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協會:香港癌症防控與患者支援的關鍵力量
癌症協會:香港癌症防控與患者支援的關鍵力量
什麼是癌症協會?香港癌症服務的核心架構
癌症協會是香港癌症防控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非政府組織(NGO)網絡,旨在通過預防教育、患者支援、醫療合作及政策倡議,全方位應對癌症對社會的衝擊。與僅專注治療的醫療機構不同,癌症協會更強調「全人關懷」——從降低癌症風險的預防工作,到協助患者對抗病魔的治療支援,再到幫助康復者重新融入社會的後續服務,形成一個閉環的支援體系[^1]。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2024年發布的《香港癌症服務藍圖》,目前香港註冊的癌症協會超過30家,覆蓋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12種常見癌種,其中規模最大的包括香港癌症基金會、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及各癌種專科協會(如香港乳腺癌基金會)[^2]。這些協會的資金主要來自公眾捐贈、政府資助及企業贊助,確保服務的公益性與可及性。
癌症協會的主要服務:從預防到康復的全流程支援
1. 預防教育:從「治已病」到「治未病」
癌症協會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推廣癌症預防知識,降低發病率。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為例,其「癌從口入?——飲食與癌症預防」項目已走進全港18區的社區中心,通過工作坊教導市民識別「致癌食物」(如加工肉類、高糖飲品)及「防癌食物」(如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纖維的全穀物)[^3]。2024年,該項目覆蓋人數達12萬人次,參與者中83%表示會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此外,部分協會還提供免費或資助的癌症筛查服務。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乳健同行」計劃,為低收入女性提供免費乳腺超聲波檢查,2024年共檢出早期乳腺癌患者112名,其中95%接受了及時治療[^4]。
2. 患者支援:生理與心理的雙重陪伴
癌症治療過程中,患者不僅面臨軀體痛苦,還可能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癌症協會的支援服務正是針對這一痛點設計——
- 醫療支援:協助患者預約專科醫生、申請藥物資助(如靶向藥物的資助計劃)、解讀醫療報告;
- 心理輔導:配備註冊心理學家提供一對一諮詢,或組織「同路人分享會」,讓康復者與患者交流經驗;
- 生活支援:為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接送就醫服務,為經濟困難的家庭提供食物券或臨時住宿補助[^5]。
以明報健康報導的個案為例:45歲的乳腺癌患者陳女士,因治療導致失業及經濟困難,香港癌症基金會不僅協助她申請了政府的「癌症患者經濟援助計劃」,還安排了專業心理輔導,幫助她度過最艱難的治療期[^6]。
3. 康復支援:重新連接社會的橋樑
癌症康復者常面臨「社交隔離」問題——由於體力下降或外貌改變(如化療導致的脫髮),許多人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癌症協會的「康復者重建計劃」通過興趣班(如書法、瑜伽)、職業培訓(如電腦技能課程)及義務工作(如擔任預防教育講師),幫助康復者重建自信與社會連結[^7]。2024年,該計劃有600多名康復者參與,其中30%成功重返職場。
癌症協會與香港醫療體系的合作:政府、醫院與NGO的協同
香港的癌症服務體系採用「政府主導、NGO參與、醫院執行」的模式,癌症協會在其中扮演「橋樑」角色——
- 與政府合作:參與制訂癌症防控政策,如香港衛生署的《2023-2027癌症防控策略》中,就納入了癌症協會提出的「擴大免費筛查覆蓋面」及「加強患者心理支援」建議[^8];
- 與醫院合作:在公立醫院設立「癌症支援櫃檯」,由協會工作人員駐點,為患者提供即時支援;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癌症中心與香港癌症基金會合作,在中心內設立「患者資源中心」,提供治療手冊、藥物資訊及心理輔導預約服務[^9];
- 與企業合作:爭取企業贊助,推出「癌症關愛企業計劃」,鼓勵企業為員工提供癌症筛查福利,或支持協會的公益活動[^10]。
癌症協會的發展歷程:從關注治療到重視整體福祉
香港的癌症協會發展始於1970年代,最初以「協助癌症患者獲得治療」為核心——當時香港公立醫院的癌症床位嚴重不足,協會主要負責籌款興建癌症病房及購買治療設備[^11]。1990年代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協會的服務重點逐漸轉向「患者福祉」,開始提供心理輔導及康復支援。2010年後,「預防為先」成為主流,協會加大了預防教育的投入,例如推出「癌症預防校園計劃」,向中學生傳授防癌知識[^12]。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癌症協會迅速調整服務模式,推出「線上支援平台」——患者可通過視頻會議與心理輔導師交流,或線上申請藥物資助,確保服務不中斷[^13]。這一數碼化轉型也為2025年的服務升級奠定了基礎。
2025年癌症協會的新方向:數碼化與精準化
面對癌症發病率持續上升(香港2024年癌症新病例達3.2萬宗,較2020年增長15%)及人口老齡化的挑戰,2025年癌症協會的服務將向「數碼化」與「精準化」發展:
1. 數碼化支援平台升級
香港癌症基金會計劃在2025年推出「智能癌症支援APP」,整合以下功能:
- AI症狀跟蹤:患者可輸入治療後的症狀(如乏力、噁心),AI會提供個性化的緩解建議;
- 線上諮詢:連接註冊醫生及心理學家,提供即時問診服務;
- 資源導航:整合全港癌症服務資源(如筛查中心、藥物資助計劃),方便患者查詢[^14]。
2. 精準預防計劃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將啟動「基因與生活方式交互作用研究」,通過分析參與者的基因數據與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食),預測個體患癌風險,並提供個性化的預防建議[^15]。例如,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女性,協會會建議其更早開始乳腺筛查,並調整飲食結構。
3. 加強罕見癌種支援
目前香港的癌症服務主要集中在常見癌種(如肺癌、乳腺癌),罕見癌種(如胰腺癌、卵巢癌)患者常面臨「無人關懷」的困境。2025年,香港癌症基金會將成立「罕見癌種支援中心」,提供專科醫生推薦、藥物資訊及同路人支持,填補服務空白[^16]。
如何參與癌症協會?捐贈、志願服務與公眾教育
癌症協會的運作離不開社會大眾的支持,無論是捐贈、志願服務還是參與公眾教育活動,都能為癌症防控貢獻力量:
1. 捐贈
- 每月定額捐贈:是協會最穩定的資金來源,可支持長期服務(如預防教育、患者支援);
- 專項捐贈:可指定用於某一服務(如「乳健同行」計劃的筛查費用);
- 遺產捐贈:將部分遺產捐贈給協會,支持未來的癌症研究與服務[^17]。
2. 志願服務
癌症協會需要各類志願者:
- 患者支援志願者:陪伴患者就醫、參與分享會;
- 預防教育志願者:到社區或學校講授防癌知識;
- 行政志願者:協助處理文書工作、籌備公益活動[^18]。
以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志願者計劃為例,2024年有1,200名志願者參與,累計服務時數達8萬小時。志願者陳先生表示:「陪伴患者的過程中,我學到了生命的韌性,這是最珍貴的收穫。」
3. 參與公眾教育活動
- 參加防癌講座:了解最新的預防知識;
- 分享防癌經驗: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防癌習慣(如戒煙、規律運動),鼓勵更多人重視健康;
- 支持公益活動:參加「癌症步行籌款」「防癌嘉年華」等活動,提高公眾對癌症的認知[^19]。
常見問題(FAQ)
Q1:癌症協會提供免費的癌症筛查嗎?
A:部分癌症協會提供免費或資助的筛查服務,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乳健同行」計劃(免費乳腺超聲波檢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的「腸道健康筛查計劃」(資助糞便隱血測試)。具體服務可查閱協會官網或致電查詢[^20]。
Q2:如何成為癌症協會的志願者?
A:大部分癌症協會的志願者計劃需經過申請、面試及培訓。以香港癌症基金會為例,申請者可在官網填寫志願者申請表,面試通過後參加為期2天的培訓(內容包括患者溝通技巧、癌症基礎知識),培訓合格後即可參與服務[^21]。
Q3:癌症協會有提供家屬支援服務嗎?
A:是的。許多協會設有「家屬支援組」,提供心理輔導、照顧技巧培訓(如協助患者服藥、更換敷料)及家屬分享會。例如香港乳腺癌基金會的「家屬陪伴計劃」,專門為乳腺癌患者的配偶或子女提供支援[^22]。
Q4:癌症協會的資金使用透明嗎?
A:香港的癌症協會均需遵守《稅務條例》第88條的規定,定期向稅務局提交財務報告,並在官網公開年度財務報告。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年度報告會詳細列出資金來源(捐贈佔65%、政府資助佔25%、其他佔10%)及使用情況(患者支援佔40%、預防教育佔30%、行政開支佔15%、研究佔15%)[^23]。
Q5:2025年癌症協會有哪些新活動?
A:2025年,香港癌症基金會將舉辦「數碼癌症支援論壇」,邀請國際專家分享數碼化支援的經驗;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將推出「精準防癌體驗日」,為公眾提供免費的基因檢測(限額500名)及個性化預防建議[^24]。
參考文獻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協會:香港癌症服務的核心支柱」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about-us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 「認識癌症協會:推動預防與支援的重要角色」 - https://www.wcrf-hk.org/zh-hk/cancer-association
- 香港中文大學癌症中心 - 「癌症協會在港的發展與服務範疇」 - https://www.cuhk.edu.hk/ccancer/association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癌症協會與政府合作:提升癌症患者福祉」 - https://www.news.gov.hk/zh-hk/category/health/202405/content/20240515_180049.html
- 明報健康 - 「癌症協會:患者與家屬的支援網絡」 - https://health.mingpao.com/zh-hk/article/cancer-association-support
- Wikipedia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香港癌症協會服務模式對患者生活質素的影響》 - https://www.publichealth.hku.hk/research/cancer-association
- 香港衛生署 - 《2023-2027癌症防控策略》 - https://www.dh.gov.hk/zh-hk/health-topics/cancer-control-strategy
- 香港中文大學癌症中心 - 「患者資源中心服務簡介」 - https://www.cuhk.edu.hk/ccancer/patient-resource-center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癌症關愛企業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corporate-partnership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香港癌症服務發展史》 - https://www.hkmuseum.hk/zh-hk/exhibition/cancer-history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 「癌症預防校園計劃」 - https://www.wcrf-hk.org/zh-hk/school-program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疫情期間的線上支援服務」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covid-support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2025年智能支援APP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2025-app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 「基因與生活方式研究計劃」 - https://www.wcrf-hk.org/zh-hk/gene-study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罕見癌種支援中心計劃」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rare-cancer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捐贈方式說明」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donate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 「志願者招募計劃」 - https://www.wcrf-hk.org/zh-hk/volunteer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公益活動一覽」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events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免費筛查服務查詢」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screening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志願者申請指南」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volunteer-guide
- 香港乳腺癌基金會 - 「家屬陪伴計劃」 - https://www.hkbreastcancer.org/zh-hk/family-support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2024年度財務報告」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zh-hk/financial-report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 - 「2025年精準防癌體驗日」 - https://www.wcrf-hk.org/zh-hk/2025-precision-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