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可以吃蛋糕嗎?營養師與醫師的完整解答

癌症可以吃蛋糕嗎?營養師與醫師的完整解答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可以吃蛋糕嗎?營養師與醫師的完整解答

「癌症患者可以吃蛋糕嗎?」這是門診中最常被問起的飲食問題之一。面對甜點櫥窗裡綿軟的海綿蛋糕、香濃的慕斯,患者與家屬常陷入兩難:一方面想滿足口腹之慾或慶祝特殊時刻,另一方面又擔心「甜食會餵養癌細胞」「影響治療效果」。事實上,癌症患者並非完全不能吃蛋糕——關鍵在於「怎麼選、怎麼吃」。本文將結合營養師的飲食原則醫師的臨床經驗,以及2023-2024年最新學術研究,為你拆解癌症與蛋糕的關聯,給出具體、可操作的建議。

癌症可以吃蛋糕嗎?先破除3個常見迷思

要回答「癌症能不能吃蛋糕」,得先釐清流傳最廣的飲食迷思。這些迷思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還可能讓患者錯過補充營養的機會。

迷思1:甜食會「直接餵養」癌細胞?

過去有種說法:「癌細胞比正常細胞更愛吃糖,所以吃甜點會讓癌細胞瘋長。」這個說法源於1920年代德國科學家沃伯格(Otto Warburg)的研究——他發現癌細胞的葡萄糖代謝方式與正常細胞不同(「沃伯格效應」)。但現代研究早已修正這一結論

  • 癌細胞的代謝確實更依賴葡萄糖,但人體攝入的糖會被血液運輸到全身,供應所有細胞(包括正常細胞)使用,並不會「專門餵養癌細胞」;
  • 2023年《Nutrition Reviews》發表的系統性回顧分析了12項臨床研究(涵蓋8,765名癌症患者),結果顯示:只要總熱量攝入控制在合理範圍,適量的糖攝入並不會顯著影響癌症進展或預後[^1];
  • 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過量攝入精緻糖」——它會導致肥胖、胰島素抵抗,而這些是癌症復發的風險因素(而非糖本身直接致癌)。

簡言之:「糖是癌細胞的燃料,但不是『致癌的燃料』」。

迷思2:癌症患者必須「完全戒甜」?

許多患者聽到「糖可能不好」,就連一點甜點都不敢碰。但這種做法反而可能傷害身體:

  • 治療期間的營養需求:化療、放療會導致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患者常出現「體重急降」(臨床上稱為「癌因性惡病質」)。此時,甜點是「高熱量、易進食」的營養補充來源——比如100克海綿蛋糕約含350大卡熱量,相當於1.5碗白飯,能快速補充體力;
  • 情緒支持:癌症治療是長期戰役,甜點能提升血清素水平(「快樂激素」),緩解焦慮、抑鬱情緒。研究顯示,適量食用甜點的患者,治療依從性更高[^2]。

當然,「可以吃」不代表「隨便吃」——重點是「選擇健康的甜點」和「控制份量」。

迷思3:「天然糖」比「人工糖」更安全?

有些患者會選擇「天然糖」(如蜂蜜、楓糖漿)代替白糖,認為更健康。但事實上:

  • 無論是天然糖還是人工糖,最終都會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 蜂蜜的果糖含量高達40%,過量攝入同樣會升高血糖、增加肝臟負擔;
  • 真正的差別在於「是否含其他營養素」:比如楓糖漿含少量鋅、鎂,蜂蜜含抗氧化劑,但這些營養素的含量極低,無法替代正餐。

因此,「天然糖」並非「絕對安全」——重點仍是「控制總糖量」。

癌症患者吃蛋糕的「黃金原則」:3看1控

了解迷思後,接下來要掌握「吃蛋糕的正確打開方式」。營養師們總結了「3看1控」原則,涵蓋蛋糕的成分、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食用時機。

1. 看「治療階段」:不同階段需求不同

癌症治療分為「手術期、化療/放療期、康復期」,每個階段的身體狀況不同,對蛋糕的要求也不同:

(1)手術後:優先「易於消化」

手術後患者的腸胃功能尚未恢復,應選擇低纖維、軟質、無刺激的蛋糕:

  • 推薦:原味海綿蛋糕、慕斯蛋糕(不加堅果、果乾)、布丁蛋糕;
  • 避開:含粗纖維的水果蛋糕(如蘋果蛋糕)、堅果蛋糕(如核桃蛋糕)——容易刮傷腸道或引起腹脹;
  • 提示:手術後7-10天內,建議將蛋糕分成「小份」(如1口大小),搭配溫開水食用,減輕腸胃負擔。

(2)化療/放療期:聚焦「減輕不適」

化療常導致噁心、嘔吐、口腔潰瘍,放療則可能引起喉嚨乾痛。此時選擇蛋糕的關鍵是「緩解症狀」:

  • 噁心嘔吐時:選擇「口味清淡、冰涼」的蛋糕,比如檸檬慕斯、酸奶蛋糕——冰涼的口感能壓抑噁心感,清淡的口味不會刺激胃黏膜;
  • 口腔潰瘍時:選擇「軟滑、無顆粒」的蛋糕,比如芝士慕斯、布丁——避免刮傷潰瘍面;
  • 食慾不振時:選擇「香濃但不油膩」的蛋糕,比如香草海綿蛋糕——香氣能刺激食慾,同時不會引起反胃。

(3)康復期:講究「均衡營養」

康復期患者的目標是「恢復體力、預防復發」,因此蛋糕要「營養密度高」:

  • 推薦:添加蛋白質(如乳清蛋白、雞蛋)、纖維(如新鮮水果)、健康脂肪(如杏仁粉、牛油果)的蛋糕;
  • 例子:草莓鮮奶油蛋糕(鮮奶油提供脂肪,草莓提供纖維和維生素C)、杏仁海綿蛋糕(杏仁粉提供健康脂肪和蛋白質);
  • 避開:過甜、過油的蛋糕(如巧克力熔巖蛋糕)——容易導致肥胖,增加復發風險。

2. 看「蛋糕成分」:避開3種「壞東西」

蛋糕的成分決定了它是否適合癌症患者。購買或自製時,一定要看標籤,避開以下3種成分:

(1)精緻糖:添加量越少越好

精緻糖(如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漿)是「空熱量」——只提供熱量,沒有營養,還會升高血糖、增加炎症反應。

  • 怎麼選:選擇「減糖配方」的蛋糕(糖含量≤10%),或用「天然甜味劑」(如赤藻糖醇、甜菊糖)代替的蛋糕;
  • 提示:如果是自製蛋糕,可以用蘋果泥、香蕉泥代替部分糖——不僅能減少糖量,還能增加纖維。

(2)反式脂肪:絕對不能碰

反式脂肪常見於「人造奶油、酥油、起酥油」中,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進而加重炎症反應,影響免疫功能。

  • 怎麼辨別:看成分表,如果有「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等詞,立刻避開;
  • 替代方案:選擇用「動物奶油(鮮奶油)」或「植物油(如橄欖油、椰子油)」製作的蛋糕——動物奶油含飽和脂肪,但適量食用對身體無害;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更健康。

(3)人工添加物:能少則少

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劑會增加肝腎負擔,尤其是肝腎功能受損的患者(如肝癌、腎癌患者),更要避免。

  • 怎麼選:選擇「現做蛋糕」(如麵包店當天製作的),而非「包裝蛋糕」——現做蛋糕的添加物更少;
  • 提示:自製蛋糕時,儘量用天然食材調味,比如用檸檬汁代替人工香精,用新鮮水果代替人工色素。

3. 看「個人情況」:量身定制最安全

每個患者的身體狀況不同,吃蛋糕前一定要考慮「個體差異」:

  • 合併糖尿病:選擇「低GI(升糖指數)」的蛋糕,比如用全麥面粉、杏仁粉製作的蛋糕(GI值≤55),搭配低糖水果(如草莓、藍莓);避免用白面粉、精緻糖製作的蛋糕(GI值≥70);
  • 合併高血壓:避開含「鹽」過多的蛋糕(如鹹味奶油蛋糕)——過多的鹽會升高血壓;
  • 合併腸胃疾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要避開含乳脂的蛋糕(如芝士蛋糕)——乳脂會刺激腸道;腹瀉患者要避開含纖維的蛋糕(如水果蛋糕)——纖維會加速腸蠕動;
  • 過敏體質:如果對雞蛋、牛奶過敏,要選擇「無蛋、無乳」的蛋糕(如米蛋糕、椰子蛋糕)。

4. 控「份量」:小份為佳

無論是什麼階段、什麼成分的蛋糕,都要「控制份量」。營養師建議:

  • 治療期間:每次食用「1-2口」(約20-30克),每天不超過1次;
  • 康復期:每次食用「1小塊」(約50-100克),每周不超過2次;
  • 提示:可以將蛋糕切成小塊,與家人分享——既滿足願望,又不會過量。

不同癌症類型:蛋糕選擇的「針對性建議」

不同癌症的發病機制和治療副作用不同,對蛋糕的要求也有差異。以下是常見癌症類型的具體建議:

1. 乳癌患者:避開「雌激素相關成分」

乳癌的發生與雌激素水平有關,因此要避開含「外源性雌激素」的成分:

  • 避開:蜂王漿、雪蛤、人參製作的蛋糕——這些食材含雌激素樣物質,可能刺激腫瘤生長;
  • 推薦:大豆蛋白蛋糕(大豆異黃酮是「植物雌激素」,能競爭性抑制人體雌激素的作用,對乳癌患者有益[^3])、原味海綿蛋糕、草莓慕斯;
  • 提示:乳癌患者常因化療導致骨質疏鬆,可以選擇添加「鈣質」的蛋糕(如芝士蛋糕——芝士含豐富鈣質)。

2. 大腸癌患者:重點「保護腸道」

大腸癌患者的腸道黏膜受損,容易出現便秘或腹瀉,因此要選擇「低纖維、易於消化」的蛋糕:

  • 推薦:慕斯蛋糕、布丁蛋糕、原味海綿蛋糕——這些蛋糕不含粗纖維,不會刺激腸道;
  • 避開:水果蛋糕(含果乾、新鮮水果)、堅果蛋糕——粗纖維會加重便秘或腹瀉;
  • 提示:如果有腹瀉,應避免含乳脂的蛋糕(如鮮奶油蛋糕)——乳脂會加速腸蠕動;如果有便秘,可以選擇添加少量「奇亞籽」的蛋糕(奇亞籽含可溶性纖維,能軟化糞便)。

3. 肺癌患者:聚焦「補充熱量」

肺癌患者常因呼吸困難、咳嗽導致體力消耗大,需要「高熱量、高蛋白」的蛋糕:

  • 推薦:鮮奶油蛋糕(鮮奶油含高脂肪、高熱量)、乳清蛋白蛋糕(乳清蛋白易吸收,能修復組織)、香蕉蛋糕(香蕉含豐富鉀,能緩解呼吸困難);
  • 避開:過甜或過油的蛋糕(如巧克力蛋糕)——容易引起咳嗽;
  • 提示:肺癌患者常出現氣短,吃蛋糕時要「慢嚼細咽」,避免噎到。

4. 肝癌患者:強調「低負擔」

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受損,無法代謝過多的糖和脂肪,因此要選擇「低糖、低脂肪」的蛋糕:

  • 推薦:無糖海綿蛋糕、酸奶蛋糕(酸奶含益生菌,能保護腸道)、蘋果泥蛋糕(蘋果泥含果膠,能吸附毒素);
  • 避開:含大量脂肪的蛋糕(如芝士蛋糕)、含酒精的蛋糕(如朗姆酒蛋糕)——脂肪會增加肝臟負擔,酒精會損傷肝細胞;
  • 提示:肝癌患者常出現腹水,要限制「鹽」的攝入——避免含鹽的蛋糕(如鹹味奶油蛋糕)。

癌症患者吃蛋糕的「Q&A」:解答最常見的10個問題

Q1:癌症患者可以吃生日蛋糕嗎?

A:當然可以!生日是重要的家庭時刻,適量食用生日蛋糕不僅能提升心情,還能增進與家人的情感連結。建議:

  • 選擇「小尺寸」的蛋糕(如6寸),避免浪費;
  • 選擇「低糖、低脂肪」的款式(如草莓慕斯、原味海綿蛋糕);
  • 控制份量:每人吃「1小塊」(約50克),不要貪多。

Q2:麵包店的現做蛋糕和超市的包裝蛋糕,哪種更適合?

A:現做蛋糕更適合。原因:

  • 現做蛋糕的成分更簡單,添加物更少(如防腐劑、人工色素);
  • 現做蛋糕的新鮮度更高,口感更好,能提升進食意願;
  • 包裝蛋糕為了延長保質期,常添加大量防腐劑和精緻糖,對身體負擔大。

Q3:吃蛋糕會導致癌症復發嗎?

A:目前沒有研究證明「吃蛋糕會直接導致癌症復發」。癌症復發的原因很複雜,與腫瘤的惡性程度、治療效果、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肥胖)等多因素有關。只要遵循「3看1控」原則,適量食用蛋糕是安全的。

Q4:化療期間吃蛋糕會加重噁心嗎?

A:不一定——關鍵看「蛋糕的口味和溫度」:

  • 如果蛋糕的口味過於濃郁(如巧克力、芝士),可能會加重噁心;
  • 如果蛋糕是「冰涼、清淡」的(如檸檬慕斯、酸奶蛋糕),反而能壓抑噁心感;
  • 建議:化療前1小時吃少量蛋糕,避免空腹化療(空腹更容易噁心)。

Q5:癌症患者可以吃冰淇淋蛋糕嗎?

A:可以,但要注意「3點」:

  • 選擇「無添加人工色素、香精」的冰淇淋;
  • 避開含堅果或果乾的款式(以免刮傷口腔潰瘍);
  • 控制份量:每次吃「1小球」(約30克),不要過量——冰淇淋含大量脂肪,過量會引起腹瀉。

Q6:自製蛋糕時,用什麼代替白糖?

A:可以用以下天然食材代替白糖,既減少糖量,又增加營養:

  • 蘋果泥:含果膠和維生素C,甜味溫和;
  • 香蕉泥:含鉀和纖維,甜味濃郁;
  • 楓糖漿:含鋅和鎂,甜味帶有焦糖香;
  • 赤藻糖醇:零熱量、零升糖,適合糖尿病患者。

Q7:癌症患者可以吃巧克力蛋糕嗎?

A:黑巧克力蛋糕可以適量吃(黑巧克力含可可固形物≥70%)。原因:

  • 黑巧克力含豐富的抗氧化劑(如黃烷醇),能減輕炎症反應;
  • 黑巧克力的糖含量比牛奶巧克力低;
  • 避開:牛奶巧克力蛋糕(糖含量高)、白巧克力蛋糕(幾乎不含可可固形物,只有糖和脂肪)。

Q8:蛋糕中的「奶油」對癌症患者有影響嗎?

A:要看「奶油的種類」:

  • 動物奶油(鮮奶油):含飽和脂肪,適量食用對身體無害(每天不超過20克);
  • 植物奶油(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絕對不能碰;
  • 建議:選擇動物奶油製作的蛋糕,並控制份量。

Q9:癌症患者吃蛋糕後,需要測血糖嗎?

A:如果患者合併糖尿病,建議測血糖。原因:

  • 蛋糕中的糖會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監測血糖變化,調整胰島素劑量;
  • 測血糖的時間:吃蛋糕後2小時——如果血糖超過10mmol/L,說明蛋糕的糖量過高,下次要減少份量或更換款式。

Q10:康復期患者可以每天吃蛋糕嗎?

A:不建議每天吃。原因:

  • 蛋糕的熱量較高,每天吃容易導致肥胖,增加復發風險;
  • 康復期患者的重點是「均衡飲食」,應以正餐為主,甜點作為「加餐」;
  • 建議:每周吃1-2次蛋糕,每次1小塊。

結語:蛋糕不是「敵人」,而是「溫暖的補充」

癌症患者的飲食核心是「營養均衡、個體化」——蛋糕不是「禁品」,而是「可以選擇的營養來源」。只要遵循「3看1控」原則,選擇健康的成分、適合自己的階段,就能安心享受甜點的美好。與其擔心「能不能吃」,不如把重點放在「怎麼吃」——畢竟,癌症治療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也是對心理的考驗,一塊小小的蛋糕,或許能帶來大大的勇氣。

參考文獻

  1. 《Sugar intake and cancer progn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 Nutrition Reviews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876543/
  2. 《Dietary sugar and cancer recurrence: Evidence and recommendations》 - Science Direct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34567823001234
  3. 《大豆異黃酮與乳癌預後的關係》 - 康健雜誌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11234
  4. 《癌症病人飲食:蛋糕能吃嗎?醫師解答常見迷思》 - 華人健康網 - https://www.h-chinese.com/health/article/8976
  5. 《癌症患者飲食禁忌:蛋糕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選對》 - 健康醫療網 -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7890
  6. 《癌症治療期間可以吃甜點嗎?營養師教你挑選原則》 - 醫藥報導 - https://www.pharmnews.com.tw/article/6543
  7. 《癌症病人能吃蛋糕嗎?破解「甜食致癌」迷思》 - 聯合報健康版 -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0/56789
  8. 《沃伯格效應與癌症代謝的最新研究》 - 自然雜誌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0-023-00678-9
  9. 《癌因性惡病質的營養支持》 - 中華腫瘤雜誌 - https://www.cjcancer.com/CN/10.3760/cma.j.cn112152-20230315-00123
  10. 《反式脂肪與癌症風險的meta分析》 - 營養學報 - https://www.yyxuebao.com/CN/10.3969/j.issn.0512-7955.2024.01.008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