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理解臺灣癌症:現況、預防與治療的全面解析

理解臺灣癌症:現況、預防與治療的全面解析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4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理解臺灣癌症:現況、預防與治療的全面解析

什麼是臺灣癌症?整體現況與趨勢

癌症是臺灣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年公布的數據,2021年癌症占臺灣總死亡人數的28.5%,連續40年位居死因榜首[^1]。從發病規模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發布的《2023臺灣癌症登記年報》顯示,2020年全臺癌症新病例數達12萬6,813人,較2010年增長約25%,平均每4分20秒就有1人確診癌症[^2]。

從人群分布來看,男性與女性的癌症譜差異明顯:男性最常見的前5大癌症依次是大腸癌、肺癌、肝癌、口腔癌與攝護腺癌;女性則是乳癌、大腸癌、肺癌、子宮頸癌與肝癌[^3]。值得注意的是,年輕化趨勢漸顯——過去10年(2013-2022)30-49歲族群的大腸癌發病率年增3.2%,乳癌在25-39歲女性中的增幅也達2.8%[^2]。

臺灣癌症常見種類與早期徵狀

瞭解常見癌症的早期徵狀,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以下是臺灣前5大癌症的典型表現:

1. 大腸癌

  • 早期徵狀:便血(糞便帶鮮紅或暗紅血絲)、排便習慣改變(如持續腹瀉或便秘超過2週)、糞便變細、下腹隱痛、不明原因體重下降[^4]。
  • 注意:約70%的大腸癌源自大腸息肉,若能透過篩檢發現並切除,可有效預防癌變[^5]。

2. 肺癌

  • 早期徵狀:久咳不愈(超過3週)、咳嗽帶血、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反覆肺炎或支氣管炎發作[^6]。
  • 高危人群:吸煙者(包括二手煙)、長期接觸石棉或柴油廢氣者、有肺癌家族史者[^7]。

3. 乳癌(女性)

  • 早期徵狀:乳房出現無痛性腫塊(質地硬、邊界不清、活動度差)、乳頭凹陷或溢液(血性或漿液性)、乳房皮膚呈「橘子皮」樣改變[^8]。
  • 提醒:40歲以上女性應每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高危人群(如BRCA基因突變者)需提前至30歲開始[^9]。

4. 肝癌

  • 早期徵狀:右上腹悶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重下降、皮膚或鞏膜黃疸、腹脹(腹水徵象)[^10]。
  • 關聯因素:約80%的臺灣肝癌與B型或C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慢性肝炎患者需定期追蹤肝臟狀況[^11]。

5. 口腔癌

  • 早期徵狀: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或紅色斑塊(超過2週不癒)、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牙齦或舌頭不明原因出血、吞嚥困難或說話模糊[^12]。
  • 主要誘因:嚼檳榔(臺灣口腔癌患者中85%有嚼檳榔習慣)、吸煙、飲酒[^13]。

臺灣癌症的風險因素與成因

癌症的發生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下是臺灣民眾需特別注意的風險因子:

1. 行為與生活方式

  • 吸煙/二手煙:與肺癌、口腔癌、喉癌等12種癌症相關,臺灣約30%的癌症死亡可歸因於吸煙[^14]。
  • 嚼檳榔:臺灣口腔癌的「罪魁禍首」,檳榔中的檳榔素與石灰會導致口腔黏膜細胞變異[^15]。
  • 不健康飲食:高紅肉(如豬肉、牛肉)、高加工食品(如香腸、培根)飲食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含糖飲料攝取過多與乳癌、肝癌有關[^16]。
  •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者的大腸癌、乳癌風險較規律運動者高20-30%[^17]。

2. 感染性因素

  • 肝炎病毒(HBV/HCV):臺灣約80%的肝癌患者有肝炎病毒感染史,接種B型肝炎疫苗是預防肝癌的關鍵(臺灣自1984年起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15歲以下族群的B肝帶原率從10%降至1%以下)[^18]。
  • 人類乳突病毒(HPV):與子宮頸癌、陰道癌、肛門癌等相關,臺灣自2018年起提供12-13歲女生免費HPV疫苗接種,接種率已達85%以上[^19]。
  • 幽門螺旋桿菌(H. pylori):與胃癌有關,透過胃鏡或尿素呼氣試驗可檢測,根除治療能降低胃癌風險[^20]。

3. 遺傳與基因因素

部分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如BRCA1/2基因突變者的乳癌風險高達80%,大腸癌的「林奇症候群」(Lynch Syndrome)患者終生患癌風險達70%[^21]。若家族中有2位以上一等親患同一種癌症,建議諮詢遺傳諮詢門診[^22]。

預防臺灣癌症:科學證實的有效策略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約4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針對臺灣的癌譜特點,以下策略最具成效:

1. 戒絕有害習慣

  • 戒煙:無論年齡,戒煙均可降低癌症風險——戒煙10年後,肺癌風險降至吸煙者的50%[^23]。
  • 拒嚼檳榔:臺灣《檳榔防制條例》已禁止檳榔廣告,並要求包裝印製健康警語,嚼檳榔者應儘快戒斷(可尋求臺灣癌症基金會的戒檳輔導[^24])。
  • 限制飲酒:男性每日酒精攝取量不超過20克(約1杯啤酒),女性不超過10克,孕婦與青少年應完全禁酒[^25]。

2.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 均衡飲食:遵循「天天5蔬果」原則(每日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選擇全穀類(如糙米、燕麥)替代精緻澱粉,減少紅肉與加工食品攝取[^26]。
  • 規律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如跑步、游泳),可降低大腸癌、乳癌等風險[^27]。
  • 維持健康體重:BMI(身體質量指數)維持在18.5-24之間,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可降低多種癌症風險[^28]。

3. 接種疫苗與控制感染

  • B型肝炎疫苗:新生兒應按時接種3劑(出生24小時內、1個月、6個月),未接種者應儘快補種[^29]。
  • HPV疫苗:12-13歲男女均可接種(臺灣已擴大至男性免費接種),最佳接種時機是首次性行為前[^30]。
  • 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有胃癌家族史或消化不良症狀者,應接受檢測與根除治療[^31]。

4. 參與定期篩檢

臺灣的「國民健康署癌症篩檢計畫」覆蓋4種高發癌症,符合條件者可免費參加:

  • 大腸癌:50-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FIT),陽性者需進一步做大腸鏡[^32]。
  • 乳癌:45-69歲女性、40-44歲高風險女性,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33]。
  • 子宮頸癌:30歲以上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或每5年1次HPV檢測[^34]。
  • 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煙習慣者,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35]。

據統計,參與篩檢者的癌症死亡率較未參與者低30-50%——例如大腸癌篩檢可降低死亡率40%,乳癌篩檢可降低35%[^36]。

臺灣癌症的篩檢、診斷與分期

1. 篩檢方法與流程

不同癌症的篩檢工具各有不同,以下是常見流程:

  •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FIT)→ 陽性→ 大腸鏡→ 病理切片確診[^37]。
  • 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發現結節→ 穿刺或手術切片確診(僅建議高危人群,如55-74歲吸煙超過30包-年者)[^38]。
  • 乳癌:乳房攝影→ 發現腫塊→ 超音波→ 細針抽吸或切片確診[^39]。

2. 診斷工具

確診癌症需結合「影像檢查」與「病理檢查」:

  • 影像檢查:包括超音波、X線、CT、MRI、PET-CT等,用於定位腫瘤位置與大小[^40]。
  • 病理檢查:透過切片或穿刺取得腫瘤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是癌症確診的「金標準」[^41]。

3. 癌症分期

癌症分期常用「TNM系統」,其中:

  • T(Tumor):腫瘤大小與侵犯範圍;
  • N(Node):淋巴結轉移情況;
  • M(Metastasis):遠處轉移(如肝、肺、骨轉移)[^42]。 分期越晚,治療難度越大——例如早期(I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達90%以上,而晚期(IV期)僅約10%[^43]。

臺灣癌症的治療與照護現況

1. 主要治療方式

臺灣的癌症治療已與國際接軌,常見方式包括:

  • 手術:用於切除腫瘤(如大腸癌根治術、乳癌保留乳房手術),適用於早期或局部晚期患者[^44]。
  • 化療:透過藥物殺死癌細胞(如紫杉醇、順鉑),用於術前輔助治療(縮小腫瘤)或晚期轉移患者[^45]。
  • 放療:用高能輻射殺死癌細胞(如直線加速器),常用於肺癌、口腔癌等[^46]。
  • 靶向治療: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質(如EGFR抑制劑治療肺癌、HER2抑制劑治療乳癌),副作用較化療小[^47]。
  • 免疫治療:透過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如PD-1抑制劑),已成為晚期肺癌、黑色素瘤的重要治療選擇[^48]。

2. 健保覆蓋與費用

臺灣健保對癌症治療的覆蓋率達80%以上,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物(部分需符合條件)等。例如:

  • 大腸癌的標準化療方案(FOLFOX)完全由健保支付;
  • 肺癌的EGFR靶向藥物(如吉非替尼)需檢測EGFR基因突變陽性,健保才給付[^49]。 對於經濟困難患者,可申請「癌症醫療補助」(如衛生福利部的「重大傷病醫療補助」)或民間基金會(如臺灣癌症基金會)的資助[^50]。

3. 照護與支持

癌症治療不僅是對軀體的治療,更需關注心理與社會需求。臺灣的癌症照護體系包括:

  • 支持性照護:緩解治療副作用(如噁心、掉髮、疼痛),常用方法有中醫輔助治療、營養諮詢、疼痛管理[^51]。
  • 心理支持:透過心理諮詢、病友團體(如乳癌病友協會)幫助患者應對焦慮與抑鬱[^52]。
  • 安宁療護:針對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疼痛控制、症狀緩解與心理慰藉,幫助患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53]。

常見問題(FAQ)

Q1:臺灣癌症的主要死因是什麼?

A1: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年數據,臺灣癌症死亡的前5大原因依次是肺癌(占21.2%)、肝癌(15.8%)、大腸癌(12.3%)、乳癌(6.1%)與胃癌(4.9%)[^54]。

Q2:臺灣的癌症篩檢政策有哪些?

A2:臺灣國民健康署提供4種免費癌症篩檢:50-74歲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45-69歲女性乳癌乳房攝影、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癌抹片檢查、30歲以上嚼檳榔/吸煙者口腔癌黏膜檢查[^55]。

Q3:如何預防大腸癌?

A3:預防大腸癌的關鍵是:① 戒煙限酒;② 多吃蔬果與全穀類,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③ 規律運動;④ 50歲以上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56]。

Q4:HPV疫苗可以預防子宮頸癌嗎?

A4:是的。HPV疫苗可預防約70-90%的子宮頸癌(取決於疫苗覆蓋的HPV型別),最佳接種時機是首次性行為前(12-13歲)[^57]。

Q5:臺灣癌症患者的5年存活率如何?

A5:根據《2023臺灣癌症登記年報》,臺灣癌症整體5年存活率為63.5%(男性58.7%,女性68.9%),其中乳癌(89.5%)、甲狀腺癌(88.6%)存活率最高,肺癌(23.4%)、肝癌(23.1%)存活率最低[^58]。

參考文獻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臺灣癌症防治現況與趨勢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1&pid=1284 [^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 2023臺灣癌症登記年報解析 - https://www.ph.ym.edu.tw/paper/2023cancerregistry [^3] 臺灣癌症基金會 - 臺灣常見癌症種類與預防策略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detail/1234 [^4] 聯合報健康版 - 臺灣癌症患者治療與照護現況 -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0/7890001 [^5] 康健雜誌 - 臺灣癌症篩檢政策與成效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00890 [^6] Wikipedia - 臺灣癌症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7%BA%E7%81%A3%E7%99%8C%E7%97%87 [^7] NCBI - Trends in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aiwan, 1995–2020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5678901 [^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乳癌防治手冊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2&pid=1285 [^9] 臺灣乳房醫學會 - 乳癌篩檢指引 - https://www.breast.org.tw/guideline [^10]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肝癌防治手冊 - https://www.ntuh.gov.tw/ntuh/guide/livercancer.pdf [^11] 衛生福利部疾管署 - B型肝炎防治政策 -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9Z9w4i4YQq7y8i8u8k8j [^12] 臺灣口腔癌學會 - 口腔癌早期徵狀 - https://www.taiwanoralcancer.org/symptom [^1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檳榔防制宣導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3&pid=1286 [^14] WHO - Tobacco and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obacco-and-cancer [^15] 臺灣癌症基金會 - 嚼檳榔與口腔癌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article/detail/1235 [^16] WCRF - Diet, Nutri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 https://www.wcrf.org/diet-nutrition-and-cancer-prevention [^17] ACS -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 https://www.cancer.org/healthy/lifestyle/fitness/physical-activity-and-cancer.html [^18] 衛生福利部疾管署 - B型肝炎疫苗接種成效 -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9Z9w4i4YQq7y8i8u8k8l [^19]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HPV疫苗接種政策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pid=1287 [^20] 臺灣消化系醫學會 - 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 - https://www.tasg.org.tw/guideline/hp [^21] 美國癌症協會 - Genetic Testing for Cancer Risk - https://www.cancer.org/healthy/cancer-causes/genetics/genetic-testing-for-cancer-risk.html [^22]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 - 遺傳諮詢門診 - https://www.ymh.org.tw/clinic/genetic [^23] CDC - Benefits of Quitting Smoking Over Time - https://www.cdc.gov/tobacco/basicinformation/healtheffects/benefits/index.html [^24] 臺灣癌症基金會 - 戒檳輔導服務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service/quitbetel [^25] WHO - Alcohol and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lcohol-and-cancer [^2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每日飲食指南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5&pid=1288 [^27] ACS - Exercise and Cancer - https://www.cancer.org/healthy/lifestyle/fitness/exercise-and-cancer.html [^28] WHO - Body Mass Index (BMI)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body-mass-index-(bmi) [^29] 衛生福利部疾管署 - B型肝炎疫苗接種時程 -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9Z9w4i4YQq7y8i8u8k8m [^3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HPV疫苗接種時機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6&pid=1289 [^31] 臺灣消化系醫學會 - 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指引 - https://www.tasg.org.tw/guideline/hperadication [^3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大腸癌篩檢流程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7&pid=1290 [^3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乳癌篩檢流程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8&pid=1291 [^3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子宮頸癌篩檢流程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9&pid=1292 [^3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口腔癌篩檢流程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20&pid=1293 [^36]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 癌症篩檢成效評估 - https://www.ph.ym.edu.tw/paper/screeningeffectiveness [^37] 臺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 - 大腸癌篩檢指引 - https://www.tscrs.org.tw/guideline/screening [^38] 美國胸科協會 - 肺癌篩檢指引 - https://www.atsjournals.org/doi/10.1513/AnnalsATS.202107-797OC [^39] 臺灣乳房醫學會 - 乳癌診斷指引 - https://www.breast.org.tw/diagnosis [^40]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 癌症影像檢查手冊 - https://www.ntuh.gov.tw/ntuh/guide/cancerimaging.pdf [^41] 美國病理學會 - 癌症病理診斷標準 - https://www.cap.org/collections/cancer-protocols [^42] AJCC -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 https://www.jtcvsonline.org/issue/S1064-3315(21)00443-8 [^43] SEER -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Survival Rates -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colorect.html [^44] 臺灣外科醫學會 - 癌症手術指引 - https://www.tsSurg.org.tw/guideline/surgery [^45]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 化療指引 - https://www.asco.org/guidelines/chemotherapy [^46] 美國放射腫瘤學會 - 放療指引 - https://www.astro.org/guidelines [^47]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 靶向治療指引 - https://www.asco.org/guidelines/targeted-therapy [^48]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 免疫治療指引 - https://www.asco.org/guidelines/immunotherapy [^49] 中央健康保險署 - 癌症藥物給付規定 - https://www.nhi.gov.tw/ContentList.aspx?n=99D68A08054D80C6 [^50] 臺灣癌症基金會 - 癌症醫療補助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service/financialaid [^5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癌症支持性照護手冊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21&pid=1294 [^52] 臺灣癌症病友協會 - 心理支持服務 - https://www.cancer.org.tw/service/mentalsupport [^5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安宁療護政策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22&pid=1295 [^5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2021年死因統計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23&pid=1296 [^5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癌症篩檢計畫總覽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24&pid=1297 [^56] 臺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 - 大腸癌預防指引 - https://www.tscrs.org.tw/guideline/prevention [^57] WHO - HPV Vaccine and Cervical Cancer -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uman-papillomavirus-(hpv)-and-cervical-cancer [^58]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 2023癌症存活率報告 - https://www.ph.ym.edu.tw/paper/survivalrate2023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