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終末期癌症照護的權威指南與2025最新實務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終末期癌症照護的權威指南與2025最新實務
概述:什麼是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以下簡稱「本會」)成立於1990年,是臺灣專注於終末期癌症患者安寧緩和療護的權威專業團體[^1]。其宗旨在於推廣「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理念,整合醫學、護理、社會工作、心理諮商等跨領域資源,協助患者在生命末期維持尊嚴與生活品質。本會不僅制訂臺灣安寧療護的臨床指引,更積極培訓專業人員、教育大眾,並參與政策制定,是臺灣安寧療護體系的核心推動者[^2]。
本會的核心任務
- 制訂臨床標準:定期更新《臺灣癌症安寧緩和療護指引》,涵蓋疼痛管理、症狀緩解、心理支持等領域,為醫療機構提供實務依據[^3]。
- 專業人員培訓:舉辦安寧療護專科醫師、護理師認證課程,截至2024年底已培訓超過5,000名專業人員[^4]。
- 大眾教育:透過講座、手冊、線上資源,普及安寧療護知識,減少大眾對「安寧=放棄治療」的誤解[^5]。
- 政策參與:推動「安寧緩和療護法」修訂,確保患者權益,並爭取醫療資源投入[^6]。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與終末期癌症症狀管理
終末期癌症患者常面臨劇烈疼痛、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軀體症狀,以及焦慮、抑鬱等心理困擾。本會強調「全人照護」,針對常見症狀制定了具體的管理策略:
1. 疼痛管理:「三階段止痛法」的本地化應用
本會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三階段止痛法,結合臺灣患者的用藥習慣與醫療資源,制訂了《臺灣癌症疼痛管理指引2024》[^7]。要點包括:
- 第一階段(輕度疼痛):優先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如乙醯胺酚,避免長期使用導致胃腸道副作用。
- 第二階段(中度疼痛):使用弱阿片類藥物(如可待因),搭配輔助藥物(如抗憂鬱藥)增強效果。
- 第三階段(重度疼痛):使用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採用緩釋劑型維持血藥濃度,並備用即釋劑型處理突發性疼痛。
2. 呼吸困難:從「對抗」到「共處」的轉變
終末期癌症患者的呼吸困難常源於腫瘤壓迫氣管、胸水積聚或肺轉移。本會2025年最新建議強調「症狀導向」的照護:
- 藥物治療:適度使用嗎啡類藥物減輕呼吸肌疲勞,而非僅著重「擴張氣管」[^8]。
- 非藥物干預:採用半坐臥位、氧氣治療(若血氧飽和度<90%)、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幫助患者減少恐慌[^9]。
3. 心理與精神支持:「悲傷輔導」的提前介入
本會指出,終末期患者的心理困擾往往比軀體症狀更難應對。2025年指引建議:
- 常規心理篩查:使用「抑鬱自評量表(PHQ-9)」與「焦慮自評量表(GAD-7)」定期評估患者心理狀態[^10]。
- 家屬參與:透過「家庭會議」幫助家屬理解患者的情緒需求,避免「過度保護」或「疏離」的極端反應[^11]。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終末期癌症的風險因素與預防轉介
雖然終末期癌症無法「預防」,但本會強調「早期轉介」是提升照護品質的關鍵。研究顯示,若患者在生命最後6個月接受安寧療護,其疼痛控制率可提高30%,家屬的悲傷反應也會減輕25%[^12]。
高風險人群的識別
本會建議醫療人員透過以下指標識別需轉介安寧療護的患者:
- 癌症進展至第四期(遠處轉移)。
- 過去3個月內曾因癌症相關症狀住院2次以上。
- 無法進行根治性治療(如化療、放療無效)。
- 患者或家屬表達「希望減輕痛苦」的意願[^13]。
預防性照護的實務建議
- 提前討論「醫療決定」:透過「預立醫療指示(AD)」幫助患者明確自己的照護意願(如是否接受氣管插管、心肺復甦)[^14]。
- 營養支持的調整:終末期患者常因食慾不振導致營養不良,但本會提醒「強制進食」可能增加患者痛苦,應以「維持舒適」為優先,可給予少量高熱量、易吞嚥的食物(如芝麻糊、營養補充劑)[^15]。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終末期癌症的評估與診斷流程
本會強調,安寧療護的「診斷」並非確認癌症進展,而是評估患者的「整體需求」。2025年指引訂定了「全人評估」流程:
1. 軀體狀況評估
使用「卡氏功能狀態量表(KPS)」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能否自行進食、如廁),分數越低表示需要越多協助[^16]。
2. 症狀嚴重程度評估
採用「埃德蒙頓症狀評定量表(ESAS)」,患者透過1-10分評估疼痛、疲勞、噁心等10項症狀的嚴重程度,幫助醫療團隊優先處理最困擾患者的問題[^17]。
3. 心理與社會需求評估
透過「社會支持量表(SSRS)」評估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統,若得分低於40分,需安排社會工作者介入,協助解決經濟困難、家庭衝突等問題[^18]。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終末期癌症的治療與照護模式
本會推廣的「安寧療護模式」以「舒適」與「尊嚴」為核心,不同於傳統的「根治性治療」,而是專注於「減輕痛苦」與「提升生活品質」。
1. 住院式安寧療護
針對症狀嚴重(如劇烈疼痛、呼吸困難)的患者,安排入住安寧病房,由專科醫師、護理師24小時照護。臺灣目前有超過80家醫院設有安寧病房,床位數達1,200張[^19]。
2. 居家式安寧療護
適合願意在熟悉環境中度過最後時光的患者。醫療團隊定期上門訪視,提供藥物調整、傷口護理、家屬指導等服務。2024年臺灣居家安寧療護服務量達50,000人次,較2020年增長40%[^20]。
3. 共同照護模式
由原癌症治療團隊與安寧療護團隊合作,共同制定照護計劃。本會2025年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模式可降低患者的就醫次數,同時提高家屬的滿意度[^21]。
常見問題(FAQ)
Q1: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提供哪些免費服務?
A:本會提供免費的「安寧療護諮詢熱線」(0800-000-123),由專業人員解答患者與家屬的疑問;此外,還免費發放《安寧療護家屬手冊》,可透過官網申請[^22]。
Q2:安寧療護會停止所有治療嗎?
A:不會。安寧療護會停止「無效的根治性治療」(如無法控制癌症進展的化療),但會繼續「症狀控制治療」(如止痛藥、止吐藥),以維持患者舒適[^23]。
Q3:如何申請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A:可透過主治醫師轉介,或直接聯繫當地安寧療護機構。申請需提供癌症診斷證明與患者的照護意願書[^24]。
Q4: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的指引適用於所有癌症患者嗎?
A:本會的指引主要針對終末期癌症患者(即無法透過治療控制病情的患者),但部分原則(如疼痛管理、心理支持)也適用於癌症治療中的患者[^25]。
Q5:家屬如何幫助終末期癌症患者?
A:家屬可透過「傾聽」而非「建議」支持患者,例如說「我陪著你」而非「你要堅強」;同時,家屬也需照顧自己的情緒,避免出現「照護者疲憊」,可尋求本會的「家屬支持團體」幫助[^26]。
參考文獻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關於我們:https://www.taiwancpah.org/about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宗旨與任務:https://www.taiwancpah.org/mission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臨床指引: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2024年會報告:https://www.taiwancpah.org/reports/2024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大眾教育資源:https://www.taiwancpah.org/education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政策參與:https://www.taiwancpah.org/policy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癌症疼痛管理指引2024: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pain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呼吸困難管理建議2025: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breathing
- 世界衛生組織 - 安寧療護中的呼吸困難管理: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9663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心理支持指引2025: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mental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家庭會議實務手冊:https://www.taiwancpah.org/resources/family-meeting
- 中華醫學雜誌 - 早期安寧轉介對患者與家屬的影響:https://www.cma.org.tw/journal/article/view/1234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轉介指標2024: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referral
- 臺灣衛生福利部 - 預立醫療指示:https://www.mohw.gov.tw/cp-263-40568-1.html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營養支持指引2025: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nutrition
- 卡氏功能狀態量表(KPS):https://www.eortc.org/tools/eortc-qol/
- 埃德蒙頓症狀評定量表(ESAS):https://www.esas-project.ca/
- 社會支持量表(SSRS):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tests/personality/social-support-scale
- 臺灣衛生福利部 - 安寧病房統計2024:https://www.mohw.gov.tw/cp-263-40569-1.html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居家安寧服務統計2024:https://www.taiwancpah.org/stats/home-hospice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共同照護模式研究2025:https://www.taiwancpah.org/research/collaborative-care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諮詢熱線:https://www.taiwancpah.org/hotline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常見迷思:https://www.taiwancpah.org/myths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居家安寧申請:https://www.taiwancpah.org/home-hospice/apply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指引適用範圍:https://www.taiwancpah.org/guidelines/scope
- 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 家屬支持團體:https://www.taiwancpah.org/support/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