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勞保有給付嗎:全面解析香港癌症患者經濟援助資源

癌症勞保有給付嗎:全面解析香港癌症患者經濟援助資源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5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勞保有給付嗎:全面解析香港癌症患者經濟援助資源

本文僅供科普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如有健康疑慮,請諮詢註冊醫生。

癌症勞保給付概述:了解您的權益與保障

在香港,癌症是一個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每年影響數以千計的家庭。當一個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症時,除了面對身體和情緒上的挑戰外,經濟壓力往往成為另一個重大負擔。許多患者和家屬都會問一個關鍵問題:「癌症勞保有給付嗎?」這個問題涉及香港的勞工保險制度、醫療保障體系以及各類經濟援助資源。本節將全面解析癌症勞保給付的相關問題,幫助您了解在面對癌症時可以獲得哪些經濟支援。

香港勞工保險制度與癌症保障

香港的勞工保險制度主要由《僱傭條例》規管,其中包括強制性的僱員補償保險,俗稱「勞工保險」或「勞工賠償」。這種保險主要針對因工作或受僱過程中發生的意外或職業病所導致的傷亡提供補償1。然而,癌症是否屬於勞工保險的保障範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

一般而言,如果癌症被證明是由工作環境中的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職業病,則可能符合勞工保險的給付條件。例如,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輻射或其他致癌因素的僱員,若因此患上癌症,可能有資格獲得勞工保險的賠償2。然而,大多數癌症病例並非直接由工作環境引起,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勞工保險通常不會提供給付。

職業病認定標準與癌症

香港的《僱員補償條例》附表2列明了被視為職業病的疾病及其相關行業。對於癌症而言,以下幾種情況可能被認定為職業病3

  1. 由砷或其化合物引起的癌症
  2. 由石棉引起的肺癌、間皮瘤或胃癌
  3. 由苯引起的白血病
  4. 由鐳或其同位素引起的骨肉瘤
  5. 由焦油、瀝青、礦物油或蒽引起的皮膚癌
  6. 由鎳或其化合物引起的肺癌或鼻竇癌
  7. 由鎘或其化合物引起的前列腺癌或肺癌

要獲得勞工保險的癌症給付,患者需要證明其癌症與工作環境中的特定有害因素有直接因果關係,這通常需要醫學證據和專業評估的支持4

勞工保險癌症給付的申請流程

如果患者的癌症被認定為職業病,可以按照以下流程申請勞工保險給付5

  1. 及時報告:僱員應在診斷出癌症後盡快通知僱主,並在規定時間內(通常為事故發生後的指定天數內)向僱主提交書面通知。

  2. 醫療證明:獲取註冊醫生的詳細醫療報告,說明癌症的診斷、可能的病因以及與工作環境的關聯。

  3. 填寫申請表格:僱主需要填寫「僱員補償申請表格」,並連同醫療報告一起提交給勞工處或相關保險公司。

  4. 調查與評估:勞工處或保險公司將對申請進行調查,可能包括工作環境評估、醫學記錄審查等,以確定癌症是否確實由工作因素引起。

  5. 決定與通知:在完成調查後,相關機構將作出決定,並通知申請人是否獲批給付以及給付的金額。

  6. 上訴權利:如果申請被拒,申請人有權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

勞工保險癌症給付的類型與金額

如果癌症被認定為職業病,患者可能獲得以下幾類給付6

  1. 醫療費用:包括診斷、治療、藥物、住院等相關醫療費用。這通常是實報實銷,但可能有上限。

  2. 傷殘賠償:如果癌症導致永久性傷殘,患者可以獲得一筆傷殘賠償金。金額根據傷殘程度和患者的收入水平計算。

  3. 暫時丧失工作能力補償:在治療期間無法工作的患者,可以獲得定期補償,通常為其月收入的五分之四。

  4. 死亡賠償:如果患者因癌症不幸去世,其受養人可以獲得死亡賠償金。

  5. 喪葬費:提供一定金額的喪葬費補助。

具體的金額計算方式複雜,通常考慮患者的年齡、收入、家庭狀況等因素。根據香港《僱員補償條例》,傷亡賠償的上限會定期調整7

勞工保險給付的局限性

雖然勞工保險為職業病引起的癌症提供了一定保障,但這一保障存在明顯局限性8

  1. 適用範圍有限:只有明確由工作環境引起的癌症才能獲得給付,而這類癌症在總體癌症病例中佔比較小。

  2. 證明責任重大:患者需要提供充分的醫學證據,證明癌症與工作環境的直接因果關係,這在實踐中往往困難。

  3. 給付金額有限:勞工保險的給付金額可能不足以覆蓋癌症治療的全部費用,尤其是先進治療方法或長期康復需求。

  4. 申請流程複雜:申請流程可能耗時且複雜,對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造成額外負擔。

  5. 不包括非職業性癌症:大多數常見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結腸癌等)通常不被認定為職業病,因此無法獲得勞工保險給付。

香港其他醫療保障選項

鑑於勞工保險在癌症保障方面的局限性,香港居民應了解其他可用的醫療保障選項9

  1. 公共醫療系統: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由醫院管理局管理,提供可負擔的醫療服務。癌症患者可以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費用遠低於私立醫院。然而,公立醫院可能面臨輪候時間長、選擇有限等問題。

  2. 私人醫療保險:許多人購買私人醫療保險來補充公共醫療系統的不足。不同的保險計劃對癌症的覆蓋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包括癌症治療的全額或部分費用。在購買保險時,應仔細閱讀條款,了解癌症保障的範圍、限額和除外責任。

  3. 自願醫保計劃:香港政府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旨在鼓勵市民購買私人醫療保險,以減輕公共醫療系統的壓力。參與此計劃的保險產品必須符合最低標準,包括對某些嚴重疾病(包括癌症)的保障。

  4. 儲蓄型醫療保險:這類保險產品結合了保險和儲蓄功能,不僅提供醫療保障,還能累積現金價值,為未來的醫療需求提供資金來源。

癌症患者的經濟援助資源

除了醫療保險外,香港還有多種經濟援助資源可幫助癌症患者應對治療費用和生活開支10

  1.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可以申請綜援,獲得基本生活保障。綜援的金額根據申請人的家庭狀況、資產和收入等因素確定。

  2. 高額醫療費用津貼:對於因長期疾病(包括癌症)而產生高額醫療費用的人士,社會福利署提供高額醫療費用津貼,幫助緩解經濟壓力。

  3. 關愛基金:香港關愛基金設有多個援助項目,為有經濟困難的病患者(包括癌症患者)提供資助。

  4. 慈善機構援助:許多慈善機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明愛等,為癌症患者提供經濟援助、情緒支持和實用服務。

  5. 醫院費用減免:公立醫院根據患者的經濟狀況提供費用減免,減免幅度從10%到100%不等。

  6. 藥物資助計劃:某些昂貴的抗癌藥物可能有專門的資助計劃,幫助患者獲得治療。

預防性財務規劃與癌症保障

面對癌症可能帶來的經濟負擔,預防性財務規劃至關重要11

  1. 早期購買適合的保險:在健康狀況良好時購買包含癌症保障的保險產品,可以獲得更全面的保障和更優惠的保費。

  2. 建立應急基金:儲備相當於3-6個月生活開支的應急基金,應對突發的健康問題。

  3. 定期檢查保險需求:隨著生活階段的變化,定期評估和調整保險保障範圍,確保保險計劃仍符合當前需求。

  4. 了解現有保險條款:仔細閱讀現有保險單的條款,了解對癌症的保障範圍、申請流程和限制。

  5. 尋求專業理財建議:諮詢專業理財顧問,制定全面的財務規劃,包括風險管理和疾病保障。

總結:癌症勞保給付的現實與選擇

回到最初問題:「癌症勞保有給付嗎?」答案是:有條件地給付。只有當癌症被證明是由工作環境中的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職業病時,才能獲得勞工保險的給付。對於大多數癌症患者而言,傳統的勞工保險並不提供保障。

然而,香港有著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和經濟援助系統,可以幫助癌症患者應對治療費用和生活挑戰。這包括公共醫療系統、私人醫療保險、社會保障援助以及各類慈善機構的支援。

對於個人而言,了解這些資源並提前做好財務規劃,是應對癌症可能帶來的經濟挑戰的最佳策略。同時,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各界也應共同努力,完善癌症保障體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讓他們能夠專注於治療和康復。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探討香港的癌症篩查資源,這對於早期發現癌症、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經濟負擔至關重要。

香港癌症篩查資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癌症篩查是預防和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通過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降低治療成本,減少經濟負擔。香港建立了多層次的癌症篩查體系,為市民提供多種篩查服務和資源。本節將全面介紹香港的癌症篩查資源,幫助您了解如何利用這些資源進行癌症預防和早期發現。

香港常見癌症與篩查重要性

在香港,最常見的癌症包括肺癌、結腸癌、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等12。這些癌症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和生存率將大大提高。例如,早期結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晚期結腸癌的5年生存率則低於15%13。同樣,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5%,而晚期則降至約25%14

癌症篩查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5

  1. 提高早期發現率:篩查可以在症狀出現前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為早期治療創造條件。

  2. 降低治療成本:早期癌症的治療通常較為簡單,費用較低;而晚期癌症可能需要複雜的治療方案,費用高昂。

  3. 提高治療成功率:早期癌症的治療選擇更多,治療效果更好,患者生存率更高。

  4. 減少經濟負擔:早期治療不僅醫療費用較低,還能減少因疾病導致的收入損失和護理成本。

  5. 改善生活質量:早期治療通常可以保留更多器官功能,減少治療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香港政府推動的癌症篩查計劃

香港政府通過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推動了多項針對高發癌症的篩查計劃16

1. 大腸癌篩查計劃

香港衛生署於2016年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並於2018年常規化為「大腸癌篩查計劃」。這是香港首個針對常見癌症的全民篩查計劃,主要特點包括:

  • 目標人群:61至70歲的香港居民(計劃將逐步擴展至50至75歲人士)
  • 篩查方法:分階段進行,首先進行糞便免疫化學測試(FIT),若結果異常,則轉介進行大腸鏡檢查
  • 費用:政府資助部分費用,參與者需支付部分費用
  • 參與方式:通過家庭醫生或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轉介

截至2024年,該計劃已覆蓋超過50萬名市民,檢出超過3000例大腸癌及癌前病變17

2.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由衛生署轄下的女性健康服務推行,主要特點包括:

  • 目標人群: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
  • 篩查方法:子宫頸抹片檢查或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測試
  • 費用:政府轄下的母嬰健康院和女健康服務提供免費或低收費服務
  • 參與方式:可預約政府診所或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

該計劃自2004年推出以來,已顯著降低了香港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8

3. 乳腺癌篩查計劃

衛生署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推行「乳腺癌篩查計劃」,主要特點包括:

  • 目標人群:44至69歲的女性,特別是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
  • 篩查方法:乳房X光造影檢查( mammography)
  • 費用:部分資助,參與者需支付部分費用
  • 參與方式:通過家庭醫生轉介或直接預約參與計劃的醫院

該計劃自2011年推出以來,已檢出數百例早期乳腺癌19

公立醫院提供的篩查服務

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公立醫院和專科診所提供多種癌症篩查服務20

1. 普通科門診篩查轉介

公立醫院的普通科門診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風險因素和年齡,轉介患者進行適當的癌症篩查。這種方式的優點是:

  • 由專業醫生評估篩查必要性
  • 篩查結果的後續處理較為連貫
  • 費用較低(符合資格的市民可獲公立醫院費用減免)

然而,由於公立醫院服務需求大,輪候時間可能較長。

2. 專科篩查診所

部分公立醫院設有專門的篩查診所,提供針對特定癌症的篩查服務,例如:

  • 港島東醫院的「大腸癌篩查中心」
  • 瑪嘉烈醫院的「女性健康中心」(提供子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
  • 威爾斯親王醫院的「綜合篩查中心」

這些專科診所通常配備專業設備和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提供高質量的篩查服務21

私家醫療機構的篩查選擇

香港的私家醫療機構提供多種癌症篩查套餐和服務,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22

1. 綜合健康檢查套餐

許多私家醫院和診所提供綜合健康檢查套餐,通常包括多種癌症篩查項目,例如:

  • 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的「全面癌症篩查計劃」
  • 養和醫院的「健康體檢套餐」
  • 聖德肋撒醫院的「預防性健康檢查計劃」

這些套餐的優點是方便快捷,可以在一次訪問中完成多項檢查,但費用較高。

2. 專項癌症篩查服務

許多專科診所提供針對特定癌症的篩查服務,例如:

  • 胃腸肝臟科診所提供大腸癌和胃癌篩查
  • 婦科診所提供子宮頸癌和卵巢癌篩查
  • 乳腺專科中心提供乳腺癌篩查
  • 泌尿科診所提供前列腺癌篩查

這類服務通常由相關專科的醫生提供,專業性強,可以根據個人風險因素提供個性化建議23

3. 企業健康篩查計劃

許多私家醫療機構與企業合作,為員工提供健康篩查服務,包括癌症篩查。這類計劃的優點是:

  • 通常由企業部分或全額資助
  • 方便員工在工作時間內進行檢查
  • 可以建立員工健康基線數據,便於追蹤變化

一些提供企業健康篩查計劃的機構包括香港醫療中心、卓健醫療等24

非政府組織的篩查資源

多個非政府組織在香港提供癌症篩查相關的服務和資源25

1.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多種篩查相關服務:

  • 免費篩查講座:定期舉辦關於不同癌症篩查的講座,提高公眾意識
  • 篩查資訊中心:提供最新的篩查資訊和指南
  • 流動篩查服務:在某些社區提供流動篩查服務,特別是針對服務不足的地區
  • 經濟援助:為經濟困難的人士提供篩查費用資助

2. 香港防癌會

香港防癌會致力於癌症預防和早期發現,提供以下篩查相關服務:

  • 健康教育:通過多種渠道宣傳篩查的重要性
  • 風險評估工具:在線提供各種癌症的風險評估工具
  • 篩查指南:提供詳細的篩查指南,建議不同年齡和風險人群的篩查頻率和方法
  • 社區篩查活動:定期在社區組織篩查活動,提高參與率

3. 其他專科癌病組織

許多專注於特定癌症的非政府組織也提供相關的篩查資源,例如:

  • 香港乳癌基金會(乳腺癌篩查)
  • 香港大腸癌協會(大腸癌篩查)
  • 香港肝病協會(肝癌篩查)

這些組織通常由患者、家屬和醫療專業人士組成,提供專業且有同理心的服務26

社區篩查計劃與外展服務

為了提高篩查的可及性,香港有多個社區篩查計劃和外展服務27

1. 地區康健站

地區康健站是政府設立的地區性健康中心,提供基本健康服務,包括部分癌症篩查轉介服務。這些中心通常位於社區內,方便市民前往。截至2024年,全港已設立超過20個地區康健站。

2. 社區外展篩查服務

多個醫療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社區外展篩查服務,將篩查服務帶到社區、工作場所和學校。例如:

  • 醫院管理局的「社區健康服務車」提供流動篩查服務
  •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社區癌症篩查計劃」在社區中心提供篩查服務
  • 部分地區組織與私家醫院合作,在社區活動中心設立臨時篩查站

這些外展服務特別適合行動不便或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士。

3. 工作場所篩查計劃

一些大型企業與醫療機構合作,為員工提供工作場所篩查服務。這種模式的好處是:

  • 提高篩查的便利性,員工無需額外安排時間
  • 企業文化支持健康促進,提高員工參與意願
  • 可以針對特定職業風險設計篩查項目

一些採用這種模式的企業包括銀行、大型零售連鎖和公共事業公司28

特定人群的篩查資源

針對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香港設有多項專門的篩查資源29

1. 長者篩查服務

鑑於長者是癌症高發人群,香港有多項針對長者的篩查服務:

  • 長者健康中心:衛生署轄下的長者健康中心為65歲及以上人士提供健康評估和篩查轉介服務
  • 長者綜合健康檢查:部分公立醫院和私家醫院提供專門為長者設計的綜合健康檢查,包括多種癌症篩查
  • 社區長者篩查活動:地區組織和社會服務機構定期舉辦針對長者的篩查活動

2. 弱勢社群篩查資源

為確保篩查服務的普及性,香港為不同弱勢群體提供專門的篩查資源:

  • 少數族裔篩查服務:一些非政府組織提供多語言的篩查資訊和服務,如香港東南亞聯盟
  • 殘疾人士篩查支持:香港復康會等機構為殘疾人士提供無障礙篩查服務和支持
  • 新來港人士篩查資訊:一些社區組織為新來港人士提供篩查資訊和轉介服務

3. 高風險人群篩查計劃

針對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群,香港設有專門的篩查計劃:

  • 家族性癌症諮詢和篩查服務: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的醫學院提供家族性癌症風險評估和篩查服務
  • 職業性癌症篩查:勞工處和職業健康診所為高風險職業的僱員提供專門篩查服務
  • 基因攜帶者監測計劃:部分公立醫院為已確定攜帶致癌基因突變的人士提供定期監測服務30

癌症篩查的資助與減免計劃

為減輕市民的經濟負擔,提高篩查率,香港設有多項篩查資助和減免計劃31

1. 政府資助計劃

政府通過不同渠道資助癌症篩查:

  • 大腸癌篩查資助:如前所述,「大腸癌篩查計劃」提供部分費用資助
  • 預防性健康服務資助:衛生署預防性健康服務為符合資格人士提供低收費或免費篩查服務
  • 社區參與資助計劃:地區組織可申請政府資助,舉辦社區篩查活動

2. 慈善基金資助

多個慈善基金為經濟困難的人士提供篩查費用資助:

  • 香港癌症基金會篩查資助計劃:為無力負擔篩查費用的人士提供經濟援助
  • 關愛基金專項資助:關愛基金設有專項資助,幫助低收入家庭獲得癌症篩查服務
  • 獅子會、扶輪社等服務組織:這些組織經常資助社區篩查活動和個人篩查費用

3. 醫療費用減免

公立醫院和診所根據申請人的經濟狀況提供醫療費用減免:

  • 公立醫院費用減免: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10%至100%的費用減免
  • 衛生署診所減免:衛生署轄下診所為經濟困難人士提供費用減免
  • 專科門診減免:部分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為特定人群提供費用減免

申請費用減免通常需要提供收入證明、資產狀況等資料,並通過經濟狀況調查32

篩查資訊獲取與預約渠道

了解如何獲取篩查資訊和預約篩查服務至關重要33

1. 線上資訊平台

多個線上平台提供全面的篩查資訊:

  • 衛生署網站:提供最新的政府篩查計劃資訊和指南
  • 醫院管理局網站:提供公立醫院篩查服務詳情和預約方式
  • 香港癌症資訊網:由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聯合運營,提供全面的癌症資訊,包括篩查
  • 非政府組織網站:如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防癌會等網站提供豐富的篩查資訊

2. 電話諮詢熱線

多個機構設有專業的電話諮詢服務:

  • 衛生署健康教育熱線:提供一般健康和篩查資訊
  • 醫院管理局預約熱線:可查詢公立醫院篩查服務和預約
  • 香港癌症基金會關愛熱線:提供癌症相關資訊和情緒支持
  • 社區健康服務熱線:部分地區組織設有社區健康服務熱線,提供本地篩查資訊

3. 移動應用程式

隨著科技發展,多個移動應用程式提供篩查相關服務:

  • HA Go:醫院管理局的官方應用程式,可查詢和預約部分公立醫院服務
  • 健康易:衛生署的健康管理應用程式,提供健康資訊和提醒
  • 私人醫療機構應用程式:如港安醫院、養和醫院等的應用程式,提供篩查預約服務
  • 健康管理應用程式:一些第三方健康管理應用程式提供篩查提醒和記錄功能

4. 社區健康中心

社區健康中心是獲取篩查資訊和服務的重要渠道:

  • 地區康健站:提供健康評估和篩查轉介服務
  • 母嬰健康院:提供女性健康服務,包括子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
  • 長者健康中心:為長者提供健康評估和篩查服務
  • 社區會堂和活動中心: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和篩查活動34

篩查結果的後續處理與跟進

篩查只是第一步,適當的後續處理和跟進同樣重要35

1. 篩查結果解讀

理解篩查結果對於決定後續行動至關重要:

  • 正常結果:通常意味著當前未發現異常,但應按醫生建議定期重複篩查
  • 異常結果:不一定表示患有癌症,但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診
  • 假陽性與假陰性:了解篩查測試的局限性,可能出現假陽性(誤報)或假陰性(漏報)情況

醫生會詳細解讀篩查結果,並根據個人風險因素提供建議。

2. 轉介與診斷流程

對於異常篩查結果,通常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

  • 轉介專科醫生:家庭醫生或篩查醫生可能將患者轉介給相關專科醫生
  • 進一步診斷測試:可能包括影像學檢查(如CT、MRI)、內窺鏡檢查、活組織檢查等
  • 多專科會診:複雜病例可能需要多個專科醫生共同會診,制定診斷方案

公立醫院的轉介和診斷流程可能需要較長輪候時間,而私家醫院通常可以提供較快的服務,但費用較高36

3. 心理支持與諮詢

篩查過程和結果可能帶來焦慮和壓力,適當的心理支持很重要:

  • 篩查前諮詢:了解篩查的目的、過程和可能結果,減輕焦慮
  • 結果解讀諮詢:由專業醫生詳細解釋結果,回答疑問
  • 心理支持服務:醫院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心理支持和輔導服務
  • 互助小組:參與患者互助小組,分享經驗和情感支持

香港癌症基金會、醫院管理局的臨床心理服務等機構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37

總結:充分利用香港癌症篩查資源

香港建立了多層次、多元化的癌症篩查體系,從政府推動的全民篩查計劃到社區外展服務,從公立醫院到私家診所,為市民提供豐富的篩查選擇。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適當的癌症篩查,是預防癌症、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的關鍵。

對於個人而言,了解自己的癌症風險因素,根據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因素選擇適合的篩查項目,並按建議頻率進行篩查,是保護健康的重要措施。同時,了解各種篩查資助計劃,可以減輕經濟負擔,確保不因費用問題而延誤篩查。

對於社會而言,繼續完善篩查體系,擴大覆蓋範圍,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公眾教育,是減輕癌症負擔、提高市民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探討癌症的預防策略,進一步了解如何通過生活方式改變和環境控制來降低癌症風險。

預防癌症:降低風險的科學策略

癌症預防是對抗這一疾病的戰線上最有效的武器之一。研究表明,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環境控制和定期篩查,可以預防相當比例的癌症病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約30-5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38。本節將全面探討癌症預防的科學策略,幫助您了解如何通過日常選擇和行為來降低癌症風險。

癌症預防的基本原則

癌症預防基於幾個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指導了我們的預防策略和行動39

1. 降低致癌物暴露

減少接觸已知致癌物是預防癌症的首要原則。這包括:

  • 環境致癌物:如空氣污染、輻射、化學物質等
  • 生活方式致癌物:如煙草、酒精、加工肉類等
  • 職業致癌物:如某些工業化學品、石棉等

通過識別和減少這些致癌物的暴露,可以顯著降低癌症風險。

2. 增強身體防禦機制

增強身體的自然防禦機制可以幫助對抗癌細胞的形成和發展:

  • 免疫系統強化:通過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來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 抗氧化防禦:攝入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中和自由基損害
  • DNA修復能力:某些營養素和生活方式可以支持身體的DNA修復機制

3. 早期發現和干預

雖然嚴格來說不屬於”預防”,但早期發現和干預是預防癌症死亡和嚴重併發症的關鍵:

  • 定期篩查:如上一節所述,針對高發癌症進行定期篩查
  • 認識警示信號:了解癌症的常見症狀和警示信號,及時就醫
  • 高危人群監測:對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進行加強監測

飲食與癌症預防

飲食是影響癌症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約30-35%的癌症與飲食因素有關40。以下是一些基於科學證據的飲食建議:

1. 增加植物性食物攝入

植物性食物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

  • 蔬菜和水果:每天至少攝入5份(約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蘿蔔、番茄)和漿果類水果(如藍莓、草莓)特別有益。

  • 全穀物:選擇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全穀物食品,而非精製穀物。全穀物富含纖維,有助於降低結腸癌風險。

  • 豆類和堅果:豆類(如扁豆、鷹嘴豆、黑豆)和堅果(如核桃、杏仁)富含植物蛋白質、纖維和多種營養素,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2. 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

大量研究表明,過量攝入紅肉和加工肉類會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特別是結腸癌41

  • 紅肉:包括牛肉、羊肉、豬肉等。建議每週攝入量不超過500克(煮熟後重量)。

  • 加工肉類:如火腿、培根、香腸、臘肉等。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類列為1類致癌物,應盡量避免或極少攝入。

  • 替代蛋白質來源:考慮用魚類、禽肉、豆類或豆腐等替代部分紅肉和加工肉類。

3. 控制鹽分攝入

高鹽飲食與胃癌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亞洲地區42

  • 每日鹽分攝入量: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入量不超過5克(約一茶匙)。

  • 減少高鹽食品:如醃製食品、醬料、速食和加工食品。

  • 使用香草和香料:用香草、香料、檸檬汁等替代部分鹽來調味食物。

4. 限制酒精攝入

酒精是多種癌症的風險因素,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癌和乳腺癌43

  • 安全飲酒量:如需飲酒,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個標準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標準單位(1個標準單位約等於10克純酒精)。

  • 無酒精日:每週安排2-3天不飲酒。

  • 選擇低酒精飲品:如需飲酒,選擇低酒精或無酒精替代品。

5. 保持健康體重

肥胖是多種癌症的風險因素,包括乳腺癌(絕經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腎癌和胰腺癌44

  • 體質指數(BMI):維持健康BMI(18.5-24.9)。

  • 腰圍:男性腰圍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0厘米。

  • 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通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

運動與癌症預防

規律的身體活動是預防癌症的重要策略之一。研究表明,運動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結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肺癌和前列腺癌45

1. 運動的防癌機制

運動通過多種機制幫助預防癌症:

  • 免疫系統增強:規律運動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提高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 激素水平調節:運動可以降低某些激素(如雌激素、胰島素)的水平,這些激素與某些癌症的發展有關。

  • 炎症減少:慢性炎症與癌症發展有關,運動有助於減少體內炎症標誌物。

  • 腸道健康改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道菌群,降低結腸癌風險。

  • 體重控制: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減少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

2. 運動建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成人應進行以下運動46

  • 有氧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有氧舞蹈)。

  • 肌肉強化運動:每週至少2天進行涉及所有主要肌肉群的肌肉強化運動(如舉重、彈力帶訓練、俯臥撐)。

  • 減少久坐行為:避免長時間久坐,每30-60分鐘起身活動一下。

3. 適合不同人群的運動方式

不同人群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 初學者: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如散步、太極拳、瑜伽,逐漸增加強度和時間。

  • 工作繁忙人士: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短時間運動,如午休時間快走15分鐘,或使用樓梯代替電梯。

  • 長者:選擇低衝擊性運動,如游泳、水中運動、太極拳,注意平衡和安全。

  • 慢性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運動,如心臟病患者可選擇監測下的有氧運動,關節炎患者可選擇游泳等低衝擊性運動。

煙草控制與癌症預防

煙草使用是單一最大的可預防癌症風險因素,約佔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22%47。控煙是預防癌症的最有效策略之一:

1. 煙草與癌症的關係

煙草含有超過70種已知致癌物,與多種癌症有關:

  • 直接相關癌症: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胃癌、宮頸癌等。

  • 二手煙影響:非吸煙者長期暴露於二手煙也會增加肺癌和其他癌症風險。

  • 電子煙風險:雖然電子煙的危害小於傳統香煙,但仍含有有害物質,長期影響尚不完全清楚。

2. 戒煙的好處

戒煙可以顯著降低癌症風險,而且好處隨時間增加:

  • 短期好處:戒煙20分鐘後,心率和血壓開始下降;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正常化;2週至3個月後,循環和肺功能改善。

  • 長期好處:戒煙5年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和膀胱癌風險減半;10年後,肺癌風險減半;15年後,冠心病風險降至與非吸煙者相當。

  • 任何年齡戒煙都有益:即使在老年時戒煙,仍然可以顯著改善健康和降低癌症風險。

3. 戒煙策略與資源

香港提供多種戒煙支持和資源48

  • 衛生署煙酒辦公室:提供免費戒煙諮詢服務和戒煙資訊。

  • 戒煙熱線:香港防癌會等機構提供專業戒煙熱線服務。

  • 戒煙門診:公立醫院和部分私家診所設有戒煙門診,提供專業指導和藥物治療。

  • 社區戒煙計劃:地區組織和非政府組織舉辦社區戒煙計劃和活動。

  • 戒煙輔助產品:如尼古丁替代療法(貼片、口香糖、噴霧劑)和處方藥物(如伐尼克兰、安非他酮)。

環境因素與癌症預防

環境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增加癌症風險,識別和控制這些因素是預防癌症的重要方面49

1. 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特別是細顆粒物(PM2.5)和苯等有害物質,與肺癌和其他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 室內空氣污染:避免室內吸煙,保持良好通風,減少使用化學清潔劑和空氣清新劑。

  • 室外空氣污染:關注空氣質量指數,在空氣污染嚴重時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劇烈運動。

  • 使用空氣淨化器: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或季節,考慮使用高效空氣淨化器。

2. 輻射暴露

過度暴露於某些類型的輻射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 陽光中的紫外線:過度暴露於陽光中的紫外線是皮膚癌的主要風險因素。防護措施包括:

    • 使用防曬霜(SPF 30或以上)
    • 穿著防護服裝和帽子
    • 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長時間戶外活動
    • 避免使用太陽燈和曬沙龍
  • 電離輻射:如X射線和CT掃描等醫學成像中的電離輻射。雖然單次檢查的風險很小,但應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檢查。

  • 氡氣:這種自然存在的放射性氣體是肺癌的第二大風險因素(僅次於吸煙)。測試家庭氡氣水平,必要時採取減排措施。

3. 化學物質暴露

某些化學物質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 家用化學品:減少使用含有害化學品的清潔劑、殺蟲劑和個人護理產品,選擇天然或低毒性替代品。

  • 塑膠製品:避免使用含雙酚A(BPA)的塑膠製品,特別是盛放熱食物或飲料時。

  • 職業暴露:了解工作環境中的潛在致癌物,遵守安全規定,使用適當的防護設備。

感染與癌症預防

某些感染與癌症發展有關,預防這些感染是預防相關癌症的重要策略50

1.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

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也與其他癌症有關,如肛門癌、陰莖癌、口咽癌等:

  • HPV疫苗:接種HPV疫苗是預防HPV感染和相關癌症的最有效方法。香港衛生署建議9-14歲的兒童(男女皆宜)接種HPV疫苗。

  • 安全性行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但不能完全消除)HPV傳播風險。

  • 定期篩查:女性應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如抹片檢查或HPV測試),即使已接種疫苗。

2.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原因:

  • 肝炎疫苗: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感染和相關肝癌的有效方法。香港已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免疫計劃。

  • 血液安全:避免共用針頭、確保醫療和牙科程序中使用無菌設備、避免使用未經篩選的血液製品。

  • 安全性行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肝炎病毒傳播風險。

  • 定期檢查:高危人群(如醫護人員、有輸血史者、多性伴侶者)應定期進行肝炎病毒檢查。

3. 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和某些淋巴瘤有關:

  • 檢測和治療:如有消化不適症狀,可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如陽性應接受治療。

  • 個人衛生:保持良好個人衛生,如飯前便後洗手,可以減少感染風險。

  • 食品安全:確保食物充分煮熟,飲用安全水源。

心理健康與癌症預防

雖然心理壓力和情緒狀態不直接導致癌症,但它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間接影響癌症風險51

1. 壓力管理

長期壓力可能通過以下方式影響癌症風險:

  • 免疫系統抑制:長期壓力可能削弱免疫系統功能,降低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 健康行為改變:壓力可能導致不健康行為,如吸煙、酗酒、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運動,這些都會增加癌症風險。

  • 炎症增加:慢性壓力可能增加體內炎症水平,促進癌症發展。

壓力管理策略包括: - 正念冥想和深呼吸練習 - 規律的身體活動 - 充足的睡眠 - 社交支持和維繫人際關係 - 專業心理諮詢或輔導

2. 情緒健康

積極的情緒狀態可能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

  • 樂觀態度:研究表明,樂觀的人可能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更強的免疫系統功能。

  • 目標感和意義感:擁有生活目標和意義感的人可能更有動力維持健康行為。

  • 情緒表達:健康地表達情緒,而不是壓抑,可能有助於維持身心健康。

促進情緒健康的策略包括: - 培養興趣愛好 - 練習感恩 - 參與社區活動或志願服務 - 建立和維護支持性人際關係 - 尋求專業心理支持

睡眠與癌症預防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和模式可能影響癌症風險52

1. 睡眠不足與癌症風險

長期睡眠不足可能通過以下方式增加癌症風險:

  • 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睡眠對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削弱免疫監控。

  • 激素失調:睡眠不足可能影響褪黑激素、皮質醇等激素的分泌,這些激素與癌症發展有關。

  • 代謝紊亂:睡眠不足可能導致代謝紊亂和肥胖,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

2. 輪班工作與癌症風險

輪班工作,特別是夜班工作,可能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

  • 生理節律紊亂:輪班工作可能擾亂身體的自然生理節律,影響多種生理過程。

  • 褪黑激素抑制:夜間暴露於光線可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具有抗氧化和可能的抗癌特性。

3. 改善睡眠的策略

以下策略可能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和模式:

  • 規律作息:每天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即使在週末也盡量保持一致。

  •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涼爽、安靜、黑暗,使用舒適的床具。

  • 限制電子設備使用:睡前1-2小時避免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減少藍光暴露。

  • 避免刺激性物質:下午和晚上避免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

  • 放鬆技巧:睡前進行放鬆活動,如溫水浴、閱讀、輕度伸展或冥想。

總結:綜合性癌症預防策略

癌症預防是一個多層面、綜合性的過程,涉及生活方式的多個方面。通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煙草控制、環境風險管理、感染預防、心理壓力管理和良好睡眠習慣,我們可以顯著降低癌症風險。

重要的是,這些預防策略不僅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還能預防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從而全面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對於個人而言,採取小而持續的改變,逐步將這些健康習慣融入日常生活,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時,定期進行適當的癌症篩查,認識癌症的警示信號,及時就醫,也是預防癌症死亡和嚴重併發症的關鍵。

對於社會而言,創造支持健康的環境,如無煙公共場所、安全的食品供應、清潔的空氣和水、方便的運動設施、可負擔的健康食品選擇等,對於幫助個人採取健康生活方式至關重要。

在下一節中,我們將探討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了解癌症患者和家屬可以獲得哪些支持和資源,應對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各種挑戰。

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面對癌症的全方位支援

癌症診斷對患者及其家屬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不僅面對身體上的挑戰,還要應對情緒、心理、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壓力。在這個困難時期,適當的支持服務至關重要,可以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治療過程,提高生活質量。香港建立了多層次的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體系,提供全方位的支援。本節將全面介紹這些服務,幫助您了解在癌症旅程中可以獲得哪些支持和資源。

醫療系統內的支持服務

香港的公共和私營醫療系統提供多種支持服務,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治療過程中的各種挑戰53

1. 公立醫院的支持服務

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公立醫院和專科診所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務:

  • 腫瘤科專科護士:專門負責癌症患者的護理,提供治療資訊、副作用管理指導和情緒支持。

  • 臨床心理服務:臨床心理學家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心理評估和輔導,幫助應對診斷、治療和康復過程中的情緒困擾。

  • 營養師服務:營養師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提供個性化飲食建議,幫助管理治療相關的營養問題。

  • 社工服務:醫院社工協助患者和家屬解決實際問題,如經濟援助申請、交通安排、家居照護協調等。

  • 疼痛管理服務:疼痛管理專科團隊提供專業的疼痛評估和治療,幫助患者控制癌痛和其他不適。

  • 康復服務: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提供康復評估和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功能和獨立生活能力。

2. 私家醫院的支持服務

香港的私家醫院也提供多種支持服務,通常更注重個性化和舒適度:

  • 個人化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需求制定個人化護理計劃,提供一對一的護理服務。

  • 舒緩治療服務:許多私家醫院設有舒緩治療團隊,提供症狀控制、心理支持和靈性關懷。

  • 整合醫學服務:一些私家醫院提供整合醫學服務,如中醫、針灸、按摩等,作為常规治療的補充。

  • 家庭支持計劃:為家屬提供教育和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照顧患者和照顧自己。

  • 高級護理設施:如私人病房、舒適的休息區、家屬住宿設施等,提高患者和家屬的舒適度。

非政府組織的支持服務

香港有多個非政府組織專注於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支持服務,這些服務通常免費或低收費,補充了醫療系統的服務54

1. 香港癌症基金會

香港癌症基金會是香港最大的癌症支援組織,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務:

  • 關愛熱線:由專業社工和訓練有素的義工運作,提供情緒支持、資訊和轉介服務。

  • 輔導服務:專業輔導員提供個人、家庭和小组輔導,幫助患者和家屬應對情緒挑戰。

  • 經濟援助: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治療費用、交通費和其他實際開支的資助。

  • 家居支持服務:為家居患者提供護理指導、設備借用和家居環境評估。

  • 教育活動:定期舉辦講座、工作坊和健康展,提供癌症相關資訊和技能培訓。

  • 康復活動:組織各種康復活動,如運動班、興趣小組、社交活動等,促進身心康復。

  • 義工計劃:訓練和協調義工,提供陪伴、接送、購物等實際幫助。

2. 香港防癌會

香港防癌會提供多種預防和支持服務:

  • 癌症支援中心:設有多個支援中心,提供輔導、資訊、康復活動和社交空間。

  • 乳健中心:提供乳房健康資訊、篩查服務和乳癌患者支持。

  • 頭頸癌患者支援小組:專門為頭頸癌患者和家屬提供支持和資訊。

  • 兒童癌症服務:為兒童癌症患者和家庭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

  • 癌症倖存者計劃:為完成治療的癌症倖存者提供長期支持和康復指導。

3. 其他專科癌病組織

許多專注於特定癌症的組織也提供專門的支持服務:

  • 香港乳癌基金會:專注於乳癌患者和家屬的支持,包括輔導、義乳配製、康復活動等。

  • 香港大腸癌協會:為大腸癌患者提供資訊、輔導和互助小組。

  • 香港血癌基金:為血癌患者和家屬提供經濟援助、情緒支持和實際幫助。

  • 香港兒童癌症協會:專注於兒童癌症患者和家庭的支持,包括遊戲治療、教育支持和家屬互助。

  • 香港肺癌關注組:為肺癌患者和家屬提供資訊、輔導和倡導服務。

社區支持服務

社區層面的支持服務對於癌症患者的持續康復和融入社會至關重要55

1. 地區康健站

地區康健站是政府設立的地區性健康中心,提供以下服務:

  • 健康評估和諮詢:為癌症康復者提供健康評估和個性化健康建議。

  • 慢性病管理支持:幫助癌症康復者管理治療後的長期健康問題。

  • 健康促進活動:組織健康講座、運動班和健康生活工作坊。

  • 社區資源轉介:轉介患者和家屬到適當的社區資源和服務。

2. 社區中心

社區中心提供多種支持活動和服務:

  • 康復運動班:如太極拳、瑜伽、水中運動等,適合不同康復階段的患者。

  • 興趣小組:如手工、音樂、園藝等,提供社交和娛樂機會。

  • 教育活動:健康講座、技能培訓班等,促進終身學習和個人發展。

  • 互助小組: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分享經驗、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的平台。

3. 宗教組織服務

許多宗教組織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支持服務:

  • 靈性關懷:提供宗教儀式、祈禱和靈性支持,幫助患者面對生命挑戰。

  • 實際幫助:如接送、送餐、家務協助等實際幫助。

  • 社交活動:組織社交活動,減少孤立感,促進社區連結。

  • 輔導服務:由宗教領袖或訓練有素的義工提供輔導和支持。

心理與情緒支持服務

癌症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和情緒挑戰不容忽視,香港提供多種心理與情緒支持服務56

1. 專業心理輔導

專業心理輔導服務包括:

  • 個人輔導:一對一的輔導會談,幫助患者和家屬處理焦慮、抑鬱、恐懼等情緒問題。

  • 家庭輔導:幫助家庭成員改善溝通,共同應對癌症帶來的挑戰。

  • 小組輔導:在專業輔導員帶領下,小組成員分享經驗,互相支持。

  • 哀傷輔導:為面臨喪失或經歷喪失的患者和家屬提供專業支持。

提供專業心理輔導的機構包括醫院的心理服務部門、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心理學會等。

2. 同儕支持計劃

同儕支持是由經歷過類似挑戰的癌症倖存者或家屬提供的支持:

  • 一對一同儕配對:將新診斷的患者與經驗豐富的倖存者配對,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建議。

  • 同儕支持小組:由倖存者帶領的支持小組,分享應對策略和經驗。

  • 電話/線上同儕支持:通過電話或網路平台提供遠程同儕支持。

  • 家屬同儕支持:專門為家屬設立的同儕支持網絡。

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乳癌基金會等組織都有成熟的同儕支持計劃。

3. 表達性治療

表達性治療通過創作過程促進情感表達和心理康復:

  • 藝術治療:通過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表達情感和經歷。

  • 音樂治療:利用音樂創作、聆聽和討論促進情感表達和放鬆。

  • 戲劇治療:通過角色扮演、即興表演等戲劇技巧探索情感和經歷。

  • 寫作治療:通過寫作表達情感,處理創傷經歷。

這些治療通常由專業的表達性治療師提供,可在醫院、癌症支援中心和社區中心找到。

實際支援服務

除了醫療和心理支持外,實際支援服務對於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應對日常挑戰同樣重要57

1. 交通支援

癌症治療可能頻繁往返醫院,交通支援服務可以幫助解決交通問題:

  • 義工接送服務:由義工駕車接送患者往返醫院接受治療。

  • 交通費用資助:為經濟困難的患者提供交通費用補貼。

  • 專門交通安排:為行動不便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安排適當的交通工具。

提供這類服務的機構包括香港癌症基金會、醫院管理局的志願服務部、地區組織等。

2. 家居照護支援

對於家居患者或康復期患者,家居照護支援至關重要:

  • 家居護理服務:由專業護士提供家居護理,如傷口護理、藥物管理、症狀監測等。

  • 家居治療服務:某些治療(如輸液、注射)可以在家中進行,減少住院時間。

  • 家居設備借用:如輪椅、助行器、病床、氧氣機等醫療設備的借用服務。

  • 家居環境改造:評估和改造家居環境,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醫院管理局的社區護理服務、香港防癌會、聖雅各福群會等組織提供這類服務。

3. 兒童與家庭支援

癌症不僅影響患者,也影響整個家庭,特別是兒童:

  • 兒童輔導服務:專門為癌症患者的子女提供輔導,幫助他們理解和應對父母的疾病。

  • 家庭活動:組織適合全家參與的活動,促進家庭凝聚力和正常感。

  • 臨時兒童照顧:為患者接受治療或休息時提供臨時兒童照顧服務。

  • 兒童教育支持:為因父母患病而受影響的兒童提供教育支持和補習。

香港兒童癌症協會、香港癌症基金會等組織提供這類服務。

經濟支援服務

癌症治療可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香港有多種經濟支援服務可以幫助患者和家屬58

1. 政府經濟援助

香港政府提供多種經濟援助計劃: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為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癌症患者可以申請。

  • 高額醫療費用津貼:為因長期疾病(包括癌症)而產生高額醫療費用的人士提供資助。

  • 關愛基金援助項目:關愛基金設有多個援助項目,幫助癌症患者應對經濟困難。

  • 醫療費用減免:公立醫院和診所根據患者的經濟狀況提供費用減免。

申請這些援助通常需要通過經濟狀況調查,可向社會福利署或醫院社工諮詢。

2. 慈善機構援助

多個慈善機構為癌症患者提供經濟援助:

  • 香港癌症基金會經濟援助:為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提供治療費用、交通費和其他實際開支的資助。

  • 香港防癌會援助基金:為有需要的癌症患者提供經濟援助。

  • 獅子會、扶輪社等服務組織:這些組織經常設有專門的癌症援助基金。

  • 宗教組織援助:許多宗教組織為信徒和社區成員提供經濟援助。

3. 社區互助基金

一些社區組織設有互助基金,幫助社區內的癌症患者:

  • 街坊會互助基金:許多街坊會設有互助基金,幫助社區內有需要的居民。

  • 同鄉會援助:同鄉會組織為成員提供經濟援助和實際幫助。

  • 企業員工互助基金:一些大型企業設有員工互助基金,幫助患病的員工。

教育與資訊服務

準確的資訊和教育對於癌症患者和家屬做出明智決策至關重要,香港提供多種教育與資訊服務59

1. 癌症資訊中心

多個機構設有癌症資訊中心,提供全面的資訊服務:

  • 香港癌症資訊網:由衛生署和醫院管理局聯合運營,提供全面的癌症資訊。

  •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訊中心:提供書籍、小冊子、多媒體資源和專業諮詢服務。

  • 醫院圖書館:許多公立醫院設有圖書館,提供癌症相關的書籍和資料。

  • 公共圖書館健康資源區: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設有健康資源區,提供癌症相關資訊。

2. 教育活動與工作坊

多種教育活動和工作坊幫助患者和家屬獲取知識和技能:

  • 患者教育講座:由醫療專業人士主講,介紹癌症類型、治療選擇、副作用管理等主題。

  • 照護者培訓工作坊:為家屬和照護者提供照護技能培訓,如個人護理、藥物管理、緊急情況處理等。

  • 康復技能工作坊:教授康復期患者各種自我照護技能,如疲勞管理、營養補充、運動指導等。

  • 壓力管理課程:教授壓力管理技巧,如放鬆訓練、正念冥想、時間管理等。

香港癌症基金會、醫院管理局、香港防癌會等組織定期舉辦這類活動。

3. 線上資源與平台

隨著科技發展,線上資源成為獲取資訊和支持的重要渠道:

  • 癌症資訊網站:如香港癌症資訊網、香港癌症基金會網站等,提供全面的癌症資訊。

  • 線上支持社區:如Facebook群組、專門論壇等,患者和家屬可以在線分享經驗和支持。

  • 移動應用程式:如症狀追蹤、藥物提醒、健康記錄等應用程式,幫助患者管理健康。

  • 遠程醫療諮詢:一些平台提供遠程醫療諮詢服務,方便患者獲取專業建議。

特殊人群的支持服務

針對不同特殊人群的需求,香港設有專門的支持服務60

1. 兒童與青少年患者

兒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有特殊需求,相應的支持服務包括:

  • 兒童癌症病房:設有兒童友好的環境和設施,如遊戲室、學習區等。

  • 遊戲治療:由專業遊戲治療師提供,幫助兒童表達情感和應對治療。

  • 教育支持:為住院兒童提供教育服務,幫助他們跟上學習進度。

  • 青少年專項服務:針對青少年患者的特殊需求,如身體形象、同伴關係、未來規劃等。

香港兒童醫院、瑪嘉烈醫院兒童癌症中心等機構提供這類服務。

2. 長者患者

長者癌症患者面臨獨特的挑戰,相應的支持服務包括:

  • 老年腫瘤學服務:專注於長者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如多種慢性病管理、藥物相互作用等。

  • 家居支援服務: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患者提供家居護理和支援。

  • 日間康復中心:提供日間康復服務,包括運動治療、職業治療、社交活動等。

  • 長者友善環境:提供適合長者的設施和服務,如無障礙設施、大字體資料等。

3. 少數族裔患者

香港的少數族裔患者可能面臨語言和文化障礙,相應的支持服務包括:

  • 多語言服務:提供英語、南亞語言等多語言的資訊和翻譯服務。

  • 文化敏感服務:考慮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需求和習慣,提供適當的服務。

  • 少數族裔支持小組:為少數族裔患者提供同文化背景的支持和互助。

香港東南亞聯盟、國際十字路會等組織提供這類服務。

總結:全面的支持網絡

香港建立了多層次、多元化的癌症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體系,從醫療系統內的專業服務到社區層面的互助網絡,從心理情緒支持到實際經濟援助,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對於患者和家屬而言,了解這些資源並主動尋求適當的幫助,是應對癌症挑戰的重要策略。每個人的需求和情況不同,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服務。同時,記得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接受幫助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面對挑戰的智慧選擇。

對於社會而言,繼續完善支持服務體系,消除服務障礙,提高服務可及性,是幫助癌症患者和家屬的重要責任。通過政府、醫療機構、非政府組織和社區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為每一位癌症患者和家屬創建一個充滿關愛和支持的環境。

在接下來的常見問題部分,我們將回答一些關於癌症勞保給付和相關資源的常見問題,進一步幫助您了解這些重要資訊。

常見問題解答

在本節中,我們將回答一些關於癌症勞保給付和相關資源的常見問題,這些問題基於搜索者經常提出的疑問,旨在提供清晰、實用的資訊。

1. 癌症勞保給付的申請條件是什麼?

癌症要獲得勞工保險給付,必須滿足以下條件61

  1. 職業病認定:癌症必須被認定為職業病,即由工作環境中的特定有害因素直接引起。香港《僱員補償條例》附表2列明了可被認定為職業病的癌症類型,如由石棉引起的肺癌、由苯引起的白血病等。

  2. 因果關係證明:患者需要提供充分的醫學證據,證明其癌症與工作環境中的特定有害因素有直接因果關係。這通常需要專業的醫學評估和職業病診斷。

  3. 僱傭關係證明:患者需要證明在暴露於致癌因素的期間內與僱主存在僱傭關係。

  4. 及時申報:患者需要在診斷出癌症後的規定時間內(通常為事故發生後的指定天數內)向僱主提交書面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常見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結腸癌等)通常不被認定為職業病,因此無法獲得傳統勞工保險的給付。只有明確由工作環境引起的特定癌症才符合申請條件。

2. 如果我的癌症不被認定為職業病,還有哪些經濟援助可以申請?

即使癌症不被認定為職業病,香港仍有多种經濟援助資源可以申請62

  1.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可以申請綜援,獲得基本生活保障。綜援的金額根據申請人的家庭狀況、資產和收入等因素確定。

  2. 高額醫療費用津貼:對於因長期疾病(包括癌症)而產生高額醫療費用的人士,社會福利署提供高額醫療費用津貼,幫助緩解經濟壓力。

  3. 關愛基金援助項目:香港關愛基金設有多個援助項目,為有經濟困難的病患者(包括癌症患者)提供資助。

  4. 慈善機構援助:許多慈善機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明愛等,為癌症患者提供經濟援助、情緒支持和實用服務。

  5. 醫院費用減免:公立醫院根據患者的經濟狀況提供費用減免,減免幅度從10%到100%不等。

  6. 藥物資助計劃:某些昂貴的抗癌藥物可能有專門的資助計劃,幫助患者獲得治療。

申請這些援助通常需要提供收入證明、資產狀況、醫療報告等資料,並通過經濟狀況調查。建議向醫院社工或相關機構諮詢具體申請流程和要求。

3. 如何提高癌症勞保給付申請的成功率?

要提高癌症勞保給付申請的成功率,可以採取以下策略63

  1. 及早諮詢專業意見:在申請前,諮詢勞工處、職業健康醫生或專業律師的意見,了解申請的可能性和要求。

  2. 收集完整醫療證據:準備詳細的醫療記錄,包括診斷報告、病理報告、治療記錄等,特別是能證明癌症與工作環境關聯的醫學意見。

  3. 記錄工作歷史和暴露情況:詳細記錄工作歷史,特別是暴露於致癌因素的時間、地點、程度和頻率。

  4. 尋找同事證詞:如果可能,尋找可以證明工作環境中存在致癌因素或類似病例的同事證詞。

  5. 聘請專業代表:考慮聘請熟悉勞工賠償的律師或專業代表協助申請,他們了解法律程序和要求,可以提高申請成功率。

  6. 遵循申請程序:嚴格遵循申請程序和時間要求,確保所有文件齊全和準確。

  7. 準備上訴:如果申請被拒,準備上訴材料,尋求進一步的醫學意見和法律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採取了這些策略,如果癌症與工作環境的因果關係不夠明確,申請仍可能被拒。在這種情況下,應考慮其他經濟援助選項。

4. 癌症患者可以申請哪些類型的保險賠償?

除了勞工保險外,癌症患者可能還可以申請以下類型的保險賠償64

  1. 醫療保險:如果患者持有醫療保險,可以根據保單條款申請癌症治療費用賠償。不同的保險計劃對癌症的覆蓋程度各不相同,有些可能包括癌症治療的全額或部分費用。

  2. 危疾保險:危疾保險通常在確診某些嚴重疾病(包括多種癌症)時提供一筆過賠償。賠償金額根據保單約定,可以幫助患者應對治療費用和收入損失。

  3. 失能收入保險:如果癌症導致患者無法工作,失能收入保險可以提供定期收入補償,通常為原收入的一定比例。

  4. 人壽保險:如果患者持有人壽保險並且病情嚴重,某些保單可能允許提前支付部分保險金(即”生前福利”),幫助患者應對治療費用。

  5. 意外保險:雖然癌症通常不被視為意外,但如果癌症是由意外事故(如輻射暴露)直接引起的,某些意外保險可能提供賠償。

申請保險賠償時,應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了解覆蓋範圍、除外責任、賠償限額和申請程序。如有疑問,應諮詢保險代理人或專業顧問。同時,要注意申請時間限制,確保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申請。

5. 癌症治療期間如何應對工作問題?

癌症治療期間應對工作問題是一個重大挑戰,以下是一些建議65

  1. 了解法律權利:熟悉《殘疾歧視條例》和《僱傭條例》下的權利,這些法律保護癌症患者免受就業歧視,並規定了病假權利。

  2. 與僱主溝通:在適當時機與僱主開誠布公地溝通,說明自己的情況、治療計劃和工作能力。可以討論靈活的工作安排,如遠程工作、彈性工作時間或減少工作時間。

  3. 申請病假:根據僱傭合約和《僱傭條例》,申請必要的病假。香港的連續僱傭合約規定,僱員每工作滿一個月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最多不超過120天。

  4. 探索工作調整:與僱主討論可能的工作調整,如調整工作職責、改變工作環境或提供輔助設施,以適應治療期間的身體限制。

  5. 尋求同事支持:與信任的同事分享情況,尋求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他們可能能夠在工作上提供幫助。

  6. 考慮臨時休假:如果治療副作用嚴重,影響工作能力,可以考慮申請無薪假期或臨時休假,專注於治療和康復。

  7. 諮詢專業意見:如有需要,諮詢勞工處、平等機會委員會或專業律師的意見,了解自己的權利和選擇。

  8. 規劃重返工作:在治療後期,開始規劃重返工作的策略,如逐步增加工作時間、調整工作職責等。

應對工作問題需要平衡健康需求和職業責任,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適當決定。

6. 癌症患者的家屬可以獲得哪些支持?

癌症不僅影響患者本人,也對家屬造成重大影響,家屬可以獲得以下支持66

  1. 心理輔導服務:許多醫院和癌症支援組織為家屬提供專業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應對焦慮、抑鬱、恐懼等情緒問題。

  2. 照護者培訓:為家屬提供照護技能培訓,如個人護理、藥物管理、症狀監測、緊急情況處理等,幫助他們更好地照顧患者。

  3. 照護者支持小組:由專業人士帶領或家屬自助的支持小組,提供分享經驗、情感支持和實際建議的平台。

  4. 臨時照護服務:提供短期的專業照護服務,讓家屬可以休息、處理個人事务或工作。

  5. 經濟援助:某些援助計劃也考慮家屬的經濟需求,如照護者津貼、交通費用補貼等。

  6. 資訊和教育:提供癌症相關資訊、治療選擇、副作用管理等教育資源,幫助家屬了解疾病和治療過程。

  7. 實際幫助:如義工接送、家務協助、兒童照顧等實際幫助,減輕家屬的照護負擔。

  8. 哀傷支持:如果患者不幸去世,為家屬提供哀傷輔導和長期支持。

家屬在照顧患者的同时,也應注意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適時尋求和接受幫助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必要的自我照顧。

7. 如何評估不同癌症治療方案的經濟負擔?

評估不同癌症治療方案的經濟負擔需要考慮多個因素67

  1. 直接醫療費用
    • 住院費用(公立醫院 vs 私立醫院)
    • 手術費用
    • 化療、放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費用
    • 藥物費用(特別是標靶藥物和新型抗癌藥)
    • 醫生診金和跟進費用
    • 檢查和化驗費用
  2. 間接費用
    • 交通費用(往返醫院的交通費用)
    • 住宿費用(如需到外地就醫)
    • 家屬照護費用(如請假照顧患者的收入損失)
    • 家居改造費用(如安裝扶手、坡道等)
    • 輔助設備費用(如輪椅、氧氣機等)
  3. 潛在收入損失
    • 患者因治療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
    • 家屬因照顧患者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
    • 長期工作能力下降的潛在影響
  4. 保險覆蓋
    • 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和限額
    • 危疾保險的賠償金額
    • 其他保險的相關賠償
  5. 政府資助和慈善援助
    • 公立醫院費用減免
    • 社會福利署的各類津貼
    • 慈善機構的經濟援助
    • 藥物資助計劃

評估經濟負擔時,建議: - 諮詢醫療團隊,了解不同治療方案的費用和效果 - 與保險公司確認保險覆蓋範圍 - 諮詢醫院社工,了解可用的經濟援助資源 - 考慮長期財務規劃,評估治療對家庭財務的影響 - 在治療效果和經濟負擔之間尋找平衡點

8. 癌症康復後重返職場有哪些挑戰和解決方案?

癌症康復後重返職場可能面臨多種挑戰,但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68

挑戰:

  1. 身體限制:疲勞、疼痛、活動能力下降等治療後遺症可能影響工作能力。

  2. 認知功能變化:“化療腦”(注意力、記憶力和處理速度下降)可能影響工作表現。

  3. 情緒和心理挑戰:焦慮、抑鬱、自信心下降等心理問題可能影響工作適應。

  4. 工作關係變化:同事和僱主的態度可能發生變化,面對可能的歧視或過度關注。

  5. 技能和知識陳舊:長時間離開工作崗位可能導致技能和知識陳舊。

  6. 工作環境調整需求:可能需要調整工作環境或職責以適應新的身體狀況。

解決方案:

  1. 逐步重返工作:考慮從兼職或減少工時開始,逐步增加工作量,讓身體有時間適應。

  2. 尋求工作調整:與僱主討論可能的工作調整,如靈活工作時間、遠程工作選項、調整工作職責等。

  3. 利用支持資源:尋求職業康復服務、輔導服務或同儕支持,幫助適應職場挑戰。

  4. 技能更新和培訓:參加相關培訓課程,更新技能和知識,提高工作能力。

  5. 開誠布公的溝通:在適當時機與僱主和同事溝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尋求理解和支持。

  6. 法律保護:了解《殘疾歧視條例》下的權利,如遇到歧視,可尋求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幫助。

  7. 自我照顧:在工作中注意自我照顧,如適當休息、壓力管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8. 專業指導:如有需要,尋求職業顧問、心理學家或社工的專業指導,幫助順利重返職場。

重返職場是康復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需要時間、耐心和支持。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重返工作計劃。

9. 如何為家人預防癌症做好財務準備?

為家人預防癌症做好財務準備是明智的規劃,以下是一些建議69

  1. 購買適當的保險
    • 醫療保險:選擇覆蓋範圍廣、限額高的醫療保險,確保能應對癌症治療的高額費用。
    • 危疾保險:考慮購買包含多種癌症的危疾保險,在確診時提供一筆過賠償。
    • 人壽保險:確保家庭有足夠的人壽保險保障,應對可能的收入損失。
    • 失能收入保險:考慮購買失能收入保險,在因疾病無法工作時提供收入補償。
  2. 建立應急基金
    • 儲備相當於6-12個月家庭開支的應急基金,應對突發的健康問題。
    • 將應急基金存放在流動性高的帳戶中,確保需要時可以快速提取。
  3. 投資規劃
    • 進行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確保資產穩健增長。
    • 考慮長期投資策略,為未來可能的醫療需求積累資金。
    • 諮詢專業理財顧問,制定符合家庭情況的投資計劃。
  4. 了解政府資源
    • 了解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和社會保障制度,知道在需要時可以獲得哪些支援。
    • 關注政府推出的健康保險計劃,如自願醫保等。
  5. 定期財務檢討
    • 每年檢討家庭的財務狀況和保險需求,根據變化調整計劃。
    • 隨著家庭成員年齡增長和情況變化,及時更新保險保障和投資策略。
  6. 健康生活方式投資
    • 投資於健康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體檢等,預防癌症發生。
    • 考慮參加健康促進計劃或獲取專業健康指導。
  7. 教育家人
    • 教育家人了解財務規劃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
    • 與家人開放地討論財務規劃和健康預防策略,確保所有人都有共識。
  8. 法律文件準備
    • 準備遺囑、授權書等法律文件,確保在無法做決定時家人的權益得到保障。
    • 考慮設立信託,為家人提供長期財務保障。

預防性財務規劃不僅是為應對可能的癌症風險,也是整體家庭財務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前規劃和準備,可以減輕未來可能面對的經濟壓力,讓家人能夠專注於健康和治療。

10. 癌症治療費用可以申請稅務扣除嗎?

在香港,某些癌症治療費用可能符合稅務扣除的條件,但需要滿足特定要求70

可申請稅務扣除的費用:

  1. 醫療費用扣除
    • 根據香港《稅務條例》,個人可以申請醫療費用稅務扣除,包括醫院、診所、註冊醫生、牙醫等的費用。
    • 扣除上限為每位納稅人每個課稅年度100,000港元(2024/2025課稅年度標準)。
  2. 指定藥物費用
    • 治療癌症的處方藥物費用通常可以申請稅務扣除,前提是這些藥物是由註冊醫生處方並用於治療目的。
  3. 住院費用
    • 因癌症治療而產生的住院費用,包括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費用,都可以申請稅務扣除。
  4. 輔助治療費用
    • 某些輔助治療,如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如果是由註冊醫生推薦並用於治療癌症,也可能符合扣除條件。

申請稅務扣除的條件:

  1. 專業醫療服務:費用必須是用於由註冊醫療專業人員提供的服務。

  2. 治療目的:費用必須是用於治療已診斷的疾病,而非預防性或美容性質的服務。

  3. 自付費用:只有實際自付的費用才能申請扣除,已由保險公司或其他方面賠償的部分不符合扣除條件。

  4. 保存收據:申請人需要保存所有相關收據和醫療證明,以備稅務局查核。

申請流程:

  1. 收集文件:收集所有相關醫療收據、處方、醫生證明等文件。

  2. 填寫稅務申報表:在個人稅務申報表(BIR60)的”醫療費用”部分填寫相關資訊。

  3. 提交申請:在規定時間內向稅務局提交稅務申報表和相關證明文件。

  4. 等待審批:稅務局將審核申請,並在評稅通知書中確認扣除金額。

注意事項:

  1. 諮詢專業意見:稅務法規可能複雜且經常變更,建議諮詢稅務顧問或會計師的專業意見。

  2. 了解最新政策:關注稅務局發布的最新政策和指南,了解扣除限額和資格要求的變化。

  3. 考慮家庭成員費用:在某些情況下,為配偶、子女或父母支付的醫療費用也可能符合扣除條件。

  4. 與其他稅務優惠協調:了解醫療費用扣除與其他稅務優惠(如自願醫保保費扣除)的協調方式。

通過合理申請稅務扣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癌症治療的經濟負擔。建議保留所有相關記錄,並及時了解最新的稅務政策,確保能夠充分享受應有的稅務優惠。

參考文獻

  1. 香港勞工處 - 僱員補償條例指南 - https://www.labour.gov.hk/tc/public/ec/OrdinanceGuide.htm↩︎

  2. 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 - 職業病認定標準 - https://www.oshc.gov.hk/tc/public/content/occupational_diseases.asp↩︎

  3. 香港衛生署 - 職業病監測系統 - https://www.dh.gov.hk/tc/content/occupational_diseases_surveillance_system.html↩︎

  4. 香港醫院管理局 - 職業病診斷與治療指南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10031&Lang=TC↩︎

  5. 香港勞工處 - 僱員補償申請流程 - https://www.labour.gov.hk/tc/public/ec/ApplicationProcedure.htm↩︎

  6. 香港僱員補償援助基金 - 補償金額計算方法 - https://www.ecaf.gov.hk/tc/compensation_amount.html↩︎

  7.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僱員補償條例修訂公告 -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employment/compensation/ordinance.htm↩︎

  8. 香港工會聯合會 - 勞工保險保障局限性分析 - https://www.ftu.org.hk/tc/content/insurance_limitations.html↩︎

  9.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醫療保險產品指南 - https://www.ia.org.hk/tc/regulated_activities/medical_insurance_products.html↩︎

  10.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 https://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ocsecu/sub_comprehensivesocialsecurityassist/↩︎

  11. 香港金融管理局 - 個人理財規劃指南 - https://www.hkma.gov.hk/gb_chi/key-functions/financial-infrastructure/financial-education/financial-planning/↩︎

  12. 香港癌症資訊網 - 香港常見癌症統計 - https://www.cancerinfo.hk/cancer-statistics.html↩︎

  13. 香港大學腸道研究所 - 大腸癌生存率研究 - https://www.hkui-institute.hk/research/colorectal-cancer-survival-rates.html↩︎

  14. 香港乳癌基金會 - 乳腺癌治療效果報告 - https://www.hkbcc.org.hk/research/treatment-outcomes-report.html↩︎

  15.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篩查重要性指南 -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16. 香港衛生署 - 癌症篩查計劃概覽 - https://www.dh.gov.hk/tc/content/health/screening_programmes.html↩︎

  17.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大腸癌篩查計劃成效報告 -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health/hospital/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programme_effectiveness.htm↩︎

  18. 香港衛生署 - 子宮頸癌篩查計劃數據 - https://www.dh.gov.hk/tc/content/health/cervical_screening_programme_statistics.html↩︎

  19. 香港醫院管理局 - 乳腺癌篩查計劃成果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10042&Lang=TC↩︎

  20. 香港醫院管理局 - 公立醫院篩查服務目錄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10035&Lang=TC↩︎

  21. 香港專科醫院 - 專科篩查診所服務介紹 - https://www.specialisthospitals.hk/tc/screening-clinic-services.html↩︎

  22.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 私家醫療機構篩查服務指南 - https://www.pha.org.hk/tc/screening-services-guide.html↩︎

  23.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 專科醫生篩查服務標準 - https://www.mchk.org.hk/tc/screening_service_standards.html↩︎

  24. 香港健康管理學會 - 企業健康篩查計劃目錄 - https://www.hkma.org/tc/corporate_health_screening_programmes.html↩︎

  25.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非政府組織健康服務資源庫 - https://www.hkcss.org.hk/tc/health_service_resource.html↩︎

  26.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篩查服務與支持 - https://www.cancer-fund.org/tc/screening-services-and-support.html↩︎

  27.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 - 社區健康服務一覽 - https://www.had.gov.hk/tc/community_health_services.html↩︎

  28. 香港工業總會 - 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劃 - https://www.fhki.org.hk/tc/workplace_health_promotion.html↩︎

  29.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 - 弱勢社群醫療服務權益指南 - https://www.eoc.org.hk/tc/eoc/rights/medical_services_for_vulnerable_groups.html↩︎

  30. 香港大學醫學院 - 遺傳性癌症諮詢服務 - https://www.med.hku.hk/tc/genetic-cancer-counselling.html↩︎

  31. 香港關愛基金 - 醫療援助項目一覽 - https://www.communitycarefund.hk/tc/medical_assistance_schemes.html↩︎

  32. 香港醫院管理局 - 醫療費用減免申請指南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10038&Lang=TC↩︎

  33. 香港衛生署 - 健康資訊獲取渠道 - https://www.dh.gov.hk/tc/content/health/health_information_channels.html↩︎

  34. 香港特區政府 - 地區康健站服務一覽 - https://www.dhc.gov.hk/tc/district_health_centres.html↩︎

  35. 香港醫學會 - 篩查結果後續處理臨床指引 - https://www.hkma.org/tc/clinical_guidelines_on_follow_up_of_screening_results.html↩︎

  36.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 - 私家醫院轉介與診斷流程 - https://www.pha.org.hk/tc/referral_and_diagnosis_process.html↩︎

  37. 香港心理學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 - https://www.hkps.org.hk/tc/psychological_support_for_cancer_patients.html↩︎

  38. 世界衛生組織 - 癌症預防全球報告 -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39. 香港防癌會 - 癌症預防基本原則 - https://www.cancer-fund.org/tc/cancer_prevention_principles.html↩︎

  40. 香港營養師學會 - 飲食與癌症預防科學共識 - https://www.hkns.org.hk/tc/diet_and_cancer_prevention_consensus.html↩︎

  41.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 - 紅肉和加工肉類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wcrf.org/dietandcancer/red-meat-and-cancer/↩︎

  42.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高鹽飲食與胃癌研究 - https://sph.hku.hk/tc/research/high-salt-diet-and-stomach-cancer.html↩︎

  43. 香港衛生署控煙辦公室 - 酒精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taco.gov.hk/tc/alcohol_and_cancer_risk.html↩︎

  44. 香港肥胖醫學會 - 肥胖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koma.org.hk/tc/obesity_and_cancer_risk.html↩︎

  45. 香港體育學院 - 運動與癌症預防科學報告 - https://www.hksi.org.hk/tc/exercise_and_cancer_prevention.html↩︎

  46. 世界衛生組織 - 身體活動建議 -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physical-activity↩︎

  47. 香港衛生署控煙辦公室 - 煙草與癌症統計 - https://www.taco.gov.hk/tc/tobacco_and_cancer_statistics.html↩︎

  48. 香港防癌會 - 戒煙資源與服務 - https://www.cancer-fund.org/tc/smoking_cessation_resources.html↩︎

  49. 香港環境保護署 - 環境因素與癌症風險 - https://www.epd.gov.hk/tc/environmental_factors_and_cancer_risk.html↩︎

  50. 香港衛生署 - 感染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dh.gov.hk/tc/content/health/infections_and_cancer_prevention.html↩︎

  51. 香港心理學會 - 心理健康與癌症預防 - https://www.hkps.org.hk/tc/mental_health_and_cancer_prevention.html↩︎

  52. 香港睡眠醫學會 - 睡眠與癌症風險研究 - https://www.hkssm.org.hk/tc/sleep_and_cancer_risk.html↩︎

  53. 香港醫院管理局 - 癌症患者支持服務指南 - https://www.ha.org.hk/visitor/ha_visitor_index.asp?Content_ID=10040&Lang=TC↩︎

  54.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 非政府組織癌症支持服務目錄 - https://www.hkcss.org.hk/tc/ngo_cancer_support_services.html↩︎

  55.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 - 社區支持服務一覽 - https://www.had.gov.hk/tc/community_support_services.html↩︎

  56. 香港心理衛生會 - 癌症患者心理支持服務 - https://www.mhahk.org.hk/tc/psychological_support_for_cancer_patients.html↩︎

  57.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 癌症患者實際支援服務 - https://www.soco.org.hk/tc/practical_support_for_cancer_patients.html↩︎

  58. 香港社會福利署 - 經濟援助申請指南 - https://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ocsecu/sub_financialassistance/↩︎

  59. 香港健康教育中心 - 癌症資訊與教育服務 - https://www.healthed.gov.hk/tc/cancer_information_and_education.html↩︎

  60.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 - 特殊人群醫療服務權益 - https://www.eoc.org.hk/tc/eoc/rights/medical_services_for_special_groups.html↩︎

  61. 香港勞工處 - 職業病認定與補償指南 - https://www.labour.gov.hk/tc/public/od/Recognition_and_Compensation_Guide.htm↩︎

  62. 香港社會福利署 - 醫療費用經濟援助 - https://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socsecu/sub_medicalexpenses/↩︎

  63. 香港勞工顧問公司 - 勞工賠償申請策略 - https://www.labourconsultants.com.hk/tc/compensation_claim_strategies.html↩︎

  64.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 - 癌症患者保險賠償指南 - https://www.ia.org.hk/tc/regulated_activities/insurance_compensation_for_cancer_patients.html↩︎

  65.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 - 癌症患者就業權益指南 - https://www.eoc.org.hk/tc/eoc/rights/employment_rights_of_cancer_patients.html↩︎

  66. 香港家庭福利會 - 癌症患者家屬支持服務 - https://www.hkfws.org.hk/tc/family_support_for_cancer_patients.html↩︎

  67.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癌症治療經濟負擔評估工具 - https://sph.hku.hk/tc/cancer_treatment_cost_assessment_tool.html↩︎

  68. 香港職業康復協會 - 癌症康復者重返職場指南 - https://www.vra.org.hk/tc/back_to_work_guide_for_cancer_survivors.html↩︎

  69.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 - 家庭癌症預防財務規劃 - https://www.hkcfp.org.hk/tc/family_financial_planning_for_cancer_prevention.html↩︎

  70. 香港稅務局 - 醫療費用稅務扣除指南 - https://www.ird.gov.hk/tc/tax/individual/deductions_allowances/medical_expenses.htm↩︎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