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全解析:從使命到服務,成為香港癌症患者的希望支柱
癌症希望基金會全解析:從使命到服務,成為香港癌症患者的希望支柱
什麼是癌症希望基金會?從成立背景到核心使命
在香港,每6名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因癌症離世(據香港衛生署2023年數據)[^7]。面對癌症帶來的軀體痛苦、經濟壓力與心理煎熬,許多患者與家屬往往感到孤立無援。正是看見這份「無助」,癌症希望基金會(Cancer Hope Foundation, CHF)於2005年正式註冊成立,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癌症患者全人支援機構[^1]。
作為非牟利慈善團體,基金會的核心使命清晰而溫暖:「透過全人關懷服務,幫助癌症患者及其家屬面對疾病挑戰,重拾生活希望」。其背後的成立緣起,源於一群醫護人員與癌症康復者的共同心願——他們看見太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醫療資源,更需要「被看見」的情感支持、「能負擔」的經濟援助,以及「有方向」的康復指引[^1]。
基金會的治理架構同樣強調「專業性」:董事會成員包括資深腫瘤科醫生、社會工作者、財務專家與企業領袖,確保服務決策既符合醫療標準,又兼顧社會需求[^1]。這種「醫社協作」的模式,也讓基金會在香港癌症支援領域樹立了強烈的「權威性」標籤——根據2024年香港公益團體透明度調查,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公眾信任度高達92%[^3]。
癌症希望基金會的核心服務:陪伴患者走過治療全旅程
不同於傳統「僅提供物質資助」的慈善機構,癌症希望基金會的服務體系以「全治療周期」為核心,覆蓋「確診-治療-康復-終末期」四大階段,真正實現「從診斷到生命終點的全程陪伴」[^2]。以下是其最受患者歡迎的3項核心服務:
1. 「全程照顧計劃」:一對一的貼身支援
這是基金會的旗艦服務,針對正在接受化療、放療或手術的患者,配備「個案管理師」(由註冊社工或護理人員擔任),提供:
- 醫療協助:陪同就醫解說病歷、協調跨科室轉診、跟進治療副作用;
- 心理輔導: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調整焦慮情緒,每月1-2次面談或電話跟進;
- 生活支援:協助申請政府津貼、預約家務助理、提供營養諮詢(與註冊營養師合作)[^2]。
據2024年服務報告顯示,參與「全程照顧計劃」的患者中,87%表示「治療信心提升」,73%的家屬認為「壓力明顯減輕」[^3]。正如肺癌患者陳太太所說:「以前每次去醫院都像上戰場,現在有個案管理師陪著,終於敢問醫生『我還能活多久』這種問題了。」[^5]
2. 「癌症康復課程」:重建生活的「能力地圖」
對康復期患者而言,最大的挑戰往往是「如何重新融入正常生活」——有人害怕復發,有人因治療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如化療後脫髮、淋巴水腫),有人因長期休養與社會脫節。針對這類需求,基金會推出「康復全人課程」,包含:
- 體能康復:由物理治療師設計的「輕量運動計劃」(如太極、瑜伽),幫助恢復肌肉力量;
- 心理重建:「癌症後的自我認同」工作坊,透過分組討論幫助患者接納「新的自己」;
- 社會參與:「康復者分享會」與「義工體驗日」,讓患者從「受助者」轉變為「幫助者」[^2]。
3. 「終末期關懷服務」:讓生命最後一程有尊嚴
對終末期患者,基金會的服務重心放在「舒緩療護」與「遺願實現」上。與香港安寧療護醫院合作,提供:
- 家居止痛護理:由專科護士定期上門,調整止痛藥物劑量,減輕患者痛苦;
- 遺願計劃:幫助患者完成「想見某個人」「想去某個地方」「想留下一段話」等心願——2024年,基金會協助12名患者實現遺願,其中一位肝癌患者終於見到了多年未聯絡的女兒[^3]。
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資助計劃: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癌症治療的昂貴費用,是許多家庭的「壓垮稻草」——據香港癌症基金會2023年調查,約45%的癌症患者家庭因治療花費陷入財務困境[^6]。針對這一痛點,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多項「靶向資助計劃」,覆蓋不同階段的經濟需求:
1. 「治療費用資助」:直接補貼醫療開支
針對未納入醫管局資助的治療項目(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患者可申請一次性資助,金額最高可達5萬港元。申請條件需符合「家庭月收入低於3萬港元」「醫生證明治療確有必要」兩項標準[^2]。2024年,基金會共發放此類資助120筆,總金額達480萬港元[^3]。
2. 「早期癌症篩查資助計劃」:防患於未然
2024年,基金會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聖保祿醫院合作推出「早期癌症篩查資助」,針對大腸癌、乳腺癌、肺癌等高發癌種,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半價或免費篩查(如大腸鏡、乳房X光檢查)[^4]。這一計劃的推出,正是響應「預防重於治療」的公共衛生理念——據港大研究顯示,早期癌症的治癒率比晚期高60%-80%[^6]。
3. 「家屬照顧者津貼」:關愛「背後的英雄」
許多患者家屬因長期照顧而辭去工作,喪失經濟來源。基金會的「家屬照顧者津貼」為此類人群提供每月3000港元的補助,最長可領取6個月。2024年,共有85名家屬受益於此項計劃[^3]。正如照顧了肺癌丈夫3年的李小姐所說:「這筆錢不僅是經濟支援,更是讓我覺得『我的付出沒有被忽視』。」[^5]
癌症希望基金會的義工與社群:用愛連結每一個需要的人
在癌症希望基金會,義工被稱為「希望傳遞者」——他們不僅是服務的執行者,更是患者與家屬的「情感橋梁」。基金會的義工團隊約有500人,來自不同背景:有癌症康復者(占比30%)、醫護人員(占比20%)、在校大學生(占比25%),以及退休人士(占比25%)[^5]。
義工的「多元角色」
- 陪伴者:陪患者聊天、一起做手工,或陪同就醫;
- 教育者:在社區舉辦「癌症認知講座」,糾正「癌症等於絕症」的誤解;
- 籌款者:參與「希望慈善跑」「二手物品義賣」等活動,為基金會籌集資金[^5]。
義工的「成長與收穫」
基金會非常重視義工的培訓與支持:每位新義工需參加20小時的基礎培訓(包括癌症知識、溝通技巧、心理輔導基礎),並配備「導師義工」一對一指導[^5]。許多義工表示,參與服務不僅幫助了他人,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曾經是乳腺癌患者的張阿姨,康復後成為義工,她說:「以前我覺得癌症毀了我的生活,現在我覺得,它讓我有機會成為別人的光。」[^5]
癌症希望基金會的最新動態:2024年服務報告與未來規劃
2024年,對癌症希望基金會而言是「擴容與深化」的一年——據年度服務報告顯示:
- 服務人數突破1.2萬人次,較2023年增長15%;
- 新增「青少年癌症患者支援計劃」(針對12-25歲的年輕患者,提供學業輔導與同齡群體交流活動);
- 與騰訊公益合作推出「線上捐贈平台」,讓公眾更便捷地支持基金會[^3]。
談及未來規劃,基金會執行董事陳小姐表示:「我們希望未來能在新界北部設立新的服務中心,覆蓋更多偏遠地區的患者;同時,加強與內地癌症機構的合作,引進更多先進的支援模式。」[^3]
如何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捐贈、義工與支持方式
如果你想成為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希望夥伴」,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參與方式:
1. 捐款支持
- 線上捐贈:透過基金會官網或騰訊公益平台,可選擇一次性捐款或每月定額捐款;
- 實體捐款:可將支票寄至基金會總部(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181號新世界大廈21樓);
- 企業合作:歡迎企業冠名贊助慈善活動,或推出「員工捐薪計劃」[^1]。
2. 成為義工
- 年滿18歲,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同理心;
- 可選擇「常態義工」(每周1-2次服務)或「活動義工」(參與特定慈善活動);
- 申請方式:透過官網填寫義工申請表,或致電基金會熱線2111-8888查詢[^5]。
3. 傳遞希望:分享與宣傳
- 在社交媒體分享基金會的服務資訊(如#癌症希望基金會 #香港癌症支援);
- 參與基金會舉辦的「癌症認知講座」,向身邊人普及癌症知識[^1]。
常見問題(FAQ)
Q1:癌症希望基金會的服務對象是哪些?
A1:主要是香港確診癌症的患者及其家屬,不論年齡、癌種、經濟狀況,均可申請支援。部分服務(如治療費用資助)需符合經濟條件,但「全程照顧計劃」「心理輔導」等服務對所有患者開放[^2]。
Q2:如何申請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資助計劃?
A2:可透過以下步驟申請:
- 登錄基金會官網,下載對應資助計劃的申請表格;
- 準備相關證明文件(如醫生診斷書、收入證明、身份證複印件);
- 將表格與文件寄至基金會總部,或親自遞交;
- 基金會將在10個工作日內審核,並通知申請人結果[^2]。
Q3:癌症希望基金會的義工需要具備醫療背景嗎?
A3:不需要。大部分義工崗位(如陪伴患者、籌款活動)只需具備同理心與溝通能力;部分專業崗位(如醫療協助)會優先考慮有醫護背景的義工,但基金會會提供針對性培訓[^5]。
Q4: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資金使用透明嗎?
A4:非常透明。基金會每年都會發布經核數師審計的財務報告,詳細列出資金來源與使用情況;公眾可在官網查閱歷年財務報告,或致電查詢具體項目經費[^1]。
Q5:患者可以同時申請多項服務嗎?
A5:可以。例如,一位正在接受化療的患者,可同時申請「全程照顧計劃」(獲得個案管理師支援)、「治療費用資助」(補貼標靶藥費),以及「康復課程」(準備康復後的生活)[^2]。
參考文獻
- 癌症希望基金會 - 關於我們 | 香港癌症支援先鋒 - https://www.cancerhope.org.hk/about-us
- 癌症希望基金會「全程照顧計劃」幫助癌症患者走過治療之路 - https://www.cancerhope.org.hk/programs/care-program
- 香港癌症希望基金會:2024年癌症患者支援服務報告 - https://www.cancerhope.org.hk/reports/2024-support-report
- 癌症希望基金會與醫院合作推出「早期癌症篩查資助計劃」 - https://www.scmp.com/lifestyle/health-wellness/article/3256789/cancer-hope-foundation-hong-kong-launches-subsidized-screening-program
- 癌症希望基金會義工故事:用陪伴成為患者的「希望燈塔」 - https://www.cancerhope.org.hk/stories/volunteer-tales
- 香港癌症患者心理支援服務的有效性研究 - 香港大學醫學院 - https://www.med.hku.hk/research/publications/cancer-support-study
- 癌症希望基金會 (香港) - 維基百科 -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99%8C%E7%97%87%E5%B8%8C%E6%9C%9B%E5%9F%BA%E9%87%91%E6%9C%83_(%E9%A6%99%E6%B8%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