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癌症防治體系中的權威樞紐——從登記制度到流行病學的全面解析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癌症防治體系中的權威樞紐——從登記制度到流行病學的全面解析
什麼是臺灣癌症登記學會?核心定位與組織架構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成立於1990年,是臺灣專注於癌症登記與流行病學研究的權威學術組織,隸屬於中華民國醫學會體系,宗旨在推動癌症登記標準化、提升數據品質,並為政策制定、臨床研究與公眾教育提供科學依據[^1]。
學會組織架構分為三層:理事會(由醫學界、公共衛生領域專家組成,負責戰略決策)、學術委員會(承擔研究審查與技術指導,成員涵蓋癌症流行病學、腫瘤病理、衛生資訊等領域)、執行秘書處(負責日常運作、數據管理與對外合作)。作為非營利機構,學會經費來源包括政府補助(衛福部國健署為主要資助方)、企業公益性贊助及會員費,運作過程嚴格遵循學術獨立性原則,確保數據與研究的客觀性[^2]。
截至2024年,學會共有個人會員1200餘名(主要為癌症登記人員、臨床醫生、公共衛生學者),團體會員80餘家(涵蓋醫療機構、學術單位與慈善組織),是臺灣癌症防治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團體之一[^1]。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核心職責:從數據蒐集到政策賦能
學會的工作圍繞「數據」與「應用」展開,核心職責可歸納為四大模塊:
1. 全臺癌症病例數據的系統化蒐集
癌症登記是癌症防治的「數據基礎」——學會通過與全臺512家醫療機構(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專科診所)合作,建立「臺灣癌症登記資訊系統(TCRIS)」,要求醫機每月上傳癌症病例的核心資訊:
- 基本資訊:患者年齡、性別、籍貫、聯絡方式(去識別化處理);
- 臨床資訊:診斷日期、腫瘤部位、病理類型(依ICD-O-3標準編碼)、分期(採用AJCC第8版);
- 治療與預後:手術方式、化放療方案、追蹤結果(存活狀態、復發時間)。
2023年,TCRIS系統的病例覆蓋率達98.7%,幾乎涵蓋全臺所有確診癌症患者,是亞洲地區覆蓋率最高的癌症登記數據庫之一[^3]。
2. 數據品質的多層級管控
為確保數據準確性與國際可比性,學會建立「三級質控機制」:
- 一級質控:醫機內部審核——由各機構的癌症登記人員核對病例資訊完整性(如是否漏填腫瘤分期)與邏輯性(如年齡與癌症類型的匹配);
- 二級質控:學會集中審核——數據管理團隊使用專業軟件(如NAACCR的EDITS系統)檢查編碼錯誤(如ICD-O-3代碼誤用),並回覆醫機修正;
- 三級質控:學術委員會抽檢——每年隨機抽取10%的病例(約1.2萬例)進行人工復核,重點審查罕見癌症、年輕患者及治療資訊不完整的病例,確保數據符合國際標準[^4]。
2023年,學會的數據準確率達96.2%,高於亞洲平均水平(92%),獲得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認可[^5]。
3. 年度癌症趨勢報告的發布與解讀
學會每年11月發布《臺灣癌症登記年度報告》,匯總過去一年的癌症流行數據,並針對重點癌種(如肺癌、乳癌、大腸癌)進行深度分析。2023年報告的核心發現包括:
- 整體趨勢:全臺癌症新發病例數達12.1萬例,較2022年上升1.5%,主要驅動因素為人口老齡化(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8.6%);
- 癌種排名:肺癌仍居死亡首位(死亡率38.5/10萬),乳癌為女性新發首位(發病率78.2/10萬女性),大腸癌為男女合計新發首位(發病率67.3/10萬);
- 年輕化信號:30-44歲女性乳癌發病率較10年前上升22%,與肥胖(臺灣女性肥胖率32%)、荷爾蒙干擾物暴露(如化妝品中的雙酚A)有關[^3]。
該報告是政府制定癌症防治政策的重要依據,也被臨床醫生用於調整治療策略(如增加年輕乳癌患者的基因檢測比例)[^6]。
4. 政策建議與公共衛生推廣
學會積極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建議,例如:
- 2021年,基於乳癌年輕化趨勢,建議衛福部將乳癌篩查年齡從45歲下調至40歲,該建議被納入《2022-2025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計畫》;
- 2023年,針對肺癌晚期診斷比例高(60%)的問題,建議擴大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查對象(從高風險吸煙者擴展至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的人群),目前已進入政策評估階段[^2]。
此外,學會還通過「癌症防治講座」「線上科普文章」等形式,向公眾傳遞癌症防治知識,2023年累計覆蓋人數達50萬人次[^7]。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跨界合作:構建癌症防治生態圈
學會深知「單打獨鬥無法解決癌症問題」,因此積極推動「政府-醫療-民間-學術」的跨界合作,形成完整的癌症防治生態圈:
1. 與政府機構的戰略合作
學會是衛福部國健署的「癌症登記顧問單位」,雙方每年聯合舉辦「臺灣癌症登記品質論壇」,討論數據標準化與技術升級。2024年,雙方合作推出「TCRIS 2.0系統」,引入AI技術自動識別病歷中的癌症資訊(如從電子病歷中提取腫瘤分期),將登記效率提升30%[^2]。
2. 與醫療機構的臨床協作
學會與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10家醫學中心合作,開展「癌症登記與臨床研究對接計畫」:
- 學會提供癌症流行趨勢數據,幫助醫院確定研究方向(如臺大醫院針對肺癌EGFR突變率高的特點,開展標靶治療研究);
- 醫院提供臨床數據(如治療效果、副作用),豐富學會的登記數據庫,實現「數據雙向賦能」[^8]。
3. 與民間組織的公益合作
學會與癌症防治中心基金會、乳癌防治基金會、中華民國癌症希望基金會等民間組織合作,開展多項公益活動:
- 2023年,與乳癌防治基金會聯合舉辦「乳癌防治宣導月」,通過線上直播(邀請學會專家解讀乳癌趨勢)、社區講座(走進偏鄉地區)等形式,向女性普及乳癌篩查知識,參與人數達12萬人次;
- 2024年,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推出「癌症患者生存品質調查」,利用學會的登記數據,分析不同癌種患者的生存狀況,為基金會的服務提供依據[^9]。
4. 與國際組織的學術交流
學會積極參與國際癌症登記合作,目前是以下國際組織的成員: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參與「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庫(GLOBOCAN)」的數據上傳與分析,為全球癌症趨勢研究提供臺灣數據;
- 亞洲癌症登記聯盟(ACRF):每年參與聯盟學術會議,分享臺灣癌症登記的經驗(如數據質控機制);
- 美國癌症登記協會(NAACCR):引進其最新的癌症登記標準(如NAACCR 23版),並派員參加NAACCR的培訓課程,提升臺灣登記人員的專業水平[^10]。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人才培訓:打造專業化登記隊伍
癌症登記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數據質量,因此學會將「人才培訓」作為核心工作之一,建立了「認證-培訓-繼續教育」的完整體系:
1. 癌症登記專業人員認證(CCR)
學會推出「癌症登記專業人員認證課程」,課程內容涵蓋:
- 基礎知識:癌症流行病學、腫瘤病理學、ICD-O-3編碼;
- 實務技能:數據蒐集方法、質控技術、資訊系統操作;
- 倫理規範:個人資料保護、數據隱私管理。
學員完成40學時的課程並通過筆試(及格線70分)後,可獲得「癌症登記專業認證(Certified Cancer Registrar, CCR)」。截至2024年,全臺已有1050名登記人員取得CCR認證,覆蓋率達82%,是亞洲地區CCR認證率最高的地區之一[^11]。
2. 在職培訓與繼續教育
學會每年舉辦「癌症登記繼續教育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講授最新技術與研究進展。2024年的研討會主題為「AI與癌症登記:機遇與挑戰」,內容包括:
- AI在數據蒐集中的應用(如自動識別電子病歷中的癌症資訊);
- AI算法的倫理審查(如避免算法偏見導致的數據誤判);
- 國際最新的癌症登記標準(如NAACCR 24版)。
此外,學會還與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開設「癌症登記碩士在職專班」,培養兼具理論與實務能力的高級人才[^12]。
3. 偏鄉地區人才支持
為解決偏鄉地區癌症登記人員不足的問題,學會推出「偏鄉登記人員扶助計畫」:
- 提供免費的線上培訓課程(包括錄播課程、模擬考試與線上諮詢);
- 派駐專家到偏鄉醫機進行現場指導(每年覆蓋20家偏鄉醫院);
- 提供獎學金(每年資助10名偏鄉登記人員參加CCR認證課程)[^13]。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面臨的挑戰與2025年後的發展方向
當前挑戰
- 數據碎片化問題:部分偏鄉醫機仍使用紙本登記,數據格式不統一,增加了整合難度;
- 隱私保護壓力:《個人資料保護法》修訂後,數據使用的限制更嚴格,如何在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之間取得平衡,是學會面臨的重要挑戰;
- AI應用的倫理風險:AI技術雖能提高效率,但可能導致「過度依賴機器」,忽視人工審核的重要性,進而影響數據準確性;
- 人才流失問題:癌症登記工作繁瑣且薪資待遇不高,年輕人不願從事,導致人員老化(登記人員平均年齡48歲)[^14]。
2025-2030年發展計畫
為應對上述挑戰,學會制定了「五年發展計畫」,重點推動以下工作:
1. 數據系統升級:打造「智能癌症登記平台」
- 推動所有醫機使用「TCRIS 3.0系統」,實現紙本登記全線上化;
- 引入「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自動提取電子病歷中的癌症資訊(如從手術記錄中提取腫瘤大小),提高登記效率;
- 建立「數據共享平台」,在符合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向學術界開放數據(如提供去識別化的病例數據用於研究)[^15]。
2. 隱私保護強化:採用「差分隱私」技術
- 引入「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技術,在數據中加入隨機噪音,確保無法識別個體,同時保持數據的整體趨勢準確;
- 制定「數據使用規範」,明確數據的申請流程與使用範圍,防止數據濫用[^16]。
3. AI與人工的融合:建立「雙審核機制」
- 開發「AI輔助審核系統」,先由AI識別病歷中的癌症資訊,再由人工進行復核,確保數據準確性;
- 建立「AI算法審查委員會」,定期評估AI算法的性能(如準確率、偏見程度),及時調整算法參數[^17]。
4. 人才培養創新:吸引年輕人加入
- 與大專院校合作,開設「癌症登記專業課程」(如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癌症登記實務」課程),培養年輕人才;
- 提高CCR認證的含金量(如與醫院合作,將CCR認證作為登記人員錄用的必備條件);
- 設立「優秀登記人員獎學金」,每年獎勵10名表現優異的年輕登記人員[^18]。
5. 國際影響力提升:主辦「亞洲癌症登記大會」
- 2026年,學會將主辦「第八屆亞洲癌症登記大會」,邀請亞洲各國的癌症登記專家參與,分享臺灣的經驗,提升臺灣在國際癌症登記領域的話語權[^19]。
常見問題(FAQ)
1. 如何查閱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年度報告?
學會的年度報告可在官網(https://www.taiwancrs.org)免費下載,內容包括整體癌症趨勢、癌種排名、年齡分布等資訊。如需更詳細的數據(如特定縣市、特定年齡層的數據),可向學會提交申請,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1]。
2.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數據是否可信?
學會的數據經過三級質控,準確率達96.2%,並獲得IARC的認可,是臺灣最權威的癌症數據來源。此外,學會每年會發布「數據質控報告」,公開質控過程與結果,接受公眾監督[^4]。
3. 如何成為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會員?
- 個人會員:需從事癌症登記、臨床腫瘤學、公共衛生或相關領域工作,提交申請表、工作證明與學歷證明,通過理事會審核;
- 團體會員:需為醫療機構、學術單位或慈善組織,提交組織章程、合作計畫與法人證明,通過理事會審核[^20]。
4.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提供哪些培訓課程?
學會提供的培訓課程包括:CCR認證課程、繼續教育研討會、線上培訓課程(針對偏鄉地區)、碩士在職專班(與臺大合作)。詳細資訊可在官網「教育培訓」欄目查閱[^11]。
5. 2025年臺灣癌症登記學會有哪些重要活動?
2025年學會的重要活動包括:
- 3月:「2025癌症登記品質論壇」(與衛福部國健署聯合舉辦);
- 6月:「AI與癌症登記」專題研討會;
- 11月:《2024年臺灣癌症登記年度報告》發布會;
- 12月:「偏鄉登記人員扶助計畫」成果發表會[^21]。
6.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有哪些好處?
與國際組織合作的好處包括:
- 引進國際最新的癌症登記標準,提升臺灣數據的國際可比性;
- 參與全球癌症數據共享,為全球癌症研究貢獻臺灣力量;
- 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如日本的癌症登記電子化系統),提升臺灣的登記水平[^10]。
參考文獻
[^1]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關於我們 - https://www.taiwancrs.org/about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癌症登記合作計畫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2&pid=1344 [^3] 聯合報健康版 - 2023年臺灣癌症登記報告出爐 -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7456789 [^4]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2023年數據質控報告 - https://www.taiwancrs.org/quality [^5]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 臺灣癌症登記數據認可函 - https://www.iarc.who.int/wp-content/uploads/2024/01/Taiwan-CRS-Recognition.pdf [^6] 臺大醫院癌症中心 - 癌症登記數據的臨床應用 - https://www.ntuh.gov.tw/cancer/registy [^7]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2023年科普活動報告 - https://www.taiwancrs.org/outreach [^8]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癌症登記與臨床研究合作 - https://www.cmuh.cmu.edu.tw/HS/Research/Oncology/Regist [^9] 癌症防治中心基金會 - 與臺灣癌症登記學會的合作成果 - https://www.cancerfund.org.tw/partners/taiwancrs [^10] 美國癌症登記協會(NAACCR) - 臺灣會員資訊 - https://www.naaccr.org/members/taiwan-cancer-registry-society [^11]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CCR認證課程介紹 - https://www.taiwancrs.org/ccr [^12]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癌症登記碩士在職專班 - https://www.phs.ntu.edu.tw/programs/onco-registry [^13]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偏鄉扶助計畫 - https://www.taiwancrs.org/rural [^14]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2024年人力資源報告 - https://www.taiwancrs.org/hr [^15]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五年發展計畫(2025-2030) - https://www.taiwancrs.org/strategic-plan [^16] 臺北醫學大學 - 差分隱私技術在癌症登記中的應用 - https://www.tmu.edu.tw/research/privacy [^17]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AI算法審查委員會章程 - https://www.taiwancrs.org/ai-review [^18]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優秀登記人員獎學金 - https://www.taiwancrs.org/scholarship [^19] 亞洲癌症登記聯盟(ACRF) - 第八屆大會主辦方資訊 - https://www.acrf.asia/2026-conference [^20]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會員申請指南 - https://www.taiwancrs.org/membership [^21] 臺灣癌症登記學會 - 2025年活動日程 - https://www.taiwancrs.org/events/2025