,使患者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支持201

家庭为本的支持模式认识到家庭在癌症照护中的核心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家庭为本癌症照护研究”强调,未来的支持服务应更加注重家庭系统,提供针对整个家庭的干预,而不仅仅是患者本人202

跨界别合作将成为癌症支持服务的常态。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跨界别癌症支持联盟”正在促进医疗、社会服务、教育、就业和住房等不同领域的合作,为癌症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203

研究与创新将推动支持服务的持续改进。香港癌症研究所和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正在进行多项研究,评估不同支持服务的有效性,开发新的干预模式,并探索创新技术的应用204

总之,香港建立了全面的癌症患者及家属支持服务体系,涵盖医疗支持、心理社会支持、经济援助、社区资源和数字化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服务由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团体和私营部门共同提供,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支持网络。未来,随着整合式照护、精准支持、社区为本、家庭为本、跨界别合作以及研究与创新等趋势的发展,香港的癌症支持服务将变得更加全面、个性化和高效,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好的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在本节中,我们将回答一些关于细胞周期癌症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基于Google针对该关键词的”人们也会问”部分,旨在提供信息丰富且实用的答案。

1. 什么是细胞周期?它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一系列有序过程,包括G1期(细胞生长)、S期(DNA复制)、G2期(准备分裂)和M期(有丝分裂)205。正常情况下,细胞周期受到严格调控,确保细胞在适当的时候分裂,并在DNA受损时停止分裂进行修复。

细胞周期与癌症的关系密切。当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常时,细胞可能开始无序增殖,最终形成肿瘤。这种调控失常可能涉及多种机制,包括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细胞周期蛋白和CDKs异常表达、CDK抑制剂失活以及DNA修复缺陷等20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细胞周期研究综述指出,超过90%的人类癌症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关。这些异常导致细胞获得癌症的典型特征:无限增殖、逃避生长抑制、抵抗细胞死亡、基因组不稳定和侵袭转移能力207

2. 细胞周期癌症有哪些常见类型?

细胞周期癌症不是一种特定的癌症类型,而是指由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导致的一类恶性肿瘤。实际上,大多数癌症都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关,但某些癌症类型的细胞周期异常特征更为明显208

根据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的数据,以下癌症类型在香港特别常见,且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密切相关: - 乳腺癌:常涉及Cyclin D1过表达、p16失活和p53突变 - 结直肠癌:常涉及APC突变、β-catenin通路异常和p53突变 - 肺癌:常涉及p53突变、Rb通路异常和CDK抑制剂失活 - 前列腺癌:常涉及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异常和细胞周期蛋白过表达 - 肝癌:常涉及p53突变、Rb通路异常和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209

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预防指南指出,这些癌症类型占全球癌症负担的很大一部分,了解它们的细胞周期特征对于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210

3. 如何预防细胞周期癌症?

预防细胞周期癌症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环境致癌物暴露、化学预防、疫苗接种以及遗传咨询和高风险人群管理等211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细胞周期癌症的基础。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 - 保持健康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摄入 - 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 规律进行体育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限制酒精摄入,最好不饮酒 - 避免烟草,包括主动吸烟和二手烟暴露212

减少环境致癌物暴露也很重要。香港癌症基金会建议: - 避免过度阳光暴露,使用防晒霜和防护衣物 - 关注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暴露 - 避免职业致癌物暴露,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 减少辐射暴露,特别是医疗辐射213

化学预防对某些高风险人群可能有益。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以下物质可能具有化学预防潜力: -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的预防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对乳腺癌的预防 -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对前列腺癌的预防 - 天然化合物(如姜黄素、白藜芦醇和绿茶多酚)的广泛预防作用214

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病毒相关的细胞周期癌症。香港卫生署建议: - HPV疫苗接种预防子宫颈癌和其他HPV相关癌症 - HBV疫苗接种预防肝细胞癌215

遗传咨询和高风险人群管理对具有遗传性癌症风险的人群尤为重要。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具有以下情况的人群应考虑进行遗传咨询: - 多位一级亲属患有相同或相关癌症 - 家族中癌症发病年龄特别早 - 家族中存在多种原发性癌症 - 家族中已知携带致病基因突变216

4. 香港有哪些癌症筛查资源?

香港建立了全面的癌症筛查体系,提供多种资源和服务,帮助市民进行早期检测和预防217

政府资助项目是香港癌症筛查的主要资源。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提供以下筛查项目: - 子宫颈癌筛查计划:为25-64岁女性提供子宫颈抹片检查或HPV检测 - 大肠癌筛查计划:为61-75岁居民提供每两年一次的FIT检查 - 乳腺癌筛查:通过妇女健康服务为44-69岁女性提供资助的乳腺X光检查218

医院管理局的筛查服务包括: - 综合癌症筛查中心:提供一站式癌症筛查服务 - 地区性癌症筛查服务:根据地区人口特点提供针对性筛查 - 高风险人群筛查项目:为具有遗传性癌症风险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筛查方案219

私立医疗机构的筛查服务包括: - 综合健康检查中心: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套餐 - 专科癌症筛查中心:提供高精度的专科筛查服务 - 企业健康检查服务:为员工提供年度健康检查220

香港癌症筛查指南为医疗专业人员和公众提供科学建议。香港医学界基于国际指南和本地数据,制定了针对以下癌症的筛查指南: - 子宫颈癌 - 大肠癌 - 乳腺癌 - 肺癌 - 肝癌 - 前列腺癌221

实用建议帮助市民更有效地参与癌症筛查: - 了解个人风险因素 - 选择适当的筛查项目 - 了解筛查的局限性 - 建立筛查记录 - 寻求专业建议 - 关注筛查后的跟进222

5. 细胞周期癌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细胞周期癌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到现代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癌症类型、分期、分子特征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223

手术治疗是许多早期细胞周期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指出,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功能。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 - 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 - 广泛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周围较大范围正常组织 - 淋巴结清扫术:切除可能含有癌细胞的淋巴结 - 姑息手术:减轻症状或提高生活质量224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香港的放射治疗服务包括: - 外照射放疗:从体外向肿瘤发射射线 - 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源置于肿瘤附近或内部 - 立体定向放疗:精确聚焦高剂量射线于小范围肿瘤 - 全身放疗:对全身进行低剂量照射,主要用于骨髓移植前准备225

化学治疗使用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将化疗药物分为: -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所有阶段 -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特定细胞周期阶段 - 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特定时相的细胞226

靶向治疗针对癌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相比传统化疗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更少的副作用。香港的靶向治疗包括: - 细胞周期靶向药物:如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Ribociclib、Abemaciclib) - 信号通路抑制剂:如EGFR抑制剂、ALK抑制剂、BRAF抑制剂 - 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 - 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尼、尼拉帕尼227

免疫治疗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香港的免疫治疗包括: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Nivolumab)、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CTLA-4抑制剂(Ipilimumab) - CAR-T细胞疗法: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 癌症疫苗:刺激免疫系统对特定癌症抗原产生反应 - 细胞因子治疗: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228

激素治疗针对激素依赖性癌症,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香港的激素治疗包括: - 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氟维司群 - 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 - 抗雄激素药物:如比卡鲁胺、恩杂鲁胺 -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和拮抗剂229

干细胞移植用于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香港的干细胞移植服务包括: - 自体干细胞移植:使用患者自身的干细胞 -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使用供者的干细胞 - 脐带血移植:使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230

多学科团队(MDT)治疗是香港医院管理局的标准模式,由不同专科的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共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MDT通常包括: - 肿瘤科医生 - 外科医生 - 放射科医生 - 病理学家 - 放射治疗师 - 肿瘤专科护士 - 营养师 - 心理咨询师 - 社工231

6. 细胞周期靶向治疗是什么?它有哪些优势?

细胞周期靶向治疗是一类针对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抗癌药物,通过特异性干扰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232

作用机制方面,细胞周期靶向治疗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 - 抑制CDKs活性:如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Ribociclib、Abemaciclib) - 阻断细胞周期检查点:如WEE1抑制剂(Adavosertib)、CHK1/2抑制剂 - 调节细胞周期蛋白表达: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 - 诱导CDK抑制剂表达:如HDAC抑制剂(Vorinostat、Romidepsin)233

优势相比传统化疗,细胞周期靶向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 特异性高:主要针对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 副作用较少:由于特异性高,传统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较轻 - 耐受性好:患者通常能更好地耐受长期治疗 - 可联合使用:常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 个体化治疗:可根据肿瘤分子特征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234

临床应用方面,细胞周期靶向治疗已在多种癌症中显示出良好效果: - 乳腺癌: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 - 白血病:CDK4/6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Venetoclax)在特定类型白血病中有效 - 淋巴瘤:多种CDK抑制剂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中显示出活性 - 实体瘤:WEE1抑制剂和CHK1/2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中正在进行临床试验235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指出,细胞周期靶向治疗代表了癌症治疗的重要进展,特别是对于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癌症。然而,这些药物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耐药性发展、高成本和特定患者群体的适用性等236

7. 香港有哪些癌症患者支持服务?

香港建立了全面的癌症患者支持服务体系,提供多方面的资源和服务,帮助癌症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挑战237

医疗支持服务是癌症患者最基本的需求,香港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支持: - 公立医疗系统:医院管理局下属43家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癌症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 - 公立专科中心:如香港癌症中心、威尔斯亲王医院的癌症中心等,提供高水平的专科癌症治疗服务 - 私立医疗系统:如养和医院、嘉诺撒医院等,提供高质量的癌症治疗服务 - 公私营协作计划:让部分患者在公立医院接受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后,可以在私立医疗机构接受部分治疗 - 第二医疗意见服务:帮助患者确认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的适当性238

心理社会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癌症带来的心理和社交挑战: - 医院心理咨询服务:每家公立医院都配备临床心理学家和医务社工,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家庭治疗、支持小组等 - 癌症患者支持中心:如玛嘉烈医院的”癌症患者资源中心”等,提供全面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 - 非政府组织服务:如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关爱热线”、香港防癌会的支持小组等 - 同伴支持计划:如香港癌症康复会的”抗癌勇士计划”,将康复者与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配对 - 儿童和青少年支持服务:针对儿童癌症患者和癌症患者的子女 - 灵性关怀服务: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239

经济援助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癌症治疗带来的财务挑战: - 政府经济援助:如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和高额医疗援助计划 - 医管局费用减免: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提供不同程度的费用减免 - 非政府组织经济援助:如香港癌症基金会的”经济援助计划” - 药物资助计划:帮助患者获得昂贵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 保险支持服务:帮助患者理解和利用保险福利 - 就业支持服务:帮助癌症患者维持就业或重返工作岗位240

社区资源和服务是癌症患者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 社区健康中心:提供基础的癌症预防和早期检测服务 - 家居护理服务:帮助行动不便的癌症患者在家中接受护理 - 日间康复中心:为癌症患者提供日间康复服务 - 交通支援服务:帮助患者往返医疗机构 - 营养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应对治疗相关的营养问题 - 社区教育计划: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241

数字化支持服务随着科技发展而日益重要: - 远程医疗服务:如医管局的”HA Go”应用程序 - 健康应用程序: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 - 在线支持社区:为患者提供虚拟支持空间 - 健康教育平台:提供可靠的癌症信息 - 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如症状评估和风险预测系统242

8. 细胞周期癌症的预后因素有哪些?

细胞周期癌症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和预测疾病进程243

肿瘤相关因素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肿瘤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周期癌症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 肿瘤分期:早期肿瘤通常预后较好,晚期肿瘤预后较差 - 肿瘤分级:高分化肿瘤通常预后较好,低分化肿瘤预后较差 - 分子亚型:如乳腺癌的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和分子分型 - 基因突变:如BRCA1/2突变、TP53突变、PIK3CA突变等 - 基因表达谱:如基因表达签名、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等244

患者相关因素也显著影响预后: - 年龄:年轻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但某些癌症类型(如乳腺癌)在年轻患者中可能更具侵袭性 - 性别:某些癌症类型在性别间存在预后差异 - 整体健康状况:合并症较少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 免疫状态:免疫功能良好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 营养状况:良好的营养状态与更好的预后相关 - 心理状态:积极的心理状态可能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245

治疗相关因素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治疗及时性:早期诊断和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 治疗完整性:按计划完成全部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 治疗反应:对初始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 治疗耐受性:能够耐受治疗剂量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 多学科团队治疗:由MDT制定和执行的治疗计划通常预后较好246

社会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预后: -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与更好的预后相关 - 医疗可及性:能够获得及时和适当医疗服务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 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能改善预后 - 健康素养:较高的健康素养可能改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247

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指出,香港地区细胞周期癌症的预后因素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本地特点。例如,香港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密切相关;而肺癌中EGFR突变率较高,使得靶向治疗效果较好248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强调,预后评估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非单一指标。此外,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分子标志物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可用于监测治疗反应和预测复发风险249

9. 细胞周期癌症会遗传吗?

细胞周期癌症的遗传性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遗传易感性和表观遗传改变等多个方面250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显著增加某些癌症风险。这些综合征通常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可以在家族中传递。常见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包括: - Li-Fraumeni综合征:由TP53基因突变引起,增加多种癌症风险,如乳腺癌、肉瘤、脑肿瘤和肾上腺皮质癌等 - 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由RB1基因突变引起,增加视网膜母细胞瘤和其他癌症风险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由APC基因突变引起,几乎100%发展为结直肠癌 -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由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引起,增加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风险 - Lynch综合征:由DNA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突变引起,增加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其他癌症风险251

遗传易感性是指某些基因变异增加癌症风险,但不如遗传性癌症综合征那样显著。这些变异可能影响: - 药物代谢:如CYP450家族基因变异影响化疗药物代谢 - DNA修复:如XRCC1、XRCC3等基因变异影响DNA修复能力 - 细胞周期调控:如CDKN2A、CCND1等基因变异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 免疫反应:如HLA基因变异影响免疫识别癌细胞能力252

表观遗传改变也可能在家族中传递,增加癌症风险。这些改变包括: - DNA甲基化: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模式可能在家族中相似 - 组蛋白修饰:影响基因表达的组蛋白修饰模式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 - 非编码RNA:某些调控基因表达的miRNA和lnc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具有家族相似性25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学术报告指出,香港地区细胞周期癌症的遗传特点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本地特点。例如,香港地区鼻咽癌发病率较高,与EB病毒感染和遗传易感性共同相关;而肝癌中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主要风险因素,遗传因素的作用相对较小254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建议,以下人群应考虑进行遗传咨询和可能的基因检测: - 多位一级亲属患有相同或相关癌症 - 家族中癌症发病年龄特别早 - 家族中存在多种原发性癌症 - 家族中已知携带致病基因突变 - 个人患有罕见癌症或多种原发性癌症255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癌症风险,制定个性化的筛查和预防策略。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都提供专业的遗传咨询服务,帮助高风险人群管理癌症风险256

10. 如何照顾细胞周期癌症患者?

照顾细胞周期癌症患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生活照料和自我照顾等257

医疗护理是照顾癌症患者的基础,照顾者需要: - 了解疾病和治疗:学习关于癌症类型、治疗方案和可能副作用的基本知识 - 管理药物:按时给予处方药物,监测药物反应和副作用 - 处理副作用:了解常见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疲劳、感染风险)的管理方法 - 监测症状:注意新症状或症状变化,及时报告医疗团队 - 协助医疗访问:陪同患者就医,记录医疗信息,提出问题258

心理支持对癌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照顾者可以: - 倾听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担忧,开放地沟通 - 提供情感支持:表达关爱和鼓励,尊重患者的情绪 - 尊重自主权:尊重患者的决定,即使在困难时期 - 维持正常生活:尽可能维持日常活动和社交联系 - 寻求专业帮助: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的帮助259

生活照料方面,照顾者可以: - 营养支持:准备营养均衡的饮食,应对食欲不振或味觉变化 - 个人卫生:协助患者保持个人清洁和舒适 - 活动协助:根据患者能力,协助适当的活动和锻炼 - 环境调整: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 休息管理:帮助患者获得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60

自我照顾对照顾者同样重要,因为照顾者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 - 寻求支持:向家人、朋友或支持组织寻求帮助 - 休息和恢复: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 健康生活: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 - 管理压力: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瑜伽 - 保持兴趣:维持自己的爱好和社交活动261

香港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指出,照顾者自身也可能经历压力、焦虑和抑郁,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该指南建议照顾者: - 参加照顾者支持小组:与其他照顾者分享经验和情感 - 学习照顾技能:参加医院或社区组织的照顾者培训课程 - 利用社区资源:了解和使用社区支持服务,如暂息照顾、家居护理等 - 保持沟通: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沟通,获取专业指导262

香港医院管理局癌症治疗标准强调,照顾者是癌症患者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被视为医疗团队的延伸。该标准建议医疗团队: - 为照顾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教育 - 教授照顾者必要的护理技能 - 定期评估照顾者的负担和需求 - 提供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 - 鼓励照顾者参与治疗决策263

香港癌症基金会的”照顾者支持计划”为癌症患者照顾者提供全面支持,包括: - 照顾者培训课程 - 心理咨询服务 - 支持小组活动 - 暂息照顾服务 - 资源链接和转介264

总之,照顾细胞周期癌症患者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生活照料和自我照顾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香港建立了全面的支持体系,为照顾者提供培训、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同时维护自身健康。

參考文獻

  1.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细胞周期调控与癌症研究进展. https://www.ha.org.hk/cancer_cell_cycle_research↩︎

  2. 世界卫生组织. WHO癌症预防指南.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_guidelines↩︎

  3.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tatistics_2024↩︎

  4.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与癌症关系研究. https://www.hku.hk/cancer_cell_cycle_relationship↩︎

  5.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综述.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regulation_review↩︎

  6. 世界卫生组织. WHO癌症预防指南.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_guidelines↩︎

  7.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8. 维基百科. 细胞周期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细胞周期↩︎

  9.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基础知识.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basics↩︎

  1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检查点研究.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checkpoints↩︎

  11.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细胞周期与癌症治疗标准.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

  12. 世界卫生组织. 细胞周期与癌症预防. https://www.who.int/cancer/cell_cycle_prevention↩︎

  13. 维基百科. 有丝分裂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有丝分裂↩︎

  14.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研究.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regulatory_proteins↩︎

  15.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蛋白研究进展. https://www.iarc.fr/cyclin_research_progress↩︎

  16. 香港医院管理局. CDKs与癌症治疗. https://www.ha.org.hk/cdks_cancer_therapy↩︎

  17.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CDK抑制剂研究. https://www.hku.hk/cdk_inhibitors_research↩︎

  18.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检查点与癌症.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checkpoints_cancer↩︎

  19. 香港医院管理局. G1/S检查点与癌症. https://www.ha.org.hk/g1s_checkpoint_cancer↩︎

  20. 维基百科. S期检查点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S期检查点↩︎

  21.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G2/M检查点研究. https://www.hku.hk/g2m_checkpoint_research↩︎

  22.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纺锤体检查点与癌症. https://www.iarc.fr/spindle_checkpoint_cancer↩︎

  23.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细胞周期与细胞命运. https://www.ha.org.hk/cell_cycle_cell_fate↩︎

  24. 维基百科. G0期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G0期↩︎

  25.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p53与细胞凋亡研究. https://www.hku.hk/p53_apoptosis_research↩︎

  2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异常与疾病.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abnormalities_diseases↩︎

  27.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研究综述.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research_review↩︎

  28. 维基百科. 癌症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癌症↩︎

  29.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与癌症.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dysregulation_cancer↩︎

  3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检查点失效机制. https://www.iarc.fr/checkpoint_failure_mechanisms↩︎

  31. 香港医院管理局. p53通路与癌症. https://www.ha.org.hk/p53_pathway_cancer↩︎

  32.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香港常见癌症p53异常研究. https://www.hku.hk/hk_common_cancers_p53↩︎

  3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G1/S检查点与癌症. https://www.iarc.fr/g1s_checkpoint_cancer↩︎

  34. 香港医院管理局. Rb蛋白与癌症治疗. https://www.ha.org.hk/rb_protein_cancer_therapy↩︎

  35.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G2/M检查点研究进展. https://www.hku.hk/g2m_checkpoint_progress↩︎

  3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染色体不稳定性与癌症. https://www.iarc.fr/chromosomal_instability_cancer↩︎

  37.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细胞周期蛋白与CDKs异常表达. https://www.ha.org.hk/cyclins_cdks_overexpression↩︎

  38.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Cyclin D与癌症研究. https://www.hku.hk/cyclin_d_cancer_research↩︎

  3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4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Cyclin E与癌症进展. https://www.iarc.fr/cyclin_e_cancer_progression↩︎

  41.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CDKs异常激活机制. https://www.hku.hk/cdks_abnormal_activation↩︎

  42. 香港医院管理局. CDK抑制剂失活与癌症. https://www.ha.org.hk/cdk_inhibitors_inactivation↩︎

  4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NK4家族抑制剂与癌症. https://www.iarc.fr/ink4_inhibitors_cancer↩︎

  44.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CIP/KIP家族抑制剂研究. https://www.hku.hk/cip_kip_inhibitors_research↩︎

  45. 香港医院管理局. DNA修复缺陷与细胞周期癌症. https://www.ha.org.hk/dna_repair_defects↩︎

  4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错配修复缺陷与癌症. https://www.iarc.fr/mmr_defects_cancer↩︎

  47.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同源重组修复与癌症风险. https://www.hku.hk/hrr_cancer_risk↩︎

  48. 香港医院管理局. 核苷酸切除修复与癌症. https://www.ha.org.hk/ner_cancer↩︎

  49.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信号传导通路与细胞周期癌症. https://www.iarc.fr/signaling_pathways_cancer↩︎

  5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PI3K/AKT/mTOR通路研究. https://www.hku.hk/pi3k_akt_mtor_pathway↩︎

  51. 香港医院管理局. Wnt/β-catenin通路与癌症. https://www.ha.org.hk/wnt_beta_catenin_cancer↩︎

  52.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TGF-β通路与癌症进展. https://www.iarc.fr/tgf_beta_pathway_cancer↩︎

  5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表观遗传调控与细胞周期癌症. https://www.hku.hk/epigenetic_regulation_cancer↩︎

  54. 香港医院管理局. DNA甲基化与癌症. https://www.ha.org.hk/dna_methylation_cancer↩︎

  55.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组蛋白修饰与癌症. https://www.iarc.fr/histone_modification_cancer↩︎

  56.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非编码RNA与细胞周期调控. https://www.hku.hk/noncoding_rna_cell_cycle↩︎

  57. 香港医院管理局. 肿瘤异质性与进化. https://www.ha.org.hk/tumor_heterogeneity_evolution↩︎

  58.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肿瘤内异质性与治疗抵抗. https://www.iarc.fr/intratumor_heterogeneity_resistance↩︎

  59.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tatistics_2024↩︎

  6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靶向治疗进展.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targeted_therapy↩︎

  61. 香港医院管理局. CDK4/6抑制剂临床应用. https://www.ha.org.hk/cdk4_6_inhibitors_clinical↩︎

  62.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WEE1抑制剂研究进展. https://www.iarc.fr/wee1_inhibitors_progress↩︎

  6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CHK1/2抑制剂临床试验. https://www.hku.hk/chk1_2_inhibitors_trials↩︎

  64.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研究综述.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research_review↩︎

  65. 世界卫生组织. WHO癌症预防指南.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_guidelines↩︎

  66. 世界卫生组织. 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 https://www.who.int/lifestyle_cancer_prevention↩︎

  67. 香港医院管理局. 饮食与癌症预防. https://www.ha.org.hk/diet_cancer_prevention↩︎

  68.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69.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加工肉类与癌症风险. https://www.iarc.fr/processed_meat_cancer↩︎

  7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肥胖与细胞周期癌症. https://www.hku.hk/obesity_cell_cycle_cancer↩︎

  71. 香港癌症基金会. 香港肥胖与癌症统计. https://www.cancer-fund.org/hk_obesity_cancer_stats↩︎

  72. 世界卫生组织. 体育活动与癌症预防. https://www.who.int/physical_activity_cancer↩︎

  73.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74.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酒精与癌症风险. https://www.iarc.fr/alcohol_cancer_risk↩︎

  75. 香港癌症基金会. 酒精与癌症预防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alcohol_cancer_prevention↩︎

  76. 世界卫生组织. 烟草与癌症. https://www.who.int/tobacco_cancer↩︎

  77.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控烟政策与癌症预防. https://www.ha.org.hk/hk_smoking_control↩︎

  78.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环境因素与癌症. https://www.iarc.fr/environmental_factors_cancer↩︎

  79. 世界卫生组织. 紫外线辐射与皮肤癌. https://www.who.int/uv_radiation_skin_cancer↩︎

  80. 香港癌症基金会. 防晒与皮肤癌预防. https://www.cancer-fund.org/sun_protection↩︎

  81.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空气污染与癌症. https://www.iarc.fr/air_pollution_cancer↩︎

  82. 香港环境保护署. 香港空气质量与癌症风险. https://www.epd.gov.hk/air_quality_cancer↩︎

  83. 世界卫生组织. 职业暴露与癌症. https://www.who.int/occupational_exposure_cancer↩︎

  84. 香港劳工处. 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 https://www.labour.gov.hk/occupational_safety↩︎

  85.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化学预防研究进展. https://www.hku.hk/chemoprevention_progress↩︎

  8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非甾体抗炎药与癌症预防. https://www.iarc.fr/nsaids_cancer_prevention↩︎

  87.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阿司匹林与结直肠癌预防. https://www.hku.hk/aspirin_colorectal_cancer↩︎

  88. 香港医院管理局.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与乳腺癌预防. https://www.ha.org.hk/serms_breast_cancer↩︎

  8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9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5α-还原酶抑制剂与前列腺癌预防. https://www.iarc.fr/5ari_prostate_cancer↩︎

  91. 香港癌症基金会. 前列腺癌预防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prostate_cancer_prevention↩︎

  92.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天然化合物与癌症预防. https://www.hku.hk/natural_compounds_prevention↩︎

  9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94. 世界卫生组织. 疫苗接种与癌症预防. https://www.who.int/vaccination_cancer_prevention↩︎

  95.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HPV与癌症. https://www.iarc.fr/hpv_cancer↩︎

  96. 香港卫生署. HPV疫苗接种计划. https://www.dh.gov.hk/hpv_vaccination↩︎

  97. 世界卫生组织. 乙型肝炎与肝癌. https://www.who.int/hepatitis_b_liver_cancer↩︎

  98. 香港医院管理局.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与肝癌预防. https://www.ha.org.hk/hbv_vaccination_liver_cancer↩︎

  99.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研究. https://www.hku.hk/hereditary_cancer_syndromes↩︎

  100.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分类. https://www.iarc.fr/hereditary_cancer_classification↩︎

  101.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服务. https://www.hku.hk/genetic_counseling_testing↩︎

  102.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03.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高风险人群筛查指南. https://www.iarc.fr/high_risk_screening_guidelines↩︎

  104. 香港医院管理局. 高风险人群癌症预防项目. https://www.ha.org.hk/high_risk_prevention_programs↩︎

  105.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风险. https://www.hku.hk/psychosocial_factors_cancer↩︎

  106. 香港癌症基金会. 香港成年人压力与癌症调查. https://www.cancer-fund.org/hk_stress_cancer_survey↩︎

  107.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08.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_psychosocial_guidelines↩︎

  10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10.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筛查体系概述.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creening_overview↩︎

  111. 香港卫生署. 政府资助癌症筛查项目. https://www.dh.gov.hk/government_screening_programs↩︎

  112. 香港卫生署. 子宫颈癌筛查计划. https://www.dh.gov.hk/cervical_cancer_screening↩︎

  113.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tatistics_2024↩︎

  114. 香港卫生署. 大肠癌筛查计划. https://www.dh.gov.hk/colorectal_cancer_screening↩︎

  115.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16. 香港卫生署. 乳腺癌筛查服务. https://www.dh.gov.hk/breast_cancer_screening↩︎

  117. 香港癌症基金会. 乳腺癌筛查参与率调查. https://www.cancer-fund.org/breast_screening_survey↩︎

  118.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院管理局癌症筛查服务. https://www.ha.org.hk/ha_cancer_screening↩︎

  11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综合癌症筛查中心. https://www.ha.org.hk/comprehensive_cancer_centers↩︎

  120.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21. 香港医院管理局. 地区性癌症筛查服务. https://www.ha.org.hk/regional_screening_services↩︎

  122. 香港医院管理局. 高风险人群筛查项目. https://www.ha.org.hk/high_risk_screening↩︎

  12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124. 香港私立医院协会. 私立医疗机构癌症筛查服务. https://www.phahk.org.hk/private_cancer_screening↩︎

  125. 香港私立医院协会. 综合健康检查中心指南. https://www.phahk.org.hk/health_check_guide↩︎

  12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27. 香港私立医院协会. 专科癌症筛查中心. https://www.phahk.org.hk/specialist_cancer_centers↩︎

  128. 香港癌症基金会. 企业健康检查与癌症筛查调查. https://www.cancer-fund.org/corporate_health_survey↩︎

  129.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 香港癌症筛查指南. https://www.hkmac.org.hk/cancer_screening_guidelines↩︎

  130. 香港妇产科学院. 子宫颈癌筛查指南. https://www.hkcog.org.hk/cervical_cancer_guidelines↩︎

  131. 香港肠胃学会. 大肠癌筛查指南. https://www.hksge.org.hk/colorectal_cancer_guidelines↩︎

  132. 香港放射科医学院. 乳腺癌筛查指南. https://www.hkcr.org.hk/breast_cancer_guidelines↩︎

  133. 香港胸肺学会. 肺癌筛查指南. https://www.hkthoracic.org.hk/lung_cancer_guidelines↩︎

  134. 香港肝病学会. 肝癌筛查指南. https://www.hksl.org.hk/liver_cancer_guidelines↩︎

  135. 香港泌尿外科学会. 前列腺癌筛查指南. https://www.hku.org.hk/prostate_cancer_guidelines↩︎

  13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筛查实用建议. https://www.ha.org.hk/cancer_screening_tips↩︎

  137.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38. 香港癌症基金会. 癌症筛查选择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screening_choice_guide↩︎

  139.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140. 香港卫生署. 个人健康记录系统. https://www.dh.gov.hk/personal_health_record↩︎

  141.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42.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_psychosocial_guidelines↩︎

  143. 香港医院管理局. 特殊人群癌症筛查服务. https://www.ha.org.hk/special_populations_screening↩︎

  144. 香港卫生署. 少数族裔健康推广计划. https://www.dh.gov.hk/ethnic_minorities_health↩︎

  145.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新来港人士健康服务. https://www.hkcoa.org.hk/new_arrivals_health↩︎

  146. 香港社会福利署. 经济困难人士医疗援助. https://www.swd.gov.hk/financial_assistance_healthcare↩︎

  147. 香港医院管理局. 无障碍医疗服务计划. https://www.ha.org.hk/accessible_healthcare↩︎

  148.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长者健康网络. https://www.hkcss.org.hk/elderly_health_network↩︎

  14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筛查未来发展. https://www.ha.org.hk/cancer_screening_future↩︎

  15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精准筛查研究进展. https://www.hku.hk/precision_screening_progress↩︎

  151. 香港中文大学. 液体活检技术开发. https://www.cuhk.edu.hk/liquid_biopsy_development↩︎

  152. 香港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辅助癌症诊断. https://www.polyu.edu.hk/ai_cancer_diagnosis↩︎

  153. 香港医院管理局. 整合式电子健康平台. https://www.ha.org.hk/integrated_ehealth_platform↩︎

  154. 香港癌症基金会. 社区参与和健康教育计划. https://www.cancer-fund.org/community_education↩︎

  155.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及家属支持服务体系. https://www.ha.org.hk/cancer_support_system↩︎

  156.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疗支持服务概述. https://www.ha.org.hk/medical_support_overview↩︎

  157.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158.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个案管理服务. https://www.ha.org.hk/cancer_case_management↩︎

  159. 香港医院管理局. 公立专科癌症中心. https://www.ha.org.hk/specialist_cancer_centers↩︎

  160. 香港私立医院协会. 私立癌症治疗服务. https://www.phahk.org.hk/private_cancer_treatment↩︎

  161. 香港医院管理局. 公私营协作癌症治疗计划. https://www.ha.org.hk/public_private_collaboration↩︎

  162. 香港医院管理局. 第二医疗意见服务. https://www.ha.org.hk/second_medical_opinion↩︎

  163. 香港医院管理局. 心理社会支持服务概述. https://www.ha.org.hk/psychosocial_support_overview↩︎

  164.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院心理咨询服务. https://www.ha.org.hk/hospital_psychological_services↩︎

  165.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_psychosocial_guidelines↩︎

  16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支持中心. https://www.ha.org.hk/cancer_support_centers↩︎

  167. 香港非政府组织联盟. 癌症非政府组织服务目录. https://www.hkngoalliance.org/cancer_ngo_directory↩︎

  168. 香港癌症基金会. 关爱热线服务. https://www.cancer-fund.org/careline↩︎

  169. 香港癌症康复会. 抗癌勇士计划. https://www.cancerrehab.org.hk/cancer_warrior_program↩︎

  170. 香港儿童癌症基金会. 儿童支持服务. https://www.childrenscancer.org.hk/children_support_services↩︎

  171. 香港基督教工业委员会. 癌症患者灵性支持计划. https://www.cic.org.hk/cancer_spiritual_support↩︎

  172. 香港社会福利署. 癌症患者经济援助服务. https://www.swd.gov.hk/cancer_financial_assistance↩︎

  173. 香港社会福利署. 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 https://www.swd.gov.hk/cssa_scheme↩︎

  174.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院费用减免政策. https://www.ha.org.hk/fee_waiver_policy↩︎

  175. 香港非政府组织联盟. 癌症患者经济援助资源. https://www.hkngoalliance.org/cancer_financial_resources↩︎

  17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药物资助计划. https://www.ha.org.hk/cancer_drug_schemes↩︎

  177. 香港保险业联会. 癌症患者保险支持计划. https://www.hkfi.org.hk/cancer_insurance_support↩︎

  178. 香港复康会. 癌症患者就业支持计划. https://www.rehabsociety.org.hk/cancer_employment_support↩︎

  17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社区癌症支持服务. https://www.ha.org.hk/community_cancer_support↩︎

  180. 香港卫生署. 社区健康中心服务. https://www.dh.gov.hk/community_health_centers↩︎

  181.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 家居护理服务. https://www.shk.org.hk/home_care_services↩︎

  182. 香港复康会. 癌症康复中心. https://www.rehabsociety.org.hk/cancer_rehab_center↩︎

  183. 香港癌症基金会. 交通接送服务. https://www.cancer-fund.org/transport_service↩︎

  184. 香港营养师学会. 癌症患者营养支持计划. https://www.hkns.org.hk/cancer_nutrition_support↩︎

  185. 香港卫生署. 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https://www.dh.gov.hk/community_health_education↩︎

  18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特殊人群癌症支持服务. https://www.ha.org.hk/special_populations_support↩︎

  187.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 少数族裔健康服务. https://www.cskh.org.hk/ethnic_minorities_health↩︎

  188.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新来港人士健康服务. https://www.hkcoa.org.hk/new_arrivals_health↩︎

  189. 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 长者癌症支持计划. https://www.shk.org.hk/elderly_cancer_support↩︎

  190. 香港复康会. 残障人士癌症支持计划. https://www.rehabsociety.org.hk/disability_cancer_support↩︎

  191. 香港儿童癌症基金会. 儿童癌症支持服务. https://www.childrenscancer.org.hk/children_support_services↩︎

  192. 香港医院管理局. 数字化癌症支持服务. https://www.ha.org.hk/digital_cancer_support↩︎

  193. 香港医院管理局. HA Go应用程序. https://www.ha.org.hk/ha_go_app↩︎

  194. 香港科技大学. 癌症患者自我管理应用. https://www.ust.hk/cancer_self_management_app↩︎

  195. 香港癌症基金会. 在线支持社区. https://www.cancer-fund.org/online_community↩︎

  196. 香港卫生署. 健康e道. https://www.dh.gov.hk/health_e↩︎

  197. 香港中文大学. AI癌症咨询系统. https://www.cuhk.edu.hk/ai_cancer_consultation↩︎

  198.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支持服务未来发展. https://www.ha.org.hk/cancer_support_future↩︎

  199. 香港医院管理局. 整合式癌症照护模式. https://www.ha.org.hk/integrated_cancer_care↩︎

  20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201. 香港卫生署. 社区健康中心发展计划. https://www.dh.gov.hk/community_health_center_development↩︎

  202.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家庭为本癌症照护研究. https://www.cuhk.edu.hk/family_based_cancer_care↩︎

  203.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 跨界别癌症支持联盟. https://www.hkcss.org.hk/cross_sector_cancer_alliance↩︎

  204. 香港癌症研究所. 癌症支持服务研究与创新. https://www.hkcri.org.hk/support_research_innovation↩︎

  205.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基础知识.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basics↩︎

  206.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与癌症关系.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cancer_relationship↩︎

  207.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细胞周期研究综述. https://www.iarc.fr/cell_cycle_research_review↩︎

  208.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细胞周期癌症分类. https://www.ha.org.hk/cell_cycle_cancer_classification↩︎

  209.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tatistics_2024↩︎

  210. 世界卫生组织. WHO癌症预防指南. https://www.who.int/cancer/prevention_guidelines↩︎

  211. 世界卫生组织. 癌症预防综合策略. https://www.who.int/cancer_comprehensive_prevention↩︎

  212.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213. 香港癌症基金会. 环境因素与癌症预防. https://www.cancer-fund.org/environmental_prevention↩︎

  214.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215. 香港卫生署. 疫苗接种与癌症预防. https://www.dh.gov.hk/vaccination_cancer_prevention↩︎

  21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217.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筛查资源概述.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creening_resources↩︎

  218. 香港卫生署. 政府资助癌症筛查项目. https://www.dh.gov.hk/government_screening_programs↩︎

  219.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院管理局筛查服务. https://www.ha.org.hk/ha_screening_services↩︎

  220. 香港私立医院协会. 私立医疗机构筛查服务. https://www.phahk.org.hk/private_screening_services↩︎

  221.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 癌症筛查指南. https://www.hkmac.org.hk/cancer_screening_guidelines↩︎

  222.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筛查实用建议. https://www.ha.org.hk/cancer_screening_tips↩︎

  223.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方法概述.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overview↩︎

  224.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手术治疗标准. https://www.ha.org.hk/cancer_surgery_standards↩︎

  225. 香港医院管理局. 放射治疗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radiotherapy_guidelines↩︎

  226.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化学治疗药物分类. https://www.ha.org.hk/chemotherapy_classification↩︎

  227. 香港医院管理局. 靶向治疗临床应用. https://www.ha.org.hk/targeted_therapy_clinical↩︎

  228. 香港医院管理局. 免疫治疗进展报告. https://www.ha.org.hk/immunotherapy_progress↩︎

  229. 香港医院管理局. 激素治疗指南. https://www.ha.org.hk/hormone_therapy_guidelines↩︎

  230. 香港医院管理局. 干细胞移植服务. https://www.ha.org.hk/stem_cell_transplantation↩︎

  231. 香港医院管理局. 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 https://www.ha.org.hk/mdt_treatment_model↩︎

  232.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靶向治疗概述.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targeted_therapy↩︎

  23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细胞周期靶向药物作用机制. https://www.hku.hk/cell_cycle_drug_mechanisms↩︎

  234. 香港医院管理局. 靶向治疗优势分析. https://www.ha.org.hk/targeted_therapy_advantages↩︎

  235. 香港医院管理局. 细胞周期靶向治疗临床应用. https://www.ha.org.hk/cell_cycle_targeted_clinical↩︎

  236.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237.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支持服务体系. https://www.ha.org.hk/cancer_patient_support_system↩︎

  238.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疗支持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medical_support_guide↩︎

  239. 香港医院管理局. 心理社会支持服务目录. https://www.ha.org.hk/psychosocial_support_directory↩︎

  240. 香港社会福利署. 经济援助服务指南. https://www.swd.gov.hk/financial_assistance_guide↩︎

  241. 香港医院管理局. 社区资源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community_resources_guide↩︎

  242. 香港医院管理局. 数字化支持服务目录. https://www.ha.org.hk/digital_support_directory↩︎

  243.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预后因素分析. https://www.ha.org.hk/cancer_prognostic_factors↩︎

  244.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肿瘤相关预后因素. https://www.hku.hk/tumor_prognostic_factors↩︎

  245. 香港医院管理局. 患者相关预后因素. https://www.ha.org.hk/patient_prognostic_factors↩︎

  246. 香港医院管理局. 治疗相关预后因素. https://www.ha.org.hk/treatment_prognostic_factors↩︎

  247.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社会环境预后因素. https://www.hku.hk/social_prognostic_factors↩︎

  248. 香港医院管理局. 香港癌症统计报告2024. https://www.ha.org.hk/hk_cancer_statistics_2024↩︎

  24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250.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癌症遗传学研究. https://www.hku.hk/cancer_genetics_research↩︎

  251.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分类. https://www.iarc.fr/hereditary_cancer_classification↩︎

  252.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癌症遗传易感性研究. https://www.hku.hk/cancer_genetic_susceptibility↩︎

  253.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 https://www.hku.hk/cancer_epigenetics↩︎

  254.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学术报告2024. https://www.hku.hk/cancer_research_report_2024↩︎

  255.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256. 香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 遗传咨询服务. https://www.hku.hk/genetic_counseling_services↩︎

  257.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照顾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_caregiver_guide↩︎

  258. 香港医院管理局. 医疗护理技能培训. https://www.ha.org.hk/medical_care_training↩︎

  259.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技术. https://www.ha.org.hk/cancer_psychological_support↩︎

  260.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生活照料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_daily_care_guide↩︎

  261. 香港医院管理局. 照顾者自我照顾指南. https://www.ha.org.hk/caregiver_self_care↩︎

  262.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务指南. https://www.ha.org.hk/cancer_psychosocial_guidelines↩︎

  263. 香港医院管理局. 癌症治疗标准2024. https://www.ha.org.hk/cancer_treatment_standards_2024↩︎

  264. 香港癌症基金会. 照顾者支持计划. https://www.cancer-fund.org/caregiver_support_program↩︎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