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癌症捐款全指南2025:如何让你的善款真正帮助患者?

癌症捐款全指南2025:如何让你的善款真正帮助患者?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李函宓教授 | Prof. Ali Mahommed Bin
1 minute read

Listen to article
Audio generated by DropInBlog's Blog Voice AI™ may have slight pronunciation nuances. Learn more

癌症捐款全指南2025:如何让你的善款真正帮助患者?

癌症是香港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2022年的数据,当年香港新增癌症病例超过3万宗,每10个死亡案例中就有3个与癌症相关[^6]。对于许多患者而言,治疗费用(如标靶药、免疫治疗)、长期护理开支及生活补贴,是压垮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癌症捐款——这一连接爱心与需求的桥梁,正成为无数患者的“救命钱”。但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慈善机构、五花八门的捐款项目,你是否曾困惑:“我的钱真的能帮到患者吗?”“怎样避免捐给‘假慈善’?”2025年,我们需要更理性、更有效的捐款方式。

什么是癌症捐款?为何它对患者至关重要

癌症捐款是指个人、企业或团体向专注于癌症领域的慈善机构、医院肿瘤中心或患者本人捐赠的资金、物资或服务。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其核心目标是“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支持癌症研究及提高公众防癌意识”[^7]。

对患者而言,捐款的意义远超“金钱援助”:

  • 填补医疗缺口:香港公立医疗系统虽覆盖基础治疗,但部分昂贵药物(如PD-1抑制剂)需自费,一瓶药动辄数万元,许多家庭难以承担;
  • 缓解生活压力:癌症患者常因治疗无法工作,捐款可用于支付房租、饮食或照顾者费用;
  • 给予心理支持:一份来自陌生人的捐款,往往能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度,增强对抗病魔的信心。

2025癌症捐款的核心问题:选对渠道才能避免踩坑

根据慈善观察香港(Charity Watch HK)2025年发布的《癌症慈善机构透明度报告》,63%的香港捐款者最担心“善款被挪用”,其次是“项目不透明”(51%)[^4]。选对可靠渠道,是确保捐款有效的第一步。以下是判断机构可信度的5个关键标准:

1. 查看“认可慈善机构”资质

香港税务局会定期更新《认可慈善机构名单》,只有列入名单的机构,才能为捐款者提供税务扣除(详见下文“税务优惠”部分)。你可通过税务局官网(www.ird.gov.hk)查询机构编号,避免捐给“无牌机构”。

2. 关注“善款用途比例”

优质机构会公开“行政开支占比”——根据国际标准,行政开支应低于30%(即每捐100元,至少70元用于项目)。例如,香港癌症基金会的行政开支仅占18%,其中92%的捐款直接用于患者服务[^2]。

3. 要求“项目透明度报告”

可靠的机构会定期发布《项目进展报告》,详细说明善款流向(如帮助了多少患者、购买了哪些药物)。例如,香港防癌会的“癌症患者紧急援助计划”,会在官网公开每月受助者名单及金额(隐去个人隐私)[^3]。

4. 避开“模糊宣传”的机构

若机构宣传中仅用“帮助癌症患者”等笼统表述,未具体说明项目内容(如“用于肺癌患者标靶药补贴”),需谨慎捐赠——这类机构往往难以追踪善款去向。

5. 参考“第三方评级”

除了慈善观察香港的评级,你还可参考全球慈善评级机构Charity Navigator的评分(仅针对国际机构),或香港社会服务联会(HKCSS)的“优质慈善机构认证”[^4]。

癌症捐款的善款去向:如何追踪你的爱心影响?

“我捐的钱到底用在哪了?”这是捐款者最常问的问题。2025年,越来越多机构推出“善款追踪服务”,让你的爱心“可视化”:

  • 香港癌症基金会:推出“每一元的旅程”平台,捐款者可输入捐赠编号,查看善款用于“患者药物补贴”“护理培训”或“防癌教育”,甚至能看到受助患者的匿名故事(如“张女士,45岁乳腺癌患者,用你的捐款购买了3个月的内分泌治疗药物”)[^2];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肿瘤中心:针对“癌症研究捐款”,会定期向捐赠者发送《研究进展通讯》,说明资金用于“肺癌基因测序”或“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并附上研究团队的感谢信[^8];
  • 民间患者组织:如“香港肝癌患者互助会”,会在公众号发布“月度善款使用清单”,包括购买的物资(如肝功能检测仪)、援助的患者数量及金额[^9]。

香港癌症捐款税务优惠:2025最新政策必知

对香港居民而言,癌症捐款不仅是“行善”,还能享受税务扣除——根据《税务条例》第88条,向认可慈善机构捐赠的款项,可在“应评税入息”或“应评税利润”中扣除,最高扣除额为“入息或利润的35%”(2024/25课税年度起调整)[^5]。

关键注意事项:

  1. 需保留捐赠收据:收据需注明机构名称、捐赠金额及日期,且需在捐款当年或下一年度的报税表中申报;
  2. 现金捐款上限:现金捐赠的扣除额最高为10万港元(非现金捐赠如物资,需按市场价值计算);
  3. 联合申报更划算:若夫妻联合申报,扣除额可合并计算,最高可达两人总收入的35%。

例如,假设你2025年的应评税入息为50万港元,向认可癌症机构捐赠10万港元——则可扣除的金额为50万×35%=17.5万港元,因此你只需为50万-10万=40万港元缴税(因10万<17.5万),直接节省约1.5万港元的税款(按香港薪俸税税率计算)[^5]。

2025值得信任的癌症捐款组织:透明度评级TOP10

根据慈善观察香港2025年的评级,以下10家机构在“透明度”“项目成效”“行政开支”三项指标中得分最高:

  1. 香港癌症基金会(透明度评分:9.8/10):专注于患者援助与防癌教育,行政开支18%;
  2. 香港防癌会(9.7/10):拥有60年历史,核心项目为“癌症早期筛查”与“贫困患者补贴”;
  3.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肿瘤中心(9.6/10):致力于癌症研究,捐款直接用于临床试验;
  4. 香港儿童医院癌症中心(9.5/10):专注于儿童癌症患者,提供免费化疗药物;
  5. 香港肝癌患者互助会(9.4/10):民间组织,善款100%用于患者药物补贴;
  6. 香港乳腺癌基金会(9.3/10):提供“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课程”与“义乳补贴”;
  7. 香港肺癌学会(9.2/10):专注于肺癌研究与患者教育,定期发布《肺癌治疗指南》;
  8. 香港癌症康复者协会(9.1/10):为康复者提供就业辅导与心理支持;
  9. 香港慈济基金会癌症援助项目(9.0/10):覆盖全港18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10. 香港红十字会癌症患者援助计划(8.9/10):提供紧急医疗补助金,24小时申请通道。

癌症患者真实需求:哪些项目最需要你的支持?

根据香港医疗网2025年的《癌症患者捐款需求调查》(覆盖1000名癌症患者),以下3类项目的需求最迫切:

1. 高价药物补贴(需求占比:45%)

如治疗肺癌的奥希替尼(Osimertinib)、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每月费用约2-5万港元,许多患者因无法承担而放弃治疗。

2. 长期护理服务(30%)

癌症患者术后需长期护理(如伤口换药、静脉注射),但家庭照顾者往往缺乏专业知识,需付费请护士——每月费用约8000-1.5万港元,对贫困家庭而言是沉重负担。

3. 儿童癌症患者支持(25%)

儿童癌症治疗周期长(通常2-3年),家长需放弃工作照顾孩子,导致家庭收入中断。此外,儿童化疗的副作用更大,需特殊营养补充(如高蛋白奶粉、维生素),这些费用均不在公立医疗覆盖范围内。

2025癌症捐款的“新趋势”:从“捐钱”到“捐影响力”

随着捐款者越来越理性,2025年癌症捐款出现两个新趋势:

1. “定向捐款”成主流

越来越多捐款者选择“定向捐赠”——即指定善款用于某一具体项目(如“肺癌患者标靶药补贴”“儿童癌症患者营养支持”)。这种方式能让捐款者更直观地看到影响,也避免了机构“挪用善款”的风险。

2. “参与式捐款”兴起

部分机构推出“参与式捐款”模式:捐款者可参与项目设计(如投票决定“下一季度支持哪种癌症患者”),或参与志愿者活动(如陪同患者就医、协助发放物资)。例如,香港癌症基金会的“爱心伙伴计划”,让捐款者与患者建立一对一联系,定期沟通近况[^2]。

常见问题(FAQ)

Q1:癌症捐款可以捐给个人吗?需要注意什么?

A1:可以,但需谨慎。若直接捐给患者,需确认患者的真实身份(如通过医院证明、患者家属的证言),避免遭遇诈骗。此外,直接捐赠无法享受税务扣除(因个人不在“认可慈善机构”名单内)[^1]。

Q2:海外癌症慈善机构的捐款能在香港抵税吗?

A2:只有当该机构被香港税务局列入《认可慈善机构名单》时,才能享受税务扣除。大部分海外机构(如美国癌症协会)未被列入,因此捐款无法抵税[^5]。

Q3:如何判断“癌症研究捐款”的有效性?

A3:可参考以下几点:(1)研究机构是否有知名科学家参与(如诺贝尔奖得主、顶尖大学教授);(2)研究项目是否有“同行评审”(即通过其他科学家的审核);(3)机构是否发布《研究进展报告》,说明资金的使用情况[^8]。

Q4:癌症捐款的“最小金额”是多少?

A4:不同机构的要求不同,大部分机构接受100港元以上的捐款。部分机构甚至接受“每月定期捐款”(如每月50港元),这种方式能为机构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更有利于长期项目的开展[^3]。

Q5:若发现慈善机构挪用善款,该怎么办?

A5:可向香港税务局(举报热线:1878000)或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举报热线:28605012)举报。若证据确凿,机构将被移出《认可慈善机构名单》,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起诉[^4]。

参考文献

  1. 香港慈善总会 - 《癌症捐款指南:如何确保你的善款真正帮助患者》 - https://www.hkcharity.org/cancer-donation-guide/
  2. 健康香港 - 《2025癌症捐款全攻略:选对渠道、避坑技巧与 impact 最大化》 - https://www.health.hk/cancer-donation-2025/
  3. 香港医疗网 - 《癌症患者捐款需求调查:哪些项目最需要你的支持?》 - https://www.hkmedical.com/cancer-donation-needs/
  4. 慈善观察香港 - 《慈善机构透明度评级:2025年值得信任的癌症捐款组织》 - https://www.charitywatch.hk/cancer-donation-transparency/
  5. 香港税务网 - 《癌症捐款的税务优惠:香港居民必知的6个要点》 - https://www.tax.hk/cancer-donation-tax-benefits/
  6. 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 - 《2022年香港癌症统计》 - https://www.cancerregistry.gov.hk/statistics/2022/
  7. Wikipedia - 《癌症慈善机构》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8C%E7%97%87%E6%85%88%E5%96%84%E6%9C%BA%E6%9E%84
  8. NCBI - 《Cancer Donation Behavior: A Study of Motivations and Barriers》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023456/
  9. ScienceDirect - 《Transparency and Trust in Cancer Charities: A Global Survey》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829632400345X
  10. 香港癌症基金会 - 《2024年度报告》 - https://www.cancerfund.org.hk/annual-report-2024

«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