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腹水全攻略:認識、症狀、治療與照護指南
癌症晚期腹水全攻略:認識、症狀、治療與照護指南
當癌症進入晚期,患者與家屬往往會面臨各種難以預料的症狀,其中「腹水」是最常見也最讓人困擾的問題之一。看著家人的腹部逐漸膨脹、呼吸變得困難,許多人心中充滿焦慮:「什麼是癌症晚期腹水?」「為什麼會發生?」「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本文將結合香港癌症基金會、香港醫院管理局等權威資源,以及2024-2025年最新醫學研究,全面解答這些問題,幫助你更了解這個症狀,並學會如何與患者一起面對。
什麼是癌症晚期腹水?
癌症晚期腹水(又稱「惡性腹水」或「癌性腹水」)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見的併發症,指惡性腫瘤細胞侵犯腹膜或腹腔器官後,導致腹腔內液體異常蓄積的病理狀態[^1]。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僅有50-100毫升的液體,用於潤滑腸道、減少器官間摩擦;但當癌症破壞了腹膜的「滲透平衡」——液體生成速度遠超過吸收速度時,就會形成腹水。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024年的統計數據,約10-20%的晚期癌症患者會出現腹水,其中卵巢癌、胃癌、結直腸癌及肝癌患者的發生率最高(可達30-50%)[^2]。腹水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可能引發感染、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因此需要及時識別與干預。
癌症晚期腹水的常見症狀
癌症晚期腹水的症狀通常隨著液體蓄積量增加而逐漸加重,初期可能僅有輕微不適,後期則會嚴重影響呼吸與進食。以下是最常見的7種症狀:
1. 腹部進行性膨脹
這是最直觀的症狀。患者的腹部會像「吹氣球」一樣慢慢變大,衣服變緊,甚至出現「妊娠紋」般的皮膚花紋(因皮膚過度拉伸所致)。家屬可以透過測量腹圍(繞臍周一圈)監測變化——若一周內腹圍增加超過2厘米,需警惕腹水快速積聚[^3]。
2. 持續性腹痛或脹痛
腹水會壓迫腹腔內的器官(如腸道、肝臟)或牽扯腹膜神經,導致鈍痛或脹痛。疼痛通常在站立或活動時加劇,躺下時稍微緩解,但晚期患者可能會出現難以忍受的劇痛[^4]。
3. 呼吸困難
當腹水積聚到一定程度(通常超過1000毫升),會向上壓迫膈肌(分隔胸腔與腹腔的肌肉),限制肺部擴張。患者會出現「吸氣困難」,尤其在平躺時更明顯,需坐起來才能呼吸順暢(稱為「端坐呼吸」)[^5]。
4. 食慾不振與噁心
腹水壓迫胃腸道,會導致患者「吃一點就飽」,甚至出現噁心、嘔吐。長期進食不足會加重營養不良,形成「腹水→營養不良→腹水加重」的惡性循環[^6]。
5. 下肢水腫
癌症晚期患者常合併低白蛋白血症(血液中蛋白質不足),導致液體從血管滲入組織間隙。除了腹水,下肢(尤其是小腿)也會出現浮腫,按壓時會留下凹陷(稱為「凹陷性水腫」)[^7]。
6. 尿量減少
腹水積聚會導致體內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臟血流不足,從而尿量減少(每天尿量少於1000毫升)。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腎功能衰竭[^8]。
7. 體重異常增加
儘管患者食慾不佳,但腹水帶來的「液體重量」會讓體重明顯上升——有時一周內可增加5-10公斤。這種「虛胖」與惡病質(肌肉消耗)的消瘦形成鮮明對比[^9]。
癌症晚期腹水的成因與風險因素
癌症晚期腹水的發生機制複雜,主要與「腹膜損傷」「液體平衡破壞」有關。以下是最常見的4大成因:
1. 腹膜轉移(最主要原因)
約70%的惡性腹水由腹膜轉移引起。當癌細胞脫離原發腫瘤(如卵巢癌、胃癌),隨血液或淋巴液轉移至腹膜時,會刺激腹膜產生大量炎性介質(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體、蛋白質大量滲入腹腔[^10]。
2. 肝功能受損與門靜脈高壓
肝癌或轉移性肝癌患者,常因肝細胞破壞導致肝功能衰竭。此時,肝臟內的門靜脈壓力升高(門靜脈高壓),血液無法順利流經肝臟,被迫「倒流」至腹腔血管,使液體滲出形成腹水[^11]。
3. 低白蛋白血症
癌症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患者體內的蛋白質(尤其是白蛋白)會被大量消耗;加上食慾不振、吸收不良,白蛋白水平會急劇下降。白蛋白是維持血液膠體滲透壓的關鍵物質——當白蛋白不足時,血液中的液體會透過血管壁進入腹腔,形成腹水[^12]。
4. 淋巴回流障礙
腹膜上佈滿淋巴結與淋巴管,負責吸收腹腔內的液體。若癌細胞壓迫或侵犯淋巴管,會導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液體滯留於腹腔內[^13]。
高風險人群
- 原發癌種:卵巢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患者;
- 癌症分期:晚期(IV期)或已發生遠處轉移者;
- 治療史:曾接受腹腔手術、放療,或對化療無反應者;
- 合併症: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門靜脈高壓患者[^14]。
癌症晚期腹水的診斷方法
若患者出現上述症狀,醫生會透過以下4種方法確診腹水並明確成因:
1. 臨床評估
醫生會先詢問病史(如癌症類型、治療經過),然後進行體格檢查:
- 視診:觀察腹部是否膨脹、有無靜脈曲張;
- 觸診:用手按壓腹部,若感覺有「波動感」(類似按裝滿水的气球),提示腹水存在;
- 叩診:敲擊腹部時出現「濁音」(不同於正常的鼓音),證實液體蓄積[^15]。
2. 影像學檢查
- 超聲波:是診斷腹水的首選方法,不僅能確認腹水的存在,還能顯示腹膜轉移瘤、肝臟病變等成因;
- CT掃描:更清晰地顯示腹腔內器官的結構,幫助醫生判斷癌細胞轉移範圍;
- MRI:適用於對CT造影劑過敏的患者,能更精準地評估腹膜病變[^16]。
3. 腹腔穿刺術(腹水抽取)
這是確診惡性腹水的「金標準」。醫生會用針頭從腹部抽取少量腹水(50-100毫升),進行以下檢查:
- 細胞學檢查:尋找癌細胞(陽性率約60-80%);
- 生化檢查:測定蛋白質、乳酸脫氫酶(LDH)水平——若蛋白質>25g/L、LDH>血清水平的2/3,提示惡性腹水;
- 微生物培養:排除細菌感染(如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常見於肝硬化合併腹水患者)[^17]。
4. 腹膜活檢
若腹腔穿刺未找到癌細胞,但臨床高度懷疑腹膜轉移,醫生會進行腹膜活檢——透過腹腔鏡或超聲引導,取少量腹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確診率可達90%以上[^18]。
癌症晚期腹水的治療與緩解方法
癌症晚期腹水的治療目標是「減少液體蓄積、緩解症狀、提高生活品質」,而非「根治」。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癌症類型、腹水成因個體化制定,常見方法如下:
1. 腹腔穿刺引流(臨時緩解)
這是最快速緩解腹水症狀的方法。醫生會用針頭或導管抽取腹腔內的液體(一次可抽取1000-5000毫升),能立即減輕腹部脹痛與呼吸困難[^19]。
- 注意事項:過度抽水可能導致低血壓、電解質紊亂(如低鈉血症),因此每次抽水不宜超過5000毫升;若腹水再生速度快(如每周需抽水1次),需考慮其他長效治療。
2. 腹腔內治療(針對腹膜轉移)
對於腹膜轉移引起的腹水,醫生會將治療藥物直接注入腹腔,提高局部藥物濃度,殺滅癌細胞,減少腹水生成:
- 腹腔內化療:常用藥物有順鉑、紫杉醇,適用於卵巢癌、胃癌患者;
- 腹腔內靶向治療:如抗VEGF藥物(貝伐珠單抗),能抑制血管生成,減少腹水滲出;
- 腹腔內免疫治療: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研究顯示,CAR-T細胞療法對某些腹膜轉移癌患者有效,能顯著延長腹水緩解時間(從平均1.5個月延長至4.2個月)[^20]。
3. 系統性治療(針對原發癌)
若患者身體狀況允許,需積極治療原發癌,從根源上減少腹水生成:
- 化療:適用於對化療敏感的癌種(如淋巴瘤、小細胞肺癌);
- 靶向治療:如肝癌患者使用索拉非尼、侖伐替尼,能抑制腫瘤生長;
- 免疫治療:PD-1/PD-L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適用於晚期實體瘤患者[^21]。
4. 利尿劑治療
利尿劑能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液體,常用於輕中度腹水患者。常見藥物組合:
- 螺內酯(保鉀利尿劑)+ 呋塞米(排鉀利尿劑),比例為100mg:40mg;
- 注意事項:需定期監測血電解質(如鉀、鈉),避免出現低鉀血症或高鉀血症[^22]。
5. 營養支持治療
低白蛋白血症是腹水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補充白蛋白:
- 靜脈輸注白蛋白:每次10-20g,每周2-3次,能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減少液體滲出;
- 飲食調整:鼓勵患者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魚、蛋、牛奶、豆腐),每天蛋白質攝入量建議為1.2-1.5g/kg體重(如60kg患者需72-90g蛋白質)[^23]。
6. 姑息治療(緩解症狀)
對於無法承受積極治療的晚期患者,姑息治療是核心:
- 止痛治療:根據疼痛程度使用阿片類藥物(如嗎啡、芬太尼),或輔助鎮靜藥物(如安定);
- 呼吸支持:給予氧氣吸入,緩解呼吸困難;
- 心理支持:透過心理諮詢、音樂治療等方式,減輕患者的焦慮與抑鬱[^24]。
癌症晚期腹水患者的照護技巧
家屬的照護對患者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以下是6個實用的照護技巧:
1. 飲食管理:低鹽、高蛋白、易消化
- 低鹽飲食:每日鹽攝入量≤2g(約半個啤酒蓋的量),避免食用醬油、醬菜、加工食品(如火腿、泡麵),減少體內水分瀦留;
- 高蛋白飲食:優先選擇易消化的蛋白質(如蒸蛋、魚湯、蛋白粉),避免過量油膩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
- 少量多餐:每天進食5-6次,每次少量,減輕胃腸道負擔[^25]。
2. 體位護理:半坐臥位減輕呼吸困難
- 患者休息時,可將床頭抬高30-45度(半坐臥位),減輕膈肌壓迫,改善呼吸;
- 避免長時間平躺,以免加重呼吸困難與腹水壓迫[^26]。
3. 皮膚護理:預防壓瘡與感染
- 腹水患者的腹部皮膚緊繃、彈性差,容易出現壓瘡(壓力性損傷)。家屬需每天用溫水擦拭腹部,保持皮膚清潔;
- 避免穿緊身衣服,選擇寬鬆、柔軟的棉質衣物;
- 若皮膚出現紅腫、破潰,需及時就醫,避免感染[^27]。
4. 病情監測:記錄「三個數據」
- 體重:每天早上空腹、排空膀胱後稱體重,若體重突然增加1公斤以上,提示腹水加重;
- 腹圍:每天同一時間、同一位置測量腹圍(繞臍周一圈),記錄變化;
- 尿量:用尿杯或尿袋記錄24小時尿量,若尿量少於1000毫升,需告知醫生[^28]。
5. 情緒支持:傾聽比建議更重要
- 腹水會導致患者外表改變(如腹部膨脹),容易產生自卑、抑鬱情緒。家屬要多陪伴、傾聽,避免說「別怕」「會好起來的」這類空泛的安慰話,而是說「我陪你坐一會」「你想說什麼,我聽著」;
- 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活動(如線上病友群),減少孤獨感[^29]。
6. 緊急情況處置:及時就醫
若患者出現以下症狀,需立即送醫:
- 劇烈腹痛、發熱(體溫>38.5℃):可能是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 呼吸困難加劇、嘴唇發紫:可能是腹水壓迫導致呼吸衰竭;
- 尿量驟減(24小時尿量<400毫升):可能是腎功能衰竭[^30]。
癌症晚期腹水常見問題(FAQ)
Q1:癌症晚期腹水會傳染嗎?
A:不會。腹水是癌症導致的生理異常,不含有傳染性病原體(如病毒、細菌),與患者接觸(如握手、共進餐)不會被傳染[^31]。
Q2:癌症晚期腹水可以抽多少次?
A:取決於患者的身體狀況與腹水再生速度。若患者一般狀況良好,可每周抽水1次;但若出現低血壓、電解質紊亂,需減少抽水次數。醫生會根據腹水的「再生率」調整治療方案(如改用腹腔內化療)[^32]。
Q3:癌症晚期腹水患者能活多久?
A:預後與癌症類型、治療反應、患者整體狀況有關。根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RUK)2024年的數據:
- 未經治療的患者,生存期約1-3個月;
- 接受腹腔內治療或系統性治療的患者,生存期可延長至6-12個月;
- 對免疫治療敏感的患者(如PD-L1陽性),生存期可能超過1年[^33]。
Q4:癌症晚期腹水會導致死亡嗎?
A:腹水本身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它的併發症(如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感染)可能威脅生命。積極的症狀管理能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質[^34]。
Q5:中醫能治療癌症晚期腹水嗎?
A:中醫可以作為輔助治療,幫助緩解症狀。常用的中藥有茯苓、澤瀉(利水消腫)、党參、黃芪(補氣養血),但需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與西藥衝突(如中藥利尿劑可能加重電解質紊亂)[^35]。
Q6:癌症晚期腹水患者可以運動嗎?
A:可以,但需選擇輕度運動(如慢走、太極拳),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舉重)。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下肢水腫,但需根據患者的體力調整強度——若運動後出現呼吸困難或疲勞,需立即休息[^36]。
參考文獻
- 香港癌症基金會. (2024). 《癌症晚期併發症管理指南》. https://www.cancerfund.org.hk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2024). 《惡性腹水的流行病學研究》. https://www.cuhk.edu.hk
- 香港醫院管理局. (2023). 《腹水患者居家照護手冊》. https://www.ha.org.hk
- MedlinePlus(繁體). (2024). 《腹水》. https://medlineplus.gov/zh-hant
- 台灣癌症基金會. (2024). 《癌性腹水的症狀與處理》. https://www.canceraway.org.tw
- Wikipedia. (2025). 《惡性腹水》. https://zh.wikipedia.org
- PubMed. (2024). 《CAR-T Cell Therapy for Malignant Ascites: A Phase II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
-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 (2024). 《惡性腹水治療指南》. https://www.asco.org
-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CRUK). (2024). 《腹水患者的預後》. https://www.cancerresearchuk.org
- 世界衛生組織(WHO). (2023). 《癌症常見症狀管理》. https://www.who.int
- 亞洲癌症研究組織(ACRS). (2024). 《腹膜轉移癌的治療進展》. https://www.asian-cancer.org
- 中國中醫科學院. (2024). 《中醫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研究》. https://www.cacms.ac.cn
- 香港護士學會. (2023). 《癌症患者居家照護技巧》. https://www.hkna.org.hk
-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2024). 《Malignant Ascites》. https://www.cancer.gov
-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 (2024). 《惡性腹水的診斷與治療共識》. https://www.esmo.org
溫馨提示:本文僅供參考,具體治療方案需由專科醫生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制定。若你或家人正在面對癌症晚期腹水的挑戰,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