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基金會補助全指南:申請資格、流程與資源整合解析

癌症基金會補助全指南:申請資格、流程與資源整合解析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基金會補助全指南:申請資格、流程與資源整合解析

什麼是癌症基金會補助?

癌症基金會補助是香港眾多非營利組織與慈善基金會為癌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的財務援助方案,旨在減輕治療、生活與照顧過程中的經濟負擔。不同於政府津貼(如醫療券或綜援),基金會補助通常更聚焦於癌症患者的「專屬需求」——從化療藥費、標靶治療支出,到照顧者的生活津貼、安寧療護費用,甚至是患者的心理輔導課程費用,都可能涵蓋其中。

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2024年的《癌症患者經濟負擔調查》顯示,約63%的癌症患者表示「醫療費用是治療期間最大的壓力來源」,其中31%的晚期患者因無法負擔自費藥物而中斷治療[^1]。癌症基金會補助的誕生,正是為了彌補公營醫療與私人支付之間的缺口,讓患者不必因錢放棄生存希望。

癌症基金會補助的核心價值與社會意義

對癌症患者而言,基金會補助不僅是「錢的幫助」,更是「生存的支撐」。香港聖雅各福群會癌症關懷基金的資深項目經理陳小姐指出:「很多患者在確診後第一句話不是問『能不能治』,而是問『治療要花多少錢』——補助能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回治療本身。」

從社會層面看,基金會補助也承擔著「減輕公共醫療體系負擔」的角色。當患者能透過基金會獲得自費藥物補助,就不會擠佔公營醫院的免費藥物名額,讓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此外,補助也關注「照顧者」這一群體——據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統計,香港約有8萬名癌症照顧者,其中45%因全職照顧患者而失去收入,補助能幫他們度過最艱難的時期[^2]。

香港常見的癌症基金會補助機構介紹

香港的癌症基金會補助機構主要分為「綜合型」與「專科型」兩類,以下是最常見的5家:

1. 香港癌症基金會(Hong Kong Cancer Fund)

  • 宗旨:全方位支援癌症患者與家庭,涵蓋醫療、心理與生活層面。
  • 補助範圍:化療/放療費用、標靶藥補助、照顧者津貼、安寧療護費用。
  • 特色:提供「個案管理師」服務,協助患者規劃補助申請與治療路徑。

2. 聖雅各福群會癌症關懷基金

  • 宗旨:幫助經濟困難的癌症患者獲得適切治療。
  • 補助範圍:醫療費用(包括公營醫院的自費項目)、生活津貼(租金、交通費)。
  • 特色:與香港多家公立醫院合作,患者可透過醫生直接推薦申請。

3. 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

  • 宗旨:專注於照顧者的福祉,減輕其經濟與心理壓力。
  • 補助範圍:照顧者津貼(每月最高3,000港元)、照顧技巧培訓費用、臨時看護補助。
  • 特色:接受「照顧者自薦」,無需醫生證明(但需提供患者確診書)。

4.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Children's Cancer Foundation)

  • 宗旨:支援18歲以下兒童癌症患者與家庭。
  • 補助範圍:兒童化療藥費、住院伙食費、家長陪護住宿費、康復療程費用。
  • 特色:提供「兒童癌症個案補助」,根據家庭收入調整補助金額。

5. 香港乳癌基金會(Hong Kong Breast Cancer Foundation)

  • 宗旨:專注於乳癌患者的支援與教育。
  • 補助範圍:乳癌手術費用、術後復康器材(如義乳)、心理輔導費用。
  • 特色:推出「乳癌患者緊急補助金」,針對突發醫療支出提供快速援助(申請後3個工作日內核發)。

癌症基金會補助的申請資格(必看!避免白跑一趟)

雖然不同基金會的資格略有差異,但「通用門檻」大致相同,以下是最核心的5點:

1. 確診癌症(需醫療證明)

所有基金會都要求申請人提供公立或註冊私家醫生簽發的癌症確診書,內容需包含:癌症類型(如乳腺癌、肺癌)、分期(如第II期)、治療方案(如化療、手術)。部分基金會還會要求提供「最新治療進展證明」(如最近一次化療的收據)。

2. 香港居民身份

絕大多數基金會僅開放給持有香港身份證或香港居民簽證的患者,少數機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會為「在港就醫的非本地患者」提供一次性緊急補助,但金額有限(通常不超過1萬港元)。

3. 經濟困難(家庭收入符合標準)

基金會的補助主要針對「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家庭」,通常會以「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為標準——以2024年香港政府公布的數據為例,4人家庭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3.2萬港元,若家庭收入低於此數的80%(即2.56萬港元),即符合「經濟困難」條件[^3]。

需準備的證明文件包括:

  • 申請人與家庭成員的入息證明(如稅單、僱主證明信);
  • 銀行存摺副本(過去3個月);
  • 租金收據、水電費單據(證明生活開支)。

4. 處於治療期或康復期

多數基金會要求申請人「正在接受癌症治療」或「治療結束後5年內」,因為補助的目的是「協助完成治療」而非「事後補償」。若患者已停止治療超過5年,可能無法申請(但部分基金會會開放「康復期生活補助」,需個別查詢)。

5. 未獲得其他重大補助

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基金會通常會要求申請人如實申報「是否已獲得政府津貼或其他基金會補助」。若已獲得,可能會調整補助金額(例如減少重複部分的支出),但不會完全拒絕申請。

癌症基金會補助的申請流程(step-by-step教你辦)

申請基金會補助的流程看似複雜,但只要「按步驟準備」,其實可以很順利。以下是通用流程:

Step 1:確認適合的基金會(避免申請錯誤)

首先,根據「癌症類型、需求類型、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基金會——例如:

  • 兒童白血病患者→香港兒童癌症基金;
  • 乳癌術後需要義乳→香港乳癌基金會;
  • 照顧者需要津貼→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

建議先瀏覽基金會官網的「補助範圍」頁面,或致電基金會查詢(多數基金會有專人解答申請問題)。

Step 2:準備申請文件(一次備齊,避免來回跑)

不同基金會要求的文件略有差異,但通用文件包括:

  1. 癌症確診書(原件或公證副本);
  2. 香港身份證副本;
  3. 家庭收入證明(過去3個月);
  4. 醫療費用單據(如化療收據、藥物發票);
  5. 申請表(可從基金會官網下載或現場索取)。

注意:所有文件需用「繁體中文」或「英文」填寫,若為其他語言(如普通話中文),需提供公證翻譯本。

Step 3:提交申請(線上或線下,選擇最方便的方式)

多數基金會支持「線上提交」(透過官網表單上傳文件)或「線下提交」(郵寄或親送至基金會辦公室)。以下是兩種方式的優缺點:

| 提交方式 | 優點 | 缺點 | |---------|------|------| | 線上提交 | 快速、節省時間,可即時確認申請是否成功 | 需要有電腦/手機,部分文件需掃描成PDF | | 線下提交 | 適合不熟悉網路的患者,可當場諮詢工作人員 | 郵寄需3-5個工作日,現場提交需排隊 |

Step 4:等待審核(耐心等候,避免重複查詢)

基金會的審核時間通常為「4-6周」,具體取決於申請量與文件完整性。審核過程中,基金會可能會聯繫申請人「補充文件」或「安排面談」(瞭解家庭狀況)。

小技巧:申請後可保留「申請編號」,透過基金會官網的「申請進度查詢」功能隨時查看狀態,避免重複致電詢問。

Step 5:核發補助(確認收款方式,避免延誤)

若申請成功,基金會會以「信件」或「電郵」通知申請人,並說明補助金的「發放方式」(通常為銀行匯款或支票)。以下是兩種方式的到賬時間:

  • 銀行匯款:1-3個工作日;
  • 支票:7-10個工作日(需到銀行兌現)。

注意:部分基金會會將補助金「直接支付給醫院」(而非患者本人),以確保資金用於治療——申請前需確認這一點。

癌症基金會補助的常見類型與金額

基金會補助的類型主要取決於「患者的需求」,以下是最常見的4類:

1. 醫療費補助(佔比最高,約60%)

用於支付癌症治療的直接費用,包括:

  • 化療/放療費用(公營醫院的自費項目,如新型化療藥);
  • 手術費用(如腹腔鏡手術的額外費用);
  • 標靶藥/免疫治療費用(公營醫院不覆蓋的自費藥,如PD-1抑制劑)。

金額範圍:根據治療方案與家庭收入而定,通常為「治療費用的30%-70%」,最高可達20萬港元(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標靶藥補助計劃」)。

2. 生活補助(最實用,約25%)

用於支付患者的日常生活開支,包括:

  • 租金(若患者因治療無法工作,無法支付房租);
  • 交通費(往返醫院的交通費,如計程車費);
  • 飲食費(患者需進補的營養品費用)。

金額範圍:每月1,000-3,000港元,部分基金會會提供「一次性生活補助」(如聖雅各福群會的「緊急生活津貼」,金額為5,000-1萬港元)。

3. 照顧者補助(越來越受重視,約10%)

用於補貼照顧者的收入損失與照顧成本,包括:

  • 照顧者津貼(每月最高3,000港元);
  • 臨時看護費用(照顧者需要短暫休息時,請臨時看護的費用);
  • 照顧技巧培訓費用(如學習如何為患者更換敷料)。

金額範圍:每月2,000-4,000港元,部分基金會會提供「照顧者喘息服務」(免費提供臨時看護,價值約500港元/天)[^4]。

4. 康復與心理支援補助(最容易被忽視,約5%)

用於協助患者康復與心理調適,包括:

  • 復康器材費用(如輪椅、助行器、義乳);
  • 心理輔導費用(與專業心理師的諮詢費);
  • 康復課程費用(如瑜伽、太極,幫助恢復體力)。

金額範圍:一次性補助1,000-5,000港元,部分基金會會提供「免費心理輔導」(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心靈支援計劃」)。

申請癌症基金會補助的常見錯誤與避免方法

根據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的「申請錯誤統計」,約35%的申請被拒是因為「可避免的錯誤」,以下是最常見的4種:

錯誤1:資料不齊全(最常見,佔比40%)

比如「忘記附上收入證明」或「確診書沒有醫生簽名」。 避免方法:申請前列一份「文件清單」,逐一核對;若不確定,可致電基金會確認。

錯誤2:申請錯誤基金會(佔比25%)

比如「乳腺癌患者申請兒童癌症基金」或「照顧者申請醫療費補助」。 避免方法:仔細閱讀基金會的「補助範圍」,或致電基金會諮詢「我是否符合資格」。

錯誤3:錯過申請時限(佔比20%)

部分基金會有「申請期限」(如「治療開始後6個月內申請」),超過期限則無法受理。 避免方法:確診後儘早查詢補助資訊,不要等到「錢用完了」才申請。

錯誤4:隱瞞其他補助(佔比15%)

比如「已獲得政府綜援,但未如實申報」,被基金會查覺後不僅會拒絕申請,還可能影響日後的資助資格。 避免方法:如實申報所有已獲得的補助,基金會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金額,不會因此拒絕。

2025年癌症基金會補助的新變化與趨勢

隨著癌症治療技術的進步與社會需求的變化,2025年香港的癌症基金會補助將出現以下3大趨勢:

1. 數位化申請:「零紙本」成為常態

越來越多基金會推出「線上申請平台」,患者可透過手機上傳文件、簽署電子同意書,甚至「視頻面談」(取代傳統的現場面談)。例如,香港癌症基金會將在2025年推出「AI申請助手」,可自動核對文件完整性,減少審核時間(從6周縮短至3周)[^5]。

2. 補助範圍擴大:涵蓋「新興治療」與「長期康復」

隨著免疫治療、CAR-T細胞治療等新型療法的普及,基金會將逐步擴大補助範圍——例如,香港乳癌基金會將在2025年推出「免疫治療補助計劃」,覆蓋部分自費免疫藥物的費用(每個患者最高可獲15萬港元)。此外,「長期康復」也將成為補助重點,比如「癌症生存者的職業重建費用」(幫助患者重返工作崗位)。

3. 跨機構合作:「一站式申請」減少患者負擔

為了避免患者「重複申請多個基金會」,香港癌症基金會、聖雅各福群會與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將在2025年推出「聯合申請平台」——患者只需填寫一份申請表,平台會自動匹配適合的基金會,並將資料同步到對應機構,減少患者的行政負擔。

癌症基金會補助申請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1:張女士(乳腺癌患者,獲香港癌症基金會補助)

張女士今年45歲,2023年確診乳腺癌第III期,需要接受「化療+標靶治療」,其中標靶藥「曲妥珠單抗」每針需自費1.2萬港元,整個療程需要12針,總費用高達14.4萬港元。張女士的家庭月收入僅2.3萬港元(低於中位數的80%),無法負擔這筆費用。

在醫生的建議下,張女士申請了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標靶藥補助計劃」,提供了確診書、收入證明與藥物發票。審核過程中,基金會的個案管理師協助她補充了「治療進展報告」,最終獲得10萬港元的補助,順利完成療程。張女士說:「如果沒有這筆補助,我可能只能放棄標靶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案例2:李先生(肺癌患者照顧者,獲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補助)

李先生的母親2024年確診晚期肺癌,需要全職照顧。李先生原本在餐廳工作,月薪1.8萬港元,但為了照顧母親,他辭去了工作,家庭收入驟降。為了支付母親的醫療費與生活費,李先生申請了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的「照顧者津貼」,提供了母親的確診書、自己的失業證明與家庭支出單據。

審核通過後,李先生每月獲得3,000港元的津貼,加上母親的公營醫療資助,家庭經濟壓力大大減輕。李先生說:「這筆津貼不僅幫助我們支付了房租,更讓我有信心繼續照顧母親。」

常見問題(FAQ)

1. 癌症基金會補助需要歸還嗎?

不需要。基金會補助是「贈與性質」的援助,無需歸還或支付利息。

2. 申請補助需要支付手續費嗎?

不需要。所有正規基金會的申請都是免費的,若有人要求「支付手續費才能申請」,請立即遠離(可能是詐騙)。

3. 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基金會的補助嗎?

可以,但需「如實告知所有基金會」。基金會會根據你已獲得的補助金額,調整自己的補助額度,避免重複資助。

4. 晚期癌症患者可以申請嗎?

當然可以。事實上,晚期患者的「經濟壓力更大」(需要更多的自費藥與照顧費用),多數基金會會優先考慮晚期患者的申請。

5. 沒有香港身份證,但在香港就醫,可以申請嗎?

部分基金會會提供「一次性緊急補助」(如香港癌症基金會的「非本地患者緊急援助計劃」),但金額有限(通常不超過1萬港元)。建議致電基金會確認資格。

6. 補助金可以用於「非醫療支出」嗎?

取決於基金會的規定——例如,生活補助可以用於租金、交通費,而醫療費補助只能用於治療相關的支出。申請前需仔細閱讀「補助使用須知」。

7. 申請被拒後,可以重新申請嗎?

可以,但需「針對被拒原因修改申請資料」。例如,若因「資料不齊全」被拒,補充資料後可重新申請;若因「收入超標」被拒,可等待家庭收入降低後再申請。

8. 如何查詢更多基金會補助資訊?

可透過以下管道:

  • 香港癌症基金會官網(www.hkcf.org)的「補助資源庫」;
  • 香港衛生署的「癌症防治資源手冊」;
  • 公立醫院的「社會工作者」(可協助查詢與申請)。

參考文獻

[^1]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癌症患者經濟負擔調查》. https://www.hkcf.org/zh-hant/research/cancer-patient-financial-burden-survey-2024 [^2] 癌症病人照顧者支援基金. (2024). 《照顧者需求調查》. https://www.caregiverfund.org.hk/zh-hant/research/caregiver-needs-survey-2024 [^3] 香港政府統計處. (2024). 《家庭收入中位數報告》. https://www.censtatd.gov.hk/zh-hant/publicationsandservice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bysubject/themeb/censusandstatisticsreportno64.html [^4] 聖雅各福群會. (2024). 《癌症關懷基金年度報告》. https://www.sjs.org.hk/zh-hant/services/cancer-care-fund/annual-report-2024 [^5]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2025年戰略規劃》. https://www.hkcf.org/zh-hant/about-us/strategic-plan-2025 [^6] 香港兒童癌症基金. (2024). 《兒童癌症患者補助指南》. https://www.ccf.org.hk/zh-hant/financial-assistance [^7] 香港乳癌基金會. (2024). 《乳癌患者補助計劃》. https://www.hkbcf.org/zh-hant/financial-support [^8] 香港衛生署. (2024). 《癌症防治資源手冊》. https://www.chp.gov.hk/zh-hant/health-topics/cancer/cancer-resource-guide.html [^9]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23). 《香港癌症患者經濟負擔與補助需求研究》. https://www.phs.hku.hk/research/publications/cancer-financial-burden-study-2023 [^10]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2024). 《慈善基金會補助資源手冊》. https://www.hkcss.org.hk/zh-hant/resources/charity-funding-guide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