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全方位癌症照護的權威選擇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全方位癌症照護的權威選擇
什麼是義大醫院癌症中心?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隸屬於義大醫療體系,是南台灣資深的癌症專科照護機構,自2005年成立以來,始終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整合醫療、護理、營養、心理等跨領域資源,提供從預防篩檢、精準診斷、個人化治療到康復追蹤的一條龍服務。作為衛生福利部認可的「癌症診療品質認證機構」,中心每年服務超過10,000名癌症患者,涵蓋肺癌、乳癌、大腸癌、肝癌等常見癌種,以高成功率與低併發症率聞名。
中心的宗旨不僅是治療癌症,更著重「全人照護」——關注患者的身體健康、心理狀態與生活品質。例如,針對化療患者常見的噁心、脫髮問題,中心提供中醫輔助治療與假髮補助;針對晚期患者,設有安寧療護病房,緩解疼痛並陪伴患者度過最後時光。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專業團隊與設施
多學科團隊(MDT):癌症治療的黃金標準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核心優勢在於多學科團隊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不同專科的醫師——包括腫瘤內科、外科、放射治療科、病理科、影像科、營養師、心理師——會針對每位患者的病情進行聯合會診,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例如,一位肺癌患者可能會得到:
- 影像科醫師的CT/PET-CT檢查報告;
- 病理科醫師的基因檢測結果(判斷是否適用標靶藥物);
- 外科醫師的手術可行性評估;
- 放射治療科醫師的放療計畫;
- 營養師的飲食建議。
這種模式避免了單一專科的局限性,確保治療方案的全面性與個性化。根據中心2024年的數據,接受MDT治療的患者,5年存活率比傳統治療提升了15%[^1]。
先進設施:精準治療的基礎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配備了國際領先的醫療設備,為精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
- 影像診斷設備:PET-CT(正子斷層掃描)、3T MRI(磁振造影)、低劑量螺旋CT,能早期發現直徑小於1公分的腫瘤;
- 放射治療設備:VMAT(旋轉調強放射治療)、TOMO刀(螺旋斷層放射治療)、質子治療機(2023年引進),能精準定位腫瘤,減少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傷害;
- 手術設備: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第四代),用於乳癌、大腸癌等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 化療中心:設有獨立化療間,配備舒適的沙發、電視與血氧監測儀,減輕患者的焦慮感。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常見癌症照護
乳癌:從保乳到重建的全程支持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乳癌團隊擅長保乳手術(保留乳房的局部切除術)與術後乳房重建(使用義乳或自體組織)。對於早期乳癌患者,保乳手術加放射治療的效果與全乳切除相當,但能顯著提升患者的自信心[^2]。此外,中心提供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縮小腫瘤體積,增加保乳機會。
肺癌:標靶與免疫治療的新突破
肺癌是台灣男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義大醫院癌症中心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基因檢測引導的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例如,EGFR突變的患者可使用吉非替尼(Gefitinib),ALK融合的患者可使用克唑替尼(Crizotinib),有效延長無進展生存期。對於無驅動基因突變的患者,免疫治療(如帕博利珠單抗)可使部分患者的腫瘤縮小甚至消失[^3]。
大腸癌:從篩檢到治療的預防鏈
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第二高的癌症,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強調「預防重於治療」,提供大腸癌篩檢服務(糞便潛血試驗、大腸鏡)。對於早期大腸癌患者,可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無需開腹,恢復快。對於晚期患者,標靶藥物聯合化療(如西妥昔單抗加FOLFOX方案)能有效控制腫瘤進展[^4]。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診斷與分期
診斷流程:從症狀到確診
癌症的診斷需要多種檢查的配合,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標準流程如下:
- 門診諮詢:患者向腫瘤專科醫師陳述症狀(如咳嗽、胸痛、便血);
- 影像檢查:根據症狀安排CT、MRI或PET-CT,尋找腫瘤位置;
- 病理活檢:透過穿刺或手術取得腫瘤組織,進行病理分析,確定癌細胞類型;
- 基因檢測:對於肺癌、乳癌、大腸癌等,檢測驅動基因(如EGFR、HER2、KRAS),指導標靶治療;
- 分期檢查:透過骨掃描、腦MRI等,確定腫瘤是否轉移。
分期系統:TNM分期的應用
癌症的分期採用國際通用的TNM系統:
- T(Tumor):腫瘤的大小與侵犯深度;
- N(Node):淋巴結轉移情況;
- M(Metastasis):遠處轉移(如肝、肺、骨)。
例如,肺癌的分期:
- Ⅰ期:腫瘤小於3公分,無淋巴結轉移;
- Ⅱ期:腫瘤大於3公分或侵犯胸膜,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 Ⅲ期:腫瘤侵犯縱隔或多個淋巴結;
- Ⅳ期:遠處轉移。
分期直接影響治療方案的選擇:Ⅰ/Ⅱ期以手術為主,Ⅲ期以放化療為主,Ⅳ期以全身治療(化療、標靶、免疫)為主[^5]。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微創與精準的趨勢
手術是早期癌症的首選治療方法,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外科團隊擅長微創手術: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用於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等,機器臂可360度旋轉,比人手更靈活,傷口僅1-2公分;
- 胸腔鏡手術:用於肺癌,透過3個小孔切除腫瘤,術後疼痛輕,恢復快;
- 腹腔鏡手術:用於大腸癌、胃癌,減少術後腸粘連的風險。
放射治療:精準打擊腫瘤
放射治療利用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放射治療科採用調強放射治療(IMRT)與質子治療:
- IMRT:根據腫瘤的形狀調整射線劑量,減少對周邊正常組織的傷害,適用於頭頸癌、肺癌;
- 質子治療:利用質子的「布拉格峰」效應,在腫瘤部位釋放最大能量,對周邊組織的傷害極小,適用於兒童癌症、腦瘤、胰腺癌[^6]。
化學治療:從傳統到個人化
化療是透過藥物殺死癌細胞,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化療方案強調個人化:
- 傳統化療:如FOLFOX方案(用於大腸癌)、AC-T方案(用於乳癌),透過靜脈注射給藥;
- 標靶治療:針對癌細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質,如曲妥珠單抗(HER2陽性乳癌)、貝伐珠單抗(大腸癌),副作用比傳統化療小;
- 免疫治療:透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如帕博利珠單抗(肺癌、黑色素瘤)、納武利尤單抗(腎癌),適用於部分晚期患者[^7]。
姑息治療:提升生活品質
對於晚期癌症患者,義大醫院癌症中心提供姑息治療(Palliative Care),重點在於緩解症狀(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提升生活品質。姑息治療團隊包括醫師、護士、社工、心理師,會根據患者的需求制定個性化計畫,例如:
- 疼痛管理:使用嗎啡類藥物或神經阻滯術;
- 呼吸困難:給予氧氣治療或支氣管擴張劑;
- 心理支持:透過談話治療或支持團體,幫助患者面對死亡[^8]。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康復與追蹤
術後康復:從身體到心理的恢復
癌症治療後的康復至關重要,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康復團隊提供以下服務:
- 物理治療:針對手術後的肢體無力(如乳癌術後的手臂水腫),進行按摩、運動訓練;
- 職能治療:幫助患者恢復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進食),適用於腦瘤或骨轉移患者;
- 營養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如化療後的營養不良),制定個性化飲食計畫,例如增加蛋白質攝入(魚、蛋、牛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心理輔導: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BT)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鬱情緒,部分患者可參加病友支持團體,分享經驗[^9]。
定期追蹤:早期發現復發
癌症治療後的復發風險隨時間遞減,但仍需定期追蹤。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追蹤計畫如下:
- 術後1-2年:每3個月複查一次(包括影像檢查、腫瘤標誌物);
- 術後3-5年:每6個月複查一次;
- 術後5年以上:每年複查一次。
復發的早期症狀包括:
- 原手術部位出現腫塊;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持續性疼痛(如骨痛、胸痛)。
早期發現復發能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10]。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預防與教育
癌症預防:從生活習慣開始
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每天5份),減少紅肉(如豬、牛)與加工肉(如香腸、火腿)的攝入;
- 規律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如跑步、籃球);
- 戒菸限酒:吸菸是肺癌、喉癌的主要危險因素,過量飲酒會增加肝癌、食道癌的風險;
- 定期篩檢:根據年齡與家族史進行篩檢,例如:
- 4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
- 50歲以上男性與女性:每2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檢(糞便潛血試驗);
- 慢性肝炎患者:每6個月做一次肝癌篩檢(甲胎蛋白+腹部超音波)[^11]。
癌症教育:提高公眾認知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定期舉辦各種教育活動,包括:
- 癌症講座:邀請專科醫師講解癌症的預防、診斷與治療;
- 工作坊:如「化療患者的飲食調養」、「乳癌術後的肢體護理」;
- 病友分享會:邀請康復患者分享經驗,鼓勵正在治療的患者;
- 線上資源:透過官方網站與社交媒體(FB、IG)發布癌症資訊,方便民眾查閱[^12]。
常見問題(FAQ)
Q1: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門診時間是什麼?
A:門診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周六上午8:00-12:00。特殊節日(如春節、中秋)門診時間會提前公佈於官方網站。
Q2:如何預約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專科門診?
A:可透過以下方式預約:
- 電話預約:撥打義大醫院總機(07-6150011)轉癌症中心;
- 線上預約:透過義大醫院官方網站的「線上掛號」系統;
- 現場預約:至義大醫院門診大樓一樓掛號處辦理。
Q3:義大醫院癌症中心有提供哪些支援服務?
A:中心提供以下支援服務:
- 營養諮詢:針對化療、手術患者的飲食建議;
- 心理輔導: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鬱情緒;
- 社工服務:協助申請醫療補助(如癌症重症補助);
- 假髮補助:針對化療脫髮患者,提供免費或優惠假髮;
- 交通接送:對於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免費接送服務(需提前預約)。
Q4:癌症治療的費用大概是多少?是否有健保給付?
A:治療費用因癌種、分期與治療方案不同而異,例如:
- 早期乳癌保乳手術:約10-15萬元(健保給付大部分,自付約2-3萬元);
- 肺癌標靶治療:每月約5-10萬元(部分藥物健保給付,需符合條件);
- 質子治療:全程約80-100萬元(目前健保不給付)。
患者可向中心的社工詢問醫療補助資訊,減輕經濟負擔。
Q5:義大醫院癌症中心的多學科團隊如何運作?
A:多學科團隊(MDT)的運作流程如下:
- 患者就診後,主治醫師收集所有檢查報告(影像、病理、基因);
- 主治醫師提報MDT會診申請,邀請相關專科醫師參加;
- 每周固定時間召開MDT會議,討論患者的病情與治療方案;
- 會議結束後,主治醫師向患者與家屬說明治療計畫,並取得同意;
- 治療過程中,MDT團隊定期追蹤患者的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Q6:義大醫院癌症中心有提供安寧療護服務嗎?
A:是的,中心設有安寧療護病房,配備專業的安寧療護團隊(醫師、護士、社工、宗敎師),提供疼痛控制、症狀緩解與心理支持,幫助晚期患者平靜度過最後時光。安寧療護服務可在住院或門診進行,患者與家屬可向主治醫師提出申請。
Q7:癌症患者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嗎?
A:是的,大多數早期癌症患者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例如,早期乳癌患者術後3-6個月可恢復工作;早期肺癌患者術後1-2個月可進行輕度運動(如散步)。中心的康復團隊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個性化復健計畫,幫助患者儘快回歸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 義大醫院官方網站 - 癌症中心介紹 - https://www.e-da.org.tw/medical/cancer-center
- 康健雜誌 -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南台灣的癌症照護重鎮 -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27
- 聯合報 -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引進質子治療,提升治療精準度 -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892345
- Wikipedia - 義大醫療體系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義大醫療體系
-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 - 癌症診療指引 - https://www.tacm.org.tw/guidelines
- 衛生福利部 - 質子治療臨床應用指引 - https://www.mohw.gov.tw/cp-263-50348-1.html
-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 - 免疫治療指引 - https://www.asco.org/guidelines/immunotherapy
- 世界衛生組織(WHO) - 姑息治療指南 -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9659
-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 - 康復治療手冊 - https://www.e-da.org.tw/medical/cancer-center/rehabilitation
- 台灣癌症基金會 - 癌症復發預防手冊 - https://www.canceraway.org.tw/resource/recurrence-prevention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癌症篩檢指南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13&pid=1275
- 義大醫院癌症中心 - 教育活動資訊 - https://www.e-da.org.tw/medical/cancer-center/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